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的作文(推荐20篇)

人,乃是世间万物中最有智慧的动物;人,乃是大自然所创造最成功的最有灵性的动物;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内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290

作文

103

触动我内心的声音作文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那稚气未脱的脸上的笑容多么灿烂,置身于灾难中能如此顽强的微笑,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毅力啊!“5。12大地震的多幅画面像烙印一样存于我心,那声声啼喊牵动了我的心!”

“孩子们,你们要坚强地活下去!”即使再累、再苦、再恐惧,她也是那么安静地打着手电筒看书,直至被救出,还是那么灿烂地笑对镜头!这声音牵动了我的心。

花开的季节里,欢乐躲在身后。闭目,记忆携来了阳光的温柔;睁眼,端详着时光飞逝的离愁。谁曾料到这灿烂时光竟如昙花一现。

面对着那些无辜的生命,一国领导人流泪了,声声话语泣心。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最凝重的表情,什么是最可贵的忧郁,什么是最激励人的鼓舞。一国领导人当众落泪,那绝不是软弱,那泪中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是心系天下苍生的泪,那泪流得高贵、感人。此时无声胜有声,轻轻融化了冰冷的心!

有一种泪水,没有痛楚,叫做感动;有一种感动,无声地袭我们以满脸的泪水,那泪水,叫爱!有一种声音,无需任何介质就能直抵人心,那声音,叫爱!

一位年迈的老人急奔那废墟堆中,用那双满是褶皱的手去触碰那坚硬的水泥钢筋,柔软的手捧起一堆堆硬块,即使手被割伤,流出了血也毫不在意:“伢儿啊,你要坚持,挺住,爸来救你啦!”冒着危险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不顾将有余震拼命地挖掘。这些镜头让我想流泪,可是泪却流尽了。请原谅我没能记住你们的名字,但你们的事迹我一定会牢记于心!即使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也不忘。

当降半旗默哀时,其实我只闭着眼睛想了五秒,之后就是将眼睛睁开看着周围的同学和班主任,他的眼神很严肃,也盯着我们这些同学看,但他的语气那么柔软,仿佛极力隐忍着什么!

易朽的是生命,是那转瞬即谢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是那生生世世传递下来的、不朽的、生的激情,每一声充满急切的呼喊,都是这世上最美的声音,牵动我内心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一件事引发的思考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啊!令人期待的星期六到来了,我好不高兴,早早来到了学校。

这时,玩得满头大汗的我听见一个特大奇闻——“小孩要跳楼。”呵,我好笑之中带着“?”,抵不住好奇心的诱惑,飞快的跑去。那儿人山人海,我的好奇心更重了!我拼着瘦小的身躯挤进去一看: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站在楼上,那紫红的脸和那痴呆的目光,他好像在思索着,正犹豫不决。我真怕弄出什么麻烦,那血溅四方的惨景,我不敢向下想了……那小孩脚迈了出去,我心“咚咚”直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双有力的大手从后面把他牢牢的抱住,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吴主任。他挣扎着,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眼圈儿红红的。人们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落下的,议论纷纷,四散而去。

后来我听说他是因为经常受别人的欺负,打不过人家就想跳楼。我想,别人欺负了你,你就跳楼,不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吗?不是还有老师吗?并不是无药可救,你说是吗?进一步说:你这样一死了之,一个小生命就此完蛋,可悲!你的父母怎么样?你对得起你那把你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父母吗?以后不能再做这种傻事了。在此,我也想劝告那些欺负别人的大同学,别再随便欺负小同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触动内心的好句

全文共 2168 字

+ 加入清单

说不出口的话,只有自己懂

最重要的是自己认识自己,找对自己的位置。

有时候,我虽然能想明白,但心里就是接受不了。

我没有离开你。是你丢下了我。我只好一个人去流浪

不管我们的爱曾经多么错综复杂,我都不应该放手。

再也不会相信。因为承诺在时间的冲淡下。只会变成痛心的谎言。

有些事情你看不清楚原貌,那是因为你靠的太近。

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你才知道唯一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耐心点,坚强点,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我们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闯劲。有时候,要敢于背上超出自己预料的包袱,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阳光下也会有阴影,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人生不过如此,要不你驾驭自己的一生,要不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该怎么走还取决于你自己。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有力的不是老板,是大自然;最可怕的不是灾难,是灾后无援;最拿手的不是专业,是旁观;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自家。

不去追逐你所渴求的,你将永远不会拥有。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

生命短暂,就几十年,活着是福,健康是福,既然活着,选择快乐是一天,选择痛苦也是一天,那为何不选择快快乐乐,平平淡淡地过完我们的这一生呢?或许生活有些许不仅人意的地方,但还有什么不活着还重要?还有什么比健康重要呢?

如果你还是单身,就好好享受这一切。你单身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说明目前还没有人配得上你。

人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人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精彩美文 )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进去。人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还没有来,而是这个人已从心里走了出去。人最无聊的,并不是随便拨通一个电话号码,而是别人拨错时,他还一直地说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理会别人的质疑,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所谓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们却还能保持微笑;总会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珍惜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没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实现。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看不到美好,是因为你没有坚持走下去。前进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太阳并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

人生在世,总要多个心眼保护自己,并不是心计越高越高城府越深,而是大浪淘沙依然坚强的幸福。

信仰能给一个人的,是内心的平安与依靠,而不是与神明“谈条件、换好处”——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发财;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家庭和睦;我信了你,我就可以从此心想事成。当信仰沦为利益的交换,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

人的一生中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即使远隔千里,数年没有联络,见面时仍然轻松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或者,相邻而坐,各自忙着自己的活计,数小时只是恩啊小语,仍然温暖充实;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低眉哀叹,可以恣意张狂,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缺点,这个人就是知己。

人生没有绝望的路,只有绝望的心。绝望的另一端就是希望,危机的尽头就是转机。

有些东西,注定与你无缘,你再强求,最终都会离你而去;有些人,只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再留恋,到头来所有的期望终究成空。不属于你的,那就放弃吧,大千世界,莽莽苍苍,我们能够拥有的毕竟有限,不要让无止尽的欲求埋葬了原本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你想什么都抓住,最终只能什么都抓不住。

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

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当一个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动,睡得好,没牵挂,很满足的时候,幸福就在其中。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雾霾天气引发的思考

全文共 1870 字

+ 加入清单

现阶段,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天气引发思考的内容,欢迎阅读!

自2011年10月以来,我国多地灰霾天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PM2.5迅速成为社会热词,被纳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一些地方开始检测,2012年全国“两会”上,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地区又大范围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不仅造成群众出行受阻,而且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环境污染再次引起全国人民的热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现阶段,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十一五”期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2566.0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6654.2亿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从1.22%提升至1.66%。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当前,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方式亟待改变。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产业水平总体上较低,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二是急切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重经济轻环保,急切追求经济利益,立足于本地当前利益,不顾人类长远发展。三是环境执法问责不严。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四是体制机制存在弊端。环境管理职能分散交叉在多个部门,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统一监督职能仍需加强。

破坏环境的行为是短暂的,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长期的,甚至会带来毁灭性灾难。国内外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绝对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首先,要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常言道,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污染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环境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但究其实质而言,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因此,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一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绍兴以印染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要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加快落实重大环境科技专项,加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力度。三要实施排放总量控制,严格落实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项目,坚决完成总量削减任务。

其次,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受各种因素制约,我国环境保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环保执法难”在全国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加强环保立法,健全环境法规体系。构建覆盖环保工作各个方面,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二是坚持严格执法,打造铁腕监管网络。“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要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执法监管,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加大处罚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重罚则,对拒不改正的企业,可以依法责令停产或取缔,对造成重大污染损失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要构建环保长效机制。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一是落实政府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各级财政要把环保投入列入年度预算,保持合理增长。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贸易、信贷、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三是健全检测体系,织密防控网络。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建立快速高效的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突发事件预警体系。

