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499

作文

790

篇1: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熊猫憨态可掬,看起来十分笨拙,但爪子十分锋利,能够敏捷地爬上树。惹人分外喜爱。

说到大熊猫,大家可能会想到小猫,但它不是猫,而是独特物种。成年大熊猫重50~90千克,刚出生的幼崽一般150克左右,最轻的熊猫仔仅有51克。

大熊猫生活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的山林河谷地里,那里的湿度大,竹子生长茂盛,能够让熊猫吃个够。它的食物除竹子外还有很多,如:苹果和梨、蛋糕等。它吃的蛋糕是一斤重的竹子蛋糕,公熊猫一次可吃一个。它吃的食物要新鲜的,早上吃了,中午就不吃了。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并且是活化石,己经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了。

大熊猫十分趣味。一只大熊猫遇到了饲养员,便抱着脚不放;两三只熊猫在追逐嬉戏,还爬上树荡秋千,一不细心就摔下来,它们好像不怕疼,爬起来继续玩。

有些人问,大熊猫为什么不是纯黑、纯白的呢?因为大熊猫是弱者,不能攻击,黑色相间是隐藏色,不易被发现。它有黑黑的四肢和耳朵,白白的脸和肚皮,一天到晚戴着一副墨镜,围着一条黑围脖,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可爱、滑稽极了!大熊猫十分可爱,我们要保护它们,使它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让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世界人口日黑板报,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历年世界人口日主题:

1996年:生殖健康与艾滋病

1997年:为了新一代及其生殖健康和权力 (adolescent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

1998年:走向60亿人口日 (approaching the six billion)

1999年:60亿人口日开始倒计时 (start the count-up to the day of six billion)

2000年:拯救妇女生命 (saving womens lives)

2001年:人口、发展与环境(populatin,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2002年:贫困、人口与发展

2003年:青少年的性健康、生殖健康和权利

2004年:“纪念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0周年”。

2005年:“平等 = 授权”,

世界人口日历年宣传主题

2006年:“年轻人”

2007年:男性参与孕产妇保健

2008年:“这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的宣传活动主题为“生殖健康是一种权利,让我们将它变成现实”。

2009年:“应对经济危机:投资于妇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计划生育家庭,促进妇女创业发展"。

2010年:“每个人都很重要”(Everyone counts)。

中国地区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有贡献”。

2011年:“关注70亿人的世界”。

2012年:“普及生殖健康服务”(Universal Access to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成语举例: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勇,不能读作“yōnɡ”。

成语辨形:勇,不能写作“永”。

成语辨析:勇往直前和“一往无前”;都含有“一直奋勇前进”的意思。但“一往无前”偏重在“无前”;表示“无所阻挡”;突出了藐视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意思;勇往直前偏重在“勇”突出“勇敢”的意思。

成语谜面:猛将军上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举例: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坚固不可摧毁,从容不迫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成语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成语辨析:安如泰山和“坚如磐石”意义相近;都形容事物的牢固、稳固;并都可形容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但“坚如磐石”偏重在“坚”;可比喻国家、集团、组织或思想信念的坚强;安如泰山偏重“安”、“稳”;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毕业论文资料整理方法与技巧

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编收集了毕业论文资料整理方法技巧,欢迎阅读。

1.1 广泛地搜集、阅读

论文提出的问题要集中, 材料的收集却要尽可能地广泛。一般说来,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知识、材料准备。

1)能够反映研究对象本身各种具体特征的专题材料

充分熟悉对象,是正确认识对象的必不可少的前提。除了直接了解对象本身的各种具体特征(通过有关作家的全部作品,有关问题的各种知识,……),还要把握一切能够影响研究对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或精神、物质因素。只有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时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作为明确方向和思想指导的理论准备

所谓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正确、严密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工作, 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来。这项工作,本身就要有正确的理论(专业理论和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起作用的哲学思想)所指导。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进行一项研究工作,不仅需求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还能力求广泛通晓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通过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例如, 用系统的方法分析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和社会功能;把模糊数学的方法引入修辞学研究中去), 往往可以更好地带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

3)别人对于这一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量搜集。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自然不必再花力气去作重复劳动; 充分吸收别人已有的经验,或是了解别人所遇疑难的焦点所在,对不同观点仔细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少走弯路,也便于发现问题,就象兵法上所说的那样,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1.2 认真地整理、辨析

