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道德作文5篇 作文怎么写通用20篇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个国家的教育;道德是什么?道德是自己个人的形象;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小编收集了关于道德作文5篇 作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浏览

3628

作文

1000

用道德镌刻心灵的石碑600字作文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尚的信仰——道德

道德是一种责任。忘不了那一天,泉州市宏福园内哀乐低沉。泉州市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闻讯而来的市民,纷纷赶来为一位逝者送行。他不是什么领导,更不是什么伟人,但他却是市民公认的“最美公交司机”——吴斌,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尽全力踩住刹车,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犹如春风般吹拂每个人的心灵,诠释着人们心中那份永恒的信仰。

道德是一种诚与信。小小的你能干什么?是听妈妈话的好孩子?还是认真完成作业的好学生?江苏一小男孩上学时不小心刮伤了一辆私家车,由于找不到车主,他留下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颇有感慨,不仅没对他提任何苛刻要求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表现出的诚信与担当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车主的宽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彰显着整个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避免意外,却可以改变意外,小小的举动,可以让人民为之感动,可以让社会为之赞叹,可以让生命的花为之溢彩!

道德是一种善与美。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奇迹,唤醒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意识;吴孟超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杨建一性格内向,走路慢慢,却徒手与歹徒搏斗,用生命践行着教师的誓言;郑益龙,14秒,21步,为救落水游客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英雄惊天动地的壮举,更需要这样一点一滴友爱与温暖的积累,他们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平凡而美丽的感动,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善与美的洗礼,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道德带来的是朴实而真切的收获。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道德中的每一朵浪花,你若能轻轻拢住,灵魂就不会因缺少色彩而黯然。让我们一起用道德镌刻心灵的石碑,让我们一起追求道德,为善良欢呼,为美丽感动……

[用道德镌刻心灵的石碑6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论老师职业道德议论文

全文共 374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论老师职业道德议论文,欢迎借鉴!

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老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老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老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老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三载,我品尝了甜酸苦辣,各种的味儿,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老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老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老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老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老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老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老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老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老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老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老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老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老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老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老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老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老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老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老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老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老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老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老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有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小插曲,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在教学《猫》这课时,学生非常喜欢,十分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愉快,我教起来也很轻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也参与到朗读当中,范读课文,正当我读到“枝折花落”这个词语时,一只胖胖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停下来,问道:“有什么疑问?”那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的词语读错了,“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读“shé”,不是读“zhé”,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问那学生:“你有什么根据?查过字典了吗?”那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查过字典的!”我马上请有字典的学生查阅了一下,结果这个“折”字是一个多音字,里面有三个读音,shé的读音是“断了”的意思,与课文中的枝折花落的解释相符,顿时,我脸上红了,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不起,也许老师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你们还可以去查阅其他的字典进一步核实,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以后,也要象这个同学那样,遇到疑问要多查字典,多查阅资料。”这样,他的脸上才略显满意的神情。

课堂上这个小小的插曲给了我不小的感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老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老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老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老师。

老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老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老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老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老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老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老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老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例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经过几次观察后,我确定了是该生所为,此时,我把该学生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握住他的小手,亲切地说:“我现在是你的朋友,特意来聆听你的心里话,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说出来,那就敞开你的心扉,尽情地向我倾诉说吧。”孩子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内心的痛苦,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他打我……很痛……”此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终于明白了一切,孩子想得到的东西,家长不给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孩子平静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孩子很喜欢找我聊天,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老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老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老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老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我观看了10月1日晚上播出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晚会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环节。每个章节采用播放电视短片,现场访谈、歌曲舞蹈、朗诵颁奖礼致辞等多种形式交替进行,诠释了震撼心灵的道德之美,让我们走进了感人事迹后的他们。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高淑珍用单薄而坚强的肩膀挑起了“炕头小课堂”;天使何玥捐献器官延续了三个人的生命??他们有着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但平凡的背后,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我们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是他们的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道德的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人间。

曾无数次被感动的落泪。特别是杨小玲老师的事迹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做为一名普通残疾人舞蹈教师,却培养了那么多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而且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杨小玲老师从教22年,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称号。并且开创了一套用鼓声、气息传递节奏的教学法。

在义务指路的老爷爷身上我明白了人要热心,也知道了为人民服务是快乐的事。在刘子元身上我学会了看见别人有困难就帮助,如果不帮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我还明白了只要别人有需要就要伸出援助的手;在赵国强生身上我明白了看见有让自己打抱不平的事时,就要拔刀相助,因为自己不是自己的,而是全世界的,我们都应该有帮助别人的一颗心。

愿在他们的带动下,每个人都能够高举“道德”这面精神大旗,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让道德的力量去温暖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道德难题的作文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我认为说得很对,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

记得一次上完体育课,我们左顾右盼却没有找到队伍。这时理智告诉我我们应该尽快组成队伍,但那样无疑会回家更晚。可如果就这样开溜,岂不算是逃队了?我们都犯了难,一些同学纷纷三五成群走了。我想找李雨欣商量一下,可她也不知什么时候溜了。

