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冬天的童年作文(精选7篇)

在我们的童年,充满着许多稚趣耐人寻味的事值得我们回味。今天小编为你整理了冬天的童年作文,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5107

作文

7

篇1:童年的冬天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多年前,刚上小学那会,我就喜欢雪花飞扬,到处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的,只有戴狗皮帽子穿牛皮兀魯(续兀魯草的鞋)才能抵御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冬。那时,冰雪世界成了我们儿童了乐园。马路边,坚硬的雪层上面是我们滑出的百米长的窄窄的冰道。月光下,大家排着长长的队伍打“刺溜滑”。慢跑——加速——冲刺——双脚一沾冰道,真可谓风驰电掣。我不知摔了多少跤,才能稳稳地站着冲向尽头。

后来我跟伙伴一样,能够踩着一根竹棍到街道上去滑。再后来我就用一块比鞋底略大点的木板,钉上两根粗铁丝,板上面钉上几根绳子,把绳子系在鞋子上,穿上冰板上街,穿冰板滑冰比踩着竹棍滑要快上好几倍。当时穿冰板在大街上一滑,别提多神气了。

稍大点,我学会了做冰爬犁,在雪地上趴在上面,两手抓住爬犁前梁,使劲往前推,速度加快后,猛地双膝跪到爬犁上,爬犁颠簸着向前滑行,惬意极了。直到有一次,我推爬犁时不小心,把头撞在爬犁上,满嘴鲜血淋漓,才告别了爬犁。几十年过去了,童年冬天的冰雪生活却像一幅幅水墨画在我脑海中叠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童年的冬天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一转眼2018年就过完了,这几天气温骤降,骑车走在路上,寒风吹得脸如刀割一般,不过也好,终于能让人体验一番真正冬天的感觉。

可是,当走进有暖气的房间,就感觉头昏脑涨,浑身的不舒服,说实话,我特别怀念那童年的冬天。

35年前的中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记得那时百姓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至于我们那些无忧无虑的孩童们,放学后可以尽情地玩耍。特别是冬天下了大雪,我们那个疯啊!堆雪人、打雪仗,有的捡根树枝当笔,在平坦广袤的雪地上练习写大字,比赛谁写的好,相比我获胜的次数较多,伙伴们便会把我高高的抬起来然后在雪地上笑啊跑啊,累了,就把我往雪堆上一撂,然后又一哄而散,雪地里玩的时间长了,棉鞋湿透了,小手冻红了,帽子溻湿了,才跑回家扒下来在灶火前熥烤,没少被一旁的妈妈即责怪又心疼地唠叨。

最难忘的是爸爸放年假回来,他会买上一些羊肉,外搭上一副羊骨架,回家后放在一口大钢精锅里,在煤火炉子上慢慢地炖,接着配些葱段、姜片,干辣椒等大料,然后又加上一些萝卜块儿和白菜帮儿。很快,整个房间里弥漫起羊肉特有的鲜香味儿,我和妹妹馋得直流口水,眼巴巴的期待着爸爸起锅。终于能吃了,爸爸就给我们分别盛上满满的一碗肉,他和妈妈却盛了萝卜和白菜,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不吃肉,他说这萝卜白菜在汤里一煮,羊肉的香味都渗进萝卜里边了,吃起来比肉还香。看着爸妈大口吃菜的样子,其实,我还是能明白是他们不舍得吃。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满屋子的肉香却每每飘荡在我的每一个寒冬里,也飘荡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由于天冷,我们一家人喜欢围在炉子旁取暖,爸爸会选一些较匀溜儿的红薯摆在炉子口周围,然后把一个很大的琉璃瓦盆扣在火炉子台上方,将红薯和炉子口一起罩住。接着,爸爸就给我们辅导作业,或者讲故事,当闻到浓浓的烤红薯的香味儿时,爸爸起身把瓦盆掀开,露出了一块块儿被烤的焦黄的冒着热气儿红薯,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儿,没想到却被烫的两只手来回替换着还拿不住,妹妹在一边乐的哈哈大笑,爸爸连忙接过去放回到炉子台上,冲我瞪眼:“你慌啥!小心把手烫坏了。”过一会儿,红薯不烫了,晚饭也做好了,妈端上来了香喷喷的玉米粥和熥的焦黄的酱豆饼,一家人好不温馨。

那个时候,农村大部分还没有通电,放学后忙趁天还没黑搬个凳子赶紧写作业,邻家的孩子们也会跑来我家一起写,或蹲或坐,相互交流着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晚饭后我们又会相约跑到街巷做游戏,如老鼠转圈了、老和尚开闸门了、铁锭子轧犁铧了、做藏姆了等等。玩热乎了,玩累了,半个月亮也下去了,才依依不舍地跑回家,床也被妈妈用熥罩熥的热乎乎的,钻进去不一会便进入了梦乡。

