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身边的习俗作文(实用20篇)

浏览

6465

作文

1000

七夕情人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今年XX年年七夕情人节是8月19日)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又称为中国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重阳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一、赏秋

重阳节是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四、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五、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六、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习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七言绝句,写出了辞旧迎新的景象。按山东老家的习俗,年三十晚上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也是家长最忙碌的一天,更是我们小孩最盼望的一天。

中午,我和爸爸要贴春联,首先要把浆糊刷在春联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把它贴到院子门的两侧,随后在门上方贴上横幅,最后在大铁门中央贴上一个福字。今年的春联非常特别,因为是我自己写的,虽然我不是很满意我的字迹,但爷爷奶奶非常开心,逢来人就会介绍是他们大孙子的作品。爷爷奶奶非常开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妹妹第一次在山东老家过年,家里添了人口,爷爷奶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下午爸爸和奶奶开始准备年夜饭,他们炒了一桌子的菜,包了很多饺子。晚上、我们一起吃年夜饭一起敬酒。我跟爷爷奶奶说,在新的一年里,祝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爷爷奶奶非常开心,给我和妹妹各包了一个大红包。北方的年夜饭必须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馅有三种,分别是荠菜馅、牛肉馅、韭菜馅。热腾腾的饺子一上桌大家就吃了起来,我最爱的就是韭菜馅的饺子,一下子吃了十几个。不到一会儿,春晚节目开播了,一家人就一边吃一边看还一边谈论着春晚的节目,真是其乐融融啊。

吃完饭我拉着叔叔想去放烟花。我们看到别人放的大烟花直冲天空,有黄的、紫的、绿的、红的、蓝的等。有的像牡丹,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天上彩色的星星,五颜六色的非常眩目,一群群烟花好像会变魔术一样,给小朋友们带来无数的欢乐,同时燃放烟花后留下的一股股火药味让我意识到污染问题,最终我还是忍住了燃放烟花的欲望。

回来的时候,我看见奶奶准备了一桌子的供品。奶奶说:“我们马上要供奉天上的各路神仙了,等纸钱烧完了,我们要轮流磕头,让天神保佑我们。”磕完头我们就回到家里,一边守岁一边又吃了顿饺子,年饱,年饱,过年吃的真饱!

由于奶奶和外婆家离的非常远,我们一般会在奶奶家呆到大年初三再去外婆家。而老家这边年初一,都是邻居之间,相互串门拜年,相互问候工作、学习以及健康状况,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年初二,我们整个李氏家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年初三,去老家亲戚家拜年,年初四又回到外婆家,再住上几天,我的春节转眼就过完了,只能朌望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介绍家乡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习俗作文(一)

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风俗。

维吾尔族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花帽。他们戴花帽很有讲究,不同年龄,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花帽。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鲁番花等。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感觉庄重、古朴、大方。吐鲁番花帽的特点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颜色火红鲜艳、艳丽夺目。姑娘、妇女都很喜欢再尔花帽,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伊梨花帽,是流行在伊梨地区的一种大方、雅致,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的花帽。五瓣花帽,维吾尔语称为“白西塔拉多帕”。一般的花帽是四瓣拼缝成的,而这种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了一瓣,帽子较小,纹样比较简单。

维吾尔族住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建成的。用天窗采光,屋里设有壁炉,屋顶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粮食。饮食以面食、玉米和大米为主。日常的食品有:烤饼、瓜果、面条、抓饭、茶、奶等。

维吾尔族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喜欢新疆维吾尔族。

家乡习俗作文(二)

每逢过年过节,小孩子们和大人们都高兴不已,因为是那习俗,才使我们这样的欢喜。

说说过年吧,看那家家户户的门上贴满大红大绿的年画,墙上挂着一对有一对的对联,环顾四周,白色的房子上添上一番红红的景象,颇有几分情趣。

储蓄也是最热闹的,家家的肘子都摆放这一碟又一碟的耗材,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谈话。不是还举杯畅饮。吃过晚饭,大伙儿围在电视机旁边,靠着暖炉,手握已被热腾腾的茶,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家庭环境比较赋予,便自己也开起一联欢晚会,把亲戚们都叫上,()大家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嘻嘻哈哈的多热闹!一眨眼,新年的钟声即将来临,人人都把一大捆一大箱的爆竹拎出来,待到新年来临的哪一科,“三,二,一!点火!”一大串红红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红红的爆竹碎纸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一阵雷鸣般的鞭炮声过后,便是喝上一杯新年的饮品,大家把手中的杯子高高举起,“叮”的一声,大家干杯,一口气把它喝完了。便回想祝福,“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一串串真挚的祝福萦绕于耳畔。

