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追缴和退赔追赃退赃的区别【实用19篇】

浏览

5294

作文

95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则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都有常用的模式。消息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的地方。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只在合适时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比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有如下一段描写: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面前: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近旁,一座座用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祥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天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这段文字中有虚实、有以比、有比喻、有对偶、有夸张……作者就是运用这些手法,使新闻也具有了艺术的品性。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比较强的文字性,生动活泼而富有文采。在一期报纸上,两种文体相互映衬和补充,使新闻媒体更加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因为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有时事发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媒体就开始进行消息报道。而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较长,采访需要比较详细,写稿时间也要长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漂亮和美的区别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是内在的气质,是上帝的左手;漂亮是外在的红颜,是时代的馈赠。

红颜易老,青春易逝,凋谢的都是漂亮。美丽是永恒于岁月的。

美丽和漂亮就像爱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漂亮和美是有质的区别:漂亮只是用来界定一个女人的外形的;而美则是用来界定一个女人的整体,是对一个女人从里到外的综合描述。一个女人不一定要漂亮,但一定要美,美女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女人!

我认为一个女人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女人要有气质。漂亮是父母给的,没法改变;而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可以提升的。

第二:女人要有修养。一个女人,动不动就脏话满口,横眉冷对,大发脾气,我想这样的女人即使再漂亮也不会给人美的感觉的。

第三:女人要有知识和丰富的内涵。一个美女人要随时懂得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而所谓的知识不仅仅是指专业知识,而是包括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第四:女人要有韵味。女人的穿衣很重要,一个会根据自己的阅历、气质、个性、年龄、场合而改变形象的女人一定是个有味道的女人。

第五:女人要自强自立:现代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存艰难,自强自立是一个美女人不可缺少的标志之一。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朋友,请不要为自己的不漂亮而烦恼,你应该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美女人,因为漂亮迟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美则会伴你永久……。

第六:女人要知书达理(礼): 知书达理一般是古代女子的评价标准,但现在的女孩子也该基本遵守,像泼妇似的骂街,打架……所有这些行为都不应该出现的.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有文化不乱撒娇 有道德不可长舌 有教养

女人的内涵、修养、气质,自尊、自爱、自强,应该让自己处处散发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从里到外,给人带去美的一种感觉,女人的气质和修养才是最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你区别大数的“改写”与“省略”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区别大数的“改写”与“省略

文章摘要:把大数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那么“改写”与“省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在做这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编者按】在学完万以上的大数之后,会出现两个不同概念,譬如把大数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结果一样吗?

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刚讲完大数之后,小学生课后错误较高。其实“改写”与“省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776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把这个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改写”一般只改变被写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所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776400=77.64万(要用“=”连接)。而“省略”既要改变数的计数单位,又要根据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值。所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776400≈78万(要用“≈”连接)。

显然,“改写”和“省略”所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附注:1.无论是“改写”还是“省略”,都要在得数的后面加上计数单位。

2.根据要求改写后得到的是一个与原数相等的数(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而根据要求省略尾数后得到的数是原数的近似值。

3.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最高位(或万位、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4.要保证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和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正确率高,必须做到“一找”、“二看”、“三用”。“一找”,找到“万”位或“亿位”。“二看”,看省略部份的最高位上是几。“三用”,采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资料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分享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口”,企业、个人、政府有关部门都应顺势而为。对企业而言,认清趋势、积极变革是关键;对政府而言,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管方式,打造全新的市场监管体制

共享、分享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近段时间以来,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热词,“分享经济”更是备受瞩目。

所谓分享经济,是租赁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变身”。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原有“可使用而不必占有”的租赁经济的门槛,每一个人只要拥有闲置资源,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都可以加入分享经济的“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闲置的资源、时间、智力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分享,并获取相应收入。

比如,有人将私家车接入打车平台,兼职干起专车、顺风车;有人把闲置房间挂在租房平台,做起酒店生意;如果愿意,甚至可以将自己的洗手间、停车位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出去。这股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匹配、分发、共享”的分享经济潮流,势不可挡。有数据显示,如今,全球范围内分享经济在旅游、汽车、金融、人力资源、音乐和视频流媒体服务5个行业产生的收入总和约为150亿美元;到2025年,这5个行业的分享经济收入可能增加到3350亿美元。

