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节小作文(推荐20篇)

谜语它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下面呢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端午节灯谜,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6267

作文

1000

小学四年级有关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美食,今天,我就来说一说端午节包粽子吧。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红枣,精美的瘦肉,小小的红豆,还有细细的线团。

开始包粽子啦!首先要选出两片像小船似的的箬竹叶,把它们交叉成圆锥形,再放入一些白白的糯米后,再加入馅料,接着再盖上一层糯米。然后用凸出来的粽叶向下折,盖住糯米,最后用手捏住中间,用细线扎起来。

粽子包好以后,可以放入锅里,蒸一个小时左右,给它们一个一个翻身,再继续蒸,直到全部熟透,就成了香喷喷的粽子啦。

粽子煮熟后,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这软软糯糯的糯米包着香甜的豆沙,那味道真是让我久久回味。

吃着粽子,想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别有一番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三语文作文写信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人人都爱的端午节

大街小巷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声。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人们急急忙忙上街买糯米、粽叶,准备包粽子,回老家的汽车更是川流不息。小贩吆喝着:“卖粽叶,糯米咯!卖粽子咯!”一棵白杨随风飘动,路边商贩笼子里小鸡也咯咯乱叫,连街角的小草都一个劲地往外钻,好不热闹。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大家,街上人来人往,因为太过眼花缭乱,看一会儿眼睛就生疼。

“加油!加油!”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我的大脑第一时间发出命令:去看看!跑到河对岸,我使尽浑身解数刚从人群中钻出来,就见眼前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一般飞了出去。

船员们一个个奋力划桨,咚咚的鼓声不绝如缕。站在船头的那个人气势非凡,穿着一件红色背心,一条黑色裤衩,举着一对红色鼓槌,一下又一下地击打着大鼓,振奋士气。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在大家的欢呼中过去了,让人回味无穷……

记忆中的端午,必不可缺的还有包粽子,我最喜欢的是奶奶做的腊肉粽。做粽子很费时间,奶奶会提前一天把糯米泡在铁盘里,要泡7—8个小时,然后把糯米捞出来,第二天在门外晾半个小时。这个时候,我已经把奶奶交代我买的食材都买齐了。一切就绪,奶奶用手把粽叶卷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一小撮黄豆和一块腊肉依次放进去,最后再盖一层糯米,绑结,一个绿油油的三角粽就完成啦!放进锅里煮一个小时,捞出来放凉,打开粽叶时,便会满房飘香。

在我心中,端午总是那么热闹。龙舟呼啸而过,小贩在店门前叫卖,奶奶的粽子在我的齿间留下余香。“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五年级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is another year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it is time to eat dumplings in the dragon boat.In this lively season, I mis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my hometown.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

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来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两天就要到端午节了。说起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但广为人知的还是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屈原实行的政治改革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便于五月初五那天来到泊罗河江边,抱起一块沉石纵身投入江里。他的爱国行为受到无数人的敬仰。人们敬仰屈原,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住糯米,再用彩带包捆,投入江中喂鱼,这就是现在的粽子。

今年我们会怎么过端午节呢?想起去年端午节,那美妙的一切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去年端午节这天,我一回到家,厨房里就飘来了一股诱人的香气,我便把头往厨房里探,哇!重大发现,是粽子!我便盼望早点吃饭。过了一会儿,粽子熟了,粽叶上满是亮晶晶滑溜溜的油,好似嵌在绿叶上的黄钻,看到这里就让人垂涎三尺。要吃饭了,我迫不及待的到厨房帮忙把粽子端上桌,妈妈分了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在我的碗里,闻一闻,它透出一股竹叶的清香,轻轻拉开彩带,翻开粽叶,里面的糯米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轻轻咬上一口,热乎乎、香喷喷、软绵绵是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味的。咬在嘴里,满口都是粽香,这是肉馅儿的,好吃哒!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传说和各地过端午节的不同习俗。她讲的绘声绘色,让我如同身临其境,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去年的端午节,既有美味可口的粽子吃,又有好听的故事,今年的端午节呢?期待它早点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可热闹了!插艾叶、包粽子、做香囊……我家也不例外,今天一早,房间里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奶奶早已准备好包粽子了。

