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应用文的格式有哪些(精品20篇)

浏览

5465

作文

73

篇1:应用文的结构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结构,要求完整严密,层次清楚,简单明了。一般说来,应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格式,即由三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和结尾。如:

(1)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标题:包括单位名称、计划内容和使用期等。②正文:一般包括前言、目的、任务、具体措施、实施步骤、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和检查办法等。③结尾:即落款部分,交代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交代制定计划的日期等。

(2)总结。一般也是三个部分构成。①标题:与计划标题类似,包括单位名称,总结期限,总结内容等。②正文:包括基本情况;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③结尾:和计划一样,要交代写总结的单位名称和写作日期。

(3)简报。一般有三部分。①报头:它是公文样式的标志,不是简报的题目,包括简报的名称、期数、编印单位、印发日期。②正文:正文之上一般有标题:正文一般以刊登一分材料为宜;正文末尾可注明供稿单位或撰稿人姓名。③结尾:写明发送单位和印发的份数。

(4)电报稿。电报稿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格式。在拍发时向邮局索取,按规定填写。电报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电报头栏。由电报局营业员、值机员填写,与发报人无关。②收报人住址姓名。由发电报人填写,"收报地名"栏写╳╳省(市)╳╳(县)即可。至于更具体的地址如╳╳区╳╳街╳╳号和收报人姓名,则写入"收报人住址和姓名"栏内的方格中,不可写入长行横格中(这里是值机员译写电码用的)。③电报内容和署名。由发报人填写。电文不必点标点,电文后要紧接着写上发报人的姓名,以便对方收到电报后能知道电报是谁发来的。电文和署名也要写在方格内。④发报人姓名、住址、电话。要按规定详细填写,这部分内容并不拍发,仅供邮电局参考。

(5)讲演稿。讲演稿的结构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①开头。除对不同的听众要加上各种不同的称呼外,要开门见山,接触讲题,提出全文主要内容,说明演讲的意图,以便听众能抓住要领。②中间。要突出讲话的中心,把讲话的内容集中在主要三点上,反复申述,铺陈展开。讲话的内容若多,可以分项来谈,使层次清楚,便于听众掌握。③结尾。为了使听众对全部讲演内容有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在讲演的结尾,一定要把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个小结。

(6)说明书。说明书不论报刊登载或张贴,均以介绍商品的情况和属性为重点,写法不拘一格,文字要生动活泼,简明易懂,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①总介绍。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商品名称、产地、规格、性质、特点、功用等。②说明重点。与商品有关的重点事项必须介绍清楚,同时提出使用产品应注意的问题,如易燃、怕晒、易碎、耐高温、有无毒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考研英语:应用文写作之感谢信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考研英语写作应用文写作之感谢

大纲对应用文写作的评价目标是:考生应能根据所设情景,写出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写作时。考生应能:

1) 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

2)遵循文章的特定问题格式;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

4)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选用恰当语域。

应用文写作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多变的句式,只需要能够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将事情叙述清楚就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应用文写作作为考研英语中性价比比较高的题目,考生必须重视对其复习。应用文写作可以充分借鉴模板,以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下面,就为考生介绍一下感谢信的基本写作方法。

感谢信的目的是感激对方为自己的付出,感激之情要传达得真挚自然,不要刻意夸大。感谢信所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感谢对方替自己做了一件事情,在自己痛苦时安慰了自己,出席了自己的宴会等等。其内容包括:1)表达感激之情2)回顾事情的经过 3)肯定对方帮助的价值以及对自己的影响,表达自己回报的愿望。

常用套语有:

1表达感激之情:

Thanks so much for…;Abundant thanks to … for…

Im writing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thanks for …

On behalf of my whole family, I wish to extend our heartfelt thanks for all the trouble you had taken in …I must write to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to…

2肯定对方帮助的价值及影响:

You will never know how much we appreciated your kind and practical help. Your …meant more than I can express in words. Nothing can be more precious for me than your…

3表达回报的愿望:

I hope I can return the favor someday … Do call on me if I can ever return the favor. 感谢信中比较特殊是求职者面试后给面试官写的信。

此类感谢信的内容不只是感谢,而是一般感谢信和求职信的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1)感谢对方给你面谈的机会,并注明你面试的时间和所求的职位;(2) 说明你对该公司、该职位的兴趣,强调你的知识与技能符合公司的需要,表示自己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以补充说明或澄清在面谈中忽略或没有讲明的问题 (3)重申你对该职位的兴趣,主动提供更多的材料,表示期待他们的消息。

Directions: You have just attended an interview in Apfel Incorporated for the position of marketing analyst. Write a letter of appreciation to the interviewer Mr. David Wayne. Your letter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points:

1) express your appreciation for the interview

2) tell about your job-related skills and experience

实例:

Dear Mr. Wayn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the time from your busy schedule last Friday to interview me for the marketing analyst position at Apfel Incorporated. After our meeting, I am convinced that your company is an excellent place for my career.

I am extremely excited about the position and believe that my skills are a good match for the company. As you may remember, I completed a project that is similar in nature to the work I

would be doing at your company. I believe that I could make an immediate contribution to Apfel Incorporated.

Please let me know if I can provide you with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my background or goals. My email address is LiMing@yahoo.com, and my phone number is 12345678.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Sincerely,

Li M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应用文写作模版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1)建议信

Dear ________,

I’m very ___________ to know / learn that __________. I am writing to voice my suggestions / proposals / views concerning _________. In my opinion,_________. On the on hand,___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__________.

As to _________,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 recommend that __________, because __________. It would be __________. In addition,___________. I am sure that __________.

Please inform me of your feedback on __________.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5125 字

+ 加入清单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2.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一、语言的特点

掌握应用文写作语言的特点,即语言的信实性、针对性、规范化和专门化

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种文体语言的敏感和自觉把握、开拓上。应用文因其要交流业务、传递信息、宣传政策、一探讨问题,甚至需录存凭证的实用要求,其语言必然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1、信实性

要使各种信息得到读者的信任,其语言就应信实可靠,去伪存真,弃浮留实,不言过其实,在真实中获得自己的生命。要做到语言的信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掌握表述的分寸。在当用与不当用、偏高与偏低、偏大与偏小之间加以区分;事物的范围、性质要描述和归纳得恰如其分。要求表述的含义清楚,词语的内涵、外延明确,一切会导致歧义、多义和似是而非的象征、隐喻等等都应在排除之列,以免引起误解而致误导。如"成绩"与"成就"之分,"错误"与"缺点"之分,"大多数"与"绝大多数"的不同,"部分"与"大部分"的界限。

(2)表现要诚达。"诚",就是要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能装腔作势,哗众取宠;"达",就是要求语言能原原本本地把内容表达清楚,忌浮言、假话。如介绍商品,性质、功能、售后服务、价格等都须实事求是,不吹嘘、不护短,才能在感情上取得顾客的信任。那些"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花言巧语,那种动辄"领导世界新潮流"、"誉满全球"的陈词滥调只会失信于读者,最终削弱商品的竞争力。

