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品赏端午节,传承传统习俗作文(实用20篇)

浏览

2525

作文

555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到了端午节之时,平时总爱闲在家中的外祖母竟每天都和邻居约好上山下乡去摘棕叶。我很是不解:不就是个端午节吗,有必要这样大惊小怪的吗?曾祖母没有回答我,只是微笑着摸摸我的头。几天后,大人们聊天时我才知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为夏季驱除瘟疫的节日,现如今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成为了东亚文化圈的可与中秋、清明、重阳等节日相提并论的传统节日。

两千年前,屈原舍身取义保留自己清洁正廉的崇高品质;两千年后,我们用赛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这年的端午,曾祖母教我包粽子。她先让我把艾叶清洗一遍,然后一张一张地铺平了放,她呢,就抓了差不多半缸米,用水淘洗起来。都说“人多力量大”,虽然只有我和曾祖母,但我们还是以高效率完成了以上任务。接下来,曾祖母把艾叶一个个地打成卷,在确保底面不会漏的情况下,舀上一把米放入然后再铺平,最后用几根细线捆捆绑绑,把包好了米的艾叶的四个角捏得整整齐齐地,于是,一个原味的正宗的生粽子就成型了。由于技术原因,我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就股着腮帮子、托着下巴,眼睛睁得大大的,又认认真真地在一旁欣赏曾祖母的“表演”。

曾祖母也不是整天优哉游哉地,这不,粽子刚刚放入蒸锅里,她又给我缝起香包来,说是能保佑我平安,又可以避邪。平时我对这些小玩意儿可没有什么兴趣,但还是听话地收下了这个让我“一见钟情”的小香包。它是大红色的,可以随时携带悬挂在身上,棱角分明,正反面分别绣了两个醒目的“平”“安”,其余空白处点缀着几颗粉嫩的爱心。我对它是爱不释手,成天带在身上,还时不时地在曾祖母面前晃来晃去,跑过来跑过去。每当这时,曾祖母总是乐呵呵地刮一下我的鼻子,坐在板凳上,手里摇着扇子,说:“你个臭美的小家伙,没有人会和你抢,慢点啊,别摔着。”我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端午,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代表,它不仅警示后人要时刻保持一份清廉正直的心,又让我们勿忘屈原,将他高尚的品质和操守牢牢地铭记在心。所以,我希望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说真的,因为曾祖母,我才结识了屈原,了解了端午,吃到了粽子。即使曾祖母已经去世三四年了,但我依然怀念依偎在她怀里、能够向她撒娇的那些快乐的时光。

又是一个艾叶飘香的季节,又是一个草儿长出嫩芽的五月,又是一个端午节的到来。曾祖母,您也在想我吗?让我把怀着的对您的思念播种在这个端午节吧,把我想再见到您的梦埋在这片土地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习俗高中作文

全文共 136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是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们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国,但是偏偏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坏话,不肯听从屈原的劝告,结果被骗到秦国,关了起来,最后并死在秦国。

继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误信屈原有很多坏处,不但没有听从屈原明智的劝告,还把它从楚国放逐了。

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江边钓鱼的渔夫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了。

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

屈原投汨罗江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大家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就是这样,我们才有端午节这个节日,才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一种习惯。

我们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样好好学习,学习他那爱国,善于分辨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端午节要吃粽子的原因。

有关这传统的节日,有很多种说法。在此我只想说我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的沙丘上过的。

有很多年,我爷爷都黎明前就挑过来无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夹在门把后,还夹在我们姐弟几个的耳朵上。这过节的气氛就是在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弥漫开来。无需任何华丽的语言,满是对儿孙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时我爷一给我夹上我就能醒过来,而有时却是闻到那艾蒿的阵阵清香后慢慢才从睡梦里醒来。不管咋醒这天早晨没喝无根水以前是不能说话的。平时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我们几个这天都很乖的,喝完无根水,象征性的用无根水洗洗脸,下一个程序该分鸡蛋了。鸡蛋是我妈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时鸡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爷爷奶奶总分给他十个,而我们姐妹几个能分到六道八个。每每这时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给我一两个,还不忘在我后脑勺上轻轻拍一下。

我们揣好分得的鸡蛋,叫上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发。必须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顶端,然后回头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乡已绿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还有邻村的都从四面八方往这赶。