最后,我和其他五个同学选择了去找李老师,说明情况后,我们在她的目送下组成一支迷你队伍离开了。离开时,我放松了许多。

当你在人生路上遇到诱惑时,请记住这句话吧,它会使你受益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道德成长感悟日记5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有一群道德犯他们无道无德犯了自己原100分的道德素养。他们最近又把自己那所剩无几的道德送给心中的贪欲了。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大家闷在和蒸笼似的教室里,心情十分着急都想快点儿回家,在凉爽的空调风下吃着冰棒写作业。过了一会儿,老师来放路队了,他走上讲台,做了个嘘的手示,意思我们"请安静下来"我们的.意思立马回到座位,安静了下来。老师见我们安静下来,便去关书柜边的那个窗户,等待老师说话,书柜边有个巧克力,它在那儿放不久了,上边有些灰尘。老师看见它,便随手拿起来看看,没想到她竟然放出一声:"巧克力被谁吃了!"我听见后找急的说:"我没有,不是我。然后大家就这样吵了好久,一个声音如划破天空似的使我们一愣,安静下来。有一个同学说:"老师,吏鲜滟偷了您的巧克力。"老师立刻下达命令:吏鲜滟,上来!我见她苦着脸站起来,一步步地走上去,不敢看老师那可怕的脸。我没有听清老师说什么,因为全班都议论纷纷,可以和菜市场有的一比,不一会儿,那个人低着头,流着泪,快速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不敢直视大家嘲笑她和指责她的眼神。巧克力被偷吃案在一片议论和责怪中落慕了。

我十分赞同《钓鱼的启示》中那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是的,道德只不过是一个决定的对错,他难道总会想方设法地制做出让人难以抵挡的诱惑。道德是无价的,用多少钱也换不来,一但失去就不再会拥有的。

我们要讲道德,要勇敢地拒绝错,热情地接你对。道德可以使小草更绿,让树木更高,让花儿更美,让人们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范文:道德的血液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道德之心,人皆有之。道德,是一个民族身体里应该流淌血液

道德,是人生存之根本。道德之心,泱泱中华之传统。仁、义、礼、智、信,五德修身,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之爱,成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德之师;义之忠,成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德之将;礼之谦,成孔融“三岁让犁,尊长尚礼”的德之贤;智之慧,成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德之臣;信之守,成季布“一诺之信,千金难买”的德之志。他们以德修身,上奉明君,下诲贤才,大齐天下。

五德铭心,香薰尚德之帮,风正行德之气。道德之心,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河。

道德是一个企业成为行业领军先锋的法宝。

今德之心,庸庸国人之缺失。灯红酒绿、钢筋水泥的浮华之下,滋生着腐锈。“三鹿”才被“三聚氰氨”击倒,“双汇”的“瘦肉精”、上海的“染色馒头”,再次冲击国人的信任;“楼薄薄”“楼歪歪”“楼倒倒”,房产商们,忘记了他们身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万物莫不尊道击贵德。无德则失道,失道者,则必遭到世人之唾弃,市场之淘汰。

道德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精神之指引。“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社会竞争,不应忘记我们身体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为师者,以袁文婷为标,传道授业,德诲桃李;为官者,以沈浩为标,廉政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商者,以海尔为标,先义后利,市场竞争不忘道德操守。为国者,更应该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规范法律法规,弘扬传统美德。日本地震,我们以德报怨,积极地救援,才是一个国家应该有的道德风范。

以史为鉴,以德为标,启道德之心,以我们民族身体里道德之血液,净浮躁之气,化精神危机之结。重振尚德这邦,展华夏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明道德奔梦想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之中,如果地球妈妈受到了伤害,那人类面临着的就是灾难。

在马路边,在街道……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不良行为。

一次,我在街边散步,看见一位叔叔和他的同伴谈的沸沸扬扬,忽然,那位叔叔随地吐了一口痰,却不理不睬地走了,一位清洁工阿姨看见了,连忙跑过去提醒他,但那位叔叔却无理取闹,非常生气,周围的人都则骂他,但他还是根本不管这件事到底是对是错。

过了一会儿,我把目光转移到了一个小朋友身上,那个小朋友正开开心心的吃着美味的香蕉,当他把香蕉吃完时,随地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并没有扔在垃圾桶里,我赶忙跑过去,对他说:“小弟弟,请不要乱扔垃圾,要不然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变的更加恶劣!”但它却不理不睬,我只好捡起香蕉皮扔进垃圾箱。但我不希望以后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像这样的不良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例如:随地大小便、不尊老爱幼……不仅仅是坏事,还有一些学雷锋做好事的人。

我们不仅要保护环境,还要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

我开开心心地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我看见了一位阿姨正在责骂一个,嘴里说的全是脏话,这时,一位路人走过来,对那位叔叔说:“请你不要说脏话!”但那位阿姨并没有理睬,于是,那位路人又对他说:“请你不要再说脏话了,不然我们城市的形象都被你破坏了!”旁边旁观的人流越来越多,那位阿姨看见了,非常后悔,便带着那位小朋友走了。

每一片乱扔的垃圾背后,都有一个公德心淡薄的人。一个公德心淡薄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社会公德心是温暖社会的良心,任何个人一旦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事情,都将引起众怒,受到众人的唾弃。文明要传承,和谐要构建,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只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公德心,社会秩序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

绿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保护环境是出于对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尊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洪水、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追溯其根源,是人类自身行为在蚕食着自己的家园。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者的队列,从提倡环保、参加植树、垃圾分类开始,做真正的绿色公民。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做一个讲文明、美言行、扬公德的小公民,让地球妈妈不再伤心、不再流泪,让地球妈妈更加健康、美丽!地球妈妈健康了,人类才会健康的生活、工作,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创造的更加和谐、美好!

