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习新常态心得体会(汇集19篇)

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是党员自觉地主动地用党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一切优良品质和美德。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858

作文

1000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超度违规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公平地看待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等。

导致各种师德违规的现象因素很多,笔者在听了几天的报告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没有把真正的做人教育理解到位,落实到位。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不健全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会对学生实施体罚。

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屡禁不止的违规超度带生问题,就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的产物。

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调整教师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要做好现在社会的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在我们义乌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教师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任小艾老师说了,幸福是要自己心平气和的去体会的,我说,幸福是要靠自己感受的,就是说老师要知道满足,钱是永远都赚不完的。有了这么一个理念为基础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超度带生问题,歧视学生问题,体罚等各种有碍于师德形象的问题都会得到根本好转。所以,在老师当中首先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个时常会感恩的人,学会满足,学会体验幸福,感受幸福。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比如现在我们义乌的初中教育就存在这样的倾向。因为习惯了应试的学生,以后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成绩会下降,还会不同程度的患上心理障碍。

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三、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一阵风式的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现在的问题

学生很多,教师不能一时、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就能解决全体学生的诸多问题,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要让学生喜欢老师,不训斥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习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转眼间,走进新平二小工作一多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到学校时,战战兢兢,如何面对这些懵懂陌生的学生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一路走来,长进不少,成熟不少。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着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存在的价值!

今年9月,我校开展了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我就是他们的榜样。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学生。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学的很开心,我觉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小学生的就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作为父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她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当女儿在生活中、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都会非常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消除一天的劳累。每个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宝贝,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对班里所有的学生。这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父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学生,这就是你工作的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专题心得体会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鄂前旗地税局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落到实处。

一是思想重视,提高认识。旗地税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学习《条例》文件精神,强化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观念。

二是组织得当,多措并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就《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宣传,确保学习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

三是党课教育,润物无声。开展了以《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党课活动,要求全局上下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条例内容和有关精神融入到各项税收工作中去,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力求学深学透。

四是明确责任,强化意识。在专题学习研讨会上,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进行查问题、谈体会、作表态,广大税务干部则积极参与讨论,并表示要保持思想的高度重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严格把好廉政关和政治底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坚决杜绝一切吃拿卡要,收受财物等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去年开展以来,已经用实践证明,它是党内教育的一剂“强心针”,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武器。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无疑是吹响了“两学一做”赓续前行的号角,让我们在新年的一年里,继续做到将“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继续深化拓展,从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入心为先。一年以来,“两学一做”这个词早已成了无数党员的“口头禅”,也让众多党员将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记于心,根植于血脉,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即使“两学一做”如火如荼地在全国上下开展,依然有部分党员“顶风作案”,或将其视为“耳旁风”,或是“雨过地皮湿”,或是将其抛之脑后,一项来自中纪委公布的2016年的反腐成绩单,就说明了问题,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6万件,处分33.7万人。所以,将“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仅是党中央的决策,更是对党员的一种警醒和鞭策,它让那些还没有行动起来,或者行动还不彻底的党员,赶紧重视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性,落实学习教育的政治责任,把“两学一做”作为不断改造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契机,不断升华学的高度,夯实学的厚度,开阔学的广度,细化学的深度,让自己实实在在得到改变。

践行为本。“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一干。”要让“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看得见,摸得着,不仅是要做到把“两学一做”纳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每年要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还应该做到,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做,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把“两学一做”作为主要内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普通党员也应做到将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年中组部推出的《榜样》,就是各位党员应当践行的标杆。

创新为路。要在“学”上创新,用心聚焦学习内容,在现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平台上,继续做好创新和科学谋划,提升党员干部学的兴趣和学习氛围,确保学的精准、具体,确保学习的广泛性和实效性。要在“做”上创新,聚焦解决突出问题,要引导党员干部按照“四讲四有”标准,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摆进去,建立健全“做”的载体和平台,创新方式方法,引导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扩大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成果。

“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怎可徘徊,怎可等待?在新长征的路上,我们应在这“冲锋号”的鼓舞下,勇做时代的搏击者,赓续前行,将“两学一做”继续贯穿好,落实好,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教师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实践者,作用和地位尤为重要。那么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点:作为教师要坚守职业操守。育人首先要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

第二点:教师要修身立德,有强烈的使命感。教师的修身立德,是指广大教师通过修养自己的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其中,修身是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修身立德,不仅包含着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也包含着对待自己职业和工作的基本态度。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