男孩们领着小狗,吹着口哨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看谁能第一个爬到呢。往上爬时不穿鞋的,网上裤腿就上,有时还倒滚回去。每爬上一个小山丘拿出鸡蛋相互磕一下谁的现碎现吃她的鸡蛋,所以分鸡蛋时都挑红皮儿的小一些的。

登上处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挥手,喊叫,就这样边吃鸡蛋边上。四五个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风伴着欢笑飞舞,春日迎着我们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欢快地在震动。

等疯累了,玩够后,满身是沙子的我们回到家时,香喷喷的韭菜卧鸡蛋,还有我妈烙的荞面饼已经摆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恩节的传统习俗

全文共 188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关于感恩节习俗都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不妨来看看吧,有没有你听说过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感恩节的传统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习 俗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体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清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美 食

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感恩节的食品富有传统特色。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它原是栖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后经人们大批饲养,成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达四五十磅。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游 戏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意爆玉米花。

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特别是当年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移民村里参观。移民村是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参观时,还有专门人员扮成请教徒同游客们谈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多少年来,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岩石嶙峋的西海岸还是在风光旖旎的夏威夷,人们几乎在以同样的方式欢度感恩节,感恩节是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庆祝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飘香_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了。赛龙舟,吃粽子端午节的主要活动。虽说,没有看见精彩的龙舟比赛但是我亲自包了一会粽子。

哇,真香!我迷迷糊糊地说。这是什么香气呀?告诉你吧,那就是粽叶香啊!香气迎来,嗯!太美了。几片洗净的粽叶散发着清香白花花的糯米在粽叶的衬托下更白了。咦,枣子,五花肉,蛋黄,这有什么用呀!呵呵,当然要和糯米配在一起喽!我看见妈妈学的呢么起劲,心里毛毛的。不禁也动手了。婆婆准备手把手教我可我不同意,因为自己报的粽子才更香呀!这样才更有意义吗!我看着婆婆的手,左手将粽叶凹成锥型。在锥型粽叶里放上一大堆糯米,外加一个蛋黄,两块五花肉。一这米从哪来的?啊,婆婆米...米漏了!我大叫。重做个把!婆婆轻松地讲。我这次吸取了教训,成功顺利做到倒数第二部,这可是最难做的一部,好就在这里好,不好也在这里不好我认真的扣了几道,第一个就成功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不一个精巧。婆婆将粽子放入锅里住了一会,我吃了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喜滋滋的。

端午节,真可谓是粽叶飘香,肉里有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一种节日要赛龙舟,吃粽子,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那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相传这天是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的日子。每当端午节,老百姓就会赛龙舟、吃粽子。老百姓为了找到屈原的尸体,赛龙舟的时候,就会扔粽子给汩罗江的鱼虾吃,生怕鱼虾咬掉屈原的尸体,人们以此来纪念屈原。从古至今赛龙舟这个习俗保留下来,已经成为了中国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事情了。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不可不干的事情。粽子分为很多类,有豆沙粽、红豆粽、肉棕等等一些香甜可口的粽子。如今,吃粽子、赛龙舟来过端午节已经成为家家户户不能不过的重要节日,国家特别规定端午节这天为全国法宝假日,就是要让这个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这就是我了解的端午节,这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节日。每当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们就会自然地想到吃粽子、赛龙舟;想到诗人屈原;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我们要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当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壮举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青海属口外。那边远的印象让人觉得它的不发达甚至于落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曾经在美丽的柴达木盆地和省会城市西宁工作了六年。那时的柴达木还是个未开垦的处女地,而西宁市呢,除了大十字有点都市气息而外,别处倒还不如内地一个县城那么繁华热闹呢。可想而知,那里的文化能发达到哪儿去?

43年过后,我应战友之邀,旧地重游,竟然吃惊地感觉到,青海的文化渊源深着呢!