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一项重大工程,尤其是印染企业集聚的绍兴,更应加快转型升级,注重环境保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引发的思考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史上是拥有崇高的地位的。我想,若问大家有谁不会喝茶的,应该所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否定的——毕竟,喝茶这件事只是张口闭口就可以完成的,就像平常吃饭一样;但倘若问有谁不会品茶的,得到的答案就迥乎不同了。虽说“喝茶”、“品茶”两词之间也就仅仅差了一个字,其概念却上了不只几级台阶。所谓品茶,有说“一观其色,二闻其香,三品其味”的,也有说“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的,总而言之复杂难懂,言辞古奥,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然而说到喝茶,鲁迅先生是这样说的——“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正是啊,如果一个人喝茶如喝白开水一般,那么这茶即使再有名,也不过是白开水一碗。举个例子,对着一个双耳失聪的聋子演奏命运交响曲,即使指挥家有多么激情澎湃,即使上面的演奏家多么卖力的吹拉弹唱,在这个聋子的眼里,也只不过是一群疯子在发疯那样,对牛弹琴,毫无价值。(原创作文 )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看,如果对着牛弹琴是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还要把琴弹呢?这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曾听我一同学说,某校七班有一学生代表博古通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乎非常的热爱物理学。然而此人天天喜欢与人高谈阔论,且平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乃是“吾乃苏俄某个高纬度空间的统帅,吾觉引力波的存在了。”当然,这些佶屈聱牙的话对于同学却是郁闷,毕竟此物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阳春白雪,难以理解啊。所以到头来也就把这个所谓的人参当萝卜煮了,把这个所谓的茅台当辣椒汤饮了。

回过头来回味那个问题,这个人不就是那个对着牛弹琴的人吗?仔细想想,这样毫无意义的东西却仿佛是在浪费时间。那么浪费时间的话说出来不就与废话无异了吗?然而其实一个人,如果他说出来的话没有人听的懂,倒也无妨,他自己可以为自己能说出一些高端大气的东西而感到自豪,只是这些话会被时间淹没,并不会激起听者的深思,有内涵,但却不通俗,不接地气,最终就会像方便面一样,吃下去便就是吃下去了,然而却没有给自身带来什么大的益处。这种感觉,仿佛就像别人狠狠的往你的背后捅了一刀,你却没有感觉,只是让鲜血流淌着,然后全身无力地倒下了,继而闭上了双眼,死得不明不白。

再往深处想,对牛弹琴固然一件蠢事,那我对人弹琴不就得了。通俗一点讲,如果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你对此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不就是一个完美的方法了吗?就像教一群一年级的小孩说北斗七星一样,倘若你只在他们面前一遍一遍地说北斗七星,那么说出来的话就如空气一般,但是倘若你对他们稍作解释——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那这样的话才是有实在意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白居易在作诗后都要给老太太读,如果读不懂的,白居易都会想方设法的改到读得懂为止,因此他的诗词才会如此的通俗易懂,饱受赞誉。

平心而论,一个人说出来的话是否具有实质上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其中富有内涵的文理,还与这些话是否能为人所接受,为人所理解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由抄作业引发的思考中学作文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那么试问当今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诚信?

在现在的校园里,一些同学抄作业成风,考试作弊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不比谁考得好,只比谁的抄的水平高,而面对老师的质疑,则更是百般狡辩,强词夺理,这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一个不良现象——不诚实。

那么什么是诚实呢?在我看来,诚实就是心口如一、实事求是、言行与思想一致。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要做到诚实。在任何环境条件下,我们必须坚守着诚实的原则。曾经有一药品制造商,想让一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的大学女孩儿,为他们生产的一种补脑口服液做广告,女孩儿直言拒绝,原因很简单,她说:“我没喝过。”这一句简单的话使她与万元酬劳擦肩而过,却也证实了她诚实的内心世界。与之相反的是,现在一些人追名逐利,收贿受  贿,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欲的需求不择手段,出卖假货。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同时却丢失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诚实。

诚实是处世的基本原则。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就注定要常常与别人打交道。要想成功、受人尊敬,就必须以诚待人。只有我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别人才会对你有好感,愿意与你相处。反之,倘若你事事欺骗他人,别人便会认为你很不靠谱,久而久之,便不会再有人愿意与你合作、相处,你交不到一个朋友,找不到一个知心的人,便完完全全被他人、群体所孤立了。

诚实是求知的唯一途径。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本领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而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不是空有虚名的高学历。要真正地掌握知识,就必须诚实地面对每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不好但他却勇于提出任何在别人看来极其愚昧的问题,这才有了后来相对论的创立。他也说过:“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与之相悖的却是现在很多学生明明遇到问题,却自欺欺人不懂装懂,最后的结果便是你什么也没有学到,还白白浪费了时间。所以,在求知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本着一颗诚实的心。

只有每个人都真正做到诚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融洽,社会才能更好的运作。所以我想对抄作业的同学说:要想立足于社会,先让诚实在心里扎根。

[由抄作业引发思考中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谁动了我的奶酪引发的思考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迷宫之迷不可猜,世事之谜未见少。迷宫之变,使其眼花缭乱;世事离奇,让人不得其解。迷宫深处,变幻莫测;幽幽狭道,晴雨无常。阳光普照,喜春时之美奂;狂风骤雨,怨寒冬之无情。黎明熹微,感晨光之温柔;黑夜无边,惧幽暗之漫长。雨疏风骤,怡情怡心;冷冷清清,孤独常在。

——题记

斯宾赛·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生动详细的记叙了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的生活。诚然,老鼠是低级动物,它的思维永远的局限于一个点。而人则不是如此。他们有着复杂的脑细胞构成,有着意识与思维,他们较之于老鼠自然是高等了很多,他们的思维范围可以波及到一个面。然而约翰逊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最大的心理弱点。

哼哼自以为是一个幻想着做大人物的形象。他希望做一个伯爵,住在卡米伯特山上的大宫殿里,衣食无忧。他用人类特有的思维在分析奶酪离去的现象,也在用人类正常的耐心在等待奶酪的归来——宁可忍饥挨饿。他像一个老生,在死死得抱守着原本就已铺好的路,不愿作出任何的改变,哪怕天塌下来,他也要依旧保持临危不惧的状态。

唧唧有着与哼哼一脉相承的共性,他也踌躇,他也等待,他也怕失败。在哼哼消极态度的影响之下,他也浑浑噩噩的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外界环境的变化让他很快从迷茫中清醒过来,于是,他选择了改变。改变自己消极等待的无知,改变自己寻找奶酪的方向。在不停的失望、挫折之后,他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嗅嗅和匆匆,他们既是动物,同时又是智者。它们没有人类的智慧,相应也就没有思考判断的能力。它们只能靠自己的嗅觉和步伐寻找奶酪。当奶酪神秘消失,它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思考——而这,成为它们最大的收获。它们不会挖空心思去想,更不会愁眉苦脸、怨天骂地,它们只是平常的看待,又急急忙忙的寻找下一块奶酪,所以成功的会先是它们。

对于不同的人,奶酪是不同的。有些人将它看做物质世界的享受,也有人将它看做精神世界的寄托。生活在迷宫一样的时代,我们必须时刻在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至理名言也需要告一个段落了,我们应该以万变来应对这个万变的世界。正如唧唧所言:“陈旧的信念不会帮助你找到新的奶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世界的本质就是这么残酷,这不是人的意志就能决定的。我们只能去适应,而无法逆转。既然如此,又何必墨守成规呢?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涓涓的细流不断的汇合,最终成就了茫茫的大海;细微的水滴百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滴水穿石的神话。轻微的错误不加以纠正,酿造了惨痛的结局;微小的变化不加以重视,最后只能陷于迷茫。哼哼唧唧只知道享受生活的乐趣,去忽略了腐败的生活常识。正如只知道盖高大的屋宇,而不重视根基的牢固;只知道生活有阳光,而不知道生活也有骤雨。当物质从富足一下子趋于消亡,却只剩下错愕与愤恨.

