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看待追星作文热门2篇 作文的问题(精选20篇)

石忠武,男,1958年生。曾任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合同战术训练局局长。2024年5月任工程兵指挥学院院长。2024年7月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院长。是“确山——2024”演习副总导演、“先锋-2024”演习总指挥。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有关“问题将军”石忠武处处挑剔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557

作文

1000

有关交通问题的中考英语作文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越来越多汽车进入我们的家庭生活,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塞车和车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请写一篇有关交通安全的短文(80字左右)

内容包含:

(1)遵守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过斑马线。

(2)别在街道上或马路上玩耍和踢球。

(3)劝父母不能酒后驾车。

你可以适当增加内容,让短文通顺,过渡自然。

参考词汇:sidewalk 人行道、zebra-crossing 斑马线

注:第一段已给出,不计入总数

关于交通问题的中考英语作文

With more and more cars coming into our families, we are happy that it has greatly improved our life. But unluckily, it has also brought many problems, such as heavy traffic and traffic accidents.

Traffic safety is everybodys business. We must obey the rules. For example, we must walk on walk side, when we cross zebra – crossing, stop and look right and left, then go across fast. Dont play football on the road .we can tell our parents not to drink before they drive, not to run through red lights, not to talk and laugh while driving etc.

We can say cars are coming into our life, but only when everybody thinks traffic safety is everybodys business can we be safe driving on roads and walking on sidewalks.

【参考译文】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走进我们的家庭,我们很高兴它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

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我们必须遵守规定!例如,我们必须走在一边,当我们过斑马线,停下来,看左,右,然后跨越快速。不要在马路上踢足球,我们可以告诉父母开车前不要喝酒,不要闯红灯,开车时不要说话和笑。

我们可以说汽车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但只有当每个人都认为交通安全是每个人的业务,我们可以安全驾驶道路和人行道上行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考作文常见问题及对策

全文共 2575 字

+ 加入清单

1.偏题离题,背离主旨。

2.立意肤浅,选材陈旧。

3.拙于构思,叙事虚假。

4、表达平淡,毫无文采。

5、卷面潦草,不合规范。

这些“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在阅卷中却普遍存在。

面对这些问题,解决它的策略是:

一、仔细审题 审明题意

审题一定要做到准确、全面,不偏不漏、不折不扣。首先明确提示中题眼是什么、关键词的含义、命题者基本意图。然后认真解析要求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构思成熟后,最后再下笔。

二、立意要深 选材要新

立意要避浅俗、出新意、求深刻。选材要真实、新颖。这里着重强调的是真实,选择材料要真实、可信,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另外如果写成记叙文叙述要具体、不空泛;如果写成议论文议论事理要结合。需要强调的是,中考作文坚决反对抄袭他人作品;反对简单模仿;反对宿构文章。

三、构思精巧 注重文采

构思是指文章思路,常言说:“车行有道路,文行有思路”,文章没思路等于车离轨而行,虽然可以前行,但随时有翻车的危险。“历览考文成与败,唯有思路才是真”,如果打不开文思,书读得再多也用不上,文章再多写也不能很好表达。尤其是话题作文,给了同学们更大的更宽的思维空间,文思将起很大的作用。注重文采是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来提高文句的表现力。

四、卷面清爽 规范洁净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考试成绩必须通过卷面上体现。阅卷老师平均几十秒甚至十几秒阅读一份卷子,所以,卷面书写是影响得分的重要因素。往往有些内容表达不错的文章受卷面影响而容易打低分。具体体现在:字体不工整,标点不正确,修正不得法。卷面一定要清爽、规范、洁净。

中考满分作文:晒出我的梦想

时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就晒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的第一个梦想:考上理想的学校。

不要说我自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有点儿“自私”。我的短期目标就是考上我心仪已久的一中。平时,就是课间那比金子还难得的一点儿闲暇,我也常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中如画的校园里,度过我快乐而温馨的学生时代,这将为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搭设一个很好的台阶。

我的第二个梦想:找一份儿好的工作。

大学毕业后的我步入社会,肩上的责任感倏地加重了。首先要照顾好我的家人,所以我需要一份儿好工作,让我有能力去做一个负责的好女儿、好姐姐。当然,这些工作必须是我喜爱的,能让我的人生过得更充实、更潇洒。

我的第三个梦想:买车买房给爸妈,让他们幸福。

每次逛街,妈妈常眯着眼睛,出神地看着路边那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我知道,她真的很想尝尝住楼房的滋味儿;每次挤公共汽车,爸爸气喘吁吁,玩笑似地说:“要是自己有车就好喽!”但我很清楚,爸妈为了我们姐弟三人一直忙忙碌碌,我们姐弟三人使他们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尽管他们从无怨言,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给他们一个幸福愉快的晚年。

我的第四个梦想:我的村庄变成小康村。

村里人一年到头鼓捣那几亩地,很少有人出去闯一闯。所以,邻村都富起来了,我们村却依旧“光荣”。我要在不远的将来让自己有这样的实力,在村边建起自己的工厂,让我的村庄摇身变成金凤凰;我要让村里所有的人都飞到山外的大海上去搏击风浪。

我的最后一个梦想: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我知道我的梦想还仅仅是“梦想”,但我会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填充我梦想圆内的每一平方毫米的空间。

中考满分作文:小东西与大温暖

亲爱的“阿暖”,你还好吗

尤物虽小,却比天高。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有些看似平凡、极其普通的小东西,却能给我们带来温情和幸福。

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我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留守儿童”。迫于无奈,我只好跟着姑妈一起生活。看着和我一般大的孩子每天都能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快乐的玩耍、撒娇,我的心里就特别的难受。我不明白:同样的年龄,别人能享受的温暖和幸福,我为什么就不能呢?虽然每天我都特别地想念他们,可是他们始终没回来陪伴过我。按他们的话说,是为了挣钱养活我、培养我,使我今后生活得更幸福。话是说得好听,久而久之,我也信了他们,虽然我从来没责怪、也没怨恨过他们,但是总有一种不幸福、不快乐的感觉。

上了小学,星期天在家里,我除了看书和作业以外,没有一个人陪我说话和玩耍,总感觉到孤独和寂寞。每当这时,我只能让一个不会说话的“小伙伴”来陪伴我——那是爸爸妈妈在我刚出生时给我买的一个小洋娃。它就像我的妈妈,我每天都抱着它睡觉。也许他们当年外出打工时,心里曾经闪过一丝愧疚的念头,所以才留给我这么一个唯一的小东西。唉,管他们当时怎么想的呢!反正我后来视它如亲人,因为我把对爸爸妈妈无尽的思念乃至怨恨全部寄托在了它的身上。

由于我是个留守孩子,性格自然比较孤僻,因此在学校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同学们不理睬我,我也懒得与他们交往,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我独来独往的身影。因为成绩不好,我常受有些同学的欺负,甚至还遭到过老师的白眼……总之,我的生活中充满着太多的不如意。每当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抱着小洋娃静静地坐着,或者对它自言自语一番,把我要说的话全部告诉它。因为只有这样,我心中的郁闷和烦恼才会慢慢消融,顷刻间,我的心情依旧会灿烂如花。有时候,当我一个人在家时,那种孤独简直令我感到莫名的恐怖。这时,只要我的小洋娃在身边,我就不会害怕。我只要把它抱在怀里,向它倾诉我的所有小心思,它就会乖乖地充当我的忠实听众。说着说着,我俩就会相拥着进入甜美的梦乡。

俗话说:日久生情。在与小洋娃相处的日子里,我忘却了所有的孤独和寂寞,心存的只有快乐和幸福。每当生活闲暇时,我就会帮它梳妆打扮,给它涂上口红,戴上发夹,穿上我心爱的花外衣。它那奇特的装扮总是令我忍俊不禁,它使我变成了一个很阳光的“开心果”。有时,我还会帮它洗澡,梳头发,它总是默默地配合着,异常地乖顺。进初中时,我要到学校住宿了,我依依不舍地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阿暖”。因为它曾经给我带来了一段幸福的时光,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

如今,我渐渐地长大了,也变得成熟了,再不需要小洋娃的陪伴了,但是我依旧留恋着它。虽然我每次回家时,看到小洋娃独自待在我小时候睡过的床头,孤单而憔悴,似乎没有以前漂亮了,但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它还是那个可以给我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带来温暖的小阿暖。