不知不觉的有过了一天。“有红包咯!”小孩们欢叫。

家乡习俗作文(三)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习俗作文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算是最传统的节日了。

我和妈妈准备包粽子时,忽然想起端午节的传说——大诗人屈原的故事,我便跟妈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屈原,名平,与楚王同族姓。他知识渊博通晓国家兴衰之道,楚王十分信任他。上官大夫与屈原同职,他也想得到怀王恩宠,于是在屈原拟定国法时,上官大夫试图将其夺走,可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让屈原拟定国法,众人无一不知,不过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夸耀其功说‘除了他,谁都定不出这些法令’。”怀王听信了他的话,疏远了屈原。不久后,屈原写下巜怀沙》赋,怀着满腔悲愤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自杀了。老百姓怨纷纷,怕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包的粽子投下江中,还有人划船下水去找屈原的尸体,不过没能找到。

因此,端午节这天大家通常要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大诗人屈原,这天还要在门上挂蒿草,取避邪之意;蒿草旁还要挂猴子,取看门猴子之意。

开始包粽子啦,先得准备一堆糯米许多粽叶。先把粽叶握成一个近似三角的涡,将糯米一把一把的装进去,不过不能装得太满,不然蒸的时候就会漏掉。将长出来的粽叶卷过来封底,放进锅中蒸几十分钟,美味的粽子就出锅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传说还有很多,让我们再去发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咱们中国人春节习俗就是贴对联,吃饺子。这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不会包饺子怎么行呢?所以这次,我就去问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无所不知"的妈妈,让妈妈手把手的教我!

"包饺子,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特别是北方居民更是热衷于饺子这种食品。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妈妈的话如滔滔黄河般滔滔不绝。

"诶妈妈,这不是百科上的吗?你怎么背得如此顺溜?看来这次做了不少功夫啊!嗯哼~"我打断妈妈的话,而且三言两语就拆穿了她。看着妈妈那种无言以对的无奈的表情,我"救场"地说道,"好了好了,快点开始吧!"这个小插曲并没有让我对学习包饺子的心情弱下来,而是让我更期待着这次学习。

只见妈妈弄了温开水一杯,水里放少许盐,面粉里放了鸡蛋一个。水要慢慢倒入盆中,筷子不停搅动,感觉没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时候,就下手揉了,妈妈揉面很用力,妈妈说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了,这时面光盆光手是最佳境界。

饺子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是鸡蛋韭菜馅儿的。这下就只剩包饺子了!

妈妈把怎样包的方法告诉我,然后又让我试着包了一个,不过他奇形怪状的,我也认不出他是什么。然后我又试着包了几个,不过还是畸形的,只不过和刚才包得第一个相比委实要好上很多。包完后一看,妈妈包得一个个胖鼓鼓的,跟大将军似的;而我的却耷拉着,像个瘦老头儿一样。但我没有轻言放弃,在我的不断努力和思考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包的终于像人样了!

简单的一件事,却蕴含着无数哲理,在这里我想说,其实第一次就是为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的习俗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圣诞节的习俗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在法国,每年圣诞节前后,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必降大雪,白雪皑皑,空气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是圣洁的象征,白色是一种吉祥,故而人们爱过过“白色圣诞”。

相传耶稣是在马槽旁边诞生的,故而马槽成为最富特色的圣诞标志。人们在马槽周围,兴高采烈地唱唱“圣诞歌”,之后开怀畅饮,而香槟和白兰地则是法国人传统的圣诞美酒。

在芬兰,圣诞节前后,恰逢紫罗兰盛开,漫山遍野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放眼望去,一片紫红色,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芬兰人爱过“紫色圣诞”。

英国人和德国人,喜欢在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还有许多人利用圣诞节外出旅游。

美国人,圣诞节时着重家庭布置,比如装饰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等等。

瑞士人,早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大环里,每周点燃1支蜡烛,当点燃第4支蜡烛后,圣诞节就到了。

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殊,它处于南半球,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这儿却是热不可耐的炎热夏季。因此,在澳大利亚,圣诞节时到处是汗水淋漓的小伙子和穿着超短裙的姑娘,恰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着红棉袄的圣诞老人,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

