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玩荆州博物馆作文【通用11篇】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文化底蕴浓厚。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游玩荆州博物馆作文,希望你会喜欢!

浏览

6787

作文

11

篇1:游玩河南博物馆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10月3日下午,爸爸带我和姐姐去河南省博物院看了个究竟。

进门的时候,保安指着我的水壶说:“把你带的水自己喝一口”,目的是检查安全,怕瓶子里装的是汽油,我咕咚喝了一大口,保安就让我们进门了。

首先我看到了徐悲鸿的“一马图”、“两马图”,齐白石的“八虾图”等作品,大师们画得真好呀!还听了华夏古乐,第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是古人表演的,我第一次欣赏了编钟演奏。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很多陶器,最大的是放在坟墓陪葬的粮仓,爸爸说高约两米,由左面四层楼,右面三层楼高,中间有走廊连接,一楼还有看门的陶制小狗。青铜器最厉害的是“莲鹤方壶”,它可是博物院镇宅之宝,一共有两只, 一只在北京,一只在河南省博物院,听阿姨讲“莲鹤方壶”是国宝,是不让出国展出的。我们还看到了去世的人才穿的金缕玉衣,玉片片用金线连起来的,可像一个人在睡觉。

我带的是玩具手枪,门口的保安让我把枪交出来,还登记了我的名字,因为怕是真枪。等我们参观完的时候,我取回了我的枪。

河南博物院真好玩,下次我还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荆州博物馆的作文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妈妈带我参加了我向往已久的荆州博物馆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高大雄伟的建筑物。抬头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荆州博物馆”几个金色大字。门前种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鲜花簇拥着一座精美的浮雕,浮雕上刻着一条巨龙。门旁有两棵高大的树,好像两个忠诚的战士守卫着荆州博物馆。

首先我们来到了玉器展览大厅,玉器的样式不一而足,有圆形的玉璧,有风形和龙形的玉佩,还有神人与龙的玉雕,数量最多的要数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龙形玉佩了。这些玉虽然经历了千年的岁月,但是在灯光下还是那么的晶莹剔透,格外引人注目。看到这个晶莹剔透的玉器,我深深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

参观完玉器,我们来到了有名的珍宝馆。珍宝馆里有一些古代用的矛、剑、刀、还有许多镇墓兽。我最喜欢的要数“鹤立虎背鼓”了,这个名字可真形象!看,两只仙鹤站在两只老虎的背上,鹤的脖子处用拇指粗的铁环吊着一面深褐色的大鼓,鼓面足有一个小圆桌那么大。尽管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但鹤立虎背鼓仍然光泽如新。听妈妈说,这个木雕是荆楚文化的代表,也是我们家乡人民的骄傲。

最后,我们参观了竹简等文物

沿着弯弯的小路,我们走出了博物馆。觉得自己对祖国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觉得自己今天收获了很多,就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荆州博物馆的作文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市江陵区西湖之畔。成立于1958年。馆舍由古建筑开元观和新建的陈列楼、珍宝馆、办公楼等组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占地约3万平方米。 馆内设有考古、陈列、文物保管与保护等部门,以发掘、研究、展览江汉地区古代文物为主要业务工作。馆内收藏丰富,以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文物、东周时期文物、秦汉时期文物为大宗。其中以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和陶塑动物、楚和汉的漆木器、丝织品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馆内展览有《出土文物陈列》,《凤凰山168号汉墓》、《古代漆木器精品展》、《古代丝织品展》。它们汇集了馆藏文物的精华,展示了自远古至西汉本地区的历史变迁及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颇为中外学者和游人赞赏。

看完以上介绍后,您是否已经知道荆州博物馆怎么样,是否知道荆州博物馆怎么去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玩河南博物馆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快乐的十一假期开始了,闻名遐迩的河南博物馆是我神往已久的地方,这下可有机会参观了。我和爸爸、叔叔、妹妹一行四人兴致勃勃来到了河南博物馆。博物馆门前张灯结彩,红艳艳的大红灯笼上面书写着“欢度国庆,腾飞中国。”

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观赏区,一件件珍美的文物映入我的眼帘。从公元前八千年的古笛、盔甲、到唐三彩、青花瓷,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物应有尽有,让我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历史时空隧道之中。

这是什么?快来看,哇!这是1986年在我们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它由2008片玉片用金丝穿缀而成,长180厘米,宽125厘米。我观赏着金缕玉衣赞叹不已,我仿佛看到了西汉时期的强盛、富有和发达的文化。

