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十三五规划总结心得(最新15篇)

浏览

638

作文

15

篇1: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286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一、摆脱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走投资消费联动的新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需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出口贡献率由2002-2008年10%以上降为2011-2013年的-2%到-4%,投资增速由“十一五”时期的25.5%降至2014年的15.3%。安徽外贸增速从“十一五”时期的20%以上滑落至2014年的8.2%,投资由37.5%降至16.5%。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扩大内需上。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信息、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从安徽看,“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内外需协调、投资消费联动的新局面。选择好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项目,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带一路”经济中的份额和竞争力。

二、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走创新驱动的新路

本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天花板”制约,产能扩张空间收窄。我国钢材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接近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增长拐点,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新世纪前10年的20%以上降至2014年的11.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8.7%;房地产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投资仅增长2.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总体来看,随着传统产业接近增长拐点,数量扩张已经难以持续,结构调整的要求更为迫切。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既对产业平面扩张形成了挑战,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十三五”时期,安徽应适应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三、摆脱对要素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

随着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仅为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人均淡水、煤炭、铁矿石资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25%、67%和50%。我省煤炭以及铜、铁矿石等传统优势资源日渐枯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一半。我省人口抚养比在2011年降至42.9%的低点后开始回升,2013年达到44.4%,用工成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随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落实,环境成本将大幅上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绿色化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按照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的要求,推动经济绿色化发展,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按照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加速生态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四、摆脱对非均衡发展的过度依赖,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

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总体战略,但目前区域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落差。安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皖北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的2/3,城镇化率低5个百分点左右。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3%。伴随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日益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化从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本、质量提升转变。

五、摆脱对政府主导经济的过度依赖,走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掌握的权限过大,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惜拼土地、拼环境、拼政策,干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竞争不充分、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等改革先行先试,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传统体制束缚依然严重,发展活力亟待释放。新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化改革。“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随着行政管理、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经济“两张皮”、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有望逐步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安徽应抓住用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型城镇化、医改等先行先试机遇,探索构建市场化发现培育增长点的新机制,推动市场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时期,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办法。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国际国内需求收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发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体制创新上,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发现新的增长空间,也才能找到稳当前、管长远的现实路径。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在经济下行周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可以为长远发展增强动力、预留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经济运行底线,在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基础上,努力在调结构、促改革处着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蓄积能量。三是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快速涌现,不仅对企业、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各地既要勇于担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明确的框架内主动作为,更要破除在经济平面扩张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适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11月30日下午,根据县委中心学习组的安排,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庆五为大家就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进行了专题讲座。王院长从两个重要会议主要内容上为我们讲解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我省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5年11月20日至22日,江苏省委召开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回顾总结“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研究了江苏“十三五”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讨论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建议,江苏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发展定位谋篇布局,认真践行中央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很难取得实效,要求我们交通人要树立创先意识,要在学习中进步,进步中学习,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十八五中全会心得体会总结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政府统计部门来说,要用法治精神凝聚统计力量,加快建设法治统计。要切实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内化为统计工作的思维模式和治理方式,着力使依法统计从法制建设的层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内核,使依法统计成为全体统计人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

一、做法治统计的忠实崇尚者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工具,从其进入公众的视野以来,评判声、责问声,甚至讥讽声从未间断。社会经济越发展,人们对统计越关注,有关注就会有质疑有争议。积极地看,这也许更有利于我们明辨局势,加快推进法治统计建设步伐。统计要实现法治,仅有法条是不够的,首先要有对法治的真诚态度。统计人员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统的理念,崇尚法治精神,坚定法律信仰,改变过去那种法律法规不如领导指示的怪象,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在推进法治的实践中,我深知法治理想与法治现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充满了荆棘,存在着压力,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对法治的崇尚之心。统计法律法规能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崇法的精神和信念。忠实法律、崇尚法治,法治就会与我们同在同行。

二、做法治统计的自觉遵守者

作为政府机关的统计人员应当首先熟读和理解统计法律法规的内容及含义,特别是对新统计法中有关政府统计人员的责任规范更应当高度重视。如新统计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如果统计人员因为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得到处分,损失的绝不仅仅是一、两名工作人员个人的损失,直接损害的则是政府统计机关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在新统计法中,其它约束政府统计人员的法律规范内容还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新统计法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意识。要把遵法守法作为一种自觉,要让坚持统计职业操守成为一种自然,铸就防治统计弄虚作假的钢铁长城。