进入初三后,我更少回家了,但我仍时时想起那个陪伴着我走过充满苦涩而又甜蜜童年的小伙伴。

哦,亲爱的“阿暖”,你还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查找理想信念方面问题

全文共 546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党员干部如果没有确立这个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方向,而放弃现实理想信念,实现远大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了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路径,才能帮助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从总体上讲是能够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风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是也要看到,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必然会对党员干部产生影响,其中少数意志薄弱者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的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

(一)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

多数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积极,赞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认识渺茫论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要把执行党的现阶段政策同坚持党的最高理想统一起来的道理,误认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表现在行为上不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条件要求自己,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事不点头,坏事不摇头。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

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三)组织纪律涣散,党员意识薄弱

多数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但是一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党员意识的强弱反映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否,关系到对党的先进性的认同感。有的党员由于党员意识淡化不能自觉地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想意志衰退,落伍僵化,不积极做群众工作,脱离人民群众。

(四)部分党员干部道德缺失,缺乏号召力

多数党员干部道德情操高尚,具有道德人格力量,但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必然是一个呼唤和推崇高尚道德的时代。一个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具有真理力量的党,必然是一个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人格力量的党。必须看到,现在在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现象。特别是在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人格扭曲、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员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减弱,党员缺乏自觉自律。在有些部门、行业的管理包括党内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制度、经济手段,而像以往那种“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局面明显弱化。党员、干部队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其深层的思想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淡化。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的惯性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人民民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彻底破除封建制度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但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具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惯性,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如: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人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职级别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差,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危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社会层面的监督不力,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在腐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理想信念越来越淡化。

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创伤和阴影

文化大革命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过去那种在条件不成熟情况下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做的种种努力失败之后,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阴影。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甚至个别人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活在当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的,飘渺而不可实现的。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那种计划经济下禁欲主义被压制的个人物质欲望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被释放,理想信念的放弃使得部分党员干部陷入追求物质生活不能自拔。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苏联模式的失败,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解体,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巨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同时,马克思主义所断言的即将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调整后重新获得发展。在这种客观情势下,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重又鼓噪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导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悲观失望。

(二)现实原因

1、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或者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未能学以致用,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一般说来,任何理想信念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依赖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往往是一种观点学说或者主张等。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一些党员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轻视甚至蔑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满足于一知半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的不系统,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解,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知识去掌握,而不是当成行动的指南去运用,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

学习不深入,对理论没有透彻的掌握,就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运动目前遭受的暂时挫折,学习不深入,就不能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就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2、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治党不严,党建工作不力。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像以前那么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曾经经历全国性的整党教育、“三讲”教育、作风建设教育和先进性教育,但是仅靠阶段性的教育是不够的,往往是教育过了容易松弛,在一度时期放松了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致使部分党员淡化了理想信念。

3、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比较大,宣传手段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一方面,理想信念宣传手段过于单一,侧重于传统媒介,如报纸、电视、报告会等,而对新传媒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的运用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理想信念的宣传侧重于说教,强调“理论灌输”,缺乏理论创新。另一

方面,理想信念宣传的内容空泛,与日益丰富的现实之间存在不符的现象,侧重于对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内容的宣传上。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当然应该发扬光大,但这些要求是先进性的要求,不能作为一般性要求宣传。过去由于误解,我们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利益价值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价值,导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从而严重削弱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由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在理想信念的宣传上存在着说理不彻底的现象,影响理想信念宣传的效果。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4、市场经济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物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法制近乎健全,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原则在法制缺失的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如自由、等价交换。特别是一些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在监督缺乏的情况下,等价交换异化成一种权力的寻租行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各种思想无不打上利益的烙印,使部分领导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权钱交易。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其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忽视。

5、党内腐败现在导致党的形象和威信下降,使理想信念虚无弱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的现象表明,被市场经济扭曲的世俗化的价值观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严重败坏了党的威信和形象,削弱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力和正义性,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群众对党寄以很大的的希望和信任,腐败现象使群众对党产生失望,对党的前途产生疑惑进而怀疑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腐败现象也让一些正直的党员对党充满忧虑,意志薄弱的党员往往禁不住诱惑坠向腐败的深渊,而坚持斗争的党员受到排斥打压时往往产生绝望情绪,不愿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愤而选择放弃乃至退党。因此腐败问题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解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创新

如前所述,很多党员干部理念淡化是因为了理论学习,或者学得不精,未能学以致用,只有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领导干部才能认清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实质,才能深刻理解目前中国快速发展正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党员干部自学很重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领导党员要自觉的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要重视研究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要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说清讲透,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透彻、才能使人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二)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过去极左思潮的年代,我们一度忽视党员普遍人性的一面,对个人价值不够尊重,那个年代塑造“高大全”式人物往往显得不真实,虚伪,不可信,共产党员也是一个具体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社会交往和关系,也需要养家糊口,共产党员也离不开个人利益。因此,要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的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保证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个人价值实现最为充分的人,一个受到人尊重的人。

(三)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理想信念教育

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根本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方法上必须切入个体的心性世界,激发个体的心灵共鸣。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党员的个体价值、做人尊严和人格完整,实施“人性化教育”,营造舒心环境,增强教育的“人情味”。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契合人的本性,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适当的心理学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要创新

我们过去的理想信念与教育:以正面宣传为主,进行灌输。这种方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道德遗责、法律惩罚、反面教育不失为是正面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过去怕暴露党和政府的腐败阴暗面,怕影响形象和群众承受能力不足,现在看来,敢于自揭其短也是一个心怀坦荡的执政党应有的胸怀,对于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行为的严厉惩处,可以起到震摄人心、反面教材的作用。揭露可以促使一些理想信念动摇的党员干部猛醒、反思,起到警戒人心、惩恶扬善、巩固信念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环境污染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但环境跟以前简直就不能比。以前的空气清香并掺和着花草的芳香,河水清澈见底。而现在呢?汽车排出的废气和工业废气相当多,河水臭气直出。我们大家为了过上好生活,都买汽车,但车主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量使用汽车的后果。

有些地方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但车主们不想跑,就直接开汽车。假如一辆汽车一天排放一千克废气,那么中国每天大约有几千万辆汽车在行驶,那么一天就要排放几千万千克的废气。这个数目仅显示一天一千克的废气排放量和仅计算中国的废气排放情况。工厂的污染更严重,水和空气都要被污染。大量的废水排入大海和河流之中,以致大量的鱼虾、水中植物死亡和大量的水资源被污染。

我们地球上的资源也在一天一天的减少。大量可回收的品中只有3﹪是被回收并再生的。许多白色垃圾造成了白色污染。我心中的家园是和以前差不多的,可是这是很难挽回的。为了我么大家共同生活了几千万年的蓝色星球?——地球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看待追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在21世纪,追星已经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了。娱乐圈里接连不断的新人,颜直一位比一位高,引得多少少男少女沉迷。

在老师眼里,追星的学生,成绩差,不爱学习,他们以为学生的一切都应该放在学习上,追星族没有上进心,不愿意学习是不可取的。而在家长的眼里,追星是一件十分荒谬的事情,家长认为,我们只是看重明星的颜直。明星在家长眼里只不过有一张好看的脸。而且有一些人还是整容整出来的呢。而我们,正值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是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大好时光。

小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实不应该浪费宝贵的时间。可是家长和老师都不知道的是:每个新人背后付出的不是几天的努力,而是几年,甚至一个大好青春的时光。每个练习生的背后,都有一段痛苦,而且是记忆深刻的时光。他们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晚上通宵练舞。去年偶像练习生第四名——黄明浩在韩国,被力压600票,被经济公司雪藏一年。13岁,一人来到韩国,远离家庭,只为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难道他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明星”听上去很光鲜,千万人追捧着,身后光芒万丈。可在偶像背后,有一个词叫做练习生,练习太多东西。可是被大众一句:“练习不够,不准出道!”就抹灭了他们几年或是十几年的付出。不要否定每个人的努力,风光无限的明星不仅仅只有耀眼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站在新时代,以新视野看待技术教育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在本科和技术教育之间,往往倾爱于前者。当然在这也不是一种批判。而是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即使高考成绩不尽然,只有专科可选。技术教育,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选择。墨子注重能工巧匠,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孔子的因材施教,更是启示我们认清自身的能力,选择自己最合适的道路,而不是一味跟风,收到社会的蛊惑,盲目选择。

技术教育有许多优点。第一,它没有夹杂太多的理论知识,住重实操,重点培养的是个人实践能力。第二,技术教育对口社会职业要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技术教育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时间较本科短,具有高效、高质的特点。第三,技术教育同样拥有本科的优点。不是说选择技术教育,就再也没机会读本科。你同样可以选择专升本、专插本,甚至考研、考公务员。同样有机会进入政治道路。事物都有两方面。技术教育同样拥有它的缺点,但他的优点足以掩盖它的缺点,不失为广大学生的正确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二胎问题英语作文

全文共 3014 字

+ 加入清单

View of two children

now, our country the number of straight line rise, because the two population increasing, a series of problem, here, Ill give you something about with that!

