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描写开封景点的作文实用2篇 作文怎么写【推荐15篇】

理想,谁没有?从我们降临这个世界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有了理想。以下是关于描写开封景点的作文实用2篇 作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浏览

1895

作文

15

篇1:河南开封景点介绍:开封铁塔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七朝古都开封,这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更是我引以为豪的美丽的家乡,它是黄河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美丽的开封有壮观的龙亭,有庄严的相国寺,有美丽的汴京公园,有……最令开封人自豪的是高大雄伟铁塔

铁塔坐落在城内东北角,是一座大型琉璃砖塔,远望似铁铸,故称“铁塔”。它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铁塔以卓绝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八角十三层,层层开窗。塔身挺拔,装饰华丽,飞檐凌空,悬铃叮当。铁塔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上雕精美的图案,有佛像、飞天、降龙、麒麟、花卉等,一个个造型优美,活泼生动。铁塔高55.88米,是我国最高的琉璃塔。塔内有登道,人们在塔里行动,犹如在田螺壳里一样十分有趣。登到塔顶,极目远望,可见大地似茵,黄河如带。游人飘然如在天外。

铁塔,一部精美绝伦的杰作!

我为自己是开封人自豪,我相信家乡人民会用智慧和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旅游景点的九华山苦游记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景点,按理说去九华山旅游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事更何况我们去九华山的时候正是财神爷的生日,应该更快乐才是呢,但是为什么我会说是苦游呢。如果想知道请听我一一道来。

正月初5是财神爷我们初4从家出发我们去的是6个人其中4个是大人2个是小孩,途中到铜陵玩了一会就直奔九华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华山的山脚下。找了一家宾馆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准备一下明天爬山的东西,找了买票和坐车的地方。一出宾馆的大门就看到了几座山连在一起从横看是山,竖观为佛。不要一会就找到了买票和坐车的地方,然后去买些爬九华山用得到的东西就回宾馆吃了晚饭准备睡觉,但是晚饭后我们去的6个人当中的4个大人就打起了扑克牌,还好我们开了两间房我们两个小孩只好到令一间房看会电视过了一会我是实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着吸二手烟的危险去那间房睡觉了,到早上5点多听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床,开车去买票,上山喽!我们才起床去买票上山。到卖票才发现去买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卖票厅掀翻之势,挤了好久我们才买到门票和车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游第一站百岁宫。导游图上有一段话就是介绍百岁宫的写的是百岁宫集奇美绝伦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于一身。九华山有句俗语“不到百岁宫,等于一场空;到了百岁宫,万事好成功。”最后一站天台,天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25米,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之中仅低于十王峰、七贤峰。天台还有一句俗语是“不上天台,等于没来”。亲身去了这两个地方才知道九华山真是名副其实佛教圣地。所以我们不顾雪和雨的阻挠爬上了天台。如果光爬到天台还不算什么,但是我们又从九华街走这下了99个弯,你肯定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走着下来而不坐车呢?不是我们不愿意坐车而是没法坐车。山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山下的车上不来,山上的车也下不去。山上仅有的几辆车都挤满了人没有办法在上人了。所以我们只好走着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说是30里路有的说是18里路反正没有一个相同的。

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我们一起去的6个人到开始抱怨,都说如果不是走这下山这些路还会去合肥玩一天,可是太累了没法去了啊。

这次九华山之旅真是又苦又累呀!

[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8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以开封景点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500字

全文共 3749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是一座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城市,yjbys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开封的作文,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上开封。

开封菊花_1500字作文1

明代著名诗人李梦阳的“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诗中的一个“忍”字,也真正说出了我对菊花的爱。今年,我们游了七朝古都开封的龙亭,正逢开封第二十三届菊花节在这里举行,我怎忍心不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菊花展;怎忍心不看菊花的万姿千容;怎忍心不听一听菊花伴乐秋之声;怎忍心不闻一闻能醉倒人的花香。这是我人生最难得的一次好的机会,不能错过。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菊花竟放,十里长街,十里菊花,百里飘香,龙亭上下,锦旗招展,彩球升空,人头攒动。公园湖畔,到处都是盛开的菊花;到处都是赏菊的人流;到处都是对菊花的啧啧赞美声;到处都充斥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我们从中门进去,过玉带桥,经嵩呼、朝门、大殿以至北门广场,在全长近千米的展览线上,分别摆设有大立菊、塔菊、九龙菊等千余种,