[文明道德梦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道德的高中英语作文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China has long been known as “the land of ceremony and propriety.” Today however people often complain that public morals are no longer what they used to be. A family for example likes a cell of society which also mirrors the general mood of a country. As we know the Chinese have very strong family ties. But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modern” concept to families people find that problems like high divorce rate and extramarital affairs become more serious than ever before.

Another example: the name of Lei Feng who was always ready to lend a helping hand to others used to be known by almost all Chinese as a model to learn from. But today some people claim that “the spirit of Lei Feng” is outdated. Fashionable ideas say money talk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ppearance of some evil phenomena is not surprising. But we should not sit passively by and let it run rampant. Instead a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morals and ethics of the public.

Personally the media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is regard. They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praise the good and criticize the evil. They should guide people how to tell th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from the fault ugliness and evil.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今天,然而,人们经常抱怨公共道德也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一个家庭,例如,喜欢一个社会的细胞,这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一般情绪。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人有很强的家庭关系。但随着家庭的“现代”概念的出现,人们发现问题的高离婚率和婚外情变得比以往更为严重。

另一个例子:雷锋的名字总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给别人,被称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模型来学习。但今天,有人声称“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时髦的想法说钱谈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一些恶现象的出现并不令人惊讶。但我们不应该被动地坐着,让它横行。相反,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公众的道德和道德。

就个人而言,媒体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他们应该不遗余力地赞美善和批判邪恶。他们应该引导人们如何从错误、丑陋和邪恶中讲真话、善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道德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我上完课回家时,有一件事吸引了的注意。

路上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还传来一阵喊叫:“给我,是我的,给我,是我的……”我出于好奇便跑了过去。人真多呀!我使劲往里挤,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只见一个约七八岁的男孩,手背在后面,像是手里有什么东西似的,嘴里还说:“谁丢钱了?谁丢钱了?”一个小伙子指着男孩说:“给我,是我的,我丢了钱,快把钱给!”

“丢了多少钱?”

“500!”

“不是500。”

“那就是200,200对了吧。”

“不对,钱不是的。”

“这小孩儿,怎么教的。快把钱给。”

这时,有人指着男孩说:“把钱给他吧”

“他说的不对,不是200,太多了不能够给他!”男孩眼里含着泪,像受了委屈似的。

“那就是50。”那小伙子说。

可那男孩还摇摇头。我想:“到底有多少钱啊?”这时,男孩把手伸出来,一看,原来只有5角钱。围观的人惊呆了,小伙子看了,就骂了那小男孩几句,然后长扬而去了。那小男孩还在喊:“谁丢钱了?谁丢钱了?”

人群不欢而散,而却站在那,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观后感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几个月前,当镇领导说要评选镇道德模范时,我觉着好迂阔,认为在现在社会里,这很可笑。现在,我却改变这一想法。

现代社会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忙于追求自己的物质生活,往往忽视一些更宝贵的东西,或者说被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蒙蔽了双眼,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

可是,对和谐美好的社会的向往是人类恒久的梦想!而再丰富的物质社会如果没有美好道德的流动,那社会就是一座冰冷的孤城!有时我想,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消失,只

留我一人,那会是什么样子?让满城的人都对你冷脸相对,一言不发,又会如何?想一想简直不可思议!所以,世界需要温情、亲情、友情、爱情,需要各种各样的感情,需要责任和担当,需要规范和约束,需要自律和反省。

道德人物的背后故事是他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的。也许他们很平凡,但是任何有生活经历的人都能理解他们的伟大所在。有一些很小的事我们从没做过、从没想过、从不屑做,这折射出了我们的势力、市侩、浮躁。

我想伟大的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一颗朴实的心、平凡的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这样的名人轶事我可是见了听了不少,都可算是美谈了。作为读过几年书的人,教育他人的人,不更应该把人做的更朴实、真诚一些吗?

叶鹏教授在任校长时图书馆草地图案是:要把人字写端正。后来他退了新领导上任,草地图案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听起来意味深长,但都不错!不过根据现在的时政来看,“做人”追求的是精神文明,“发展”好像更物质化一些。

我很崇敬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不随波逐流媚俗的人!比如屈原、鲁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让道德之花开在心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

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

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

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是一种爱心,当别人在需要帮助时,给予最真诚的帮助。大家一定还记得,突如其来的五·一二大地震,2:28分,这2:28,厄运降临,顷刻间,8级大地震向四川飞奔而来,房屋轰然倒塌,路面更是被撕得四分五裂……满目所见,一片片瓦砾,一个个废墟,一幕幕,惨不忍睹。许多幼小的孩子在这场大灾难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许多丈夫失去了妻子,许多妻子失去了丈夫……更多的家庭流离失所。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电视上,救援队伍排长龙,捐款的人们不计其数,医护人员照顾病人,而自己却几夜没合眼……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总有这么一种爱心叫道德,道德时时暖人心田!