反思自己的错误,人不能总是高高的看待自己的智商,把它作为区别人和动物最本质的依据。有时候简单的看待问题可以更灵敏快速的行动,过分的复杂局势,只会让自己慌乱于惊恐的念头。及时的做出调整,才能更快的发现奶酪。

还有一点必须承认,那就是阻止你发生改变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发生了改变,事情才会开始好转。最重要的是,新奶酪始终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不管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只有当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念头,并且勇于走出久已习惯的生活,去享受冒险带来的喜悦的时候,你才会得到新奶酪带给你的报偿和奖赏。

有些畏惧是需要加以认真对待的,它会帮助你避开真正的危险。但绝大部分的恐惧都是不明智的,它们只会在你需要改变的时候,使你回避这种改变。也许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能够永远按照原有的样子继续,但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有可能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迷宫之路复崎岖,人生之道多变化。迷宫虽变,依旧不离其宗;世事虽奇,却也有规可循。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迷宫无边,感行路之艰难。岔道重重,方向叠叠。勇往直前,则前路不可知;转弯改道,悟阳光之明媚。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罗一笑事件背后引发的思考论文

全文共 2531 字

+ 加入清单

罗一笑事件有这么多人被骗,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这个世界好人要多的多,可我们也要思考,如果善心是一种资源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高利用善心的效率,让我们更好地去帮助他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世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罗一笑事件引发的思考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如果善心是一种资源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高善心的利用效率,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帮助别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

“罗一笑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身边的“罗一笑”有很多,你都帮助了嘛?

朋友圈的“罗一笑事件”,先不说罗尔和小铜人公司是不是带血营销,也不去讨论罗尔是不是在深圳有三套房,就罗一笑被检查出有白血病这件事而言,她是可怜的,值得社会的同情和帮助,大家做的没有错。

能够得到社会资助,可像罗一笑这样的幸运儿只是少数,根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左右,其中一半是像罗一笑这样的儿童,并且他们中超过75%的患儿是来自贫穷的农村,其家庭年收入不足3万元,而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可以瞬间消耗掉这个家庭几代人的积蓄。

我深刻的记得2012年的一个新闻,说的是4名白血病患儿爸爸为给孩子筹医药费,跨省乞讨,半个月筹来8000元。半个月8000元,而罗尔关于笑笑每篇推送打赏都超5万元上限,打赏还因上限被制止。

一边是“乞讨救子”收效甚微,成为绝境下的救命稻草,一边是幸福的烦恼,帮助笑笑的人钱送不出去,罗尔收钱忙的让有些红包沉底。

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帮助的白血病儿,可他们都得到我们帮助了嘛?!

尽管这个世界有百度、有微信,可人们对信息的了解依然不对称,笑笑的事被我们知道,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而那些不被我们知道的白血病患儿,我们就有理由忽略掉嘛?

我们只是习惯去关心和帮助我们见到的东西,结果就像这次的“罗一笑事件”——价值剩余、资源浪费;而那些不被认知而又需要去帮助的人,却在感慨人们的冷漠和世间的悲凉。

2.朋友圈再现“罗一笑”,你还会伸手转发嘛?

目前民政局介入这件事,事实也会水落石出,我怕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当大家得知最后的真相后,沮丧着眼神拔凉拔凉的那句话,“我再也不相信什么罗一笑张一笑了,再不做老好人的傻事了。”

不是凉透了心,不是上过了当,是不会说这种话的。

可如果张一笑真的是那批筹不到钱需要大家捐助的人呢,你不帮他是不是又会对自己的冷漠悔恨不已。

我们错了嘛?

我们做好事之前,是不会去想我们是不是在被别人利用,别人是不是在“带血营销”之类的后果的,我们只是单纯的基于一颗善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有人说的对,如果做好事考虑这么多的后果,那做好事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吧。可做好事被人利用,这股气足以点燃巴西雨林。

我们错在哪儿?我们没错,我们是人就没有冷漠的理由。错的是这些无孔不入的商家,借势营销你借西北风我都不会管你,可你不能借人们的善心啊。新媒体时代,任何东西都可能被放大,任何一个小东西,你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带来难计后果的影响。做人做事,都得有个底线,那是必须要坚守的东西。

3.每个白血病患者,都该在朋友圈求助?!

如果每个白血病患者,都在朋友圈求助,你大概会看到400多万条这样的推送,如果你只对每个患者捐款一元,你也需要400多万人民币。

400多万,够在北京五环外安置一套房产,有几个人能拿的出。我们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真正该在这方面操心办实事的是国家。

我找到了2012年12月10号中新网的一条新闻,新闻内容摘抄如下:

王振耀(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介绍,去年(2012年)中国卫生部部长在“两会”上宣布,白血病患儿将由政府免费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急性白血病将全面推开免费治疗,白血病患儿的救治将由政府承担起来。但这项惠民之举的落实可能需要时间。

转眼三四年过去了,按照每年新增2万多的白血病儿童,中国又多了近10万白血病患儿。中央的政策执行到哪儿了,落实到怎么样了?目前还没有一个概论,但从罗尔募捐来看,王院长说的那个时间节点有点望不到头。

白血病患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我们的帮助不应只是捐款这么简单,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照顾和保障,作为公民,我们就该对政府的工作提出疑问,如果政府不加快救助步伐,就会有更多的家庭掉进医疗“无底洞”,但这方面却常常不被我们重视。

4.我们的帮助不该只是“一次性消费”

人是高等动物,有精神需求。当我们做了一件善事,内心得到的宽慰常常让我们满足,所以我们会为了自己的精神得到满足去帮助别人,说的不好听点,这就像“一次性消费”。

如果我们真的关心白血病患者,对他们的关心就不该是一次两次的行为。

经济上每个人依据自己情况,钱不在多少。可除了经济压力,白血病家庭大都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家里氛围事很压抑的,国家和社会对他们都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

最可悲的是患者以后的生活,白血病患者即使康复后也不会向人提及自己的病情,因为害怕周围人那足矣杀死人的眼光。

成年人心智成熟,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可能还好,可是,患病的儿童他们还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阶段,没有调整能力。

据了解,患病让大部分儿童在性格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的爱闹负面情绪,爱哭闹、容易急躁;有的家长能感觉出孩子变的内向、不爱说话、比较沉默、胆子小、自卑;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的小伟,本该是一个普通的十六七岁的少年,然而,白血病残酷地改变他的生活,患上白血病后他一直辍学在家,进行了骨髓移植治疗,随后出现的排异反应让他全身长满皮疹。为此小伟不愿见陌生人,每天待在家中,帮忙做点家务,一个人打乒乓球,无聊时看电视,或用手机看小说,性格越来越内向。说到家里的现状,小伟的母亲和奶奶都不住地流眼泪。

经济上的救济只是一时之需,长时间的帮助和辅导才是患者最需要的。我们能做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可我们去做的还是太少。

罗一笑事件有这么多人被骗,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这个世界好人要多的多,可我们也要思考,如果善心是一种资源的话,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高利用善心的效率,让我们更好地去帮助他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世界。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假乞丐引发的同情思考作文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乞丐,他们有的是身患疾病,有的是年老体弱,确实是没有能力来维持生计,然而,只能沿街乞讨。可有些人,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假装乞丐,来骗取钱财。这就是所谓的假乞丐。