(3)数字要精确,字词运用要恰当。借助极富科学性和说服力的数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应慎重,不能混用。如数字发生变化时表达要清楚,"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并不一样;有关数字的词语要概念明确,比如"以上"、"以下"、"不足"、"超过"、"小于"、"大于"的用法不应给读者造成疑窦,如不要在"100公斤以上的"、"100公斤以下的"之后给读者留下"100公斤的"该怎么办的问号。

2、针对性

即看对象说话。许多应用文的语言,受客观环境和政策法规的制约,都应看准表述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不可千篇一律。给领导看的,要求语言庄重,文字简约;给群众看的,则要求深入浅出,语言通俗;介绍一件商品,要注意具体的对象、环境、内容和要求,做到随机应变,以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针对性强,就能使文章有的放矢,有助于解决问题。

3、规范化和专门化

应用写作的语言不同于其他写作,以书面语言为主。尤其在某些文种中,如命令等,只能用书面语言而不能掺杂其他语体,并大量使用规范化、专门化的词语。体现出以下特点:

(1)具有词语的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所谓词语的稳定性,是指某些固定的词语相对稳定地使用于某些应用文。如介绍信的开头总以"兹有"开启下文,许多公文的结尾都以"特此"收束全文。所谓词语的选择性大多数的应用文都有一套比较固定的规范性习惯用语,供人们在写作时选用。这些习惯用语多用于应用文的标题、开头、引文、过渡与结尾处。例如:开头用语中的鉴于、为、为了、由于、遵照、按照、根据、随着、兹有、奉、近来等;结尾用语中的本、为荷、为要、为盼、此令、此复、希即遵照执行、希酌情办理、现予公布。特此函达、以上报告,请审核、当否,请批示、以上妥否,请指示等。

(2)具有句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所谓句法的稳定性,是指某些类型的句子在应用文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如总结中要汇报情况,请示时要阐述原因,求职信中要作自我介绍等,主要使用陈述句。应用文在有所陈述的基础上,往往要提要求,无论是上级对下级,还是下级对上级。如"以上通知,请遵照执行","以上请求,望领导批准为荷"等等。所谓句法的灵活性,是指在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当地求新、求变。灵活恰当地选用句式,可使行文变化多姿,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外在美。例如,对事物下定义时宜用长单句、判断句;叙述事物时宜用短句;发号施令时宜用短句、单句、主动句。总之,选用什么样的句式,要根据表述内容灵活掌握。

(3)力求简洁,具有庄重感。应用文中,经常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如常用的有"经、业经、业已、兹、兹有、兹将、特、者、荷、取、于、而、则、为、为此、与之、依、逾、至、其、亦、以、尚、须、未、予、示、之……",可增强文章的庄重感。

(4)用图式替代语言文字。图式包括图、画、符号、照片、表格、公式等。在应用文特别是科技应用文中大量使用,成为一种常见的辅助书面语言,从而形成应用文语言的又一大特色。

二、语言运用的要求

掌握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即:语言要准确清晰、简洁明了、平实自然、得体妥帖、生动具体

1、准确清晰

准确,即用最恰当的词语和句子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思想。清晰,是指表达时要条理清楚,意思明白。具体应做到:

(1)用词造句要准确。用词准确是指能把握词语遣用的分寸感和合适度。应精选中心词,用准修饰语。能仔细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用法,对词义轻重。范围宽窄、程度深浅、感情褒贬、语体雅俗、词性差别等都能烂熟于心、姻熟于手。如:"分散"和"涣散"都有"不集中"的意思,"涣散"是具有贬义性质的形容词;"分散"是具有中间性质的动词。"士气涣散"就准确,"士气分散"就不准确。另外,应用文常用数字说明问题,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数字运用要准确无误。

(2)用词造句要通顺。指合乎语法,合乎逻辑。通顺也是实现语言准确的保证。

(3)要注意语意鲜明。有时由于特殊需要,还必须使用一些模糊语言,即用一些在外延上不确定、表意比较含糊,以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如"近年来"、"各地"、"时有"、"大多数"。"有关部门"、"条件许可时"等。该类词语使用恰当,不仅能增加行文的灵活性,而且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意思,但应谨慎使用。

2、简洁明了

(1)简洁。所谓简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清楚表达较多、较丰富的内容。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把话说到点子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四点:

一要善于观察事物,深刻理解事物,明确认识写作对象,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二要反复锤炼,提高概括能力,杜绝堆砌修饰语现象;适当使用缩略语,如"五讲四美"等。

三要删除一切套话、空话、意思重复的话,向繁冗开刀。克服繁琐冗长的毛病是语言简洁的前提。

四要适当地采用文言词语及短语。文言词语(包括成语、典故)行文简练,富有表现力,写作时适当采用,言简意赅。然而,"简"要得当,"简"得让人不明白或产生歧义也不行。绝不能为简而生造词语。乱缩略、滥用文言以及一概排斥某些行文必需的程式化语句。(2)明了。所谓明了,就是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是一,二是二。要做到明了,一是要考虑周到,言尽意止;二是要注意用词通俗,不用生僻晦涩的字句;三是在运用数字的时候,只须写出计算的结果,而不须表述具体的计算过程。

3、平实自然

应用文用语应平易通俗,浅显流畅。说明事实、讲清道理即可。不搞"曲笔",不作夸饰,不堆砌辞藻,不追求华丽,不矫揉造作,不用生僻词语,以明白、实在、自然为上。

4、得体妥帖

(1)得体。应用文实用性强,讲究得体。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适合特定的文体。按文体要求遣词造句,用词、语气、语体风格应符合特定的要求。保持该文体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如公文宜庄重,调查报告须平实,学术论文应严谨,祝谢哀问需较浓的感情色彩,广告就常用模糊的语言,使用说明书则需具体实在,商业交际文书语言要委婉,合同书的语言则要精确,颁布政策法令应庄重严肃,报喜祝捷要热烈欢快,提出申请该委婉平和,分析问题须有理有据。

二是语言适用于所写的应用文体的需要,做到需要文雅时,决不粗俗;需要委婉时,决不直露;需要明确时,决不含糊;需要模糊时,决不精确。

三是要考虑作者自己的身份,阅读的对象,约稿的单位,写作的目的,甚至还要考虑到与客观环境的和谐一致、恰到好处。比如需要登报或张贴的,语言要通俗易懂;需要宣读或广播的,语言应简明流畅,便于朗读;书信的写作,要根据远近亲疏、尊卑长幼的关系使用相应的语言;公文的写作要根据不同的文种和行文关系而使用相应的语言,否则就不得体。(2)妥贴。语言的妥帖则是指语言要合乎语法的一般规范。

5、生动具体

生动,即言词形象、逼真、有活力,能吸引人。应用文中有些文种的语言也是要求生动的,如讲话稿、调查报告、总结等。选择词语(尤其是动词的运用)时要精心,恰当、传神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引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如某篇调查报告中写当今择偶观时说:"婚姻的含金量增大了。"就十分传神。语言具体,可使文章内容有血有肉,说理深刻有力。其关键在于对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应用文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小升初考试是小学生进入初等重点初中院校的一次重要考试,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复习,同时也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语文写作的基础知识能让大家在小升初的备考过程助大家一臂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关于英语应用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际应用性,应用文包括很广,如书信、通知、日记、海报、便条、启事、请柬、电报、合同等。应用文的语言应使用规范语言,重在实用,力求朴实、准确、简洁。