抢占“分享经济”跑道,争夺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红利,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和诸多创业者的共同选择。对我国来说,分享经济强调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存量分享,用最小的成本解决用户乃至社会的痛点问题,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生活,还颠覆了商业模式;不仅释放了市场活力,还刺激着经济增长,更可对接生态文明,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看,在迈向工业化后期的进程中,我国要实现从规模化生产向个性化制造转型,如何让个性化、碎片化生产真正产生强大效应,“分享、协作”是其中的奥秘,分享经济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如今,分享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口”。无论企业、个人还是政府有关部门,都应顺势而为。对企业而言,认清趋势、积极变革是关键,应认真研究审视分享经济带来的机会,并随之调整、变革,积极拥抱“分享经济”。对政府而言,需要顺应潮流,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管方式,打造全新的市场监管体制。对于分享经济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我们则应与时俱进,既要把握好节奏,打破原有传统管理思维与模式,构建新型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还要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并规范行业准入门槛、运行规则等环节,维护好市场秩序。

总之,面对这一新潮流新趋势,唯有以互联网思维和方式适应和迎合,才能真正把握分享经济的巨大商机,站在风口上,展翅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懒惰与勤奋的区别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侯的我,差不多只知道玩,每当爸爸说我懒时,我就应道:“是懒惰的人发明了计算器。”爸爸就答不上了。没当这时,我就一个人躲在那偷偷的发笑呢!

今天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因为这个秘密存在在每个人身上,所以我决定将这个秘密说出来,与大家一同见证。

想知道的朋友请拿出你的两只手,仔仔细细认真看一便,我想都会看出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变化吧!

好了,还是先说说我的两只手吧。就说那手指甲,我始终觉的左手的指甲比右手要整齐,漂亮;再比较两只手的表面皮肤,右手的老茧无论从数量还是厚度都比左手要多,要厚;其次,从清洁老区别的话,我始终觉的右手确实比左手要稍微脏一点。

如果把左手比作懒惰,右手比作勤奋的话,不难发现勤奋的右手变成了一只灵活的手,而懒惰只能是外表好看,而实际上笨拙的。

说到这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了懒惰和勤奋的区别的吧!祝愿你们都能成为灵巧的右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区别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1)本体(被比喻的事物)(2)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3)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 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句,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寒食节的区别清明和寒食的关系演变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毫无关联阶段。隋唐之前,“清明节”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寒食节的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是在寒冷的隆冬季节。

二是相互交融阶段。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的时间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之时,仅先于清明节一两日,而且增加了“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

第三,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清明”称谓成为主流说法。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习惯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论述人机最本质的区别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20 字

+ 加入清单

具有各种智能芯片的计算机的出现已经将人类科学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人类科技历史以来的一次质的飞跃,但现如今各种社会舆论已将人们最初对计算机优异性能的惊叹转为可能取而代之人类社会的惊恐,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在早些日子前,“阿尔法”的出现曾为之轰动,众多围棋高手纷纷挑战“阿尔法”,刹那间,人脑还是机脑更强的说法在网上,在报上众说纷纭,谁都不敢妄下定论因为之前人类对于“阿尔法”甚至智能计算机仍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直到李世石被“阿尔法”完全击败,各大论坛纷纷如炸开了锅一般,人们开始对于“阿尔法”有了不同的理解。

李世石与“阿尔法”的五次博弈中,李世石失败了四次,我们可以从新闻中看出,李世石的每一次经过千思万想的布局全都被“阿尔法“巧妙化解,更令人惊叹的是”阿尔法“的每一步下棋所花时间都相较于李世石缩减了不少,如此严密与智能的计算机将每一种博弈情况都分析到了极致,也难怪连李世石都败下阵来。不可否认,”阿尔法”强大而又迅捷的计算机核心拥有着全面而又多样的特点,整密的思维程序分析着未知的发生,这是我们很难去实现的一面,而随着更多的计算机的创造,也难怪会有人提出“智能计算机产品是否将取代人类成为社会主体”又或是“我们是否为效仿计算机那般的思维来谋求最大利益化”。

