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高中回忆的作文题目【推荐20篇】

浏览

5601

作文

108

篇1:高三回忆高中生活作文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蜜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三年的高中旅途就这样完结了,有时候真的很后悔,自己当初在作甚,每天生活在那迷奇的网络虚幻之中,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因为那简短的火烧云一去不复返,然而明日的朝阳正缓缓升起。曾经拥有的点点滴滴都蓦然成为往事,厚重的书本和作业,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从为考验过的斗争,同学们每天生活在壮志胸心的理想中,每天都生活在与文字产生火花的击电中,望着眼前堆满了一堆的作业,这人生乏味与烦恼时时燃烧在我们头脑之中,老师来了,一排排趴在在桌子上,像是淹死的鱼一样,打不起浪花来,一个个都沉闷在这无言的深渊之中。。。

想想刚上高一时,那憨蠢无辜的样子,傻头傻脑的猥琐展现在那些过来人之间,然而,我们也尝到了,想想那时的无知天真都在干了些什么,冷风冷雨的展现自己,却不知回头失去的太多太多,一起掏鸟窝,一起打架,一起谈恋爱,一起上网吧,一起的种种。。。。。虽然那些时光是自己最堕落的时候,但在我眼中那在一起哭过笑过,一起罚站,一起被训的那些种种是值得,即使不是好事,但我认为那是自己最美好的时刻,那是曾经拥有的最美好的回忆

高中生活即使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但总有完结的时候,当高考结束后,一个个离开学校,落魄的样子像是乌鸦一样黑着脸,内心是多么大的承受不了啊,。

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占有多少回想。那飘舞着的枫叶,将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好的境界。我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凑集在一起;我们有欢快,有难过,有微笑,有眼泪,在哪里经由了酸甜苦辣,也考验了我们的永久的高中友谊,还记得那一天的摄影纪念吗?我们意识连同闪光灯一起亮了:你我的倩影留在底片上,同时也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高中生活即便是那样的苦,我们都走出来了,高中生活即便是那么的累,我们也拼出来了,经历了高考,然而更回忆高中生活时期的那段酸甜苦辣的生活之中。这便成为我的人生观更高一筹,生活更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回忆飘雪中你的身影高中作文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的身体有点弱,而且患有胃炎,那时的我羡慕别的孩子。长辈管得很严,几乎我和别人说话都会有几个人看着我。长辈说我内向、不爱说话,不,不是那样的,只是我被你们限制了自由。自己身在大人们的世界,而我没有什么话要说;长辈说我不爱笑,不是的,只是我没有什么能够让我高兴。其他的孩子不愿意和我接触,因为他们觉得我怪怪的,觉得我很脆弱。

记忆里依稀记得,那年的是多么的飘渺、梦幻,好像置身于仙境一般。走到了一颗杨树下,席地而坐。抬头望着天空,澈蓝色的天空飘起了雪,落在手心上化作了水。看着看着,眼眶觉得酸酸的,心里仿佛一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把头埋在双腿之间,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流泪。

“你怎么了?”天籁般的声音犹如黑暗中的一缕光。呆呆的抬起头,看到你黑色的长发无风自动,身穿的米白色衣服衬着你的脸红的像苹果,西方人的五官,很美丽,最吸引的还是那一双犹如深海中宝石般的眸子,看的出来你是混血儿。

几天的时间里,你陪我度过了快乐的时光。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也不知道你的住处。我没问,你没说,相视一笑就明白对方的心。这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我们很久就相识了。你为我跳了一支舞,很美,很美……

日子就这一天天的流逝。我和往常一样在杨树下等着,时间缓缓流走,但是没有看到你的身影。这时,对面走过来了五六个高大的外国男子,跟我说了什么我没听进去,只是听到了你走了。我站在杨树下久久没动,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

几年的时间,每次回家都会到那棵杨树下坐着、哼哼小曲。今年,我又回来了,爱惜的抚摸着杨树。忽然,我看到了一件项链,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回来了,但是很遗憾没有见到你。

我发了疯一样往公路的方向跑,在路边我看到了你。你越发越美丽了,变得比以前多了一份成熟。你做进车子里,没有回过头。我终究晚了一步,看着车子离我越来越远,手中依然紧握着项链,泪水就决堤了,模糊了视线。而埋在我心底的话还没来得及说给你就走了,以前也是,现在也是,多想让你停一刻,哪怕是一瞬间。

是谁在梦中呼唤?满天飘飞的雪精灵,树下,一个女孩翩翩起舞。那每一瞬间的笑,都牵动着少年的心,永远记得飘雪中你的身影……

[回忆飘雪中你的身影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青春——美好的回忆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带走了无知与幼嫩;夏日,迎来了坚韧与执着;秋季,丰收了成熟与丰满;寒冬,褪去了慒懂与脆弱,只有心中那段回忆不会被带走与褪去。

“有没有那么一天,太阳星星万物都听我的指挥……”

曾以为梦可以实现,可现在总来的那么骨感,不知道自己的第几次感慨这傲骨的现实了,总觉得青春该是别样的美好,在谌蓝的天空下,舒软的草坪上,有那么一群知己在漫淡未来,畅聊人生、倾诉心事。

有没有可能在换回昨天,让我再次体味一下曾被挥霍过昨天的味道……

曾以为时间可以倒退,可以任由自己摆布玩弄,哪想,时间可以这样一去不复返,最快最慢的是时间,不可以循环利用。时间让我们心中的青春一尘不染,让我们的记忆如此深刻,越不想想,越是会浮现。青春,让我赞叹一下你,曾让我记得那些美好的回忆?未懂你的流逝让我再也回不去,让我再也抓不住,未知你前进的脚步不曾停歇,未明你只能直走不会转弯。

时间,是你让青春一直年轻志,我赞讼你!是你让我记住了青春。

有没有一段歌曲可以流芳百世,用不会被隐埋……!