一、书信

书信我们分为两部分:信封和内容。

1、信封的写法。

英语信封正面的左上角,写发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在信封的正面中央偏左一点,写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英语信封上的地点名称由小到大,视其长短可占二至五行不等。

寄信人只写姓名,不写头衔。但是,收信人一般都在名字前加上头衔,以示礼貌和尊敬。对于没有官衔和学衔的人士,通常在姓名前写上Mr., Mrs.,或Ms.。

信封的写法,一般来说,很少出现在中考英语的作文中。

2、内容。

英文信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1)信端(Heading)即写信人的地址和发信日期。

2)收信人姓名地址

3)称呼

4)信的正文

5)结束语

6)签名

有的时候,出题者会让考生写e-mail。e-mail的写法和书信的写法基本一致。只不过少了书信在信封上的繁琐。

二、发言稿

发言稿要注意以下三点:

1、发言的地点

2、发言的对象

3、发言的内容。

三、通知

通知的正文一般都是写在"Notice"以词之下,一般来说不必写称呼语和结束语。出同时的单位名称可以写在notice之上,也可以写在正文的右下角。

正文一般采用文章式,有时为了醒目,也可采用广告式。广告式要力求简明扼要,一个句子可分几行。每行第一个字母一般要大写。

四、启事

启事是一种公告式的应用文。团体或个人如有什么事情要向大家公开说明或对公众有什么要求,可将要说的话写成启事,张贴在布告栏上或登在报刊上。启事一般无固定格式,要求简明扼要即可。

五、海报

海报是一种带有装饰性的宣传广告。有时配以绘画图案。内容以影讯、展览、演出信息、友谊赛等为主。为了尽可能使更多的人知道,海报往往贴在醒目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168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今天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主题先行性、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开头点旨、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二、材料的选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间接获取、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固定性、条理性、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英语应用文:外宾学生团访问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Dear friends,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please? I have an announcement to make.A student touring group from Australia is coming to visit our school on Friday afternoon,April 12.Our guests will arrive at 2:00 p.m.and leave at 6:00 p.m. We are going to hold a meeting to welcome them on the playground at 2:10 p.m..Everybody is required to attend it on time.After that,they will be shown around our classroom building,lab building,library,school-run factory and swimming-pool.Last of all,a get-together will be given in the auditorium.There will be singing,dancing,music,games and exchange of gifts.Please take an active part in it.

Thats all.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考研应用文写作复习方法

全文共 218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考研英语应用文写作来说,考生平时复习时不仅要注意应用文写作特点、格式要求,还要有意识的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考研辅导专家建议广大考生不要简单认为应用文的复习就是复习相应的格式,格式只是应用文写作的最起码要求,除了应用文特定的格式外,还要背诵一些经典的套话,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培养迅速构思成篇的能力,注意词句的多样性和准确性训练。下面,我们就针对应用文写作中的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几种形式介绍一下写作技巧。

一、私人和公务信函

信函是很重要的一种应用文。私人和公务信函是用以交涉事宜、传达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增进了解的重要工具,与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比较密切,也是以后工作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沟通方式。所谓私人信函就是给家人、朋友或者同学等写信,谈事情的同时又交流感情,是四级考试(专业课历年考研试卷)中常见的一种信函,研究生英语考试(专业课历年考研试卷)中常考的是公共信函。所谓公务信函就是给亲朋好友之外的人写信,主要是为了办事,比方说给老板或是客户写信都属于公共信函。

信函一般都是由写信时间、信内地址、称呼、信的主要内容和信尾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收信人地址要写在左上角,寄信人地址要写在右上角,寄信人地址也可以不写,姓名写在地址上面,地址排列顺序依次为门牌号、街区名、城市和国名。在信的开头人名前一定要加Mr.,Mrs.,Dear等比较尊敬的称呼,信的结尾注意使用常用的客套话如:sincerelyyours,faithfullyyours或者yourssincerely,yoursfaithfully。英文书信写作要遵循五个原则,即正确、清晰、简洁、礼貌和体贴。

正确是指信中所谈的事情要准确、具体,不用含糊抽象的词如:本月、明天等。清晰要求的是主题要明确,层次要清楚,让读者看后了然于心。简洁是现代英语发展的一大趋势。书信写作要做到行文简洁流畅,避免迂回冗长的长句,使书信尽可能写得明白清晰。书信交往,同样需要以礼待人,因而在写信过程中,要避免伤害对方感情,措辞上多多使用would,could,may,please等词,要自然得体,彬彬有礼。体谅对方也是写书信时要注意的一个原则,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要尊重对方的习俗爱好,即便是拒绝,也要委婉而不失去友谊。书信的写作也要注意格式,避免语法、拼写、标点错误,信中所引用的史料、数据等也应准确无误。

二、备忘录

备忘录是一种录以备忘的公文,主要用来提醒、督促对方,或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包括书端、收文人的姓名、头衔、地址,称呼,事因,正文,结束语,和署名,备忘录上一定要说明什么时间,谁写的?写给谁?什么事?并且正文、结束语和署名等项与一般信件的格式相同。

三、摘要

接着谈谈摘要。摘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文章摘要,一种是论文摘要。

文章摘要就是给一篇文章让写一个摘要,文章摘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简练概括,内容上要涵盖全文,语言上要尽量简练。写摘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全文,弄懂文章大意;摘要涵盖原文的主要观点并与原文的观点保持一致;摘要应该简明扼要,字数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摘要最好不要照搬原文,应该用自己的话概括原文的主要观点;并且注意千万不要照抄,也千万不要评论,只需要写出中心思想或者段落大意即可。

第二种摘要是论文摘要。比方说是大家写一篇学术论文,硕士博士论文需要写一个英文的摘要。相对来讲我们认为考论文摘要的可能性稍微大一点。写这种摘要时要注意时态和语态。叙述研究过程,多采用一般过去时;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宜采用现在完成时。摘要中多数情况下可采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英文摘要有一些常用句型,比如表示研究目的,可以用Inorderto……Thispaperdescribes……Thepurposeofthisstudyis……,表示表示结论、观点或建议可以用Theauthors[suggest/conclude/consider]that……。

四、报告

最后一种是报告。报告其实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读书报告。比如读一本书或者看一本小说写一个读书报告。读书报告中首先要交代背景知识,比如作者生平,时代简介等,接下来对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与摘要不同的是读书报告最后一段可以发表评论。与摘要相同,读书报告也要注意时态,比如像科普类的知识应该用现在式。另一种报告就是书面报告,书面报告考试(专业课历年考研试卷)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更大一些。书面报告与备忘录的写法很类似,所不同的就是书面报告一般是下级写给上级,它也需要交代清楚四件事:什么时间?谁写的?写给谁?什么事?