庄严古朴的龙亭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菊海之中。在龙亭大殿前摆设着精品菊花,浪漫的开封人给他们取了很好听的名字,我们不忍心遗忘,有的人用照相机一一拍摄,有的人用笔在纸上仔细记录,为以后备查,你听:紫罗银星,高原之云,圣光秋月、千手观音、麻姑献瑞,贵妃出浴、天女散花、渔女蓑衣、西湖秋月、黄山云雾、金碧辉煌、国华游景以及黑麒麟、卷西风、黄莺舞、粉十八、碧乐春等多个好听的名字,珍贵的菊花加上这文雅的名称能不叫你一见而终生不忘吗?

开封人不但浪漫,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不信你看,构思巧妙的“双狮迎宾”、“金鸡报晓、”“节日礼花”、“菊海腾龙”、“秋菊遇仙”、“陶令采菊”、“菊城相会”、“和谐社会”、“祖国万岁”等艺术造型,能不叫你流连忘返吗?站在高高的龙亭大殿上,看着开封四周的城池,隐隐约约的都是菊影,空气中时不时的飘来淡淡的菊香,真可谓“金秋花朝人影乱,香飘十里动菊城”。

回到承德,我思念菊花的情怀始终放不下,查了大量有关菊花的书,使我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其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开封,对菊花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素享盛名,唐代已相当驰名,到宋代,养菊之风十分兴盛,每年都栽培了大量的菊花。每逢重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菊花赛,就是宫廷之内,也有插花、养菊、挂菊灯、开菊会、饮菊酒的活动。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 ?重阳》中,记载:“九月重阳,都下(开封)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赞赏菊缚成洞户。宋太守之婿李遵勖曾赞赏菊花为“此花开后更无花”,道出了菊花的名贵和地位,也充分表达出开封人爱菊和惜菊之情。《东坡杂记》中有“近日都下(开封)菊花甚多,皆以地草接成,不复与时节相应,始八月至十月,菊花不绝于市”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了菊花的嫁接技术。宋代的艺菊专著,也相继出现,至今仍存有刘蒙、范成大等著的数部“菊谱”。宋人陈景沂所编辑的《全芳备祖》,分三纲二十多目,用长达30页的篇幅,对菊花进行描写和赞颂。清朝时,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仍很盛行,清乾隆皇帝观赏开封菊花时,吟有“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

写着写着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开封,眼前幻化出很多的菊花。可不,现如今开封的菊花更非往昔的唐、宋、明、清时所能比,据导游介绍,开封有很多菊花栽培基地,不但有很多单位栽培,而且城市的市民和城郊的花农也栽培。品中很多,有23大类,700多个菊花品种,既有传统的名菊,也有新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诸如绿菊、墨菊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名贵品种,也栽培了很多。栽培的方法和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有的地栽菊、盆栽菊、套盆菊和盘枝压条等,菊花栽培的形式,最能表现出不同品种的不同特色,如有一株只开一朵的独木菊,有一株能开出六千朵的大立菊;有一株能开出数朵花的多头菊;此外还有繁花密集形成悬垂山崖状的悬崖菊,以及狮子菊、孔雀菊、猴子菊等多种动物造型的菊花。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和最小的菊花都能欣赏到,那能不是人生的快乐之事?

每年的每年都会秋高气爽,菊花瓢香的;每年的每年开封人都会以菊花为媒,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每年的每年菊花都会被开封人红红火火的演唱下去的。我相信菊花带给开封人视觉美、环境美的同时,更会给开封人民创出更大经济效益的。花海如潮,如潮的花海,欢乐与友情,交流与合作,期盼与梦想,一起在花海中奔腾澎湃。年年岁岁花如此,岁岁年年人不同。十月花潮照人影,百里飘香动菊城。今朝并肩登高处,明日同舞七彩虹。让我们真诚相约吧!待到秋天时,还来看菊花。