在圣诞节这天,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人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他们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在石头垒成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上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酒足饭饱之后,就兴高采烈地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欢闹到深夜。喝醉了的人们,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晚餐时桌布下边还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诞生。晚餐虽很丰盛,但没有鱼肉。午夜12时之后,全家人就去教堂礼拜。之外,波兰人在圣诞节期间,除主人盛情邀请外,一般不到朋友家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学生作文:春节习俗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历史已久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让我们一起遨游在中国文化的世界里,倾听传统的歌声吧!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春节期间,许多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一般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活动这天被人们视为最吉祥的日子。

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那天正是农历腊月三十,正好和正月初一首尾相连,人们都要除旧迎新。这天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通常在除夕的前几天里,人们都要贴门神、贴对联、贴福子、贴窗花、贴年画来祈福,装点屋房。当然少不了给压岁钱了,压岁钱通常是长辈发给晚辈,愿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然而在正月初一那天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传说,相传年兽会在过年的那一天来骚扰人们,于是人们在大年初一都要放爆竹,因为年兽怕响声,怕火光。不仅如此,他还怕红色,这就是为什么贴年画的原因了。有时人们也会敲锣打鼓,一是为了欢庆过年,二是为了赶走可怕的年兽。当然,关于年兽这个故事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也许是大人们为了不让小孩在大年夜里不乱跑,所编造的故事来吓吓他们吧!拜年是少不了的,放完爆竹,再挨家挨户的去拜年,一进门,看见这家的主人便恭恭敬敬的向他拜个年,然而他们也会恭恭敬敬的回敬你,他们会很客气的叫你坐下来喝口茶、聊聊天。然后接着去下一家。看到这样场景,便会想到很温馨,很和谐吧!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同。愿中国传统习俗永传下去;愿一年比一年过得更好;愿世界的恩怨以和平来解脱;愿这世界充满爱的希望!

[中学生作文: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壮族三月三”习俗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阳春四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个节日,大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就是我们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问,三月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三月三有多种不同的来历,但最著名的非“刘三姐”莫属。

相传,刘三姐的歌声婉转动听,被誉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财主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财主们对刘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时候让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们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来纪念歌仙。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习俗,歌圩节。

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过春节更重要。

三月三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的地点一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歌圩节”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纷纷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邀请歌”。得到女生回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分别时,唱“送别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亲切感人。

这,就是三月三,我们的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来临骚扰着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来,看赛龙舟。年年龙舟都是我爸爸那条船胜利。不知道今年会怎样!

我刚到江边一看,哇!他们都做足准备,老一辈的人们都手持香火,对着长江行了几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边……一会儿精彩开始了。他们头上系着绳子,拿着船桨,只见船头的那个人拿着鼓吹气势耽耽,很是威武。开始了,船员们坐正姿势,握紧船桨,蓄势待发,“咚、咚、咚……”随着鼓点的加速,船只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随着整齐统一的声,20多条船只不分上下,像鱼儿般穿梭水间。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条龙舟领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穷追不舍,我大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终点了,眼见着后面的船只奋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们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咚咚咚咚……”密集的鼓点似乎在鼓舞着满船的将士们,“加油、加油、加油”口号声越来越响,啊!爸爸所在的船只获胜了!我大声欢呼。

随着比赛的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包粽子。

包粽子比赛开始了,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纪轻轻的叔叔阿姨们、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们,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线缠上,动作流利没有一丝犹豫,看得我眼花缭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接近尾声了,看着奶奶们盆里慢慢的粽子,我们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当益壮啊,别看年纪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个均匀、漂亮。

赛龙舟、吃粽子,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风俗——包粽子_端午节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春节习俗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3315 字

+ 加入清单

“噼噼啪啪……”在这排山倒海般的爆竹声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人们喜气洋洋地辞旧迎新,忙得不亦乐乎。我家也不例外。

瞧!奶奶正做汤圆。汤圆圆溜溜的,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雪白雪白的,又像娃娃白嫩嫩的脸蛋。我疑惑不解地问奶奶“为什么汤圆是圆的呢?"奶奶笑眯眯地说:“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我飞奔去看看爷爷,他正在贴春联,举起双臂,抬起头,等待着爸爸的指挥。“左一点,过了,右一点,错了,高一点,不对,低一点……对对对!”爷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贴好了。我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跃马迎春春风扑面,抬头见喜喜气盈门。”这不就意味着来年会更好吗?