当然,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在复习阶段,首先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写作格式,注意事项,写作特点等。其次要背诵大量的优秀范文,要整段整段的背,不仅是背会而且要脱口而出,并且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写作时可以随心所欲支配。再次,是要多动手写作,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多动手写作才能快速写出好文章来。写好的文章要注意检查,看有无语法错误,有无用词不当,能否用其他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可以让同学帮忙检查,让同学提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说,虽然大家对应用文的写作还比较陌生,但是只要认真对待,只要花时间背范文了,花时间写文章了,就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精选

全文共 14172 字

+ 加入清单

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 :

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导入 :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洋洋、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精壮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或者找回黑驴、或者重买一头新驴。当时一头正值壮年的驴也还很值几个钱,于是有好事者提醒博士说,还是先写个寻驴启事,也许还能找回来呢!博士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

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解关于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嘛!什么嘛!”“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地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真不愧为博士,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应用文呢?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英语应用文作文模板

全文共 3798 字

+ 加入清单

邀请信

Class 1,Grade 7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Sunshine Town

Beijing

April 20

Dear__

We are happy to invite you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l hold___________from…to… (time). We will meet at________ _________(place) and have it at _________(place). We’ll do_______ (activities). We’d like everyone _____________(reminding).

Please complete the note on the next page to tell us if you can come. We hope you can come.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out party. Yours faithfully ∕ sincerely,

(Signature) (打印)

Amy (手写)

Monitor of Class 1, Grade 7

注意:邀请信的关键是要体现出邀请的主旨,反映出邀请人的盛情,并明确表示活动的时间、地点及相应的安排。这些都是邀请信不可缺少的内容。

实用套语

1.Will you do us a favor of joining our party?您能光临我们的聚会吗?

2.May I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vite you to our university to give a lecture?我可以借此机会邀请您到我们大学给我们演讲吗?

3.If you have no other plans for Monday, May 15th, will you come to our party at my home?如果本周五,即五月15号,您没有其他安排的话,可以来我家参加我们的聚会吗?

4.Shall we have the pleasure to invite you to our party this weekend?我们可以荣幸地邀请您参加我们本周末的聚会吗?

经典用语

1. If you haven’t made any definite plan for the coming weekend, I’d love to invite you to come to our school and join us in the party.如果您本周末尚无安排,我想邀请您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2. If you haven’t promised to join your friends elsewhere, we shall be delighted to have you with us.如果您还没有答应别的朋友的邀请,我们将十分高兴地邀请您到我们这儿来。

3. With your presence on this occasion, we are sure to have a most delightful evening.您的到来一定会让我们的晚会增色不少。

4. All of us here are longing for the pleasure of seeing you.您这儿的所有朋友都在盼望着能见到您。

推荐信

Address of sender

Date

Name (Title)of receiver

Address of receiver

Dear _________(Greeting)

I’m writing to recommend sb. To become/be ______(Subject)

Para1: abilities

Para2: personalities

Para3: examples of details

Para4: Ending: We all think … should… Para1--- Para4: Message Yours sincerely,_____ (Closing)

(Signature) (打印)

(Signature of sender) ((手写)

Monitor of Class 1, Grade 7(Title of sender)

注意:

写推荐信的关键在于:

1. 在新的主体部分的首尾各用一句话明确表示写此信的目的,如:

篇首:I’d like to recommend sb. to be/do…

篇尾:We all think sb. should be…/should get the reward

2. 文中所写的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与能力要与所推荐的任务或职位相关。

3. 在用事例说明这个人的某个优点时,事例要与该优点相吻合。

实用套语

1. I would like to recommend sb. to be /become….我愿意推荐某人成为/当/做….

2. It’s my pleasure to recommend sb. to be /become….我乐意推荐某人成为/当/做….

经典用语

1. I am writing to recommend Mary to become the new chairperson of the Students’ Union.我写此信的目的是推荐玛丽当学生会的主席。

2. May is a hard-working and helpful student.梅是个努力且乐于助人的学生。

3. I think John is good enough to be the chairperson. I hope you will agree.我认为约翰很适合主席这个职务。希望您能同意我的想法。

感谢信

Date of writing

Name(Title)of receiver

Dear______(Greeting)

I am writing the letter to say thank you for______(Subject)

Para1: reasons for writing the letter

Para2: examples or details

Para3: Ending: Thank you for… Para1--- Para3: Message

Yours sincerely,_____ (Closing)

(Signature) (打印)

(Signature of sender) (手写)

注意:

写感谢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新的开头,第一节中明确表示感谢,即“开头言谢”;

2. 信的主体部分要写出感谢的原因。如果原因不止一个,要分段写。每段写一个主题句,表明一个原因,再辅以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使感谢落到实处,不让人产生客套或做作的感觉;

3. 在信的结尾,还要把感谢的话再说一遍,并加上对对方的祝福。

实用套语

1. With many thanks to you for entertaining me so generously.非常感谢您如此慷慨大方的招待。

2. Indeed I do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for your valuable services.对您优质的服务我无以言谢。

3. We express our sincere and hearty thanks for the favors you have done for us.衷心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4. It will give me much pleasure to do whatever I can in return for your favor.若能对您的好意有所回报,我将不胜荣幸。

5. Please accept our warmest thanks for what you have done for us.您如此帮忙,请接受我们最热忱的谢意。

经典用语

1. Thank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your kindness to me during my long illness.衷心地感谢您在我漫长的卧床期间给我来信,给我关心。

2. I am grateful for your kind wishes for my success.感谢您对我成功的祝福。

3.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letter of congratulation and the nice gift you sent to me.感谢您寄来的祝贺信及礼物。

4.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always being by my side on Thanksgiving Day. 值此感恩节来临之际,感谢您一直以来陪伴在我身边。

[中考英语应用文作文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职应用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材:

中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基础》(张金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2版)

二、参考资料:

《应用文写作基础练习册》

三、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15%

(二)单项选择题14%

(三)多项选择题10%

(四)简答题 16%

(五)改错题 15%

(六)写作题 30%

四、考试内容:

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和常见文书写作两个方面。考试以测试常见文书写作能力为重点,在理解、记忆、分析、综合四个层面上测试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要求:

为增强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本课程重要章节的教学要求如下:

(1)应用文基础知识

了解应用文的主题的要求,选择材料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用文语言运用的要求。

(2)行政公文

1.理解《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13种公文的名称和适用范围。

2.掌握通知的概念、分类、特点、结构以及写法。

3.掌握通报的概念、种类、特点、作用、结构以及写法。

4.理解报告的概念、结构、格式特点。

5.掌握请示的概念、结构、写法及与报告的异同点

6.理解批复的概念、特点、结构。

7.掌握函的概念、分类、特点、结构以及写法。

(3)宣传应用文

了解消息的含义、特点及其“六要素”。

(4)经济应用文

1.了解经济合同的主要特点、结构,掌握其写法;理解经济合同与意向书的区别。

2.了解广告的特点、种类、结构与写法。

(5)礼仪应用文

1.理解欢迎词主要作用、主要特点,掌握其结构、写法。

2.了解开幕词的特点、结构及写法。

3.了解祝词的种类、结构,掌握其写法。

(6)事务应用文

1.掌握推荐信、贺信、倡议书、申请书的结构、写法。

2.了解慰问信的概念及结构,掌握其写法。

3.了解计划、总结的种类、特点、结构,掌握其写法。

4.了解简报的概念,理解其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八大类应用文常见写作格式

全文共 19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八大类应用文常见写作格式,掌握了对大家写作应用文有帮助!

