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师学习两学一做的读书笔记最新20篇

书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可以使人入迷,让人像在自由的环境里飞翔。下面是小编的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欢迎来参考!

浏览

2908

作文

1000

《小猪唏哩呼噜》读书笔记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小猪唏哩呼噜》这本书里的故事之一——《哇呜老师很和气》。

故事内容讲的是:小猪唏哩呼噜在家很淘气,猪爸爸就送它去上学。小猪听说老师是一只大儿狼,害怕的不敢去。白白告诉它老师很和气,小猪半信半疑,第二天还是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小行发现大狼老师喜欢吃烤白薯、糕点渣子等,跟本不吃学生,是一个善良、亲切的老师。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遇到事情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实践证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性的弱点》读书笔记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人性的弱点》着一本书是二十世纪最闻名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的著作!这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我阅读之后,对在社会上该如何待人接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第二篇的:使人喜欢你的六种方法,最让我受益良多,它的内容与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实地反映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第一章中,我明白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你产生爱好,都会关心你!假如我们只是想使人注重,使人对我们发生爱好,我们、水远不会有很多真诚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那样造成的。例如老总统罗斯福的仆人爱默士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妻子问总统,美洲鹑鸟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从没有见过鹑鸟,而罗斯福总统不厌其详的告诉了她。过些时候,我家里的电话铃声响了一爱默士和他妻子,住在罗斯福总统牡蛎湾住宅内一所小房子里一,我妻子接了电话;原来是总统亲自打来的。罗斯福总统在电话里告诉她,现在窗外正有一只鹑鸟,假如她向窗外看去,就可以看到了。这样关心一桩小事情,正是罗斯福总统的特点之一。像这样一位主人,怎么不使佣人们喜爱?谁能不喜欢他呢?所以你要使别人喜欢你,必需遵守的第一条规则是:真诚的对别人发生爱好。看到这里,我又想到,现在的人思想过于自私,总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太强了,导致有点脱群!人际关系需要整理!

在第二章,如何给人好印象。我看了“一比遗产的妇人”“司华伯”两个事例后,我懂得了微笑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一个人的行动,比他所说的话,更有具体的表现,而人们脸上的微笑,就有这样的表示:“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非常兴奋见到你,那么喜欢狗,相信也是同样的原因……你看牠们那么的喜欢跟我们接近,当牠们看到我们时,那股出于自然的兴奋,所以人们也就喜欢了牠们。一个微笑虽然是小事,但坚持着并不轻易!

在第三章中,你要避免发生麻烦,就请这样做!罗斯福总统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而又是最重要的如何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对方的姓名,使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可是,在我们之间,又有多少人能这样做?当别人介绍一个生疏人跟我们熟悉,虽有几分钟的谈话,临走时已把对方的姓名忘得干干净净。我觉得能记住你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的名字,是一种基本的礼貌,也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

在第四章中,如何养成美丽而得人好感的谈吐。只谈论自己的人,永远只为自己设想,而“只为自己设想的人”……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白德勒博士,他曾经这样说过:这种人是无药可救的,没有受过教育的!”白德勒博士又说:“无论他曾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仍然跟没有受过教育一样。”需要记住:跟你说话的人,对他自己来讲,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你的问题要重要上百倍。他的牙痛,对他来讲,要比发生天灾死了数百万人还重要得多。他注重自己头上一个小疮愈,比注重发生一椿大地震还来得多。所以,你假如要别人喜欢你,第四项原则是:做一个善于静听的人,鼓励别人多谈谈他们自己。

第五,六章是如何使人感到爱好,如何使人很快的喜欢你。我认为要让别人很快的喜欢你,首先就要产生爱好!爱好都没有,又如何谈喜欢呢?所以在日常的交谈中一定要尊重别人的发言!若想别人对你感爱好,首先你要关心别人,不要一意孤行!这样从感爱好到喜欢就会得到很快的升级!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可以当成是块镜子,你通过阅读它,就会发现你自身的弱点,它指出了你的在言行举止上的不雅之处!所以我阅读之后,使自己的不文明用语,不雅举止得到更正,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节,可是正是这不可忽略的细节可以决定一切!正所谓细节可以决定成败!阅读了卡耐基这本书后,使我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更新,有利于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笑猫日记塔顶上的猫读书笔记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书让我懂得要去珍惜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还告诉我如果有人成绩比你好,你千万不能嫉妒他,要靠自己的努力,用实力去超过他,那才是真本事。如果你光会嫉妒不会努力,那你始终赶不上他。我们要像虎皮一样全心全意做一件事,用实力来证明自己。不要像那些资格猫一样,自己没有实力,偏偏嫉妒别人。

这本书主要人物是笑猫和虎皮猫,笑猫是一只神奇的猫,他会笑:微笑、狂笑、冷笑、狞笑、嘲笑,还会皮笑肉不笑,他是一只有思想的猫,相信性格决定命运。

我很喜欢笑猫,因为他总会在我伤心的时候给我快乐,我也喜欢地包天,那傻乎乎的样子,经常逗得我发笑。

这本书主要讲了:翠湖公园里有一座美丽的白塔。伴着第一缕春风,一只美丽的虎皮猫出现在塔顶。这惹怒了一群著名的“资格猫”,他们上不去的地方,绝不允许别的猫爬上去!他们开会咒骂,愤怒的旅行……这些疯狂的行为,受到了老鼠的嘲弄,让公园里的老鼠乐翻了天。这是一个热闹好笑而令笑猫忧伤的春天。