第三点:教师要坚持不断学习。新的当代,提升个人修养,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还包括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此,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课堂改革实践,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点: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荣誉感。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

第五点:教师要有高度责任感。责任感能唤醒良知、激发潜能。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实现自己人生理想。每一位教师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奋发有为,敢于担当。

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学校是主阵地,教育是主渠道,教师则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一生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许多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个好老师,将为一个人的童年燃起一盏敬业诚信、崇德向善的心灯,对学生的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教师是烛光,燃烧自己,释放光芒和能量;有人说,教师是翅膀,能让学子在太空中翱翔;有人说,教师是奠基,构筑的人才大厦富丽堂皇。可我认为,老师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巨匠,同志们用柔弱的双肩承载着民族腾飞的希望,传播着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

全文共 1955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师资仅有28人,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我系的教师队伍达71人,承担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我系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和各类二级学院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当繁重,然而新教师的师资培训、老教师的进修提高都没有完全到位,另外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师风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所以,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目标,以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有体会: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

一、爱岗敬业,忠诚于党

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想“传道、授业、解惑”,必需不断学习计算机新技术,改革教学资料,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梦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来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

二、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异常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到达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三、倡导民主,做出表率民主是现代礼貌社会的重要特征。

可是,在传播知识、播种礼貌的学校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有些中小学教师甚至成了“专制”的代名词,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大学教师虽不像中小学教师那么专制,但师道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并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四、因材施教,关心学生

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学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理解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简便。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异常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所以,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经验,取众人所长,补己之不足,精益求精,为培养和造就跨世纪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党员适应新常态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3796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篇:适应常态学习心得体会

政治生态环境中的“新常态”出现,最高兴的莫过于普通老百姓。以前老百姓办事要看当官的脸色,甚至还要送钱送礼,一些基层部门经常出现老百姓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这些政府机关部门的不良作风,随着中央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已经逐渐消失了。如今,到政府部门去办事,中要是上班时间几乎都能找到人,受理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好转了,吃拿卡要现象也销声匿迹。这样的“新常态”来之不易,值得珍惜。

其实,这种“新常态”是政府机关单位职能回归的结果,是风清气正从政环境表现。而这一切都与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所分不开。自从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的力度不断加强,对腐败官员一视同仁,查处了一大批的腐败分子,彰显了中央的零容忍态度及坚定决心。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整治懒庸散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扭转广大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取得了显著实效,使“新常态”得以到来。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主动适应这种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能总想着以前的隐形收入,甚至还对“四风”行为抱有念想,对中央打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持观望态度,总以为这阵风过去,一切又会回到从前。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没有了好处的情况下,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消极应对中央的作风整顿行动。对于这类人群,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

当前政治环境中出现的“新常态”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员干部应该清楚的看到,以前的歪风邪气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及权力观,端正思想,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务实清廉落到实处。有了良好的政治生态,更有利于开展正常的工作,更有利于有才干、想作为的人有更大的作为,更有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只要肯努力,有责任,敢担当,就完全可以大有所为。

第二篇:适应新常态学习心得体会

“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积极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一、抓铁有痕,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勇气和决心全面彻底地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标本兼治,一系列雷霆万钧的举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的认可与坚定支持,成为吏治新常态。之所以称之为“新常态”,是因为一系列措施已经逐步常规化,官场的清新状态趋于稳定化。

新常态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意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氛围风气更清新。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深刻改变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搞形式少了,求实质多了;讲享乐少了,作奉献多了;随意散漫少了,按章办事多了。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时间多了;党员干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候,回避少了,主动承担多了等等。

吏治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作风建设抓铁有痕的结果,是政治生态改变优化的表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的状态,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创新作为的良好契机。

二、端正态度,思想行为走出“老误区”

吏治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对这种新常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首先,从思想认识来看,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这股清新之风只是一阵台风,刮过了就会“涛声依旧”。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事实上这种“新常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场“运动”,而将是长期、常态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其次,从个人心态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出现了难适应、不习惯的状态。有的感叹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感觉“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等等,出现了观望等待、焦虑埋怨等情绪,期盼狠抓作风建设举措快点结束。再次,从行动作为来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等。

凡此种种,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容小觑。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适应吏治新常态是当前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和纠正行为偏差将关系到事业成败。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蒙混过关的思想、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擦边球的侥幸,尽快结束那种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1.2015新常态新习惯新作为心得体会