只见绿油油的芦叶、雪白的米粒、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还有一些豆沙和红枣静静地躺在盘子里。我看着奶奶的动作,眼花缭乱,几秒就做完了,我吵着让奶奶教我。

粽子很美味,今天我一定要尝试做一个。我先用芦叶折一个小角,角要正正好好,折大了,米粒会从小角的缝隙里漏出来,折小了,米就放不下。我算好角度,折了过去,手指按在手里,接着我把一半的米粒倒进去,第一步就好了。

接着,我把一块沾满汁的红烧肉放了进去,我又用另一只手把剩下的米粒倒了进去,第二步又好了。

最后就是把芦叶盖上去,用绳子系好,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点难,系绳的时候,我不知道先从哪边系,手忙脚乱,就求助奶奶,奶奶帮我托住,我小心翼翼地从这边绕到那边,在打上一个蝴蝶结,一个可爱的粽子完成了。

我越包越熟练,不一会儿,我和奶奶把各种馅儿都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粽子放在水里,“咕嘟咕嘟”,粽子的香味全散发出来了,看着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我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煮熟,我就让奶奶帮我拿一个,我剥开墨绿色的芦叶,只见雪白如玉的米饭和色泽鲜亮的红烧肉诱人极了,我大口的咬了上去,粽叶的清香,混着米粒的甜味,和红烧肉的咸香,那味道无与伦比。

我们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包的粽子,开心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端午节的作文高一记叙文大全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就将他投江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于是,这个节日就传了下来,只到今天。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已渐渐淡化了这个节日,但山东这一带的人却还对这个节日充满热情,很注重这个传统节日。

早上,我一醒来,就发现自己的手腕上有一根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线拧成的一小段绳,我问妈妈:“这种绳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耐心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这叫“五彩丝“,也叫“花绳”。传说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所以,每到端午节,只要是小孩子,不分大小,手上都会系一根这样五彩的绳。”“哦”我答应着,但还是不想戴它,因为我是个贪玩的孩子,这东西在手上还蛮别扭的。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当然是吃粽子。上午,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帮忙包粽子,而外婆呢?早就准备好了箬叶、糯米和丝线。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把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里面放上一个大枣,为的是让粽子的味道更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看着外婆那娴熟的动作,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将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这些米粒就像是跟我过不去,不听话地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们裹住,可是他们“米多势重”,我只好向“大将军”外婆求助,外婆一来,这个”小兵”就没招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包好了一盆粽子。

要煮粽子了!外婆先将锅里倒上水,然后将粽子一个个的放进锅中,用慢火煮一个下午。煮好后,一打开锅盖,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屋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仅甜在口里,还甜到了心里!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端午节,是多么热闹,多么快乐,我们要将这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风俗的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苍南龙港,这里的节日众多,我却最喜爱端午节

盼呀盼呀!我最喜爱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门窗上挂上菖蒲艾草,散发着淡淡的药草香。

清晨,河岸边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有许多大人在赛龙舟呢!我赶快跑向人群里,弯下身子往里挤。呀!一条条龙舟做得可真传神威武,龙嘴里都有一颗龙珠,金光闪闪。啊!要开始了,龙舟上的健儿们身穿彩衣,臂扎彩巾,紧握船桨飞也似地冲向终点。阳光下好像几条巨龙在河面上飞奔。我们的喝彩声震耳欲聋,连喉咙都喊哑了。

咕噜,咕噜……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还响。回家时,奶奶早已包好粽子等着我了。有肉馅的,有蜜枣馅的,还有豆馅的,各种各样。我最喜爱的就是豆粽了,还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呢。奶奶把粽子一股脑儿倒进大锅里蒸,一会儿,整个房间充满了粽香,枣香。

熟了,熟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豆粽,还滚烫的,我不停地换手呵气。奶奶见了,连忙笑着说:“小馋猴儿,别急,别急!粽子有的是,让你吃个够。”我一口塞进嘴里,啊,真香呀!