要使材料发挥作用,还需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下一番辨析、整理的工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真能有助于分析、解决问题。整理材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制成文献、资料的目录索引。可以利用有关的现成材料(图书馆、资料室的目录卡片和报刊索引等),根据自己的选题加以编写。

2)剪报、札记、文摘卡。这一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必须力求眉目清楚。一要详细注明每则资料的作者、篇名、出处、发表日期,二要有细致合理的分类。

3)大事记、年谱或著译年表。通过这一类材料的编写,可以加强对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有助于在胸有全局的基础上深化对于某一专题、某一侧面的研究。

2 毕业论文内容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2.1 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结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作“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的作用,主要是说明选题的原因,概述前人已有的成果和尚存的疑难、争执,提出本文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正文是分析、论证的过程;结论则是整个研究成果的总结性的表述。有的文章在引言之前,还有小标题目录和全文的内容摘要。

2.2 提纲的作用

论题拟定,材料大致齐备,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提纲也有个反复修改补充的过程。这步工作做好了,论文已大致成竹在胸。一个成熟的提纲,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考察每一个局部,并考虑个部分之间应有的逻辑联系。各部分所占的篇幅应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相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既要重点突出,又要照顾全面。

2.3 要有正确而多样的研究、分析方法

初学学术论文写作的人,往往容易犯归纳多而分析少的毛病。要么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罗列,要么是轻易而简单化地得出结论,不善于通过有层次、有根据的分析、论证,充分显示其思想观点的说服力和深刻性。这里就需要注意研究方法或分析方法的改进、提高。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

1)哲学的方法

这是指如何根据唯物主义辨证法对于哲学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存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正确解决具体研究工作中的本体论和一般方法论的问题(比如,从认识对象的现象到认识对象的本质)。

2)历史的方法

这是强调尊重对象本身的历史具体性的方法。它要求研究工作者必须充分熟悉客观对象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占有大量资料,从中寻找出客观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性。

3)逻辑的方法

这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所揭示的关于人们思维的一般规律(概念、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 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用理论的形态加以体现。

4)假说的方法

所谓假说,并不是随意的幻想和碰运气的猜测,而是以一定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于研究者的活跃联想或直觉感受, 提出的一种富有预见性、然而尚待继续验证的新观点。它们虽然还不能称为科学的结论,但却常常是新思想、新理论的萌芽。

科研成果的正确获得,往往是和上述各种方法的另国而紧密地结合使用分不开的。

2.4 引用材料的方式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但是,援引不当,交代不清,也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引用材料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1)完整引用。照录原文一句或一段话,不能任意删削或添加别的内容。前后要加引号。如果引文单独成一段,每行均比其它文字往后空两格。

2)概括引用。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将引文的原意转述出来。前后无须加引号,也不用其它格式或符号加以突出。

3)分析引用。将引文的内容拆散、打碎,和论文作者自己的阐述分析文字自然地糅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单独的引文太多而使文章显得累赘或影响风格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抛弃旧的,谋求新的。多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成语举例:出岔子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弃,不能写作“异”。

成语辨析:弃旧图新和“弃暗投明”都有“离开不好的;走向好的”的意思;但弃旧图新偏重在自身的改变;而“弃暗投明”重在阵营的改变。

成语谜面:爆竹响,换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成语举例: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不打招呼就离开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形:辞,不能写作“词”。

成语辨析:不辞而别与“溜之大吉”有别:不辞而别偏重在“别”;表示默默离去;中性;“溜之大吉”偏重在“溜”;表示偷偷走开;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高考英语写作素材:关于母亲节的资料

全文共 2518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那时,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说中的众神之母、人类母亲的象征——赛比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这时还未形成母亲节。

Mothers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a national holiday. Held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each year. Mother festival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Greek Folk customs. At that time, the ancient Greeks in spring every year as a symbol of the legend of the mother of the gods, human mothers -- Serbia held a grand celebration. But at this moment is not formed on Mothers day.