道德有时是渺小的,多做一个动作,多说一句话,你就已经获得了道德。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去姥姥家给姥姥过生日,我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就看见一个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上车来,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脸上露出一丝难色,这时,我的心里就像有一个小天使和小恶魔一样:小天使说:“快给老人让座吧,做一个孝敬老人的孩子。”小恶魔说:“别听她的,万一让了座,别人说你出风头怎么办?再说了,坐这儿多舒服呀。”小天使说:“快给老人让座吧,老师上课时不是经常说要尊敬长辈吗?”“不让!”“让!”“不让!”“让!”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在校园里拾到了5元钱,我便交给了老师,老师夸我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虽然只是5元钱,但是,它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记……想到这儿,我便鼓起勇气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吧!”老奶奶感激的对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决定以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汇成的一个个心灵,它们照亮起未来迷茫的路,未来属于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中国人。道德是最美丽的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我们要让道德之花在心中常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1.提高个人教学素养,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法

第一、要积极钻研新教材、新教参,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政治教学效果。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全面准确理解,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增强知识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办法,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为中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广泛的渠道。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是和我们政治课的教育是一致的,这就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课的实效性,但也会有不少信息与政治课的教育是相抵触的,处理不好就会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研究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教学中把握“六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相一致?是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是否与我国的政策相一致?是否与当今世界的大环境、大趋势相一致?是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一致?只有保持六个“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纠正学生的负面认识,也才能游刃有余地给学生正确、恰当地释疑解惑。

2.实行课中课---上微课,师生共同成长

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整个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内容上:逻辑性更强、可教性更强、可读性更强;形式上:版面更活、颜色更爽、比例更好。”教材中有很多活动设计,例如: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探究与分享和拓展空间等。这些活动设计可以通过实行微课形式呈现出来,以求能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3. 勇于担当,努力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多艰辛的路要走,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更新,我们的任务——依法治国的教育也任重而道远。我作为工作室的学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制作《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课件,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经验和本领。制作课件时关注细节、深度思考、精益求精,在课件资源上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学、互惠互利,力求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第二、在qq群中,勇于提出和解决疑难问题。把自己平时遇到的困惑或疑难问题以及经验心得发布在群里,在对这些教学困惑进行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互相启迪彼此的思维与想法,让我们都能在研究与交流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这样汇聚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平时靠一个人或几个人不能完成的事,集所有人的智慧和能力为一体,让我们之间发生聚变效应,发挥1+1>2的良好效果。

第三、积极反思,撰写论文。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推己及人地及时将这些感悟提炼成教学论文,力争我们学校政治科组每学年都有教学论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同时也积极呼吁我们全市的政治老师踊跃向相关教育报刊投稿。同时向工作室建议选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专题,引领全体成员、学员共同研究、探讨、实践、总结。为工作室将来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著书立说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道德弟子规作文3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不被世界所淘汰,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我的心里,中国传统文化是“最美”的。

我学《弟子规》已经快半年了,我的感受就是找到了做人的规范。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小朋友吵架,我随口说了一句:“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时,两个小朋友疑惑地看着我,好像在说:“这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就和他们解释说:“我们共同拥有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块土地,都需要相亲相爱,为什么要打闹?应该不分你我,互相合作,才能维持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听完后,都感到很有道理,主动要求和我学《弟子规》。我相信从小读这些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自己长大后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我也明白了妈妈平时为什么严格要求我诵读经典,并且做到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的良苦用心。

中国古籍《礼记·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假如,我们能利用儿童时期的这段黄金时间,学习圣贤的智慧,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我们一定会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成功的基础。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弟子规》,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我的人生能够与祖国的传统文化携手同行,这就是我一生的“最美”。我要把这种美,传遍中国、传遍全世界,让每个地方的人都了解中华人民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是“最美”的。

[道德弟子规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有句名言说“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这里深刻地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而又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

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尊老爱幼,不要以大欺小;要乐于助人,不要惹是生非;要拾金不昧,不要贪得无厌。我们不需要当英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在公交车上让位,别人有困难就帮他,捡到钱要给警察等。

如果多一血有道德的人,世界会更和谐,如果没有有道德的人,世界就会有很多战争。道德决定一个人的好坏,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能力再强大也无济于事。

我们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能从身边事做起,每做一次都将道德水平得到一次升华。绝不要是非不分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亮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指引我们走向灿烂辉煌。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从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专家点评:

论证缺乏层次条理,论述语言无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道德与利益为话题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两个人并肩同行,到了十字路口,一个要往左走,一个要往右走,意见产生了分歧.争执之中,“左”人突然往“右”人脑袋上猛然一击,“右”人当头一棒,随即昏倒.然后,“左”人扛起“右”人向自己所想的目的地走去……

道德”被“利益”扛在肩上.

于是,第二天这座城市的早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呼吁:我多想刀枪不入.署名:那个被强行打昏扛走的“道德”.

我想,上文应该是幽默型的文字.但我知道,看到这样字眼的你,一定笑不出来.是的,你和我所想一样,脑海里出现了那些挥之不去的、社会的阴霾.继“爆炸西瓜”后,网络再度爆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怪黄瓜”……相比较近年来的一切一切食品安全,我们,再也不能视之为无物.

说是要行动,实际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呼吁吗?在文章之始我们就被这一棒子打的头晕.是的,面对利益,什么道德礼仪、品行修养,通通都不及被扛起来的畅快.就这样,我们的社会变了样——所谓的仁人义士只占一小部分,太多的“良心”被装进了不环保的塑料袋,随意丢到了路边,久而久之,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路过的行人掩着鼻子匆匆而过,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垃圾站下,掩埋的却都是最珍贵的.

数数看吧,多不胜数.记得“染色馒头”正流行时,有多少家媒体整日关注、连续报道,狠批、猛爆,摄像头所到之处满是白面的味道……暂不说这过程的轰轰烈烈,单看结果就够我们哭笑不得:人们把矛头都盯紧了这一家非法制作厂,让太多仍旧不管不顾的商家乐到了最后.我们输了,社会输了,就输给这苍蝇乱飞、卫生不合格的地方.都说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你看到了吗?社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么不起来了……

持续至今.