我喜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日记3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飘逸出浓浓的粽香,欢声笑语传遍了街头巷尾,我家也不列外,这不,我们都忙着包粽子呢。

包粽子需要芦叶和糯米,如果你喜欢哪种馅,就可以在糯米里加点。我和外婆先来到河岸采芦叶,只见芦叶绿油油的,在河岸边跳着摇摆舞,外婆叫我采又大又亮的芦叶,因为这种芦叶才好包粽子。十几分钟过去芦叶终于采完了,把它都放在热水里泡软了就能包了。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笨手笨脚地包起来,结果我一会儿拿芦叶,一会儿舀米,一会儿拿绳子,一不小心手一松,米撒了一地,我的第一个粽子没有成功。我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学不会了,正当我不想做的时候,奶奶的一句话忽然在我耳边回响了起来:“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鼓起信心学起来。

这一次我并不是像上次那样了,我吸取了第一次包粽子的教训。我注意了握粽叶的姿势和包粽子的方法,我先把粽叶一卷,直到洞卷尖了为止,然后又用勺子盛了一勺糯米,再放了我爱吃的赤豆,最后把芦叶按照顺序缠绕包裹,直到裹得结结实实的,用线给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包成了,虽然样子没有外婆做的那么好看,但总算是我的第一个作品,我心里喜滋滋的,开心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煮了一小时,粽香飘出来了,我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觉得味道真是不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起得很早。因为我的朋友和我约好了一起玩。电话响了,我的朋友打电话给我。

我拿起滑板,快步下楼。果然,他们都带着滑板。我们去了凤凰广场的假山,玩了“卡丁车”游戏。我们都是坐在自己的滑板上,从山顶滑下来,很有挑战性,特别刺激。特别是我们这些调皮的包包,在这种“卡丁车”上增加了“攻击”和“防御技能”。现代的攻击手段真的很有创意,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中午,我们到家的时候,我妈已经做好了粽子,说要好好过端午节。我最喜欢糯米红枣馅的粽子。我一次吃了六个。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粽子后,妈妈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古代,人们把煮好的粽子扔进汨罗江,以避免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因此,吃粽子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听到这首童谣,大家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画面,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重午节、端阳节、午日节、艾节、浴兰节。每当到了这一天,许多习俗都跟“五”这个数字有关:在大街上,小朋友们的脖子上肯定会戴着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系的“长命缕”;有些小朋友的头上,可能还画着用雄黄写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样,可神气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粽、雄黄酒。

当然,孩子们念念不忘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相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不让世间的污秽来沾辱他纯洁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怀沙”后,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们把粽子扔进河中是为了把鱼、虾的肚子填饱,不去吃屈原的尸体,而赛龙舟则是去寻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声音不断传来,是那么短促、有力、充满生机。一条条神气活现的龙舟在江中游着,它们一条比一条游得快,一条比一条游得稳。

啊,又到了一年粽子飘香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习俗,就要说起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其实在我们江浙地带并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为国而死却被投入江中的伍子胥,当时百姓在端午节,也就是说他的祭日。于“江溯涛迎涛神”的赛龙舟。

端午节,大家必吃不可的也就是粽子了。

粽子又称“角黍”,是为了鱼儿不肯食楚国大夫屈原,所发明的美食。

端午节那天清早,早早的就听见水在滴滴答答的响,原来是大人们开始淘糯米了,“刷刷刷”屋里顿时时飘满了清香,咦,为什么还有一股树叶的香气呢?喔!原来是芦苇叶,只见妈妈先将叶子、糯米、粽绳洗干净,再用剪刀,剪去中叶小须,将粽叶光滑的面朝里圈成漏斗,将再放入糯米,最后合起来用绳子给他五花大绑就完成了。然后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放入蒸笼中。给他来个桑拿浴。

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裹上白糖,咬了一口,软软糯糯的入口即化,真好吃!

