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优秀2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6834

作文

1000

中华传统节日经典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秋节啦!

中秋节论吃,当然少不了吃月饼了。我这个人吃月饼很挑,从来就只吃豆沙,蛋黄馅的。小时候我吃月饼就只挑一个月饼,如果是豆沙、蛋黄的,那我就美美的吃下去,但如果是五仁的,我就会毫不犹豫的给妈妈吃。

中秋节说到吃月饼,怎么少得了赏月呢?中秋节的月亮是一个玉盘,十分圆润,同时也表示出中秋节的含义:“团团圆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我呢,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听着妈妈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心想:后羿在中秋节这一天想必会思念月亮上的嫦娥吧,而住在月宫中的嫦娥也会怀抱玉兔怀念曾经呆过的人间吧!

小时候的我就是那么幼稚,月亮也是那么纯净,慢慢的,我长大了,再次等到中秋节,再次去赏月,坐在阳台上看着一阵风把月亮推出云层,心里不再是嫦娥奔月,而是不自觉的浮现出奶奶和蔼可亲的面容,我遗憾没有好好珍惜与她的时光,没有好好孝顺她,就这样永别了。一阵冷风把我带到了现实,我又抬头望望月亮,今年的月亮看上去似乎又带了一丝丝伤感。

中国古代人总是喜欢借月亮抒发感情,我不但喜欢月亮,也喜欢中秋节的含义: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快来和我看看吧!

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快让我来告诉你吧!在古代有一只叫“年”的神兽,每年的最后一天,它会在村里吃人们的食物,有时还会吃人,人们发现“年”最怕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人们便在“年”来之前,在家家户户门前贴上了红色的对联,还准备烟花炮竹,“年”来后,人们便点燃鞭炮,把脸吓得再也不敢来了。

关于春节的风俗有很多,有放鞭炮、吃团圆饭、贴春联……但我最喜欢的是拜年,因为拜年后会得到红包。在新年的第一天,我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给他们拜年。右手在下握成拳头,两条腿夹得紧紧的,跪到地下,好像拜师一样。说着:“我给爷爷奶奶拜年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奶奶衣服的荷包,笑眯眯地说:“我给您拜年了,愿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红包有没有呢?”拉开衣服拉链递给我,我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说道:“谢谢”高兴地跑到卫生间,“咚”的一声关上了门,打开红包,里面有两百块钱,我非常开心,说道:“看来我又赚了一笔钱了!”我便到房间里,把钱放到了我的小钱包里,这样就不会丢了。

我喜欢这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西方文化节目进入中国市场后,十分盛行,中国文化节目被人冷淡,但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不会消失。

1、西方文化节目盛行是因为西方文化节目与中国传统文化节目有所不同,现在人们看起来觉得十分新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看多了,就喜欢看一些新文化节目,这十分正常,但是西方文化节目经常看,人们也会因看过多而觉得老套、无聊,自然会不喜欢看了,又看中国传统文化节目,这时,西方文化节目就会冷淡,中国传统[来源于]文化节目会再次盛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不会消失。

2、现在人们对国外的一些文化节目不是很了解,对西方文化充满了一种想要了解的欲望.而西方文化节目就带有许许多多的西方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对西方文化更了解,从而满足这种好奇求知的欲望,而中国人难道对自己传统还不了解吗?所以以后等西方文化普遍了解后,西方文化节目和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也就差不多了,但中国传统却十分悠远,永远了解不完,而西方的历史很短暂,它的文化却不多,很快会人人皆知,那时中国传统文化就会盛行又怎么会消失呢?

3、何况我们是中国的人不是外国人,怎么可能会一直去看西方文化节目,了解西方,却不了解祖国呢?那样中国人不就变成西方人了吗?再怎么样中国是中国人的祖国是改不了的!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的三年级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祥和的端午节,还喜欢圆满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吉祥如意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过得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寓意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妈妈和奶奶采购了许许多多的年货,我们穿上新衣服,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外的家人,只要到了春节,人人必定赶回家来,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 夜 饭,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温暖,把自己这一年来的收获和幸福讲给自己的亲人,并送上对家人新年的祝福。

吃完年夜饭,“噼哩啪啦”的炮竹声,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涌现,处处可以感受到热闹与喜庆。家人可以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观看一年一度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到了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一起大声地倒数时针:“4、3、2、1”,新的一年到来啦!我拉着表弟依次给长辈们拜年。他们笑呵呵地给我们发压岁钱。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开心地拿上压岁钱开始守岁。我们在院子里放炮竹,开心极了!

