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平碉楼自力村作文(汇编5篇)

浏览

7644

作文

5

篇1:开平碉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红彤彤的面庞。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大地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秋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自然也是兴趣盎然。

朗朗歌声唱响青春,阵阵笑声绽放青春——我们出发了!

良久,紧急的刹车见证我们的抵达,古朴的气息难掩新奇的目光——开平碉楼!

一座座样式不一的碉楼拔地而起,糙而坚固的表面微微泛起一丝青铜色,接受着战争与时间的洗礼。碉楼大概有四五层甚至更高,木质的阶梯古色古香,岁月使它发出吱嘎的声音。窗户雕刻的花纹已有些模糊,但仍让人为之震撼。楼层散落着几个小房间,狭窄的过道只足一人通过。缕缕阳光渗入,外面将是偌大天台。整座碉楼美观新颖,却只是用简单的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夯建而成。我们肆意奔跑,感受古朴气息……

“以食为天”不错的,烈日当空,炊烟袅袅,各路厨神大展身手,各大评委纠结不已。

吃饱喝足之际,真正的磨练也悄然而至——割稻谷。田地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是谁在地里铺上一层厚厚的金子。秋波摇晃着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节奏地波动着,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如似一曲动人的乐章。镰刀不断,汗如雨下。收获粒粒稻谷,绽放点点青春!青春的稻谷既已成熟,为何不割也?

绿树成荫,淡淡橘香。绿里透黄的柑橘,蜜汁在味蕾跳跃,微笑在嘴角飞扬。和身边的她收获果实,和身边的她牵手漫步橘园,漫步在属于我们的大好青春……

夕阳西下,期中考试的紧张与焦虑消失殆尽,我们趁着最后一抹阳光,踏入归途。带回了一车的笑声,带回了稻谷的金黄,黄金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平的春节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开平市——著名的碉楼之乡。它比邻港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又名孔雀开平。

开平人和大部分人一样很注重新年的团聚,本来四散各地的家人以及朋友们,一到了新春佳节都会如潮水般回到自己的大家庭里,一起忙活气氛浓重的节日,很是热闹。我们这里的新年应该从年廿五要开始准备了。

准备新年是一件很烦人的事,但这种烦人的事情能跟至亲至爱的家人一起分担的话,就会变成一副祥和的画面。年廿五到廿七这几天里,就要准备年货过年。我们这儿没有像广州逛花市的习惯,所以一盆桔子和几盆鲜花会早早地买好,图个大吉大利、花开富贵,过了年廿八就不会再买这些了。

年廿八那天,我们总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到了年廿九,就是要准备最后的努力:贴对联、对子,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一道工序。跟所有的广东人一样,比较注重“好兆头”,门口上、墙上都得贴上写满吉祥话的对子、春联。

年三十,大家就忙着做一顿丰盛的团年饭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啊!

吃完团年饭,年轻一辈的就喜欢在外面走走,说说笑,或者放放烟花爆竹什么的。在晚上,如果你把头抬起,就能看到大黑幕上绽放着一朵又一朵大小不一的烟花。而长辈们都在客厅里痛痛快快地打通宵麻将。

新年初一,开平人是不会去探亲的,要等到初二才去。拜年时,说上几句吉祥话,就会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在村子里走一趟再回来,口袋通常都会满满的,简直不亦乐乎。

春节的活动在十五就真正结束了。人们又转会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开平碉楼研学之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踏着11月24日的初阳,又经过二小时的颠簸,我们初一(1)班大家庭来到了开平

复古的条纹写出了岁月沉淀的痕迹。

我们大家好不开心,叽叽喳喳地参观讨论。尽管碉楼规模不大,可它蕴含的历史意义,却非同小可。

正值日中,大家又是一阵忙碌。

不就是做饭吗?在家一年365天一日,三餐不照样,粗茶淡饭的过了。哪有那么容易。——烟熏的人眼睛,火辣辣的睁都睁不开。

即便如此,经过一小时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后,开饭了!大家十人左右一桌,端起碗筷。

我四处张望,只见冯老师温和地把肉夹给她粉雕玉琢的女儿,我心下一动——原来冯老师严肃课堂的背后,也有着这样一副温情。

再看看南老师、萧老师、李老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家庭,至亲的家人。却也要抽出大量的精力管教、培养我们。

我心里生出一股暖意及敬佩之情。大多数家长陪同着一起来了,极少数家长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但那些同学不也照样我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吗?这不是把我们当做他的家人了吗?这俨然是一个由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集体。我们缺一不可,独一无二!

太阳烘烤着大地,发出滋滋的声音。

拔河比赛,让我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收割水稻的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一粒米的来之不易,也体验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当我满头大汗,喊累喊热时,妈妈问我:“你知道以前外公外婆一天要割多少地吗?”我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瘫坐在地上。

“一亩地。”

她的答案让我沉默地站了起来,用眼一扫广阔无垠的大地,心中不免唏嘘。掺杂着一丝沉重,一声不吭地继续割水稻。

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坐在舒适的大巴上,走在来时的那条路上,这辆车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对劳动的体验,也触动着我们对师长感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开平的春节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的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子和被子都清洗干净。

除夕夜家家户户热热闹闹。主妇们准备了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除夕夜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没有除夕夜那么喜气洋洋。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吃完饭,大家都会向亲戚家、朋友家拜年,然后还可以一起去酒楼谈笑风生呢!

初二初三,嫁出女纷纷回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什么饼干、糖果、爪子呀等等。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照亮了每个角落。

当爆竹响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狮子忽而翘头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一转眼,春节悄悄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日子里又迎来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开平碉楼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后一天,带着探完亲(和写不完作业)的烦躁,我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看到了写着开平碉楼的牌子,便顺路去了。

走进自力村碉楼群,入眼是一座木桥,桥下潺潺流水清澈见底,水边的绿树垂下一根根细丝,投影在水中,像是在水边梳发的女子,妩媚多姿。绕过一圈小山,碧绿的树半包围着一座座楼房,像是一座座绿色的小山,“山”中的碉楼映入眼帘:斑驳的石墙上爬满翠绿的青苔。碉楼地域广阔,每座碉楼都不低于两层,而且碉楼分三种:众楼、居楼和更楼。

据导游所说,明朝时期开平地区土匪猖狂,自然灾害频发,当地民众为了自保,便几户几户地集资,一起建了众楼,每户分一间房,众楼内部造型封闭、简单,少了城市中一座座高大楼房的花枝招展,却多了丝丝轻妆淡抹的美和实用性,碉楼外表的小洞,像是一双双眼睛,仿佛还能眨几下,那是当初用来打土匪的。

村口,高耸挺立的更楼像是村落的守卫者,站上去,视野十分开阔,青山绿水镶入眼框,使人轻松了不少。走入村中,里面并没有多少村民,据说是因为原先住在里面的华侨大都搬去了外国。居楼坐落村子的最深处,是一些较为富裕的人家独立建造的,生活设施比起众楼更加完善,起居比起众楼也更加方便。

开平碉楼历史悠久,在他人眼里,或许只是一处风景、一个住处,在我眼中,却是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这些碉楼群,是中国民众主动接受西方艺术,同时与本土建筑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反映出的是中国人民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也是中国人传统的环境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即将离开之际,我望向那青山绿水和被树林所包围的墙体斑驳的碉楼,心情似乎好了不少,这是自然的美,是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一种沁人心脾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