我读了这本书后,受益匪浅。有时候,因为读的太着迷了,都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仿佛身临其境。

如果你读了,相信你会感动,会流泪,会哈哈大笑,会开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笑猫日记,百读不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赏识你的孩子》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有幸拜读了《赏识你的孩子》,让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感慨万分。

周弘老师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是一个饱受磨炼的父亲。他的女儿天生耳聋,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和生活,可作为父亲的周弘,却不言放弃,想尽各种办法去教她,赏识她,鼓励她,哪怕她有一丝长进,也予以莫大的赞赏。这位伟大的父亲,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这个双耳全聋的女孩,不仅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而且连跳两级,成绩好得惊人,曾被评为为全国十佳少年,后成为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成为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等;这位锲而不舍的父亲,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个教育的瑰宝,并将这一教充理念加以推广,成了一名特殊学校的校长,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

在这本书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周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把赏识教育归结为“看得起”,并用“行”和“通”来概括精髓,也就是说要和孩子做到心灵相通,多鼓励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南旧事》读书笔记600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增长一岁,花瓣就掉落一片,等花瓣掉光了,我们的童年也就过完了。

城南旧事》这本书是林海音这位台湾女作家写的一本令人感概的书。以前读起书来我觉得很没有意思,但是今天读起来,使我真正感到了里面的快乐、幸福、悲伤、离别与无助的感觉。

书中那一件件趣事,那一句句言语都深深感染着我,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这本书一共分为8个小故事:《冬阳童年骆驼》、《我们开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但在这些小故事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刻骨铭心,读完了这本书,我还记忆深刻,那就是《惠安馆》。

20世纪20年代末,6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因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私定终身,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不料被火车轧死。

这里面,让我最喜欢的是小说的主人公——英子。她那么善良,那么聪明。她勇敢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美德深深打动了我。他冲破了家庭的重重阻拦,勇敢的与“疯”女人——秀贞接触玩耍,两人最终还成了最好的好朋友。当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是秀贞的女儿时,英子不仅仅帮助他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了他们。英子的童年之所以活的精彩,是因她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正是因为她有了这颗心,童年才会美妙、才会幸福。

童年是快乐的,像一条小河,一去不复返,我们童年过的很快很快,所以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童年时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里我读的是《老人与海》,这是一部小说,是无障碍导读版。它的作者是欧内斯特。米勤。海明威。

读了《老人与海》让我知道了要耐心才能做好事情。老人每天都出去耐心打鱼,这是为了打到鱼能够养家糊口。好心人知道老人的辛苦,便送给了他很多东西。这样,全家人就能生活下去了。

老人对鱼很熟悉,儿子很喜欢老人的鱼,老人也喜欢自己的鱼。老人必须去打鱼。老人每天独自划着小船去捕鱼,前四十天里还有一个人和他一起捕,但一条都没有收获。他没有灰心,终于在八十天左右,就捕到了一条很好很好的鱼。

老人喜欢飞鱼。他们喜欢吃鱼,老人很爱儿子,儿子也爱老人很多种鱼的名字。老人和鲨鱼进行了五次战斗,鲨鱼吃光了老人所有的战利品。有一个人说:“老人杀死那条登多索鲨。”鲨鱼大概每次来袭击,老人都可以打准他们。战斗开始时,老人知道任何努力都是白费的。所以,老人就更加努力的捕鱼了。他是古巴圣地亚哥的老渔夫。

老人不打鱼,家就更没法支撑了。所以老人还是出海打鱼……

我敬佩老人的坚持,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育新理念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寒假中,我有幸拜读了袁振国先生编写的(教育新理论)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在阅读中给我启发最深的是“开发数学教育”这一章,可能这与我任教的科目有关吧,书中阐述道: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现象本身客观规律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是人们为建立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主人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数学中最基本的有理数、无理数是人自己设定的,几何学上的最基本的点、线、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不过为了帮助人们理解这种概念才做出有形的点、线、面来,就是最基本的1+1=2也是人们设定的运算法则之一,这一法则只有在十进位制的系统中才有意义,在二进位、八进位系统中就毫无意义了。有时候,数学是通过“无”与“无”的运算,算出“有”来。夸张一点说,数学有时就是“无中生有”。而这种无中生有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数学的本质。书中例举了一个事例,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7+7+7+7+7+7+3=?赞可夫的意思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开始一个同学就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到: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的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等于是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就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里既表现了赞可夫的教学机智,更表现了他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当然,我们这里不是严格讨论数学的问题,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人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

说实在的,数学其实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将自然、社会运动现象法则化、简约华的工具。数学本身是人为的,是开放的,是丰富多采的,一句话,数学是为人所用的,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变成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特别是成了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

书中一句句的论述,一个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思想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学生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教学的开放首先需要思想的开放。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数学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80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撒下的是泪滴。”

一首老歌,旋律悠扬,歌词动人,那份对老师的爱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这首歌唱了这么多年,哪知如今的我真正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我要把我心中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我爱我的学生,但是我却不知道怎样爱他们。是给予无限宽容和自由驰骋的天地,还是一板一眼地严厉管教?这样的困惑让我这个新老师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我要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温暖快乐的学习天堂。