曾以为一首一首的歌会唱到老,一群一群的人会陪到老,一张一张的奖状会贴满房……这一切一切的最后只会分道扬鏣,这是青春的一种一种幻想,青春,那一点一滴的回忆让人挥之不去,让人铭记于心。曾描绘青春是光明的,不曾知道会有灰暗;曾素写青春只有成功与喜悦,不曾明白会有喜悦,不曾明白会有失败与黯淡;曾感谢青春里的得到与赞扬,不曾懂得还有失去与批评……青春——我感谢你,感谢你让我拥有了那么多。

青春——那段美好的回忆让我等得自己只有经过风雨,才有彩虹。

青春——背靠背系数天上的繁星,让明月来见证自己的足迹。

青春——仰头望向月亮,倾诉自己心中的喜悦与不快。

只有青春,才会让你知道这其中的滋味。

青春——这段美好的回忆,永藏心中。

[青春——美好的回忆的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心为题目高中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有人会想,自己的开心、快乐、无忧无虑才是真正的享受,如果小孩子这么想,还好说,因为他们对这个社会了解得很少,对人心的揣测也不够准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能认识到,人与人相处最美好的画面就是互相帮助就是脸上流露出的真心的笑。这种笑只有在那个瞬间,才能毫无保留的显示出来。

助人是享受,只有在助人的时候,才是心与心的交流,看到我们的一点帮助能令他人那样的幸福 ,我们也会被传染,那种幸福就叫做“享受”。

享受的含义有很多,包括有形和无形,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享受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上的满足,有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在人们的眼里都不如看到别人那被帮助后的那一刻的喜悦。助人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我们做人的标准,所有物质上的东西只能满足我们暂时的需要,而更多时候,我们在意的是精神上的美感,若干年以后,让我们回忆

,我们可能记不住那一瞬间的物质满足,但一定会记得那次助人后的无比兴奋的感觉,那一辈子都不会忘的心情。

助人并不难,而助人后享受快乐的程度直接取决于助人的过程,有一个好的、令人回味的助人过程也不难,只要用心去帮助、去关爱、去理解他人,用心和他人做朋友,用心去解决他的.难处,整个过程下来,就会发现原来助人真的很开心,我们才会悟出“助人是享受”。

助人是享受,让我们把这种享受进行到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生作文:回忆初中生活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回想到初中生活,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我们渡过每一天,但在初中生活中,总有二、三件事让我不能忘记它。

第一件事,就是初四那年在操场上举行的拔河比赛。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一根绳子的两端被无数只手拉起来,绳子上的红布一会儿往左歪,一会儿又往右靠,两个班的同学都使出浑身的劲,我也不例外,只不过我是闭着眼睛,双手紧紧的拉着绳子,头上冒着豆粒大的汗珠,慢慢地,我觉得胳膊要断了,断了,真的要断了,马上要断了,可就在这时,我和周围的各位“仁兄”坐在了地上,顿时,浑身的酸痛遍布全身,傻傻得坐在那里,可是所有的同学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嘴里时不时还重复着同一句话:”赢了,我们赢了!”我这才明白,我们赢了。

因为我们依靠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同一时刻释放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童年回忆_高中作文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逝去了,真真正正永永远远地逝去了,童年只有一次,我们失去了最宝贵的童年时光。那是一段没有烦恼的日子,如果有的话,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写不完作业被老师P,也许只是打破了妈妈的漂亮花瓶,也许只是因为心爱的宠物生病了,但是,这些烦恼比起现在,又算得了什么呢?

世界上最快乐无忧无虑的就是这段日子了,但我们长大了,这段日子也就只剩下回忆了。

当我们回首遥望过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悲哀地长大了。

长大了,纯洁也就没有了,真实又剩下多少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虚伪的面具,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这个时代,也许只有分数,才是最重要的。踏入了中学的校门,意味着我们再也没有多少可以说出真心话的日子了,意味着我们即将步入社会,意味着我们正慢慢地成长着。

望望那些八年级九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每个人脸上都或多或少有疲惫的神情,即使现在有的嬉笑怒骂也只是一时的。中考、高考,这两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使我们早早体验到了社会竞争力之强。

或许,只有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我们才有出路。

真的怀念——春天,一家三口出去踏青,即使不小心被蜜蜂蛰了,也强忍着不哭;夏天,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河边打水仗,即使每个人都浑身湿透,笑容却仍旧挂在我们脸上;秋天,到农村的姥姥家去,帮助舅舅收割小麦;冬天,在河面上溜冰,即使摔倒了,也仍旧嘻嘻哈哈站起身来……

童年的四季,都那样纯真、欢乐地度过。对于童年,似乎没有什么难过的记忆,有的是快乐、幸福、甜蜜。

是我们不满足吗?是我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吗?还是小时候,根本什么也不知道?!