三、做法治统计的坚定捍卫者

统计数据造假问题由来已久,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为此,今年,我县根据省、市统计局和考核办通知要求,开展了"虚假浮夸"整治专项活动,坚决纠正和制止假情况、假数字、假业绩、假招商的行为。我们以往工作存在的重"宣传教育"、轻"执法处罚"现象有所改观,查处统计违法案件两起,惩戒功能得到发挥。今后,对于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不正之风,我们不仅要敢于发声,更要拿起法律利器,勇于宣战。要建立健全案件通报曝光机制,形成震慑,使一切弄虚作假者为其违法违纪行为真正负起责任,真正付出代价,努力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良好局面。

2015年7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3000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国内外各种机构、学术团体、情报机构等都一定把他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研究他的饮食起居,研究他的遣词造句,研究他的权谋思想,研究他的待人接物。总之对他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不可谓不丰富,不可谓不具体,不可谓不高深,但却缺乏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观察他、研究他、思考他、感受他。

要说到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这样的事,放到过去是不可想象。说轻点谓之“不尊”,说重点可谓网议天机,随时要冒杀头的风险。即使放到改革开放前,那也是件不得了的大事,不是被划为右派,就会被打成反革命,进行劳动改造。幸好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全面启动,法律法规对人们的各种权利保障普遍提高,资讯业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才能让我一个普通人,提高公开合法的渠道,获得习近平有关音视频资料并研究他感受他,才有机会说出自己心目中,那个与众不同的习近平。

习近平第一次给我特别印象的是看党的十八大直播中的一个片段,他被推选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时,他向与会代表鞠躬致谢,感谢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的画面。就在他向代表们鞠躬的一刹啦,他的举动冲撞了我内心深处最柔弱最不容易被触动的那一块。因为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新老更替,总是被选出的受到代表们的拥戴,仿佛理所当然。胡锦涛是第一个向支持他的代表致谢的第一人,习近平是第二人。我亲眼看到习近平是那么自然,那么深思熟虑的用鞠躬表达自己由衷的谢意。他的鞠躬是那么的自然那么到位,是他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毫无作秀的成分。他这一鞠躬不打紧,我的双眼立即沁满了感动的泪水。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与他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觉得习近平是一个似我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也同样有亲戚有朋友有父母有儿女的人,一个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人,一个对党和人民充满柔情蜜意的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这种似成相识的情感08年曾经经历过一次。08年我国汶川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地震,它牵动了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心。作为九五至尊年近耄耋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就赶到了余震不断的震中之一的都江堰指挥抗震救灾,其风雨兼程的身影,一句让“让伤员先行”的话语,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幸运,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好总理。当时全国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力量,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该为灾区干点什么。当温总理奋不顾身乘坐直升机降落到山高林密地震破坏最严重的震中映秀,一个曾经山清水秀如今已满目疮痍的映秀。总理看到灾民期盼的眼神以及死难同胞遗骸的一刹啦,总理的双眼噙满了泪水,他的嗓音嘶哑了,他内心深处在不停的责怪自己来迟了,他想如果自己能早点过来,就能抢救好多人的生命。为了表达自己的自责和对死难同胞的哀思,他弯曲自己的双膝跪了下去。这一跪时间停止了流动,这一跪全世界为之动容,这一跪全中国拧成了一股绳变成了一个人。这一跪让我泪如雨下,使我立即放下手边的工作给领导打了一声招呼,取出了所有储蓄,随部队上北川赶汶川抗震救灾。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感动的力量,这就是真诚的力量。习近平的真诚让我觉得,他是一个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场合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的人。内心深处不由自主的牵挂他,关注他,研究他,归纳他的所作所为,对他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一种希望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情素,引导我成为当地远近闻名、名副其实的“习粉”。

是什么让我的双眼经常噙满了泪水,是因为我深深爱着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著名诗人艾青的诗能经常带给我灵感。

不久习近平就带给我第一份惊喜。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两个一百年目标如同当年小平同志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同出一辙,具有占领道德制高点、凝聚共识,催人奋进的作用。

2012年习近平履新首访深圳,展示他拓展改革的决心。考察期间道路未封闭,公车私车并行,给当时的政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让人如沐春风。在莲花山下,习近平向邓小平雕像敬献了花篮以明志。他在随后与群众互动中强调,改革开放要有新开拓,继续富国富民道。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宣示来展示,党和群众的新联系。他这次出行成为党和政府出行的标杆旗帜,从此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不断,却从没有断道戒严,人民群众好生欢喜。

