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许昌三国曹操【实用20篇】

三国演义,在一一个一个妙趣横生的战役之中潜藏了许许多多让我们回味无穷的词语和语句,就是这些文字,让三国演义这本书更加充满趣味。阅读这些个好词好句,感受那些兵戈征战之中,杀伐之间的那些故事吧。从文字中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英雄之气。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一些许昌三国曹操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576

作文

227

篇1:由《三国》看责任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周末七国纷争并于秦,及灭之后,由并于汉,汉自高祖斩白蛇起义,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三国

推其致乱之由,殆使于桓灵二帝,此二子者,身为皇帝,肩负天下大任,然其不理朝政,只识享乐,置国家之不顾,置责任于无形,此之为不负责任也,乃至乱之由。

乃三国,蜀之将赵云可谓负责任也。话说当年长坂坡救主,连诛九人,抢回阿斗,为蜀留嗣。及刘备,赵子龙犹言:“此云之任也,万死犹轻”,此本元子龙之任,然其毅然将重担挑,此之谓负责任也。

诸葛之负责,不消细说,一心只为答三顾,终累死于五丈原,此之谓负责任之典范。

而吴之都督周公瑾,身为吴将,理应抗蜀魏,然其不负责任,斗智不过诸葛,斗勇不过曹操,丢尽东吴脸面,何谈责任?

吕布更为不负责任之典型,作为义子,其责任为保其义父不受伤害,然其不负责任,接连诛两义父,实在不足为训。

以上两负两不负,相信您已看清,由此看来,我们年轻的一代,应全力以赴,挑起重担,负起责任,在史册上留下浓重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而我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

作为一个将领应起到带头作用,曹操便是一个好将领。在割发代首的故事中,曹操带领将士在路途中发现一片麦地,曹操很喜欢。便命令士兵们不许踩踏麦苗,要绕过去,如果谁违抗军令,斩首。可是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冲进了麦田,曹操便要自刎,士兵们阻止了他。但已经下了命令不能违反,将领更不能违反,于是他把自己的头发割掉,代替斩首。有许多人说,就凭割掉头发能代替斩首吗?但是,这绝不能否定曹操的气概 。他做了一个好首领,起到了首领的带头作用。

有人说曹操不会出谋划策,但我认为曹操很聪明。比如在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率领士兵要去攻打张绣。可是到半路上水喝完了,马和战士们都渴得要命,有水的地方还很远,战士们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曹操心想,如果这样下去这场仗势必要输的。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好办法,便对战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大又好吃,很解渴。”战士们听了后赶紧前进,速度快了许多。难道这不能说明曹操聪明吗?并且他写了许多诗都流传至今,这足以说明曹操很有才能。

人人都会有缺点,曹操虽然有些性急,但这完全不能吞没曹操的那些优点。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敬佩的地方。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贬低曹操之意,但请同学们相信,曹操不是什么奸雄,他是一位能干、足智多谋能起带头作用的好将领。

我喜欢听林俊杰的《曹操》,但更喜欢曹操本人,在我眼中曹是治世之能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人作文: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绝对的风流人物。

曹操,被天下之人,指为奸雄——谁让他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谁让他那么残忍狠毒地杀死了吕老伯全家。

说到曹操,人们便会非常自然地想起了他的奸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初次在书中与曹操见面时,他身为典军校尉,20多岁时就已有与从不同的胆识和谋略。在第四回中,曹操与司徒王允合谋刺杀董卓,以其过人的胆识,独自进入龙潭虎穴。可天不从人愿,将欲行刺,却被董卓发现,故推献刀,后全身而退,逃出城。在第三十回中,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赤足而迎,一揖到地。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待,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语曰:“军中止有此月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些可算曹操奸诈的铁证。

曹操不仅奸诈,他也是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煮酒慰玄德,论说天下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是我最乐读的一段。并且,我始终认为,曹操在当时是十分坦诚的。席间,他特别强调说,英雄者,乃腹有良谋,胸怀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并狠准地指出,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吓得刘备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地;不过,刘备为了韬光养晦,当时表现得也相当棒。借着青天霹雳的上天之助,惊险而轻松地逃过了一劫。不堪一惊,安能称为英雄。刘备在称帝之前,早就想做皇帝。线索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儿名封,一儿名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可见他念念不忘此类事。曹操却未见想做皇帝。曹操是很实在的实干家,曾行刺董卓,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类事刘备却未见有何军事才能,最后又败亡于军事。此等人,称为英雄,若与曹公相较,还真得大加考量。