咦!博物馆里为什么放了一棵如此青翠的白菜?我疑惑不解地问,走,看看去,不会是那个朝代的白菜保留的这么完好吧?原来,这么逼真的白菜是明清时用象牙雕刻而成的,白菜根上的须一根根的清晰可见,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一样。那时的技艺都已经这么精湛了,看着真让人啧啧称奇。

河南博物馆的文物真是多啊,从这一件件文物中我了解了河南的历史,领略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我为我们河南拥有这样的历史文化而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河南人!我要努力学习,汲取我们中华文化之精华,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去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去上海博物馆游玩作文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本书名《杰出青少年自我管理手册》,每天我都按这本书的要求去做,里面有一项说要鼓励孩子每年独自参加一次远行,为了锻炼我的自立能力,妈妈决定慢慢锻炼,让我先一个人去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博物馆参观。

我坐隧道六线来到人民广场这一站,我不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鼻子下长着嘴----问呗!可我又想到妈妈跟我说的话,不要问过路的人,要问那些在那的工作人员,那样可靠些,结果你知道我问的谁吗?你绝对想不到,那就是那就是管WC的清洁工。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终于来到了那聚集着我们中国历史上的悠久的,鬼斧神工作品的上海博物馆。

我在上海博物馆排队,看来果然很著名,那里人很多,老外也很多,博物馆不准带水进去,那些带了水的人就把头一仰,咕噜咕噜地把水喝掉了。我排了20多分钟队伍进去了里面。我首先进入了一楼的中国古代青铜馆,里面记录了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400多件青铜珍品,里面有的铜器是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盘,西周晚期的龙纹钟,战国早期的错金银鸟兽形盉,战国早期的交龙纹鼎,春秋晚期的牺尊。转变期青铜器上面雕刻的花纹有凤鸟纹,兽面纹,波曲纹,变形兽体纹,鳞纹,龙纹,我看见这些当初精美的作品变得锈迹斑斑,吴王的光剑已没有了当时的光彩,虎钮柳叶形剑看上去像破铜烂铁似的。可旁边用注明用X光线照拍出来的照片感觉瞬间美了好多,而且照片上的剑柄出现了一个十字。我还去了一楼的中国古代雕塑馆。千佛石碑上面雕刻着表情千姿百态的佛像,有喜的,有怒的,有欢的,有悲伤的,有目光呆滞的,我想算一下是不是真的是千个佛,可惜顶上的部分坏了,我不能继续数下去。接着我又来到了二楼的中国古代陶瓷馆,楼上的墙上贴有很多图片,图片上有教我们怎么做陶瓷的方法,我本来想喝水,但楼上的茶馆里面的矿泉水价格吓我一跳,居然区区一瓶矿泉水要卖20元。我想还是算了吧,出去买吧。

我出去买完水后,也到回家的时间,我看到隧道六线从我身边经过,我赶紧摆出跑步比赛的驾势,在人行道后面跑跟着汽车跑,可惜我被它甩得老远。我发现我真的太倒霉了,居然下车的地方就是上车的地方,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在哪里上的车,终于安全回到了家。这次出行还好,没被骗走。下次我要去更远的地方,先走遍上海,再到周边城市,再到更远的地方,再到西藏,到哈尔滨,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然后游出国门。去看更广阔的外面世界。

[去上海博物馆游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去故宫博物馆游玩的

全文共 16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的母校-湄江二小举办了一次游览重庆、西安、北京的夏令营活动,我也参加了。

在北京游览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天安门的降旗仪式、故宫、八达岭长城、中国航空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游览故宫的经历了。

故宫就是我们常说的紫禁城,为什么要叫它紫禁城呢?与我们同行的导游叔叔告诉我们:古时候,皇帝也称天子、皇上,而天子的意思是天帝的儿子,而传说中的天帝居住在天上的紫宫禁地,因为故宫自明清以来共有24位皇帝在此执掌天下,所以它又叫做紫禁城。

游览故宫,可以从天安门进,也可以从故宫的后门--神武门进。我们参观故宫时是从天安门进的,进入天安门过端门后,便开始了我们的故宫之旅。

穿过一片广场后,我们便来到紫禁城的正门,也就是午门。古时候,皇帝对犯错的大臣处以杖责之刑时就在这个地方,导游叔叔对我们说:明武宗时,有一年,武宗皇帝下令到江南各地选秀,许多大臣不同意,联名上书武宗,希望他能收回成命,谁料武宗皇帝接到上书后大怒,下令在午门杖死了11位上书的大臣。

听完了导游叔叔的话后,我不禁感慨万千,连当时国家的栋梁之才,仅仅因为这次上书就丢了性命,真不值当时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苦不堪言啊!