除了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我还常麻烦一位好朋友,他就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就像是我的甘霖仙露,让我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捧读此书,不由自主地感觉这位慈祥,睿智的长者,坐在你的面前与你聊天,他的丰厚学养,他的思想,他的智慧正慢慢滋润你的心灵。此书中每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实际的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每每翻看这本教师宝典时,从字里行间就能感觉作者对教育满满的爱,这是对学生无限的关怀,是对教育事业无尽的热忱。而这种爱是特别的,不是纵容,也不是拘禁,而是一种拿捏到位的教育艺术。

教育是爱的艺术,不仅需要老师付出爱心,更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份爱,还要他们懂得去爱别人。这一点,也是作者在此书中提到的重要一点。例如,有些孩子纪律散漫,影响他人,作者提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中体谅他人、爱他人。所以作者把孩子们带出教室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在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细心观察我们就能体恤人间的喜与悲,时间长了,孩子们甚至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于是他们开始为他人着想,思考着如何为所存在的环境添色,爱的光芒开始照进他们柔软的心。如果班级的每个孩子也都能这样体会老师,那么老师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就能让他们明了老师的心情从而乖乖听话,这一响应却再也不同于逼迫,而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

教育是爱的艺术,不仅是对学生的爱,我们也要学会爱自己。作者的这一观点总是让我的心中升起一股暖流,是啊,只有我们的心情保持愉悦,我们的双手才能奏出美妙的教育乐曲;只有我们爱惜我们的身体,我们才能在爱的舞台上带领孩子们跳出精彩的舞步。不仅如此,我们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更加睿智。我们每天要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潺潺不断的流动,我们要给自己规划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与智者对话,与知识共舞。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爱,作者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中非常受用的。其实,我们对孩子起初的爱就像未经雕琢的水晶石,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将它打磨出越来越多、不同角度的切面,从而水晶反射出了五颜六色的爱的光芒。这爱是责任,是关怀,是包容,是鼓励,是所有美好情感的凝聚。

老师的爱是一首深情的歌,点点音符像甘甜的雨滴滋润着你和我;老师的爱是一首奉献的歌,美妙旋律像烛光映照着你和我。让我们这首美丽的歌,充满爱的能量,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父与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读了《父与子》。刚看时是捧腹大笑,到最后还是捧腹大笑!这一对父子真的就是一对活宝。

《父与子》的故事内容多取材于家庭生活,一小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整部作品中,虽然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 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才能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全 书就是以幽默的形式呈现。

第一章是糟透了的家庭作业:内容大概是这样:儿子不会写家庭作业,所以父亲帮着儿子写。到了第二天老师检查后发现儿子的作业全部错误,所以老师就来家访, 结果发现作业是父亲帮着儿子写的,老师居然把父亲揍了一顿。我的是漫画《父与子》,所以看起来更有趣。还有一章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内容是:妈妈做好 了饭要父亲去叫儿子吃饭,儿子正在看一本书,父亲叫走了儿子自己却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结果妈妈又要儿子去叫父亲。

父亲看起来的却是一个老顽童,用妈妈的话来讲是“童心未泯”。父亲和儿子快乐的生活着。

读完这本书,真的觉得快乐随处存在,只要我们的内心乐观。平常的生活一样可以创造奇迹!推荐大家快去看看读读,其乐无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全文共 2174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与争议,也没有《诗经》中的烂漫与自由,也非《离骚》的华丽与哀怨,更无唐诗、宋词的豪迈与缠绵,更非《庄子》的遥遥与洒脱,有那么一本书,她除却一切浮华,却将古人的智慧彰显,她就是《古文观止》。

这是一本选摘自周朝到明朝的优秀散文的结晶。书中选摘了《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三国志》中的精华。还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书籍。从一个教育者的眼光出发,我读此书的感想如下:

一、忠义篇的鉴赏

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征的忠诚和敢于直谏的精神所感动。其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虚心纳下、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知足”、自谦自制、“慎始而敬终、”三思适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浅。

这些精辟而有警示意义的言论如一面镜子,使唐太宗从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从而创造了贞观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来看,也觉得同样有意义。“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警示着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处理任何问题都宜三思慎重、客观公正。然而,人非神仙,难免不被自身的情绪所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会宽容,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修身养性的警示牌。知足常乐,学会淡泊。面对众多行业的各种福利诱惑,我们的教师仍能坚守岗位,不动摇,不跳槽,仍能乐教,并终身从教。这也是一种品格。所谓“慎始而敬终”不过如此。

魏征是幸运的,他的谏言创造了贞观之治,为百姓赢得了一个盛世。

另一个忧国忧民的谋臣当推孔明了。他身逢乱世,却能以一人之智慧救蜀、治蜀,保一方平安。他忧国忧民,最终积劳成疾,郁郁而终。他所著的《出师表》使人倍感其爱国之心,赤胆之情。其以一人之心力,欲挡天下一统之大势,虽如螳臂当车,却忠勇可嘉。

相对而言,范仲淹的,《岳阳搂记》,那种彷徨与愁闷,爱国与国人,更深入人心。那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被多少公仆用以自喻。他们或许和范仲淹一样,未曾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却从未忘记自己的职责。

因此,我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二、孝道似曾走远

本书记载孝道的较少,但李密的《陈情表》使人感到自己不够孝顺。

李密写《陈情表〉〉本是推辞、拒绝入朝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话语,使晋武帝明白其心志,不仅不被治罪,还受到皇恩沐浴。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赤诚又另人同情。

这种言论,我将其概括为“感恩”。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经常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而观我自身,实在是做得不够:父母年迈,却不在身边。他们有病痛时,我却不能侍其汤药。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一个人一生都难以报答的。因此,工作再忙、离家再远,我们都当常回家看看。

三、教育者的困惑

作为教师,要读的相关内容首当其冲是《师说》。“传道、受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每日必备的基本工作。然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言论使人难以接受。其实,我们的知识不断老化,不加以学习,就会不如弟子。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一尴尬?