曹操,虽奸,却以他的聪慧,胆识,眼光及谋略,使其在三国乃至今日仍令人大可凭吊,堪称当时之英,后世之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脸的曹操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课间十分钟大家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走廊上教室里,全部混乱一片,正当玩的起劲,突然背后闪出一道黑影,咦!是谁啊?转头的一瞬间简直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之间老班摆着那副人见人怕,车见都爆胎的黑脸站在我的身后,唉!无奈又要到德育处上思品课了,老班不知道何时练就了背后攻击,以至于每次我们班在混乱一片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几秒的安静,大家都会小心翼翼的看看后门,看一下老班是不是来了,不用说老班的这个现代版曹操简直演的入木三分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曹操简介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历史是公平的,它会对一个人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果真如此吗?对某些人来说,确实如此;但也不全是这样,有的人,光明正大一生,却遭小人谗言。因此,历史错怪了他,不是吗?曹操,他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能人。东汉末年,刘氏王朝逐渐腐朽,汉献帝治国无方。于是,一些地方豪强、官吏趁机扩充实力,互相明争暗斗,对皇位虎视眈眈。这一切,曹操都看在眼里,他不忍眼看着一个帝国落入奸人之手。于是,他站出来了经过努力,他占据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使北方多了一份巩固,少了一些颠沛流离之民,正如他所说:“天下若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招贤纳士,实施屯田,发展经济、军事,实力突飞猛进。他死后被追封为“武帝”,可见,曹操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作为军事的曹操,诛袁绍,灭董卓,伐刘备,讨孙权,南征北战,统领一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战。曹操以三万人马战胜十万大军,让以少胜多成为事实,成为了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在诗歌方面也很有造诣。《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体现出了曹操博大的雄心,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壮心不已”的壮志豪情不知曾激励了多少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却得不到历史的好评。“志士是能臣”变成了“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更让曹操成了卑鄙小人,于是,曾经的一代天骄,顷刻间沦为白面书生,这是何等悲凉!在这样的乱世中,有这样一位伟人,此历史之大幸,但是,这样一位伟人,却得不到他该得的评价,此历史之大不幸。不管怎样,曹操这个名字将永存于历史长河中,因为历史不会遗忘他。而我们,就能够将自己的崇敬之情献给他——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假如我是曹操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变成了威风凛凛的曹操,手握二十多万兵马和无数粮草,与八方混战。

在梦中,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原来,他就是力大无比的许褚将军,刚从前方探路回来就急急忙忙跑来回禀:“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我冷静的答道:“什么事让你如此惊慌?”

许褚惊慌失措地说:“吕……吕布……布带人来夺你的“倚天剑”,并扬言要砍死您!”

我听到后当场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我的顶级谋士郭嘉摇晃着扇子,一字一顿地说:“丞相莫慌,只要让许褚带着大队人马在前方与吕布正面周旋,吸引他的注意力,让徐晃带着弓箭手在后方偷袭吕布。在吕布猝不及防的时候,您就可以用倚天剑取下他的首级,并顺带收走方天画戟和赤兔马。”

我听了郭嘉的建议后交口称赞道:“这个主意甚好,一举多得!”

说时迟,那时快。眼见吕布带着千军万马赶来了。这时,许褚手持大刀骑马冲向吕布。吕布连忙拿出方天画戟来防御。只听到“嘭”的一声巨响,吕布的方天画戟就被打落在地。于是他掉头就跑,可惜没跑出多远就被密密麻麻的箭团团围住。

正在这时,我被“叮铃铃”的闹铃声叫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偶像:曹操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常说曹操是奸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人们都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赞扬刘备的重情重义,赞扬关飞长的沉着稳重,赞扬张飞的勇武直率。而今,我却要赞扬你——曹操。

你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大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更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善于打仗,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人们都说你诡计多端,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东汉末年,君主无能,国家衰败,狼烟四起,战事不断。在那种尔虞尔诈的年代里,为了生存下去,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人们都说你不讲义气,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那浑浊的年代里,还有什么义气可言?想当年,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他曾经还救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回头问刘备怎么办,吕布听见了心中暗喜——问刘备还不如问我自己。没想到刘备在一旁冷冷地说:“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结果曹操把吕布斩了。

“重情重义”的刘备这样做,也是重情重义的表现么?为什么刘备不讲义气却还受到后人的敬仰?曹孟德啊,我为你感到不公!

