0

三月三吃鸡蛋的风俗【8篇】

三月是一个游玩出行的月份,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三月三吃鸡蛋的风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浏览

6188

作文

8

篇1:我吃臭鸡蛋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本人最讨厌的事情就是——鸡蛋。在别人的眼里它是一样好东西,但在我的眼里,它就像我的克星,不论是水煮蛋还是荷包蛋我都超讨厌。

每天早上就是我的末日,因为每天都要吃一个水煮蛋,这让我叫苦不迭,简直要吃一口吐一口。可是妈妈和爸爸还是非让我吃,说蛋很有营养,必须吃。我一头恼火心想:我一定要想个办法逃避吃蛋这种“刑法”。

一天早上,我想了个办法,说要边吃饭边看书,装模作样地拿语文书挡住妈妈的视线,打开书桌最底下的抽屉,拿着蛋还没剥,就让它“坠落”到抽屉底去了。

第二天,我还是偷偷把蛋扔到书桌抽屉里。第三天也是。第四天……第N天……我跟母鸡学,每天都“下蛋”——只是我用的是手,比飞机扔炸弹还方便。

直到第N加1天时,奇怪的事发生了——蛋全没了!这是神马情况?莫非被母亲发现了?莫非变成小鸡跑走了?

突然,我闻到了一股臭味,听到了恐怖的呻吟声:“为什么不吃我?为什么让我从香蛋变成臭蛋?”

我打开窗户一看,原来是我扔掉的蛋在天上飞!一边飞着,一边散发着臭气,还有灰白的块块与大便一样的黄色渣滓往下掉。

“谁在用臭鸡蛋污染我们的城市?”警察问。

蛋蛋们一起砸我的脑袋:“就是这个笨蛋干的事!”

警察敲我家门了:“赶快让它们停止污染环境。”

“怎么才能停止?”我无奈地说。

“吃我!吃我!”臭蛋们一起说。

这时,一个胖子自告奋勇地说:“我喜欢吃臭蛋,我来吃!”

“不行!必须要把我们扔了的人来吃,就是他!”愤怒的蛋们指向我。

众人把我拖了出来,逼迫我吃下了所有的臭蛋。啊,吃得我一个月不能吃任何东西。

从此,我再也不敢不吃蛋了,吃过臭蛋之后,才知道,新鲜的鸡蛋不论是蒸的、炒的、煮的,那可真好吃呀,于是,我爱上了吃鸡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三月三吃鸡蛋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3月31号,农历三月初三,按家乡的旧俗,今天家家户户应该吃用荠菜花煮的鸡蛋,民间说吃了这种鸡蛋就能祛病养生,尤其能清脑明目,不犯头痛病.也许是西风东渐,近年来洋节日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反,三月三这个本土节日如今已渐渐被人淡忘了.

上午第三节课我刚上完回到办公室,不一会儿,班上的两个班干部同学就笑着走进办公室来,只见她俩每人手中用方便袋提着些鸡蛋,我一怔不知何事,她们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今天是三月三,请老师们吃几个荠菜花煮的鸡蛋……

学生离开后,办公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老师们一边吃着鸡蛋,一边打趣着、感叹着。

“是你做班主任的启发暗示的效果吧?”有人肯定地问。

“我都忘了今天是三月三,即使记得也不会那么做,那不是我的风格,那样的蛋吃了会肚子痛的。”我骄傲地答。

“到底是实验班的学生,素质就是不一样!”有人感叹道。

“今天这个鸡蛋我连蛋壳也要吃下去,不能有一点浪费。”有人开着玩笑。

“感动!这个鸡蛋我真舍不得吃,一定要留作纪念。”有人感叹兼开着玩笑。

…… ……

几个鸡蛋本要不了多少钱,可其中包含着学生们一颗颗纯洁友善的心。我们不是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自私冷漠么?我们不是经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情么?今天的一幕让我们不禁心头一热,一种久违的温馨洋溢在我们的周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三月三吃鸡蛋的原因

全文共 1962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来历,在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还有人说三月三,是个古老的节日,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已节”演变而来的。那时这个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三月上旬。“已”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己”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己”的日子,因此叫“上己”。过去,在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自由交往。到秦时,“上己节”的活动被正式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这天,人们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诗圣杜甫描写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姐妹到长安城外郊游时就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下去了,即使某些仍保留着这一风俗的地方,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但在我们今天,没有旅游、休息的说法,我们吃个“煮鸡蛋”就算是过三月三了。

另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悼念祖先,并希望沾点灵气。

在壮族三月三歌墟中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三月三,地菜煮鸡蛋,这里我们家喻户晓的一个民间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地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地菜,一名荠菜,又名地花子。《本草纲目》载:佛家常以荠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虽然“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其科学性还有待考证,不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地菜虽然是野菜,但是营养丰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加上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卵磷脂、维生素A也丰富,这样两种营养食物放在一起,自然对身体有好处。民俗中称,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能治头晕。

地菜,属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基出叶丛生,羽状分裂或不分裂,叶被毛茸。春天开花,总状花序,花小,白色。短角果,内含多数种子。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嫩株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地菜:又叫荠菜,虽是野菜,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

