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鄙视和嘲笑写一个词语(实用3篇)

2024年整整这一年里,不仅大小热点频繁出现,刷爆各大社交平台的网络流行语更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鄙视和嘲笑写一个词语以及它们背后的“小故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浏览

5783

作文

3

篇1:形容讽刺嘲笑的词语

全文共 191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话中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吹大法螺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等因奉此      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贵人多忘事      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滑天下之大稽      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荆人涉澭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金口玉言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冷嘲热讽      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溜之乎也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袍笏登场      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旁敲侧击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窃钩窃国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钦差大臣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乞儿乘车      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三旨相公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三寸鸟,七寸嘴      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之乎者也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郑人买履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主文谲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正人君子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拜赐之师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大人先生      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夹枪带棒      指言语中暗藏讽刺。仁人君子      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伤言扎语      方言。谓说讽刺话。太平无象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俨乎其然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以宫笑角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者也之乎      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郑人实履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话里带刺      〖解释〗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话里有刺      〖解释〗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解释〗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解释〗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解释〗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解释〗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解释〗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抬大轿      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轿迎娶是其主要内容。现在多用来指请的态度诚恳,仪式隆重;摆架子。多含讽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表示嘲笑的词语

全文共 1423 字

+ 加入清单

笑有很多种,那么有嘲笑意思的词语有哪些?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表示嘲笑的词语,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表示嘲笑的词语

【不咸不淡】: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狗窦大开】:窦:洞。狗洞大开。用以嘲笑人缺少牙齿。

【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冷嘲热骂】: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冷讥热嘲】:尖刻的嘲笑和讥讽。

【聊以解嘲】:解:消除;嘲:嘲笑。姑且用来解脱被人嘲笑的事情。

【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自我解嘲】: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表示笑的词语

1、谄笑:谄媚地装出笑容。

2、微笑:略带笑容;不出声、不显着的的笑。

3、笑逐颜开: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4、狂笑:纵情大笑。

5、嘻嘻哈哈:多形容嬉笑打闹欢乐的样子;也形容态度不严肃、不认真。

6、冷笑:含有轻蔑、讥讽、无可奈何、愠怒等意味的笑。

7、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涕是眼泪的意思)

8、前仰后合:字面意思为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形容站立不稳的样子。示例: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的前仰后合。

9、笑容可掬:笑容满面,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10、嬉皮笑脸:多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与笑逐颜开、嘻嘻哈哈同义。

11、巧笑倩兮:指女人笑得美,笑得迷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2、呵呵大笑:多形容笑得很大声。

13、惨笑:为掩盖内心的苦楚和烦恼而勉强装出的笑容。

14、偷笑:多形容人不出声的笑,多用于于不怀好意的笑。

15、莞尔一笑: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微微一笑。

16、嘲笑:用言语笑话对方。

17、哈哈大笑:多形容开怀的大笑起来。形容非常开心。同义词有:开怀大笑、捧腹大笑。

18、哄堂大笑:多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同义词有:捧腹大笑。

19、媚笑:讨好别人,而故意敷衍的,还可形容妩媚的笑。

20、奸笑:狡诈地笑。

21、耍笑:开玩笑;戏弄。示例:要放暑假了,同学们下课后一起在回家路上耍笑。

22、怪笑:惊怪,嗤笑或奇特的笑声。

23、笑眯眯:多形容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24、嫣然一笑: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含褒义,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25、痴笑:傻笑。

26、嗤笑: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

27、捧腹大笑:字面意思为用手捂住肚子大笑。用来形容笑得不能抑制。

28、笑嘻嘻:多形容微笑的样子。示例:他为人开朗,总是笑嘻嘻。

29、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近义词:谈笑自若。

30、讪笑:讥笑或指羞惭而尴尬地笑。

31、含笑:面露微笑。

32、笑哈哈:内心感到喜悦总是有说有笑。

33、欢笑:因欢乐而产生笑声。示例:野炊时听到同学们阵阵欢笑。

34、狞笑:凶狠恶毒的笑。示例:日本鬼子狞笑着朝我军冲来。

35、笑里藏刀:多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36、讥笑:冷言冷语地嘲笑。

37、失笑:忍不住发笑,不自主地发笑。

38、苦笑:心里很不高兴而勉强做出的笑容。

39、干笑:勉强做出的笑。

40、皮笑肉不笑:字面意思为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用来形容心怀恶意或虚伪的样子。

41、嘻笑:强笑;张口大笑;嗤笑;欢笑。

42、满脸堆笑:多形容满脸带笑的样子,面容舒展开来。

43、窃笑:表示暗中讥笑;压抑地内心轻笑。

44、眉开眼笑:字面意思为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45、解颐:开颜欢笑;欢笑。

46、暗笑:暗地里发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形容嘲笑别人的词语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嘲笑含有讽刺、不满意等意味的笑。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形容嘲笑别人的词语,欢迎查看!

[不咸不淡] bù xián bù dàn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河东狮子吼] hé dōng shī zi hǒu

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冷嘲热骂] lěng cháo rè mà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聊以解嘲] liáo yǐ jiě cháo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

[自我解嘲] zì wǒ jiě cháo

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少见多怪] shǎo jiàn duō guài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嘲风弄月] cháo fēng nòng yuè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弄月嘲风] nòng yuè cháo fēng

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详细解释

用言语笑话对方。

①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又士人家子弟,无贫富皆着芦心布衣红勒帛,狭如一指大,稍异此,则共嘲笑,以为非士流也。”

②《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有个浑家 王氏 ,见丈夫试不中归来,把复姓为题,做一个词儿嘲笑丈夫,名唤做《望江南》。”

③老舍 《四世同堂》一:“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

戏谑,开玩笑。

①《魏书·尉地干传》:“ 地干 奉上忠谨,尤善嘲笑。 世祖 见其效人举措,忻悦不能自胜。”

②明 方孝孺《益斋记》:“﹝ 戴元直 ﹞顾盼峭耸,酒酣,谈论杂以嘲笑,辞累千百无澁滞窘复态。”

③《红楼梦》第二七回:“ 寳玉 和 黛玉 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亦指戏谑之语。

④ 宋 苏轼 《子姑神记》:“诗数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杂以嘲笑。”[1]

例句

只要干正经事,就不怕别人嘲笑

人与人之间,互相嘲笑,我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嘲笑别人是不对的,人都是有短处的,可不能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啊!

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这样会降低自己的人格魅力!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