1.书信

一般书信(包括请柬)包括五个部分:

(1)称呼。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2)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起,转行顶格。可有若干段落。

(3)结尾。正文写完,如果正文最后一行空格比较多,可以接着写“此致”、“祝”等词语,否则,另起一行空两格或四格写“此致”、“祝”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祝颂语。

(4)署名。一般写在祝颂词下行的后半行。

(5)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靠右边写上年月日。

请柬除具有书信的特点外,还要特别写明出席的具体时间、地点。用语要客气有礼貌。

另外,还要注意信封的写法。要写清收信方的邮政编码和详细地址。收信人的姓名、称呼位置居中。称呼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不宜写“父母大人”、“姐姐”等称呼。发信人的详细地址及邮编要写清楚。如果是挂号信,还要写清发信人姓名。

2.启事

启事的写法是:第一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第二行空两格起,写启事内容。末尾右下方分两行写署名、日期。启事的有些内容要十分具体明确,如地址、时间、联系办法等。有些内容就不应写得具体明确,如“失物招领”中有关失物的详情,以防冒领。

3.通知

通知的一般格式是: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下行空两格起写正文,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4.电报

在电报专用纸上按要求逐项填写收报人的姓名、地址。电文一般不加称呼,不点标点,不留空格。署名紧接正文,可用对方熟知的略语表示。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一格最多可写四位数。写电文既要简洁,又要明白,不要因过简而产生歧义,引起误解。

5.新闻

新闻的样式很多,下面简介一下简讯的格式:

(1)标题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6.广播稿

广播稿的格式和一般报刊用稿的格式没有什么区别。但要注意收听效果,语言要通俗口语化(书面语改为口头语,文言改为白话),避免因音同字不同造成误解,也不要因念不出标点而产生误解,如“‘希望小学’每个学生都有本《家长捐资助学调查》。”读起来容易使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7.申请书

写申请书的目的是通过向上级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自己明确而具体的某种要求并申明理由,以期得到批准。申请书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括事由和文件名称,如“入团申请书”。

(2)正文包括申请原因(含申请者有关方面的基本状况)、事项、理由和要求。

(3)结尾署明申请者和日期。写申请书,事项要明确,态度要积极,言辞要恳切,理由要充分。《1》《2》

8.说明书

说明书要求对所说明对象的介绍既全面又有重点。要客观、准确、简明、通俗,不可因追求文词华美生动而失实,产生误导作用。

应用文为特定需要服务,受到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阅读对象、一定的使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行文要注重得体:既要准确表达意思,又要适合对方的心理情感,适应特定的人际关系,适应传递信息的环境条件和其他条件。遣词造句既要说得“明”,又要说得“雅”,因此,要学会正确使用一些习惯用语和少量惯用文言词语。

注意:

应用文较之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与生活、社会联系更紧密,格式、行文习惯更有规矩。我们无论使用哪种应用文,都必须按其各自规范化的约定俗成的格式来写,不能随意杜撰。

强化常见应用文的格式训练,包括书写要求、行款式样、结构形式、习惯用语,称谓和签署等,这是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点。

语言要简明得体,注重规范性。

1)简明。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确,不能象记叙文那样细致描述,也不能象说明文那样具体阐明,更不能象议论文那样逻辑推理。

2)得体。得体是指语言的运用要注意语言环境。这里主要指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及表达方式等。语言得体首先要注意表达对象。对领导、老师、父母及其他长辈,一般不能用“希”“望”,应该用“请”、“恳请”。应用文中的某些公告,有告之于公的意思,所以表达上应十分客观,如合同、规则等,而有些则不同,如报告、请假条等,带有请示性质,语言应谦敬些,应用文中的书信,带有最重的主观色彩,给不同对象写信,更得强调语言的得体。语言的得体还要注意表达方式。有的应用文要用书面语表述,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告示等,有的则强调口语,如发言稿等;大部分应用文在表达方式上用记叙、说明和议论性文字,如果用抒情笔调来写,则显然不得体。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全文共 5463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是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用以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的文体。它强调处理事务、沟通关系方面的直接的实用价值,因而在写作上有其特定的要求。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明确、完备、合式、得体”八个字。

一、明确,是说行文的主旨要明确。“主”是基本、中心;“旨”是主张、宗旨。应用文的主旨,就是一篇应用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基本内容与中心观点,是作者具体的行文目的的体现。

写一篇应用文,不但自己要明确行文的目的与中心,明确为什么要写这一篇应用文,主要反映什么内容;而且要让读者能迅捷而准确地明了你行文的意图,了解你的观点、要求,了解你提出的主要问题,了解该文所涉及的事务与关系。不能让读者在读了你的来文后仍不明不白,无法了解问题的主次轻重,甚至对发文者的意图、观点产生误解。例如某校团委为组织登山比赛活动向党委申请活动经费所写的一份《关于组织登山比赛活动的请示》,文中详细地说明了组织该项活动的目的、比赛的时间、地点、活动的具体内容、经费开支情况等,却没有明确提出“请予拨款”的要求,加上标题又没有明确反映出申请经费的意思,这就使收文者看不出发文者是在申请经费、要求拨款,而理解为发文者已有这笔经费,只是行文请求党委批准他们使用这笔经费组织一次登山比赛活动。像这样的应用文,其主旨就是不明确的。

行文要实现主旨明确,首先要求作者对发文的目的、意图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要求作者对行文的中心、,内容的基本方面、问题的主次轻重做到心中有数;再次,要求作者在行文时还要做到“立主脑,去枝蔓”,在确定主旨、中心以后,应紧紧围绕中心、主旨来选择有关的材料,组织有关的内容。

二、完备,是说内容要素要齐全。所谓内容要素,指的是一篇应用文在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因素。

应用文写作总是直接地与具体的事务相联系的,旨在解决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最讲究现实的效益。内容要素完备这一要求,正是应用文实用性这一特点所决定的。看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齐全完备,关键就看其能否满足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实际需要。一篇应用文之所以缺乏实用价值,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容要素不完备。例如,某单位向当地石油公司请求增拨石油,理由讲了不少,可到底要求增拨多少石油却只字未提,以致石油公司无法作出答复与安排。内容要素不完备,有时还会造成主旨不明,从而影响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如上面谈到的那份“请示”,就是由于缺少了“请予拨款”这一项内容以致收文者对发文者的发文意图作了别解,使该请示失去了实用价值。

不同的应用文体有其不同的内容要素。例如,计划,其内容要素是制定计划的“目的”、“依据”(这两点虽不一定要见诸书面,却是制定计划时不可不加考虑的内容)、“任务要求”、“方法措施”、“进程与时序”;而经验总结的内容要素则为“总的工作成绩”、具体的“做法”、“效果”及“经验、体会”等;经济合同则有“标的”、“数量与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

