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字的温度作文(实用2篇)

浏览

3165

作文

2

篇1:文字也有温度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胡思语

我沉醉于读书。手持一卷书,捧一杯香茗,在馨香之中融入书中的意境是最美好的,也是最恒长的。有时外加一曲古典音乐,便可以让自己在体会文字美的同时,暂且将世俗红尘抛于脑后。

渐渐的,我发现文字并非是我们触及它时的冰冷。它是有温度的,也是有灵魂的。它是一种沉默的倾诉,也是一种无声的呐喊。它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再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现。它往往能挑起人内心中最脆弱的一面,也能让一个脆弱的灵魂变得坚强。它能触动一个人的心灵,能让前一秒心静如无波之湖的人,下一刻,那内心中便掀起一阵阵惊涛骇浪。

某一个寒冷的冬夜,读到当代女作家迟子建的散文《灯祭》,文中所流露出的对父爱的情感,让我感到如潮水般涌来的温暖。“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夜深了,为父亲点上一盏灯。灯光所照亮的,是两代人阴阳两界之间无法隔绝的亲情。“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读到这里,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寒夜的窗外,似乎一下子燃起无数盏灯,让这如水的夜色,充满了人间温情。

朱自清的《背影》中,更是通过有温度的文字,将父亲的动作写得细致入微,将父爱体现的淋漓尽致。那爱从那朱红而大的橘子中沁出,从那紫色的貂皮大衣中显露。父亲那肥胖的身躯,脚下蹒跚的跨过月台,让年轻叛逆的“我”不住地流泪。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我”起晚了,便想逃学,爸爸知道了,“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但到了学校后,爸爸却到学校来看“我”。“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是严厉的父亲,更是慈爱的父亲。作者将这份温暖以文字永刻人间,成为不朽的经典。

文字也是有温度的,它饱含着人们的情思,从悲到欢,从恨到爱,从疏离到思念。文字,就如同一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线一般,在冥冥之中将人拉入回忆,又在无形之际引人回味无穷。它诠释了一种思绪,一种情感,甚至是一种生活的意义。

有温度的文字,时刻温暖着我的阅读旅程,让我勇敢去远方,去找寻诗意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呼唤有温度的文字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我不是语文老师,不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虽爱读书却常常不求甚解,更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写东西时总觉得词穷,每每看别人写一手辞藻华丽的美文,常常羡慕不已。

元旦假期里,闲来无事时,打开莱城区教育博客,看到这样几句“目前,莱芜博客注册人数以高达38067人,组建圈子1464个,发表各类师生作品315610篇,评论32191条……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区在新教育实验师生共读写方面的累累硕果,莱芜博客也以她的枝繁叶茂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中小学的写作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也跟着兴奋不已,喜欢写一些文字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已经成为我个人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于是迫不及待地浏览我们自己教师队伍里的点滴。可是,很快地,我便读不下去了,清一色的似乎公式化了的文字,终于让人味同爵蜡。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打动人的地方,如王建华老师的几篇原创散文,刘锦殿老师的乡土散文也几度让我落泪。

我不懂文学,只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感受,只为那些能打动我的文字动容并印象深刻从而有所收获。古人云“察己则可以知人”,凡是能感动我的文字同样也会感动多数人吧?所以我们写东西的时候是否有必要一味追求华丽的词藻而使内容空洞,我们的重心是不是更应该侧重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大抵是凡是先感动作者本人的文字才是好的文字吧?昨晚与一个朋友交流的时候我对他说:“我忽然发现文字是有温度的,有生命有灵魂的。”真的,在我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我痛得无法呼吸的时候,我一头扎进文字的世界里,它如久别重逢的故友,轻轻地拥我入怀,擦去我的忧伤慰我彷徨。每个痛苦袭来的瞬间,我流着泪把伤感变成文字,那些苦痛便顺着我的指尖流出我的体内,不再疯狂地折磨我。也感谢那些读我的文字而与我共鸣的人,他们的鼓励给了我继续读书写作的勇气。文字还可以让心灵更相近相通啊!

既然文字有这么神奇的功效,我们就不应该亵渎她,而要好好爱她,利用她。让她承载着我们的感动,我们的真诚我们的思想汇入到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