The current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s unfair, urban residents having only one child, rural residents the first child is female of, can have two children. To have two children, however, leads to the housing problem, population increase, also takes more house, now scientists show that Chinas housing life for 30 years, while western countries housing service life is 2 times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 our countrys house of fast, down too fast, the house is always not enough, so a few people who are facing problems dont have a house to live.

Today, our countrys arable land has also been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1, due to the large area reclamation woodland lawn, cultivated land is widening. 2, due to the large-scale afforestation, reduce cultivated land quickly. 3, due to 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 land desertification, human development blindly, arable land decrease quickly. 4, due to the impact of foreig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 large number of cultivated land desolate. Because of population increase, to a large number of land reclamation, to a large number of occupation of lan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new technology, will have a house to live in. So, our countrys land area is greatly reduced. But, our country a lot of land is occupied, can continuously reduce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arable land decrease, many kinds of food less, even some people starve to death. Two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also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such as: 1, the our country population base is big, need more employment, employment peak last a long time. 2, needs to improve employment mechanism, talent market,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 has yet to be perfected, labor elements configuration has not yet reached full optimization. 3, employment concept updating, lack of initiative entrepreneurial enthusiasm, "such as" "by" the ideas of the "to" still exist, not from their own and realistic environment,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are too high. So, young people in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may not work, cant bring home the bacon. In order to themselves and others in the future, please have fewer, eugenics. Boy or girl, is the backbone of the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对二胎的看法

现在,我国的人数直线上升,因为生二胎人口增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下面,我给大家加讲一讲吧!

现行的计生政策不公平,城市居民只能生一胎,农村居民第一孩字是女的,能生二胎。可是,生二胎会导致住房问题,人口增多,需要的房子也多,如今科学家证明我国的住房寿命达30年,而西方国家的住房寿命是我国的2倍以上,所以,我国的房子修的快,拆的也快,房子始终不够,因此少数人正面临没有房子住的问题。

如今,我国的耕地也受到了很大的问题,如:1、由于大面积垦林地草地,耕地不断扩大。2、由于大规模造林,使耕地迅速减少。3、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人类盲目开发,耕地面积迅速减少。4、由于外国农产品冲击,大批耕地荒芜。就是因为人口增多,才大量的开垦,才大量占用土地,就只这样我们才能有新科技,才会有房子住。所以,我国的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可是,我国大量的土地都被占用,耕地面积就只能不断的减少,耕地减少,种的菜就少了许多,甚至有些人被饿死。生二胎人口增多,就业问题竞争的人也越来越多,如:1、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2、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发育还有待完善,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完全优化。3、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缺乏主动择业创业的积极性,“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不从自身和现实环境出发,就业期望值过高。所以,我国年青人在就业方面有可能没有工作,就不可以养家糊口。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未来,请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4234 字

+ 加入清单

1.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所在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位多高,在党内都是普通一员,应该和其他普通党员一样,编入一个支部和小组的活动。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接受党组织和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有利于倾听党员的意见要求,接受党员的批评帮助和监督,了解党员的思想情况,加强自身思想的革命化。党员领导干部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党支部或党小组活动时,也应向党支部和党小组请假。

2.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民主生活会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民主生活会是因为这些同志长期在一块工作,接触比较多,互相比较了解,而且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些不同意见,又不便在支部或小组会上谈,支部或小组也难以帮助解决。因此,需要党委(党组)单独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就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在政治上和中央保持一致的情况等一些重要问题,以及相互间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认识。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利于提高觉悟,增强团结,加强集体领导,不断改进领导工作,提高领导水平。

3.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

组织离退休党员过组织生活,要以既便于管理,又便于这些同志参加为原则。

⑴凡就地安置仍归原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原单位的党组织应将他们编入相应的支部,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有条件的,可以单独成立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党的关系已转至街道或乡镇党组织的,街道或乡镇党组织应将他们编入相应的支部,并组织他们过党的组织生活。

⑵居住地离原单位较远的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可根据情况,将他们另编小组或支部,由党委指派专人负责联系;也可与居住地的街道党委联系,平时在街道参加活动,定期回原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⑶对于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党组织可指定党员负责与他们联系,向他们传达党内文件精神,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⑷退职干部党员和退休工人党员,由街道(或农村)党组织负责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⑸组织离退休党员过组织生活,要根据老同志的特点安排活动。活动要照顾他们的身体情况,不宜过多。

4.长期病休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

对于因病长期休养的党员,党组织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对于他们的组织生活,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⑴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差,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不要勉强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可指定专人负责与他们联系,向他们传达党内文件精神和党内重要活动的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⑵对于那些身体条件许可,本人坚持要求参加组织生活的同志,在安排他们参加组织生活时,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要太长。

⑶对于休养地点距离单位较远,休养时间较长的党员,党组织可开具党员证明信,把他们介绍给所在疗养单位或有关地方的党组织,由这些单位的党组织酌情安排他们过组织生活。

5.患精神病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

对患有精神病的党员,在其患病期间应保留其党籍。但由于这些党员不能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行使党员的权利,可以暂时停止其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内其他政治活动。当其病愈后,是正式党员的,应即恢复组织生活;是预备党员的,应经一定时间的考察,按预备党员转正的有关规定讨论其转正问题。

6.党员在“停薪留职”期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问题

⑴外出有固定单位,时间在6个月以上,不能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原单位的党组织可将他们的党组织关系转到外出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当地党的组织生活。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可出具党员证明信,参加所在单位的组织生活。

党员经单位批准“停薪留职”后,他们无论外出做工或经营,党组织仍要予以关心。要根据他们外出所承担任务的情况,采取多种方法,使他们在“停薪留职”期间能够参加党的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

⑵外出无固定地点的党员,时间在3个月以上者,应主动与原单位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汇报外出情况,并按时交纳党费。返回后应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工作、学习等情况。党组织要组织他们过组织生活,传达党内有关文件。

⑶就近做工的党员,党小组长要提前通知本单位党的组织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使他们能按时参加党的活动。

7.长期外出的党员过组织生活问题

党员长期外出,时间超过半年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外出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时间在半年以内的,可带党员证明信,由所到单位的党组织,把他们编入支部和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阅读党内文件,听有关报告。如果不能在一个地方固定工作,不能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党支部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他们定期向党组织汇报。一起外出的党员在三人以上的,可成立临时支部或党小组,定期过组织生活。长期外出未转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在他们回家期间,党组织应单独组织他们学习,过组织生活和传达党内有关文件。

8.易地安置的退(离)休党员过组织生活问题

易地安置的离休、退休、退职的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应转到接收地区,由接收安置地区的党组织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负责安排和组织他们过党的组织生活。

9.持临时党员关系介绍信的党员过组织生活问题

持临时党员关系介绍信的党员,可同所去单位的党员一样,参加那里的党组织生活,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去单位建立临时性党组织的,他们在这些临时党组织内,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党员调动到新的单位,在党的组织关系未转去之前,参加组织生活问题

党员调动工作必须在办理调动手续的同时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手续,并由自己带到新的单位。在组织关系未转去之前,不能参加新单位的组织生活。

11.经支部大会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的人,在上级党委批准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问题