哎,童年!

[童年回忆_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十一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题目

全文共 4765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

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

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性工作者,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

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

[创新高中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生夏天的回忆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我又回到了那个夏天,那个摇曳着铃铛草的夏天。

那是我祖母的家,在记忆中,那里永远那么安静,永远那么和蔼,还有一片铃铛草的海。

铃铛草,一种绿色的植物,它的叶子会卷曲成一个“拱”,当风从中穿过的时候,会发像铃铛碰撞的声音。我和黑丫,赤着脚,朝那一片铃铛草海扑去,鼻息间,是酸酸涩涩的铃铛草味道,四周簇拥着的是繁密的铃铛草,我们头对着头,安静地看着头顶上的那片蓝天,还有一朵一朵的浮云。我笑着说:“天上的云好像一张舒服的沙发床啊!”黑妞不知道什么是沙发床,她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忽地说:“好像是你吃的棉花糖。”又似乎是她自己的喃喃自语。我不满意这个答案,一板一眼地说:“它只是沙发床,不是棉花糖!”黑妞说:“不都一样吗?它还像城里头才有的冰棍、雪糕……”我不想再反驳她,或许是我自己知道我太死板,可能是我读出黑妞眼神里对棉花糖、冰棍、雪糕的向往吧!黑妞笑起来,两瓣兔牙似的门牙嵌在红红的嘴唇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于是,我叫她“兔妞”,黑妞并不生气,反而很高兴。我们在那憧憬着希望的铃铛草海洋中尽情地追逐,像两只无忧无虑的蝴蝶。可是,为什么这铃铛草绿得那么哀婉。哀婉?是的,充满着哀婉的绿……

铃铛花,是铃铛草开的花,在每年夏季开花,花期很短暂,只有一天的时间。它是一种白色的花,花冠小巧而美丽,在微风中轻快地舞着。黑妞来找我,因为铃铛花在今明两天开,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那时候,天上已经悬着了一弓弦月,月光撒在近处丁冬流淌的小溪上,还有远处巍峨沉静的山,这个世界被银色的光辉覆盖着。我和她肩并着肩看着月亮从松梢升到天河,四周安谧极了,只有风中此起彼伏的铃铛草涌动的声音,我希望能够得到一朵铃铛花,因为以后我来的机会很少。可是,那似有若无的花在那茂密的铃铛草中若隐若现,可望不可既。黑妞摇摇头说“花没有开盛,我们找不到的!”我很失望,但是我没有说出来,我说:“没关系,我们以后再找,但是,明天我回家了,见你的时间或许更短,不过我们可以许一个愿。”“什么愿?”黑妞很好奇……“我,小L和她,黑妞,永远是好朋友,”“我,黑妞和她,小L,永远是好朋友,”“希望铃铛花女神做证。”“希望铃铛花女神做证。”黑妞和我认真地念了一遍,那一望无际的绿为什么却那么悲伤。悲伤?是的,弥漫着悲伤的绿……

第二天,我坐上了返程的汽车,车子快要启动了,我留恋地望里望那个草天相接的地方,希望看到一个人的身影——真的!远远的,一个奔跑着的人!但是,他是黑妞她爸,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给你,孩子!黑妞昨晚悄悄去铃铛草地里找铃铛花,摔坑里了,她非要俺给你这朵花……”“轰……”车启动了,连我说话的时间也没有,就开出了好远,手中的铃铛花,依旧那么鲜艳和耀眼……

我从回忆中苏醒,拾起铃铛花,四周仿佛又充斥着那酸酸涩涩的味道,眼前是如潮的铃铛草,在天际下,见证着两个女孩纯洁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美好的回忆作文高中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三年的初中生活也即将迎来尽头。剩余的50天看似很多,可每天总是过得那么快,还不曾回头观望,便已去了远方。

刚进学校的时候,我似乎还有些紧张,在时间不断地磨合中,我渐渐融入了这个班级,结识了一位又一位的朋友。想起我曾经的组员,喻俊杰。他是个挺阳光开朗的朋友,脸上总是挂着些许微笑,办事也比较干净利索,有时他也很害羞,在台上他说话会有些结巴,记得那次歌咏比赛选拔时,被推到讲台上的他仅唱了几句便下了台。张彤,我的老组长,与她相处也已经有1年之久,这个天真可爱的傻孩子有时也有自己过分的执着,也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她那在写作上的独到更是使我记忆犹新,对于李清照的酷爱,更让她写的文章散发出淡淡的书香气息,但与我们交谈时她脸上纯真的表情,更像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小作家。齐济,他不仅是我的同学,更是我的好兄弟好哥们儿,每天清晨,他都与我一起同晨练,在晨练的同时,我们也会互相聊聊天,有时谈理想,有时谈人生,我们各自都为青少年,但思想上却惊人的统一,这也让他逐渐成我不可或缺的伙伴。他写诗的才能被班上的同学所熟知,写的诗虽不是多么的优秀,但却也有几分韵味在其中,这其中有他的情,有他的魂。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人,正是在与他们的不断交往之中,我也慢慢成长,从那个自卑的少年慢慢变得开朗与活泼,变得能够承担责任,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回想3年前,我们刚刚步入这个校园,那时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天真,一群稚气未脱的小孩子如今却快到了说分别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未来不同的安排,我或许能与一些同伴为伍,或许与一些同伴暂时说一声告别,我希望你们能在这剩余的时间里继续努力,我们或许不一定能进入理想的学校,但我们都能不让自己遗憾。