河南三日游——开封篇作文2

早晨,东方露出鱼肚白,我听到了许久“起床”声,不理会,只是慢慢蠕动着身子,不想起来。直到那“白”照地我十分不舒服,才极不情愿地爬了起来。一瞧表,5时30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这么早就起床呢?这是因为我们要赴河南,在这端午节仅仅放假三天的时间内,随旅游团了解河南一带。

用完早餐,几经周折我们才安顿到了旅游巴士上。车子缓缓启动了,我才长吁了一口气。

待平阴的旅客上车后,我们这60个人才享受到了“高速”待遇。到了高速公路之上,我们路过的第一站就是兰考县。听妈妈说兰考是个十分贫困的地方,当初有个书记焦裕禄来这儿扶贫,却因患肝癌而不幸逝世。说兰考贫困也实不过分,透过窗外,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这儿全是麦田,全是金黄色。这样当然不能表现出很贫,重要的是这里的小麦虽说已成熟,可是高度大概是我们长清那一带小麦高度的三分之一。那么矮小的一片片,让人忍俊不禁。那情形用人类中的“侏儒”来比喻它们,绝不过分。

长路漫漫,却不无边。经过6小时的“长途车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开封。

开封的景点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旅游团只给我们安排了两大景点——大相国寺与开封府。

刚到大相国寺,我们就已从导游口中了解到了镇寺之宝——千手观音。至于它的模样,导游自己也说不清,只待我们亲眼见识之后再描述。

话说进了大相国寺的大门以后,第一眼望到的便是四大天王殿。说这四大天王呢,是代表的“风调雨顺”,怎么个“风调雨顺”呢,我今天儿也算是才知道——(画外音:得,您以前去过的那些寺庙算是白去了!)停停,低调低调。好,转入正题:说那个手持宝剑的那个天王,剑十分锋利,由此得来“风”;再说那另一天王手抱琵琶,琴上无弦。有人说无弦有心就可以“调”出美妙的音乐;再说说那另一天王手持雨伞,不用说肯定跟“雨”沾边哈;最后说说那最后的一个天王,他身上缠满了蛇,拿着龙头,人间也有说这猛兽要“顺”着它的性子来,所以这才形成了“风调雨顺”。

走出“四大天王”的地牌,我们就看到了两只大象雕像。几千年前河南有很多大象,所以大象成了河南的特征。再一个河南的简称:“豫”,豫的意义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而先人曾以狩象为生。可是我在此为什么提起大象呢?(画外音:这孩子,跟着葫芦小弟学坏了啊!)不是不是,跟你直说吧。怪就怪在这两只大象分别长了六只牙!瞧瞧,不是我在卖关子吧!一问导游,方才得知:传说有一真佛一直没有孩子,直到45岁时,在梦里梦见两头大象,第二天便怀孕了。梦里这两头大象就都有六只牙。

告别“大象”,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八角琉璃殿。原来这就是存放“镇寺之宝”的地方!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想一饱眼福。走进殿内,我不禁惊讶万分:这千手观音金碧辉煌,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一只只手雕刻精细,令人不得不叫绝。进一步听导游讲解,方才明白:千手观音之所以为镇寺之宝,是因为它十分珍贵,它是由一整棵1500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的,不仅有四面,且四面完全相同。它一共有1048只手,每只手都上有一颗亮晶晶的眼睛,俗称“千手千眼”……

不知不觉,大相国寺美好的景象就尽收我的眼底。于是,我们又光顾了“开封府”。开封府以有包公为名,所以我们十分想去了解。

在开封府的门中,有一个被放大一百倍的官印,摸一摸,感觉良好。再深一步进府,便可以看到包公的一些简介与生平了。令我们吃惊的是,面前的包拯与印象中的大不相同。在包拯简介中,我了解到他个头只有1.62而且是个白面书生!他一向很“孝顺”,29岁便成为了“进士”,当官时已40多岁。他64岁逝世,享年才二品。包拯为官清廉,相传他种出的藕,断,丝而不连(无私)。