1906年,美国的安娜·贾维丝小姐遭受到母亲突然去世的强大打击,因为她太爱自己的母亲了。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呢?贾维丝小姐决定实现母亲生前渴望创立一个母亲节的遗愿。为此,她首先提出了设立母亲节的设想,并为此而四处奔走,历尽艰辛。同年,她还在家乡费城组织了第一次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她还分别给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教师以及新闻界写了上千封信,恳求帮助。她的热诚和努力,终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由威尔逊总统亲自签署,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当时很多国家成千上万的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子、母亲正深陷在痛苦之中,美国母亲节的创立,使她们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引起了强烈共鸣。母亲节的活动丰富多彩。节日这天,家庭成员都要做各种使母亲欢心的事情,并向她赠送礼品表示祝贺。

In 1906, the United States miss Anna Jarvis suffered a strong blow to the sudden death of her mother, because she loves her mother. How to express thanks and remembrance of her mother? Miss Jia Weisi decided to realize the mothers desire to create a mothers day wishes. To this end, she first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others day, and this everywhere, experienced all kinds of hardships. The same year, she was at his home in Philadelphia organized the first mothers day celebrations. She also gave members of Parliament, government officials, teachers and journalists wrote thousands of letters to ask for help. Her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won widespread support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 1914, Congress passed a resolution America, and by Wilson president personally signed, will be held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is mothers day. At a time when many countries of Europe in the memorials wife, mother is mired in pain, the cre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others day, so they are a great comfort, aroused a strong resonance. Mothers Day activity of rich and colorful. On this day, family members have to do to make mother happy things, and to congratulate her gifts.

各家的父亲在这天则主动管理家务和孩子,以便让妻子休息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芬德尔镇庆祝方式尤为独特,即在每年的这天都要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雕塑比赛大会”。现在,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公认这一节日,可以说,母亲节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了。

The house and the children active management in this day the father, in order to let his wife one day of rest. California American fendall town celebration is particularly unique, in every year of this day will be held the week of "mobile game conference". Now, 43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recognized this holiday, it can be said, mothers day has become a worldwide festival.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少先队建队日资料:红领巾的由来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自我们党为少先队点燃星星火炬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中国少年先锋队已走过了67年的光辉历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2016少先队建队日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资料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成语举例: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清 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人,不能读作“yín”。

成语辨形:近,不能写作“进”。

成语辨析: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和颜悦色”都可形容态度温和;不同在于:①“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都有使人容易接近或亲近的意思;并多用于长辈;不用于小辈;“和颜悦色”没有使人容易接近的意思;也不限于长辈。②同样形容温和时;“和颜悦色”偏重于脸部表情;“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偏重于态度作风或表示人的性格特点。

成语谜面: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艾滋病的资料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艾滋病的相关资料首先,感染艾滋病要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史。如叵性恋者、多性伴、滥交及嫖娼或不正当、不洁性交史,输血或血制品史,使用不洁注射器(或医疗用品)注射采血史等。 另外,经检测发现血液中HIV抗体为阳性。在我国还规定,即使检测出HIV抗体,医生也无权对患名下艾滋病的诊断,还需要送到指定单位进一步做抗HIV的确定试验,同时检测血中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如果为阳性,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 HIV感染者可携带病毒数年而不发病,经过4—10年之后,才会出现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消瘦、腹泻、淋巴结肿大等),最后出现艾滋病晚期的并发症与机会感染(卡氏肉瘤、肝癌、卡氏肺囊虫肺炎、隐孢子球菌性肠炎、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弓形体脑炎、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才诊断为艾滋病。 艾滋病的相关资料之症状与病程 艾滋病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2-10年左右,有的可长达10—20年,在这漫长的潜伏带毒过程中,带毒者起着传播艾滋病的传染源作用,艾滋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1)Ⅰ期 急性感染期,原发HIV感染后小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恶心、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时血液中可检出病毒和抗原。一般症状持续3—14天后自然消失。 (2)Ⅱ期 无症状感染期,此期可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测到病毒,具有传染性。此阶段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3)Ⅲ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GL),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其特点是淋巴结肿大直径在1cm以上,质地柔韧,无压痛。无粘连能自由活动。活检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一般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淋巴结肿大1年后逐步消散,亦有再次肿大者。 (4)Ⅳ期艾滋病,本期可以出现5种表现:①体质性疾病,即发热、乏力、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肝脾肿大。曾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S)。②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七一建党节的资料:建党节的来历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建党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