文字的力量始终不能阻止这黑心的行为.但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方式,也仅此而已.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将“食品安全隐患”当成了家常便饭,昨天西瓜蹦出个孙悟空,明天黄瓜里冒出个雌激素,我相信人类经历了几千年进化的能力,一时半会儿铁定是去不了上帝那儿;但我也同样坚信,我们坚持不了一辈子.

今天,馒头西瓜牛肉膏黄瓜被曝光,成,不吃了;明天,鸡鸭鱼肉里发现细菌,成,不吃了;后天,我们就能看到地球上的人们病怏怏到处找草吃……一年后,兔子届集体x议!呼吁“退饭还草”!也许我所说的还为时过早,但你知道的,若不提前设想好未来,很有可能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那两个家伙一样茫然失措,还傻乎乎的等着奶酪回来……

很多时候,笔者所写下的正是社会所关注的、所需要的.今天,我在文字的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能让梦想成真:总有这样的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危害,人们都健健康康的度过百岁;总有这样的一天,关爱与道德并行存在,它们俩也不吵架,十字路口也不会谁给谁一下子.

回归主题,当道德碰撞利益,谁胜谁负还未揭晓.

不过是道德的一刹那,就将一切扭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道德陪伴你一生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做人之本应该是道德,我们应该让道德陪伴我们成长,让道德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引以为戒。

列宁的故事大家是否听过呢?列宁,他是苏联首要创建人,一天,列宁去理发,大家看到是列宁,便纷纷让座,怕他耽误了工作。可列宁却笑着谢绝了,说,“我们应遵守公共秩序,按先后顺序理发。”说完排到了最后。

又有一次,列宁下楼,在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着水上楼。那女工一见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退回去,列宁忙阻止道:“不必这样了,你端了东西走了半截了,我却没有拿着东西,请您先过去了吧!”他把“请”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等女工上了楼,他才下了楼。

读了列宁的故事,大家一定也有所感悟吧?是呀!道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人都该遵守的社会规范,它是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际沟通的桥梁呀!作为一位伟人,列宁不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傲慢无礼,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与称赞之处呀!

尊重也便是一种道德,尊重没有低贱高贵之分,尊重便是做到人人平等,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要因自己比别人略高一筹,便自命不凡,自高自大。

一次,一个“巨象集团”某部门经理领着孩子来到花园,见一老人正修剪草丛,于是就扔了一团纸在那老人脚下,老人捡起丢入了垃圾桶。妇女趁机教育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老人这时走了过来,告诉她这只有巨象员工才能进来。妇女骄傲得掏出一张证件,说:“当然了!”

“可以借你的手机用一下么?”妇女不情愿的将手机给了老人,同时教育孩子:“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和这穷人一样,这么老了还没手机!”这时老人打完了电话,很快,一名男子过来了。老人说建议免去这妇女职位。那男子对老人很是恭敬。原来那是总裁大人!老人对孩子说:“要高贵,便得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说完扬长而去。

道德,是遵守公共秩序,是礼让,是尊重每一个人……

也许以上例子大家都不可能亲身体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过道德?也许,大家还没遇到过这些事吧,那我们就拿班级来说说吧!在班级的走廊与教室中,自然不会缺少垃圾与纸屑,而当你看见这小小的东西时,你是否弯腰捡起它,并丢入垃圾桶?或者你想着这不是自己扔的,不关自己的事,便不屑的走开呢?也许有人会想:反正老师也不在,我捡起来也没人夸奖我,我不捡也没人批评我,那我干吗要去捡呢?是的,确实是这样的,但这一念之差,其实便是道德的分界线。

“……。”有时同学生气了,便随便骂人,骂别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心里也许爽一些了,可被骂的人呢?他们心里会多么不高兴呀!说到底,做到不随便骂人,文明说话,也是一种道德!

让道德陪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的光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

全文共 674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重读了朗.L.富勒的《法律道德性》,受益颇多,同时也有了些自己的新的想法,在这里表达出来,供大家分享。

朗.L.富勒(Lon.L.Fuller,1902-197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是战后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最重要的著作是1964年出版的《法律的道德性》。这本书的成书背景源于富勒与哈特的论战,同时也表达了富勒对二战的一种理性反思。

一、《法律的道德性》的创作背景

二战中德国制定了种族灭绝法,残害了数百万的犹太人,当二战结束后对战犯进行审理时,他们却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只是遵守法律而已,因此自己是无罪的,这一度使法庭审判陷入困境,后来法官们以“恶法非法”的自然法学派理论否定了该法律的效率,从而使战犯得到了严正的审判。二战的沉痛教训,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怎样的法律才是公正的、有效的,一个公正的、善良的、符合人性的法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于是在1950至1970年代,西方法哲学界爆发了三次引人注目的重大论战, 其核心论题就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其中发生于1957年至1958年间的第一次论战最为著名,不仅因为它发生在两位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间,更因为它催生了法理学史上两本重要的著作———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和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

富勒在这本书中表明了法律是有道德性的,是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他所说的道德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道德不是一回事,他区分了法律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并提出了内在道德的八个评判标准,指出违背这八个合法性原则的法律是恶的,是没有效率的。这本书是对二战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持“恶法亦法”观点的实证法学派的一种有力回击,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性观点。

二、《法律的道德性》的三大创新观点

我觉得富勒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新自然法学的三大创新理论:即提出并区分了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以及法律的互动观。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我对此的理解。