听导游讲解,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贬义词“走后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还与包公有关呢!传说包公上任开封府尹后,很久没有百姓来告状。后来,他偶然发现其原因:守门官吏要索要贿赂才让人进门,这就是所谓“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贫苦的百姓没有钱来告状,只好憋一肚子气。包公处罚了守门官吏,并在开封府后开了两个后门,让百姓随意出入告状。由此出现了“走后门”这个说法,但“走后门”的意义后来发生了重大变更,不再是原来的好事了。

相传包拯因为身材矮小,倍受侮辱:在大臣与皇上商议军事时,众大臣喜欢把包拯围起来,让皇上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为此皇上感到十分生气,于是下令把大臣们的官帽帽翅都做成直木状,还把包拯的帽翅左右两边各增加三寸,凡碰到他的帽翅者一律杀头。

原来单包拯就有这么多知识啊!看来我们中国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底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去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大好风光。我从心底里这样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旅游景点的颐和园之旅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催促他们赶快起,他们慢吞吞地起了床,说:“今天上午,我们去颐和园!”我高兴极了,急忙走出宾馆,上了巴士,等着我梦寐以求的地方颐和园。

到了颐和园东宫们,我们下了巴士,向园里走去。进了门,第一眼就看见任寿殿,穿过任寿殿,就看见了水天空阔的昆明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旖旎动人。向西北方远眺,看见了矗立的三层宝塔,庄严、壮观。

绕过几座大殿,我们来到了着名的长廊,红杆绿柱,一眼望不到头。每一间都刻画着不同的画,有人物、风景、花草等,没有一幅是相同的。

十七孔桥如同一条彩虹横卧湖面,桥西接南湖岛,东连廊如亭,是园内最长的一座桥梁。

万寿山不但高,而且陡。吓得我毛骨悚然,但我还是爬上了山顶。啊!好美啊!在塔上,上面刻着“佛香阁”三个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雄伟壮丽而又富丽堂皇。向东望去,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几座古老的建筑。

颐和园优美的景色,丰富的建筑,精美的物品,杰出的艺术,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颐和园还有好多有趣的地方,希望大家细细地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旅游景点的天坛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来了到了北京,放下行李,洗把脸,我们们就迫不急待地去游览天坛公园。

我一直想知道天坛是什么样,是象天一样大的坛子吗?它的作用是什么?一进公园大门,我就急忙跑去看简介: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历经改造,扩建,至清乾年间(1736—1795)建成。

令我自豪的是,天坛公园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祭天建筑,即使皇帝不能亲自祭拜,也要派遣大臣替他行礼。

我们经过一条长廊,慢慢走到祈年殿。哇!真大呀!原来祈年殿是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它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最初称为大祈殿,1544年明世宗奖大祈殿拆掉,改为大亨殿,1645年顺治帝改大亨为祈谷坛,1753乾隆皇帝改为祈年殿。啊!真是让人惊讶,为了一座祈年殿,重建了那么多次,皇帝修建的这些大殿真壮观呀!

在茂密的树林里,我们发现了一棵姿态怪异的老柏树。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确是一棵奇特的柏树,叫九龙柏。九龙柏有500多岁了,树干挺拔粗壮,形象奇特,象九条龙盘旋腾飞,这不得不让我称赞自然界的神奇所在,以前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奇花异木,今天,我也一饱眼福啦!

走过了不可思议的回音壁,我们来到了天坛的又一大景点——天心石。“天心石”又称“太极石”,据说那是以前皇帝祭天的专用位置,并且站在上面说话,站在天心石上面说话,声音深厚有力,我不由得想去试一试。我走上圜丘,发现天心石周围环砌着九块石板,每增加一环就依次增加九块石板,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一只脚踩到“天心石”上,游人实在是太多了,别说听声音,连和妈妈对话都被嘈杂的人群淹没了,让我遗憾不已。

下次再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美丽的天坛公园圆我这个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开封的作文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去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开封。记得在开封市我们看到了美丽大方的菊花,吃到了夜市里香喷喷的烧烤·