“不耻相师”回答了这一难题。当学生出难题“考考你”时,我们要放宽心,即使请教于学生,。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无知才是我们所要禁忌的。不要觉得自己是大人,面子上过意不去。要知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只有虚心求学,才能遂心从教。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我们应警戒的。

再者,我认为有意义的作品还有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这篇文章本是作者通过描写郭橐驼种树的方法来阐明做官要顺乎自然,减少繁杂的政令滋扰的观点。但从教育者的眼光出发,我认为这篇文章同样有借鉴意义。

其一:不要抹杀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好动、好玩。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时时要求他们循规蹈矩,应允许他们犯错,并给予他们改错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自由发展。

作为家长,也要尽量使孩子有自由空间。不要自做主张,就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培训、辅导班。应问问孩子,你们是否愿意学。

由于老师、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孩子们在大人面前很听话,却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性格。谁也不知道他们性格上有哪些缺陷,需要怎样引导。正如我们喜欢的盆景,永远只禁锢在盆中,永远也离不开园丁的悉心照料。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经不起折腾。不能承受打击和失败。

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于干涉,只会适得其反。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其二:孩子需要什么

作为家长,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作为教师,你了解学生吗?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惟恐子女(学生)才能一般,不能出人头地,更怕他们有陋习。因此,我们要求他们向指定的模式发展。其结果只会使他们失去自己的个性,变得千篇一律。

就像时下的青年整容一样,美是美了,却千人一面,失去了本来的真。

我们对子女(学生)的教育很难做到理性。这就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的教育胡同。

孩子门需要什么?不过是一点自由而已。

我们常常抱怨没有“千里马”,其实千里马常有,只是我们没有伯乐的眼光罢了。

此外,书中的历史典故、唐宋八大家的写景散文,也是很值得一读的。我才疏学浅,做此论而已。

利的好官。官大小都一样可以为国为民,何必一定要身居相位呢?我们教师也一样,虽只有一方三尺讲台,却也足以使我们传递智慧、施展才华,体现自身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皮皮鲁传读书笔记 胡田昊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看了郑渊洁写的皮皮鲁和梦中人,这是本极富想象力的书,运用好多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皮皮鲁一家、梦薇、马过山……梦薇是一名梦世界的人,她无意中走错路,来到了人类世界,她在人类世界只能活30天,回去的前提是全世界的人都要同时入睡,少一人也不行。好心的皮皮鲁一家人帮助了梦薇,当全世界的人都快睡了时,还有50名人正在开紧急会议……所以第一次失败。当医生的皮皮鲁妈妈想出了一个法子,把人类的器官植入梦薇的身体,因为梦薇的身体结构和我不一样,经过3天的手术梦薇变成了人类。

我看到皮爸爸时觉得他很机智,一看到梦薇这事就去做节目,这样两全其美,既能帮助梦薇又能提高收视率。看到马过山警探时觉得他很威武,有个警探的气质,还一直保护着梦薇,是她不被坏人欺负。看到皮妈妈时觉得她很聪明,在紧要关头,想到让梦薇变成人类的法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轻舟一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缘,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孤独的身影置身在小船中。这是 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一位平凡的老人圣地亚哥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消瘦憔悴,在脖颈上有很深的皱纹。腮帮上还有许多的褐斑。”作者海明威将他刻画得如此普通,可是在我读完后却再也不敢说他普通了。

老人圣地亚哥以捕鱼为生,却有一次连着84天一条鱼也没有捞到,在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高超的技术,在一无所获的84天后,他终于钓到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要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赢得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胜利。但是鱼大劲也大,马林鱼拖着小船游走了很远,漂走了整整两天两夜,圣地亚哥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过的艰难的考验,终于把马林鱼刺死并拴在船头。然而却遇到了鲨鱼,将老人辛苦的成果吃的只剩下骨架。 a big fish in feet has won the double victory of material and spirit.But the fish is strong, and the Marin fish dragged the boat and walked far away. After drifting away for two days and two nights, San Diego experienced a difficult test that he had never undergone in the past two days and two nights.The fishbone died and tied to the bow.However, I encountered Shark, and only the skeleton of the old mans hard work was eaten.

作者海明威为什么要让老人失败,按书中老人曾说过的一句话来讲“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用自己的心血宁城的劳动成果丧失的情形下,还能乐观的说要造一个及监事的铁锚头,以它来对付那些令人厌恶的败类,显然这是令人惊讶的。我想:我们这一代莘莘学子不也是在书本这片海洋里,用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编织成一张大的渔网,来捕捉知识这条大鱼吗。如果在学习中遇见像鲨鱼一样偷吃鱼肉的情况,我们要怎么办?“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在至关紧要的岔路口,我们难道不会像圣地亚哥那样战胜自我吗? woven into a large fishing net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to capture the big fish of knowledge.If we encounter eating fish like a shark in learning, what should we do?span>?