(一)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首先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的不满而展开的。”富勒认为在论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时,之前的理论并没能澄清道德本身的含义。所以,他分别阐述与法律有关的两种道德:愿望的道德(morality of aspiration)和义务的道德(morality of duty)。可以说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是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所提出的一对核心概念,在富勒看来,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而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它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原则。它是旧约和十戒的道德。它的表达方式通常是“你不得……”,有时候也可能是“你应当……”。它不会因为人们没有抓住充分实现其潜能的机会而责备他们。相反,它会因为人们未能遵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责备他们。并且富勒还引用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所采用的一个比喻来描述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之分。义务的道德“可比之语法规则”,愿望的道德则好比是“批评家为卓越而优雅的写作所确立的标准。”语法规则规定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必备条件,卓越而优雅的写作的原则都是“松散的、含糊的、不确定的,向我们提供了我们应做到尽善尽美的一般思想,而不是供给我们做到尽善尽美的任何明确无误的指示。”因此,义务的道德与法律最为类似,是社会的基本框架,违反它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愿望的道德虽然同法律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是法律制度下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另外,为了表明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之间的区别,富勒从社会实践入手进行讨论--具体而言就是从奖赏与惩罚的不同态度入手。在义务的道德中偏重于依靠惩罚来维系,我们为这一道德设定一个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人不必理会,但对于低于此限度的则要进行惩罚;而愿望的道德则以奖励为主要手段,但评判的主体会存在一定的疑问--因为在道德表现上越接近完美,就越难有人有资格对其进行评价。富勒认为,可以用一把标尺来衡量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之间的张力,这把标尺的最低起点是社会生活的最明显要求,向上逐渐延伸到人类愿望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并且在这把标尺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指针,如果把这一指针向上扩张义务的领地,强制性义务就会控制一些原本不应由其控制的主观的东西,如:语言、思想、艺术等;如果向下扩展愿望的领地,人们就会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来权衡和限定他们的义务。

( 二) 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

法律的外在道德主要是指为传统的自然法学者所主张的法律的各种实体目的,如公平、正义等。而法律的内在道德的提出则是富勒对于传统自然法学说的超越性发展。法律的内在道德是指使“法律成为可能”的道德,也即程序的法律性原则。违反了法律的内在道德的法律不仅仅是恶法,而且根本就不是法。

法律的内在道德”就体现为富勒所说的八条“合法性原则”:(1)法律的一般性(The Generality of Law);(2)公布性( Promulgation);(3)慎用溯及既往型法律( RetroactiveLaws) ; (4) 法律的清晰性(The Clarity of Laws);(5)避免法律中的矛盾(Contradictions in the Laws);(6)避免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Laws Requiring the Impossible);(7) 法律穿越时间的持续性(Constancy of the Law through Time);(8)官方行动与宣告规则之间的一致(Congruence between OfficialAction and Declared Rule)。以富勒之见,这些原则主要指向的是立法方面,而在法涉及的其他领域中,诸如司法、调解、仲裁等,还会有与其各自领域相适应的不同的“合法性原则”的排列次序以及具体的内容,而并不以这里的八项原则为绝对不变的标准。

富勒认为法律的内在道德也包含着一种义务的道德和一种愿望的道德。它同样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要知道在哪里划出一条分界线,在其下,人们将因失败而受谴责,却不会因成功而受褒扬;在其上,人们会因成功而受嘉许,而失败却顶多会导致怜悯。那么,应该用标尺的哪一端来要求法律呢?人们期望有一个“合法性的乌托邦”,在那里,所有的规则都绝对清晰、彼此协调、为每一个公民所知、从不溯及既往。期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恨不得用义务的道德作为法律评价的标尺,任何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法律都是不能容忍的。可是,理想不等于现实,法律的卓越品质并不是命令的口吻简单要求就能达到的。我们当然可以要求立法者“必须”遵循道德义务使自己制定的法律清楚易懂,可这在富勒看来顶多只是一个“劝告”。因为造法事业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也就是立法者仅仅在劝告之下不做某些明显有害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将自己的能量投入到立法的事业中去,发挥各种创造性的才能,尽力使法律臻于完美,而是否投入、发挥、尽力是无法衡量的。所以,尽管人们迫切地期待卓越的法律,“法律的内在道德注定基本上只能是一种愿望的道德,它主要诉诸于一种托管人责任感和精湛技艺所带来的自豪感”。这些法律的内在道德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让人想起某种形态的自然法,富勒对此的回答是“断然的,但却有限定的‘是’”。为什么是“有限定”的?法律的内在道德是“使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也就是法律)所遵循的自然法,不是那种扮演“至上的、孕育万物的普遍存在”之类角色的自然法。它不是“更高的”法则,毋宁说是“更低的”法则,富勒将其称为“程序自然法”,因为它“关注的不是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一些建构和管理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系统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得这种规则系统不仅有效,而且保持着作为规则所应具备的品质”。从历史上看,尽管实体自然法(即通过法律规则来实现某些目的)的观点被讲得更多一些 ,但富勒的八个要求并没有为法律设定实体方面的目的。

在耐心地阐述了法律的内在道德之后,富勒将思绪转向法律的外在道德,也就是法律的实体目标。对这个概念的展开是和回应哈特的批评同步进行的:哈特批评法律的内在道德会“兼容于非常严重的不公”。对此,富勒并不认同,虽然“法律的内在道德并不关心法律的实体目标,并且很愿意同等有效地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实体目标”,但是,这不意味着任何实体目标都能在无损于法律卓越品质的情况下获得接受。很难设想一个法律明显追求不公,却总能保持对内在道德的真正尊重。法律的内在道德的若干要求,比如公开、明确,本身就是一部良法的前提条件,没有理由相信一部秘密运行、语义模糊的法律会是公正的。而且内在道德符合一个基本的假设,人本身是“一个负责的理性行动主体”,任何溯及既往或要求人做不可能之事的法律都是对人的判断力和决定力的藐视,因而不会是一部良法。法律的内在道德是达到公正的良法的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充分条件。