2.2015新常态新作风心得体会(最新)

3.2015学习新常态心得体会(精选3篇)

4.经济新常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最新)

5.2015面对新常态我们怎么办心得体会

6.2015年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心得体会

7.2015年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

8.2015年落实两个责任心得体会(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师党代会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开的中国共-产-党XX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XX市进入全方位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领会XX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对于加快XX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XX市正处在一个全方位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我们红山街道月苑社区作为XX市的一员,必须认真把握XX市的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本地区的优势与劣势,根据XX的发展战略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放、和-谐、保证”,建设具有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是报告的重点。开放与和-谐,是今日XX的主要特征和鲜明主题。实现开放与和-谐,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政治保证。要深刻理解报告中“抓住机遇,开放创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富民优先”所表达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机遇千载难逢,如何抓住机遇?就要推进市场化,加快国际化进程,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观念,建设创新型城市。如何开放创新?就要科学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XX,建设“首善之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报告中提出XX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有时间、有具体指标要求的。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要求更高,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各方面都要达到一个国际水平。实现报告中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要靠政治保证,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要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

今日的XX,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迎来了多区域合作、多机遇重叠的发展新兴机遇,被赋予了作为多区域合作地缘经济中心的特殊时代功能。我们红山地区要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扬起开放创新的风帆,以开放创新提升本区优势,向开放创新要资源、要机遇、要空间、要优势、要发展。我们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动力,以市场化推动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参与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

当前,我们要按照“善于谋势,勇于突破,精于抓实”的要求,通过扎实的工作,使各级都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使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上有新的提高,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拖XX市的后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谈谈我对暑期学习的点滴体会

1、发展的教师教学观

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赋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意义,明确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他是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他能够自觉地注重教育行为的科学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这和教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其对教师的相应要求有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而很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教师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通过魏书生老师的讲座我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

4、在学习新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这次学习是我收益很大,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习县委书记廖俊波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廖俊波突然离去,未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但是他却以兢兢业业、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唯快不破”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面对困难,廖俊波没有打退堂鼓,财政总收入从1.6亿元到4.9亿元,从全省倒数到全省“十佳”,廖俊波创造了“政和速度”;3天跑4个省份、会见6批客商,用69天拿下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拿下的项目,廖俊波又创造了“新区速度”。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发扬廖俊波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干事创业。

“服务为乐”的初心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员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如此,廖俊波更是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爱好和乐趣。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政和工作期间,为了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三年多时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而有些党员干部则正好相反,他们不想服务、不愿服务、被动服务,关心的只是为领导和自己服务,这些党员干部应该好好学习廖俊波把为民服务当做快乐的高尚情怀,真正的把百姓装进自己的心里,以饱满的热情为群众服务。

“灯亮门开”的勤勉敬业。有人说,如果你非常热爱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廖俊波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将自己的一生与工作联结在一起。敬业不是一句口号,他把工作当成真正的快乐,用自己的辛苦换群众的幸福。夜里他办公室的灯长亮着,周末他办公室的门常开着,经常深入到一线解决民生、信访等问题,有人戏称他是“三无人员”,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没有固定休息时间、没有固定节假日。就在事故发生的前几天,还在推进市重点工程项目。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发扬廖俊波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精神,在工作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廖俊波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更是一面旗帜,他用身体力行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干净、担当”。他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责任、对人民的深情会激励更多的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党员干部关于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2.关于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学习县委书记廖俊波心得体会

4.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6.党员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7.个人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8.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我有幸参加了有教育局组织的肃宁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研讨会,听取了来自于北京新学校的刘修勤主任,山东青岛民乐小学的王增艳等名师的专题讲座和展示课,以及学科专家对改进阅读,学习语文的一些看法及建议,感受颇深。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解放老师与学生,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课堂上老师少讲,精讲,让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老师要打破常规,制定科学合理适应学生的教学进度及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提升综合能力。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让学生不在觉得学习语文是件难事,不在觉得语文深不可测,让学生从此爱上语文。让语文回归"国语".