在上级党委没有批准入党申请人入党之前,不能以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12.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过组织生活问题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权利和义务都同原来一样,仍然要过组织生活。

13.支部大会决定开除党籍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在上级党委批准之前,参加组织生活问题

一般情况下,支部大会决定开除党籍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在上能党委批准之前,仍可参加组织生活。因为支部大会通过的决议,必须经过上级党委批准之后,才能生效。如其问题属于敌我矛盾,应当停止其组织生活,等上级党委批示后,再按批示执行。

14.党员干部停职反省期间过组织生活问题

党员干部经组织批准停职反省是为了把他的问题查清,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反省检查自己的问题。停职反省期间应照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15.正确对待党内不同意见

党内在思想认识上有不同意见和争论是正常的。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决议有不同意见,对党的任何一级组织和领导人有意见,都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提出,都可以声明保留意见,并向上级党委直至中央提出。这是党章赋予党员的基本权利,应当切实保障。党组织对于党员的不同意见应当持冷静的态度正确对待,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一方面,需要对不同意见作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对其中正确、合理的部分,应当积极采纳和接受;对错误的意见如属非原则问题,可以给予解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属原则问题,则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但不允许任意夸大,无限上纲。另一方面,对待思想认识上的是非,不能采取压服的办法。有些思想理论上的不同认识一时解决不了,除了具有重大政治性和迫切性的问题外,一般不要匆忙下结论,可以留待以后进一步研究和经过实践来解决。

16.保留意见与坚持错误的区别

允许党员保留意见与党员坚持错误,是有原则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允许党员对党的决议、政策和党的工作在党的会议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是正常的,声明保留自己的意见是允许的,符合党的组织原则。但是,保留必须以无条件执行党组织的决议为前提。如果实践证明自己的意见是不对的,就应该放弃,不能借口保留意见,明知不对还固执己见,甚至坚持错误意见。坚持错误,是指党员在思想认识上有错误或违反了党的纪律经党组织和同志们的批评、教育、帮助,仍不承认和不改正错误甚至继续犯错误的行为。这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党组织对于犯了错误而坚持不改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的纪律处分。

17.对因故未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不同意见的处理

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决定问题,特别是讨论发展新党员和决定给予违纪党员纪律处分等重大问题,全体党员都应参加会议。党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事先请假。支部委员会可就所要讨论决定的问题,个别听取这些同志的意见,并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党员大会。会后,还应向他们传达会议的决议。如果他们对会议的决议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支部委员会如果认为其意见是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可以提请下次党员大会再议,或者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如认为他们的意见是不正确或不可取的,应当向其说明。在未改变支部党员大会决议之前,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必须执行支部党员大会通过的决议,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但本人可以向上一级党组织陈述自己的不同意见。

18.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

我们党对犯错误的同志历来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于犯一般错误的同志,主要采取批评教育的方法,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于错误性质较严重,必须给予处分的,要按照党的纪律和有关程序,该给什么处分给什么处分。但是,不论进行批评教育还是纪律处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和挽救同志,而不是要一棍子把人打死。党内不搞惩办主义,反对残酷迫害,无情打击。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如果在党内滥用组织手段压制、打击、惩办同志,不但不能正确地维护党的纪律,反而会伤害同志,使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所以,对犯错误的同志,应当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惩戒为辅。要给犯错误的同志以改正错误的机会,使没有犯错误的同志引以为鉴。只要犯错误的同志愿意改正错误,就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其改正,绝不能采取歧视和排斥态度。这样,既能够达到挽救犯错误的党员本人,又能达到教育其他党员和群众的目的。

19.党章第八条中提到的“其他特定组织”的问题

所谓“其他特定组织”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指定或临时组建的党组织。比如党员在外执行任务、帮助工作、度假、养病或出国援外、留学、考察等等,不能在原来支部、小组参加活动,有的需要在指定的党组织中参加组织生活,有的需要在临时组建的党组织中参加组织生活。这些都属于“其他特定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问题

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要防止来自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在及时解决问题中得到有效推进。

认识偏差

当前,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认识与推进这项工作的现实要求之间还不完全相适应,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必须引起警惕。

抽象地认同。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向能够接受,对加大反腐败力度总体认同,但一涉及实际问题,比如经济的局部性短暂性调整,社会关注和舆论反映的周期性阶段性爆发,就会定力不足、产生怀疑,出现诸如反腐败过头论、影响经济发展论等各种各样的杂音。

有选择地支持。站在局部利益的立场看问题,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举措,一旦触及小单位小群体乃至个体利益时,往往有保留、打折扣,只愿意对人严不愿意对己严,只想严一时不想管长远,只问工作不问思想,只管8小时以内不管8小时以外,对严管狠治实际上横不下心、较不了真、落不到底。

摇摆观望。认为从严治党的度不好把握,过松了过不了关,党和人民不满意;过严了会得罪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信心和决心不足,畏首畏尾,做样子的多、迈步子的少,花招虚招多、硬招实招少。认识上的局限性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滞后性。要准确把握当前基层思想认识的动向,加强教育引导,加大督促检查,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深化各方面的认知和认同,以激发和释放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重心偏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要义作了系统阐述,十分鲜明地指出了管党治党的重心所在、关键所系。现实中,对从严治党究竟应该重点管哪些、突出治什么,有的还存在一些偏差。

不准。对严管的重点简单按照所处的职务层级来划分,抓不到关键岗位、重点领域,甚至以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简单划分来确定是不是重点。

不实。没有把初步治标与制度治本、思想治根统一起来,面对如何突破思想管理这个难题、制度落实这个难点,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在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不够。

不当。尤其在基层,面对规范津贴补贴、清理超职数配备干部等新情况,过分地突出激励和关爱,反而将从严这条主线放到一边。这些现象,实际上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本质本义的曲解和异化。全面从严治党,要以规管权力为核心,把重点布控在一切权力周围,既抓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又抓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这个群众身边的干部群体。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统一,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对重心偏离的,及时调准焦距,在从严治党上真正抓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不当

全面从严治党,既有一个态度问题,更有一个方法问题。各级党组织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实践,但仍有一些因路径选择不同而影响到推进成效。

与群众脱离。把从严治党仅仅作为党内的事,搞内循环,拒绝走群众路线,有意无意地排斥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习惯于围着上级监督打转转,对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不放心不放手。

与实际脱节。一方面,在教育引导上重视不够、作为不多,导致党员干部思想上没有真正紧起来,存在走过场心态、侥幸心理的不在少数;另一方面,日常和基础工作跟不上,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风险点防控不到位,关键点规范不明确,缺点提醒纠正不及时,从而导致边管边犯错误,边严边出问题。

与发展脱轨。把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搞成两张皮,在从严治党上仍然囿于过去的老套做法缺乏与时俱进,习惯于人治思维而缺乏法治思维。应进一步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在运用过去从严治党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流程再造,走与群众相联系、与实际相结合、与发展相统一的路子,增强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始终做到严之有道、严之有效。

明确检验标准

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成效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抓党的建设既然是各级党组织最主要的工作,就必须赋予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明确检验标准,对于落实责任具有规范性导向性意义。

看发展。党的建设与党所领导的事业从来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上,间接反映在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上,这两者应该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有机整体,不能把这两者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看民生。党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的期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追求,能否推动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变化,是衡量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重要社会指标。

看党员干部状态。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既是参与主体,又是落实客体,这项工作是不是真正严到份上、管到位上,可以从党员干部的思想状态、行为状态和作风状态上得到直观反映。如果一个地方党员不像个党员、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始终突出,党内消极腐败现象大量存在,那就是对其管党治党成效最直接的否定。我们必须突破过去对党的建设缺乏衡量标准,导致评价模糊、责任虚化的困境,把标准和责任有形化,算出明白账,打好考核牌,在不断求效问效中持续提效增效。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浅谈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应对策略论文

全文共 5210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浅谈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应对策略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对策;成因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1500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然而,在1968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深海大洋海床底土及其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确认了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制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但“专属经济区制度”忽略了一些海洋国家对某些海域的历史性权利因素,客观上导致了海洋邻国对海洋权益的争夺。近年来,中国周边海上邻国伺机扩大海洋权益,疯狂抢占南海岛礁,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周边安全,成为中国地缘安全环境中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