妈妈正在忙着贴窗花呢。有红红火火地“福”字,有喜气洋洋的拜年娃娃,还有可爱的卡通小马。这些美丽的窗花把透明的移门、窗户点缀得格外醒目、格外喜气。“咦,妈妈你把‘福’字贴倒了!”我不满地嚷嚷起来。妈妈意味深长地说:“你想想,‘福’字倒了,不就是福到了吗?”我一边点点头,一边“哦”了一声。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放烟火,爸爸搬来两大筒烟火放在门外宽敞的地方。我躲在里面,捂住耳朵,透过天窗,只听“嘭”,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窜入夜空,就像一颗颗美丽的流星从东划到西。你看!有红的似一团燃烧的烈火,有黄的像一块块闪耀的金子,还有紫的如璀璨的水晶……这一响像个艳丽的大绣球抛入空中,那一响像朵美丽的牡丹尽情绽开,还有的像柳枝垂落,像仙女散花,像巨龙腾飞……顿时,漆黑的夜空显得分外妖娆。我欢呼起来!这美不胜收的烟花不就是上苍撒给大地无尽的喜悦与祝福吗?

烟花伴着爆竹敲响了新年的钟声,春联和窗花红红火火的迎新春。我美滋滋地收到了许多压岁钱,全家洋溢在欢声笑语之中,神州大地更是一片欢腾!……啊,又是一个幸福年!

这天是大年夜,我十分兴奋,因为在这一天,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决定放一次烟花。

也许你想,放烟花有什么难的?不是我胆子小,而是我对火有恐惧症,因为曾经被火烧到了右手的小指头,差点就成了只有9个手指的残疾人到现在还留着疤痕,所以从此以后,我对自己发誓,我再也不玩火。但这天,我却准备突破自己这十多年来对火得恐惧,放完我前面的这个巨型烟花。

刚看到这个烟花,我被吓了一大跳,妈呀,这个烟花到我的大腿那边,可能比我还重,我连小的也没碰过,更何况这么大的,怎么可能呢,我想老爸求情,想换小一点的,但老爸说,只有这个了。但我想:放就放吧,我好歹也13岁了,害怕这个,还不笑死人,我今天站在这了,就一定要放掉它!我拿起打火机,一步一步接近这个大家伙,按了一下打火机,“哗!”一个火苗燃了起来,一阵滚烫的风吹来,我吓得一松手,把打火机扔在了地上,我做了一个深呼吸,拿起打火机,小心翼翼地向烟花走去,把打火机凑近燃火线,轻轻点了一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得不见了踪影但火苗只是“啪”地燃了一下,又灭了。我再次走过去,有点起火,但还是不动,突然,一个红色的点正迅速的往上窜,“噼里啪啦”到了终点“揪”一声,几个橙色的火苗像火箭一样飞上漆黑的天空,寂静的天空顿时热闹起来,烟花声,欢呼声响彻一片。紧接着,在天空中画成了一条线,五颜六色的花儿便在空中盛开了,把黑漆漆的天空装饰得很是热闹,两三秒后便似流星般落下,过了一会,我便走过去看看,突然,又有几个烟花蹦了出来,我下的坐在了地上,真是惊心动魄呀!

虽然,这次放烟花让人胆战心惊,但我却还是很高兴。因为,我终于克服了对火的恐惧,放出了我13年来的第一个烟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引来充满希望的蛇年,春节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那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红的大灯笼,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大街小巷。我们家里也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从早上九点开始,我们一家人就开始了做团圆饭。奶奶负责掌勺,是我们家的主厨,做出香喷喷的美味佳肴。由小爹来帮厨,幺幺洗碗,妈妈就来摆碗筷。我也不袖手旁观,便自告奋勇地去帮妈妈摆碗筷。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厨房想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乐。

到了十一点,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饭菜终于做好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陆陆续续端上了桌子。有热气腾腾的鸡肉象征着红红火火;有油亮亮的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有圆鼓鼓的饺子象征着招财进宝;有香甜可口的甜米饭象征着甜甜蜜蜜;还有细长细长的粉丝象征着长命百岁……在一阵阵鞭炮声中,我们开始祭祖,爷爷点上一支蜡烛烧纸钱,盛上一点儿饭,点下一点儿酒,代表我们对他们的思念。望着这一桌香气扑鼻的菜肴,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并迫不及待对爷爷奶奶敬酒。爷爷奶奶听了,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就递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就这样,在一阵阵欢笑声、碰杯声、鞭炮声中吃完了团圆饭。