上星期周末,我和妈妈去天一广场玩。在路上,我们看到很多人围在一块儿,便和妈妈也挤了进去。我看见一个女孩,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头上扎着两个乱糟糟的小辫子,身上挂着几片又脏又破的衣物,她的腿上裹着几片白布,膝盖那个部分似乎流着血,她趴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喊:“可怜可怜我吧!可怜……”下面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她是下肢瘫痪,还有些人说她是得了什么怪病……就在这时,从人群中挤出来了一个中年男子,在那个女孩前放下了30元,还说:“看这女孩多可怜呀!大家快来帮帮她吧。”话音刚落,人们就从包里掏出钱,放在女孩面前,转眼间,女孩面前就有好多钱了,有三元的,有五角的,有二十元的……当然我和妈妈也像女孩捐出了五元,心想:但愿这些钱可以帮助她。同时我也打心底地佩服这位助人为乐的叔叔。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那个小女孩儿了,就在这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天伦广场的一家服装店里见到了她。走进那家服装店,我看见了一个身着名牌运动服的女孩,这不就是上星期那个可怜的女孩儿吗?旁边还有一位身着黑西装,系着红领带的男子,这不就是上次那位助人为乐的叔叔吗?他们俩怎会在一起呢?这时,他们俩牵着手出来,那个女孩说:“爸爸,我刚刚又挣了许多钱呢!”孩子天真地笑笑。“女儿,干得好!我们去吃大餐吧!”说完,他们俩便搭着出租车走了。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女孩并没有下肢瘫痪,她假装乞丐,和自己的爸爸演了一场“精彩”的骗局,那个女孩是假乞丐。就在这时,我感觉心里闷闷的,好几天的心情都没平静下来。

我一直气愤的是这位父亲,他有着健全的身体,为什么不去工作?为什么要利用女儿去沿街乞讨?为了钱,难道连自己的尊严都不要了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共享单车引发的思考议论文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共享单车遭破坏?治安跟进不就得了!没那么简单:其一,破坏公共设施被抓,轻则有行政处罚,重则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单车不是公共设施,所有权明确,没有报案就没有立案,更不可能处罚;其二,运营商可以选择报案,但共享单车价值低,要构成盗窃罪等不够标准,报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其三,人为破坏的原因极其复杂,单车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坏者,“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做到精确打击,规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层面都颇感为难,那么寄望于对单车的爱惜使用,则基本上更无可能。虽然行为最后都表现为破坏,但心理诱因可以说千奇百怪:有黑车觉得单车抢生意,也有人就是纯粹看不惯,有的人可能是图个乐,还有人就是拿它撒气。举例说,上海有个人连把三辆摩拜扔进黄浦江,当事人的理由是觉得车里有芯片,不安全;广州有扔车进珠江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后图个好玩;还有人想把单车占为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针……凡此种种,要规制更无从下手。

对此,“素质论”是常用总结,但素质太抽象,没有抓住实质问题。关键在哪里?共享单车的模式问题。虽然名曰“共享”,但它确切来说是租赁经济,特点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来区分几种情况:1.如果你就是车主,你很难对爱车拳打脚踢;2.假如你坐一辆专车,司机作为车主盯住你,你恐怕难起破坏之心;3.但如果你仅仅在租赁和使用一辆单车,车主完全没有在盯你,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别爱惜它?可见,共享单车产权和责任分离的状态,导致了很多人对它不怀好意。

既然如此,对症下药就是了,药方就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代表性,要把产品设计成“防止所有意外情况”,二维码特别设计,你就刮不花;轮胎实心,你就无法扎带;极简化设计,你一个零件都拆不下;车子极其笨重,你想拿去卖都搬不走。再说价值性,一代摩拜单车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坏这样的车子够不够立案标准,当然够!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觉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结果被判了三个月。

同样,共享单车还存在违规驾驶和停放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停哪就停哪,想冲红灯就冲红灯,原因太清楚不过——不必为这些行为负责嘛!因此,解决违停和驾驶的问题,也需要针对性施策,大体原则是要把责任明确给租赁人。怎么明确?关键还是在平台这里,通过设计信用分规则、举报机制等,记录租赁人的信用状况,对不守规则的人给予惩戒。如此,抓住单车研发、规则设计这个主体框架,单车破坏率将有效缩减。

由上观之,单车破坏行为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在使用层面上,多数人不够精细化;在治理层面上,具有较大规制成本;在设计层面上,给了破坏者可乘之机。因此,需要三位一体来应对乱象:在使用问题上,把责任明确给使用人,引导使用规范化;在治理问题上,对一些代表性破坏行为报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发力,把潜在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由废品引发的思考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哈……”从教室里传来了一阵阵笑声,原来今天小树林教育正在举办一场“变废为宝”的活动。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各自分好小组后,就开始议论纷纷地商量着要怎么样来完成这个作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每一个小组都信心满满地交上了作品,现在进入到最紧张的环节——评奖。在经过一番紧张的投票后,我们组做的“手工树”获得了第一名。

经过了这一次活动,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场面。公园里,早已不是那个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街道边,到处都是一些推着推车卖包子、香肠的阿姨们,车辆变得无法有序地进出。再看看大街上,车的尾气呛得让人不能呼吸;地板上,香蕉皮、果皮扔得到处都是;靠近垃圾堆时,垃圾袋乱扔一地,蚊子围着垃圾堆转,这要是夏天,那可得了呀!

现在的环境污染变得非常严重,原本那瓦蓝的天空、洁白的白云也都一同消失,这都是人类自找的。砍伐树木,会造成水土流失,不能抵御风沙,容易引起沙尘暴。不要认为这一切离我们遥不可及,相反它却是离我们越来越近。或许有的人会想自己没注意保护环境并没有什么,但如果每个人都破坏一点点的话,那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那要如何才能不让这种事情发生呢?那就得从生活做起,不乱扔垃圾,少用塑料袋,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种树木。

我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听过这么一句话:保持环境,人人有责。是啊,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家园将会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同学们,听了我的想法,你们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呢?对呀,保护环境,用我们的行动共同来创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假乞丐引发的同情思考作文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这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应有尽有。看了这题目,也许你会倍感不解,这乞丐也有假?

有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去玩。半路上,只见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而人群中传来凄凉的歌声。

好奇心促使着我,我挤进人群。只见一个看起来十分可怜的小矮人,穿着脏兮兮的衣服,头发乱七八糟的,跪在地上唱歌。旁边一只小型铁板车,上边一个音箱,音箱上边一个捐款箱写着红十字的字样。他还不时声称,他是来自四川,在地震中落下残疾。听着那凄惨淡声音,我的眼泪快掉下来了。

我摸摸口袋,“忍痛”把要买零食的几块钱投入了纸箱中。此刻,周围的人咩毫不犹豫地捐出了钱。我十分高兴,因为他能拿上钱给父母治病了。我走开了。周围的东西似乎在欢笑。

一会儿,我又在别处遇见了这个小矮人,依旧有不少人给他捐款。

下午5点多钟,我有去对面的朋友家玩。不巧,这个小矮人的真面目给我撞见了。本来还不到一米二的人,眨眼工夫,成了一米九左右。不一会又便骑上三轮车溜之大吉。说残疾,比正常人速度还要快。

我始终不能明白,他为什么要用这么卑贱的手段来赚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件事引发的思考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表姐去街上闲逛,走到一座公园旁,周围围了很多人,一定有什么有趣的事发生,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外乡人在耍猴乐大家,当然,不是白乐的,大家要付钱的,不过,大家都很乐意,往日,总生活在城市的喧嚣中,或者工业学业的繁忙中,很多人都没开心地笑过了,今日,为博得自己一笑,也不会吝啬小钱了。

只见那个耍猴人,将一顶帽子扔向远方,又示意小猴,意思叫它捡回来,小猴却呆在那里不动,或许是听不懂,或许是不愿意,以此来反抗。大家见此状,笑了,是嘲笑,耍猴人可不能失去利益,赶紧用鞭子抽,当然,没有真打,小猴见状,赶紧去捡帽子,真是一种条件反射。后来,轮到一只老猴了,可是老猴对耍猴人不理不睬,耍猴人用鞭子吓它,它不动,后来,耍猴人真抽了,老猴叫了几声,还是不听,我仿佛看见了它忧伤的神情,那是一种不易表达的神情,是忧伤,是愤恨,是无助,是绝望,还带一点淡淡的忧伤。

我回来后,对今天的观赏始终不忘,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没有像看过杂技后的余乐,只有老猴的眼神在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它们从小就失去了走向自然的机会,踏上的是哗众取宠的道路,从小就被束缚,学着它不知道的特技,也不想知道的特技,除了表演的机会,它们的生活是与笼子为伴。虽然不曾享受过自由,虽然不曾接触过自然,但是,猴子毕竟不属于人类社会,它们对于自然的追求是先天性的,老猴经历的多了,终于明白了这一点,它渴望自然,祈求回归自然,然而,这一切都是徒然,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几乎是不可能。

其实,我们总说要与动物和谐相处,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只因为人类是最具有智慧的动物就可以剥夺动物的权利,人类没有这个资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和动物看成是平等的自然成员,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充满爱,不仅在人类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教育思考

全文共 2941 字

+ 加入清单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思考的内容,欢迎阅读!