3、地缘战略意义独特。南海是东西交流的主要航道,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作为西欧―中东―远东海运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也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国家,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沙诸岛,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要冲,扼制整个南海地区海上交通线,对马六甲、巽他和望加锡等海峡产生重大影响。每年,全球有半数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南海水域,据统计,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油流量,是苏伊士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中国台湾地区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我国现阶段有近9成的能源进口都得经过南海海域。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香港到新加坡,从广东到马尼拉,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及欧洲的海上航线。可见,在保障全球能源运输方面及军事战略意义方面,南海有着重大的地缘战略价值。

4、国人海洋观念淡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长期受“陆权至上”观念束缚,海权意识淡薄,与“泱泱中华帝国”意识极不匹配。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是中华民族的半壁江山。然而,数千年来,在以儒学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海洋文化没有合适的位置。在捍卫国家安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封建统治者始终坚持“重陆轻海”。“安土乐业”“固守陆地”心理使整个民族形成了一种内向型思维特点。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大多来自海上,在被动挨打中,国人深感:“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强于世界者必先胜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总体上看,南海安全局势基本上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仍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南海岛礁被周边海洋邻国蚕食,各种矿藏资源被周边国家盗走,域外强国介入南海争端,南海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1、周边国家不断侵占南海岛礁和我国传统海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侵占了29个南海岛礁,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都侵占了相当数量的岛礁。多年来,越南在南海岛礁修建违章建筑,疯狂扩建,是侵占盗窃我国南海利益最多的国家。2014年,我国“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开展勘探油气资源钻探活动,越南出动了大批船只,冲撞中国在现场执勤的护航安全保卫公务船,非法干扰中方作业。越南甚至出动了水下特工“蛙人”,在水下大量布放渔网、漂浮物等障碍物。越南的野蛮行为严重危及中国南海维权执法人员和“981”钻井平台的安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等国际法,严重破坏了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与安全,给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此外,侵占南海利益较多的另一国家菲律宾,采取多种手段染指黄岩岛。多年来,菲律宾海警强登中国在南海作业的渔船,抓扣中国渔民,公开挑战中国,掠夺南海利益。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期间,菲律宾策划全球反华示威活动,制造反华舆论、拉拢美国介入、单方面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不断侵犯中国主权。

2、域外强国介入南海问题。域外强国加强与南海争端方的战略安全合作。2011年,美越签署首个军事合作协议,日本先与菲律宾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后与越南签署了“日越防卫合作交流备忘录”,同年,美、日、印召开首次“三边战略对话”,协调南海政策。2012年,菲律宾与日本签署了加强两国海上安全合作的文件,澳大利亚亦积极推进与美、日、印海上安全合作。实际上,21世纪以来,美国从未离开南海,把介入南海作为返回亚太的重要战略步骤,借东盟外长系列会议插手南海事务,公然为南海其他争端方撑腰打气,多次指责我南海“断续线不符合国际法”,并与越南强化两国军事合作,声称“渴望建立更全面、深入和稳定的关系”。日本则与菲律宾签署《防卫合作及交流备忘录》,将双边国防部长会谈及副部长级磋商等交流合作机制化,并考虑向越、菲等与我国有南海争端的国家售武。与此同时,域外强国疯狂掠夺南海资源并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目前,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国际公司超过200家,如:美孚石油公司、雪佛龙石油公司、道达尔石油公司、埃尼石油公司等,每年从南海掠走油气资源5000万吨。此外,域外强国不断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美国借联合军演及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把菲律宾变成其在本地区投送军力的平台,为中国发展设置障碍。

3、南海地区局势渐趋复杂。近年来,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欲与中国争夺海权、资源和地区主导权,蓄意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越南和菲律宾一直想把南海问题拉入东盟外长会议上,将双边问题变成多边问题,把南海问题炒热,企图在南海问题上“抱团”制华。域外强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争端方遥相呼应,策划南海多边协商机制,制造国际舆论影响,恶化中国南海维权舆论环境,把南海问题及南沙海域经济资源开发活动推向多边化、国际化,意欲谋求增强与中国抗衡的整体力量。域外大国的介入,增添了南海其他争端方对华强硬资本,一些国家不惜与中国发生冲突,在处理海上纷争冲突时,公开与中国叫板。越南肆无忌惮,把中国的西沙、南沙群岛纳入它的所谓主权和管辖范围,甚至派战机入侵中国南沙领空,挑衅中国主权核心利益,这些都表明,南海发生冲突摩擦的风险在增加,南海地区局势日趋复杂。

三、南海问题的应对

海权强则国强,海权弱则国弱,这是历史规律,中国的崛起必将是制海权的崛起。然而,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所面临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既有周边邻国的因素,也有域外强国的因素。面对外来势力侵占中国南海岛屿和侵犯领海主权的非法行为,中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态度坚决,立场坚定,绝不放弃属于自己的任何一寸领土。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在维护南海权益方面,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加大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的合作,努力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首先,中国需长期坚持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周边外交政策。近年来,美国和日本不断散播“中国威胁论”思想,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崛起焦虑不安,随“美”起舞,试图借强国的介入牵制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大国作用,处理好周边外交关系是基础。中国要加强同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机制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当前,以东盟为核心的一系列合作机制,如东盟10+1、东盟10+3、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这些机制为发展好中国东盟双边关系构筑了重要的对话、合作渠道,极大地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其次,中国可定期开展东南亚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活动,向东盟国家传播中国的“亲仁善邻”传统文化。加强同东盟国家在打击海盗、灾害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合作,让对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军力和安全战略,从而使东盟国家对中国增信释疑,积聚对中国的信任感,为南海主权争端的解决提供良好的基础。

2、多措并举,灵活处理好与越南、菲律宾等“直接声索国”的关系。第一,中国要争取在国际上的南海争端话语主动权。通过出版中国南海历史传统文化书籍,借助现代媒体,在国内外大力宣传中国发现、命名、经营管理南海的史实材料,让国内外民众认可中国作为南沙群岛的发现国享有占有该群岛的优先权利,其他国家则无权去“先占”,除非中国无意取得或者有意放弃这一权利。同时亦可制作一些视频材料,向国内外民众再现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恢复对南沙岛屿的主权以及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府在南沙岛屿上立碑、升旗举行庄严接收仪式的过程。第二,中国要抓住越南、菲律宾与美国三方之间的复杂矛盾心理,赢得在南海争端方面的战略主动权。越南虽打着提升美越战略伙伴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增加其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博弈的实力和筹码的如意算盘,但它不得不考虑越南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它要坚持走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和平演变,也要依靠中国的支持。菲律宾也非常清楚,美国只是将其作为一颗牵制中国发展的棋子,它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支援与合作。所以,中国可以利用越南、菲律宾对美存在的复杂矛盾心理,尽最大努力使其回到双边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如果越南、菲律宾一意孤行,一再挑战中国底线,中国将重拳出击,使其自食苦果。

3、加强机制建设,探求兴海权新路径,打造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为捍卫南海海权提供体制保障、路径选择和实力支撑。捍卫南海海权离不开遵守国际海洋法赋予我国的合法权利而进行的有效斗争,同时要扎实推进相关机制建设。2012年,三沙市的成立,是中国提升海防能力、有效推进海上经济开发利用的重大举措,既适应了中国南海战略的发展,也为突破美国借南海问题围堵中国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中国极力倡导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南海争议问题由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近年来,中国有效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畅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捍卫南海海权谋求新的战略发展路径。事实证明,走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实现互利双赢的和平发展道路已逐步成为新兴国家海权战略的重要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大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搭建兴海权的新平台,结合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加强中国和东南亚及印度洋国家互联互通和经贸往来,助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提升中国在该地区的海权影响力。同时,必须打造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正如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所说的:“没有武力保证的契约只是一纸空文”,再完善的国际制度也“不能代替国家对自身实力的依赖”。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是中国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新型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中国发展海洋力量,不是要与美国争霸,而是为了保障海洋战略通道安全,增强海洋外交能力,坚决打击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南海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班子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们树立理想信念既要让全体党员从理论上清楚地认识到其科学性、必然性,更要让全体群众有获得感、有物质利益收获,让理想信念在不同的群体都生根发芽。