冬天尽管冷,村里隔三差五仍会放露天电影,我们小伙伴们便会早早吃了晚饭去抢位,裹上大人的厚厚的棉大衣,戴上火车头棉帽,最好是能搬了小板凳坐在放影机的前面,这样不但看能看得清荧屏,同时还能趁放映员更换胶片空隙,把我们的小手掌以各种手型通过镜头自豪地投到前面的荧幕上。那些如《小兵张嘎》、《智取华山》、《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和后来的《少林寺》等百看不厌的影片,都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和小伙伴们就是模仿着那里面的英雄人物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即便没有电影看,街上也常来说书卖唱的。即便听不出戏里的门道儿,至少也能凑个热闹。总算很开心。

这就是我的美好的童年的冬天,一片片美好的冬天的回忆。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有空调和暖气了,但是,总感觉现在的冬天咋就没有了那么一抹子韵味儿。孩子们玩的没那么野,也没有那么自在。

别了,我童年的冬天!别了,我童年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冬天的童年作文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是一种向往,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难以泯灭的梦想,它给艰苦、单调的童年生活涂抹了一层浓浓的暖色。

记得小时候,从秋叶飘飞的日子开始,就眼巴巴地盼望着冬天的到来。眼睁睁地看着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落尽,再抬头看天是否有雪花飘落。当第一片六角花瓣从灰蒙蒙的天空落下,大小的孩子都会不顾寒冷,从屋子里蜂拥而出,呆着脸、伸出舌头迎接上天赏赐的白糖。那时,天气比现在要冷的多,雪比现在要下得大、下得勤,一场瑞雪眨眼间就会给大地披上银装,把人间变成洁白无暇的童话世界。常常这一场雪还未化完,另一场雪就接着下了。堆雪人、踢雪球、打雪仗自不必说,鲁迅先生笔下的逮麻雀也时常上演,而记忆最深的是打琉璃。化雪时屋檐下挂满了琉璃棒,晶莹剔透,用竹竿打下来,清脆的断裂声像一种打击乐,动听极了,孩子们赶忙脱下棉袄接住,通红的小手争相拿着冰棒当雪糕往嘴里填。

那时的孩子都能吃苦,也不怕冷,穿着也没现在暖和,室内的取暖设备更是简陋。因为生活拮据,不到冷得非常厉害的时候是不会生火取暖的。小学教室里就更冷了,有时钢笔里的墨水结了冰写不出字,放在嘴边哈出热气融化。上课前老师时常带领同学们一起跺脚取暖,弄得满屋子尘土飞扬。下了课,同学们在教室前面一边晒太阳一边挤压油(一种游戏,即排成队相互拥挤,借此取暖)。放学后,几个小伙伴常在教室里拣废纸烤火,灰片如黑色的雪花满教室里飘落,然后还要再把教室打扫一遍(否则,第二天老师准罚站),这样就感觉身上暖和许多。

等冬天留个尾巴的时候,就该欢天喜地地盼过年了。至今还能背诵小时候自己家大门口贴的一副春联: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现在想来,那时之所以那样如饥似渴地盼望冬天可能与盼过年有关,因为,冬天来了,春节也就不远了。那时的孩子们都很快乐,一点也没感觉到苦。那时的孩子思想上没什么压力,成天就知道疯玩,不象现在的孩子,沉重的书包过早地压弯了他们的脊梁,过早地让他们陷入了竞争的泥潭,一年四季都在紧紧张张玩命的学习、考试,一点快乐也没有。

岁月如梭,童年不再,但童年的冬天却永远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天•童年•戏雪作文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的一个清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推开门一看,只见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花,它们象一个个调皮的娃娃,恶作剧似的钻进我的袖筒里,脖子里,冰凉凉的。可等我好奇的捧起雪娃娃想看个究竟时,雪娃娃又淘气的与我玩起捉迷藏来——不见了踪影。嘿,真有意思!雪娃娃又蹦又跳的来到了马路上,顽皮的它给马路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雪娃娃又翻着筋斗飞落到树枝上,三三两两集于一起,快活地在树枝上荡秋千……

来到学校,放下书包听老师讲课,可不知怎的,我的心思老是抛锚,老是想在雪地里尽情地去和小伙伴们玩它个天昏地暗。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我却觉得,今天的40分钟竟是如此的漫长,如此的难熬------看看其他的同学,也都是摇头晃脑,东张西望。显然,他们的心思和我一模一样,内心早已跑到了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去了,因而,也显得注意力很不集中。