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新的一年承载着我们新的梦想!过春节真好,我喜欢这一圣大的节日——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传统节日中秋的主题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中秋节是个好日子,因为今年的中秋节也是爸爸的生日。 This years Mid -Autumn Festival is a good day, because this years Mid -Autumn Festival is also the birthday of Dad.

晚上,奶奶为爸爸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还有长寿面,妈妈买来了几只大螃蟹为爸爸庆祝生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着美味佳肴。

吃完饭后,妈妈收到了家门口美发店客服的信息,邀请爸爸去美发店过生日。听了妈妈说我们要去美发店给爸爸庆祝生日,我既惊讶又兴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在美发店过生日呢!

我们走出家门,一边赏月,一边朝美发店方向走去。我抬头望着月亮,那月亮时而躲在云朵后面,时而又站在我们面前,月亮多么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子呀!没一会儿,月亮不再淘气了。月亮好像又变成了一位魔术师,而天空变成了一个大舞台,月亮一挥手,天上的星星全都在眨眼睛,月亮再一挥手,天上的星星便不再眨眼睛了。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美发店,店员们让我们上二楼,说要给爸爸个惊喜。于是,我们跟随店员们上了二楼。一到二楼,我们就听到“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只见店员哥哥端着一个巧克力水果大蛋糕走了出来,蛋糕上点着蜡烛,见到这个场面我激动极了!

店员哥哥为爸爸带上生日帽,并为我们全家拍了许多照片。我们开始切蛋糕了,奶油的味道很浓郁,巧克力很香醇,蛋糕很松软很美味,我们在美发店度过了一个开心的生日party!

从美发店出来,爸爸指着天空的月亮说:“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真是好看啊!现在的空气质量好了,空中的明月又像我们小时候的样子了。”听着爸爸的话,我又仔细地看看天空的圆月,是啊,今晚的天空分外晴朗,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我们头顶,仿佛踮起脚尖就能够到似的。月亮散发出柔和的月光,好似在对我点头微笑,我想,是不是你也和我一样,在欢度中秋的同时也在祝福爸爸生日快乐呢?

这真是一个难忘而美好的中秋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端午节传统节日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小朋友,你们能猜出今天是什么节吗?当然今天是端午节。那么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怎样来的吗?让我来给你们讲爷爷告诉的故事:从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国人。当国家受到侵略危险时,向朝廷献计,却被赶出朝廷。屈原心里很悲伤,就含恨跳入汨罗江身亡。当地人得知此事,渔民立刻驾船打捞尸体。有的向河里撒米,让鱼吃饱肚,不去咬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人们过节是让大家想起屈原的故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这一天,有的赛龙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门上插艾叶,有的开纪念大会。纪念活动丰富多采。

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听着爷爷讲故事,开心极了。去立志一定热爱伟大的祖国。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倡导保护中国传统节日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我国首次将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这个民族节日的确立,让家有是去亲属的人们有祭奠、和扫墓的时间,也给众多市民踏青的时间。然而,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呢?他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吗?据广州市少年宫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学生知道清明节,但对清明的由来却不甚了解。于是,利用今天清明之际,很想说一个“让孩子们爱民族传统节日”的话题。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所以日期不固定,是因为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二十四节气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一个回归年实际长度为365.2422天,历法上的一年长度则为365天,因此每年会多出0。2422天,累积4年后为0。9688天,几近一天,故公历历法中有“闰年”制度,每四年会多出2月29日一天。顺延的结果,使得某节气的时刻也提前到前一日,因此会使节气的日期改变,但日期差异只会在3天内。故清明在每年4月4——6日之间。清明,华夏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百花盛开的时节,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去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西方的节日文化“大肆侵入”我国,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等,每到圣诞节来临,大街小巷火树银花,无数的圣诞老人笑容可掬的在各个商业场所迎接我们,酒店、饭店、酒吧、歌厅更是因圣诞而爆满,商家也借“圣诞”收获了一枚枚“金蛋”,鼓足了腰包,乐咧了嘴角……圣诞节实在不亚于我国传统的春节。再看情人节,到处玫瑰花飘香、巧克力诱人……