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3:多种课型,多元化教学。

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知道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增强分析能力。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学习方法,针对课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巩固能力的养成与提升。

4:优化课程建设,建立评价机制

多元课程建设为语文主题学习拓展了渠道,更符合现在所倡导的大语文观;建立完善的评价激励体制有利于主题学习的实施。其实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最终目标。王增艳老师的评价简洁而诙谐,让学生很自然的愿意喜欢与老师交流各种想法,很值得我学习。

5: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选文的特点进行课外学习阅读的引导。在活动课上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有助于各科学习的拓展。

总而言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整合多种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读,听,写,参与到各种语文主题学习活动中,创新主题学习方法,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轻松,在不自觉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127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xx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上系统阐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这一战略布局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将会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体现出来。”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常务副主任刘海涛说,“其中,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用制度的现代化为‘物’的现代化提供保障。”

习近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本质——宏大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提出——主动的战略选择。习近平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这四次活动,无疑正对应着“四个全面”。可见,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四个全面”的意义——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从现实看,“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哲学——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中央国家机关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始终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为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并重,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理论是时代精神的提炼与升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标志,理论修养是领导素质的灵魂。青年领导干部素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重视和加强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是增强团结、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养成宽阔的胸襟和眼界、高尚的思想情趣、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同时,还要注意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历史的和现实的领导工作经验,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华民族复兴伟业需要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高素质的青年领导干部更需要新的理论来武装。领导干部只有重视学习、敏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于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2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来,我在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委的亲切关怀下,在生命之光党支部和周围同志的帮助下,经过对《党章》的反复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学习《党章》,明确了党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自1941年至今,94年来,中国共产党是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她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和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繁荣、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世人所钦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这是全世界人民都公认的。我家祖孙4代人都崇敬中国共产党,都是沐浴着党的阳光而健康成长,是党的呵护,为我们的学习与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的、坚强的,是神圣不可侵犯和不可动摇的。《党章》说到的“先锋队”、“忠实代表”以及“领导核心”,这绝对不是夸张的赞美,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的客观定位,也是人民大众经过历史的检验所做出的确认。因此,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每一位追求进步的公民的渴求,是自己心目中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的崇拜与追求。

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履行党的责任和社会责任。在这一年里,我对这一点更有切身的体验。《党章》第一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就意味着入党就要肩负着党的重要使命;入党,就预示着你必须为完成使命而奋斗。要将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一肩挑,达到“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高尚境界。现在,当我们谈到学习《党章》,培育发展党员,做党建带团建工作,有的青年会问“你们入党是为了追求什么?”我想,这就是追求:追求一种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追求一种鲁迅先生倡导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追求“国家兴亡,我的责任”之社会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便可自如应对任何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便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

《党章》第三条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再清楚不过地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秉性、品德与修养。这样的共产党人,这样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正是我所仰慕的;我追求进步,要求入党,就是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履行责任的人。

再次,我更感受到一种关怀和由此产生的一种鞭策力量。预备期一年里,当我的工作和学习取得进步,组织上及时肯定;当发现不足和缺点,组织上及时指正;当我每交上一份思想汇报,反映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及思想感受,支部的同志,老党员同志总是及时地帮助。还有我周围的同志,包括入党的积极分子,当我与他们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时,他们也给予我鞭策和鼓励。是组织和大家的共同关心和扶助,使我一年中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由幼稚逐渐成熟起来。一年里,我按期交纳党费,积极主动地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集中精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人员紧张,凡工作需要,我能随时补缺,加班加点没有怨言。

按照市社会组织党委的决定,根据协会党支部的安排,认真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教育活动,现将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分述如下:

一、端正态度,加深对“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

自己在教教育活动中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潜心体会,进一步认识到转作风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风关系党和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民心向背。开展转作风教育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需要;确保我协会为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二、克服抵触畏难情绪,认清差距和不足,找准方向和目标。

自己思想上认为这样"活动"、那样"活动"过多,多多少少有一定的抵触、麻痹思想,认为是在走过场、形式化。我们协会近几年来一直狠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工作,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实实在在的进步。自己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与形势任务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精神面貌与新任务新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自我满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二是思想认识上、坚定理想信念上、精神境界提高上,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三是纪律存在不同程度的松散,较为随意的现象。

好的作风可以带动群众、促进工作,守纪律转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加强,自己自觉克服畏难抵触情绪,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性也就提高了。

三、深入学习,提升思想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发展和创造的基础,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转化为行动的重要途径。在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教育活动中,自己按照协会党支部的安排,并认真做好笔记。自觉努力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状态和生存状态,自加压力,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自己保持了很好的心态,也使自己静下心思考、沉下去服务,认真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都是自觉的、坦诚的、认真的。