但归根究底,我们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人和计算机最本质区别同样在于大脑”,拥有更严密的逻辑思维固然是好事,但我们大脑所拥有丰富情感却是计算机所无法达到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而机器人所拥有的只是表面躯体,计算机往往只会通过计算机核心来判断一件事该如何去做,而我们与此同时还会判断事情的对与错,这些基本但又真实的东西如此强大的计算机没有但人类却有,倘若我们如同计算机一样做事,那人类同行尸走肉并无太多差别,我们现在所该思考的是如何丰富自己的知识去填充我们与计算机在逻辑思维上的空缺,而不是愚昧的去思考我们会被计算机取代而不计后果,我们不怕越来越多的智能计算机的出现会将我们所能够做的事一一压榨,我们只怕被自己缺乏认知的大脑所蒙蔽了双眼从而蒙蔽内心。

人类最真实却又最珍贵而最不能被剥夺的便是价值观的认知,当我们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义不容辞的伸出援手,我们大脑里所想的是“他有困难,我应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计算机却不会这样,一个计算机出了问题,其他计算机不会因此产生“蝴蝶效应”,他们“脑”中没有意识,那当我们真正拥有如计算机的思维去思考,那么我们也失去了同情心,整个社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工厂流水线般川流不息,没有感情,没有温情,更没有爱情,试问: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不!

世界是由“他们”组成而不是“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1)本体(被比喻的事物)(2)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3)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 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句,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1)对材料的处理方式不同。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材料的处理、运用不完全一样,试题中的指令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是写作者进行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考生必须依据材料作文,或根据材料提出论点,或直接运用材料作论据,或选用与试题材料性质相一致的其他材料写议论文。写记叙文,文章的主题、内容也必须与材料的内容一致,限制较死。话题作文中虽然也有材料,但那材料只起帮助写作者加深理解话题的作用,考生写作时可以不使用试题提供的材料。其实,命题者在命题时,也可以不给材料,可只给一个话题让考生作文。目前,话题作文大多既提供话题,也提供材料,但那材料只是对话题的一个解释或一个说明。

(2)对立意的要求不同。在材料作文中,作者的立意或立论必须从材料中来,不论是否愿意,立意必须紧扣材料,要求作者对材料所限制的或暗示的思想倾向能准确理解,作文不得"偏离题意"。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只是一个范围,立意立论只要在话题范围之内,都可视为符合题意。话题作文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它在试题中明确规定"立意自定",把立意的自由还给了学生。立意一定,他们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们想像的翅膀可以自由翱翔,留给考生展示才华的空间比较大。

(3)对文体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材料作文往往暗含写作者必须写议论文这一要求,会写议论文的要写,不会写议论文的也要硬着头皮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空间相对比较小。话题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要求考生"文体自选",考生可选议论文来写,也可选记叙文来写,还可写成散文、写成小说,或者写成通讯、微型报告文学等。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实际情况看,不少考生写寓言、讲故事、编短剧,考生擅长写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善于用什么表达方式就用什么表达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在句中与句末修饰区别

全文共 3781 字

+ 加入清单

一. .................................................................................................................................................. 1

二. .................................................................................................................................................. 1

三. .................................................................................................................................................. 2

四. .................................................................................................................................................. 3

五. .................................................................................................................................................. 8

一简述

1. 当过去分词在句末时,不管有无逗号,都是就近修饰名词;

2.现在分词在句末时,无逗号是就近修饰的名词的定语;

3.当现在分词在句尾且前有逗号时,修饰邻近句子的主语,做主语的伴随状语或做句子的伴随结果.因此不能用句尾现在分词修饰前面句尾的名词. 所以OG127说C选项:"the phrasehaving been assigned...is uncertain in reference,making the sentence unclear."-->就是说这个现在分词本来是应该修饰前面的employee的,却变成了修饰主语governments了. (另外在GMAT里,having been done的用法错误,应直接用done)

避免上述错误的方法:所修饰的名词在句尾用定语从句修饰--OG127正确选项B (而不用加逗号的现在分词修饰.其实分词是定语从句的省略形式,在句中无逗号分词(注意是无逗号的,有逗号的在句中有歧义)就比定语从句简洁)还有 OG120也是同样道理:修饰句尾名词,正确选项A用定语从句.E选项的句尾现在分词错误.

4.当现在/过去分词在句中且前没有逗号,修饰前面紧邻名词;

5.当现在/过去分词在句中且前后都有逗号,有歧义:1)修饰前面紧邻的名词,2)向后修饰后面句子的主语.