回忆是拿来细细品味的,不管多么的令人怀念我们终究不能再回到那段时光里,弥留之际愿每位同伴都能为未来的品味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不敢回忆的那次高中作文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学校里挨了批评,很不服气,心急毛躁地回到家里,向日记本倾吐我此时的心情。

我放下书包,寻找我那知音记事本。我翻了好几遍也没找着,去哪儿了呢明明记得昨天我把它放进书包了啊!日记本到底去哪儿了呢这可是我最珍爱的宝贝,里面有我所有的秘密,隐藏了我所有不对人讲起心事,所以就连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也从未见到过它。我的意志,我的努力,我的信念,我的成绩都来自于我的这个守护神——日记本啊!我急了,翻箱倒柜地寻找着,我多希望我那日记本会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可是结果终究没能如我所愿。

我假设过:会不会在学校抽屉里平时在我回家之前,肯定要先看一看抽屉免得漏下什么,可是今天心情不好,没看就回来了,会不会真的漏下了会不会……要是让值日生看到,明天来个全班通报,那可要被同学们笑死了。不行,我不敢再想下去了,直冲学校而去。

来到学校,啊,校门关了,不会吧!我顿时"瘫"了。我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就像失去主心骨的一只小虫,不知走了多久我回到家里,饭也不吃,一头就扎进了被窝,却怎么也睡不着,泪水也不知不觉中落在自己的手背上,只记得我想了很多,想了很久,最后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上,我一大早起床,眼睛红肿,漫不经心地来到客房。啊,妹妹手里正拿着一本子,握着笔写着什么,定睛一看,那不是我那遗失了的日记本吗

我生气极了,怒发冲冠,假若这时有个鸡蛋放在我头顶,大概也烤熟了。我一把抓住妹妹,毫不留情地一巴掌打了下去。"呜呜呜……"妹妹大声哭了起来,哭声传遍了整个屋子,我迷茫了。妹妹抽泣着,说:"姐,你误会我了,这不是你原来的那个日记本。这是我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来送给你的。""什么"我将信将疑地打开本子,呀,的确是新的,上面还外歪歪斜斜地写了"送给我亲爱的姐姐,愿姐姐开心。"几个字。啊,是我误会妹妹了。妹妹为了使我开心,特地将她积攒了几个星期,打算去买天线宝宝的零花钱给我买了这个日记本。妹妹太天真了,她像天使一般,心里全是为了让我开心的美好想法,而我却……哎,可悲啊,托起妹妹的下巴,抚摩着她那被扇红的脸蛋,我又哭了,"妹妹,对不起。""姐,你别哭了,没关系的,我不疼,真的不疼。"

啊,年仅七岁的妹妹胸怀竟如大海一样辽阔,和她相比,我不是显得太狭隘了吗我的心比针扎还痛。

回到房间,我无意中发现,那鲜红的日记本竟安然地躲在沙发底下。老天爷不是存心捉弄我吗为什么

我号啕大哭了起来,鄹然一阵心寒,泪水充盈了整个眼眶,我心中充满悔意,"妹妹,对不起。"我从内心发出了呐喊。

我至今都不敢回忆那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回忆童年趣事高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童年的电影院,往事的那一幕幕便又再一次闪电在记忆的荧屏中,细细品味一番,还真有趣!

时间跟着放映带“倒放”到了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来到上海动物园,我沉浸在鸟语与新奇美妙之中,东跑跑,西窜窜,跟着人群来到了一道围栏前。哇!一匹匹马儿在争相展示着它们的雄姿。原来是骑马,我的思绪又飞到了书中那描写得淋漓尽致的内蒙古草原,一碧万里的草地,成群结队的马儿,蓝天白云……好美啊!“爸爸,我也要骑!”我近乎哀求了,“好吧!”爸爸倒爽快!