“叮铃铃……”下课铃声刚响,同学们就一窝蜂的冲出教室,直奔操场。大雪早已停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白雪皑皑的晶莹世界,在阳光的照耀下,积雪闪闪发光,奇丽无比!在绿化带里,杨树柔软细长的枝条上缀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白色冰凌儿,四季常青的松树上也挂满了沉甸甸蓬松松的雪球,在榆树的树干上,钳上了闪闪发光的银条儿,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晶莹剔透的艺术冰雕。我们被眼前所呈现的景象痴迷住了,呆呆地站在雪地里,都忘记了要干什么了。“哎,傻站在那儿干什么?快来玩!”此时,我才缓过神来,刚准备捏个雪球攻击“敌人”,杨洋的“超级无敌大雪弹”早已命中了我。“好你个杨洋!”我笑着清理干净脸上的雪水,迅速便捏了一个“飞弹”向正在做鬼脸的杨洋扔去,可她却巧妙的躲避了过去,还洋洋得意地向我伸出舌头说“打不到我吧!气死你!”说罢,撒开飞毛腿跑得远远的,我虽咬牙切齿,也只能哭笑不得。正在我准备新一轮进攻的时候,浑身“挂彩”的马央宗向我走来,只见她的头上,脸上,衣服上尽是雪水,她注视着远方,双手叉腰,气冲冲地对我说:“李鹏那家伙,简直欺人太甚!竟然把我弄得‘遍体鳞伤’,几乎成了南极雪人了。哼!今天我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话音刚落,马央宗就被一个横飞而来的大雪球砸中了脑袋,只见不远处的李鹏正在得意地大笑,尽情享受着胜利者的快乐。我们看着马央宗又气又恼的狼狈样子,也笑得前仰后合,整个校园中充满着欢笑声,欢呼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冬天是童年最美丽的东西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一个雪仙子终于从雪花飞舞落向大地时,穿着穿着一件雪白色的礼服,是一面寒夜里的镜子,透出一丝冰冷。在如斯季节里,印象总是特别深刻。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到:“冬天。”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冬天怀着好奇,我也总是对冬天怀着特别的感情。对冬天的好奇,我也说不明白,只是感觉到我和它是冥冥中由生命线把我们牵扯到了一起了,它就像是一块磁铁,而我只是轻质小球,它一靠近,我就会被它牵引过去。可当它路过后,我便失去生气,只能像泄了气的小球。或许因为我是冬季出生的吧,我应该是喜欢冬天的。但我对它总是摸不着头脑,一到冬天,便会莫名其妙地被触动。

在我看来,冬天是记忆来临的高峰期,在冬天的日子里总会莫名地被绳索牵动起我记忆的齿轮。我的这种谬论,是得到我朋友印证的。所以在冬天的日子里,我重视特别留意每样事物。在冬天,我的心总是特别沉,特别是天气不好时,但偶尔也会有心情雀跃的时候。在冬天,有时我连自己也会捉摸不透。

冬天,总是会晕晕沉沉,或许是冬眠的日子吧。但我却又不愿放弃我的生命。这么美好的日子用沉睡度过,却不去感受它,太浪费了,这样我也会不甘心。毕竟一年只有一个冬天。但冬天却没什么好的消遣,都怪我总是沉思。不过,沉思中有时也有新的发现。如果一定要在四季中除去一个季节,除了冬季,不管什么季节消失我都无所谓,我不喜欢四季如春的地方。因为那实在是太单调了,在我的感觉中,春、夏、秋三季节似乎是一样的,上天是要让冬天来点缀它们,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了冬天怎么办,虽然如果真的没有冬天,地球照样转,人照样也要活,但我一想到,真有点胆战心惊了。

我是如此钟爱冬天,但它对于我来说总是像梦一场。梦始时分是秋天,梦醒时分是春天。秋末不知不觉地踏入了冬天,然后不知不觉地踏过冬天,踏进了春天。我总是感到很快地度过了冬天,但尽力回想起来,却没什么特别快乐的事。

冬天,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季节,一个让我对它有一份特别钟爱的感情的季节。

[以冬天是童年美丽东西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天的童年作文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冬天是淹没在北风当中的,冷,冷得邪乎。