这种结构在GMAT肯定错,如果修饰某句主语,则避免将该分词置于以名词结尾的句后.避免方式:1)用定语从句/介词短语明确修饰对象.2)可将分词提到句首,所修饰主语及所在句子紧跟其后-->形成句首分词修饰句子主语.见OG179

6.在前面有多个名词如名词1+介词+名词2结构,而要用分词修饰名词1时,为避免歧义要重复名词1即用同位语结构:名词1+介词+名词2,名词1+分词.见OG208

二.

1、doing/done,SVO 注意分词的逻辑主语与S一致

2、介词/连词+doing/done,SVO 也要注意分词逻辑主语与S一致

3、S,doing/done,V 分词作定语修饰主语(前后一对逗号隔开,相当于定语从句)

注意:如果出现: “名词,doing,名词”,则会有分词前后的修饰歧义,如179DE,245E

4、SVO doing 分词作定语修饰主语,如 96AC,121C,146E,222A,234B,237E

5、SVO,doing

A、分词优先作状语

1)修饰主语(与分词在句首一样,注意逻辑主语),如 33B,39C,44B,120E,163D,256B

2)修饰主句动作,如 78BD,119B,154A,259A

B、其次作定语,但没有定语从句清晰,会有修饰歧义,如 253DE,(“,including”除外 249)

6、SVO done 分词作定语修饰O(同4)

7、SVO,done

A、分词作状语修饰S,如 大全558

B、分词作定语修饰O,如 127A(分词相当于形容词 253A)

some people base on sth是绝对错误的。但是有sb. base sth. on sth.的用法. 三.

1.SVO+doing,无逗号的情况下doing是针对宾语的动作,96AC(OG says : assuring针对主语有问题),121C,146E,222A(OG says: enabling很好的修饰了宾语),234B,237E -------以上证明了ets的偏好,svo+doing修饰主语是模糊的,修饰宾语是清晰的

2.SVO, doing有逗号,33B,39C(Og says:protecting很好的

解释了主语的行为),44B,120E(Og says:错误选项有可能混淆的指代主语而不是逻辑上正确的宾语),163D(Og says:sleeping正确的修饰了主语),256B --------以上证明了在Og中svo,doing的doing多指代主语

3.svo,doing有逗号,78BD(doing指代了前面整个句子的行为),119B(同前),154A(*),259A(同前)------------以上证明了Og中svo,doing的doing多指代前面的整个句子

四.例子

产生participle phrases原点是为了to reduce wordiness by replacing longer adverbial or relative clauses,另外要强调的重要讯息不会写成participle phrases,因为分词修饰语属于次等地位(The

modifier is subordinate to the main clause)。也就是说A….and B…(A与B一样重要),如果A…V..,B...Ving (就重要性而言A>B)

简单一句:分词构句是主要句子的意义延伸。

目前我看到有几种句意:

1. 因果(★★★★★)

2. 补述:解释某事(★★★)、描述状态并列或伴随(★★)、纯举例

participle

phrases如此具困扰性是因为可以改写的来源多

1.由adj. clauses (如who, which开头)可改写成分词词组。考题中可分形容词子句限制性、非限制性改分词的考法。

2. 副词子句(有连接词开头的)也可改分词词组,所以有因果关系或时间关系,单纯就时间关系看,可以有先后或同时,会有动作是伴随或是并列关系。

3.当三个以上的动词用and相连时,后面的部分也改写成分词(V, Ving... and Ving...)。

我看过的说法中,觉得Manhatan GMAT备考网站,里面指导员所讲的分词概念不错,但是他的目的在卖书,所以讲的真的不多。

1.当分词构句放句首,修饰后面句子的主词。前几天看到有人发帖的整理,讲到分词在句首,表示此动作先于主要句子的动作,讲的真好。

2.当分词构句不放在句首时:

if

theres NO COMMA before a participle, then the participle creates an adjective phrase that modifies the noun immediately

preceding.

if

theres a COMMA before a participle, then the participle creates an adverb phrase that modifies the action of the preceding

clause.

PS:逗号的产生可能是插入语,遇到插入语可以跳过不看,不代表分词修饰这个插入语。

判断上抓前句的动词与主词,如果用中文想就是「此主体这个动作的行为导致或表示.....」(to modify the action of)。而且不可以只有思考主词或动词。 如果遇到前句有数个动词,以找最近的动词为主,譬如V1 to V2,分词构句修饰V2

3.

participle (V-ing) after the comma can not modify the subject of the preceding clauses

noun.