说起端午节,还有人会想到赛龙舟,这是一种竞赛,考验的是团队的协作能力,力争第一,只听见锣鼓喧天。“一二一二”叫着口号,有一支队伍夺冠后笑容满面,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因为这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比赛,并不完全为的是输赢,而是为了一种乐趣,一种参与,更重要的是将这种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传统精神延续下去。

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菖蒲做为重要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将家中打扫干净,将艾叶,菖蒲插在家门前,为了辟邪祈求吉祥,而现如今,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看见门口摆放着艾草菖蒲,为端午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的我们应该认清历史,研究历史,将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下去,并创造出新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二年级下册小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跟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跟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跟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这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这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端午节英语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dragon boat festival has been a multi-ethnic folk festival of national fitnes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disease elimination, plague prevention and poison elimination, and pray for health.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uanyang festival and chung Wu festival, is said to be the day when qu yuan, a great poet in ancient China and one of the four cultural celebrities in the world, threw himself into the gurgling river to die for his country.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has become a traditional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qu yuan every year. Historical records show that in 278 BC,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qu yuan, a doctor of Chu and a patriotic poet, heard the news that Qin Jun had breached the capital of Chu. he felt sad and angry, and his heart ached. he resolutely wrote his last poem " Huai Sha", threw stones into the Miluo river, and sacrificed himself for the country. Peopl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ave led boats racing to salvage, evoking spirits along the water, and throwing zongzi into the river, lest fish and shrimp eat into his body. This custom has lasted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快乐400字日记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说起端午大家肯定知道屈原,想到屈原大家不由自主就会想到粽子。对!就是粽子,在星期四的那天,我们班展开了一个包粽子、品粽子的活动,别的班级可羡慕我们了!

那天上午——好激动啊,比春游还激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下午我们要包粽子、品粽子了!我们沸腾起来,朱老师拍了两下桌子,示意我们要安静,我们便停止了议论。虽然我们表面看似平静,但是内心却汹涌澎湃着!我们期待着下午快点到来。

下午,我来到学校时,桌子、椅子已经摆好了,就准备开动了。我先去洗了一下手,回来后就开始制作粽子了:我先用一片长长的粽叶围成一个喇叭形,下面不能有太大的洞,最好是没有洞,两片叶子要重合,把上一步做好后,便开始装米了,米不能放太多哦,因为还要放肉或者蜜枣,放完这些以后,该把粽叶包起来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包粽子的最后一步可不是我的强项。果然不出所料,最后一步我试了还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是王闻杰妈妈帮我完成的。紧接着我又做了一个,我想自己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的粽子,经过反复的学习,我终于完成了!我包的粽子像船一样,可爱极了!看着我们组一排排包好的粽子,我自豪极了!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和妈妈们将煮好的粽子发给我们,我吃了一个,特别甜、特别好吃,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告诉你吧!因为粽子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味道——成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何写端午节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

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端午节的高三优秀作文大全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五月节。在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或菖蒲、喝雄黄酒……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那么,端午节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来为你一一解答吧!

首先是吃粽子。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屡次向昏庸的楚倾襄王请求提拔那些有才能的人,损害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王公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谗臣的污蔑,被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公元前278年,秦国入侵楚国,楚国的全部土地被秦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屈原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并为自己无法做任何事情而痛苦,于是他写下了《怀沙》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周边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后,驾着渔船到汨罗江打捞屈原,却都无功而返。后来,人们怕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将煮熟的糯米团丢进江中喂鱼虾以保屈原躯体。