俗话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习近平就是这样一位知微见著、落一叶而知秋的人。后来中央政治局根据他的建议,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八项规定》,对党风政风民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这一招可谓四两拨千斤。说明习总书记治国理政善用巧劲,抓工作喜牵牛鼻子顺势而为而不用蛮力。

习近平是新中国建立后出生的第一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者,当过知青,任过村官,还担任过县委书记省委书记,也给别人打过杂,具有多岗工作的经历。他善于独立思考,许多言辞充满智慧。如人们津津乐道的“打铁还需本身硬”,“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习式语言言简意赅,充满风趣幽默,还能以小见大。最能体现习近平思想的是《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可谓习近平治国、理政、修身经验的集大成者,是习近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其核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不过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更具时代特色,更注意运用系统论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更善于制度的顶层设计,力求做到统筹兼顾。

习近平是中国第一个站在世界维度思考问题的人。他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中国的利益是广泛而又实际存在的,是需要精心维护的。中国无意挑战现行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拥护者、倡导者、维护者、建设者。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世界经济秩序的利益攸关方,其利益一损具损一荣具荣。中国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陋习,注意区域平衡文化平衡利益平衡,抛弃零和游戏思维局限,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将中国的产能与沿线国家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共同构筑人类利益的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需要用巧实力,用经济的力量、资本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分化、瓦解、打破美国联盟的力量,为中国的成长赢得时间和空间。

习近平高高的个儿,和善的脸,让每一个看过新闻联播的人都产生与他联系交流的愿望,自然而然向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与他唠家常,与他分享思想的盛宴。中国民间亲切的把他称为“习达达”,他从来没有觉得有不恭之处,人们爱屋及乌,把他的夫人冠之以“彭麻麻”,他也欣然领受。如今习达达、彭麻麻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具亲和力的指代称,受到民众的拥戴。在时下的中国,只有贪官污吏最怕他,而且怕得要死。

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把习近平描述为中国的曼德拉,我觉得最贴切不过。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习近平是改变世界历史的人我也认同。但要我用一、二句话慨括一个中国普通百姓、一个“习粉”心中的习近平确实有难度。我觉得习近平就是我远方的一个亲人,随时都可以与我心灵相通,他更像希腊神话里盗天火到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为了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我隐隐感觉到,习近平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之后,又一座高耸入云,照耀中国、照耀世界前进的灯塔,他会把我们领进一个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0日,省社科院王院长为我们就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生动详实、深入浅出,十分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聆听报告,使我深刻领会了解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理念和我省发展规划,从习主席亲自作“十三五”规划说明就能知道未来我国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规划必将引领党和国家走上实现中国梦康庄大道。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的集中体现,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的特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期间,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期,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各种问题矛盾相互交织,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必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精神,消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良现象,从身边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履职尽责,认真践行“三严三实”,高标准、严要求、细举措,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劲头,圆满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出色的成绩让党和人民满意,赢得人民群众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0日下午,根据县委中心学习组的安排,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庆五为大家就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十三五“规划)进行了专题讲座。

贯彻执行好“十三五”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是“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实施者和推动者,是“十三五”规划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直接载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此我有以下3点的体会

1.主动学习,强化思维意识,做规划上的“明白人”。思维决定行动,万事取决于“谋”,开始于“思”,要想有主动作为意识,首先要主动学习,培养思维意识,获得“十三五”规划的完整、系统认识。党员干部要学习“十三五”规划的系统内容,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十三五”规划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内容,从宏观上了解“十三五”的内容;学习“十三五”规划的丰富内涵,学习各类对“十三五”规划的解读,深刻了解“十三五”蕴涵的创新、协调、绿色等内涵,进一步系统的掌握“十三五”规划知识;内化于心,培养自己发展思维,在学习“十三五”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化成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

2.主动配合,强化参与意识,做落实上的“参与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有配合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基层“十三五”发展。要配合上级做好落实工作,将“十三五”规划积极的贯彻落实到基层,实现基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配合领导做好出谋划策工作,多提参考意见,集思广益,积极为“十三五”规划落实出谋划策,形成正确的决策,更好的落实下去;协助参与抓落实,要积极参与“十三五”规划抓落实,特别是重点工作,需要众人参与落实。

3.立足本职,强化作为意识,做“十三五”发展上的“带头人”。主动作为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之义,基层党员干部是“十三五”规划的最终参与者和落实者,必须要抓好本职工作,做到有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以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强化自身责任感,树立起主动作为意识,积极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将“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和内涵融入到自身的本职工作中,让本职工作为“十三五”发展服务,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十三五”目标实现而努力;争做“十三五”发展的“带头人”,主动创新,寻求突破,力争将自身本职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十三五”规划的落实掷地有声,主动做“十三五”发展的“带头人”。