我挑中了一匹小红马,蹬上马鞍,坐稳后,驯养员便也牵着一匹马在前面拉着我,一步一步地走着,我的脚紧贴着旁边驯养员的那匹大马,总觉得湿湿的,耳旁也只是马儿的四蹄接触地面的声音,想起书上那种痛快,这一点没意思,我用手轻轻拍打妈的后部,它有点反应了,但胆小的随即又不敢动了,生拍出什么岔子。我转过头,看着马儿那翘的老高的尾巴,那毛一定很好玩。我又突发奇想,何不拔下几根,回去留做纪念,也好向伙伴们炫耀一番。于是,我悄悄挪动身体,趁旁边的叔叔不注意,把手放到后面,我想,平时,我拔爸爸头上的白发时,轻快、敏捷,爸爸估计也没见的有多疼,待会儿,我也拔快点儿。嘻嘻!我似乎已为我这个自认为伟大的计划而沾沾自喜,竟笑出了声。旁边的叔叔见状问我:“骑马是不是很好玩?”我不知所措,尴尬地点了点头。待他转过头去,我便开始拔毛了。“三、二、一,拔!”我暗暗数着,时间定格了,就在那一瞬间,我使劲地拔,本以为能够成功的拔出毛。可说时迟,那时快,马儿发怒了,它前蹄向前仰,后踢称地,发出惨叫,我快支持不住了,快要摔倒了,我心想,我完了。幸好!一旁的驯养员叔叔拉住我,再拉住缰绳,马儿平息了,可我还惊魂未定,啊!好险!我沮丧地告诉了爸爸这件事,说:“真可惜,差点就拔到尾巴毛了。”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马儿的尾巴不能拔,这样是有危险地!哎,那时的我,真是……。

在一集一集的童年电影中,唯有这件趣事能夺人耳目,泛出光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新颖的期末作文题目大全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期末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新颖的期末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1.《跨越》《人生加减法》。请参赛者任选一题,并据之拟出自己的作文题。

2.择善”和“痕迹”。任选一题并由此展开,自选题目,800字左右。

3、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会写得更好。”那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立即领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翻过去。正是有了这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4、人生征途中有着太多的负担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而征途的前面又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学会的是:放弃。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5、古人说:百善孝放先,对“孝”非常看重,“孝”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今“孝”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请以《谈“孝”》为题写一篇文章。

6、根据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苏步青在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读书时,有一次,遇到一道几何难题解不出来,便去身洼田教授求教。教授建议苏步青先去看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作品,然后再去找他。苏步青找到这本书时发现它是厚厚的三大本德文原版书,而当时苏步青并不懂德语。尽管当时他怀疑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可他还是一面抓紧时间学德语,一面啃那三本几何书。一个学期下来,啃完了这套书,并在“啃”的过程中解出了原来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回忆高中生活高三作文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次开始和结束。每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是一个新的开始,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新的开始。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注定要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我也迎来了我新的开始,因为新学期即将开始。

在开学的前几天,我竟每夜都曾辗转反侧。是因为激动吗?也许吧,开学后会见到好多朋友,会有比假期多的多好玩的故事……是因为对开学后的忧虑吗?也许吧,开学后就是初二了,压力、竞争肯定都会增加,自己能否顶住呢?……是因为对假期的怀念吗?也许吧,开学后的生活肯定不如假期里轻松,奈何时光如流水一去不返……

朋友知道后,说:“你这又何必呢?既来之,则安之嘛!”可是,面对一个新的开始,内心怎么可能会平静的下来呢?有了新的开始,自然会想要做些准备,以一个新面貌来对待将要来到的一切。

就这样度过了几天,开学的日子终于到了。

有一个新的开始,自然会有一些改变。原来的教室不再属于我们班了,我们高二了。于是心甘情愿地搬到勤学楼三楼的高二(17)班去了。黑板不一样了,由传统的黑色,变成了墨绿色;教室也比原来更亮了,四面墙中有两面有窗户;墙上也不再有我们曾经熟悉奖状和学习版块……

当然,变化还不仅仅是这些。三门主科,有两门换了老师,由陶老师和丁老师代替了冯老师和钱老师。这意味着我们将要重新开始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原来的所有习惯都会改变。

各位同学也有很大的变化。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各位同学们都长高了许多。更多的是由于压力大和心理年龄增加等多种原因,使大家都不再像初一时那么爱玩了。可是爱说话的毛病还是没改,大伙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有的说假期去哪儿了,有的在抱怨假期太忙,有的在打听作业时怎么做的……更有甚者对我说:“我终于又听到你的声音了!”看来,虽然老毛病没改,大家还是准备好了以新面貌来迎接新学期的。

新学期开始了,生命纪录再度更新。一切已成过往,何必再去记挂呢?它们只不过是旧档案而已。在新学期伊始,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来面对即将开始的一切,不留遗憾,向旧纪录挑战是我们应该做,也是将要做的。来吧,让我们一起展现一个新的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作文题目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万里山河,繁华满地。

开元十八年,他风尘仆仆,飘然至长安。这座厚重的城,载满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梦,亦承着他最初的向往。

初临,独酌月下以自勉。“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一只自荐诗中竟也写满了张狂与自负,他只觉自己定能上九天揽月,缺的只是时间。

几番春秋,几番云雨。

新途成就了旧路,憧憬成了过往。异地红尘在模糊中清晰。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愿为辅弼,安济天下。他的热情从未泯灭,却一直留落江湖。

终于。

金銮殿上玄宗皇帝的不吝赞赏重燃了他的斗志,多年的热望近在咫尺。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终于志得意满。打马长安,醉吟月下。他似乎冲出重围,花明一片。