即使是同一文体的应用文,因其处理的具体事务不同、写作目的不同等原因,其内容要素也会有所不同。就拿经济合同来说,其主要条款,除上述五条外,“法律规定的或按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也是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章第十二条)。可见用于不同事务的经济合同会有不同的条款,甚至因当事人不同,同类合同也会有不同的条款。这些不同的条款,也就是不同的经济合同各自应具备的内容要素。

再拿调查报告来说。即使是反映同一调查对象的调查报告,因报告的目的不同,其内容要素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的调查》(载1979年2月8日《文汇报》)。其旨在帮助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排除障碍、健康发展,因此报告的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的作用和贡献;二是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在继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障碍。前者写出了该调查对象继续发展的必要性,后者则写出如何扶持其发展。没有前者,看不出调查对象有无继续发展的必要,这就很难激发有关部门对帮助其发展的兴趣和积极性;无后者则看不出该对象在继续发展上还存在哪些障碍,有关部门就难以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可见这两点都是这篇调查报告的内容要素,缺一不可。假如这篇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城市的同类企业树立样板以指导它们多作贡献、健康发展,那么该调查报告就应着重反映上海市街道集体企事业如何开展工作、取得成绩,如何健康发展等方面,从而使该调查对象工作上的成绩、做法、效果、经验、体会等项成为这篇调查报告的内容要素。

因此我们写作应用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该篇应用文有何非写不可、必不可少的内容,努力做到内容要素齐全完备。

三、合式,是要求符合所用应用文体的程式性要求。程式性是应用文的又一大特点,它主表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这一点,法定的行政公文与电报表现得极为突出。拿公文来说,标题、发文字号、主送及抄送抄报机关名称、正文、附件标注、发文时间、秘密等级、缓急程度等项的写法及其书写位置等都有特定的要求,甚至连文字的书写排印、用纸的规格及装订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有些应用文虽无明确规定其书面格式、书写体例,但一般都有其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如调查报告,其写法虽比较灵活,无固定的书写格式,但在写作中却常常采用“三部式”的结构方式:前言部分概述有关的基本情况(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多写关于调查活动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方式、基本过程;调查的对象、目的、项目、总的调查结论等。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则着重写关于调查对象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调查对象的历史、现状、组织结构、基本的工作及成绩、总的经验体会等);主文部分则根据报告的目的写出调查中形成的有关观点及说明这些观点的具体的调查材料;结语部分则对主文部分作必要的概括、总结或补充。

就一般的文章写作而言,格式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款格式,主要指文字的书写排印的规定;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定;标题、署名等位置的规定等等。二是内容表达的书面形式,如分条列项式、篇段合一式、分部切块式、表格式等等。三是正文的组织结构方式,包括行文顺序、开头结尾的安排等等。再具体到应用文的格式来说,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结构要素”方面。所胃结构要素,指的是构成一种应用文体的各个部分和项目(它不同于内容要素。内容要素是就正文部分的内容来说的,而结构要素则是对于全文的结构来说的。相对于内容要素来说,结构要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与外部性。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完备,往往一眼看不出来,必须结合处理事务的现实需要,深入到文章的内部,通过对正文的内容作认真分析后才能了解。而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是否完备,则一般可以从文章的外部形式上把握,往往可以一目了然)。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可以分为“一般结构要素”与“特殊结构要素”两类。“一般结构要素”指的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例如公文中的“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名称”、“正文”、“印章”、“发文时间”等等,这是每一篇公文都要具备的部分。至于“特殊结构要素”则不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是其中某些或某一篇章为了满足某种特殊的需要所特别具备的。仍以公文为例,除了上述那些“一般结构要素”外,秘密公文要标明秘密等级;紧急公文要标明缓急程度;有附件的公文要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与顺序;上报国务院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会议通过的文件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注明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这秘密等级、缓急程度、附件标注、签发人姓名、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等等,便是公文的“特殊结构要素”。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有如一部机器的零部件。少了一个零部件往往会影响机器的组装与正常运转。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残缺不全,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完整,影响到应用文正常的处理,会损害其现实效用。可以说,结构要素乃是应用文格式的主要方面。

对应用文的“一定的惯用格式”,应着重从上述这几个方面去了解把握,以便使自己写出的用文达到“合式”的要求。

应用文的程式性也是由应用文的实用性所决定的。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程式性掌握利用得好,有利于迅捷、准确地传递、接收与处理信息,有利于稳妥、及时地处理事务、沟通关系。否则容易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处理、贮存,甚至贻误大事。例如一大学生去信国外,因不懂该国书写信封的习惯、体例,照我们的习惯去写,结果信给退了回来。因此,我们不能把应用文的程式性理解为纯属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无视应用文写作“合式”的要求。

四、得体。所谓得体,就是得当、恰当。得体对于应用文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因其往往直接影响到应用文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现实效益。

得体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就应用文写作而言,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体的选用方面。不同的应用文体有不同的功用,反映了不同的行文目的和要求,有的还反映了收发双方之间不同的身份关系。这就有一个使用文体是否得当的问题。例如向非上下隶属关系的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就应用“函”而不能用“请示”,否则便是“搞错对象”,很不得体。又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就应用“报告”而不是“请示”。又如办学招生可用“启事”、“广告”而不宜用“通告”。二是行文方面。这里主要指表达方式的运用与篇章结构的安排。前者指的是要根据文体的特点来正确运用表达方式。例如“会议通知”,具有告知性、规定性。就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运用叙述、说明,而不用或少用抒情、描写。后者指的是篇章结构应适应文体的特点与要求。就拿开头来说,应用文旨在应用,要求“易见事”,其开头一般应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而不宜搞“曲径通幽”、“烘云托月”之类。其他如层次、段落的安排,结尾的处理等方面,不同的应用文体都各有其习惯的做法。三是语言的运用方面。这是应用文写作“得体”的主要方面。我们说应用文写作要得体,主要也就是说其语言的运用要得体。下面就着重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用文语言要得体,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即叙事论理、遣词造句时要注意一定的身份,要能正确体现出收发双方之间一定的关系。《文心雕龙·书记》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这“亲疏得宜”就是指正确体现了收发双方间一定的关系。如公文中的传送用语:“上报”、“呈报”用于上行,“印发”、“颁发”用于下行。倘用错了便不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文心雕龙》所谓“若夫尊长差序,则肃以节文”不能仅仅视为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从处理事务求得实效而言,这还是有必要的。

2.要注意特定的场合与氛围,要做到和谐协调。如贺喜时不说丧气话,严肃的场合不说俏皮话等。又如写请柬,用于商店开张、会议开幕的可以写“敬请光临指导”,而用于结婚宴请的则不宜写“指导”之类字眼。