当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历史再次被景海鹏刷新——中国首位第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来了。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足够幸运。“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的他,将和战友陈冬完成在太空驻留一个月的挑战。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景海鹏说:“鲜花和掌声过后,我们一如既往投入战斗。”三年后的今天,已是将军的他,向着太空再次出征。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年少时到供销社打酱油的一幕,至今铭刻在景海鹏的脑海深处——

那天,供销社的阿姨边打酱油边打量他:你不是前天球场上那个“海鸥5号”吗?!

那是公社组织的一场篮球比赛。他穿着父亲买的运动背心,前面图像是海鸥,后背印着大大的“5号”。谁也没想到,这个小个子投球必中,一举扭转战局。

打完酱油,景海鹏掏钱,阿姨笑着说:球打得好,不要你钱!

那位阿姨或许不知道,她的这句话,从此点燃了一位少年的追梦之旅。多年后的深夜,在航天员教室里回忆起这一幕,景海鹏说:“这是我人生一次巨大的转折。”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 景海鹏说,“不是为省一毛钱两毛钱,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奖励。那一刻让我认识到,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值小学五年级的景海鹏,当时做梦都想着成为学校篮球队的正式队员。然而,因为个子矮,他只能坐冷板凳。不知多少次,他蒙着床单偷偷哭泣。不知多少个夜晚,他抱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破篮球,一次次起跳、扬手,投向自家土墙上用粉笔画着的篮球筐……

至今,景海鹏仍保持着深夜投篮的习惯。就在记者采访的两周前,他还利用训练间隙和教练比赛投球,那天他连续投中67个,“距76个纪录还差一点”。

“投篮”仿佛是一种人生隐喻,最初的梦想也如“画在墙上的篮球筐”一样不断升级,唯有一次次投球般挥汗如雨的努力和坚持执着。景海鹏正是靠这份努力和坚持,迎来一次次梦想成真时刻。

高三那年,他被报栏里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住了——一位飞行员拿着氧气面罩神采奕奕站在一架战斗机旁边。他清晰记得,那位飞行员叫张海鹏。“一样的名字”与“羡慕的心情”双重发酵,他燃起当飞行员的梦想。

从此,从飞行学员到战斗机飞行员,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他的梦想不断点燃,不断实现……如同他最喜欢的连续投篮,实现一个梦想,他马上就有下一个梦想。

“人生,正是由一个接一个大大小小的梦想串联起来的。”景海鹏说,“唯有为梦想奋斗的人,才懂得梦想的力量,才能真正享受梦想成真时的快乐。”

“不管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变”

50年前,出生在10月;50年后,出征又逢10月。

即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50岁出征太空的景海鹏也是名符其实的老将。那份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自信和从容,有绽放的荣光,更有坚守的执着。

尽管时光在他的身上并没有留下太多明显痕迹,但读懂这份自信和从容,也便读懂了时间在这位飞天老将身上的积淀和升华。

打开景海鹏的方式有很多种,时间无疑是一把重要的钥匙。如果从1998年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那一刻算起,他坚守了整整10年,才迎来首次飞天。但此后,时间仿佛站在了他一边,如航天员刘洋所言:“不曾改变的严谨,不曾改变的认真,不曾改变的勤奋,甚至不曾改变的面容和体重……”

任何人都会被时间打败,景海鹏何以赢得时间?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赢得时间的奥秘如此简单,但又如此艰辛。尽管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足以令人动容:“备战‘神十一’,一年左右时间,几乎没有出过航天城,几乎没有双休日,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

刘洋至今仍为偶然撞见的一幕深深震撼。那是“神九”返回后不久,他们刚刚从紧张的任务中脱离,还未来得及休整喘息。一次她敲开景海鹏的门,赫然看到了满屋的学习资料。刘洋诧异地问:“师兄,你摆满屋子书干嘛呢?”他笑了笑说:“准备下次任务。”“可‘神十’任务我们按规定不能参加选拔呀?”“那还有下次呢,还有‘神十一’‘神十二’呢?”

超出常人的毅力让他赢得了时间,时间也回报他的精彩:飞天时间越来越长——从“神七”3天、“神九”13天到“神十一”33天,飞天高度越来越高——此次“神舟”“天宫”组合体飞行的高度比以往抬高了50公里,他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飞天高度最高的2名中国人之一。

“不管飞得再高再远,感恩的心永远不变!”景海鹏动情地说,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他今天取得的一切,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父母的养育;他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浸透着太多人的心血。

他盛赞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为飞天开拓者、先行者,感激默默支持他的科研团队,感谢所有航天人:“他们都是给我们增添翅膀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飞天翅膀!”

“航天员的舞台在太空,这辈子就想干好这一件事”

太空飞行的高风险,众所周知。经历了如此生死考验,已经两度飞天“功成名就”的景海鹏,为什么还要选择第三次飞天?

他的回答很简单:“航天员是我的职业,航天员的使命就是不断去执行飞天任务。”

他的回答很动情:“我热爱这个职业,挚爱这个职业,酷爱这个职业,愿意时刻准备着接受祖国挑选,宁可备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备。”

梳理景海鹏的飞天履历,或许是巧合,他的每次出征年,都是奥运年。

谈及这个话题,他眼睛一亮,突然问记者:“今年奥运会夺取中国首金是哪个队?总教练是谁?”

没等记者回答,他便脱口而出:“中国射击队,王义夫。”

在景海鹏眼中,这位一直战斗在奥运舞台上的射击明星堪称榜样:“王义夫先后以运动员和总教练的身份参加了9次奥运会,我才‘参加’了3次,和他比差远了。”

景海鹏希望像榜样王义夫那样一直战斗下去。“运动员的舞台在奥运赛场,航天员的舞台在太空,这辈子我就想干好这一件事。”沉思片刻,他接着说:“只有干好了这一件事,才不辜负传到我们手中的接力棒。”

茫茫太空,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注定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今天他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将是明天的路标;他们的每一次勇敢出征,都在给后来人传递力量。

今年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前,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重温了18年前加入航天员大队时候的誓言。

“最后一句‘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其实就是我们的初心。”景海鹏说,“选择继续飞行,理由只有一个——践行我们面对国旗的承诺。”

更多热门文章:

1.关于景海鹏三次飞太空的感想2000字征文

2.景海鹏三度飞天优秀征文2000字

3.关于景海鹏三次飞天征文2000字

4.2016年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的征文2000字

5.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教育思考论文2000字

6.关于神舟11号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

7.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思考

8.神舟十一号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由端午节引发的思考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新闻,相关韩媒称“屈原是韩国的,端午节也是韩国的。”这让屈原先生在九泉之下怎么能安心?而且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了,他们的言论被世界承认了,这个事实无疑让中国人感到讶异和愤怒,同时我也在思考:韩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目的何在呢?它为什么敢这么做?