流光在岁月里穿行,愈发、他看出了些许一厢情愿。

他说,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却不料,待到热情冷却,长安的月色自会很冷。

那场叫做长安的梦里,李白醉眼迷离。留与离,弃与守,围城四起,似不知所向。不过梦总归要醒,世事难得如意,每个人总要有所皈依。

那夜皓月当空,亮了整个庭院。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个人,一壶酒,一帘月。

在醉与醒之间,萧然落笔。重围,原来是他为自己布下的。幼时的执念该放下了,这宫墙、这心墙。都不该围住他。

举杯,摇晃的酒中,映着一轮明月,澄澈清明。这酒,敬长安,敬盛世,敬挚爱,敬自己。

衣带生风而去,半醉半醒而归。留下他在这座城市中最后的骄傲。

从此,重围不在,潇洒是他,狂妄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回忆高中生活高三作文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和姐妹们说起这周上班仅四天时间,真是惬意。要是每周都只上四天班该有多好,姐妹笑我说,以前没有双休日时,盼望有双休,如今有了双休还是不知足,真是贪玩的家伙。呵呵!想想也是,人哪有知足的时候呢,舒服还总想再舒服,最好天天由着自己的性子生活。一想到明天就可以休端午假了,真是爽!心情不由地开始快乐起来。哼着小曲儿,上着QQ和同学们聊起家常来,相邀高山摘桃子去,晚上再搓搓麻将,看谁手气好,哈!一想到有得玩就崩提有多开心。

忙碌的工作生活让人总是无暇顾及其他,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顽皮的童心在作怪,时而埋怨时间太不宽松,时而埋怨生活咋就有那么多个事儿,呵呵!正因为有童心在作祟,所以一遇空闲总有没完没了地想贪玩。喜同学相聚,姐妹相约逛街购物,外出寻乐时偶然发现新闻价值岂不娱作两得?这等美事也是时有的。同学们总是笑我玩也不忘工作,真是职业病驱使。

因是性情中人,总喜欢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时间最好由得自己支配,不喜约束。在玩中工作,在工作中玩乐两全,是最为理想的人生了。但生活岂能由个人主宰?发挥所能,皆尽全力赴之,以不留为憾已是人生大幸也。

由此想到儿子老师前天来电投诉儿子英语考砸一事,夜晚与儿子沟通心得,儿子说也想学习搞好,但不知怎地就是控制不了贪玩,总觉得玩的兴趣胜过学习兴趣。想想自己都如此贪图玩乐,何况孩子呢?突然就不忍心责备于他,于是淳淳诱导,告诉他人固然对玩乐兴趣浓些,但做人还得有个责任,做为学生,理所当然要完成分内之事才可玩其他。做父母的我们在玩乐前,谁不是将工作放在首位,完成工作所需才将玩乐作为业余时间放松心情之事。爷爷奶奶同样完成几十年的工作事业和育子工程,才能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玩心归玩心,课业是丝毫都不能耽搁的,否则后悔的岂是我们?等到岁月不等人时,自悔已是毫无意义。

儿子虽懂我一番言语,但能不能做到贪玩与学习的侧重则在他本人。我寄希望与儿子,望他在玩中有所思,在学习中有所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精彩期末作为题目集锦

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你还为期末考试的题目而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精彩作为题目集锦,欢迎阅读。

1、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一家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与患者亲切握手,并肩攀谈。 请以“有感于温家宝总理握手艾滋病患者”为副题,自拟正题,写一篇文章。

2、在几所全国重点大学举办的以“新世纪的展望”为题的演讲中,演讲者向听众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20世纪?”听众讨论后回答:“机器的世纪。”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你最希望的21世纪?”得到的回答是“人的世纪。” 请以“人的世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3、又见晴天

4、古代春秋时期,子罕拒绝了一个宋国人的宝玉。他对献玉者说:“我把不贪社为珍宝,你把美玉当作珍宝。如今,你把它给了我,我们将都失去自己的珍宝。不如让我们各人拥有自己的珍宝吧!”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5、“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慊的交流,你可以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书。请结合你的体会的感受,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6、城市精神发展的灵魂。上海“城市精神”内涵很丰富,请就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或谈谈你对上海城市精神的理解,或叙说上海城市精神的面貌,或展示上海城市精神的美好前景。题目自拟。 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字数不限,文体不限;确定题目后,请写上序号)。

7、人们常用孔子说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形容一个人的无可救药。“朽木”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朽木”是否真的只有抛弃?请以《也谈“朽木不可雕”》为题写一篇文章。

8、常怀感激之心,这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时,放学回家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了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交车,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打开……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吗?动过心吗? 请以“常怀感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9、阅读下面一首小诗: 蒲公英的遗产 秋:蒲公英老了, 子女:有什么遗产? 戴上一把远去的伞。 仔细体会小诗的内涵,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10、请以“我和评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三、安徽题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感情真实,内容健康,不得抄袭;(4)不得暴露所在的市县学校和自己的姓名;(5)不少于800字;(6)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合乎格式要求。】

11、以“人生如树”为题,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心灵伟大的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根据要求作文。 罗曼·罗兰《〈名人传〉序》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在今天这样一个不少人崇拜物质的时代,你还会去关注“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吗?你崇尚他们的“英雄精神”吗?