曹操就像一只刺猬,即使外表全是尖刺,内心却是柔软的。父亲被杀,痛哭失声,挥兵三千,直逼徐州。不正是表现了他最柔弱的一面吗?

这就是一代英雄,我所崇拜的偶像——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读《三国》品周瑜初三作文850字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无数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的是豪情满怀而一震群雄,却最终成为后世笑骂的人物。

他就是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论本领,他曾率领东吴兵马大战沙场,使得骄横一世的曹家军望风而逃;论地位,他年纪轻轻就身挂帅印,执掌兵权,可谓炙手可热;论功绩,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不但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与才能,更从侧面有力的形成了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是这样一位风流人物,却因无法克服嫉妒这一自身缺点,而遭世人唾骂。出于嫉妒,他曾无数次谋害才能高过自己的诸葛亮,数次斗智失败后,他又带者满腔的怨恨惨然地奔赴黄泉。最后,也就成为了“三气周瑜”中那个可憎的反面角色了……

也许有人会问,这段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很多年了,现在又旧事重提,意欲为何呢?其实, 周瑜这个历史人物带给我的是一个深刻的启示:嫉妒是人生之大敌!

不是吗?周瑜出于嫉妒屡次谋害诸葛亮,使得抱憾终身,郁郁而终;曹操出于嫉妒杀害杨修留千载骂名,使得一世英明毁于一旦……诸多事例,不胜枚举,历史上无数惨剧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

看历史,睹今日。

记得在小学六年级时,班上有一对好朋友,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各方面都不相伯仲,两人你追我赶,在发奋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后来,在一次评选“三好学生”活动中,一个被评上了,而另一个却落选了。于是,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宣告终结。没有被评上的那位同学炉火中烧,不但不认真斟酌自己落选的原因,反而整天挖空心思挑好朋友的毛病。结果,精力分散,成绩日益下降,最后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中学。而当老师、家长为她感到惋惜时,她说了这样一句发人生醒的话:“嫉妒,你害了我!”

人的才能有高有低,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就说明了这一道理。对强者产生羡慕,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这种情绪,是让它成为自己奋起直追的动力,还是恶性发展演变成为嫉妒?如果是后者,那么,无疑,它将成为你进步的障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甚至严重到使你的一生彻底毁灭。

仰望头顶这片天空,历史因你们而多彩,明天将因我们的创造更加斑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的悲剧再次演变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曹操的故事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且拥有叱咤风云的一生。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作品财富和军事兵法经验,而与他息息相关的故事,也有很多。

曹操断发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则。曹操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曹嵩是东汉末年朝廷的重臣之一,曹操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曹操也有底层贫民情怀,他非常能体会底层百姓生活的疾苦,在他大量的诗歌作品中,都能看出曹操以反映百姓疾苦的感慨。

一次在行军过程中,途径一片麦田。刚好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但是周边百姓们都很忌惮曹操的军队,于是纷纷躲在家不敢出来收麦子。曹操得知后,便告诉周边的百姓们,自己是奉朝廷之命,出兵讨伐叛党贼子,不会伤害百姓一丝一毫。而且不会践踏麦田,如果有手下的士兵如果有践踏者,一律处死。曹操承诺后,手下的士兵在过麦田时,都用手扶着麦秆,没有出现践踏麦田的情况。曹操这一做法,收到了百姓们的称赞。曹操骑着马正在前方走着,突然田野中有一只鸟发出刺耳的叫声,惊动了曹操的马进而冲入麦田,践踏了一片麦子。曹操便问郭嘉,自己该如何治罪,自己犯了军令应该受到一样的处罚。郭嘉前来劝阻,说到,曹操是奉命去平反叛乱的,如果自杀了怎么向皇帝交差。于是,郭嘉建议曹操割一缕头发以示惩罚。在古代,头发和脑袋一样重要,于是曹操便割了一缕头发以示对自己的惩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诚信许昌作文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许昌,这是一个诚信的地方。