一是坚持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接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党始终有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邓小平同志明确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因此,我们每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争取学得深一点、专一点、系统一点,坚持不懈,积少成多,逐步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并用之来切实解释、解决现实问题,让我们的每一项政策都最大可能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努力成为一名知行合一的共产主义者。

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中期目标。我们党通过95年的接力奋斗,已经取得了从革命到建设、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历史经验之上的信仰、是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信仰。因此,我们每名党员都应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之路、振兴民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承。

三是坚持以群众幸福作为出发点确立好短期目标。马克思明确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虽然理论上讲信仰并不意味着必然实现,但是在实用主义至上的当今中国,如何让群众相信我们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以理想信念为指导,不回避现实问题,不回避疑点难点,在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同时,为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医疗、教育、养老和环境等问题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用群众切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认同我们的理想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理想信念方面具体问题

全文共 472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专题教育片,课题组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走访、对比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大量的实践素材和资料,梳理总结出了老一辈党员干部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方面的现状及原因,力求通过此项研究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对策。

一、何谓共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即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理想信念。

表现在思想上,就是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时刻以党章为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平,始终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

表现在实践中,就是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听党的话,跟党走,自觉服从和拥护党的领导,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时刻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自觉与危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为什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一)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科学性

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因为它体现着人类几千年来就一直憧憬的“世界大同”的理念,而是因为它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不仅通过它能正确地解释人类社会以往发展的历史、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矛盾来证明,更通过它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通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得到证明。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近170年里,它已经从一种学说迅速变成声势浩大波及全球的运动,进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制度、崭新社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指导思想。什么主义适合中国国情、什么主义有生命力,中国人是有发言权的。中国人近代以来100多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不断从迷茫困惑走向坚定清醒、从自在自发走向自信自为的过程。只有当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结束了在历史低谷悲惨的挣扎徘徊,并不可逆转地走向了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用90多年的接力奋斗,取得了从革命到建设、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我们用60多年的努力,跑过了资本主义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一切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更广泛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今天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的一切权利,都直接或间接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得益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推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就是对世界历史潮流的明鉴,就是对我们一百多年探索成果的尊重,因此,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非常科学的。

(二)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从理论上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基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体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崇高性与现实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正是有了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行动才有了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才根本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方向,使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可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政治灵魂、前赴后继的精神支柱、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

从历史上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力量。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光辉旗帜。李大钊、方志敏等威武不屈、从容赴死,雷锋、焦裕禄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中国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强调,“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江泽民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决不能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有丝毫动摇”。胡锦涛同志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攻坚克难、继往开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而当前社会上,一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上的迷茫,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缺乏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使得他们思想和行为出现扭曲,“三观”出现偏差,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立场不坚定,具有“双重”信仰。部分党员既对党有感情,又对宗教有感情,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封建迷信,不信社会主义信牛鬼蛇神,讲风水、请大师、求神拜佛的现象比比皆是。二是个人利益思想突出,宗旨意识有所淡化。部分党员干部为追求个人利益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权力寻租、裸官现象频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三是组织纪律涣散,党性修养不高。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走读”现象严重,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以上种种现象的发生,已经给我们党的建设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实践证明,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考验并不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而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时期。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方向,才能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放弃或者背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就会迷失方向、四分五裂,国家就会一盘散沙、了无生气,不要说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连起码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在新时期,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非常必要的。

三、和顺县老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发展年代考验的每一位老党员,都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党员坚定政治信仰最珍贵的“活教材”。目前,和顺县健在的80岁以上老党员共有296名,本次专题调研中,我们对其中身体健康的149人进行了调研,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2人进行了采访,经过梳理总结,初步分析研究出了他们能够在不同时期始终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鲜明的入党动机是其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

通过对22名老党员的访谈调查发现,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一辈党员,在入党时动机是非常鲜明和纯粹的,他们大多将加入党组织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情,在入党时犹豫和顾虑很少,具体的入党动机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革命和工作需要的7人,占32%;二是由于杀亲之仇、家国之恨以及家庭状况的2人,占9%;三是由于对共产党的认可和热爱的10人,占45%;四是由于受到党的帮助而自然产生感恩之情的3人,占14%。

可以看出,对党的认可和热爱在老一辈党员的入党动机中所占人数最多,这一动机成为他们加入党组织的源动力,而为党奋斗终生就成为其日后工作、生活最基准的人生追求,根据“信仰始于热爱”(注:出自《广告人》2007年11期)的理论,对党的热爱为老一辈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前提基础。

(二)严格的实践考验是其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

与当前社会中入党程序化的要求不同,老一辈党员在入党时普遍经历了组织考验、战争考验和工作考验,其审核把关的现实残酷性和历史严厉性都是我们今天入党时难以想象和体会的。

以老党员师富和为例,在采访时,他这样说道:“入党为了解放战争,那时候写过血书,那就是给你任务,看你能不能完成。黑夜送信,我负责任,半夜里带上人去,要路过敌人的防区去送信,大的战斗就是我参加过淮海战役,我背的背包,里面的衣服背的时间长了都烂了。”再以老党员马聚宝为例,采访中他说:“我们的部队在大别山,我们连去执行敌情任务,当时就像孙悟空钻进牛魔王肚子里,四面是敌人,毛主席指挥如神,派出我们连去监视敌人,给后面连汇报情况,天明的时候我们被敌人包围住了,连长给我们党员下了任务,必须要和后面的部队取得联系,特别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我是机枪班班长,要带领大家突围出去,当时就没想个人,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从他们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革命战争的岁月,冲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是一个党员干部必须经历的考验。

而在和平建设年代,老一辈党员更是经历了“走在前、干在前”的工作考验。以老党员杜牧羊为例,他说:“我是52年1月1日入的党,还有一年预备期,搞青年团工作,党员要比普通群众干在前头,不管做什么,你要不干在前头,其他人就不干。”

当然,组织考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出于对党的热爱,老党员李润多次申请加入党组织,但先后因为家庭成分是富有中农、妻子生父是地主等家庭缘故,入党的事一直耽搁下来,但是他从未放弃,多次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要求进步,经过层层组织考验,最终才得以如愿加入党组织。

可见,战争考验、工作考验、组织考验贯穿于老一辈党员干部工作和生活的始终,经过这些严苛考验的党员,才能更加深刻地懂得入党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加珍惜党员这一称号,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才会更加坚定。

(三)宗旨意识、奉献精神是其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的支柱。

理想信念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个方向,属于意识范畴的东西,只有用它们来指导实践,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为信仰注入活力,使信念更加生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辈党员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如初,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时刻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处处体现着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光辉。

革命战争年代积极参军上前线,生产建设时期走在前、干在前,即使现在老了,依然想方设法发挥余热。以老党员王培德为例,他说:“现在村里开会也常叫我,党员干部开会,哪儿不对了提出些意见来告他们,要正直些、公正些,该管的事情必须得管,不能说你不管,心里时刻有对党忠诚的心,没有那心不行,毕竟是党员,咱得起带头,不好的事自己争,好事情发扬精神让给别人。”再如老党员董文祥,卸任后继续发光发热,积极调解村民矛盾、义务打扫街道、宣传国家政策,为全村年轻干部竖起了一面鲜活的旗帜,他常说:“咱能帮党什么忙就帮什么忙,大事也办不了了,扫扫街,收拾收拾,岁数大了,也是报不了党的恩了。”

从他们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将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作为党员干部行动的指南,以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回报党组织的信任和栽培,将对党的拥护转化为自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对于时刻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果李宁的运动鞋做好了是否就没有问题了?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体育运动品牌,如果运动鞋做好了,最起码作为一般的消费者,才会去关注服装。只有对一个产品建立了信任感,才会对这个品牌有更多的安全感和依靠感,而后才是品牌忠诚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品牌的忠诚度可以说很难在用户心目中进行横向扩张。即便是耐克,子超也很少能够看到在北京的耐克店有卖羽毛球拍的,但是李宁专卖店有可能有卖的。而耐克在中关村的欧美汇有专门的耐克篮球店,这就是专注的定位。未来只有细分细分再细分,喜欢篮球的就去篮球店,喜欢羽毛球的就去羽毛球店,如果李宁有精力,做好每一个细分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没有精力,就要砍掉,少就是多。