我家的团圆饭真是一桌名符其实的满汉全席。也是一次充满幸福、团圆、吉祥、喜庆的团圆饭。更是一次让我回味无穷的团圆饭。

2006年即将结束,我们也将进入新的一年--2007年。我们中国有句话:“新的一年,新的事情,新的开始”。2007年还没有进入我们的世界,我就早早地盼望着春节的来临了。

既然新的一年应该什么都是崭新的。那我的家也应该是崭新的。我准备这样布置我的家:既然2007年是猪(亥)年,我就多画几张小猪的照片,然后剪下来,贴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猪。有时间,我就跟着外公学剪倒“福”字。(学的差不多了),我就自己用红纸在家慢慢地剪倒“福”字。剪好了,我就把它贴在我们家的门上、窗户上、墙上。甚至连日常用品上都贴有着倒“福”字。看到这一张张红纸上面的倒“福”字,就感觉家里面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好像这一年都会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再用彩纸(蜡光纸)剪几条五颜六色的拉花,一抽一合的,比大街上卖的还要漂亮!再把这些五彩缤纷的拉花贴在窗户上,电视上,电脑上……显得格外光彩。太阳光亮的时候照在上面还会返光。通过拉花,把我家照得都亮堂堂的。几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又美、又妙的七彩光。啊!真是天下最好的奇观呀!经过这一番修饰,我总是感觉到还缺些什么。“对了,还有灯笼呀!”我要在家的大门前挂两个大大的灯笼。这两个灯笼可都是我亲手做的。最后拿出毛笔和对联纸,写出了一幅春联。上联是:你我春节都有缘,下联是:缘缘都在春节中。横批是:有缘春节。再拿起浆糊往门口这样一贴,OK!真是大功告成了。我欢呼雀跃。

这就是我准备在春节期间对我自己家的梳妆,打扮。自己亲手布置的家,住在里面感觉就是不一样。它充满温馨,洋溢着喜庆!春节,你快快来临吧!我们都等着你,期盼着你!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知道的书法、对联、灯谜、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国也有许多传统佳节,在我们黄冈,十分重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们就说说春节吧!

先说贴春联。新年伊始,人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语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两侧,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再说说团年饭吧。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烤鸡,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实,听老人们说,每种菜还有它特殊的意义呢!比方说,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豆腐代表来年生活富裕,吃鱼则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义?吃完团年饭,就该放鞭炮了,为什么呢?原来,放鞭炮不仅可以驱赶不吉利,还能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每年春节的时候,放烟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节目。仙女棒、巨无霸、天女散花、火树银花,都是我喜欢的。吃过晚饭,我总是吵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们先点着一个仙女棒,在天空中“画画”、“写字”然后点燃一个巨无霸,听它的隆隆巨响,接着再点上一个火树银花,看它在地面开花。哇!真是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瞧,美丽的焰火冲上了天,变成一棵“大树”,我高兴得又拍手又跳。

春节还有好多好多习俗呢,比如说拜年、收红包。我很喜欢过年,你呢?

[有关春节习俗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年的习俗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民间称为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小年的习俗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小年的习俗 大扫除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的习俗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小年的习俗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习俗 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小年的习俗 贴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我的家乡习俗春节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家家户户也会在这几天里尽量的吧需要的食材准备好,开始做食物。

在这期间,我们老家人最重视的食物就是——茶果。它虽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爱,也不如那些可以调制出来的糕点好瞧,但却有一股浓浓的情谊包含在里面。

它长得千奇百怪,有平凡丑陋,但在我的老家确堪称美味点心这一代号,它的香味,让人闻了食欲就会活生生的被调起来。不过,在重大的节日,茶果可就不能再这么相貌平庸的上台了。人们多数会将他们从锅里烧好,拿出来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类的白瓷盘里,然后再在他们的周边点缀一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果子,切成小块小块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盘子里。这样一来,这茶果不仅色味双美,还微微透着别具一格的风情。

孩子们准备回家过年,第一件大事儿就是帮人家捣面团儿。那白溜溜的面团儿家搅在手里,总是怪好玩儿的。而激昂面团揉好之后,便将面团儿交给长辈们,让他们做东西给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买些小玩意儿,然后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现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护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们新年还没过便糟蹋的不成样了。

