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736

作文

10

篇1: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七夕的小资料大家都知道了吗?是不是很有趣?我也想听听你们的资料,可以告诉我吗?如果想,就让我听听,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七夕节的风俗作文65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是每年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那片充满星星的夜,就是两人之间的银河。若隐若现的星星就像是要去搭鹊桥的喜鹊,那样一个美妙浪漫的爱情故事,那样一个唯美动人的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七夕节的各种各样的风俗传统也同样吸引着我。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古人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十分重视。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有名。

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年轻的女子对月穿针引线。在绍兴农村,七夕这一天,到了夜深人静之时,许多少女都会悄悄地躲在暗处,偷听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说的悄悄话,俗称“听天语”。据说,凡是听到了他们相会时说的悄悄话的女子,日后必定能得到千年不渝的坚贞爱情。

在福建地区,许多人在七夕节时都要准备节日食品,让织女欣赏、品尝,祈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大伙儿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人们有的乞巧,也有的乞子、乞寿、祈求爱情等。古代时,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

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七夕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于七夕节作文:日本七夕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369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这个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节日,在日本已经被演变成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与国内的“中国情人节”不同,在日本七夕不带有任何和情人节相关的色彩。在日本每个地域,都会有自己相应的七夕节的习俗,虽然演变自中国。今天,嘎嘎带大家简单的看看,日本的七夕。

七夕在日语里面读作:

(たなばた、或者:しちせき)。原本是阴历7月7日的七夕,为了方便记忆,日本从明治改历开始,就改为阳历7月7日。在日本的古代,七夕还被写成『棚機』,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将七夕读作:たなばた。

虽说,日本的七夕已经和国内的七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本关于七夕的故事,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但是,人名和国内的称呼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家喻户晓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日本变成了《牵牛和织女》的故事。

在日本有三大七夕祭祀

仙台七夕祭

平塚七夕祭(湘南平塚七夕祭)

清水七夕祭

在日本每个地方,都演绎出自己独特的七夕,都有自己的特色庆祝方式。

七夕人偶

在长野县松本市,用人偶来装饰房屋,来庆祝七夕。在新泻、山梨等地区,也有相同的习惯。在这些地区,一到七夕,各家各户就会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己的门前,寓意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够将孩子顺利的抚养成人』,有的地方还有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的意义。

七夕纸衣(纸衣:かみごろも)

和七夕人偶类似,在仙台、京都,很多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习惯。一般在那里,七夕纸衣被当作驱除不详的方法。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在日本平安时代,七夕还被称为 乞巧奠)。

在日本七夕的一般习俗

不同于上述所介绍的各个地区特别的风俗习惯,日本在七夕还有共同的习俗—把写着愿望的纸条,挂在竹子上面。

用写满愿望的短签,来装饰竹子树的习惯,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并且,只有日本才有这样的七夕习俗。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嘎嘎看到最多的,还是小朋友们的许愿,内容大多是学业有成,身体健康,大学考试合格等。 (好像在印象里,北京西单也有过类似的东西,但好像是在圣诞节。)

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关于七夕的一些星座知识:

在农历7月7日这天,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离得最近的一天。也就是在故事中,牛郎织女相逢的一天。

织女星

在英文中被称为:

Vega,是天琴座的α星,夏季大三角星成员之一,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一颗星星。在所有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当中,属于第5亮的星星。根据地球的运动的计算,在过12000年后,它将成为北极星。

在日语中被称为:

ベガ、織姫星。

在中国的过去星宫的名字里面,被称作『织女第一星』

牛郎星

英文被称作:

Altair,是天鹰座的α星,也是夏季大三角星成员之一。

在日语中被称为:

わし座(鷲座),还被称为牽牛星(牽牛,在日语中就是养牛人的意思)。

虽然,离传统的七夕还有一个多月(在日本还有6天),也就是说,牛郎星和织女星就会再一次的重逢。

在即将到来的情人节里,祝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有的时候很不明白,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情人节,却被来来自外国的情人节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夕节风俗作文35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又到了,“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天是七夕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各地七夕节的习俗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吃乞巧饭、对月穿针;有的地方的少女偷偷躲在南瓜棚下,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有的地方的姑娘“拜仙禾”、“拜神菜”、“迎仙”、“卜巧”、“赛巧”。

在我的家乡,传说七月七日早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洗澡水可以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叫“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傍晚,我去游泳,听别人说今天早上和中午很多人到河里去游泳,泡泡避邪治病延寿的“双七水”。说来也巧,我们下水不久,下起了一会儿星星点点的小雨,这就是牛郎织女的“相思泪”吧?