诚信就像一朵花儿,在我们心中美丽开放;诚信就像一颗繁星,在我们心中闪闪发亮;诚信就像一条小鱼,在我们心中快活的游来游去;诚信就像……可是,那一回我却把诚信丢了。

那是我还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在老家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情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在老家,每每一到冬天下起了大雪的时候,我居住的房子大门口就经常会出现一些卖烤玉米、热茶叶蛋、热大饼等等之类的人。在一个星期的星期四,我从幼儿园放学归来,路过一个卖烤玉米的小店,闻到玉米的香味,我的口水当场流下来了。接着,我急急忙忙地向买烤玉米的老奶奶要了一个烤玉米,然后马上开吃了,连钱都没有付。吃到一半,才想起来要付钱。于是,我开始翻口袋,可是我翻了好久都没有翻到一毛钱,于是急忙向买烤玉米的老奶奶道歉。这个老奶奶很和蔼、慈祥,非但没有骂我,还说:“没有关系,没带钱嘛,回去拿了再给我吧,我在这等你。”我听了,一边道谢,一边飞奔回家。一到家,我就急冲冲地跑进房间,东翻翻,西翻翻的找钱。可是找了好久多没找到一分钱。

正巧这时一个平时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找我去玩雪,我就把找钱的事抛之脑后,和他一起去玩了。玩完回到家见到奶奶之后,才想起来还没有找到钱去给哪一位没烤玉米的老奶奶。于是,我就找奶奶要了五元钱去给那个老奶奶。可是,等我到时,老奶奶早就走人了,我的玉米钱也就没给老奶奶了。我就又想到:“没事没事,反正那个老奶奶明天还会来嘛。明天再把钱给那个老奶奶也没有事。”想到这里,我就回家了。可是,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这个老奶奶了,也就没机会把钱交给来奶奶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诚信有时就是一个坚决的约定。定下来要今天完成的事,就得今天完成。定下的契约,不取消它,就得照办。定下的交还日期,就得按时还。如果你不守诚信,把诚信丢了,那么你将度日如年、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寝食难安……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是却非常后悔。后悔什么呢?后悔不应该不守信用跑去去玩。直到现在,我都还在后悔这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没看过《易中天品三国》,只看《三国演义》,以为诸葛亮就是一神仙,曹操就是奸诈狡猾的奸贼,刘备徒有其表,只会怨天怨人,还养了个愚蠢无能的儿子。看了《易中天品三国》,让我知道了每个人物的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和文学形象。以前我看到的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文学形象,不能以偏概全。其中,我对曹操的认识颠覆性最大,让我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国演义》中说道,陈宫因为曹操屠杀吕氏一家愤而离去。《品三国》中讲到,陈宫之所以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掉了名士边让,边让和曹操的意见不合,曹操一气之下就杀掉了边让,引起了名士的公愤,这里曹操的气度狭小体现无疑,曹操有他自己狭小的一面。

曹操又是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官渡之战前,陈琳写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里骂了曹操的祖宗八辈,说的话不堪入目。曹操后来抓住他,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就原谅他了,让他做了自己的“笔杆子”。

曹操还特别赏识人才,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了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折点。可曹操也不能隐忍,许攸立功后过于嚣张,曹操一怒之下就将许攸杀了。

总的来说,曹操这个人性格很矛盾,让人纠结,既是奸贼,又是英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曹操杀吕伯奢译文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逃至中牟被擒。由于县令陈宫不满董卓行径,也是曹操好友,毅然离职与曹操共谋大业。这天,他们共同来到成臬,当地人民向来不服政府号令,地主吕伯奢亦是曹操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见曹操来到,高兴得很,让曹操一行先住下,吩咐家人准备伙食。曹操躺在床上休息,忽然曹操听到外面传来磨刀的声音,怀疑吕伯奢想暗杀他,于是他拔刀出屋,见人就杀,吕伯奢也在慌乱中被杀。杀完后,他们来到厨房,地上有一只绑得紧紧的猪,这才明白原来吕伯奢是要杀猪款待他们。事已至此,他们不得不离开成皋,另谋出路。

此后歇后语曹操杀吕伯奢便比喻人之心多,怀疑性大,对人对事均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曹洪中了西凉战将马超的计,丢了军事要地潼关,曹操大怒,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部将于禁、张郃、李通先后迎战马超,均败下阵来。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zī)髯(rán)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了《三国演义》,我十分佩服曹操!在我眼中,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首先,曹操的诗歌慷慨激昂。

他的《短歌行》(其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音韵激昂的诗句,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其次,曹操为民除害,胆识超凡。为了报效国家,他毅然手持七星宝刀挺身而出刺杀国贼董卓。在行刺被发现时,曹操也能镇定自若地随机应变,他的英雄所为很让人佩服!