大家都知道,去开封一定要去看菊花。我们一家人一下车就直奔龙庭看菊展。一进公园菊花的香气就扑面而来,从那时开始我对菊花就产生了好感。

紫的、红的、黄的它们五花八门,争奇斗艳我仿佛置身于花海,清新、美好。菊花的花瓣有弯的、有直的,还有卷的。我们进了好几个展馆,展馆里有用菊花做成的艺术品、还有菊花王,菊花王又大又美真是把其它菊花给比下去了。我带着爽朗的心情照了许多的照片!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晚上我们从出租车司机的话里得知这儿好像有一个叫四司的地方是开封比较有名的烧烤摊。事不宜迟,赶紧出发。到了那里我们吃到了杏仁茶和大螃蟹。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开封,在睡梦中我温习着开封的味道,清新、美好·

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开封美丽大方的菊花,和夜市里香喷喷的烧烤还有那种清新、美好

[精选篇描写开封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开封美丽的景点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葡萄沟水果甜,洛阳的牡丹美,上海的南京路靓,北京的长城长,开封是我们的家乡,它也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你知道吗?开封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七朝古都,开封有许多建筑物都历史悠久,比如繁塔,它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它以那悠久的历史、传奇的遭遇、奇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雕刻艺术而名扬四海。

禹王台是历史有名的游览胜地,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过乐曲,李白和杜甫也曾再此游览赋诗。

开封龙亭是宋、金两代的皇宫和明朝周王府的遗址,是开封文物古迹的代表。

开封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古老的城墙,雄伟秀丽的铁塔,风景如画的包公湖,巍峨壮观的大相国寺,还有繁华的宋都御街,我们的家乡不仅有许多名胜古迹,开封的小吃也非常有名,如开封第一楼的灌汤包子,提起来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还有咸香嫩脆桶子鸡,开封的炒凉粉和红薯泥等等数不胜数。对了,忘记告诉你们啦,菊花是开封的市花,每年的秋季,大街小巷都布满色彩绚丽的菊花,有红的、黄的、紫的、绿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开封的景点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请跟随我看看夜晚的开封吧!

微风习习,龙亭湖景区美丽而安静。湖面点点灯光,犹如闪烁的星星掉进水里。环湖四周,古建筑在霓虹灯的装点下,处处绽放出迷人的风采。郁郁葱葱的湖心岛、五彩缤纷的玉带桥、金碧辉煌的龙庭正殿,这一切,组成了一个美不胜收的童话世界。

向南走,我们来到了热闹的鼓楼夜市,这里不仅有远近闻名的美食小吃,更有流光溢彩的迷人夜景。饭菜香、景色美,鼓楼广场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

中山路,是我们开封最有名的商业街,这里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成百上千盏霓虹灯渐次亮开,把开封变得更加时尚、动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包公湖。岸边的路灯像白玉兰一样悄悄开放,浓绿的草坪,清新的空气,这一切,都使夜色中包公湖安然柔和。

这就是我的家乡开封,白天显得古老神秘,夜晚显得年轻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关于家乡开封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七月,我博士毕业以后回到开封。啊!开封的变化可真大。我的脑海里不禁回想起开封。

那时,开封的臭水沟里弥漫着臭气熏天的气味,还有小水池里本来是清澈见底,里面养了许多小鱼和小虾,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能力太差,观赏的时候把一些果皮、树枝扔进水里。时间一长,小水池的水浑浊不清,绿蒙蒙的,小鱼小虾都死了,人们都要捂着鼻子匆匆而过。这都是人们不爱保护环境卫生造成的。

现在的开封高楼大厦,街道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街道两旁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花的香味。私家车也少了。人们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点一点地开始爱护环境,用行动建设家园,保护家园……

你看,如今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生活,多么幸福啊!我们要把保护环境进行到底,让家乡永远这么美丽。

[描写关于家乡开封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生描写开封的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土地”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有许多了不起的事迹,有太多美丽的景色。她应该值得我们去欣赏,去赞叹。我是喝家乡水,吃家乡粮长大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抚今追昔顿时心潮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地想起家来。

20世纪至21世纪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现如今2008年中国奥运会又在北京举行,谁又会去关心历史悠久具有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呢? 说起这个古建筑人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我们河南省最具文化特色房屋所建最早的一个旅游景点––开封市。说起开封市的房子那可是大有来头,那的房子不说百分之百是古建筑,至少百分之五十迄今已有进百年了。那些房子屹立在繁华的街道上就好像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毯子上面绣五颜六色的花一样美丽富饶。