读书的同时,我更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幸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并非最后成功才是幸福,幸福在于追求之中。”老人圣地亚哥不也是如此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简爱》读后感_《简爱》中学生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的成功在于它详细的内容,精彩的片段。在译序中,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从中我了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许多事。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民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啬的塑造了这个天才们。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毁灭之手。这些才华横溢的儿女,都无一例外的先于父亲再人生的黄金时间离开了人间。惜乎,勃郎特姐妹!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父与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在家没有意思,就和妈妈说:“妈我去图书馆了”,妈妈说:“你去吧”,过了一会我到了图书馆里面的书琳琅满目,我一下子就看见了父与子,我拿起书坐在地上慢慢的观看,

这个书非常有趣我一拿起书来就不想放下,这里面讲了两个人,就是父与子。我看见第一页就是讲一天妈妈和爸爸坐在餐桌等儿子眼看就快八点了妈妈就叫爸爸去叫儿子在父亲的劝说下就做到餐桌准备吃饭父亲瞟了一眼书谁知道也趴下开始看,妈妈又叫儿子去喊喊谁知打开了房间门爸爸居然在看书。看完了我的心里哈哈大笑。后面的就不和大家讲了要是谁想看就自己去图书馆吧。我已经看完了

这个书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书,我建议大家也看看这本书,可以让你放松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皮皮鲁传》读书笔记 芦禾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皮皮鲁传》,从中我认识了一个淘气、机灵、勇敢的皮皮鲁。

翻开书一看,里面写着八个大字:写给男孩子的童话。为什么是写给男孩子的呢?我很纳闷,当我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调皮的男孩皮皮鲁做着“二踢脚”上了天,好奇心使他拨快了地球之钟。等他回到地球后发现地球上的一切东西都变得奇怪了:人们在大街上睡,小孩也能学开车,翻眼皮比赛,最后,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拨回了地球之钟。

虽然我是女生,但是我也有顽皮的时候。有一次,我把爸爸的茶杯打破了,承认了,也受罚了。第二次,我和弟弟玩的正开心,一不小心又把茶杯打破了,奶奶帮我清理了。爸爸回家后发现茶杯找不到了,经过盘问,我终于承认了“犯罪”的经过。我认为那八个字女孩子也应该去看一看,瞧一瞧,因为我们女孩子中调皮的可不少,但是像皮皮鲁这样勇敢的并不多。

我们应该学习皮皮鲁的大胆细心,敢于冒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骆驼祥子学生读书笔记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祥子》这本书之前就读过一次,时间有点久,当初是我读的第一本书,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又看了一遍,这次看的和之前看的,所理解的东西更深刻,更能提升自己的见解。

这是近代史的一部写实小说,残忍揭示了旧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丑陋。你会想起七十年代的知青,即使是四五十年的差距,同是对个人奋斗理想的追求,最终却被时代的手狠狠地摔在地上。就像书中所说: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读这本书我们不的不说书中的的一个人物,就是祥子。祥子以拉车为业,最大的梦想是能够拉上自己的车。第一次攒下钱买了车,被当兵的连车带人捉了去。第二次虎妞给他买了车,虎妞难产死了,把车卖了。从那之后,祥子再也没能拉上自己的车。祥子不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车被大兵拉跑,钱被侦探骗走,每一个坎儿他都不能顺顺利利的过去。祥子缺乏思考的能力。他可怜,也可悲;他是很多很多在底层挣扎的人海中的一滴水,还有很多这样的水滴。

祥子是中国封建社会下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样一个淳朴的农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辛苦和黑暗,反映的当时人民的生活的苦急,当时的社会的落后,制度不完善,导致社会的悲凉和心酸。春衫短,人情薄,惨淡的旧中国,理想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里够不上发芽的云端处,沙漠里长不出牡丹,这就是那时人民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习三严三实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840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提出,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做人、从政为官、谋事创业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严三实”高度概括如何做人、做事、做官,三位一体,互为关联。“三严”之中,前提是修身;“三实”之内,基础是做人。评价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这就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从培育健康的人格、激发人格的力量上下功夫。

“三严三实”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既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了内在规律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既有思想要求,又有实践标准;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又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和“家国情怀”一脉相承。

一、“君子之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人格力量的经典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价值追求,塑造和凝结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可以用两个方面的内容来概括:在形象上,表现为“君子之道”;在内容上,表现为“家国情怀”。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君子之道”和“家国情怀”一直是相生相伴、交相辉映,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毫无疑义的道德制高点。

“君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格化的重要概念,是深入人心的人格理想。《尚书》中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孔子一生更是对“君子”一词谆谆乐道,《论语》二十篇五百章,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劝人学为君子、行为世范。据有关学者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过107次。《论语》开篇即以“君子”发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中也有82次论及“君子”,

如“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等。荀子则强调,“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那么,究竟什么是“君子”?孔子的理解,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究竟什么是“君子之道”? 孔子至少有过三次不同的回答。

一为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阐述君子之道,时刻以仁、知、勇三德要求自己,始终朝着不忧、不惑、不惧的目标迈进。

二为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从为官者的角度阐述君子之道,作为一名为官从政的君子,自身的行为举止要谦虚庄重,在上级面前,要恭敬有礼,对待老百姓要爱护有加,需要百姓去做的,也应该得体适当,不能过分。

三为子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这是孔子从为人处世的角度阐述君子之道,强调要各安本分,遵守规矩,先予后取。

孔子关于“君子之道”的三段论述,分别阐发了做人、为官、处世的道理。此外,孔子还用大量篇幅,进行过“君子”与“小人”之辨,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尊贤而容众,喜善而矜不能”等等,勾勒出“君子”和“小人”的明显分野,显示出强烈的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的求,是指责的意思,是说当出现过错或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君子一定会先反思、责备自己,从自身中寻找原因;小人则一定会想办法推卸责任,抱怨别人。这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公仆”、什么是“权力”、什么是“考验”,始终不能忘记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行和操守,是多么的相似!