晚上,我们来到楼顶,仰望天空。一条银河横贯南北,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吧?

七夕节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啊!七夕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夕节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七夕节的民俗600字作文作文.现在不少人称之为“中国情人节”,精明的商家更是趁机打着“中国情人节”的口号搞起了促销.民俗专家表示,将“七夕”称为“情人节”是对这个节日的误读,远不如叫“中国爱情节”来得更贴切些.

七夕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又称“乞巧节”“女儿节”,还有叫“双七”“香日”“星期”“巧夕”“双七”“兰夜”“穿针节“等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妇女们重视和喜爱的日子.七夕乞巧的习俗,起源于中国汉代,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合.

现在的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记得前些日子在整理淮盐节日习俗时,其中提到端午节时孩子们系上的五彩绒线要等到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解下来并抛到自家房顶上.据说,喜鹊看见房顶上的绒线,就会叨走,飞到天上去,待到七月初七这一天,用这些绒线在银河上建一座彩虹桥,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老百姓的想像力真是丰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先是一段天上人间的织女与牛郎的绝世情缘,然后是天大的阻力将他们生生的分开.可是老百姓的心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憧憬的,哪怕是面对最暗无天日的处境,于是就有了“七夕”牛郎织女的喜相逢.

七夕节还含有歌颂家庭中永久稳固的感情和歌颂心灵手巧等劳动品质的意义.儿时看过黄梅剧《牛郎织女》,其中的画面直到现在还萦绕在脑海中.那段喜庆丰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丰收的瓜果蔬菜、和美祥和的乡邻,甚至连曾经欺负牛郎的兄嫂也羞嗒嗒的近前与织女一家握手言和,那场景真是温馨动人.织女与牛郎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织补得那么的甜蜜,当听到织女用绵软甜美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满足之情时,少不更事的我虽然不能全听懂,但心中却从此烙上了那幅祥和的画面,并成为心中最美丽的梦想.更有那些大姐姐逗我说,七夕之夜要带我躲在瓜架之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害得小小的我总是巴巴的跟在她们的身后.只是可惜,我总是在牛郎与织女说悄悄话之前便会进入甜甜的梦乡,醒来之时,那些小气的姐姐总会把听来的话放在心头,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于是直到现在,我都不知她们偷听到了些什么.于是,那个美丽的乡村、那个神秘的夜晚便凝结成了童年时代的一个带着雾气的动人剪影.

今又七夕,当我在网络,在报刊上随处看到有关七夕的文章时,心头的感觉是喜悦的.因为曾几何时,许多传统的节日习俗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而许多外来的洋节却纷拥而至.2006年,“七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知道和了解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

“七夕”,她不是情人节,而应该是爱情节.在这个爱情快餐化的时代,让这个折透着中国传统美德的爱情节唤起人们心中那至纯至美的情感吧!

[七夕节的风俗作文两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七夕节风俗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也是中国情人节。那一天是青年男女美好的日子。

我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卖花的,叫卖着鲜艳的玫瑰花。一对对情侣经不住叫卖声的诱惑,男生毫不吝啬地买了一大把花送给自己心仪的女生,女生笑逐颜开。不一会儿,花店里本来堆积如山的玫瑰就卖完了。

我来到永宁公园,发现人山人海的角落里有几对情侣在谈情说爱。而且时不时跑来几个小孩,问要不要买玫瑰花,有些情侣在放孔明灯,把愿望写在纸条上放在灯里面,随孔明灯带给织女,乞求愿望成真。

晚上上床睡觉之前,妈妈就给我讲了有关七夕节的故事――《牛郎织女》。妈妈绘声绘色地讲完之后,还告诉我她小时候曾爬到葡萄藤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我想:这真有趣儿!

七夕节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传说,真是太有意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七夕节的习俗作文: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的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过一会儿,如果桌上摆的饮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网的话,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或者她们会在酱缸台上面摆放着井华水(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迹就相信有灵验了。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随着在中国汉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风俗而起源的。这种风俗到了唐代传播给周边的民族。

韩国的七夕风俗跟中国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个家庭都摆着麦煎饼和今年第一次收获的水果,女人们在酱缸台上摆着井华水祈求家人长寿,祈求家庭平安无事。而且,韩国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风俗,这是一种让巫婆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热天气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的时期,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着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这名叫晒书曝衣,所以,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满了拿出来晒的衣服和各种书籍。在《东国岁时记》上记载着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按照拿出来晒的衣服和书的数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鲜常识》中记载着,七夕是原来中国的习俗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到了朝鲜王朝在宫廷里摆宴会,给儒生们实行节日制的科举。