如果到了开封,吃小吃那你可得听我的首先到“第一楼”去品尝一下地地道道的开封小笼包,那香的让人垂涎三尺。要是你认为这还不能填饱你的肚子的话。那你就去古城吧,在古城那里你可以大饱口福,在那你可以品尝到全天下的小吃,你也不用担心吃不饱,好几千个摊位摆放在路边等着八方来客。

当然你要是吃饱了想去玩这也很简单喔。告诉你吧在开封有一位名人,虽然脸黑了点,但是他为民除害,除暴安良。答对了,没错就是包拯我们的包青天,他当官时就在开封。再给你透露一下每天早上九点包公就在包公府,生堂断案,虽然说是假的吧,但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在开封还有一个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全是忠臣的杨家将的府第––天波杨府。美丽的开封有壮观的龙亭,有庄严的相国寺,有美丽的汴京公园,高大雄伟铁塔……。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原大地,我的家乡开封发生了翻天忽地的变化。

望故乡,谈发展,今昔相比。沧桑巨变,社会求和谐,家乡在发展,农民更富裕。而我们仍在努力--为实现更高的理想奋斗着!望着锦绣山河,花开草长,想到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我的眼里禁不住热泪盈眶––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原我的家乡美丽的开封更美丽……

[小学描写开封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旅游景点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不用电的空调》

世界上怎么会有不用电的空调呢?你一定感到惊奇吧!不用着急,且听我为你慢慢道来。

这个不用电的空调,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下完成的,它是一个神奇的山洞,位于花垣县长乐乡跃马卡村,它有个神奇的名字,叫犀牛洞。

这一天,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犀牛洞风景区。刚到犀牛洞,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荷花成片,阵阵晨风迎面扑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但我没有忘记此行的重要目的,就是进犀牛洞看看,因为早就听说里面的景更是美不胜收!

在老师的组织下,很快我们就准备进入犀牛洞了,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有些紧张,记得来之前老师特意嘱咐我们多带件衣服,我想这大热天的,为什么还要多带衣服呢,想必这犀牛洞定有特别之处。这时,洞口的门开了,一阵寒风顿时迎面扑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仿佛一下进入了冬天。跟随着大家的脚步,我走进洞口,真感觉到温度一下降了下来,简直比家里的空调还是凉快。

进洞之后,眼前马上呈现出无数色彩斑斓的美景,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特别是那“龙口银牙”,它本来是一个大石头,中间不知怎么裂了一个缝,缝中一排排坚锐的“牙齿”滴着水,在灯光照耀下,显得有些吓人,但又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往里面走,就看到“象鼻山”了,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处风景,那是一块大大的石头上,长出了一根长长的鼻子,活灵活现,太像大象的鼻子了,真想摸一摸,看它会不会喷出水来?

洞里真是太冷了,还没走到一半,我就感觉自己仿佛被关在冰箱里了,好在我听了老师的话,多带了件衣服,现在起了重要的作用——让我穿着它,继续往前欣赏。同行的人们,指指点点,这里看看,那里碰碰,有说有笑。一会儿,我们又到了“趵突泉”,三个大大的喷涌出来的“泡泡”,让我感觉到特别的惊奇。还有“神笔垂挂”,仿佛一支大笔立在洞中,让我立刻想到了神笔马良,这个美丽的犀牛洞,不会是神笔马良画下来的吧?这时,听到有人说:“快看,真像!真像!”真像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我赶紧走过去,一看,那个钟乳石的造型真像毛主席爷爷啊,难怪好多人往里面丢纸币,以求健康平安,祈求幸福。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路上,还看到了很多美景。这些美景之所以能一直保留下来,我想可能是与这洞的气候有关,因为冷,所以不那么容易风化,所以能凝固成各种各样的造型。这不用电的空调犀牛洞,让我深深佩服大自然这个设计师把犀牛洞设计千姿百态、如此美丽。

游览完犀牛洞,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由犀牛洞,我想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想说,我爱犀牛洞,也更爱祖国这片土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开封包公湖的

全文共 298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着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