很遗憾,在圣诞节,当我们祈祷平安或者狂欢时,我们的青少年却离传统的节日渐行渐远。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当从每一个节日开始:元宵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等等,找到适合孩子的过节方式,多讲讲节日的由来和习俗,相信他们还是会很喜欢传统节日的,当然,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从清明节,想到上面这些,并不是想全盘否定或禁止西方的节日,只是不喜欢因西方文化节日的侵入,让我们的年轻一代忘掉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这绝不是守旧。提倡传爱护统节日,是对我们民族历史的一种继承和保护,现代中学生尤其要首当其冲,继承和发扬,只有尊重和保护传统节日,才能更多的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加爱国,才能成才,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节日高一优秀作文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的,人们会举行马球比赛、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也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所喜爱。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即农历新年,是一年的岁首。

传说“年”是一种猛兽,固定的日子里就会跑出来残害百姓,吓得百姓一到这个时候就会大门紧锁,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后来,人们发现它怕光、怕火、怕声,便用红桃木刻上字挂在门上,叫做桃符;把竹竿放在红彤彤的火里烧的噼啪作响,以此吓走“年”兽。

如今,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它不仅体现了我们民族思想信仰、理想愿望,还是人们祈福祝愿、增进感情的日子。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有贴对联、包饺子等等,我们家也不例外。进入腊月天气最为寒冷的时候,外公便开始忙碌起来,备年货、蒸大枣馒头、炒年糕、烀猪蹄……

盼望着、盼望着,我们终于迎来了除夕。一大早,妈妈就开始收拾房间,洗衣服,我和爸爸忙着贴对联、挂灯笼,家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我们早早换上新衣服来到奶奶家,开始准备年夜饭,全家人有的在包饺子,有的在炒菜、有的在收拾碗筷……一阵阵爆竹声此起彼伏,我和爸爸也拿出早已购置好的鞭炮和烟花来到楼下的空地逐一摆放好,爸爸小心翼翼地点燃引线,我将双手捂在耳朵上远远的看着,“砰”的一声,烟花像炮弹一样射到了半空,炸出美丽的烟花,烟花漂亮极了,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像巨大的花伞,有的像七彩的扇子,照亮了夜空,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放完烟花,我赶紧跑回家,一进门,饺子的香气扑鼻而来,我急冲冲地夹了一个放进嘴里,不对,饺子里有东西,我惊奇地拿了出来,原来是一张藏在饺子里的百元大钞,我高兴极了,全家人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爷爷端起酒杯说:“我们一起祝欣航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学习进步。“5、4、3、2、1、0,带着家人的祝福,我们共同迎来了崭新的农历猪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福。”春节是我们举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全国人民欢聚一堂的日子。今年10月1日,祖国将迎来70华诞,我的春节愿望是:愿我们的祖国更加辉煌、更加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节日一年级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在这个传统节日,我们民间有抓鸭,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而我体验了一次抓鸭子。

五月初五那天早上,草草吃了几个粽子,就随爸爸到姑姑那儿去。下了车,爸爸并没有直接带我去,而是先要我做准备工作。爸爸从一个袋子拿出了一个网,一个鱼钩,还有鸭子爱吃的小东西。我纳闷了,又不是去抓鱼、网鱼,哪用得这么复杂啊?爸爸解释道:这里的鸭子们狡猾得很,如果用传统的方式是不太可能抓得着的,所以要有所准备啊!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8点时分,我们来到了河边,大家都挽起裤管,卷起袖子,跳入水中。村民则将一只只小鸭子抛向空中,鸭子“嘎嘎”地扑腾到水面。大人们急忙四处寻觅,我也是睁大眼睛找着。这时,我发现有只小鸭子在河床边休息。我悄悄地走过去,伸手去抓。可那家伙狡黠异常,用嘴巴把我啄了个乌青,一下子飞快地游去。爸爸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小鸭的屁股。啊哈,真是胜券在握啊。但鸭子却故伎重演,吧老爸啄得手都肿起来了,害得他在一旁直吹气儿。接下来的几个大人都被鸭嘴儿“亲”了一下。一上午下来,我们累得大汗淋漓,却分毫无收。作为一个小孩子,我更是束手无策,只好在一旁干瞪眼。

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使出了最后的“武器”。我拿出一个钩,一张网,还有一两只小虫子。我将虫子绑在鱼钩上,又扔进了网里,接着叫了几声“嘎嘎”,鸭子果然被吸引来了。我们躲在一旁的一块大石头旁,隐蔽好,按兵不动。其中一只“贪吃的”鸭子见到了美味,就左右望望,见同伴们都不在了,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们把网一收,一只小鸭子就到手。它还想要作无谓的挣扎,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钩深深地嵌在了喉咙里面。接下来我们用这个办法捉住了好几只鸭子,真是手到擒来啊。最后,我们满载而归回家了。