挂艾草、菖蒲,则是人们为了驱瘟辟邪而形成的习俗。在古代,五月也称为“恶月”,瘟疫盛行,人们会把艾草、菖蒲挂在大门上,以保一家平安健康。也有人把艾草晒干,用火点燃后,用来驱除家中的蚊虫等害虫。艾草和菖蒲都可以做为香囊里的材料,利用其气味使自己免受蚊虫叮咬。当然,这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在这一天,有的人还会喝雄黄酒来驱邪扶正,这是因为端午这一天也被人们称为“圣日”,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喝药酒更有效。这时,你应该会想到小孩不能喝酒,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把雄黄酒摩擦在手脚,达到驱除蚊虫的效果。也可以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个“王”字,这个字并不是代表着长辈想让他的子孙成为大王,而是希望邪恶之物远离子孙,祈求他们将来平安幸福。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这些习俗,我们家乡年年都有。如果想切身体验一番,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统文化端午节高三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起来要回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有一位士大夫叫屈原,他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他主张授贤任能,章明法度,但遭到了小人的嫉妒诋毁,被楚王革职流放。后来,秦国挥兵南下,攻破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消息,悲愤欲绝,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于是他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怀念屈原,担心鱼虾吃掉屈原遗体,就把米饭包起来,投到江里,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也成“诗人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包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这一抚慰忠灵的习俗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粽子,每次我都能一口气吃三个。再过两个星期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奶奶说今年要包更多的粽子,送给我的小伙伴吃,好期待啊!端午节,你快快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日记500字优秀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一看到老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了。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丢掉。老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能避免灾害,由此能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老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老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端午前一天,老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简单。

包粽子的时候还能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老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最具特色的要数端午节。浓浓的粽香,欢乐的加油声从龙舟上飘来。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最令人兴奋的是包粽子。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我们全家都来包粽子,可热闹了!第一个出场的,便是我们家的主力骨——妈妈。只见她手拿三片粽叶,把它转成一个圆锥形,再拿一个勺子添上生米,嘿!还别说,可真有种端午节的气氛呢!妈妈熟练地把粽叶多余的部分折起来,再缠上粽线,瞧!一个小小的“特种兵”,多么可爱!我们也迫不及待的模仿着妈妈的样子,包了几个粽子。当妈妈看到我们给她包的“惊喜”时,简直笑到直捂着肚子,可不是嘛!这哪里是粽子啊!有的像个方盒子,有的像个“金字塔”,有的像小鸡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个“粽子”,足足用了六片粽叶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满了粽叶,并用线密密麻麻的缠满了,虽然看起来不大不小,刚刚好,可里面却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实的“外强中干”呀!

当妈妈在蒸粽子时,我和弟弟等着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粽子的来历。原来在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当时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并不和谐,不久,秦国攻占了楚国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议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阴谋,告诉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后来楚王因为不听,却死在了秦国。屈原知道楚国将要灭亡时,万念俱灰,跳入了汨罗江。人们知道后,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还有的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体免遭动物的伤害。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称之为“端午节”。其实,端午节就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我们刚听完这个故事,忽听外面不停的“加油”声,原来是龙门村,魏高村在举行端午节划龙舟比赛。只见龙舟上坐满了人,大家头戴官帽,身穿运动装,手持木浆,兴奋无比。只听一阵鼓鸣,几条龙舟齐头并进,加油声此起彼伏,个个眼睛瞪得溜圆,鼓起腮帮,使劲地划。村民端着早已准备好的粽子,迎接胜利的一方。其实,赛龙舟也是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家乡的端午节多么有趣啊!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武穴尝尝这美味的粽子,观赏赛龙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诗歌中描写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龙日、诗人节,小儿节等等。

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是在楚王身边做官的,他一心想让国家强大起来,但有一位奸臣在楚王面前编了些屈原的坏话,楚王就把屈原赶了出去。屈原在外听说楚国被敌人占领了,百姓受累受苦,心里难受极了!他就抱石投进了汨罗江自杀了。百姓知道了,拿粽子,鸡蛋往江里扔,拿雄黄酒往江中倒,就是为了不让鱼虾吃了他的尸体,谁让屈原如此高风亮节呢!

端午节有许多风俗,有包粽子,有戴香囊,有拴五色线,还有赛龙舟,而我们这儿最常见的就是包粽子了。每过端午节,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包粽子要准备好糯米、粽叶、馅料、漏勺。我先把粽叶选出来,卷出圆锥状;再把糯米放进去,接着放入馅料;然后裹上粽叶;最后捆上粽绳,放人锅中。我包的粽子可是有模有样呢!当粽子在煮的时候,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

端午节是我最爱的节日,我最喜欢这个节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的快乐400字日记作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 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