(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看到有人在摇头,不象啊,因为跟传说中反差太大。为什么传说中是黑脸的?大家知道上,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地方戏,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舞台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的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从俗语“小白脸、坏心眼”中可体会到人们对白脸的反感。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由于包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久而久之,我们就都觉得包公就该是黑脸、大个子。看来,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我们了解包公就由这孝肃开始。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历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独子,视为掌上明珠,抚养成人。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心怀报国之志,家人望包公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则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大家很为他惋惜,就想到让包公娶妻,二十六岁包公与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贤惠夫人照料父母赶赴京城参加考试,二十八岁时包公考中进士,被派去做知县,但包公很犹豫,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此时的包公毅然辞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为国家效力,而父母年迈,已无太多时日,自古忠效难两全,他决定先尽孝后尽忠,回到家乡侍奉双亲。三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包公又守孝三年。三十九岁时包公才开始做官,出任天才县知县。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包公对自已的后代子孙也要求非常严格,临终时,写下这样一则家训告诫后代子孙,意思是说,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孙有为官的,他们当中有谁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那就决不能让他们踩进家门,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坟里。这种惩治方法,是相当严厉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三十九岁出来做官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 一首包公的诗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可以说是包公的言志诗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任开封府知府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这里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开封府尹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因为开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来担任。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比较有名的人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来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看到了,很特别的地方,但又有些怀疑。包拯两个字的阴文已经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这是因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处,划出了一条深深的指痕。从这一点,便可以说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

现在我们来到大殿,这里我们看到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劲正如松、巍面阔目、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又眉微蹙,若视暝思,常怀有悠悠报国为民的中正心胸;再请看包公的双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

来到东配殿,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包公铡陈世美。这是根据包公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铡美案》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逼真。中间这位手托乌纱帽的当然就是包公了,他脸上严肃的表情表示出他为民做主而触怒皇太后,便仍执法如山、无怨无悔的思想,最终他铡了忘恩负义、要杀妻灭子的陈世美。雕塑前边摆放了三口铜铡,中间的是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的是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左边的是狗头铡,铡犯法的平民百姓。三口铜铡,三个等级,是皇帝御赐,可以先斩后奏。那包公铡陈世美用的是哪口铜铡呢?对了,是龙头铡,因为他是驸马。看到这组蜡像,我们可以想象到包公升堂时一定很威严,那么他办公和居住的开封府是什么样子呢?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印象,在西配殿有一个开封府模型以供参观。这个开封模型是按照历史记载仿制的,富丽堂皇,很有气派。相传宋代告状人要写有状纸交由大门衙役,再二门三门传递到大堂上。但衙役胡作非为,私下收钱,没有钱就扣下状纸。所以东京街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就毅然决定打开开封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上堂听审,以示公正。也有传说讲到,包公打开大门后,让告状者直入大堂,在历史上也就有了“包公倒坐南衙”之说。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墙上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包公作为历史上着名的清官,在历代民众的心目中深受敬仰。今天,我们举国上下,意气风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站在包公祠,望着这位千岁老人,走在包公湖畔,看到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做一个负有一定责任的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好了,各位朋友,包公祠是讲解就到这里。谢谢!

[描写开封包公湖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畅游开封著名景点作文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合肥,安徽省会,也是包拯的故乡。

今年十一小长假,我便催着爸爸妈妈要到合肥畅游一番。我们游览了天鹅湖,翡翠湖,岱山湖等自然风景区,吃了庐州烤鸭,陶永祥坚果等风味小吃,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游览包公祠。在合肥市区行驶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让我魂牵梦绕了整整两天的包公祠了。进了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祠堂大门上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顿时,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不是包公祠吗,为什么上面写着‘包孝肃公祠’呢?”我问爸爸,爸爸笑了笑说:“包公叫包拯,由于他对国家功劳很大,被皇上封为孝肃公,所以这里就是‘包孝肃公祠’了。”

说完,我们便走了进去。入门后,我看到了一座桥和一条河,桥叫包公桥。据说“这条河叫包河,里面的鱼背是黑的所以叫铁面鱼,里面的藕没有丝所以叫无私藕。”继续向里走就到了正殿,我最先看到的是包公的塑像,他一身正气,巍然屹立在展厅正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拍照。包公像左边有三个铡,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包公用这三头铡来斩不同官阶的罪人,皇亲国戚犯法用龙头铡,县府高官犯法用虎头铡,贫民百姓犯法用狗头铡。右边的展厅则是讲述包公的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历史故事。进入后院,到处种的都是桂花树,微风吹来,散发出阵阵清香迷人心脾。