“十三五”规划设计在顶层,贯彻落实在基层,基层党员干部要主动作为,更好的将“十三五”落实到基层,为群众谋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号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0日,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庆五作题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专题讲座,对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进行解读,聆听之后,使我对十三五规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30多年来,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推动内需与外需、出口与进口、“引进来”与“走出去”、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开放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竞争加剧,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打造对外竞争新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强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就是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同时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综观《建议》关于“开放发展”的论述,在关注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中西部腹地;在打开大门吸引外资的同时,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既把扩大对外开放同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衔接起来,又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难看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继续通过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双向开放和内外联动,促进优进优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我国的发展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一个重要法宝。抓住“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一定能够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十三五规划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0日下午,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庆五院长给我们就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进行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生动详实、深入浅出,十分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通过聆听报告,让我不仅从工作精神上,更是从灵魂深处上得到了深刻的洗礼,使我从广度和深度上了解“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理念和重大战略。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就像是给我们所有人注入了一针兴奋剂,让大众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感受到了强所未有的信心,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真的是很提振人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以来,采取各项有力措施,为民谋福祉。特别是在惩治腐败上,花大力气、下深水,各项禁令的实施、苍蝇老虎的纷纷落马、法律条令的修改完善,成绩显著,也展示出了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朝着一个目标在努力,就是让百姓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我省在落实推行“十三五”规划上结合江苏实际情况做到四个结合:即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与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江苏“两个率先”相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一系列工程、计划、行动等重大举措与“五个迈上新台阶”的战略部署相结合。

“十三五”必然成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新挑战、新形势,面对新挑战和新形势我认为也是新的机遇。我将把这次会议精神与我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学习,深入学习“十三五”中的新理论、新思想,深刻领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立足本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0日下午,省社会科学院王庆五院长给我们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报告,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了解读,听了该报告,我有如下认识和体会

“十三五”规划将是全中国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畅想。现阶段,每一位公民都对生活充满期望,房价问题、户籍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等都充斥在社会的呼吁之中,每一个期望,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种焦虑,也对应着机会共享之路还很漫长。在“十三五”规划中,“共建共享”成了各大媒体追逐的“热词”。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但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普及高中教育、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都是使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举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十三五”规划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迫切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具体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迫切需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这是确保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完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社会建设上,如何解决地区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及就业等问题;在经济建设上,如何保持经济平稳着陆,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等问题;在政治建设上,如何在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上得到初步整治的情况下,在全社会形成廉洁自律、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状况下,实现青山绿水等问题。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建设等,都直接影响或左右着国内大环境的稳定,处理不好不利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十三五”期间的稳定就成为了中国发展的压舱石,而国内稳定尤为重要。到“十三五”末,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十三五”规划将更加突出一个“全面”二字。但“十三五”规划绝对不会是我国推进社会改革进步的终点,它只是一个起点的阶段性,改革发展永远没有终点!改革只是手段,它的最终目标还是让人民幸福、民族团结、国家繁荣,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十八五中全会心得体会总结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是改变中国面貌的又一个重要关键节点,全会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为全世界所瞩目。全会结束后,作为美国总统特使,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 Lew)于周五(11月15日)访华,称赞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勾画出了"雄图大略".美国新老高官也纷纷来华,学习三中全会,了解中国雄心。在欧洲德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墨卡托基金会,日前宣布5年内投资1840万欧元,成立欧洲最大的中国问题研究所。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独立和实际研究,向德国展示一个多元的中国形象。国际上的这些行动,反映出十八届五中全会巨大的全球影响力。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屋建瓴,立意高远,破市场桎梏措施有力,谋大众福祉态度鲜明,必将得到全国各民族、各界别人民的充分理解、衷心拥护,必将推动中国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创新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说:"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一段有深厚哲学意涵的话,我们的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平衡是相对的,不稳定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我们总是在不断打破平衡中前进。鼓励我们要奋发有为,不可因循守旧,要敢闯敢干。