另外,李宁不要太在意时尚,NB从来就不是时尚品牌,它在美国是被誉为“慢跑鞋之王”的。从发展规律看,一个体育运动品牌再怎么时尚也不可能超越时尚品牌的,如果我们做不好本质工作,去怪另一个行业的人太厉害是不是很可笑。还有跨界也是建立在自己的那部分本职的事情做好了,才有精力去做跨界的。如果自己的基本功都没有做好,就去做“互联网+”融合,那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在平常的购买中,子超总觉得李宁的运动鞋还差一点就是子超的购买线了,但是就是不知道那里没有做到,所以李宁叔叔请对李宁的运动鞋再投入一点点,也许极致之后,什么“O2O”都可以忘掉了,因为我们热爱一款运动鞋不会在意乔布斯是否穿它,也许我们会因为乔布斯而去尝试这款鞋子,但最终要不要买这款鞋子还是要问问自己的脚的。

感谢李宁叔叔阅读,写的有些白话,今天就嗦到这里,回头接着写。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题记

犹记得,那是一个夜晚……

乌云

窗外,天空暗潮涌动,若“黑云压城城欲摧”一般。要下雨了。

一位少年临于桌前,笔走龙蛇,奋笔疾书。他就是正在奋战初三的我。突然,笔停了。我眼神紧锁题目,迅速浏览,眉头渐渐皱起,紧接着看图,表情渐渐凝固。这是一道几何题,条件没有多少,线段却错综复杂,提问角度还刁钻古怪,过程想必也定“不负众望”。看来绝非我这等凡人可以攻克。可是,这可是作业啊,还是数学作业。数学老师的话向来都被尊为“圣旨”,违抗岂不就等着“秋后问斩”?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吾命怎保?只得抽出草稿纸,画图,推理,验算。草稿纸一张张飘下了桌,心一点点碎成了沫。

暴雨

顷刻,天空仿佛漏了一个大窟窿,暴雨倾泄而下,正应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再也忍不了了,这是什么破题?是人做的吗?笔一拍,卷子一扔。不做了,你能拿我怎么样?这种题就是为难人的,写这个有什么用?能当饭吃?还不如舒舒服服睡觉去。

月明

躺在床上,心中却未有半分畅快。回想起刚才的想法,竟忍俊不禁,不过是一时脑热罢了。打开灯,光线似乎柔和了许多,有点黄,有点白好像还有点像某样东西。展平皱了的卷子,拾起我的武器,横刀立马征战题海。俄而,脑子里闪过一些灵光,原来是这样啊。条件不够,我不会自己想办法加呀?连线,做垂直……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终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窗外的雨也不知何时停了,留下一轮皎洁的透着鹅卵黄的圆月与几点星光。

我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终于领悟到了“一线一天地,一数一乾坤”的奥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坚定理想信念存在问题

全文共 3434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深刻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经验,制定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了党内监督条例,完善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的庄严宣示,必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全会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中央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求,共产党员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修养,讲奉献、有作为”。为此,笔者认为,坚定理想信念,是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根本标准。

一、坚定理想信念,既是真理力量,也是人格力量,体现真与善的统一

(一)真与善是评价理想信念的两条标准。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安魂之本、立身之要。所谓理想,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而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归结起来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古今中外,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成长与实践中,根据自己的认知形成理想信念,并据以确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对未来的总的态度。否则,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摇摆不定,就会缺乏“主心骨”,平时浑浑噩噩,紧要关头更是六神无主,难以持续稳定地行走于人世。从现实表现看,人类的理想信念形形色色,各有千秋,如西方有很多人信仰宗教,中国古代很多仁人志士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有不少人信仰“玉帝”、“山神”等各路神仙,还有的人则秉持各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理想信念或者说人生哲学,如此等等。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评价以上各种各样的理想信念呢?人类社会对于思想精神最基础的评价标准无外乎真与善两条,也应当适用于理想信念的评价:一条是真理性标准,也就是“真”的标准,一条是价值性标准,也就是“善”的标准。具体地说,理想信念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但本质上来源于实践,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那么这种理想信念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呢?这就是真理性标准。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还是为少数人甚至一己私利服务的呢?这就是价值性标准。我们可以依着这两条标准简要做个分析,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宗教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实际上是源自对人类起源和客观世界的错误理解,属于“头脚倒置”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他们尽管宣扬要拯救人心、拯救人类,但显然缺乏真理基础。我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虽然立志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在道德上值得我们尊敬,符合价值性标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也没有搞清楚自身理想信念的客观现实基础,难以彻底地让人信服。而在信仰各类神仙、秉持各种实用主义的人们中,有不少是纯粹为了少数人甚至是一己私利的,他们的理想信念既不符合真理性标准,也不符合价值性标准。

(二)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真与善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科学结论,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从这个角度上说,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深深扎根在客观现实当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根据我国当前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一客观实际,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当前的总体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准确把握。因此,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主观认识与客观实践的统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地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必须回到《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当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口中占有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由于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榨取,陷入极端贫困。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解放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进而实现整个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我们党自成立起,就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已经写进党章。因此,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党的理想信念就充分体现了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是真与善的统一。进一步地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和谐社会。因此,真与善的统一,就是和谐,就是美。

二、坚定理想信念,既是思想之“舵”,更是行动之“标”,体现知与行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或者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出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把握,第二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即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用于指导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发人深省地指出“哲学家总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一句话,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这个道理。六中全会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我们只有将理想信念转化为真真切切的自觉行动,才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步一步实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坚定理想信念,既是思想之“舵”,更是行动之“标”,体现了我们党知与行的统一,统一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那么,要怎么践行理想信念呢?个人理解,就是要以党章为遵循,认真履行党员的八项义务,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履行党章规定的六项原则。最主要的,是要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核心,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在纪律上、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不碰红线,不越底线。三是要忠诚履职,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就是要在审计工作中践行人民立场,努力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做到“三个区分”,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质量,不忘初心,尽心尽力,自觉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力维护财经纪律、促进改革发展,更好发挥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将自己的绵薄之力汇入全体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四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党的理想信念,注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念好“紧箍咒”,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干劲做事。

三、坚定理想信念,既要牢牢坚守,更要时时潜修,体现破与立的统一

人是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因此认识与实践是在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发展的。坚定理想信念也是这样,没有人天生就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没有人天生就是“金刚不坏”之身,每个人都既要牢牢坚守,更要不断潜修。特别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四大考验”更加严峻,需要我们自觉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理想信念。从破的角度讲,就是要始终自觉抵制外在的各种风险与诱惑,不断改进自身的各种弱点与惰性;从立的角度讲,就是要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不断强化政治操守,不断提高能力本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现实中,有不少落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出身贫寒,曾经也严守党纪国法、尽职尽责工作,但随着地位提高和环境变化,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没能抵住风险诱惑的考验,精神之“钙”逐渐流失,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因此,在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觉坚守方面,我们不能抱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侥幸心理,而是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中,时时警惕,时时潜修,不断扫除“灰尘”,弘扬正气,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好践行宗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食品问题TheProblemofFood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Recently, the news about the famous fast food company got bankrupted in Taiwan was spread in Wechat. While in mainland, less people know about the truth and the fast food company still works well. Chinese food problem exists all the time, even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some rules to forbid the illegal business, still many manufacturers produce bad food for making more profit. The fast food company doesn’t care about the market in Taiwan. Its spokeman said that their main market was in mainland, and a lot of people were eating their food. Hearing this, we surely will be angry. If everybody join the team to refuse to buy their products, then the fast food company will be kicked ou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tect our health and benefi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看待金钱作文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闲来无事,便在手提上寻找综艺节目看。其中,我看到有个女嘉宾在说完了自我介绍后,紧接着说了一句,“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突然觉得有很大的感触。也许是近几年看到过太多负面的新闻,让我逐渐认识到有的人近乎扭曲的心理。这样的拜金心理只会让人觉得很可笑,因为用金钱来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真心很不道德。

如果让金钱成为生活中的重点,我觉得这并不妥当。当前社会不是在极力地提倡物质和精神两面抓吗?所以我们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只有物质和精神两者平衡,才会让自己的生活有一个飞跃式的进步。