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捉鸭子活动啊!希望下次的端午节快点儿来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年级传统节日作文400字左右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街上热热闹闹的,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

我最喜欢的春节活动时放鞭炮,我最喜欢玩的鞭炮是—“野猪雷”炮竹因为野猪雷炸的声音很响,遇水也不会灭。玩前,我准备了一根香、四个野猪雷和耳罩,就开始了,胆小的弟弟怕把手炸伤了,把炮竹放到平整的地上,拿起香就开始点,弟弟一手在前,一手在后,腿成弓字步,身体向后倾斜,手伸出去点时,不停地抖动。火种跟引线来了一个亲密接触。火一点燃,弟弟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冲到我的面前,“砰”一声巨响,鞭炮的碎纸片从空中飘了下来。鞭炮爆炸后,空中飘散着浓浓的烟雾,到处都有火药味。弟弟喘着气对我说着:“哥哥,下次还是你来点吧!”我听了哈哈大笑,背都直不起来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一手拿着炮竹,一手拿着香,笔直地站在原地,不像弟弟那样害怕,手中的香和引火线来了一个亲密接触,火花冒了起来,我轻轻地扔了出去,“砰”的一声在半空中炸开了,”我跟弟弟的想法完全相反,“放鞭炮真好玩,再去找爸爸要几根炮竹。”

春节真是太特别了!我喜欢这热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统节日端午节话题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今天我们奇趣作文班的同学来到了富兰城堡欢庆端午节。 "Thick Dragon Boat Festival Love, Youyou Portrait".Today, our classmates in the Wonderful Composition Class came to the Fran Castle Celebration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屈原就是在这一天投身汨罗江的,当时的百姓就在那一天坐着船往河里扔粽子,倒雄黄酒,据说是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鱼、虾等伤害屈原的真身,后来这些就演变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接下来就该制作和佩戴香囊了。

妈妈从成堆的香囊里挑选一个绿色的香囊。绿色香囊象征着学习、生活谨慎细致,我想这绿色的香囊代表着妈妈对我的期望。妈妈精挑细选了艾叶、菖蒲、薄荷等香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香囊里面。我看了妈妈一眼,只见她目不转睛的盯着香囊,非常熟练地把香料装进了香囊,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香囊做好后,妈妈郑重地把香囊戴到我的脖子上,并意味深长的望着我,眼里满是期望。

父母为我们佩戴好香囊,接下来就是我们为父母系上蓝丝带。蓝丝带代表着感恩、鼓励、关爱。

我精心的挑选了一条蓝丝带,默默地走到妈妈的身边,郑重其事地把这条蓝丝带系在了妈妈的手腕上。“妈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我说。妈妈没有说什么,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幸福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妈妈眼角里的热泪。

系上蓝丝带后,就到了我们最喜欢的环节——快乐寻宝。徐老师宣布了一些规则,我们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藏宝地。因为同学们冲得太猛了,一个个像脱了僵的野马,我落在了后面,但是我没有放弃。我仔细寻找每一个地方,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虽然这次活动我没有寻找到宝贝,但是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非常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年级的小作文传统节日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里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然而这部分节日早已成为大家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年代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因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导致在中国里过着外国的节假日愈加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能不高度的看重起来,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家每一个人应有些使命。

中华传统节日有不少,有除夕新年,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假日都富有非常浓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也包含了国内历史上著名的名人圣人,假如说每一种节日都能突出国内的历史传统文化的风俗内涵,但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节日来纪念国内历史伟大上的先人,对于先人一种敬佩精神,借助节日风俗的寄托来告诫后人要学习先人的榜样,进而发挥中华传统节日的辉煌,一代传一代,进而致使没落的现象。

而最具备代表着中华传统节日的莫过于新年了,这也是国内民间最为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时新年更可以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特点,而新年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如剪纸,贴对联,放炮竹,吃年夜饭等等,更多的体现出中华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与浓浓的中国民族文化风,而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要显示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就需要经过千百年里长期的积累之后又经后人概括和实践而成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只代表着文化上风俗,更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所以大家需要加大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己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传统节日主题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很多,如:热热闹闹的春节,思念亲人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我最爱吃粽子。

记得去年端午节,妈妈说:“今天我们一起包粽子吃吧。”我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爸爸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在战国时期,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他听说自己的国家要灭亡,很伤心便跳河了。老百姓知道了,都纷纷来到河边找屈原的尸体,可是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老百姓们怕小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把家家户户做的粽子扔到了河里,让小鱼吃饱。这样小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爸爸还给我讲了端午节其他习俗:赛龙舟、插艾草、饮雄黄酒等。