這個考「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改成分词构句?」除了需要有对等连接词的句子,不可改分词构句,因为句意重要性会被改变外,

打逗号的Ving分词,无法修饰逗号之前的名词,所以非限制的形容词子句最好不要改分词Ving构句(有7個考題),但是Ved分词例外(有两个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其内容、深度、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项目建议书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

一般地说,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之一。此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至少有方案设计,市政、交通和环境等专业咨询意见也必不可少了。对于房地产项目,一般还要有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的批复。此阶段投资估算要求较细,原则上误差在±10%;相应地,融资方案也要详细,每年的建设投资要落到实处,有银行贷款的项目,要有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很多项目在报立项时,条件已比较成熟,土地、规划、环评、专业咨询意见等基本具备,特别是项目资金来源完全是项目法人自筹,没有财政资金并且不享受什么特殊政策,这类项目常常是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合为一阶段。

以上基本是在传统的项目审批制环境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大致要求和区别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改革深入,特别是随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和落实,除政府投资项目延续上述审批要求外,非政府投资类项目一律取消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

像房地产等非政府投资的经营类项目基本上都属于备案制之列,房地产开发商只需依法办理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许可手续和减免税确认手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合并,甚至不是必经流程。房地产开发商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一般是当地发改委)进行项目备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材料分析之一三种观点的相互区别所在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一:竞争与实力

第一个观点说有实力就是牛,强调的是实力。有实力才是真正取得巅峰成绩的最终保证。乒乓球被誉为国球,国人以其长期称雄世界而引以为傲,可以从竞争需要实力,实力是竞争的基础,竞争展现实力的角度立意。一定要把实力与竞争结合起来谈,展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话题二:竞争与垄断

乒乓球项目成为国家长期垄断的一个项目,可以从有竞争才会促使进步,垄断不利于项目发展的辩证角度立意;垄断可能会导致退步,换言之有竞争才有活力。从摒弃垄断,促成竞争的解度去谈。

从这个角度来谈,要看到生乙的话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句强调需要对手挑战,即需要竞争的存在;后一句强调垄断的弊端。因此,不能只谈竞争或对手的重要,也不能只谈垄断的消极影响。一定要从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去谈。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体现:竞争的存在可以打破垄断,促成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垄断的存在会扼止竞争,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壮大。

如果只谈竞争很重要,就让人觉得角度不明确,就是以“竞争”为话题泛谈。如果只谈垄断,

就与本材料的中心话题“竞争”没有联系。(只谈其中一方,二类文以下)

→话题三:竞争与公平,竞争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

生丙的话包含的意思:竞争就应该全力以赴,否则有违公平竞赛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的精神。应该扣住全力参与竞争与公平原则和体育精神的关系去谈。

从这个角度来谈,应该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指什么,全力参与竞争与这一精神的联系何在?

可以从体育精神角度立意。不让项目有退步,我们也不能打假球,因为这个违背了公平的精神或者说体育的道德。可以思考为了体育竞争的良性发展,为了让竞争的存在以推动国球的发展,不让金牌,可不可以让其它的呢?比如技术?比如真正的帮助与指导?这样是否体现了公平竞赛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从这个角度来写,不能只从前一句去谈全力以赴对自己、对对手的作用或影响,要回扣到公平原则和体育精神才是最切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infrontof与inthefrontof的用法区别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in front of:在。。前面,只外部

如:房子前面有一座山:There is a mountain in front of the house。

in the front of:在。。前面,指内部

如:教师前面是一块黑板: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前者表示在....内部的前面; 后者表示在....的前面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 front of our classroom. 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our hous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近体诗和古体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而近体诗之前的诗歌一般为古体诗,那么两种诗有什么区别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近体诗是在齐梁时代开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它的特点是:

(1)字数固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韵(三百多句),但是句数都是偶数的。近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所以,字数固定可以说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用韵严格。这指的是: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一首诗必须用同一韵的字,不许出韵;一般只用平声韵。

(3)讲究平仄。

(4)讲究对仗。

第(3)(4)两点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作为一种体裁,古体诗的特点是不大讲究格律。凡是诗歌,多多少少总是要讲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韵,这就是一种格律;字句比较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这也是一种格律。这些因素,古体诗都是具备的,所以不能说古体诗完全不讲格律。但古体诗格律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么严,即前面所说的近体诗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四方面的要求,古体诗都没有。也就是说,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地方在于:

(1)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3)不讲平仄。

(4)不讲对仗。

古体诗也叫古诗。作为一种体裁来说,在近体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汉魏六朝五、七言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或古诗。在唐代近体诗产生以后,唐代的诗人除了写近体诗外,还继续写这种不大讲究格律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乐府等,也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但是在习惯上,往往把“乐府”另立一类,而把其余的称为古诗,特别是把五言的和七言的称为古诗,这是狭义的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安全网新闻加点料:与国家补偿区别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补偿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失,国家对其给予弥补的制度。国家补偿责任在国家赔偿责任之前就已经存在。其与国家赔偿的区别为:

1.两者发生的基础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引起,以违法为前提;国家补偿由国家的合法行为引起,不以违法为前提。

2.两者性质不同。国家补偿的根本属性在于国家对特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损失的填补,旨在求得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别损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补救,以体现其与普通公众间的利益平衡,并不意味着任何对国家的非难。这可以说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3.时间要求不同。国家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是损害的实际发生,即先有损害,后有赔偿;而国家补偿即可以在损害发生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损害发生之后进行。

4.两者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国家赔偿责任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以恢复原状,返还财产等方式为辅;国家补偿责任多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5.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同。国家赔偿制度中有追偿制度。在国家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以后要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作出违法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追偿,但是国家补偿制度中没有追偿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童话、寓言和神话有何区别

全文共 1543 字

+ 加入清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同学对童话寓言神话这三种文学样式的概念模糊不清,有时指鹿为马,有时混为一谈。那么大家知道童话、寓言和神话有何区别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 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著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最早的神话。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在中国古书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外国神话较有名的如《荷马史诗》等。

三、特点不同。

童话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童话中的形象时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极大的夸张性。

寓言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注:本文系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等资料整理而成。

[童话、寓言和神话有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须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手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巧,掌握了能更好的有利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知道与其相近的“修辞方法”的区别,小面跟小编一起看卡他们的区别吧~

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是相同的,他包括:象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以动衬静、先抑后扬、烘托等各种方法。

比喻、拟人等属于修辞手法。初中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拟人、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对比。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统称为表达方式。

在中考中,这三者要求明确的区分开来。题目在表述时,会明显地提出。

详细分解: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比拟、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对联与诗的区别

全文共 2720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对联与诗的区别,欢迎阅读。

(一)句数字数不同

格律诗,除排律外,无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前者四句分别为20字和28字,后者八句分别为40字和56字,这就是所谓“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对联则“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句数、字数多少不拘,少则一字,多则上千言。这个篇幅长短、字数多少的不同,影响甚至决定着联和诗在创作自由度上的差别。一首格律诗,每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安排不是相对就是相粘,在词汇选择上限制较大。对联则不同,由于没有句数和字数的硬性规定,不仅在文字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且每边句与句之间一般也没有平仄相对相粘的限制,因而活动空间要大得多。

(二)叶不叶韵不同(押不押韵)

不仅格律诗要有叶韵,而且自《诗经》以来所有的诗、词、曲甚至当代的大部分新诗都是叶韵的,所以诗属于韵文。诗中的律诗,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外,所有偶句都必须叶韵。对联,不管多少句多少字,从理论上说,只能排成“两两相对”的两行,所以也就不必叶韵。况且,最初的对联只是四至七字的短联,这样的上下句也不可能叶韵,因为一个偶句根本就不需要同谁叶韵的问题。由此,人们有理由将对联列入非韵文。由于对联不要求叶韵,就更增加了语言选择的自由度。以格律诗为例,《平水韵》中“十五咸”韵部只有41个平声字,最多的“四支”韵部也只有464个平声字。一首诗的韵脚用字只能在一个韵部内挑选。可对联由于不叶韵,所以不受韵部的限制,几乎所有汉字都可作为选择对象。虽然近些年有韵联出现,但这是对对联品种的丰富,并不改变对联不要求叶韵的本质。