为什么?众所周知,韩国在历史是一个向中国俯首称臣的附属国,在近代又受到日本的压迫,如今国家经济的发展又不得不受约于美国,这导致了它疯狂的剽窃中国文化,除端午节外,中医、甲骨文、汉字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侵犯现象,韩国正在极力地改变受中华文明影响的韩国文明,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据为己有。何况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好的东西谁不想拥有?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不少国家收获了累累硕果,韩国也不例外,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它开始重视这个国家的内涵:文化底蕴。试想一下,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的国家怎么能经历风雨昂首挺立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韩国想用中华文明填补自己的空白,企图利用文化来抬升自己在东亚的地位,明明是强盗般的行为,偏偏还要装得光明正大理所当然,它的虎狼之心,早被世界识破。

它为什么敢这么做?第一,它的强大后盾是美国,美国的超级地位代表了强大的实力。第二,中华儿女越来越不重视文化的现象被发现了。因此,韩国认为:既然你们不在意,我们又有强大的大哥,抢你的端午节不行吗,有本事你拿大炮轰击我呀!

这给我们深刻反思的机会,当韩国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华文化的时候,我们除了愤怒的谴责,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韩国可以将中国的端午节申报成自己的传统习俗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重视不够,保护不当。我国的文化保护部门也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防止他国的文化侵略,早日把中国文化申遗,刻上世界认同的烙印,并且让国民更加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

端午节,一个纪念屈原和吃粽子的盛大节日,在所有的华夏子孙心中都是重要的存在,单单从过节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喜悦来说,我们决不允许端午节离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沙漏引发的思考300字作文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我在弹钢琴。当我目光转移到一个沙漏的时候,我惊呆了,差点都要叫了出来。

那个沙漏虽然竖在那里,上面的沙子也有很多,但沙子居然不漏下来。我觉得好奇怪,沙漏不动了,这种事情都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呢!

我正看得发呆,老爸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没等我开口,他就先说道:“噢!原来是这样。儿子,你来看,这肯定是其中的一些沙子挤在了一起,挡住了中间的道路。”接着,他轻轻地一碰,那沙漏就恢复了原状,沙子又通畅地流了起来。

弹完钢琴后,我觉得很可惜,因为老爸破坏了这个景观,于是我就拼命地想重现这一现象,可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我突然想到,这件小事不就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吗?那就是不要抱怨没有机会,只是机会是说来就来的,是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我们只要能把握住机会,我们就能成功。这也印证了一句俗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道算式引发人生思考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雷辙

无意间看到了一道蕴涵人生哲理的算式:90%×90%×90%×90%×90%=59%。如果把100%当成100分,90%就是90分。这道源于现代化机械生产管理过程控制效应的经典算式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或许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之后,很不错的90分,带来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不及格。就拿学习成绩来说,60分是及格线,考100分比较难,90分则是优秀分数。但是,学习过程由多个环节串联而成,每个环节都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如果一个人处处满足于90分,最终可能只会得到一个不及格的59分。

“平庸者浅尝辄止,成功者精益求精”。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做到90%,那么剩余的10%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发酵,就会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说明做事越接近成功就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时常会听到一句话:“不要过得去,只要过得硬。”将这个道理引申至工作中,就是必须时刻保持始终如一的工作标准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当一项工作接近尾声,往往也是最关键的,这个时候就越不能松懈。只有把每个细枝末节干好、抓牢、做实,才能够高标准、不打折扣地完成工作。反之,如果抱着只求过得去的心态干工作,敷衍了事,不尽全力,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可能会因为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历史故事“一马失社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率兵打仗。战斗前夕,理查派马夫备战马。由于马掌钉不够,只给战马钉了三个马掌钉。两军交锋后,战马因马掌丢失而摔倒,理查也因此被俘,进而失去了整个国家。理查的失败竟缘于一个马掌钉,假如当时马夫能够将分内工作认真细致做好,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人生亦是如此,人的成长之路就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一段接一段,不能因为小瑕疵不影响大局就不去完善,也不能因为小毛病不影响整体就不去改正,这样只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在人生的路程中,我们惟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进,勤勤恳恳耕耘,在每个环节、每段路途上都按照100%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付出100%的努力顽强拼搏,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由聂树斌案引发对冤案的思考

全文共 4079 字

+ 加入清单

冤案一般在我们看来,就是指对无辜的人进行了有罪认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由聂树斌引发对冤案的思考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21年前的聂树斌案2005年因为另一“凶手”王书金的出现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以后,曾让许多人认为冤案即将被平反,近些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冤案浮出水面并得到平反,激发了我们对国家法律的信心,然而,聂树斌案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尘埃落定,成为了很多人心上的一根刺。冤案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以及他们的家属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同时也会破坏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所以减少冤案的发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寻找冤案的防范机制首先要知道冤案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聂树斌案;冤案;防范

冤案一般在我们看来,就是指对无辜的人进行了有罪认定,然而在司法实务中,有的时候并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是无辜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安机关采取非法手段获取证据,司法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办案,或者将案件久拖不管,这对被怀疑犯罪的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是一种侵害,那么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冤案?冤案在近些年的曝光度越来越高,是因为这些冤案的当事人都开始一一被洗脱冤屈,那么已经过去21年的聂树斌案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1 聂树斌案回顾

首先来回顾一下聂树斌案始末: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2005年,河南警方在荣阳抓捕犯下多起奸杀命案的河北广平籍农民王书金。王书金供述曾强奸多名妇女并杀死人, 其中包括一起“1994年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 ,而其供述内容,媒体后来称“与聂树斌案高度重合”。2007年3月,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王书金死刑立即执行。王书金不服判决,以判决欠缺玉米地奸杀案, 因此未认定其重大立功为由,上诉至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王书金供述与石家庄西郊强奸杀人案证据不符,不能认定王书金作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2015年6月、9月和12月,聂树斌案复查期限先后延期三个月。2016年2月,山东高院决定再次延长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6年6月15日。

聂树斌案从1995年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到如今,经过了21个年头,仍然没有尘埃落定,令人唏嘘不已。聂树斌案出现之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冤案的曝光,冤假错案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公民的关注,湖北佘祥林“杀妻”被判死缓,入狱11年后,妻子现身,无罪释放;杜培武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一年后,被宣告无罪;相比之下,案发后很快被被执行死刑的聂树斌、呼格吉勒图的离去则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永远的伤痛,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些只是近年来中国冤假错案的冰山一角,这些只是我们能够看见的伤痛的小小的一部分,多的是没有被曝光出来的亲情别离,多的是在黑暗中寻求正义。聂树斌案是这些案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它并不是在司法进步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我们都在努力,我们在总结,我们需要从过去的失误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使得我们的法治社会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要想解决冤假错案的问题,首先要分析冤假错案形成的原因,从源头上治理,从其形成之处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

2 冤案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不同观点往往对冤案有不同的分类。违反法定程序是否属于冤案有三种观点,肯定说、否定说与折中说。肯定说将冤案分为了三类:第一种即事实认定错误,第二种是法律适用错误,第三种则为违反法定程序。[[2]]因为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前提是不违反法定程序,否则就违背了程序正义原则。我们在追求实体正义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程序正义,所以将违反法定程序纳入冤案我认为是合理的,而且违反法定程序在实践中不仅仅是冤案的表现形式,还往往是冤案形成的原因。当然,并不是所有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都要被纳入冤案,还需要区分对待。

综上,我们可以简单将冤案总结为,因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或违反法定程序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在司法实践当中,事实认定错误与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较易于纠正,往往法律规定得也很详尽,然而由于违反法定程序而侵害到他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就显得有些“说不清”,这也是冤案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冤案形成的原因,既需要从法律的角度,也需要从社会人情的角度分析,因为虽然我们处于一个法治社会,但是往往民意对于司法的影响也是不得不重视的。

(1)立法与刑事政策与价值理念方面

由于我国刑法长期以来的传统就是“有罪推定”,这项原则已经在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普通民众的心中扎根,这与现代法治社会的刑事政策与价值理念背道而驰,可以说,“有罪推定”原则是冤案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从具体的制度上分析,我国的立法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亟待完善。

首先,无罪推定原则尚未真正确立。国际社会认可的无罪推定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标准:第一是疑罪从无,第二是控方举证,第三是沉默权。我国立法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上还没有给予保障,所以可以说我国并没有确立一个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的无罪推定原则。尽管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但对沉默权规定的缺失使得在实践中,司法人员一旦认为某人有嫌疑,就直接将其认定为罪犯,对其进行羁押以获取其承认有罪的口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冤案发生的概率。