3.要注意让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要分别对象,采用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言语。为了使对方乐于接受,有必要了解对方的个性、习惯、情绪、忌讳等等。如对比较幽默风趣的人说点俏皮话还可以;对一贯严肃、不苟言笑的人就不要耍噱头、说俏皮话。有的人很讲究忌讳,同这种人说话在这方面就应特别注意。一般人忌讳的话也要尽管少说。有一个储蓄所的营业员,把“要存定期还是存活期”说成“要死的还是要活的”,结果把前来储蓄的一个老人气走了。这就是说话不得体的后果。同一个意思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有的说法人家乐于接受,有的说法则令人感到不堪入耳。这就要求我们在遣词造句以表情达意时要十分慎重,要尽量做到让对方乐于接受(在这方面可以说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是有意要激怒对方)。此外,还要注意适合对方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等,使对方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例如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就宜尽量多用平易通俗的词语,而不要使用古奥的词语;对不熟悉某一专业的人,就不宜过多的使用该门类的专业术语。否则,“对牛弹琴”,于己于人都毫无益处。

4.语言色彩要符合特定的行文目的及内容性质的要求。如颁布政令的要庄重严肃;通报错误的要说理严正、义正词严;申请要求的要平和委婉;报喜祝捷的要热烈欢快,等等。《文心雕龙·诏策》里说:“故授官选贤,则义柄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诏策之大略也。”这说的便是语言色彩与行文目的、内容性质的要求相符合的问题。

5.要符合应用文体的语体要求,体现所用语体的个性。应用文主要使用事务语体,而事务语体最大的特点是“平实”,即通俗易懂,质朴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坚持“辞达而已矣”的古训,要坚决反对堆砌词藻、生造词语、半文不白、古奥难懂、追求含蓄而流于晦涩、肆意夸大其辞、说空话废话等等现象。平实,是对应用文语言的总的要求。在这个总的要求下,不同的应用文体对语言的运用还有其具体的要求。如公文,其语言除了平实这一点以外,就还要求简明、庄重。因此在写作应用文时,语言的运用要注意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也就是要体现出所用语体的个性。

写作应用文,说什么、不说什么、怎样说、何时说等等,都要认真考虑。语言得体将有利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是否有利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衡量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一把尺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应用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怎么写好应用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欢迎查看。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

(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3.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4109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洋洋、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精壮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或者找回黑驴、或者重买一头新驴。当时一头正值壮年的驴也还很值几个钱,于是有好事者提醒博士说,还是先写个寻驴启事,也许还能找回来呢!博士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

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解关于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嘛!什么嘛!”“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地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真不愧为博士,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应用文呢?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应用文的结构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授课日期: 第 教时 第 周

应用文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以及它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区别,掌握应用文体写作的特点。

2、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应用文的结构要素与要求;

教学方法:预习、提问、讲授、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应用文的主旨和材料,这次课我们来学习应用文的结构。

二、讲授新课

1、结构的含义

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作用:

(1)使文章言之有体。“体”指体裁。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成文。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3、安排结构的原则

(1)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

(2)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4、结构的要求

(1)严谨自然。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

(2)完整匀称。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

(3)清晰醒目。大多数应用文不要求行文曲折波澜,而要求纲举目张、清晰醒目,以便读者把握要领或贯彻执行,所以常采用加小标题、写段首撮要、条目式等形式。

5、结构的内容

(1)层次与段落。层次是文章中作者表达主题的阶段和次序,是文章内容展开的次序。段落,又称“自然段”,是组成文章、表达思想最基本、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安排层次有两种模式:纵式、横式。

(2)过渡与照应。过渡是指层次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章结构周密严谨,浑然一体,还能使某些关键内容得到强调,突出主题。在应用文中,常用的照应方法有:首尾照应,文题照应,文中照应。

(3)开头与结尾。开头是全篇文章的第一步,可以起到统领全篇,展开全文的作用。结尾是全文的收束和结局,能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把握全篇,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常见的开头方式有:目的式、根据式、原因式、概述式、结论式、提

问式、引述式。常见的结尾方式有:自然收尾式、总结归纳式、强调说明式、希望号召式、专门结尾用语式。

三、小结

通过学习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应用文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

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对于应用文写作都比较陌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2、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3、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4.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二节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全文共 3884 字

+ 加入清单

一、材料真实典型

二、观点正确鲜明

三、结构严谨

1、 层次清楚、段落分明

2、 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 开头结尾简洁明了

四、语言得体

1、庄重得体 2、通俗易懂 3、准确规范 4、简明扼要

五、格式规范

1、广泛阅读范文

2、大量实践训练

作业:在本单元学习了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后,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感悟?

第二单 元公文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

2、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

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3、学会仿照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写作,做到格式规范。

二、教学重点: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行政公文,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 法定的权威性 2、明确的政策性 3、严格的时效性 4、程式的规范性

三、公文的作用

1、 规范和指导作用

2、 宣传和教育作用

3、 凭证和依据作用

4、 交流和沟通作用

四、公文的种类

(1) 按适用范围划分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

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 按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按缓急程度划分为特急、急件两种。

(4) 按保密级别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五、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红色反线之上。

(1)公文的份数序号。简称份号,它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办法》规定: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份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第一行,用七位阿拉伯数码顶格标注,不足七位数用“0”补齐,如“0000006”。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简称密级。《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顶格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的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保密一年以上的,注明年数;不足一年的,注明月数。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均应该标明紧急程度,分特急和急件。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右上角密级之下。

(4)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若是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5)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如“中青办发〔2010〕22号”发文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缩略语,如“中青办”“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的缩略语。

(6)签发人。它是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发出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列于发文字

号右侧,写“签发人”三个字,加冒号,再写签发人姓名。

2、 主体部分

(1)公文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公文种类三部分。如《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2)主送机关。就是主要受理机关,是接受公文并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主送机关标注在标题之下,靠左顶格书写。

(3)正文。它是公文的具体内容部分。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两格写起。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地交代发文的依据、起因、目的。常常用“为了”“为使”“根据”“按照”“由于”“鉴于”等词语开头。

主体是公文的最主要的部分。叙事要突出重点,说理要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核心。在结构上多用总分式,分条列项,做到条理清楚。

结尾常使用固定的习惯用语。一般对受文机关提出具体要求和希望。

(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侧起空两格注“附件:”然后标出附件名称,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如不止一个附件,应用阿拉伯数字排序。

(5)发文机关。也称“落款”。发文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在正文右下方标注。

(6)印章。

(7)发文日期。

3、版记部分

版记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说明。

第二节 公告、通告

一、公告与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一)公告的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政府职能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公开性。 (2)形式多样性 (3)行文庄重性

(二)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1、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2、通告的特点

(1) 制约性。对遵守性通告而言,他带有强制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2) 周知性。通过公告可以提示人们知晓或注意相关事项。

二、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别

1、告知范围 2、约束性 3、事项重要程度 4、发文机关级别

三、公告与通告的写作方法

1、标题

公告和通告的标题可分为完全是标题、非完全是标题两种。完全是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的标题。如《国家教委关于维护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施行的公告》。非完全式标题只有三要素的一个或两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关于京通快速路施工期间禁止机动车通行的通告》、《公告》《通告》。

2、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包括:

(1) 发布公告的缘由。它是发布公告的依据,因何事而发,通常用一两句话概况。

(2) 公告的具体事项,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决定等。

(3) 结束语。一般另起一行,写“特此公告”“现予公告”。

第二中写法:只写具体事项。

通告正文的写法。

(1) 发布通告的缘由。

(2) 通告的具体事项,写清楚什么范围内、告知谁、告知何事。

(3) 结束语。通告的结束语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写执行通告的要求,作为强调;也

可以写明执行的时间、范围和有效期;还可以用“特此通告”“此告”作结束语。

3、 落款。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有的直接加盖公章。联合发文时,将主办单位名称写在最前,其余分行书写。发文日期另起一行,注明年、月、日。

四、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

1、公告的写作要求

(1)行文简要。 (2)用语得体。

2、通告的写作要求。

(1)目的明确。 (2)行文清晰。

第三节 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和作用

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一种公文文体。

二、通知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 2、具有知照性 3、具有时效性

三、通知的种类

从性质和内容上划分,通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发布性通知,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在发布(或废止)行政法规和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和其他重要文件时的使用的通知。

(2)转发性通知,转发需要下属单位知晓的上级单位、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

(3)指示性通知。用于直接发布行政法规和对下级某项工作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

(4)批示性通知,又称转发性通知。领导机关用批转、转发的方式发布某些法规,要求下级贯彻执行。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工作报告、建议、计划等,以及沟通情况,指导工作。

(5)周知性通知。多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

(6)会议通知。用于对上级或平级。

(7)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对任免的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下级机关。

四、通知与通告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通知的适用范围广,通知除公布和传达某些事项外,还有多种用途,如批转通知、转发通知等;通告只用来发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2、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有明确的受文对象,写作中标明主送机关;通告的受文对象不确定、不具体、也不标明主送对象。

六、通知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1、通知的格式和写法

通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具体写法如下:

(1)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文种“通知”作标题。

(2)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在写正文之前,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顶格写出被通知对象的名称,在名称后加冒号,或将名称以“抄送”形式写于最后一页的最下方。

(3)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如已在标题中写了机关名称和时间,这里可以省略不写。

通知是上级要求下级或个人参加某一会议或者做某件事情时使用的一种文体。通知的内容要写得明白、具体。

a、在第一行正中写“通知”二字,也可视情况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知”等。

b、写被通知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c、写通知内容。如内容较多,可分条开列。

d、结尾可写“特此通知”等字样。

e、最后写上发通知者的名称和发通知的日期。用公文形式发出的通知要加盖公章。

2、通知的写作要求

(1)注意规范使用不同种类的通知。

(2)拟好公文的标题。

(3)通知事项必须清楚明白。

第四节 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和作用

通报时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下行文。无论是表彰性的、批评性的,还是情况通报,通报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典型、突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给人们提醒与启迪,能起到楷模或警戒作用。

二、通报的特点

1、典型性 2、真实性 3、向导性

三、通报的种类

1、表彰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扬好人好事。

2、批评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批评错误,纠正不良倾向。

3、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供工作参考。

四、通报和通知的区别

1、行文的作用

通报的作用是教育、启迪、提醒或交流情况,一般没有遵守、执行的要求;通知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翻硕考研应用文写作复习方法及指导

全文共 4400 字

+ 加入清单

一、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复习指导

1.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选择题考的特别细致,没有专门的教材,还是重在平时积累,凯程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特别重视对于考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凯程老师会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进行系统的训练。阅读理解也是偏政治,凯程老师会重点训练同学的答题速度,培养同学们阅读答题技巧,针对作文这方面,凯程老师也会对考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让同学们勤加练习,多做模拟作文。

2.翻译英语:

翻译硕士基础这门课是需要下功夫的,英汉词条互译的部分完全需要你的积累,主要是词汇量和分析抓取能力。凯程老师会对学生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很完善的训练。

凯程老师总结了以下提升翻译技巧的方法,供考研学子参考。

词组互译:大多考的都很常见,所以多看看中英文的报纸还是有好处的。

英汉:对文章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就需要体现出自身的翻译素养。翻译也要注意文风,语气之类的,要符合原文的风格。

凯程老师也很重视答题技巧,在此凯程名师友情提示大家,最好在开头就能让老师看到你的亮点,不管怎样至少留下个好印象。不管风格怎么变,翻译功底扎实,成绩都不会太差。所以还是提高自己翻译水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百科:

先说说名词解释。这道题考得知识面很全,可能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政治、中外文学、中外文化、音乐、翻译专有名词等,准备起来比较棘手,但是凯程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好知识库,方便学生复习。百科的准备,一要广泛,二要抓重点,尤其要重视学校的参考书目,同时凯程也会提供凯程自己的教材及讲义来帮助大家。

接下来是应用文写作。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担心,常出的无非是那几个:倡议书、广告、感谢信、求职信、计划书、说明书等,到12月份再看也不晚。但要注意一点,防止眼高手低,貌似很简单,真到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所以还是需要练习的,凯程老师会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对应用文的写作进行系统的训练。另外,考试的时候也要注意格式、合理性,如果再加上点文采,无异于锦上添花。

最后说说大作文。这个让很多同学担心,害怕到考场上无素材可写,或者语言生硬,拼凑一篇,毕竟大学四年,写作文的机会很少,早没有手感了。所以,凯程老师会针对这种情况,让考生从复习开始时,就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会为考生准备好素材。

最后,注意考场上字体工整,不要乱涂乱画,最好打上横线,因为答题纸一般是白纸。

二、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

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三、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复试分数线是355分,政治和外语最低55分;业务课1和业务课2最低83分。

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复试的笔试科目有:中译英、英译中。

北京理工大学方医生硕士复试面试内容有如下两项:

1、口试:包括就所给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听译:英译汉、汉译英。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四、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初试参考书是什么

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初试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叶 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卢晓江,《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夏晓鸣,《应用文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五、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翻译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

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翻译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翻译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清华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深入的理解,在北京理工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凯程近几年有很多学员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毫无疑问,这个成绩是无人能比拟的。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同学们不妨实地考察一下。

六、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学费总额是1.6万元,学制二年。

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的奖学金政策如下:

国家助学金硕士6000元/年;

学校助学金硕士4000元/年;

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超过40%,硕士8000元/年。

另外,优秀研究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及社会捐助奖学金。学校还设有助教、助管、助研岗位,供研究生选择。

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方向考试科目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

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七、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

当今,MTI翻译硕士作为新生的专业越来越“热门”,由于社会对翻译硕士专业人才需求量原来越大,所以每年报考翻译硕士的考生数量成倍增长。据北京理工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8.44%。

而且当前,国内专业翻译人员较少,而且小语种众多,一般来讲每人可精通仅一两种。加之各个行业专业术语繁多,造成能够胜任中译外的高质量工作人才明显不足。所以翻译硕士可以说是当前较为稳定的热门专业之一。

由此来看,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

八、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近些年翻译硕士很火,尤其是像北京理工大学这样的著名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16人。总体来说,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招生量相对较大,考试难度相对不高。根据凯程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凯程考研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凯程,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北京理工大学翻译硕士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凯程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