再次,曹操胸怀大度,爱惜人才,善于用人。他敢于重用降将贾诩﹑张辽﹑张郃﹑徐晃等人,甚至接纳了连曹操的大儿子都杀了的张绣。在用兵时,曹操能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强点与弱点,扬长避短﹑集思广益﹑愈战愈勇!例如,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善于采纳前来投奔的许攸的正确建议,火烧袁军军粮,大败敌军。雄才大略的曹操最终统一了当时中国北方以及中原的广大地区,令人佩服!

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一位文武双全的历史英雄,我非常佩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论曹操的多面人生作文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人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家乡许昌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美丽家乡——许昌,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许昌,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洗浴着时代的春风,古老的许昌抖落历史的风尘,走过沧桑的岁月,更加年轻而美丽。

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美景,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说也说不完。有群山起伏的大鸿寨,有林木茂盛,小巧玲珑的紫云山;有林木茂盛、泉水淙淙、鸟儿欢唱的具茨山;山上有着各种怪石的,不用说,就是龙虎山!有树木枝繁叶茂,花卉竞相开放的许都公园……哎哟,说着说着,仿佛身临其境呀!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去过霸陵桥的人都知道,在霸陵桥的旁边,至今还有“关公挑袍”的遗址。巨大的石碑雕刻在日月的侵蚀下,显得十分斑驳。在石碑的旁边,威武的关公手拿青龙偃月刀,骑着跃起的赤兔马屹立在桥头,那坚毅的眼神让人们看见了,当年关公放弃荣华富贵追求仁、义的决心。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的家乡不止有这些名胜古迹,还有许多 名胜古迹和美景等着你去参观呢!

对于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郭沫若先生曾经感叹道:“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还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享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美誉。

够了,够了,要是一直说下去,我说一天一夜都说不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快来欣赏我们美丽的家乡吧!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你一定会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许昌真好!许昌,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中的曹操小学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是凝固的人类文明,读懂了历史,我们能感受到先民的执着与性格;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人的理想和追求。

怀着这样的想法,我渐渐想去了解那个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曹操,于是我看了《三国演义》

在没读他的传记之前,我曾认为他是一个阴险毒辣、奸诈刁蛮的匹夫。因为曾听讲曹操头痛,请华佗为他看病,华佗说要把头颅剖开才能把病治好。生性多疑的曹操见华佗要剖开他的头颅,以为华佗要杀他,就把华佗关进大牢,不久华佗就死了。从此我对曹操就形成了不喜欢的印象。通过学习历史,可我始终不相信,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怎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愈发激起了我对曹操一生的进一步了解。通过看《三国演义》,我对曹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之所以,人们对曹操印象都不太好,可能是作者罗贯中把他当反面人物来写的缘由吧!

我眼中的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不然,何来势力最强,兵力最足的魏国?何来三四万人大败十万袁军的官渡之战?何来赤脚迎许攸的故事?又何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诸侯发号施令的计策?曹操身经百战,无数英雄好汉败在他手下,他困袁绍,擒吕布,刺董卓,无数战绩,数不胜数。

我眼中的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建安诗人。曾看沧水豪迈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曾在晚年矢志不渝地写下他的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迈诗篇。

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他,有恶性,也有博大胸襟,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我眼中的曹操小学五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许昌“城市主题口号、城市形象标识、市歌”征集启事

全文共 207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致力打通“六路”,努力建设智慧型、创新型、美丽型、文明型和幸福型“五型许昌”。许昌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花木之都”、“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为了更好地塑造许昌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即日起决定面向社会开展“许昌城市主题口号”、“许昌城市形象标识”、“许昌市歌”征集活动。

一、征集内容

(一)一句定位明晰的许昌城市主题口号

(二)一个醒目的许昌城市形象标识(含标准图形、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及标准组合)

(三)一首体现许昌精神的市歌

二、征集要求

(一)许昌城市主题口号

1、突出许昌三国文化的独特优势。许昌因曹操成为一代帝都,曹操审时度势、任人唯贤、敢于创新的智慧是许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许昌最重要的城市文脉,迄今为止,一个城市的名称,持续沿用1800多年,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2、概括许昌自远古至今的亲水情结和花木文化。象征许昌的历史渊源与人文脉络,凸显当今优质的水林相依的生态环境。

3、体现“五型许昌”建设的巨大成就、美好愿景,展现许昌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呈现许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