其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规则的不完善。证据在刑事案件整个过程当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案件的审判结果,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尽管立法机关已经明确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写入《刑事诉讼法》,但在实践当中仍然存在许多办案机关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行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之一在于针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规则尚不完善,例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监督机制就还没形成详尽的立法。

(2)良好刑事司法环境的缺失。

首先,公安机关一直以来都顶着“命案必破”和“限期破案”的压力在履行着职责,所以公安机关在办案的时候往往为了达到快速破案的目的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如刑讯逼供、诱供等,甚至会出现某些办案人员迫于压力寻找替罪羊等极端的情况。事实上,纵观世界,刑事案件的破案率并不是很高,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只有40%左右,而在我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999年以前,破案率居然高达60%以上,这从侧面反映我国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另外,办案经费不足、办案人员能力的缺乏也是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其次,检察机关、法院难以独立办案。刑事诉讼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必须要办案人员心无旁骛地去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与合法性,这就要求检察机关与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独立办案,这也符合我国的司法的精神。但在我国实践中,在出现疑难、复杂、重大案件时,地方党政部门进行干预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地方都存在“三长会”的做法,即由地方政法委组织公检法三机关负责人就疑难、复杂、重大案件进行讨论、协调。地方党政部门并未亲自审查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不太了解,并且基于“维稳”的需要,往往倾向于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因而很容易导致冤案。

(3)民意的反作用

民意是社会大众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特殊行为、事件的集中表达和价值评判,是集体意识行动的结果。民意对于刑事案件的影响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上,民意在刑事司法运作过程中,起到了不少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防止刑事司法体制贪污、渎职行为等监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民意因为其自身的缺陷会起到反作用。首先,民意在量的范围上较为模糊,究竟多少数量民众的意见可以称为民意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规范,这就使得民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民意往往容易被左右,而这种特性一旦被控制和利用就很容易造成妨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成为导致冤案事发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现在信息传播方式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民众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缺乏辨识能力,更加容易被误导。

3 聂树斌案的评价

聂树斌案与近些年被一一平反的冤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聂树斌是无辜的,但是没有证据证明无罪就要推定其是有罪的么?这不是有罪推定的思想吗?所以聂树斌案当下的关键并不在于聂树斌有没有罪,也不在于王书金是不是真凶,而是有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聂树斌有罪,如果没有,那么很显然,法律就应当判定聂树斌无罪,这才是无罪推定的精神之所在。这也和前文讨论过的冤案的概念中反应的精神相契合,任何人在被判有罪之前,他都应当是无罪的,所以并不是法律适用错误或事实认定错误才属于冤案,违反法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造成的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也属于冤案的范围,所以聂树斌案当中如果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我们甚至不需要去考虑聂树斌是否是无辜的,这个案子必定是个冤案。

当然不得不看到,聂树斌案当中存在着太多无法解释的疑点,比如,聂树斌被拘禁后4天的讯问笔录不翼而飞,这不得不令人生疑,而且聂树斌也曾经对他人诉说过被刑讯逼供的情节,再比如,有些证据在细节上还存在疑点未被合理排除,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让人怀疑的地方,当初刑事诉讼的整个程序到底符不符合法律规定,当初的证据是否已经足以判定聂树斌有罪,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2014年12月12日,在聂树斌母亲坚持不懈的申诉之下,在诸位有良知、信仰法律的有志之士的帮助之下,在社会的高度关注之下,最高人民法院不负众望地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尽管该案的复查一拖再拖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结果,但是我们相信,司法终将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试析由一堂课引发的对小学语文作文讲评的思考

全文共 3642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摘要:作文讲评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教师的讲评应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讲评形式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学生自我对话等。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讲评 学生中心 对话

作文讲评,顾名思义,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解和评价的教学活动。笔者就最近所听的一堂作文教学课及由其引发思考述之于下,以期引起同人的思考。

案例呈现:

这是一堂区级的小学四年级作文教研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听课的有区教研员和全区四年级的语文教师。

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具体地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上。就“具体地写”这一要求,教师教给了学生“放大镜”的方法——-抓住动物的某一特点,放大这个特点后再进行具体描写;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要求。教师教给了学生“拟人”的方法——把所写的动物当成人,写出它“嘴里说的,心里想的”。教师的这种“重点突出,方法明确”的作前指导,让听课的教研员和语文教师频频点头。

经过了大约20分钟的作前指导之后,学生开始动笔写作。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快速动笔书写,极少有咬笔头无从下笔的学生。从学生的写作状态看,教师的作前指导是成功的。

学生写了大约10分钟后,教师让大家停笔。课堂进入作文讲评环节。

教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作文和大家分享的?学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学生跃跃欲试但最终还是没有举起手来。教师等待了一会,终于有一个男孩子举起手采。教师让他站到讲台上,并将他的作文用投影仪投射出来。

男孩子写的是猫。大约写了250字。

教师: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写的作文。“我最喜欢的是动物是猫。我家有一只猫,它非常可爱”。好,这是按照老师给的开头写的。“它的毛是白色的,头上有一对尖尖的耳朵和一对大眼睛”。语言太平淡了,我们说它的毛是白色的。还可以怎么说?

班上其他同学:雪白的。

教师扭头对站立一旁的学生说:听到了吗?雪白的。

教师:一对尖尖的耳朵,一对大眼睛。怎么听起来感觉很不舒服?重复!写耳朵时用了“一对”,写眼睛时就不要再说“一对”了,应该说“一双”。那么,是什么形状的大眼睛?三角眼也可以是大眼睛!应该怎么说?

男孩子听到老师这么说,有点局促不安了。

班上其他同学:圆圆的大眼睛。

教师:“小猫的嘴小小的,经常‘喵喵’地叫,好像是说:‘小主人,我饿了,给我点吃的吧。”’你这一段明明是写小猫的外形特点,怎么又写到小猫好像在说什么了呢。还有,你接着前面的写下来,就应该是“它的嘴小小的”,而不是“小猫的嘴小小的”。

男孩子的脸这时候已经很红了,在讲台上站立不安。

教师继续进行“念一句评一句”式的讲评,直到下课。

男孩子拿着作文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上。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有如下四点思考:

一、思考之一:小学作文讲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大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对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是鼓足了多么大的勇气走上了讲台,在同学面前,在许多陌生的成年人的面前展示自己的作文,对孩子而言,无疑是在努力地超越自我。同时,这个孩子又是带着多么强烈的希望走上了讲台,他必定认为自己的作文应该是不错的,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就在这样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中走上讲台的孩子,是应该得到教师由衷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的。但是,教师却恰恰忽视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这一因素,进行了“以我(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习作讲评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恰恰是违背教育与教学本质精神的。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他们的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在本案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更多关注,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迪。教师是“以我为中心”,站在成人的立场和角度,来审视和评判孩子的作文的。应该说,这样的教师教育行为是违背教育本义的。 "

二、思考之二: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一说到评价,我们必然会想到标准。因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就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通过对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当教师不顾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从成人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它的确是一篇问题重重的习作。但是,若站在一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角度,它还是不是一篇一无是处的习作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首先,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内能够完成200多字的片段描写,是十分不容易的。其次,这篇作文表达的意思是清楚的,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此外,学生还用到了教师在作前指导中所讲的“拟人”的手法。应该说,这至少是一篇中上水平的作文。但是,正如案例中的教师一样,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无意识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下,绝大多数孩子每写一次,就失败一次,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害怕写作文。 那么,怎样的评价是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呢?那就是首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作文。对此,我国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说:“中年级的文章可以是不分段的,也可以是一个片段,甚至孩子习作中有点问题,或者有点不通的句子也没有问题。”高林生先生还说:“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蹲下来看孩子的习作,增强孩子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们乐写、会写。还是那句话,以童心看儿童的作品,这样你就会发现闪光点。”

综上所述,作文评价标准应是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具体做法是“心中有标(课标)”和“目中有人(儿童)”。

三、思考之三:小学作文讲评的目的是什么?