四、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认真思考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集中表现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牢固性方面。所以,自己努力加强了这方面的锻炼。同样,学习是基础,学习是动力。认真学习党章、进一步明确党员义务和责任,增强党员意识、纪律观念。进一步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春季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在《党章·总纲》部分,不仅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而且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并明确了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结合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对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思考如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作为一种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信仰,自其产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受到关注而且获得推崇。从19世纪到20世纪,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到社会主义现实制度性建立,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西方的回归,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都说明了这一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美好理想与追求。正是这一理想和信念,代表着社会的公正与良心,并成现实社会人们理想的积淀。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它的价值目标所赖以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更不用说是根除,也就是说,现实的剥削、压迫和不平等依然存在。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上看,它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性工具。这是他借以认识社会、预测未来,并为实现最终目标确定道路和提出一系列行动对策的工具。其实质就是,要想真正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实践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做到既唯物又辩证。

证实。他关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贫富分化、城乡差别、体制差别、工农差别逐渐缩小等预言,都一一得到了验证。这不能不让人信服,因为任何其他学者都没有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政治信仰,是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干部学习敢担当转作风争一流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和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努力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开展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一)、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工作环境,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理应用来为百姓谋利益,为人民服好务。以上宗旨、理念和要求,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服务水平和公务员的作风上。只有努力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政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保证我们的事业常盛不衰。

(二)、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工作环境,是实施《公务员法》,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务员法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的要求,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十六项纪律,要求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行为要依法予以行政处分。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就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整治机关作风,努力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广大公务员自觉做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二、学习体会与收获

(一)、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次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正是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的体现。在宣传学习阶段,通过认真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使我更好地体会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并获得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思路。

(二)、明确了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这次全校性的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结合实际,从严要求,标本兼治,达到使广大干部的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不正之风明显减少的目的。

(三)、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使自己成为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作为一名***员及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干部,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及全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招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力争通过我的努力,把学院的招生就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面对学生,我做到了以优质的服务态度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全心全意的为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解决他们的难题。在工作上我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做到了不违法、不滥用、不徇私。在纪律上,我能做团结协作、主动配合,不弄虚,不做假,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当前,知识以迅猛的速度更新,一日不学,就会跟不上形势变化。回顾自身的学习情况,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平时的学习中,看“快餐式”的报刊书籍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消息新闻类的书籍较多,看业务性方面的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的触动不够。

二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只停留在一般的读报、读文章的形式,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习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全文共 4668 字

+ 加入清单

《塘约道路》由报告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所创作,是记录贵州安顺一个穷山村在党组织带领下,如何从灾难之后的一穷二白中,通过重拾集体化道路,重拾乡约民俗,重拾村民自治,实现惊人蜕变的一篇写实报告文学。全文用字简练、文笔朴实、寓意深刻,读后发人深省、使人振奋、催人上进,个人认为是近年以来被穿越、玄幻、盗墓、神剧充斥的现代文坛浊世中难得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基层三农工作者,对文中所提及的诸项事宜,感触尤深。一些体会、几点思考,以飨读者。

一:从改革到深化改革

“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土地流转中心?”左文学说,“通过流转,把承包地重新集中到我们办的村合作社。”

话说到这,大家发言热烈。有人提出疑问:“把分下去的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是不是走回头路啊?”

左文学说:“我想过了,以前那叫改革,我们这叫深化改革。”——《塘约道路》第26页

与39年前凤阳小岗村的严俊昌们所承担的巨大政治风险相比,今天的左文学们无疑要幸运的多。将近40年的变迁,“改革”二字在我国早已从敏感词成长为时髦词,并正逐渐演变为通俗词。改革从增量转向存量,从浅洼地带步入深水区域。而人们对于改革二字的聚焦点,也已从彼时的方向性选择的关注,转移到了对进度与力度的关切。

民之所望,即为施政所向。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这样一种方式,向党内外、国内外回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要继续改革、如何继续改革、怎样继续改革等重大问题。

一时之间,改革再度成为风靡全国的热词,从农村到城市各个领域、从省到市到地方各个层面,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不断掀起。

当然,改革就意味着变化,就面领着新的选择,就会有争论、有质疑,各个领域莫外如是。在三农领域,学界、政界也出现了各种争论,集体所有制该不该保存、粮食安全重要性是否如故、耕地红线该不该坚持……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只不过,总有一些道理需要我们紧记,总有一些底线需要我们坚守。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三改一损”,体现的正是最高决策层对今时农村改革形势的审度和对各式呼声的正确回应。