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工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冠军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工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的确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建党节也就因此而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成语举例: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雅,不能读作“yā”。

成语辨形:赏,不能写作“党”。

成语辨析:雅俗共赏偏重在“共赏”;含有被欣赏赞美的意思;无论文化水平高低的人都能欣赏。“有口皆碑”;偏重于“皆碑”;含有被接受称赞的意思;“皆碑”指的是所有能讲话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成语举例:湖北的省政府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模范政府”,那个委员会五花八门地是什么人品都有。(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析:五花八门和“五光十色”都含有花样繁多的意思。但五花八门多形容繁杂的事;偏重于门类的繁多;“五光十色”多形容艳丽的事物;多偏重于色泽的繁多。

成语谜面:各种各样的花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成语举例: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 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腹,不能读作“fǔ”。

成语辨形:蜜,不能写作“密”;剑,不能写作“箭”。

成语辨析: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都形容狡诈阴险。但口蜜腹剑偏重在嘴甜;心口不一;“笑里藏刀”语义更重;更阴险。

成语谜面:白糖嘴巴刀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地球一小时宣传资料

全文共 253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地球小时中国区主题——“为”蓝生活,鼓励公众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下面是关于2016年地球一小时的相关内容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气候变化并不仅仅是远在各国政府谈判桌上的政治议题,它正以各种方式影响到大自然和人类自己。”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在解释今年地球一小时主题时说,“‘为’蓝生活,为的不仅仅是蓝色的天空,更是为了人类与自然共同拥有的唯一家园——蓝色星球。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生活中做出改变:绿色出行、理性消费、循环利用、购买可持续认证的商品,活出蔚蓝。”

以可持续的衣食住行乐为核心,WWF将搭建起“为蓝生活”践行活动平台,通过线上科普,向公众普及个人的生活行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同时,众多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类应用、在线购物网站、品牌商家也将参与其中,支持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让公众更容易行动起来参与实践,并改变生活习惯。在社交平台上,一系列互动和玩法将带领公众参与可持续消费的大讨论,激发公众主动思考,发挥自己的环保原动力。

在进入中国的第八年,地球一小时也将在3月19日晚首次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三个活动现场,鼓励更多城市的公众参与一小时,超越一小时,为了蓝天做出实际的环保转变。

自2007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发起以来,地球一小时已经覆盖了超过162个国家和地区、7000座城市,吸引了数亿名支持者,成为全球参与规模最大的开源性环境保护行动和全球各地公众参与环保的行动平台。

2016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点

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

2016年度“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19日晚8:30至9:30举行,WWF将参与大厂主办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并授予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为”蓝城市伙伴称号,以推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及公众参与一小时、超越一小时,为了蓝天做出实际的环保转变。以“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开端,联动区域内各单位、学校的环保承诺宣言行动、公益“奔跑划”“我们的创意生活”征集等系列创意环保活动,以进一步强化公众绿色环保理念和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生活、消费方式的普及和深化。

大连

2016年3月12日,“为蓝生活·心向蓝天”影像展中国首展在大连凯德和平广场揭幕,正式拉开2016大连“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序幕。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主题为“为蓝生活”。

河北省科技馆

2016年3月19日当天20:30-21:30,河北省科技馆将联合河北师范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在省科技馆西广场举办公益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在观测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省科技馆专业技术人员将在广场上架设天文望远镜观测环形山、月海等月球表面特征,并为群众讲解星空和望远镜等相关知识。

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

2016年3月19日,为了响应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都在当晚关闭了灯光,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积极作用

环保意识觉醒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她那本后来被称为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到,“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心意”,“但真实情况是,大自然不是容易被塑造的”,人类长期以来的发展之路“看似平坦、舒适,道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

熄灯一小时,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发电造成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性气体排放或许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当由此激发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思想,当思想化为行动,当行动变成习惯,那对于全球环保事业的贡献,将绝不限于数字。(新华网)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只要关灯一个小时,我们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的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主任那华)

地球一小时事件表明,全世界在危机时刻是能团结起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9年是决定地球未来的一年。全球各大国家将在这一年制定大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这也给投资低碳新经济新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促成这些改变。我们共同的行动可以改变历史,并确保地球的未来。(“地球一小时”全球执行总监安迪·瑞德)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008年,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新西兰唯一一个正式参加熄灯活动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毫无疑问,熄灯秀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的减排效果。在全球的“熄灯秀”接力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参加这一活动。