当然首先看到的是城市的繁荣,世事的进步,经济的发达。格尔木是个比县高半格的城市,其规模决不比内地的地区级城市小,而它的文明程度更比内地城市高。我们在西宁刚一下火车,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处处群集式的高入云端的大楼,当年市区以东的那大片荒芜之地早被开发了。小车载着我们这个街那条路的闯,来在离闹市很远的一条标着八一路标牌的街口,下榻郁金香大酒店。这而就好象是专门为关中人开的,一街两行的饺子、混沌、面,我们沿街漫步,走着挑着,看那家面食实惠地道。

头一回,我们就发现了奇特。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有道不锈钢护栏,每道护栏中间,镶着一幅幅古朴典雅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厚重感。每幅画的旁边有段文字,题目满是人们耳熟能祥的民族的传统的故事,如《岳母刺字》、《纳莹映雪》、《安安送米》,等等。

这些故事都有历史典故,都有典籍记载,都在中华文明史上发挥着一辈传一辈的文化思想教育作用,今天却在塞外城市里让人眼前一亮。我去过北京、天津,去过改革开放的先驱城市深圳,更经常出没于古都西安,从来未发现过如此规模的传统文化宣传。那年在深圳看到“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巨幅宣传栏,我当时有种时代感、气派感,可是在另一条街上却发现一巨幅裸女雕塑,我于是又大吃一惊,这,这,这又作何解释呢?啊,我只能说自己孤陋寡闻。前些年,我所在的县城一条街上也出现了一道文化长廊,主要内容是本县的时政宣传。有一期换上了当今孝廉的内容,却让人觉得它的不实和浅显。不像人家西宁市八一路来得那么厚重,那么深邃,那么让人回味未穷。

那回我们吃罢混沌,又在八一路上信步。忽见一小孩缠着妈妈要吃冰淇淋。妈妈笑着指那副《安安送米》说,你看人家娃多懂事……,那小孩不假思索,说都啥年代了,还会那么穷吗?等我长大了,保证天天让你吃好东西,我比安安孝顺多了……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这就是社会效果吧,可以看出,文化宣传的内涵完全渗进妈妈和小孩的心中了。啊,谁如此匠心独具了呢,这不就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了吗?

这天早晨,我们沿着八一路向西而行,在一座公园门口,两边那几百米长的栅栏墙上镶着巨幅书法作品,细看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哦,这不是相传1400多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地位的《千字文》吗?据说它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世。在社会进步文明的今天,谁又有如此雅兴,把这老古董又搬上了社会舞台,足见其心气的不凡。而它的意义绝非在于书展。《千字文》介绍了天文、自然、修生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方面的知识,用四字韵写出,很适合儿童诵读,因此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它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最基础的启蒙读物。它们的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以及现实意义就在于它们能够一辈传一辈的传入今天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所以说这是个壮举。再往公园大门口西边走去,即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弟子规》等各种书体的书法作品。我于是心里沉沉的,能不能说这是社会宣传的发明和进步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三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习俗英语作文:划龙舟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端午节那天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活动,你对这项活动有什么了解的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Dragon boat rac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festival, held all over the country. As the gun is fired, people will see racers in dragon-shaped canoes pulling the oars harmoniously and hurriedly, accompanied by rapid drums, speeding toward their destination.

Folk tales say the game originates from the activities of seeking Qu Yuans body, but experts, after painstaking and meticulous research, conclude that dragon boat racing is a semi-religious, semi-entertaining program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In the following thousands of years, the game spread to Japan, Vietnam and Britain as well as Chinas Taiwan and Hong Kong. Now dragon boat racing has developed into an aquatic sports item which features both Chinese tradition and modern sporting spirit. In 1980, it was listed into the state sports competition programs and has since been held every year. The award is called "Qu Yuan Cup."

【参考译文】

划龙舟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全国各地举行。当枪被发射时,人们会看到在龙形独木舟中的运动员们在快速的鼓声中快速和谐地拉着桨,向着目的地飞驰而去。

民间故事说游戏来源于寻找屈原的尸体,但专家的活动,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赛龙舟是一种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在以后的几千年里,游戏传播到日本、越南、英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龙舟运动已发展成为具有中国传统和现代体育精神的水上运动项目。1980,它被列入国家体育竞赛项目,此后每年举行。该奖项被称为“屈原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端午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描写端午节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客家人传统习俗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正月十五闹元宵,也意味农历春节的结束。客家老人们指出,天穿日相传是客家乡亲为了纪念女娲炼石补天,因此在天穿日当天都会准备祭品炸年糕祭拜。