“是不是走回头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想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改革?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改革,是为了消除桎梏、提供动力。

39年前分田到户是正确的改革,因为当时的分配制度和产权不清压抑了人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而分田到户所做的,其实就是释放了人的积极性。

今日的农村与当时的农村早已大相径庭。今日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聚集,在农村的都是出不去的和出去了留不住的,这些人或目见或耳闻,大都已知晓外面世界的精彩与无奈,他们一遍遍仰望隔壁村老王家搬砖挣钱修起来的小洋楼,又一次次庆幸地唏嘘着姚员外投资失败血本无归的典故。他们不甘寂寞,却又安稳于此,期望改变,但从不主动求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塘约的老农民们应该感谢那一场洪水,因为它让他们没得选择,只有联合起来,寻求改变。

农民重新联合起来,不是回到“一大二公”吃大锅饭,而是以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保障,将所有权明确到集体、承包权明确到户、经营权明确到土地合作社,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培育自主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就是深化改革。

二:多出了3289.5亩

还有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塘约村在土地确权之前,全村的耕地面积是1572.5亩,从土改到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制时期,一直是这个数目。这次经用仪器测量和土法丈量后,确认的全村耕地面积是4862亩。

没错,多出了3289.5亩。——《塘约道路》第42页

这段话,王宏甲后来在海淀区某大学做报告演讲时也多次提及。我想了很久,也不敢说自己有多么理解他作为一名“局外人”,反复提及这段话、这两个数字的真实意义。我只知道两点,确权以后,农民的地多了。以及,过去的就过去了。

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是对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的确认。确权之前,归属不清、情况不明,造成了几十年来的糊涂账。确权之后,土地权属清晰、管理方便规范、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权益得到维护。

过去的就过去了。对既成事实的尊重,需要一种勇气,体现了一种智慧。尊重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开拓将来。

由此及彼,联想到另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中提到,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对“原罪”的宽恕,何尝不是体现了一种胸襟与智慧。

三:你是精准扶贫对象

谷掰寨有个王学英,丈夫七年前因肝炎恶化死了。家里留下四个子女,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不到十岁。为给丈夫治病,家里还欠下六万多元债……

她成了建筑队拌灰沙的副工,同时还负责做饭给建房的工人吃。这样她就有工资,一个副工一天工资是120元。

政府给她建的新房子有120平方米,在她看来,这就是天堂一般的房子了。她说她做梦都没想过怎么有这样的好事。

左文学告诉她,她是精准扶贫对象。——《塘约道路》第46、49页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精准扶贫的意义,不仅在与将大水漫盖变成了滴灌,明确了扶贫对象,提高了施政效率,更在于因人施策,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许多年来指望在农村“用先富带动后富”迅速实现农民脱贫思路的一种纠偏。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王宏甲所说,一个好的社会,应该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

四:这是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是村民自治

(塘约村村支书左文学在浴桶里想出个村规民约:红九条)

每一条都是警戒的红线,谁踩了红线,就被“拉黑”。

违反九条中的任何一条,就被列入“黑名单”管理。一旦列入,“该户不享受国家任何优惠政策,村支两委也不为该户村民办理任何相关手续。”

“这是村民的基本权利,不能不给办吧。”

回答说:“这是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是村民自治。”——《塘约道路》第70、74页

“村民自治”的官方提法始见于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第四部《宪法》第111条,其中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当时的设想应是为了应对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组织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乡村社会严重失序的现实。通过村民自治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大制度的联接,为村庄发展提供社会秩序,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近年以来,官方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却并未能够迅速、有效、完全接管留下的权力真空地带,而是被地方黑恶势力分走一大杯羹,例如聊城辱母杀人案中的涉黑高利贷势力。村民自治出现“失灵”甚至“失控”的窘境。

“西湖学者”陈剩勇曾经总结村民自治制度失灵的五个原因:其一,村民自治制度不是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民阶层自发生长的秩序,而是自上而下推动的产物,缺乏必要的本土资源,包括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支撑,很容易水土不服。其二,目前的农民,总体上小农意识依旧根深蒂固,民主与法治意识不足,契约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要求他们自治村庄,“未免有点强人所难”。其三,农村精英的大规模流失,加剧了中国农村的治理危机。其四,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乡村民主过程中,普遍“重选举而轻治理”。其五,村民自治和乡村民主建立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基础之上,村民自治制度与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可谓是一个农村,“两种制度”。“如村委与党支部关系的紧张,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的不顺,等等,其根源都可追溯到乡村地区的制度环境。”