我作为镇政府干部,对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特别关注,十八大后,党中央决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十八届五中全会更加将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主要新在对法治的高度强调,并从制度建设上着眼,寻求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我认真阅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深受鼓舞,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在现实工作中,我要注意发现并切实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软环境,充分发挥创造性,挥洒工作激情,做出成效。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领导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天大的喜事,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在怀柔学习班上听了张占斌教授作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十三五”规则建议感受很深。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已经经历了十二个五年规划了。60多年,它见证了我国在发展道路上的成绩、危机、转折与成功。以我国进出口贸易为例,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有31.03亿美元,而到2014年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43030亿美元,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在“十五”规划时期,我国还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没有超过1000美元,而在“十一五”规划时期,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8783亿美元,超过日本54588亿美元,低于美国14526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00美元左右,已经步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则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我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是十分艰巨的。学习班的学习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肩负起重任,我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也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们应坚信,只要切实将党中央各项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不懈努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顽强奋战,定能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领导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新诠释。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既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重要机遇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建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决策民主化的过程,也表明自下而上业已形成的广泛共识。

《建议》强调,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就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作了深入说明。他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0日,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第36次(扩大)理论学习会,省委宣讲团成员、江苏社会科学院王院长给我们作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专题宣讲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数字详实、深入浅出,给我们正确理解中央和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为未来五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正确认识“十三五规划”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决定性作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是正确认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严酷遵循正确的发展原则。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人民、积极服务人民,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勇于调动广大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不折腾,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深化改革,就是始终抓住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是发展的力量源泉,没有改革、固步自封就没有出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坚持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置身于法律的约束之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中国没有“铁帽子王”;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是紧紧抓住国内外大势,认清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也要认清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在地缘政治问题上,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与菲律宾、越南部分东盟等国家在南海南海问题上还有分企,加之美国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与我国作对,这些要求我们必须谨慎处置,中国发展仍然要韬光养晦,不能受外界因素干扰。

三是要正确认清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目标。一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江苏篇章,将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强富美高”,即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广大职工来说,实现国家、省市县的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就是要把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己任,从大健康、大卫生、大医疗的高度,狠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强化人才强卫、科技兴医,提高医技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领导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庆五院长就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给我们进行了专题报告。听了报告内容,使我从国家确立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思路以及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对“十三五规划”有了深刻地认识,对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深刻地领会。

1、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促进要素配置结构转型。主要是围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体制改革,打通转型发展的微观途径——要素配置结构转型。具体改革包括:投资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贸易体制改革等。尤其要把握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全方位立体式承接产业转移。

2、以科技创新与高端服务业嵌入为切入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化”同步的内在要求,着力推进科技、信息与产业融合,打通转型发展的中观途径——产业结构转型。要进一步明确各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产业链承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等。

3、以“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加快经济组织结构转型。主要是根据中国版工业4.0发展趋势和要求,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通转型发展的宏观途径——经济组织结构转型。主要举措除了“互联网+”和新型城镇化外,还包括探索设立国家级新区、推进企业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等。

4、瞄准“强富美高、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实施精准扶贫。

(一)精准扶贫到人。瞄准家庭主要劳动力在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脱贫愿望、处于扶贫标准线下、录入2014年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农村家庭居民,开展精准帮扶。2016年,在进一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扶贫到人。

(二)精准扶贫到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仔细甄别,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做到“一人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个帮扶项目、一套帮扶措施、一名帮扶责任人”。对有生产能力、有发展意愿的扶贫户,集中力量帮助他们在住上安全房、喝上卫生水的同时,实现学有所教、业有所就、病有所医。

(三)精准扶贫到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水、电、路、房、产业、文、教、卫、游、信息”等十项重点工作。在产业发展上,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二、三产业则发展二、三产业。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能向贫困地区倾斜的要倾斜到位,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贫困人口全覆盖。在教育发展上,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安排专项资金,资助特困户子女义务教育、“两后生”培训、大学毕业。在环境整治上,打造整洁、美丽、宜居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汇总

全文共 4235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旧的增长路径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安徽必须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转入新轨道。

一、摆脱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走投资消费联动的新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全球化和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外需和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我国出口贡献率由2002-2008年10%以上降为2011-2013年的-2%到-4%,投资增速由“十一五”时期的25.5%降至2014年的15.3%。安徽外贸增速从“十一五”时期的20%以上滑落至2014年的8.2%,投资由37.5%降至16.5%。国际经验表明,大国发展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扩大内需上。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信息、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和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快速涌现,内需增长空间广阔。从安徽看,“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推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形成内外需协调、投资消费联动的新局面。选择好有市场、有长期回报的项目,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徽在“一带一路”经济中的份额和竞争力。