13、 阅读下面的寓言,以“自身实力与外在诱惑”为话题,自拟题目,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从前有两个仙人,常到山上的一棵大树旁下围棋。一只猴子长年累月躲在树上观看,学到了一手高超的棋艺。后来,这只猴子下山找到人挑战,结果没有一个人是它的对手。 这个国家的国王知道后,他想:全国这么多围棋高手,竟然战胜不了一只猴子。于是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战胜猴子的办法,此时,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与猴子对弈。国王问他:“你有把握吗?”他说,绝对有把握,但是,比赛时桌子上一定要放一盘水蜜桃。 比赛开始了,猴子与大臣执棋对弈,猴子总是盯着那盘鲜美诱人的水蜜桃,结果,大臣赢得了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回忆之夏我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未闻花名,但识花香,已知花名,花已不在。未闻花名,但识花香,在遇花时,泪已千行,人犹在时,未闻花名,已知花名,人去花谢,已知花意,未闻花名,以见其花,未闻花名。再见其花,泪落千冥―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在我们慢慢长大以前,最后一个夏天,来不及实现的小小心愿,你是否还记得?

每次看见那个女孩在我的身边蹦在蹦去时,总是觉的她很烦,但是却又特别的开心,就这样我们五个人就和女孩一起玩了一个夏天,可是,最后,我连你的愿望是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一场意外,你已经离开了我们,离开在那个夏天,五个人经常到我们一起玩的那个地方去看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不同的表情,是愧疚,也是怀念,你开心的笑脸还存留在我的心中,让我一直忘不了,忘不了那个夏天你的快乐。

而你就像灵魂一样出现在我的身边,还是在我的身边蹭在蹭去,笑来笑去的,而我却没有在意,总以为这是错觉,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只有我才可以看的见你啊!

你说你想我们了,想实现一个愿望,还是笑的那么的灿烂,而我的泪水不知道何时早已经挂在眼眶了,为什么这样了,你还笑的出来?

我把大家都召集了过来,大家都看不见你,而是一直询问着你,你好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忘记你,而我们却不知道你的愿望是什么,就这样拖了好久,终于有一天,你说你快要消失了,我们非常的着急,于是做了个大大的烟花,在烟花写上我们的名字。

就这样,放飞了烟花,五颜六色的色彩照亮的天空,而你在最后一刻递给我一本日记,上面都是你对我们每个人的留恋,你说很想念我们大家,可是现在不得不离开了,你流下了眼泪,慢慢的消失了,而我早已经泣不成声了,看着你幼稚而又真挚的言语,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再见了,我的朋友,再见了,那个夏天,你小小的愿望,我们记得,就是我们要一直一直的在一起,对吗?

回忆那个夏天,回忆那个夏天那个爱笑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作文童年回忆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坐在床头,看着妈妈曾经的相片,这让我的眼帘不禁湿润了起来,不知不觉走进了记忆的漩涡,打开了回忆的大门,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

“妈妈,妈妈,等等我!别走那么快!我不敢过桥,”一个十一二岁的我在后面叫喊着,妈妈听到了,回头停顿了一下,望了那小女孩一眼,又回头望了对面的小桥,没有丝毫的犹豫,走到桥的另一边,我惊呼!“妈妈,我,我不敢过去,你抱我过去好不好”妈妈听了后,摇了摇头说:“孩子,自己过来,克服自己的恐惧,不要怕,自己过来”“我,我不敢,我不敢”我颤抖的说着,不知不觉豆颗粒大的眼泪便啪啪的掉下来,妈妈见状,抬腿想要过桥,可理智把她拉了回来,不行,不行,一定要她自己过来,不能动摇。便又开始劝说:“孩子,真的,桥不恐怖,乖!自己过来”“不!不!我不要!”我蹲在地上,望着眼前的桥,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天使,对我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过的去,不要怕,克服自己的恐惧。”又多了一个恶魔天使,邪恶对我说:“哼!你忘了吗?忘记上次从这里过去然后掉了下来吗?难道你还想再次掉下去?哼,还是不要过去了,相信妈妈肯定会抱你过去的!”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弹开了恶魔天使,微笑着对着小天使说:“嗯!我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的!”说完便站了起来,伸出一只颤抖的脚,慢慢的移过去,妈妈看到了,眼底划过一丝光芒,鼓励着我说:“对,孩子,就是这样,相信自己,能做得到的,加油!”听到妈妈的话,我又增多了几份信心,是的,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步,两步,三步,还有两步,抬头看了看妈妈,一鼓作气,一口气的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激动地说:“孩子,你成功了,你成功的克服了自己的恐惧。”

看到了这里,我嘴角一咧,微微一笑,是啊,这是我童年里最深刻的一次回忆,我克服了自己恐惧。

童年的回忆,看似简单又似不凡,但却是克服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的恐惧,只要用心去体会,便知道了这童年的美好回忆,给我的是一个深刻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组初赛题目