那时候乡下的孩子大都是一个空桶棉袄,里边没有贴身的衣服,外边没有外罩。不知道是瘦弱的身体撑不起棉袄,还是棉袄做得不能紧贴身子,一到外边,北风就像锥子一样往棉袄里边钻,迎风站着,一会儿就透心凉。但是,孩子就是孩子,无论再冷也是闲不住的,因地制宜也要找到能玩儿的东西:打老蒋,推铁环,扔玻璃球,再冷的天气也阻挡不住孩子们往一起凑。那时候,冬天玩儿的东西里边少不了胶泥。所谓的胶泥就是潮湿的粘土,我们用它捏制各种小东西或者小动物,尽管捏出来的很不成样子,却也是一种手工。或者,我们用胶泥做成碗状的大炮,往冻得干硬的地上一摔,大炮兜住的空气把大炮顶破了,发出嘭的一声。或者,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模子把胶泥托出各种圆形的图案,晒干后成了泥制的工艺品。但是,冬天去挖胶泥可是个苦差事,因为可挖的胶泥都在河道边儿,在冻着冰碴的河岸上用手一点点儿将胶泥扣下来。河道里的风比任何地方的风都大,也比任何地方的风都凉,加上要用手直接扣冰上的泥,不要说手冷,那风透过棉袄就像锥子扎一样。尽管这样,孩子们还要在河道里砸下几块冰来,咯嘣咯嘣的嚼着吃。记得那时候的冬天,没有几个男孩子不冻手冻脚的,没有谁的手背不长皴。冻了的手要开裂,血口子有时疼,有时痒,不到天气暖和以后不会好。

所以,那时候特别喜欢绿色,如果在谁家见到一两丝用什么东西养出来的绿色东西,就像见到了什么巨大的稀罕物,肯定要围上去看上好半天。记得有一次,一个邻居家用一个红色的圆形萝卜挖成了一个吊篮的形状,里边装了清水,有一缕碧绿的麦苗在里边茂盛的生长着。当时,我真得以为那个邻居家就是到了春天,有一种特别的活力在人家鼓荡着,把我羡慕的不得了。绿色,阳光,温暖,那是多么奢侈的东西!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之所以喜欢绿色,就是在盼望春天,因为我们冷,因为我们想得到温暖。原来,春天的温暖对于处在寒冷中的人才是最宝贵的。

如今的孩子们再也不会有我们小时候那样寒冷的冬天,也不会被刺骨的北风皴裂手脚,他们将来回忆起童年时不会只剩下冷的记忆,这难道不是我们奋斗了几十年的结果?

[描写冬天的童年作文2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童年里的冬天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在童年的时候,对冬天是一种向往,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难以泯灭的梦想,它给艰苦、单调的童年生活涂抹了一层浓浓的暖色。

记得小时候,从秋叶飘飞的日子开始,就眼巴巴地盼望着冬天的到来。眼睁睁地看着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地落尽,再抬头看天是否有雪花飘落。当第一片六角花瓣从灰蒙蒙的天空落下,大小的孩子都会不顾寒冷,从屋子里蜂拥而出,呆着脸、伸出舌头迎接上天赏赐的“白糖”。那时,天气比现在要冷的多,雪比现在要下得大、下得勤,一场瑞雪眨眼间就会给大地披上银装,把人间变成洁白无暇的童话世界。常常这一场雪还未化完,另一场雪就接着下了。堆雪人、踢雪球、打雪仗自不必说,鲁迅先生笔下的“逮麻雀”也时常上演,而记忆最深的是“打琉璃”。化雪时屋檐下挂满了“琉璃棒”,晶莹剔透,用竹竿打下来,清脆的断裂声像一种打击乐,动听极了,孩子们赶忙脱下棉袄接住,通红的小手争相拿着冰棒当雪糕往嘴里填。

那时的孩子都能吃苦,也不怕冷,穿着也没现在暖和,室内的取暖设备更是简陋。因为生活拮据,不到冷得非常厉害的时候是不会生火取暖的。小学教室里就更冷了,有时钢笔里的墨水结了冰写不出字,放在嘴边哈出热气融化。上课前老师时常带领同学们一起跺脚取暖,弄得满屋子尘土飞扬。下了课,同学们在教室前面一边晒太阳一边“挤压油”(一种游戏,即排成队相互拥挤,借此取暖)。放学后,几个小伙伴常在教室里拣废纸烤火,灰片如黑色的雪花满教室里飘落,然后还要再把教室打扫一遍(否则,第二天老师准罚站),这样就感觉身上暖和许多。

等冬天留个尾巴的时候,就该欢天喜地地盼过年了。至今还能背诵小时候自己家大门口贴的一副春联:“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现在想来,那时之所以那样如饥似渴地盼望冬天可能与盼过年有关,因为,冬天来了,春节也就不远了。那时的孩子们都很快乐,一点也没感觉到苦。那时的孩子思想上没什么压力,成天就知道疯玩,不象现在的孩子,沉重的书包过早地压弯了他们的脊梁,过早地让他们陷入了竞争的泥潭,一年四季都在紧紧张张玩命的学习、考试,一点快乐也没有。

时光飞速,童年一去不复返,唯有童年的记忆留在脑海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