随着香气,我们慢慢走到了蜡像馆里,里面讲述着《打龙袍》,《狸猫换太子》《刀铡陈世美》的组图的塑像场景,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包拯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的品质。蜡像馆前面有一个博物馆,里面存放着包拯家的家训,以及他的生平,让人们能进一步的了解他的生平和刚正不阿的性格。

这次畅游包公祠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包拯的,包公祠告诫着我们做一个像包拯一样清正廉洁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描写张家界的一处景点作文_叙事800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游览了“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黄龙洞。黄龙洞位于我国的湖南省张家界市,整个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笋、石柱、石钟乳、各种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我们去玩的那几天,酷热难耐,但是一到洞口,一阵寒气迎面扑来,我顿觉全身的毛孔都竖立了起来。走进洞内,只见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珍珠、石花等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展现在我们面前。我最喜欢的是“定海神针”,它是一根又高又细的石笋,形状十分奇特,它高达19.2米,两端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定海神针”生长在崩塌的斜坡上,是黄龙洞最高的一根石笋,洞穴学家推算它至少需要近二十万年才长到今天这样高。通过手电筒,我们看到上面还有源源不断的水滴下来,导游说:“如果你们过六万年再来看的话,这定海神针就顶天立地了。”在黄龙洞的地下迷宫,还有一颗“夜明珠”,在导游的带领下,我看到了被称为“夜明珠”的石笋,它圆圆的,像一颗珠子,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漂亮极了!黄龙洞中还有龙王爷打仗时用的兵器“金戈银枪”,它是两根黄白颜色的石笋。在右边金戈的顶端还有一个观音菩萨,下面有一群石猴正在向上攀沿,于是叫做“猴子拜观音”。此外,我还欣赏了 “花果山”、、“神龙一号”、“黄土高坡”、“石琴山”等等。看到这里,我想:“石头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还可以这样的丰富多彩,真令人赞叹!”

黄龙洞中还有一条地下河,河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我们坐上小船,漫游在悠悠的小河上,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娃娃鱼的理想生存环境。我好奇地把手伸进水里,心想如果能和娃娃鱼握握手,那也不错呢!一路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洞口。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黄龙洞。在回来的路上,我想:大自然真是一位伟大的创造家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描写开封的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把她比作一本好书,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本书里的文字;如果把她看做一个摇篮,我们就是坐在摇篮里嬉戏的孩子;如果把她当做一叶小舟,我们就是坐在小舟上饱览风景的游客。她是谁?她就是养育我们的家乡——开封!

开封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曾经有七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古代的汴梁城灯火辉煌,繁华的景象令人惊叹!现代的开封市欣欣向荣,无限的魅力令人着迷。

开封的魅力,在于她的古色古香。当你走进各个景点时,就验证了清明上河园里的一句话“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一千多年前,张择端把现实搬入画卷;一千多年后,勤劳的开封人又把画卷变为现实。在这里,你好像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代一样,许多人都穿着古装,穿梭在大街小巷,让人感到新鲜不已。

开封的魅力,在于她的秋菊之美。在马路旁、在花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菊花摆成的艺术造型,真是美不胜收啊!有的花瓣像金色的小手,有的花瓣像姑娘长长的紫发,还有的像根根银针。菊花的色彩也很多,有的粉如腮红,有的白如冰霜,还有的黄如麦穗。由它们这一些花瓣组成的菊花,就像搭档一样,摆出的造型让人叹为观止。

开封的魅力,在于她的美食风味。每当夜幕降临,书店街、包公祠附近的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有色香味俱全的炒海盘,麻辣爽口的涮牛肚,有酥脆可口的花生糕,还有最出名的黄家第一楼灌汤包。看到黄家第一楼包子时,就印证了一句小诗: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空气中香味四溢,让人一闻就想吃!

啊!魅力开封,我时刻都被你的魅力着迷。我爱你,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