等到出席来了,便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门贴红对联,在大街小巷贺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不管是谁都精神抖擞的。

当然,春节那日来时,就截然不同了大伙儿聚子一个大堂里,聊天、喝酒、看表演、耍戏子样样都有。原本分在四处的桌子此时也拼成几个大桌子,每个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鲜玩意儿,以及自家儿女在外地带回来的小食,特别热闹。晚上,大伙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赏景聊天;小孩子们则在则在一旁地安置等、财迷,玩躲猫猫。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声,老家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做作业,大人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平常,可喜气却还荡漾在空中挥之不去。

[写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精选中秋习俗作文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 秋暮夕月 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 孙悟空 , 兔儿爷 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选中秋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同中秋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宋)戴石屏云:“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每值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流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着“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也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成为寄托家人团圆愿望的民俗节庆活动。

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文: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照我们家乡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早晨,家家户户忙开了。人们在门上贴春联。 “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 福 字还要倒贴,就是 福 到的谐音,。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贴完了春联,人们纷纷在大门口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这红灯笼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孩子们便跑到大街上看陆陆续续来往的行人,这些人可不是走着玩的,他们有的手里拿着谷子秸秆,有的拿着鞭炮,还有的手里拿着香和蜡烛,他们是要去祖坟上放炮,把老爷爷奶奶请回家过年,这只是一种形式,用来表示对逝去老人的哀思,放完炮后拿着烧着的香便回家了,到家后把香插好就开始上供了。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吃完饭后,一家人齐聚一堂开始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

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孩子们和大人们都要看到很晚才去睡觉,那是在守岁。

第二天,天没亮,人们就要起床包饺子,听老人们说,还不能闹出大的动静,不能大声说话,我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挺神秘的。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你看,那些年轻的叔叔、阿姨,还有哥哥、弟弟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他们来到老奶奶家。叔叔一见老奶奶就像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块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他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XX的新气象!

一眨眼到了年正月十七,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作文:家乡的春节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习俗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说起春节,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团圆饭等这些习俗当然一个也不能少。

放鞭炮是人们谈起春节最先想到的习俗,每年除夕夜,我都会扒在窗台上看烟花。窗外五彩缤纷的烟花,如钢水四溅,似麦浪滚滚,时而金雨阵阵,时而银花朵朵,有的恰似鸿雁飞舞,有点宛如孔雀开屏。每当这时,我的眼睛就会应接不暇,这边的礼花还没放完,那边的冲天炮已窜出炮筒;这边的一树梨花还没喷完,那边长鞭的引线已经点燃……

春节的习俗还多着呢,看!那边门廊上红彤彤的是什么?这是春节的又一大习俗——挂灯笼。过年时家家都会挂上红灯笼,大大的福字喜庆团圆,在漆黑的夜里,增添星星般的美丽。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是每家每户贴对联的日子,这对联的讲究可多了,要符合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等要求。“风摇竹影有声话,雨打梅花无字诗”,“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对联在平仄之间体现艺术的魅力。

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需要我们去传递;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的习俗作文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更多春节习俗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八节的习俗和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老家酒业过腊八】

一个星期六,我们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一行来到安徽老家酒业参观,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以小记者的身份过一次腊八节。适逢老家酒业的“打酒节”,我们一并学习了解了酒的酿造工艺和中国的民俗文化。

大门口高高的彩虹门、长长的红地毯、热情的腰鼓队吸引着我们走进工厂,一排排红灯笼映衬着“腊八打酒节”几个大字,热闹非凡。一大排酒坛围满了一个冰封的池塘,就像一串项链挂在那里,十分漂亮。

我们首先来到藏酒阁,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爸爸说老家酒业有着悠久的传统工艺酿造历史,特别是二楼的封坛原浆,都贴有代表身份的标签,听说价值不菲,值得拥有哈。

随后我们来到酒粮坊,我们参观学习了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真是大开眼界,原来白酒酿造要经过出窖、拌粮、上甑、接酒、摊晾、入窖、封窖、窖藏等复杂工序,真是不容易。

在展示大厅,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同时了解到,打酒的“打”字原指买的意思。经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传统民俗中的许多历史典故,我现场书写了一副对联:“风云激壮志,礼乐秀群英”并上台展示,最后和小记者们一起绘年画、剪窗花、喝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暖的腊八粥入口,真是美味啊!

这一天我学习了解了传统民俗文化和白酒的酿造工艺,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腊八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