全文共 6328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这种情况会摧毁运转良好的市场。据莫约讲,一位蚊帐供应商就曾因一项免费发放蚊帐计划而破产。在该项计划停止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以任何价格提供蚊帐了。

要想解释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人们必须以全价(或者至少是全价的一大半)购买蚊帐,他们是否会放弃购买?第二,如果蚊帐是免费赠送的,或是以优惠价卖给人们的,他们是否会使用这些蚊帐,还是将其浪费掉?第三,如果人们以优惠价购买了蚊帐,那么一旦以后价格不再优惠,他们是否还愿意去购买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观察并比较几组人在面对不同程度优惠价时的行为。这里,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可能都比较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种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是因为贫穷,才会被某家非政府组织选中。不过,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以全价购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从他们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出任何结论。

因此,这些问题最简洁的回答方式就是模仿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力而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帕斯卡利娜·迪帕在肯尼亚开展了这样一项实验,随后,其他研究人员分别在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迪帕的实验中,随机选定的几个人在购买蚊帐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通过对几个小组在接受不同价格时的行为进行比较,迪帕便能回答我们前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至少在这项实验的背景下是这样的。

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迪帕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争议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这些实验并没有告诉我们,将进口的蚊帐以优惠价出售是否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但这些实验结果还是使这场争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极大地影响了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及言辞。

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我们了解穷人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蚊帐,以及他们是否会使用免费得到的蚊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就不仅是发放蚊帐的最好方式了;我们还会了解,穷人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例如,蚊帐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可能是人们不了解这种蚊帐的好处,可能是穷人买不起蚊帐,也可能是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了解穷人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除了手里没有多少钱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吗?或是他们极度贫困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掉入“贫穷陷阱”?

(选自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信出版社)

1.作者认为,人们对贫穷认识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要点。(30分)

2.你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更贫穷还是更富有,抑或会呈现其他面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调查数据及其他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00~500字。(70分)

二、创新作文写作(100分)

一个人究竟是“富二代”还是“贫二代”,这是他的出身决定的,无法改变。但由于有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的存在,不少“贫二代”最终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高考在出身之外,为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之门。而现在,由于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与全国重点高校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少有文学特长的高中生通过大赛成功敲开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之门。可以说,大赛在高考之外为广大的高中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名校的“绿色通道”。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非生活的全部,也许在高考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故事……请以“高考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限1500~1800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以补为题目作文高中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清风拂过,那缕愁云终于散去,明月,补全了天际最后的缺憾,补齐了遥不可及的银河。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一丝微弱的光窜入了房间,心中升腾起一丝疑惑。

于是,借着月光起身,蹑手蹑脚地将脑袋凑到门口,朝客厅的方向看了一眼,一盏绿色的台灯趴在桌上,有气无力地散发着微弱的光。灯下,外婆戴着老花镜,手握着针,缝合着一件衣服,仔细瞅瞅,似乎是想要补全臂膀上那条不应景的裂痕。

借着月光,我看清了那件衣服:一件衬衣,棕色条纹,蓝色格子,我不禁心头一沉,那正是我中午弄破的衣服。

骄阳似火,我喝净杯中最后一点映着暖阳的水,准备上学,外婆叫住我,拿来一件衬衣,让我换上,我瞟了一眼那衣服,棕色的条纹,真是既老旧又难看,但是,表面却一丝灰尘也没有,似乎刚刚洗过。我冷笑:“前年的衣服,怎么还拿出来穿。”说罢便急着走,外婆执意让我穿上,我无奈,但又实在讨厌这土个拉擦的颜色,我心中闪过一丝恨念,于是,穿到胳膊肘时,我用力一扯,衣服应声破开了一道口子。我得意地甩下那件衣服:“看,我说穿不了吧!”然后,留下外婆呆楞在原地,盯着破开的衣服。

我并不相信什么青春期,什么叛逆,然而,面对外婆的关爱,我一次又一次拒绝,那撕破衣服不过是沧海一粟,莫名地,我与外婆之间,似乎破开了一条银河,一缕愁云罩在心头,挥之不去。

灯下,外婆依旧在执着地补着那件衣服,用手中线和灯下光,将皎洁月和心头爱,一齐补了进去。外婆揉揉眼睛,似乎有了些许的困意,而后深深叹了口气,把毛衣换一个角度,接着补起,线,一点点补足了衣服上的空隙,月光的歌声洋溢在缝隙间,那是外婆的爱。

我没有哭,默默忍着,悄悄地,我下了楼,端上来一杯热水,走到外婆身边,把水放在桌上。水,升腾起丝丝热气,宛若一朵愁云,却很快被月光掩盖,水中,灯与月交融,银白色的光,溢满了水杯。

外婆依然在执着地补着,没有发现我的存在。我拍拍外婆胳膊。外婆回过神来,看着我,刚想大声吼叫,突然,似乎是想到家里人都睡了,转而小声地骂到:“这么晚了,还不睡,明天起不来不叫你。”我默默无言,把水推到外婆面前。

外婆低头看着,笑了,皱纹舒展开来,一如清风拂过,愁云褪去,明月,又补全了银河,补回了那一丝丝断弦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