大多数民众的观念都是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的过完年。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对农业社会的客家民族来说,一定要过完农历正月二十天穿日,才算过完农历年,农夫才会开始下田耕作。客家俗谚中有“有做没做,聊到天穿过”一说,意思是一定要玩到天穿日过后,才会开始工作。

对人口比例高达八成的新竹县而言,天穿日除了举办山歌比赛之外,不少客家乡亲都会准备传统客家米食“甜粄”,或是以炸年糕来祭拜女娲。对于天穿日的由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女娲炼石补天,也相传女娲是在元月二十才用最后一块石头把天空的破洞补完。老一辈的人们认为天穿日当天一定会下雨,不过以科学来解释,天穿日已接近春雨时节,所以下雨属正常现象。

文史工作者表示,过完农历年天气还相当冷,因此干脆再多休五天的假期,不管是喝春酒或是和家人团聚,过完天穿日再工作也相当正常。不论如何,天穿日的习俗也和大多数的传统节日相同,随着工商社会的发达逐渐被人遗忘。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具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节日。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吃粽子。粽子里面有包红豆的,还有包肉的,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包。我每次吃粽子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包,然后外面再撒一层白糖,我最喜欢吃这种了,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不过有的人把粽子往河里仍,那是为什么呢?据说,有一位爱国诗人,他就叫屈原,人们都很爱戴他。可是因屈原受冤不得志,而楚国也面临国破的危机,自己又无能为力,他不愿亲眼看到国家的灭亡而抱石沉江。人们担心河里的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身体,于是将食物扔进江中来保全屈原的尸身。这是一个悲伤而又感人的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还要划龙舟,比赛谁划得又快又整齐,可好看了!坐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打着鼓,振奋士气,这时就感觉到他们好似风一样的速度勇往直前,划得可带劲儿了!

据说,端午节还要买艾草,据说可以把鬼赶走,可以辟邪,鬼是什么东西?谁也弄不清楚……

端午节的风俗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每年的端午,都会这样度过,我也希望这样有特色的习俗能一直延续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观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棕子了。

那香软可口的棕子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可我还是在最近的学习中,才具体地了解到这美味可口的棕子,竟然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动人的来历呢!

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他的祖国被秦国侵占,心如刀割,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江自杀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吃饱了,不去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百姓们又想出用树叶包饭团,外缠彩带的办法,这就和我们今天的棕子有些相似了。

贵阳人包的棕子,又小巧又可爱,那形状就像一个个尖尖的冰激凌。每当端午节来临又正好赶上我们上学的日子,我的妈妈就会给我准备一小串用线连成的各种口味的棕子,有肉馅的、有花生馅的、有大枣馅的、还有绿豆馅的等等,还要为我精心挑选两个最厉害的煮熟了的鸭蛋去学校和同学们比赛,我们的规则是这样的:谁的鸭蛋撞不破,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那时的课堂欢声笑语,那声音简直成了一片欢乐而又兴奋的海洋,我们的教室也变成了一片狼籍的战场。

至今都好怀念过端午时教室里那片狼藉的战场,因为这战场里有属于我们的故事,故事中有欢笑、有兴奋,甚至还有我们的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吧!

从前,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你们猜一猜他是谁?对了,他就是屈原。屈原被别人诬陷了,被迫跳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一天就将粽子扔进汨罗江,喂饱鱼虾,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这一天,还要赛龙舟,是为了捞起屈原的尸体,可没捞起来。屈原离我们有几千年,尸体早就腐烂了,我想这大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才一直这么做的。

我们这里端午节是这样过的:一到端午节,清早长辈们就去菜场买回来艾草挂在门前窗户上,挂艾草是为了驱蚊避邪!