地菜是一种美味佳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地菜作为美味佳肴了。《诗经·谷风》载:“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在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也是赞美地菜是一种美味佳肴的。歌谣是:“地菜,蒸蒸菜,一阵香气飘门外,好吃婆娘闻到了,急急忙忙拿碗来,吃了一碗又一碗,厚着脸皮还要带。”将鸡蛋连同地菜煎煮,让汁渗入蛋内,可使蛋连同地菜煎煮,让汁渗入蛋内,可使蛋味更加鲜美,人人爱食,这可能是这个风俗在民间盛行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菜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能健身治病。药理分析资料表明:地菜营养丰富,500克地菜含蛋白质21.2克,糖24克,脂肪1.6克,粗纤维5.6克,钙1.68克,磷0.2999克,以及维生素B1、B2、B6、C等,它还含有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等十余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春天食地菜有健身作用。据医学家认为:地菜具有利尿、散热、收缩血管及止血作用,且能轻度扩张冠张动脉、降压和收缩子宫,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荨麻疹、肾炎及有经过多的良药。

地菜煮鸡蛋做法

将新鲜地菜洗净后捆成一束,和鸡蛋、生姜放在一起,加水煮熟鸡蛋,再放红枣,这样既可保证地菜的清香及药用功效完全渗入鸡蛋中,又可让红枣不烂、香甜可口。

据了解,地菜煮鸡蛋可以祛风湿、清火,而且还可预防春瘟,即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流行感冒、流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三月三的风俗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三是我们的传统风俗。三月三这天要吃地菜煮鸡蛋,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为了能让人少受些苦难就命观音菩萨洒一些仙水。一种名叫地菜的植物吸收了这些水,变得有灵气了,在三月三日这天吃了地菜煮蛋就能除去痛苦,这个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这儿的人大多在农历三月三都会吃地菜煮鸡蛋,除了吃煮鸡蛋还要喝地菜煮出来的汤。爷爷奶奶说:“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这个荠菜就是地菜,到现在我们还保留着这个传统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月三吃鸡蛋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早上我一起床就闻到了鸡蛋的气味可香了。

我起来时,就去吃鸡蛋了,可是只有3个,我就问:“怎么只有三个鸡蛋”。妈妈说:“我一个人到山上去只采了这么多地菜。我把三个鸡蛋分给了哥哥、妈妈还有我自己。我哥哥、我妈妈我都到山上去菜采地菜到了山顶,微风对着我们吹,很凉快,我们把采来的地菜放在一边,在观赏风景,我们还在山顶录了相。观赏完了我们就开始采地菜,我们一个采了一把。

据说3月3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她亲自下凡洒下仙水,据说喝了地菜煮的鸡蛋的不能很健康,不管什么病都没有了。

我们一回家就开始煮鸡蛋,我和哥哥都迫不及待要吃鸡蛋了。因为我太饿了,我们把蛋煮好了,都在抢着吃,这一天都吃鸡蛋。

这就是我的3月3日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月三的风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三月三”。我们老家有个习俗,在这个日子里,要约几个好朋友野炊。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宫练跆拳道,所以奶奶决定把这个活动提前到今天。我很期待这个活动,因为可以和很久没见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别兴奋,一大早就起床了,催着妈妈出发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真漂亮,金黄金黄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路旁还睡着些不知名的小草,绿黄相间,真美!我问妈妈:“是不是春天到了,花儿就会自然开放?”妈妈对我说:“是啊!花儿收到春姑娘的邀请函就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了”妈妈还告诉我,这些油菜花谢了以后就会长出油菜籽,油菜籽经过压榨就变成我们做菜吃的菜油了,我在想菜籽怎么能变成香喷喷的菜油呢……

一阵春风吹到我的小脸上,我感到有点冷,妈妈让我抱紧了,因为她要加足马力直冲目的地。我心里乐滋滋地,巴不得插上翅膀,好快点到太湖和小朋友玩。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小朋友相聚一堂的快乐场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月三吃鸡蛋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同时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连江县小沧民族自治乡畲族百姓也过乌饭节,这一天山村热闹非凡。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

乌米饭的来由,传说是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畲军反抗官府,被朝庭军队围困在大山里,失去外援,粮草断绝,畲家军只得在大山里寻找食物。时值深秋,山里大部分树木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叶虽落了,枝条上却挂着串串象珍珠一样的甜果,大家采来一把带回营地,雷万兴也尝了尝,感到香甜可口,于是传令大量采集野果充饥,军粮解决了,抗击官军取得了胜利。

过后有一年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忆起大山里食过的甜果,便又想吃乌稔果,可是这时正是春天,乌稔树刚刚抽出绿叶,那有甜果呢?乡民只好采下乌稔树叶子加工后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也呈现出同乌稔果一样的蓝黑色,香味很浓,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异常高兴,下令畲军每年这一天都煮乌米饭。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现在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吃鸡蛋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节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俗信吃了这种鸡蛋,一年就不会头疼;后者则仅供玩赏。

探究清明节吃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还寄寓着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

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民间有一种说法,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墓上,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能出人头地。

春季是万物孕育的季节,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鸡蛋又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是便于携带的理想食品,这些都促使鸡蛋成为清明节的节俗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