(三)平仄匹配不同

所有律诗包括排律在内,对仗的平仄匹配,实际上只有两种相对句式。以七律为例: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平平仄仄平平仄;一种是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仄仄。由这种平仄交替所形成的句式称为律句,违者称为失律。对联,当然也讲究当句的平仄协调,但不完全同于律诗。对联的平仄句式,既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非律句。一般认为,五言、七言等短联,采用律句较好。但总的讲,不必用律句来束缚对联的创作。因为,对联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长短参差不齐,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非得句句按律句安排。再说,对联具有不同于律诗的语言特点,既可以用诗的语言,也可以用散文语言,还可以用俗语、谚语、成语、既定语、口头语甚至俏皮话,它们不可能句句由律句组成。所以,对联平仄匹配句式,相较于律诗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

(四)词性宽严不同

律诗的对仗,在词性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除上下句相对部位用语必须词性相同外,甚至还有一些细化要求,如名词相对,要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动物名对动物名,植物名对植物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对联在对仗上的词性要求较之于律诗则要宽松些。语法上古已有之的词性互用,律诗允许,对联自不必说。即使是一些非常明确的不同词性之间的对仗,对联中也时有所见。如北宋名将宗泽墓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撑”是动词,“尚”是副词。再如一副贺冯玉祥五十寿联:“为民族存正气;是抗战之前驱。”“存”是实词,“之”是虚词。由此可见,联律与诗律在词性对仗上,总则相同,细则有别,诗较严格,联较宽松。

(五)同字处理不同

同字必须用同字相对,是对联与律诗共同遵循的规则。但在一首律诗中,颔联的同字不能再在颈联中出现。对联却不同,同一个字,不仅可以在本边各句中反复出现,而且可以在上下联两边错位出现。最大的不同是,律诗绝对不允许同一个字处于对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许同位重字。在对联中,却允许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同位重字,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类。如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还有更宽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允许实词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题》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不忘”就是实词同位重字。

(六)音步句式不同

陈东成副会长著文说:五言联的音步,可以是“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式;七言联的音步,可以是“二、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二”式和“三、四”式以及“二、三、二”式。而五言、七言律诗的音步只限于上述“可以”的范围,而不能进入“也可以”的领域。与律诗对仗句字数相等的对联尚且如此,其余就可想而知了。陈东成把联律与诗律在音步句式上的不同点讲到家了.如果还要罗嗦几句的话,在“其余可想而知”里,由于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其音步句式的不同组合量在理论上是个天文数字。这就使得对联的音步较之于律诗更加纷繁多变和交错铿锵。

(七)自对方式不同

自对是对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从大的方面分,有本句中字与字的自对,如郑板桥联:“花开花落僧贫富;云去云来客往还。”其中“贫富”是形容词并列形成自对,“往还”是动词并列形成自对。这种双字对上下联互对可以不论词性。这是联律和诗律所共有的。另一种自对方式,就是本边自对。这种自对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本句内词组与词组的自对,如用“富国强军”对“风调雨顺”,前者为两个动宾结构词汇自对,后者为两个主谓结构词汇自对;二是本边内句与句的自对,如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燕语莺歌,龙飞凤舞”,每边两句各自相对;三是本边句与句对排比方式形成的类似自对,如马萧萧名誉会长的一副联就是这种情况:“山水好,人文好,谁不说俺嘉祥好;石雕乡,唢呐乡,无非壮咱宗圣乡。”由于字数句数上的不同,这种本边自对是律诗所不具备的、所望尘莫及的,但恰恰是对联独树一帜、引为自豪的。

(八)违规犯忌不同

律诗,包括所有的律句,为了保持严格的平仄交错句式和整齐的抑扬顿挫声调,明确规定:一是不得失替;二是不得有三仄尾、三平尾;三是不得有四连平、四连仄;四是不得有孤平。这些规则,凡是会写格律诗的人都很熟悉并严格遵守,稍有违反就会引起违律和犯忌的议论。

对联本句的平仄交替,可以像律句那样进行,也可以不像律句那样两字一转换,如七言句的音步,可以分为三个,也可以分为两个,其极端的可能只有一个,所以就不忌讳失替和四连仄、四连平;上下联平仄相对,只要求节奏点的字平仄安排必须相反,非节奏点的字平仄可问可不问,因而也就不忌讳三仄尾、三平尾;由于这两种情况与律诗的不同,所以也就不存在孤平的忌讳。这样一来,就使得对联在遣词造句上享有更广阔的空间,实际上也使其所运用的语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