孔子之后,后世大家对“君子之道”的引述和阐发不胜枚举。从西汉的董仲舒到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程颢、程颐和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等等,历代相沿,融会贯通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塑造,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推崇。直到今天,人们还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等。在贪污腐败时有发生、欺骗讹诈屡见不鲜、假冒伪劣充斥于市,一些人不讲诚信、不守规矩、不修官德,不少人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今天,重提世代尊崇的“君子之道”,倡导全社会都能够学为君子、行为世范、修善讲睦、谦恭礼让、经邦济世、自强不息,无疑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格力量的核心内涵

在中国的“国家”概念中,国与家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这就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而代表这种情怀最高境界的追求,就是历代仁人志士念念于心、口口相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的记载见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明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尽管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真正的君子,仅仅“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济世、安民、建功、立业的理想、决心和责任。正如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说,“君子之道”是传统人格力量的外在形象,“家国情怀”则是传统人格力量的核心内涵,两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条神圣血脉。

正是在这条神圣血脉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秉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是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或是挺身而出、为民请命;或是马革裹尸、精忠报国,真可谓豪气干云,史不绝书。他们时代不同,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但都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无坚不摧的人格力量,名垂青史,烛照千古。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是修身。儒家经典《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老百姓,都要把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基础与根本。不管是孟子倡导的“性善论”,还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在孔子眼中,都是“性相近”,但为什么又“习相远”?区分就在于是否修身。只有修身才能抑制人天性中本有的恶,光大天性中本有的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条件是齐家。《大学》强调:“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当年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时说:“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我们还要维持家庭,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他担任领导干部后,始终秉持清廉家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堪称新时代“齐家”的典范。相反,近年来有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正,连带家风不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全家覆没,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标是治国理政。“国家者众人之国家;天下者众人之天下”,于民族和人民而言,国家是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国若不治,家亦难存,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有些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和家族考虑,全然不拿国家当回事。当权执政者都应当试问一下自己:我们的心目中还有多少国家意识、社稷观念、民本思想?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之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果是天下太平。平天下,就是天下为公,国泰民安。这里的“平”可理解为三层含义:

一是“和平”,如尧对舜说“协和万邦”,国与国之间协调发展,和平相处;二是“平等”,如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三是“平安”,如“仁者安仁”、“修己以安人”。总之,天下为公,国泰民安,不仅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平”,而且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还包括每个人通过修养所获得的身心内外的“安泰”、“宁静”,做到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人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这就是天下之大道。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是传统人格力量的升华和发扬

邓小平同志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认识和掌握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引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实践的能力。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依靠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影响力、带动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代表着真理的力量,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则是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只有掌握正确理论才能为人民指引前进方向,只有具备高尚品格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可、尊敬和追随,两种力量缺一不可。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到中国,就使苦苦求索中的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真理的力量。但真理自己不会说话。真理的力量要靠人格的力量来实践和体现。恩格斯曾经说过,“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他在论述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恩格斯这段话用在近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非常恰当的。

共产党人并非都是完人,但必须永远朝着追求完美人格的目标而努力。回顾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格力量千锤百炼、反复锻造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典型的,具有超强人格力量的优秀共产党员。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心系天下,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融聚传统人格力量精华和党性原则于一身,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千千万万的群众认识、了解我们党,最早并不是通过学理论、听宣传、看原著,而是通过身边党员的道德品行、人格魅力、工作作风、牺牲精神等方面来感知并产生信赖的,然后才进一步认识、学习、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进一步追随党、听党话、跟党走。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1949年我们党夺取政权,取得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真理的胜利,也是人格力量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虽然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正面战场也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但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及20余个中央委员先后事敌,国民政府58名将官公开投敌,一些国军部队成建制哗变,协助日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超过侵华日军的总数,是一个抹不去的历史污点。对于那些汉奸而言,国格的沦丧根本上源于其人格的沦丧。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共产党人如中流砥柱,独力擎天,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抗战期间,共产党的高级领导者无一人向日本人投降,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去当伪军,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共产党员、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林海雪原中被日军重重包围,弹尽粮绝,有人劝他投降,他只说了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然后以身殉国,连作为对手的敌人都为之肃然起敬。有这样的血性和铁骨,有这样的人格力量,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不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这个群体中,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他那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无可争辩地使他位于历史巨人之列。早在1918年,青年毛泽东就写下了“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的豪迈诗篇。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以超迈绝伦的胸襟和俾睨群雄的气魄,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勇于压倒一切敌人,勇于战胜一切困难。在率部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他挥笔写就的《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象之大,震烁古今。难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接触毛泽东时,就惊异地发现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人格力量,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前曾是坚定的“拥蒋派”,但他延安之行后,从国共两党党员作风鲜明的对比中,看到中国的前途所在,发自肺腑地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深为人民群众怀念的周恩来总理,顾全大局,能力超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其高尚的人格,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美谈。周恩来的一生,永远是坦诚第一、他人第一、工作第一、谦逊第一,即使是曾经的谈判对手,如张治中、张冲、马歇尔等人,也无不从内心深处钦佩他一身正气、襟怀坦荡的君子之风。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周恩来给人们留下的永远是求真务实、举轻若重、细致入微的形象,他以自己毕生的心血,践行了“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铮铮誓言,真正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经说,“是周恩来的人格力量说服了我。我觉得,一个拥有如此高尚的领导人的政党是值得信赖的。”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一生为坚持真理、主持正义而“三落三起”,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不坠青云之志”,始终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不计前嫌、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至今仍令无数人动容。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格力量的升华和发扬,是真理力量的生动体现,最终凝聚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优良作风,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令人欣慰的是,在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兼具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人格正在得到重新塑造和弘扬光大,希望像阳光一样重新照亮中国的大地。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仍然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大风险”、“四大考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最新考验。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全党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和深刻思考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洞察时代风云,坚持从严治党,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工作开局的切入点,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强调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强调要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英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强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打击和遏制腐败;强调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等。

