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磨杵成针磨杵成针(六篇)

磨杵成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磨杵成针是褒义词,欢迎阅读。

浏览

4825

作文

6

篇1:磨杵成针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有一天,老师还在讲课呢,他却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他讲的金色鲤鱼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鱼穿着金色的鳞片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太好看了。可是,它们的美丽会不会引来坏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怜。”瞧,李白开始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的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同学们都在笑话我吧!”李白的脸刷的红了,他感到难为情极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呢。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取得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磨杵成针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磨杵成针,比喻只要下工夫有毅力,再艰难的事也能完成,下面小编整理的关于该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阅读与借鉴。

【汉字书写】:磨杵成针

【汉语注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出处】:明.陈仁锡《潜确类书》卷六十:“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成语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磨杵成针的意思】:杵:短棒;“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下工夫有毅力,再艰难的事也能完成。即使是铁杵也能够磨成针。

【磨杵成针的近义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心坚石穿、精诚所致、功到自然成、铁杵磨成针;

【磨杵成针的反义词】:半途而废、一暴十寒、前功尽弃、心旌摇摇、虎头蛇尾、功亏一篑;

【磨杵成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据说小时侯很贪玩,一直以来就不爱读书。有一次他在荒郊野外玩耍的时侯,看到磨针溪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她满头白发却拿着一根很粗的铁棒用力的在石头上磨。李白看了非常好奇,他跑上去问老婆婆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婆婆和蔼地看着李白说道:“我准备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呀。”李白一听好奇心便起来了,他又问道:“您是心血来潮吧,这根铁棒这么粗,怎么可能可以磨成绣花什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老婆婆回答他道:“只要工夫深,铁杵就可以磨成针哪!”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以后略有所悟,告别老奶奶回家以后,李白便开始废寝忘食地读书,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终于成为了著名的诗人,为后人留下了众多传颂百年的经典名诗。

【磨杵成针例句】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三载:“唐代诗人李白少时,读书未成,道遇一老媪,磨杵不辍,问何为,媪答:欲磨成针。白受感动,由此奋发而终有大成就。”

明.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杵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

【磨杵成针造句】

成语网站长不会知难而退,他用磨杵成针的精神来做网站,如果不坚持下去必然功败垂成。

他在家里便胸有成竹地告诉家里的所有人,即便是呕心沥血也要用磨杵成针的毅力把书读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磨杵成针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磨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下面是磨杵成针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成语典故:磨杵成针

成语拼音:mó chǔ chénɡ zhēn

成语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故事或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成语造句: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近义词: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成语英译:grind mortar into a needle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磨杵成针成语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别人学十遍才会的东西,他只要两三遍就会了。他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根本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努力,于是就不好好学习了,成天东游西荡,到处玩耍。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奶奶。老奶奶呢,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在磨石上不停地磨着。

李白觉得很奇怪,问老奶奶:“奶奶,您磨铁棒干什么呢?”

老奶奶告诉李白:“我呀,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针。”

李白更奇怪了,这根铁棒这么大,要磨成一根细细小小的针,这要磨到什么时候呢?

老奶奶却说:“我呀,只要不停地磨它,不停地磨它,终有一日它就被我磨成针了。虽然是笨功夫,但只要努力,也会成功的。”

聪明的李白一下子警醒了,他深受感动,从此以后认认真真地读起书来,最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诗人。

要把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棒磨成细细小小的针,谈何容易!但凡事不管多难,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做不成的。“磨杵成针”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磨杵成针造句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1.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磨杵成针的精神。

2. 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3. 你只要有磨杵成针的精神,就不怕学习搞不好。

4. 只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

5. 没有磨杵成针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6. 他靠着磨杵成针的毅力,终於完成博士学位。

7. 想把学问做好,必须要有磨杵成针的毅力。

8. 做任何事情,除了要有磨杵成针的精神,更要有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佳绩。

9. 想得到真正的学问,必有须磨杵成针的精神。

10. 磨杵成针这句话是说,只要工夫深,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事情都能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磨杵成针》读后感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磨杵成针》,这个成语是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毅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不能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故事里的内容是这样的:李白小时侯也不是很爱读书,经常读一会就到外面去闲逛。有一天,他读书又读得心烦了,就放下书本跑到外面去了,突然,他看见一个老婆婆拿着一根很粗的铁棒在一块石头上不停地磨。李白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这是在干什么呢?”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李白:“孩子,我这是在磨针啊!”李白听后大吃一惊:“啊?要把这么粗的铁棒磨成针,那能行吗?”老婆婆笑了笑,说:“只要我不停地磨,终有一天会把它磨成针的。”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有感触,便跑回家去读书了。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后凡是读书又碰到困难了,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又有了精神,继续坚持不懈地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我觉得小时侯的李白和我有点像,比如说我刚上三年级时很想学日语,还想教妈妈呢!但是我没学多久就发现日语其实还是很难的,慢慢地我就对它丧失了信心,就想打退堂鼓了,甚至还想退出日语的学习。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才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怕困难,才能做好这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磨杵成针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读书进步得很慢,他心里就不耐烦起来。有一天,他出门去玩儿,看见一个老婆婆蹲在小溪旁边,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这是干什么?”老婆婆头也不回,一边磨她的铁棒,一边回答说:“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更奇怪了,又问:“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婆婆说:“我今天磨,明天磨,铁棒只会越磨越细,哪怕它磨不成绣花针!”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里像开了窍。他从此刻苦用功,果然成了一个很有文才的人。

磨杵成针”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这个成语说明只要下苦功夫,一定能得到成功。所以常有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