回应一下陈教授的“五个原因”:其一,马克思主义也是舶来品,结合中国实际,也能焕发勃勃生机。其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其三,人是用脚投票的。近年以来,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增速明显下降,2015年、2016年分别只增长0.4%和0.3%,农民工返乡与就近务工趋势上升相应。在外积累了经验、技术的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可以带动农村社会治理。其四,重选举而轻治理不是中国特色,更不是农村独有。其五,我们正在大力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

新的自治体制的效能正待验证,但是我相信一点,在今日中国,如果党都办不成的事,那也不用指望别人。

对现状不满,往往就会怀念过去。例如,2月的亚布力论坛,任志强、冯仑等商界大佬呼吁恢复乡绅制度,认为“有乡绅就留得住乡愁,没有乡绅就留不住乡愁,没有乡愁。”

毋庸置疑,乡绅文化在我国农村曾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千年以来,乡绅“在国家政权对基层乡村社会控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充当了政府与乡民之间联系的重要中间角色,兼顾政府和地方利益,为维系地方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的中国社会“双轨政治理论”也认为,自上而下的皇权与自下而上的绅权和族权平行运作,互相作用,形成了“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乡村治理模式。

古代乡绅,大多是告老还乡的官员,荣归故里的商人,或是德才兼备的长者,在暮年为故里发挥余热、泽被后人,无可厚非、令人敬仰。但是今时今日,乡绅文化并不具备快速培育发展的土壤。从塘约的实践我们能够得出结论,靠得住的,只有党、集体和自己。

对现状不满的正确打开方式,应当是努力开创未来。

五、妇女们因丈夫的回乡而精神焕发

崭新的变局使外出打工的绝大多数青壮年返回家乡重建家园,先前撂荒的土地全部种上,“留守儿童”的生活结束了,妇女们因丈夫的回乡而精神焕发。——《塘约道路》导言第2页

留守老人、留守村妇、留守儿童,这是城里人脑海中农村的标签,也是农村的现状。

刘燕舞的《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中曾提及,湖北京山县,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发现父亲没有要死的迹象,儿子就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随后自杀。

留守村妇,承担着过量的家庭物理压力,同时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缺失和安慰,更遭受着来自外界不安全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家庭伦理、社会道德、个人自律、社会规范中,经受着物质、精神、心理的巨大挑战和诱惑。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留守儿童2200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而对于那些青壮劳动力来说,一边是回不去的故乡,一边是融不进的城市。

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让农民融的进城市,也回得去农村。

要进城的,要让他们带着资产进城,带着一家老小进城,成为新市民,并且,在农村还要保留他们的权益,他们的权益,由集体来负责,政府来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习陈全国书记讲话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召开后,州党委对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把学习贯彻陈全国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责任、政治要求,领导带头,层层发动,推动会议精神迅速传达贯彻落实到基层。在前一阶段广泛学习的基础上,为推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持续深入,9月20日下午,巴州党委宣传部召开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专题原原本本学习陈全国书记重要讲话,并对学习贯彻陈全国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再动员、再安排,要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懂到位,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步调行动,谋划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陈全国书记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这个主题,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稳疆兴疆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洞察深刻、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要把深入学习领会、坚定坚决贯彻陈全国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活动内容,再动员、再学习、再安排,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陈全国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会上强调,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要高度统一认识,紧紧围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的安排部署,在总目标的引领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要牢牢把握陈全国书记提出的“一个总目标、一条生命线、两个关键点、一套好机制、四个努力实现、一个良好局面”的总要求,服务大局、创新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会议指出,要积极发挥宣传部门舆论导向引领优势,围绕稳定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坚定坚决地贯彻落实好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的要求、关键举措和重点工作,为自治区、自治州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会议要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视为生命、放在首位。要严肃反分裂斗争纪律,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要严肃宣传纪律,始终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力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郡县治,天下安。”如果说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那么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岗位重要,责任重大,直接决定着领导班子的战斗力,直接影响着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在县域的落实。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但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成为优秀县委书记的一面旗帜,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要做一名优秀的县委书记,就要像廖俊波同志一样心中有党、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唯有心中有党,才能不忘初心,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才不会迷失方向。然而,反观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台上是人、台下是鬼”,有的“占着位子不干事”,一旦让这些干部占了位子,必然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危害一方百姓。