端午节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啊,过端午节可真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在潮汕地区,端午节习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首先在端午节,我们必须要吃粽子,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呢?这是因为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还有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潮汕的端午还有一种吃的`习俗,那就是吃栀粽,栀粽的主要原料有栀子、浦姜、糯米浆(粿浆)等等。因为栀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后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会粘着,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聪明的人想到执纱线,牵拉切粿,成为一小片,粘着盛于瓷盘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来就是赛龙舟了。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就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的了解和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未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食俗。粽子多用于祭祀、祭神。由于祭祀屈原纳入端午节的节俗活动中,粽子也从初夏的节令食品演变为端午节食俗,以表明人们祭祀屈原的特别方式。随着端午节中屈原核心地位的确立,包粽子、吃粽子成了端午最佳性的节日习俗。粽子是我们祖先的发明,据专家考证:粽子从创制至今,至少已有上万年历史,在炊具没有被发明之前,已经有了粽子。可见,粽子是早于粥、饭便已出现的古老食品,它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嘉兴市稻作文化发祥地。据记载,早在古代就把米用植物叶子包裹起来,投入火石沸水中待熟后食用,这可能就是传说中嘉兴最早的粽子了。到了民国初年,几个原以弹棉花为业的兰溪人,在张家弄创办五芳斋粽子店的传奇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近年嘉兴粽子产业更是发扬光大,成为嘉兴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传统文化端午节三年级350字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日的习俗之一是吃粽子,我们家自己包粽子,妈妈对我说:“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叶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妈妈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叶,并备好了一些配料。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粽子叶,把一头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状,然后把糯米装进去,再放进一块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叶折好捆紧,一个肉粽就包好了。接着妈妈一边包一边示范给我看,我仔细看着,学着她的样子慢慢的包着,终于包好了一个,虽然形状还不太好,看着我包的第一个粽子,我高兴极了。后来我包的一个比一个好,“好棒!”妈妈笑着说。

粽子煮熟了。我闻着清香解开粽子,一边吃着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国是一个历史长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千年的文化。而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五月二十八日。

在端午节里,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粽子篇端午节的一大习俗是吃粽子。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我们家的冰箱里就塞满了粽子。蛋黄粽。肉粽。红枣粽。花生粽样样齐全。端午节前后几天,我的早餐和点心都改成了粽子,但我丝毫不厌倦。五月二十八日下午,我来到了外婆家,跟外婆学包粽子。“先把这儿稍微弯过来一点,然后……”外婆指着粽叶,不厌其烦地说着。我按照外婆说得包着,粽子外形不错,可当我把米装进去的时候,米马上从一个角上漏了出来,就这样,我练了无数遍,但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包粽子真不容易啊!龙舟篇端午节不光是吃粽子,还有赛龙舟。

端午节这天,在嘉兴南湖嘉兴举行了第三届“五芳斋”杯大学生龙舟赛,我也去凑热闹了。南湖那边人山人海,挤都挤不进去。现在正开幕式,我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可开幕式已经结束了。我垂头丧气地跟着爸爸妈妈走到了一个能勉强看得到龙舟的地方,才看到了几条“渺小”的龙舟,但我却听到了一声声整齐而又响亮的“嘿呦”声,还有富有节奏的擂鼓声。龙舟往我们这儿靠近了点儿,我才看到:每条龙舟上有二十二人,前面一位擂鼓手,后面一位摆渡手,中间有两列,每列十位划桨手。火热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看了一会儿,我们实在受不了,就打道回府了。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每样习俗都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我们全家快乐地度过了这个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最爱端午节_传统节日作文500字端午节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二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每年一到这个日子,赛龙舟、吃粽子就是主要的活动。据说人们赛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儿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不过,在我外婆家,至今还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外婆会给我们一家包粽子吃。她和我妈先去采摘一些新鲜的竹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中煮一煮,同时将准备好的糯米浸泡好以后,外婆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右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糯米,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外婆喜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吃白粽;妈妈喜欢吃肉粽;外公喜欢吃黑米粽哪些穿着绿衣裳的宝宝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里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了,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马拿出来狂吃。

端午节前夕,妈妈会给我在裤子或衣服上佩戴香囊。我的香囊是蓝色的,十分香,走到哪都能闻到。听妈妈说,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我的最爱——端午节。就是这样欢乐、祥和的一天度过。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端午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人们的印象中,充满了浓浓的中华色彩:吃粽子、点雄黄、赛龙舟……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传统节日,有朝一日竟然能够与手工DIY挂上钩?!如果,你在端午节这天有幸来到了我们的社区,那你能感受到的不仅是对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欣慰,还有古老节日的现代化活力。

端午节当天,社区的售楼大厅灯烛辉煌,人声鼎沸。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长条桌,桌边有若干把做工精致的太师椅。桌上摆着几大盆白白的糯米和碧绿清透的箬叶,俨然一片庄重的氛围。哈哈,你猜的没错——一年一度必选项目,包粽子!在场参与的孩子们包得可认真了,四角形的,三角形的,有的甚至还包成了一个扁扁的多面体哩!