爸爸讲完故事,妈妈就把做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桌子上有一盆清水、一些芭蕉叶、红豆、糯米和绳子。妈妈先把芭蕉叶放在水里,泡成翠绿翠绿的。再把芭蕉叶卷成尖尖的。然后妈妈在里面先放了一些糯米,再放了一些红豆,接着再用糯米把剩下的部分填满。最后妈妈用绳子紧紧的系上,红豆粽子就做好了。

我按照妈妈的做法也想做一个粽子,我先把芭蕉叶卷成尖尖的,再放入一些红豆。可是糯米总是调皮地从芭蕉叶里跑出来,我弄了半天糯米终于不掉出来了,可是粽子又包不上了,急得我满头大汗。妈妈说:“你不要放太多的糯米,不然就包不上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糯米,果然就包上了。一个圆鼓鼓的粽子就做好了,我高兴地大喊一声:“我会包粽子了。”

妈妈把粽子放在水里煮上20分钟,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一个个圆鼓鼓的粽子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我感觉今天的粽子比以前好吃多了,因为这里面有我的一份汗水。

粽子和端午节是一对好朋友。我爱粽子!更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节日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节日,要贴春联,放炮竹,守岁,拜年,等等等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

大年三十,我们全家换上新衣,贴上新春联,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晚上,我们全家吃着饺子,饺子有一层寓意:财源滚滚。因为饺子像一个元宝,在古时候元宝就是钱。守岁一定少不了"春晚",没有"春晚",守岁就没有意思。我们一家坐在沙发上,欢声笑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坐着自家的车,走在新修的大路上,虽然寒风刺骨,但还是欢乐无比。到了奶奶家,我跟奶奶拜了一个年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心想:今年发财喽!然后和奶奶的街坊邻居拜了个年。接着来到了大伯家,来到大伯家,就如来到书的天堂,有故事类,科学类,艺术类……在大伯家吃完饭之后,我收到了红包和一些书,我要一点点把着些书消化掉。来到大伯家真高兴!

我今年真高兴,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学校放假,爸爸妈妈可以陪我过一个团圆的节日。

中秋佳节我国民间有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

月饼,原来是祭月时的一种供品,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没有回来的家里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

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故月饼又称“团圆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统节日腊八节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听到这些儿歌,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堂姐一起上山去采艾,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避灾。当我闻到它那清新而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所以,我们每年都会争着上山,采来大把大把的艾草,也采来了一份份快乐。奶奶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鸡蛋,说小孩子吃了不咳嗽。吃完了鸡蛋。奶奶又会用“五味草”煮鸡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会担心长痱子……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除了能吃上香喷喷的鸡蛋,最难忘的是粽子。

没想到端午节,奶奶总会买好多的粽叶,用水泡着,然后让我洗好,洗好后,放在一个干净装了水的盆子里。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后,奶奶忙着把它们拿出来,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锅转,等着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听说,粽子的来历是跟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汩罗江后,人们怕鱼来伤害他,所以用粽叶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有东西吃,鱼就不会伤害他了。

这是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统节日-重阳节

全文共 4705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历史渊源: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此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演变过程: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告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记载。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古人的山岳崇拜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登高“辞青”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随着邻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健康的,电子文档的的发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书写能力的退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只能依靠传统文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指引着科技的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进入了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忙起来,有的做团圆饭,有的贴对联,有的放烟花,还要的挂灯笼。到处一片热闹的景象。

在春节里的习俗很多,我很喜欢贴对联。我们在商场买了一对春联,上联是:“万事如意家业兴”下联“出入平安丁财旺”。回到家,我像狂风一样快跑到门口,我拿着椅子又搬到门口爬上去,我先拿上联,再拿下联,然后听着妈妈的指挥,最后千辛万苦的把上下联贴好。

我不仅喜欢贴春联,还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到了吃饭的时间,桌子上有许多又美味又好吃的食物,有烤鸡、年糕、红烧鱼、包子、饺子等等。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饭菜,你一句我一句,好热闹啊!餐厅里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真是太幸福。

吃完团圆饭,让我最期待的一个环节就是拿红包了,在拿红包之前,家长都给小孩子发一个红包,预示着来年的生活都会红红火火。但是红包可不能白拿,还要通过小关卡,那就是说出关于春节的词语,这时,我们都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想出平时积累的词语。

春节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节日,我爱春节,真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