我们必须摆正对待金钱的太度,而不该让金钱蒙蔽了我们的那双眼。要正确认识到金钱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毕竟它不是万能的。

当我们以新的目光看待金钱的时候,会发现,即使在自行车上,也能笑得一脸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作文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在农村,这些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大类。

调查地点:湫头乡崖腰村

调查目的:让更多的人加强环保意识,约束自身行为,减少和避免对生活和环境的破坏,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由于农村人口素质普遍降低,而且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低,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由于农村人口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以及乱丢大量废弃物和垃圾,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将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田野或山沟,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环境中,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农村大部分人做饭使用的柴,主要来自砍伐大量树木,有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大面积放牧,既让羊吃了刚栽的小树苗,又吃掉了保护土壤的草木。这些都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影响。又如:由于滥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由于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由于大量燃烧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臭氧层破坏。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对人类具有重大经济,文化价值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

在农村,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恰当和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农村经济水平都比较低,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二、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农村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解决。

三、农村人口环保意识欠佳。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所要采取的措施是:

一、大力向农民宣传环保意识。如;向他们讲解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农村,或一个国家,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例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即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更是威胁着全人类。由此认识到:不要认为农村的环境破坏是单纯的环境破坏,他可能危及到全人类的利益。

二、大面积植树造林,不随意砍伐树木,生活和生产产生的垃圾要经过专门的处理和回收。

三、对于环境破坏的行为给于一定的处罚和教育。

四、加大对环境的投资,组织开垦荒地,退耕还林还草。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重大问题,要想长久的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必须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积极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保护环境,保护全人类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南海问题界定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保守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南海问题被真正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那么,所谓的“南海问题”则可以基本界定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

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其实质就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活的问题作文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就像一艘孤独的船,在浩瀚的海洋中漂浮不定。

生活就像一条长河,汹涌澎湃,甚至永远枯竭。

生活就像一场梦。高潮一解除就结束了。

生活就像一座木桥,充满无尽的艰辛和疲惫。

生活就像一场战争,但勇敢的战斗会带来失败。

朋友,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人会给你重新开始的机会。你只能依靠自己,你只能依靠自己。谁希望他的生活充满遗憾和遗憾?谁会后悔,直到他离开并回顾他过去的生活?为了不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遗憾,为了不让自己的时间白白流逝,让我们努力工作吧!战斗!战斗!相信自己,相信生活,不要后悔。

三个人的生活也可以是一杯醇酒。慢慢享受,仔细品味。自然,生活的味道也可以表达出来。

我妈妈曾经问我,“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简洁的回答让我耳目一新:“充实、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当然,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我希望当我回顾我的生活时,我不会因为浪费时间而后悔,也不会因为留下遗憾而感到一生的伤害和失落。

生活是多变的。也许此时你正在一位高级白领的办公室里享受咖啡,但明天你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失业。也许你是一个悲伤的人,担心此时找不到工作。明天,也许会有一份适合你的工作对你说:嗨!和孩子们在遥远的山里,也许你被大山挡住了,也许你因为贫穷而错过了书,也许你和你的父母将你带到哪里,不要悲伤,不要憎恨生活,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点燃你生活的斗志。生活的磨练和打击会让你这个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变得更加坚强。

相信生活,只要你付出,你就会收获。

世界是美好的,因为它有生命。奇妙之处在于创造了宝贵的生命和无数的奇迹。

生命感知测试成分4水,是一种液体;冰是固体;水蒸气是一种气体。这三个物体有许多不同之处。

零度以下的冰虽然晶莹剔透,但只能呆在原地,变成井底之蛙。

水,常温,纯净透明,沿着河流不断流动,但它生活在地球上。

水蒸气虽然不可接触,但却心胸宽广,知识渊博,雄心勃勃。

生活就像这水一样,每天都需要进步,不能随波逐流。如果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保持为零,那么他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原地。龚玉就是一个例子。不管他的邻居怎么说他,他从不放弃信仰,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和他的儿孙们的辛勤劳动,一座高大雄伟的山被龚玉变成了一张“脸”。

生命不能像水一样,因为水是无声无色的。尽管它不停地流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它的生活一直很平庸。田亮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他成为雅典奥运会跳水冠军后,他整天都在做广告赚钱。他没有野心,被国家队淘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世界史不是历史学”不只是个专业问题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2017年3月25日,硕士毕业的刘瑞玲,参加了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应聘一所学校的历史教师。在吕梁市人社局进行资格复审时,她被取消面试资格。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2017年3月25日,硕士毕业的刘瑞玲,参加了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应聘一所学校的历史教师。在吕梁市人社局进行资格复审时,她被取消面试资格。在吕梁市人社局对她的书面答复中写道,因招聘岗位要求专业为“历史学”,而刘瑞玲所学专业为“世界史”,报名时填报的专业信息又为“历史学”,“属填报虚假报名信息,按规定取消面试资格”。 王瑞瑞资格复审时因其专业为“会计电算化”,而不是招聘要求的“会计或财务电算化”,而被取消面试资格。( 6月9日《中国青年报》)

现在事业单位招考,通常参照公务员考试的专业科目分类。根据吕梁人事人才网2016年12月31日发布的吕梁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吕梁市属学校中只有“实验中学”招收“历史学”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学历学位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分类对照表中,“历史学类”的本科专业包括“历史学”“世界史”“世界历史”等,而研究生专业则包括“世界史”,没有“历史学”。“历史学”和“世界史”,都归属“历史学类”。

如果这所学校强调“历史学”专业,那么只需要在学历学位要求一栏内注明“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就完全可以了。因为“历史学”专业只有本科教育才设置,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则属研究生教育的范畴。但这所学校又明确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都在符合招聘的条件之内,从这点看,该学校实际上要招的是“历史学类”专业技术人员,而不单是“历史学”专业的人。一般地,“世界史”专业的硕士,史学知识基础和理论能力,是完全胜任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不如“历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概率很小。因此,刘瑞玲应该获得面试资格,这不应该成为问题

问题出在招考方。具体说就是,出在作为用人单位的这所学校的身上。是该学校对招聘需要参照的国家和山西省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分类,缺少必要的把握,造成了人社局与报考者之间的纠纷。招考学校对“历史学”的专业要求,与“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学历学位要求,早就构成了一对先在的、不能完全相容的矛盾。正是因此,人社局强调的是毕业证上的“历史学”专业,“专业名称等必须与毕业证上的专业完全一致”,“涉及专业名称,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允许”,而报考者强调的是学位证书的“历史学”学位和学历学位符合招考要求。各执一词,纠缠不清。

另一位报考者的类似遭遇,表明问题依然出在招考方。尽管其笔试第一名,但资格复审时因其专业为“会计电算化”,而不是招聘要求的“会计或财务电算化”,而被取消面试资格。据吕梁市人社局方面介绍,这次招考专业设置内容并未参照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目录,而是参照山西省公务员考试专业目录执行。对照这两个专业目录,在省考专业目录中,紧跟“会计”专业之后的是“会计或财务电算化”,后者其实就是“会计电算化或财务电算化”两个专业的简略表述。否则,无论在逻辑上,还是文字上,都不能解释通。这次,则是组织招聘考试的吕梁市人社局对山西省招考目录的僵硬执行问题了。

这两起招考纠纷,都损害了报考者切身权益,应当尽快纠正,从速确认当事报考者符合进入面试的资格。在吕梁市人社局和相关招聘单位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情况下,山西省人社厅应当尽快介入其中,明确当事报考者的面试资格,否则会久拖不决,难解僵局。而且,回复情况还要在媒体公布,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笔者注意到,报道中有一位报考者已申请了行政复议。走法律途径固然是一个办法,但就目前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不经济、低效率的办法。

报道说,吕梁人社局希望报考者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相反,我倒认为,真正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不应该是报考者,而是招考方,包括招考单位,也包括负责招考的部门。应该以对招考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在招考工作中高超的业务水准,把涵盖和关涉招考的方方面面、大小细节,整体设计好,把握好,落实好,才能切实做好招考工作,也才能够不把问题往上推。如此,既不徒增报考者烦恼和痛苦,还可减少相关部门的不必要精力掣肘和资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