富勒认为“合法性原则”是判断法治实现的完善程度的标准或原则,其最低的要求是“法律成为法律”———法律具有效力———的门槛,而其最高的实现则依然未必就已经达到了良法的标准———于此,法律的外在道德(the externalmorality of law) 将会对法律的内容作实质上的判断。

(三)法律互动观

在富勒那著名的法律内在道德的八大原则的理论背后是一直未被我们关注的“法律互动观”。正是在这种互动性的法律观的基础上,富勒指出了分析实证法学把法律仅仅视为“社会权威或社会力量的表现事实”,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单向性的权威投射的错误,而主张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离,主张法律是一种“合作性事业”。在富勒看来,导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这种困窘在于它“缺乏一个社会维度”。分析实证法学只关心谁可以创造法律,而不关心法律是什么或做什么用,它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单向度的权威投射,发端于一个权威源泉而强加到公民身上,因此也就没有任何可以置之于立法者身上的角色道德,立法者可以制定“邪恶的法律”。他只看到“如果一套规则系统通过暴力被强加给任何人,就必须存在足够数量的资源接受它的人士”,而没有看到“公民的自愿合作必须有政府方面的相应合作努力来配合”。富勒提出一种法律的互动理论,也即:形成一个法律秩序并不能单靠立法者的命令,还要守法者某种程度上的合作,也就是说,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互动也是一个过程。在富勒看来,法律是政府和公民为了追求共同的目的的互动关系的结果,是一种有目的的持续努力的产物。这个共同目的并不是某一方的单纯的目的,也不是某一特定法令的目的,而是从当事人的互动中所生发的目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法律体系的目的。富勒认为,这个共同目的就是使人类服从于规则之治,也就是实现一种良好秩序。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认识到秩序需要我们努力才能达到时,很明显,法律体系的存在即便是坏的或者是邪恶的永远都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所以,在富勒看来,法律是个处于不断完善状态的“半存在”,法律是一个需要我们持久为之抗争、为之努力的事业,它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法律的互动观还可以体现在富勒提出的“实质性自然法”中。富勒其实是反对古典自然法学家的对法律的内容加以道德限制的观点,他主张的是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程序进行必要的道德制约。但是我们能否找到这样一种原则呢?富勒认为,这应从人类的交流中寻找。人在与其他物种竞争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人能够获取和交流知识,能够有目的地和他人促成通力合作。因此,“交流不只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它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所以,如果真要指出一种可以被称为实质性的自然法的原则来的话,那它就是“开放、维持并保护交流渠道的完整性,借此人们可以彼此表达人们的所见、所感、所想。”在富勒看来,正是因为分析实证法学没有看见立法者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所以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发自于政府而强加于公民身上的单性权威投射,所以他们认为法律可以基于法律而建立,所以他们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富勒主张,法律不能与道德分离。他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另一种力量,即公民对法律的参与。富勒不仅认为立法者和公民之间有互动,他同时也以互动的观点来看待法律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

三、《法律的道德性》的不足之处

当然了,虽然富勒提出了三大创新性的理论,修正了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应然法”的空泛,使得法律的道德性也可以得到衡量,而不是空泛的论述公平、正义。但是,我认为富勒所区别出的谓之于内在道德的这种程序性道德在多大程度上是道德这是有质疑的,这种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生效性要件,这是富勒对实证法学派的妥协,同时这也恰恰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软肋。古典自然法学派追求善良的法、公正的法,但何为善良、何为公正,这又是很难给出标准,不同时代人的权利观、道德观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关于人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再多的论述也逃不出空泛以及难实际操作的窘境。正是因为这个软肋,古典自然法学派被诟病,而实证法学派只考虑法律实际怎么样,不考虑法律应该怎么样;只看其是否为有权机构依程序制定,不去评判法律是否公正的这种观点,因为言之有体、便于实际操作和衡量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虽然二战用血的历史证明了过分的追求程序正义而置实体正义于不顾的后果是可怕的,从而给了实证法学派沉重的一击,而使自然法学派对正义、公平、善良的法的追求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自然法学派的软肋这个千古难题仍然困惑着人们——良法很重要但却不知道它到底为何!古典法学家们穷尽一生不停的在讨论何为良法,但结果却仍是一头雾水。富勒当然认识到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软肋,因此为了不被实证法学派诟病,富勒实际上是将实证法学派的程序性要求内化为法律的道德性要求——法律的内在道德,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标准具体化、可操作化。我认为将这些程序性的要求理解为道德性要求,虽是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道德性,他实际上是将法律的生效性要件就理解为法律的内在道德,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

富勒在说明内在道德的同时,也强调外在道德的重要性,这里的外在道德也即古典自然法学派所追求的“良法”应具备的道德,但是同古典自然法学派一样,富勒也对何为外在道德、外在道德的评判标准如何提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关于外在道德的论述不是很深入,或许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他自己也是底气不足的,因为这是一个终极难题。对外在道德的论述不足,使得他对实证法学派的批评有隔靴挠痒之嫌,力度和火候还很不够。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的提出同样也反应了这样的问题。