(二)许昌城市形象标识

1.应征作品充分体现城市人文精神。有充足形象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形象高雅美观、形式简洁明快,易于被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人士理解和认同。

2.应征作品应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适合长期在各种介质的媒体上传播。

3.应征作品应包含形象标识的绘制形象、名称和设计说明,可由单幅图稿表现,也可以由不同色彩的多幅图稿组成。

4.应征者可同时提交多套设计方案,所提交作品必须为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并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

5.应征作品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但必须符合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

(三)许昌市歌

1.应征作品应符合城市整体形象,突出城市独特风格,彰显城市精神内涵。

2.作品要富有生活和时代气息,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易于传唱和普及,歌曲时间一般不超过4分钟,作曲形式不限,独唱、合唱均可。

3.应征者可同时创作多首作品,所报送作品必须为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的原创歌曲,并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

三、征集范围

(一)本次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

四、征集评选

(一)征集时间

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11月20日。

(二)投稿要求

1.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须以纸质或电子稿形式统一提交《许昌市城市主题口号征集信息表》、《许昌市城市形象标识征集信息表》、《许昌市歌征集信息表》,并报送至许昌市委外宣办,电话:2965561。邮箱:xcwxb@126.com。

2.城市形象标识以电子稿形式提交,作品不限于平面设计稿,可附加三维立体造型。应征者需同时提供可供输出的电子文件,以光盘或U盘形式提交,存储为JPG或TIF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三)评选时间:2015年12月中旬。活动邀请国内形象策划、城市宣传推广知名专家,文化、旅游、民俗等部门人员成立评委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与征集作品进行评选,并对获奖作品在市级各类媒体进行展示。

五、奖项设置

1.许昌城市主题口号: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20000元;优秀奖3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元。

2.许昌城市形象标识: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0元;优秀奖3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6000元。

3.许昌市歌: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30000元;优秀奖3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6000元。

六、保密规定

1.无论应征者提交的作品是否最终获选,应征者应对因参与本次活动所提交的与所提交作品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承担保密义务,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上述资料或信息。

2.应征者不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对是否响应本次征集工作及是否参加征集进行商业性宣传,或者暗示与本次活动征集主办方存在任何关联。

七、作品处理

所有应征作品方案概不退还,创作者请自留底稿。

八、相关事宜

1.凡应征作品必须是未发表原创作品。设计人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包括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否则应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法律责任。

2.许昌市委宣传部对获奖作品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所有权、使用权及发布权等相关权利。设计者不得再在其他地方使用该作品。

3.如在征集过程中出现内容相同作品,则按照时间优先原则参与评选。

4.投稿行为即表明设计人对本《征集启事》内容的充分认可,并遵守相关约定。

5.许昌市委宣传部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6.此次活动有关资料请到许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xuchang.gov.cn/)下载。

主办单位: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许昌市委外宣办

地 址:许昌市建安大道东段1516号

联系电话:0374-2965561

邮 编:461000

邮 箱:xcwxb@126.com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我眼中的曹操想必大家一定看过《三国演义》,书中奸臣曹操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古以来,曹操就被人称作“乱世之枭雄,汉室之奸臣。”可谁知道小说里的人物有几分真实,谁又知曹操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呢?

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时期,能在官渡之战里,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一统北方,难道不能说明他充实的才干与能力吗?他志存高远,雄心勃勃,恐怕“野心”二字用在曹操身上有些不恰当了吧。

曹操能谋善断,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善于调兵谴将,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精打细算,从而经常取胜。

曹操在治世方面,十分出色。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惊,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在担任济南相时,他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撤毁祠堂,禁绝祭祀。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

更可贵的是曹操重视经济。他鼓励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从而收买了民心,让百姓们都尽心尽力的耕作,尽心尽力的为他服务。此外,他还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现象,这是他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史记记载,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背后都有一位贤明的臣子。可重视人才的曹操哪只有一位?他的手下能臣可是多不胜数,英才辈出呢。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之道,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想想,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呢?想当年,刘备的结拜兄弟关云长被曹操抓获。曹操并没有将他杀害,而是以礼相待,想尽千方百计要留住这个人才。关云长虽被感动却不愿为他效劳,曹操就把他放了。赤壁之战中,关云长为了报答曹操不杀之恩,才把他放了吗?否则曹操早就见阎王爷了。

此外,曹操还很有文学才华。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包容一切,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由此可见,曹操是很有文学天赋的。

在我眼中,曹操乃了不起之英雄也,何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