二、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走创新驱动的新路

本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传统产业面临需求“天花板”制约,产能扩张空间收窄。我国钢材人均消费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接近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增长拐点,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新世纪前10年的20%以上降至2014年的11.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8.7%;房地产增速明显回落,上半年投资仅增长2.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7%。总体来看,随着传统产业接近增长拐点,数量扩张已经难以持续,结构调整的要求更为迫切。当前,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既对产业平面扩张形成了挑战,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十三五”时期,安徽应适应产业竞争格局新变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三、摆脱对要素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

随着要素供给趋紧、环境容量下降,低成本、粗放式发展难以持续。目前我国资源产出率仅为日本的1/8、英国的1/5、德国的1/3,人均淡水、煤炭、铁矿石资源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25%、67%和50%。我省煤炭以及铜、铁矿石等传统优势资源日渐枯竭,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一半。我省人口抚养比在2011年降至42.9%的低点后开始回升,2013年达到44.4%,用工成本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随着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落实,环境成本将大幅上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绿色化概念,绿色化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按照减量、节能、控污、废弃物再利用的要求,推动经济绿色化发展,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按照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加速生态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巢湖流域和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四、摆脱对非均衡发展的过度依赖,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

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总体战略,但目前区域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落差。安徽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皖北地区人均GDP仅为全省的2/3,城镇化率低5个百分点左右。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23%。伴随城乡区域发展失衡,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矛盾凸显,“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日益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十三五”时期,安徽应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镇化从规模扩张向以人为本、质量提升转变。

五、摆脱对政府主导经济的过度依赖,走市场和政府协调配合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坚持市场化方向,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掌握的权限过大,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不惜拼土地、拼环境、拼政策,干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竞争不充分、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新型城镇化、医药卫生等改革先行先试,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传统体制束缚依然严重,发展活力亟待释放。新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市场化改革。“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随着行政管理、科技体制、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科技经济“两张皮”、市场准入“玻璃门”“弹簧门”等问题有望逐步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安徽应抓住用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新型城镇化、医改等先行先试机遇,探索构建市场化发现培育增长点的新机制,推动市场和政府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十三五”时期,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亟需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办法。一是强化系统思维。国际国内需求收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发展路子已走不通了。只有把眼光放到需求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体制创新上,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发现新的增长空间,也才能找到稳当前、管长远的现实路径。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在经济下行周期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可以为长远发展增强动力、预留空间。我们有必要明确经济运行底线,在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基础上,努力在调结构、促改革处着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蓄积能量。三是强化创新思维。新常态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政策快速涌现,不仅对企业、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常态,各地既要勇于担当,在国家顶层设计明确的框架内主动作为,更要破除在经济平面扩张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适应简政放权、职能转变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

【篇二】学习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26日-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大幕即将拉开,公众的期盼也在升温,有关注人事调整,也有关注幕后花絮,更多的人关注会议议题。这次会议并不是普通的会议,它涉及的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基于以往惯例,前几届五中全会都审议相关规划,比如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五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一五规划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二五规划,而此次五中全会将审议十三五规划。众所周知,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领域最重要、最高规格的规划,不仅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起着重要作用,还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而十三五规划更是不同寻常,具有宏阔背景和鲜明特色。

十三五规划时间是从2016年至2020年。这五年恰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还被称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一定程度上说,十三五规划施行情况如何,能不能实现实现变轨超车,直接决定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甚至影响到百年目标。究其因,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其中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乎此可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两个百年目标,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于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行,我们有理由对十三五规划抱以良好期待。但必须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增6.9%,创6年新低。再加上我们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挑战。正因如此,从三期叠加到三大转换(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就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习总书记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强调“十三五”期间需要在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分别是: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扶贫。将保增长放在首位,所传递信号不言而喻。我们一方面应看到,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另一方面更需通过制度安排实现预期目标,比如改革是制胜法宝、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个人的成长难免遭遇艰难时刻,超越困苦,人生就可能变得美好而辽阔,一个国家亦是如此。经济形势不好,并不代表束手无策,更不意味着就此沉沦。日前李克强总理提到,今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 6.9%,保持在7%左右,尤其是就业比较充分,其中“双创”起了重要支撑作用。“创客”是下一次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双创”则是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这已被证明,必将继续证明。

此外,站在全国一盘棋的局势中,无论东部继续跨越发展,还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应对危机,我们有足够的武器;化危为机,我们有更多的牌可打。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即将告别十二五,很快迎来十三五,可料想,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定义未来五年的新征程,将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帛画新航标。保留信心,保留勇气,也保留智慧,共同迎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清朗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