在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中,今日的七夕风俗只是演变成用牵牛(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给充满童心的世界增添一个梦想而已。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也并不多,他们只会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除七,也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福,虔诚隆重。乞巧节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传下来的。在乞巧节,古今有不同的做法,古代,很多地方的未婚女孩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呆在瓜果架下倾听。据说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个少女日后便能得到甜蜜的爱情。还会接露水洗头发,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七夕节在古代还有做乞巧果的习俗,乞巧果是用面粉、白糖,还有少许的芝麻。乞巧果子又名巧果,用麦面做的称面巧;用糯米粉做的称粉巧。另外,七夕节这天,少数地区还有拜织女、穿针乞巧等习俗。

今年的七夕节就是今天,8月13日。到了晚上,我来到楼下草坪。这时天早已黑了,蓝紫色的天空上挂着一轮明月,许多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小孩亮亮的眼睛,十分漂亮。我找了半天,才在众多星星中找到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和织女星都很大,很亮。牵牛星呈淡蓝色,散发着淡蓝的的光芒;织女星有一点嫩红色,散发着淡红色的光芒。在两颗星星中间有一条清晰的线,那就是王母娘娘当年划下的银河。

我望着天空,眼前浮现着织女和牛郎还有那两个孩子相逢时的情景:许许多多的喜鹊一齐飞来,用自己的生体搭起了一座结实而稳固的鹊桥,让牛郎织女还有两个孩子重逢。想想那个场面,就觉得很温馨。

在这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里引发了我的遐想,让我对高深莫测的夜空产生了无比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七夕,我们南城每次节日都有节目,今天肯定也有,琪琳,我们今天晚上去各个超市转转吧!”我一大早起来就嚷嚷。

“好呀,我们去超市转转!”他回答。

晚上,我们一人准备了一瓶水出门了。外面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我们先到欢乐鸡看了看,那没有节目,我们就去金客隆了,金客隆到了我们一进去就演节目,我们进去了,只见有两个阿姨再那,站一个站在一堆零食旁边,一个站在中间拿话筒,在说:”小朋友们,快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吧,我们还有礼物送的。”我们参加了节目。节目开始了,她又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情人节!”我们回答。””对,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

那个阿姨先叫几个小朋友表演了几个小节目,她说:“有谁来给我们表演?”有个小胖子给我们表演“肚皮舞”,看见他的肚子一上一下,好有趣呀!又有一个小朋友给我们背诗诗名是《下江凌》……几个小节目后开始玩游戏了。

第一个是挤气球。他们先叫了4个人到前面去,琪琳也去了,游戏规则是:两个人1小组,这两个人都要挤破3个气球,比赛开始了,我们都在喊加油,”乓”他们都挤了第一个气球,第2个气球琪琳挤破了,可是另外一方却把气球挤小了,由于这个缘故,琪琳赢了,他和他的搭档都拿到了礼物。

第二个游戏有点幼稚,叫”小兔子跳跳跳。就是看谁跳的久,我们跳呀跳,有很多人坚持不住了,只剩下我和琪琳还有另外一个不认识的女孩子,琪琳也坚持不住了,我和那人比赛,我比她大,赢了也拿了奖品。我高兴急了!

第三个比赛是“吹气球”。她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个气球,让我们吹,直到吹破为止,我吹呀吹,不敢吹破,只好在差一点点就破的时候又放掉一点,“乓”冠军产生了,就是我旁边的那个女孩。

……

好几个比赛后,8点了,我们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七夕节的习俗作文:七夕节风俗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的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过一会儿,如果桌上摆的饮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网的话,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或者她们会在酱缸台上面摆放着井华水(早晨担的第一桶井水),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迹就相信有灵验了。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随着在中国汉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风俗而起源的。这种风俗到了唐代传播给周边的民族。

韩国的七夕风俗跟中国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个家庭都摆着麦煎饼和今年第一次收获的水果,女人们在酱缸台上摆着井华水祈求家人长寿,祈求家庭平安无事。而且,韩国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风俗,这是一种让巫婆祈求子女安然无恙的仪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热天气逐渐消失的时期,也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的时期,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着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这名叫晒书曝衣,所以,这天各家各户的院子都堆满了拿出来晒的衣服和各种书籍。在《东国岁时记》上记载着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按照拿出来晒的衣服和书的数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崔南善的《朝鲜常识》中记载着,七夕是原来中国的习俗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到了朝鲜王朝在宫廷里摆宴会,给儒生们实行节日制的科举。

在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中,今日的七夕风俗只是演变成用牵牛(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给充满童心的世界增添一个梦想而已。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也并不多,他们只会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