实践已经证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些决策和要求可以说“一洗万古凡马空”,起到了刷新吏治、提振士气、凝聚民心的巨大作用。其重大意义有多个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正在重塑中国共产党的整体人格,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政治力量。

首先是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凡事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树标杆、以上率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行胜于言,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这种严格的自律产生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对全党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使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不断走向深入,使党的作风建设呈现崭新面貌。

其次是立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三严三实”之后,重新走访河南兰考,重提焦裕禄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树立起了时代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焦裕禄身上体现的亲民爱民的公仆精神、科学求实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自律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真实写照。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人物所汇聚的人格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第三,正人心。古人云,“正人心而后正天下”,“治国必先正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国无法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弘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伦理的同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以人格的力量以上领下,表率社会,凝聚共识,赢得人心。

第四,明法制。重人格,正人心,并非轻制度。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治国理政的最佳方式,是破解当前各种难题的最佳选择。如果说人治是专制的产物,法治则是民主的结晶;分散的小农经济可以实行人治,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则必须有法治保障。故此,全面依法治国应运而生。但法治不是万能的,法治的缺陷必须依靠德治来弥补。法治是他律,德治是自律,法治手段外化于行,人格力量内化于心,两者相得益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五,反腐败。任何形式的腐败都是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的。一个时期以来,市场交易规则严重侵蚀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几乎无处不在,世界几无净土。严重腐败问题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也在不断地消解着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对党的信任,挑战着社会心理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意味深长地提到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一个执政党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党的整体人格,公信力的丧失,意味着执政党人格的总体崩溃。在治国理政中,政治公信力是最重要的公信力,做得好就会“取信于民”,做得不好就必然“失信于民”,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最大挑战是腐败的侵蚀。人民群众对我们有意见,不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意见,而是对少数党员干部的贪腐行为有意见,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有意见。有些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理想信念丧失,导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权威,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不除,党的人格力量和政治公信力就无从谈起。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努力铸造以政治上光明磊落,作风上清廉自律,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简单朴素为基本内容的共产党人健康人格,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第一,要涵养正气。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正”,是对“政”的最佳诠释。为政者就要像孟子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正”。好人未必是好官,但好官必先是好人。对党忠诚,必先做人要实,为人正派。正气凛然,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重要体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虽然无所不在,历久弥新,万古长存,但营造培养却不在一朝一夕。队伍有没有正气,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领导干部为人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坦坦荡荡,顶天立地,敢于担当,就很容易赢得群众的拥护。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就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这样一种精神面貌,正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先进性的重要表现”。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要重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这都是对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最好注解。

第二,要绝对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行为主体,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概括起来,就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只有党员热爱党、拥护党,才能使党的肌体充满活力,使党始终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外敌强攻不足畏,木马藏奸最可怕”。

对于人民法官来说,不但要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还要强调忠于法律。法官最大的耻辱就是知法犯法、枉法裁判。一个对法律不忠的人,是没有资格担当法官重任的。法官不仅要模范地遵守法律,而且要善于运用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创造性地执行法律,不仅要服从现有的法律,更要服从法律的基本价值——正义和良知。正义和良知是法官健康人格的基石。

第三,要严守规矩。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古人心目中,君子必定是中规中矩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中规中矩也应当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种方式。党的纪律也是刚性的规矩,对于党员而言,要始终将党纪挺在前面,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都要遵章守纪,自觉按原则、照规矩办事。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立场摇摆,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热衷于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宗派主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行为,有的甚至触破法纪底线,滑向违法犯罪、腐败堕落的深渊。严重违纪违法者,无一不是从不讲政治、不守规矩、不听招呼开始。