要做一名优秀的县委书记,就要像廖俊波同志一样心中有责、扎实工作。“官之至难者,令也”,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大到改革、发展、稳定,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可以和县委书记扯上关系,可谓“芝麻官、千钧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个官不好当”,“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就需要县委书记自觉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矛盾面前敢于碰硬、敢于作为,关键时刻豁得出去、冲得上去,真正做到知责、负责、尽责,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要做一名优秀的县委书记,就要像廖俊波同志一样心中有戒、廉洁奉公。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特别是县委书记作为县委领导班子的一班之长,更要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廉洁自律,勤于检身。当前,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纷纷落马,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心无所戒,导致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化,以致大搞权钱交易、贪污腐败,最终误入歧途。为此,我们必须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心有所畏,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当“戒”之处绝不能越雷池半步,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1.党员干部关于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2.关于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3.学习县委书记廖俊波心得体会

4.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6.党员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7.个人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8.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安全生产月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钢铁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特别对于我们水电气管理部门来说,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我从一开始工作就在柳钢动力厂的煤气公司工作,民用煤气管理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安全包含的意义尤为深刻。我们天天都在煤气管理岗位工作,时时处处谈到的都是安全,它带给了我们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又凝聚了太多人的牵挂和责任,每一个柳钢职工都能感受到这份责任的重大。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我耳濡目染了许许多多的安全生产事例,我深深感受到安全所带来的深刻含义。安全就意味着责任,一个人的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多地是对关心你的家人负责;安全又等同于效益,我们更能体会到安全生产带给我们钢铁企业的勃勃生机。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和幸福等同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安全!虽然是两个普通的字眼,但却涉及到我们每个人。

如今,我在水电气管理部门工作,更能感受到安全责任的重大,水电气管理工作联系着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安全更是我们平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责任的核心,我们必须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观念,把安全作为第一要素,把安全作为第一需要,把安全作为应尽的首要责任。所以在工作中,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安全,首先是对自己的岗位安全责任制有正确的认识,有熟练的安全理论水平和强烈的安全意识;其次,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按安全流程办事,保证不出现违规操作;再次,要有过硬的安全基本技能,有安全应急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技能,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熟悉安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练好基本功。

当前,“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已经全面展开,我决心在这次活动中,认真学习安全理论,积极参加安全讨论,加强安全技能训练,使自己的安全水平有更大提高。

我为安全献一策

作为一名抄表工,我对领导提出以下建议:

1、对用户使用水电气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防患于未然,杜绝违规使用水电、煤气行为。

2、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由抄表员向用户宣讲等宣传形式普及水电气安全使用常识,重点宣传违规使用水电、煤气行为的危害性,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学习五四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100年前,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爱国运动,在神州大地爆发,英勇的中国人民用行动书写了一首隽永的青春史诗,为“爱国”做了最好的时代注脚。

爱国不拘泥于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国使命,不同的时代,孕育着相同的爱国情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爱国是抛头颅、撒热血,为国捐躯;在太平盛世的年代,爱国是谋复兴、图未来,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前,我们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各自为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抵御外敌入侵,结束军阀纷争,实现民族独立是那一代人的使命,为此,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用献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是爱国者。新中国成立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解决百姓温饱,实现国家富裕是那一代人的使命,为此,在伟大领袖的指引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开放等,中国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国力蒸蒸日上,他们同样是爱国者。新时代,我们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为此,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立志做爱国者。

爱国不局限于身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不是某一个阶层独有的特权和标签,相反,保家卫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于军人而言,爱国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祖国尊严,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于执政者而言,爱国就是科学管理国家,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幸福康庄大道。于教师而言,爱国就是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等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但在爱国上是没有差别的。无论多么高大上的行业,都需要爱国精神的熏陶;无论多么普通、平凡的岗位,也都可以涌现爱国楷模。新时代,每一个人都要立志做一个爱国者,我们青年人更是要带好头,树立榜样,人人争当爱国典范。

爱国不是口号,空喊不代表爱国;爱国不是空泛,虚头巴老诠释不了爱国。爱国更不是自我标榜、自我陶醉,爱国是行动,是脚踏实地的作为;爱国是底色,是纯真朴素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