总之,富勒的观点综合了一些实证法学派的观点而创新了自然法学派,但是这种创新却也有捉襟见肘之处,说理存在很多不足,仍然不能给我们以明确的指引。但是,这也不能怪富勒,这是个千古难题,不能对富勒提过苛刻的要求。或许,关于什么样的法才是有效力的法的讨论要一直跟随我们到世界的末日,在这期间,我们应是一直坚持对应然法的追求,而不断走实然法之路。应然法和实然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应然法虽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但它作为航向灯、作为理想,一直在指引着我们,指引着法律的完善,因此全然不考虑法律的道德性是不可以的,它会产生危害人类、危害环境、危害地球的恶法。当然,只讨论法律应该怎么样而不顾现实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不可以的,应然的东西是空泛的而法律是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程序正义来保障法律的效力,保障秩序的有效运行,因此离开现实谈理想也是不可行的。我们人类注定要在不断追求应然法的状态下,走实然法之路,我认为富勒提出的“法律互动观”通过法律与人们(人们即代表着人性)的互动来达到平衡而不至于走极端,其实也是在表达这种观点,只是富勒为了不被实证法学而诟病,所以提出了这个可操作的标准——法律与人们的互动,但是如何互动富勒却没有提出来,所以这仍然是走不出困境的。不过虽然对应然的讨论仍没有结果,但是我们的法律的确是在进步,因此,只要我们坚持应然和实然的综合讨论,那么我们制定的的法律是不会偏离太远的,是成不了“恶法”的,只有在择一而取之的时候才会出现“恶法”。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都错不了,错就错在我们常常忘了其中的一个。

《法律的道德性》这本书写的非常精辟,由于我自己能力实在有限,所以虽然看了很多遍,却发现自己还是有许多理解透彻的地方,所以可能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存在很多偏颇之处,在这里也就是班门弄斧写出一点自己的感悟,望大家多多指正,以期共同探讨法律的应然实然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道德自律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自己要求自己。

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学校在上学期成立了自律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能督促和鼓励我们自觉自律。它并不是一个要一批同学来管理其他同学的组织,而是一个促使大家互相监督,做好自律的一个新的学生团体,只为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作为自律委员会的一员,我相信每位成员都和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律这方面给大家帮助,为大家服务。

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在配合现在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入到自律者这个行列中来,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环境都会大大的不同。自律并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益,在几年后,当我们陆续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犯了错误我们还有再来一次,从头开始的机会,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或者错误负责,承担后果,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让我们互相监督,做到自觉自律,为目前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也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道德自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道德的作文范本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德:德就是付出。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关于道德作文范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道德与利益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社会充斥着冷漠与浮躁,政府高呼正能量,反腐倡廉等词就是在呼吁道德,呼唤善意的人性,一场道德与利益的较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夫子赞扬他的弟子在帮助别人之后取走应得的酬劳,对他的弟子在帮了人之后拒绝酬劳予以批评,孔子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决然地以道德为先,认为只有建立在义之上的财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两弹一星钱学森当初在美国时被看作能抵得上五个师的重要人物,美国政府提出优越的条件来挽留这位英才,甚至是他的老师也极力劝阻他留在美国。他在道德与利益面前选择了前者,他认为只有回到自己的祖国,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种出属于自己的苹果,这种利益才是他所渴求的,即使这是一片异常贫瘠的土地,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道德永远凌驾于利益之上。

人们永远忘不了抗金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人们更忘不了小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这位当世豪杰。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善弄权谋的奸臣秦桧害死了岳飞——这位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将军。正是因为人们忘不了,如今岳王庙前跪着的铜人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仍在忏悔着自己的过错。在权力与道德面前,秦桧坠落了。曾几何时,他也许有着想成为像管仲,蔺相如等良相的伟大抱负,他也想像蔺相如与廉颇一样,做到文臣提笔安天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我,将自己变为历史长河中最卑微的小人。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吴锦泉的身影润湿了许多人的眼眶,看见他,我们难免会忆起年老的爷爷,但就是这位看起来平凡的老人,用自己的工作来支付爱心,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这就是这位老人的真实写照,他用自己年老的身躯努力工作着,吆喝渐行渐远,一摞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他把自己劳动所得捐给灾区,捐给世界上最困难的人。在他心中,他没有失去,全是满满的获得,全是满满的幸福,这就是他所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利益因道德而呈现,这才是真正的利益。

形形色色的人用自己的实践启示我们,道德永远凌驾于利益之上。在这场角逐中,道德被最大程度的展现。只有做个以道德为先的人,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

[道德与利益的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道德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学会说话后,我经常看到妈妈的道德行为。在学校,我经常听到老师的道德话语。从成熟开始,我经常学习生活的道德方法。道德永远在我心中。

要遵守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做好工作。我记得读过这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向一个小女孩借了一美元,并答应明天晚上还回来。因为信任,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同意了。然而,离还款只有一个晚上了。小女孩一直等到天黑,没有看见小男孩。她开始后悔他没有来。正当她关灯上床睡觉时,她听到敲门声。小男孩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美元。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后来,我得知我借钱给我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还钱,我每天晚上都去离学校一公里远的地方收集废金属并卖掉。我在树下睡着了,因为我太困了。当我起床时,我发现已经很晚了,就开始跑步。我现在必须来。这个小男孩最终做得很好,这是他遵守道德的结果。

事实上,仍然有许多像小男孩一样的人和事。道德永远在我心中,教育我,激励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