第四,要保持本色。

古人云:“廉,清也”,“不受曰廉”,“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为政清廉,不被收买,也不收买别人,应当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底线。“廉者昌,贪者亡”,“公生明,廉生威”,是古往今来执政者一条最根本的经验教训。要倡导诚实政治,按本色做人,按规矩办事,绝不做好大喜功、沽名钓誉、揽功诿过、劳民伤财的事。要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打击和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保持清廉政治本色,还要强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像某些腐败分子那样做“两面人”,“大奸似忠”,讲的是马列主义,信的是权钱至上;对组织不讲真话,对群众不讲实话;一面大谈廉洁,一面大肆敛财;一面严责普通工作人员,一面骄纵亲属子女和身边人、“圈内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这种扭曲的人格与共产党人的健康人格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的人格力量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人格魅力来汇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三严三实”,在加强人格修养、增强人格力量方面,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班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笔记:老师,用帮帮忙吗

昱新是个很内向的男孩。记得小班刚入园的时候他从不大声地哭闹,而是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悄悄地擦眼泪,老师无论怎么安慰也无济于事。但过了没多久,他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主动和老师小朋友们游戏,表现得可棒了。

可这段时间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总是无精打采的,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就连他最喜欢的音乐活动也不愿参加,嘴里还总说很累,这是怎么了?

我马上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昱新在家的表现。他的妈妈对我们说,这段时间他们很忙,本来很听话的昱新这些天在家什么也不愿意做,就连吃饭都等着妈妈喂,而且有时还说一些奠名其妙的话,什么妈妈不喜欢我了,……

我们听了她妈妈的话,决定要及时纠正昱新的消极心理,同时妈妈对的昱新关心应多一点,不能只顾了工作,我们让孩子之间聊聊家中有兄弟姐妹的幸福感觉,那是多么自豪,让昱新小远感到自己是快乐,鼓励和他人一起玩,让大家喜欢他,愿意和他做朋友,让他感到妈妈、老师都很爱他。

没想到我们爱的教育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妈妈对我们说,这几天在家可愿意听话了,还经常帮妈妈干活,又变得和以前一样听话了。听了他妈妈的话,我们很高兴。

今天我们户外活动回来,我的手中抱了好多的呼啦圈,“老师,用帮帮忙吗?”说着伸手拿走了一部分呼啦圈。我的心一下子暖了,心中有些激动,我们爱的教育在孩子的身上“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体育教师精品读书笔记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培训中一直提到备课作为教学五环节之首,是否能上一堂好课的前提是精心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师怎样才能备好课呢?

《教学规范》中,备课是从目标的确定,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活动的设计四个角度进行归纳提炼认识,而在《关于体育与健身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益的若干建议》中,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整合信息技术都是体育备课的范围和内容。

读了这些内容后,我对怎样才能备好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就是学、查、思、写、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二读书笔记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了双眼,就无法看到这炫丽多彩的世界;没有了双耳,就无法停下来,倾听鸟儿们的“大合唱”;没有了嘴巴,就无法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痛苦。

假如你失去了双眼、双耳和嘴巴原有的能力,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简直无法想象!

当知道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女士是位聋哑人时,我十分震撼。我佩服她,佩服她身残志坚;同时,也佩服莎莉文老师,是莎莉文老师打开了海伦内心的窗户,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的自传作品,分两个部分,四个章节:《开启心灵的眼睛》,《我的求学之旅》,《迎接新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后来在沙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在海伦的求学生涯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

相比较海伦而言,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每天早晨睁开眼就能看见这绚丽多彩的世界,支起耳朵就能听见大自然的各种声响,张开嘴巴就能说话能诵读,“咯咯”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我们度过人生美好的时时刻刻……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同学们,去看看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吧,相信读完之后,你也一定深受鼓舞,收获成长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班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笔记:老师,我想当小老师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乖巧懂事的孩子总能当上小老师,而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总是处于“冷落”状态。如果当一位“顽皮”的孩子向你提出请求当小老师时,作为老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一次餐后活动,孩子们都拿着书本坐在旁边的空座位上安静阅读。这时,我看到教室里还有两三个孩子还在加紧地吃午餐。于是我想请一位小老师来帮我管理一下纪律。以前我都会请雨嘉或是沛沛帮忙管理,而这次坐在我身边的星星突然说道:“老师,我想当小老师。”他边说着边用恳求地目光看着我。这次,我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从未有过的期待。于是我笑着对他说:“好啊,今天就让你来当小老师吧。可是你要记住,小老师可不能再调皮,得坐好小椅子哦。”说完,我就把手中的书本都交给了星星,然后转身走向其他的孩子。

在打扫教室卫生时,我时不时地观察着星星的表现,发现这次他的态度非常认真。不仅能安静地看书,还会管理其他小朋友,只见他走到正在大声说话的涵涵身边,对她一本正经地说:“你不要再讲话了,看书。”说完,就重新回到了座位上。看着他当小老师那有模有样的神情,我开心地笑了,等我安排好另外几个幼儿,打扫好班级卫生,我还特地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了星星。在午睡前,星星开心地跑过来和我商量说:“老师,你下次再让我当小老师好吗?”我毫不犹豫地点点头:“今天你的表现真棒,下次再让你当。”刚说完,星星听了开心地一蹦三尺高。

我们知道,在小班下学期,孩子们开始表现出强烈独立行动的愿望,开始初步形成自我评价意识。他们常常会请求为自己表现的机会。在这次事件中,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还是按照原本的思想,总会觉得给听话的孩子当老师是最好的。但有时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策略,给调皮的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学当老师,不仅能让他们克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形成遵守规则意识。还能满足他们的小心愿。

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均等,让孩子们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