过了午门之后,又有一大片广场,广场中间有一条御河穿过,河上有座金水桥,流经广场的御河从高处看,极像一张弓,那蓄势待发的攻势,给人一种震慑人心的感觉。

走过金水桥,经过太和门,便来到了宏伟的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里的三大殿之一,其余两大殿分别是中和殿和保和殿。在蔚蓝色的天空下,太和殿威武地矗立着,那朱红色的宫墙和大门,屋顶上盖着的黄色的琉璃瓦互相衬托,在耀眼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古代这里是举行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仪式的地方,由于我们去时太和殿正在维修,所以我们未能有幸近距离的一睹她的尊容,只能远远的观望,这使我感到特别的遗憾。

过太和殿后,便是中和殿和保和殿了,在以前,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两大殿里的陈设金钟玉磬,奢华无比......游览完三大殿,我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里的一殿一阁,一砖一瓦,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过了乾清门,我们便来到了古代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以前,我们经常听人说,古时候的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而其中的“三宫”指的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六院指的是:“东六宫和西六宫”,这些宫殿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七十二嫔妃”则指的是皇帝的老婆人数。除了皇后居住在坤宁宫外,其余的妃嫔则分别居住在“东六宫和西六宫".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交泰殿则是举行册封皇后、太子、过千秋(皇后的生日)、万寿(皇帝的生日)等中的节日庆典的地方。

参观完“三宫和六院”后,往坤宁宫北面走,我们便来到古代皇帝、后妃、皇子、皇女游玩的地方---御花园。一进入御花园,映入我的眼帘的便是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亭阁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踩着由五色石子铺成的小路,看着周围美丽的景色,我不知不觉的沉醉其中了,这里的花是那么的鲜艳而美丽,这里的草是那么的青葱而可爱,这里的亭台楼阁是那么的古朴而典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初建造这里的人和享受过这里美丽景色的人,都已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但她却依然停留在这里,不曾改变。经过几百年时光的洗礼,她已不再是当初那青涩的少女了,她举手投足之间多了几分端庄持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反而更增添了几分魅惑人心的韵味!

古时候,她的美丽,只能被少数人欣赏,而今,她已向公众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向世人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引得一批批游客为之流连忘返......

游览完御花园后,已是中午时分,我们也要结束了这次故宫之旅了,由神武门出宫后,我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故宫,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显得更加的庄严肃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玩河南博物馆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周五下午,我们班和六二班踏上了去博物院的路程。

进入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铜像,铜像的样子是两头大象中间有个人,中间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祖先,也就是我们河南简称的“豫”。

然后老师带领我们去观看旧石器。我首先去找的就是武器,我先发现了一个叫蚌刀的,蚌刀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4800~40000年}偃师市灰咀出土。

我听一名别的讲解员说“河南省博物院有九大镇院之宝,分别是有着天下第一笛的骨笛,青铜制造的杜岭方鼎,上面有着“妇好”二字的鹄尊,最早的玉柄铁剑,世界上最大的连鹤方壶,保存最完整的四神云气图,中国目前发现唯一的武则天金简,美丽的汝窑天蓝粙刻画鹅瓶颈和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而我最喜欢的除了这些以外就是彩陶双连壶。

彩陶双连壶1972年出土于郑州大河村遗址,壶口直径6。5厘米,瓶身高5厘米,有红衣黑彩的两个壶组合而成,瓶身相连,连接处十分完美,天衣无缝。这种饮品器皿在今天的高山族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都还有在使用,以作为友好,团结,联合爱情的象征。

望着它,我仿佛看到了新郎捧着它,永远相结。

虽然这次我们用较快的速度浏览了博物院,但是下一次我会细细的品味这些文物,和他们一起回忆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玩河南博物馆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参观河南博物院,我了解到了中华璀璨的历史。博物院里珍藏着上有远古石器时代,下至民国的文物。河南博物院收藏着大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像、钱币、书画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有的精美绝伦,有的玲珑剔透,有的古色古香,有的价值连城。特别是河南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让人叹为观止。

骨器中有一件“中华第一笛”美称的骨笛,骨笛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乐器,中华最早的笛子就是它。还有象牙萝卜、象牙白菜两件艺术品造型精美,萝卜由深到浅的红色直至下端的象牙很漂亮,连萝卜根须上的泥土都清晰可辨。白菜翠绿鲜嫩,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趴在白菜叶上的蝈蝈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十一面六臂观音像,有十一张脸六只手,神态自然逼真。我还看到了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起源。中华大地,历史悠久,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有着无数的英雄史诗,演绎了璀璨的华夏文明。看了河南博物院,我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感到作为中国人非常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参观荆州博物馆的作文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家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雄伟的荆州博物馆参观游览。一进门,就看到了正在向我们招手的博物馆大门。一旁的树也在向我们招手,好像在说:“祝你玩得开心!”