你可能会说:“这没什么好玩的,不就是包个粽子嘛!”少侠莫急!端午节的另一大习俗,就是“佩香囊”。且看,清过桌面后,一座五彩斑斓的“花园”立地而起:红的布,蓝的布,绣着招财猫的,印着樱花的……简直就是一座布匹市场。对于什么针头线脑的,我们就有点“班门弄斧”了。一旁的几个助教老师轻巧地飞针走线,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无需多时,一个精致美观的香囊就出世了。但是到我们亲自“磨刀上阵”的时候,可就没这么规范喽。一个个香囊“歪瓜裂枣”,摆在同一张桌子上,可以称为“群魔乱舞”。有的小朋友照着老师的做,成品“马虎过关”;一些同学是照着往年家中购置的三角形吊坠香囊创作的,还缝着大气的流苏……“不走寻常路”的我另辟蹊径,缝制出的成品竟然和《红楼梦》中记载的种类没什么两样。我特地选用了红底仙鹤纹的布料,用五彩绳做了一个可调节活扣链系上。香囊底端坠着一条中国红流苏,增加了许多趣味。自己做的香囊佩戴在胸前,可是别有一番甜蜜滋味呢!

虽然我们自己制作的粽子和香囊远远不比市面上买的好,但是在我们的心底,这些“形态各异”的粽子永远是最甜最糯的,那些“缤纷多彩”的香囊永远是最香最靓的……因为这些“劳动果实”的温暖陪伴,所以这个端午节肯定是我们从此以来度过的最独特的一个,也是我们永远镌刻在心中的一个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龙抬头传统习俗头

全文共 1823 字

+ 加入清单

一.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据考证,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二.吃龙食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农历二月初二还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自然要吃点和龙有关的传统美食,寓意吉祥的大餐,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三.金豆开花

春节过后农村很快就要进入春耕春种季节,要对种子发芽率进行鉴定。那时是把上一年留作种子的玉米、大豆弄一点放到锅里炒。遭虫蛀或者受潮变质的种子不会炸裂,农民以此来判定种子发芽率,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同时还有关于龙王为救黎民百姓违抗玉帝旨意的传说,玉帝要金豆开花才放他,民间于是炒玉米爆开花救出龙王的故事。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

二月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人们通过种种形式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寄托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四.放龙灯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五.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六.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七.接姑娘

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过了正月,二月二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儿回娘家。尤其那些怀有身孕的小媳妇,有将龙气带回娘家的说法。在娘家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轻松而愉快。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北方大多数地区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八.开笔礼

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的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

九.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十.芥菜饭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同时芥菜饭也是永定客家正月二十必吃的一餐饭。因为芥菜味苦,用来闷饭代表年已经过完了,大家过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新的一年奋斗的用意。

禁忌

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吧!在我家,奶奶总会忙着包粽子。

早几天,奶奶就会去超市买来糯米与粽叶,然后把粽叶放锅里煮一下,再捞出来用刷子刷干净,等到端午节那天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

端午节那天,我与妈妈还在睡梦中,奶奶就在喊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准备了好几种馅儿,有蜜枣,豆豆,猪肉,我最喜欢吃蜜枣了,妈妈则喜欢吃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动手吧!”奶奶说。我与妈妈相视一笑,因为妈妈是第一次包粽子,我吗肯定不会包的了。但是还是跟奶奶学学,试一试才知道会不会吗!

我与妈妈各自拿起粽叶,按奶奶所教的一步一步来。因为是初次包粽子,妈妈笑着说:“怎么搞得,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做起来手比脚还笨呢!”我听了,看了看妈妈手里那不成形的粽子,哈哈大笑起来,与我的差不多吗!要角没角,太太难看了。奶奶则鼓励我们:“第一个不行,第二个肯定会有进步的。”就这样,妈妈倒是一个包的比一个好,而我还是没学会。

不会包粽子就来煮粽子,我把奶奶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放入锅中,加了水,然后烧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股粽子香味便飘了出来,我静静等待着我爱吃的蜜枣粽子。我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真希望每年可以这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