2008年,随着“地球一小时”的依次来临,从斐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亚洲、欧洲和美洲,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市民开始名正言顺地享受烛光晚宴。其中,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在市长的主持下率先熄灯。数百名当地民众在大教堂广场观看了一部关注环保的纪录片,然后一起涌向当地的餐馆、酒吧。这里全部点上了蜡烛,举行烛光晚餐。数千个家庭也在家中开始了浪漫的烛光幽会。

“不要小看熄灯一小时,”比干投资中国区副总裁易轰说,“城市是大量使用电能的地方之一,如果能让城市关闭不必要的景观灯一小时,可以节省的能源将是一个大数字。”

“短短60分钟,其实可以为地球做大贡献,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一位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说。

据统计,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2007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在中国,该活动也是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成语举例:(1)久闻老兄大名,如雷贯耳,只恨相识太晚。(2)肖飞的大名在敌占区里已如雷贯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贯,不能写作“灌”。

成语辨析:如雷贯耳和“遐迩闻名”都有形容人的名声大的意思。但如雷贯耳强调人的名声像雷一样响;对别人影响极大;而“遐迩闻名”;强调人的名声传播得很广;远近闻名。如雷贯耳比“遐迩闻名”语气重;并含有比喻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举例: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鲁迅《坟 我之节烈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别,不能读作“biè”。

成语辨形:裁,不能写作“栽”。

成语辨析:别出心裁和“别具匠心”;都表示“想法独特;与众不同”的意思。但别出心裁偏重在“心裁”;指心中的设计、筹划;可表示构思、主意或办法与众不同;“别具匠心”偏重在“匠心”;指“巧妙的心思”;一般用于艺术构思与众不同;范围比别出心裁窄。

成语谜面:巧用边角料

歇后语:丑八怪演花旦;胸口挂剪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举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成语辨形:气,不能写作“汽”。

成语辨析:气吞山河和“气壮山河”都有“气势盛大”的意思;但气吞山河偏重在“吞”;是指“气势庞大足以吞掉山河”;而“气壮山河”偏重在“壮”;是指“气势宏大可以使山河增色。”气吞山河重在气魄雄伟;“气壮山河”重在气概的盛大。

成语谜面:氙氚;雾霭笼罩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保护环境的资料作文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依靠它,探索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明白:地球只有一个!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却视而不见,继续为所欲为,妄顾地球家园的安危。环境科学家曲格平以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变革,才能拯救人类的命运,也唯有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变革”就是指环保。说得很对,所以如今有许多人拿着标语在街上喊空口号,却没有见过多的行动。难道这样污染就会好转吗?不!

看,我们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发黑发臭;排成长龙的汽车放出超多的废气;成片的绿地变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鸟叫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再这样下去,中国将继续贫乏水资源,空气将变得愈来愈浑浊,本世纪将有10%的鸟类物种消失。上述的事情,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

人人皆知: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的条件。但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去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过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绿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们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就我们平时用的一次性筷子,每一天都要耗费数十亩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树木除了能够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没有任何价值。难道还有人不懂树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居住面积已经很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我们唯一的土地都失去。还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近年来河床和含沙量不断增高,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几条江河之一。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黄河从我们手中枯竭,因而有许多环境学者纷纷研究治理黄河污染的方案,试图改善黄河的水质。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共同参与,我们这个生命的摇篮――黄河将会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们再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大自然将会给予我们惩罚。那些特大的洪水剥夺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还有由于温室效应,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没了沿海地区,经济损失惨重。难道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我的家乡广宁是靠竹海生态旅游来发展经济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环境恶乱不堪,让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态游是我们广宁发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坏了,怎能长出茂盛的枝叶、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让我们善待人类、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保护环境可做的100件事》这篇文章。其实,我们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树节栽一盆花、种一棵树;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得到平衡;珍惜水资源,不要向江河倾倒垃圾;当环保小卫士,利用每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保意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泥土永芬芳……这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为何不愿意实践呢?

此刻,地球的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环保警世钟已经敲响了。让我们齐齐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创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未来,让人类与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保护环境的资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