进入大门,向右走,就到了第一个展馆,主要介绍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其中,旧石器时代占了99%。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在于: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的发明、农业、畜牧的出现。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分为三个阶段: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原始文化;屈家岭文化是继大溪文化之后在江汉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文化;石家河文化是江汉平原上最后一个原始文化。

参观完第一个展馆,我们又来到了西汉古尸馆,里面有一个西汉出土的男尸,身体里的内脏全挖了出来,样子有点恐怖。在2009年4月,荆州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我发现,她的脚十分小,只有十厘米左右,嘴巴张开,面部安详。据科学家推 测,女尸大约60岁,在明末清初,下葬是香薰过的,所以至今保存完整。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该回家了。这一天真有意义,让我了解了石器时代和新出土的古尸,我还会再来参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玩河南博物馆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2010年2月21日,大年初八,我和姑姑、姑父一起乘坐916快线,来到了郑东新区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一进博物院大门,我就看见一小黑板上面写着4D电影。姑父买了票,我们进了电影院,在电影院的箱子里拿了一副很特别的塑料眼睛就坐了下来等电影开始了。

没一会儿电影就开始了,这是一部有好玩又恐怖的电影,说的是小恐龙在地球上一段奇遇,不过那时还没有我们人类呢!

小恐龙出来了,它一蹦一跳的向我们走来,伸着长长的脖子慢慢的向我们靠近,舌头一伸就好像要舔着大家一样,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阵阵惊叫。随着小恐龙的活动,我们就好像走进了大森林:有鲜花开放、有蝴蝶在飞、有蜜蜂在采花蜜、有眼镜蛇嘴里吐着舌头向我们扑来,我感觉头上真的有一股凉风;当电影上刮沙尘暴的时候,电影院的两角刮起了凉风;……啊!就像是真的一样。太刺激了!

一会儿,天空中下了一阵陨石雨朝着地球砸来,也向着我们砸来,我连忙躲闪,害怕砸着自己,觉得脚底下真的有很多的石头一样。好恐怖,大家都在叫喊,真是太神奇了!

后来我们又去了别的展厅,参观了恐龙的化石,恐龙蛋、乌龟蛋……看到了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白垩纪时期的恐龙以及中生代时期的恐龙——翼龙的样子。可是他们却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了,真的是一个谜!

地质博物馆很好,也希望我的同学和老师们一起去看看,尤其是体验一下4D电影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玩开封博物馆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博物馆两侧有两个长廊,里面保存着汉、隋、唐、宋、北魏、元、明、清等各朝代的碑刻墓志,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3月21日,记者跟随对地方文化史颇有研究的刘海永来到开封博物馆寻访。

碑刻墓志,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几千年社会生活的记录,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刻技术、书法艺术及考证文字记载正误的可靠依据,历来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书法家们所重视。据刘海永介绍,开封博物馆藏有石刻碑志千余件,内容相当丰富,年代也较为齐全。

刘海永说,关于开封博物馆碑廊还有一段故事。20多年前,河南大学佟培基教授在对清编《全唐诗》中的重出误收诗作进行全面梳理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他在查找诗人朱琳的详细资料时,多处查找没有结果,佟培基教授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他忽然想起开封博物馆辅仁石碑和碑拓。在赵祜先生的帮助下,佟培基教授终于发现一张拓片,上写:“大唐故处士朱君墓铭曰,君讳琳,字孔璋,河南洛阳人也……”就是这块碑文破解了数例唐诗中众说纷纭的千年之“谜”。

如今在碑廊里面展示的有《元氏墓志》《开封府题名记》碑以及金代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等,均为历代石刻中的珍品。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瑰宝的作用,博物馆选取了馆藏石刻精品180件,陈列于南北两长廊,供广大游客参观、研究。

刘海永说,北宋石经是北宋石刻的儒学经本,它始刻于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完成于嘉六年(公元1061年),因此也称为“嘉石经”。这些出土的碑刻,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最原始的状态以及中国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它们就是历史最好的证明。碑刻和墓志,寥寥数字,只言片语间就将历史或者事物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就是碑刻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其珍贵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