就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而言,包括“教师作前指导一学生习作一教师讲评习作一学生修改”这四大环节。由此可见,教师讲评学生作文属于作文教学过程的中间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学习作讲评有两大目的,一是认识上的,一是能力上的。从“认识”的角度讲,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从“能力”的角度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知识与方法,能对作文进行有效的修改。

以上是从普遍意义上阐释习作讲评的目的。若是具体到实际的习作教学课,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次的习作教学都是有侧重点的,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一次课中对所有的写作知识和方法进行讲解。因此,每一次习作教学都应该围绕重点来展开,习作讲评环节也不例外。就本案例而言,既然教学重点是“写具体”和“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教师在讲评时,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两点来进行,而不是对每句话进行点评。

综上所述,小学习作讲评的目的应是紧紧扣住教学的重点,深化学生对某种写作知识和方法的认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以便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思考之四:什么样的小学作文讲评是可行的?

雅斯贝尔斯认为,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应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根据现代教育对话哲学以及语文作文讲评本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以下三种对话方式。

师生对话。在师生对话中,师生以一种完全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应是命令式的指出,而是应以一种期待的口吻,向学生提问:“你看看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再读一读,看看怎样改会更好?”教师不直接提供现成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比如已有的口语经验、语感、已有习作知识等)改正错误。当学生实在改不出时,教师可以做一些提示或者再给出答案。这样,学生所感受到的不再是压迫,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成长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的自我充盈感和自信。

生生对话。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就小组成员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问题进行讨论。在彼此的交流对话中,学生通过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文而展示了自已,同时加深了对相关写作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有可能在彼此的辩驳中发现新的问题,使得认识和领悟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因此,《标准》提出,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自我对话。学生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已经在认识上深了一层,方法上更进了一步,心态上也更加开放。而此时,教师让学生再来反观自己的作文,学生就会对自己的作文有某种顿悟。通过这样的环节,就实现了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有效的修改。而这样的行为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心有所悟之后的更加有意义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共享”引发的思考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人是群居性动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脱离不了集体;随着“资源共享”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提供便利的同时却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人们常说:“如果你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增加一倍;如果你分享忧愁,忧愁就会减少一半。”由此可见共享的魅力。时下最为流行的便是共享单车。只要下载APP,对车扫码或输入车牌号查开锁码,伴随“嘀”的一声,你就可骑着这辆车在交通堵塞的市区畅游,且价格优惠。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便捷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倡导“绿色出行”、减轻交通负担,这样对个人和社会都极有益的发明,却在运营不久后遭到残暴对待。

媒体新闻时常报道“共享单车被投河、被砸烂”,一些小区惊现二维码被撕或是被上私锁的单车,甚至有人拆车拿零件卖钱————这一切的一切,清晰地证实着一个事实——市民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如果将共享资源占为已有,这还是“资源共享”吗?社会生活的公共秩序依旧文明有序吗?

走两步路边也许就有几辆倒地不起、堆叠一处的共享单车,抬头四顾也许就发现一排排共享单车阻塞了道路,有的城市甚至因此限制了共享单车的投放量————为什么不多行几步路,多推一会车?当你享受着便利之时,可有想过为他人带来了麻烦?你可见过,在某些并不宽敞的人行道上摆满车辆,行人却在非机动车行道上踽踽独行?共享,不仅是资源的共享、便捷的共享,又何尝不是情感的共享、责任的传递?共享,需要人人都为他人着想,哪怕只是一分。

共享单车只是共享时代中的一个缩影。共享书店、共享篮球、共享电动轿车————在共享时代中需要每一个人用心地维护资源、负责地使用资源、用爱去传递资源。当你捧着一本干净整洁、犹余袅袅茶香的共享书籍,你就如同在与上一位读者打招呼,然后将他的暖心的力量传递给下一位、下下位;当你将一个弹性极好、一如簇新的共享篮球投进篮筐,你的喜悦就不仅是你的喜悦,仿佛有许多人与你分享;当你拉开一辆共享电动车的车门,置身于井然有序、清新怡人的环境之中,那每一次转弯、每一次前进仿佛有人与你同在,微笑着伴你驶过一个个生机蓬勃的绿灯————这是共享的力量,温暖的力量,爱的力量!

资源的共享需要每一个人认真地、负责地、精心地维系。当你捧着书、拍着球、骑着单车、开着汽车,需谨记什么是共享,于是,爱也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由思考引发的……作文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锣鼓声震天。一家人张罗好年夜饭总算坐下来吃了。活泼好动的弟弟狼吞虎咽的吃了点饭就想跑出去,刚起身却被妈妈止住:“坐下来,饭都没吃干净。”弟弟不情愿的吃完了饭,之后又跑出去。

看着弟弟碗里残存的一粒米,我突然想到了什么,而且它们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过去:【“食”道篇:一米定兴衰】

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食物怀着一种极为崇敬的感情。天主教教徒在用餐前还会进行祷告:“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可以果腹的食物。”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只是“果腹”,不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里的朝代更替似乎都有直接的原因。若是盛世,那必定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繁荣画面,就像《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样: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房屋鳞次栉比,交通井然有序;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乱世里多半是伴随着“饥民无数,易子而食”的现象,因为饥饿而造反也不难理解。

每个朝代的诞生,都源于前朝的深度腐朽。在经历了一个休养生息、较为清贫的开头,一段或长或短的繁华之后,也都会无可避免的因为自身的深度腐朽再次走向覆亡。这算是封建王朝的兴亡规律,其实当时的人民哪里奢求那么多,吃得饱就行。

“米少国则亡,米多国则兴”,原来一个国家的兴衰,竟然被这小小的一粒米所掌控。

现在:【人心篇:一米见人心】

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让人们尝到了不少甜头。许多美食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像《舌尖上的中国》《一城一味》等介绍各地美食的纪录片也是大受欢迎。可那些原生态美食却与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餐桌上的它们,背景都相当不简单:蔬菜的“干爹”是农药;水果的“后台”是膨大剂;就连猪都是抗生素养大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底去哪儿“度假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目共睹,可是还是有人受到诱惑而剑走偏锋,其原因何在?其中的种种罄竹难书,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角落里的黑暗和罪恶害人不浅,他们把善良的人逼上绝路,实质上也是在危害我们的国家。虽然那永远只是少数,但也要提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中国有先进的原子弹,航天技术等等。但中国人民的餐桌安全谁来保护?吃得放心真的“难于上青天”吗?我不相信中华民族辉煌和平五千年敌不过这风云变幻的三十年。

愿有一束阳光照进社会的角落,涤荡所有的黑暗与罪恶;愿有一阵天籁安抚所有不安的,受伤的心灵;愿这片土地上的人心永远澄澈……

未来:【世道篇:一米启盛世】

前人为能否吃饱而担忧……

今人为能否吃而担忧……

对于后人,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拥有更好的世界,它们的担忧很少甚至为零。当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后人可以有更好的世界,我们该怀揣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梦想上路了,也算是给中国梦助力。你的梦想很宝贵,你能感觉到的:如果中国梦是浩瀚的大海,我们的梦想就是一滴滴小水珠;如果中国梦是美妙的乐曲,我们的梦想就是一个个音符;如果中国梦是璀璨的星空,我们的梦想就是一颗颗繁星。

佛语“一念境转”。我觉得也是,很多时候,一个念头就能改变历史。当我们站在岔路口的时候,不要犹豫,心存善念,选择善良,选择正义;也许这样的人并不成功,但是至少他做的都是对的事走的都是对的路,活得亦然快乐。就像“蝴蝶效应”,一个人带头常常能够带动一大群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很多事,一念之间,就是两个结果,完全相反的结果。

亿万个善小,将汇聚成辉煌的明天。

亿万个恶小,却能揭开动乱的序幕。

决定明天的钥匙,就在我们手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