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作文网net(精选20篇)

浏览

734

作文

14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哈喽!大家好!好久不见,没错,是我——海洋。这周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红星照耀中国》。下面,跟我一起去走近它吧。

这一本书写了一个不为我所知的红色革命,它给我留下了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象,是那些红军们用那坚强的意志和那必死的决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这本书主要记载了美国记者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他来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和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很长时间关于长征以及他个人故事的讨论,同时也从很多战士的长征经历。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保安顺利到了西安。在这期间他对毛泽东同志以及其他战士的采访会编成了一本书,便是这本《红星照耀中国》。

这个美国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也是这本书的作者。漫长的四个月旅行中,让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及革命的战士们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一个全新而又深刻的了解。

其实这本书让我很有触动,让我感受到了清末政府统治的腐败,以及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残忍与霸道,还有那些伟大的革命先辈斗争的艰苦,让我知道了现在的和谐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以及宝贵。

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同时为伟大而复兴的中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并且要珍惜当下的生活,长大后我要建设祖国报效国家。

我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1936年,正是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剧烈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业红军刚刚结束了长征,在陕北站住脚,而国民党新的围剿紧锣密鼓的展开着。华北,日本侵略军不断蚕食并虎视眈眈地觊觎全中国。

一直以来,由于国民党对中国共共产党人和红色苏维埃的污蔑,歪曲,而新闻封锁又让外界对此充满歧视和偏见。

1936年6月至10月,经过对红色苏区4个月的实地考察和深入访探,斯诺不仅成了第一个深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而且彻底改变了自己对苏维埃共和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观念。回到北京后,斯诺根据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创作完成了轰动世界的经典名作《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篇纪实文学作品,但它能几十年经久不衰,充满活力,重在其客观真实的记叙,生动而个性的人物刻画。《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经久不衰,取决于作品高度的客观真实性。斯诺不畏艰辛,甘冒风险,深入苏区4个月,采访了革命领袖。红军将领,普通战士、农民、知识分子等众多人物,考察了解了苏区党政机关,军队、经济、文化、教育、宣传等各方面情况,反复对比核实,掌握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冷静地完成了全书的创作。正是由于作品客观公正的记叙使作品在80多年后的今天仍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客观公正的叙事立场,成为一座令今天的新闻人仰视的高山。

我们阅读书本书,尤其要仔细体味作者笔下的人物所散发出的积极、乐观和坚忍不拔的革命激情,这是斯诺在中国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而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乡土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20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打开书看到的第一句话讲到了我的内心。

小生活在农村,和邻里街坊无不相识。谁家吵个架了就会去劝,谁家农活忙不过来了也会帮忙。完了大家还会互相说一句,咱们都是自己人。就跟费孝通在书里说的一样,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行为的,我们和邻里之间相互熟习,从熟悉里得到信任,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安安稳稳世代生活在一个村子里。

我和外婆一起住,姨妈家距我们2分钟的路程,舅舅家约10分钟的路程,哥哥姐姐们也都相距不远。还记得小时候放学了家里没人,妈妈就叫我去姨妈家蹭吃蹭喝,顺便帮着带带我的小侄女,教着她牙牙学语。每逢过年过节家里总来大堆亲戚,妈妈总说“快叫叔叔,快叫阿姨”我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愣愣的喊着。我们的“家”可以很小,小到只是爸爸妈妈和我,我们的“家”也可以很大,上至爷爷奶奶下至我的侄子侄女四代同堂。这种伸缩自如以“我”为中心的结构或许就是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提到的最重要的概念“差序结构”。以血缘为纽带,如同石头投入水中的波纹,一层层波纹,一层层亲疏。群己、人我的界限就在这攀关系讲交情的社会关系中模糊了。

但差序两个字也说明了,这种家庭结构不是混乱的,而是清晰、条理有秩序的。“人伦”这一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根深蒂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虽然中国的家庭的社会圈子可以推得很远,但始终免不了人伦差等的次序。从古代的臣子对皇上的忠诚,到延续至今儿女对父母的尽孝,人伦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传统道德观念。

人治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被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乡土社会是个讲传统的社会。在这里“人治”高于“法治”,法律是不起作用的。人治是依靠统治者的权威治理国家的一种形式。但泱泱大国,仅凭借统治者一己之力是不能震慑四方,稳定社会的。“礼”在稳定社会,维护百姓生活秩序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乡土中国的人治就是“礼治”。礼是百姓世代生活所积累下来的传统思想、传统习俗。由此形成一套默认的社会规范配合人们行为以完成社会任务。礼治延续至今,仍是维持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讲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做错了就会受到惩罚,于是默默在心里记住这些,避免触犯这些禁忌受到惩罚。乡下里的人以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习惯和方式去生活,服从老一辈人留下来的规范和要求。我们年轻的一代都是通过父母的教化主动地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克己复礼,安稳生活。

说道乡下的教育问题,不得不提“文字下乡”这一节的内容。我很赞同费孝通的观点“说乡下人愚,这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乡下人多是“文盲”不认识字,因此很多城里人骂乡下人愚笨,愚不可及。但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我们学习文字是为了满足使用文字的需要,但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小小的一个村子想要找谁在村头喊一声即可,想要管谁家借个锅碗瓢盆说一声就行,即使要使用文字,需要表达的含义也不多。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发生阻碍,社会发展不断变动的社会才需要文字来记录含义,用文字交流。抛开文字的问题,现代很多人看不起农村人觉得他们迂腐,固守旧思想旧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记得一次跟同学谈起我妈妈不会使用手机,竟然被同学嘲笑。乡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新思想新潮流很难进入他们的生活,跟不上时代固守旧观念是很正常的事情,仅凭这样的原因我们就嘲笑他们未免太过刻薄。而且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不同的。城里的孩子不会捉蚂蚱,不会下河捕鱼我们又是否能说城里的孩子愚笨呢?我们只是掌握的知识不同罢了。要改变乡土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明白乡土性的思想方式才能更好的推进文字下乡,革除旧观念,让现代思潮进入他们的脑海。

我们家有几亩地,家里吃饭时就上菜地里拔几颗菜,拿几个蛋,照我妈的话说:自己家种的干净又为生,外面的谁知道打没打过药。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封闭性,自足性是它的基本特征。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但顽固的小农经济瓦解的速度慢且不彻底,仍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的根基。农民也离不开泥土。靠农业为生的农民是粘在土地上的,“土”是命根子。土地是固定的不流动的,以土地为生的人自然也就靠着这一片地一代代生活下去,很少有变态。土地对于我们来说是生活的延续,经济的来源,去世后的归宿。“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中国人对于土的依恋深刻,不会轻易改变。

后来我们离开了老家,住到了到城市里。但总是能时不时的想起村子里的人聚在一起时那种温暖的画面。城市里生活节奏快,路上行人低头匆匆而过时脑海里总是会怀念起在乡间路上碰见不认识的阿姨时,相互打招呼的笑容。回家看到邻居家紧闭的大门后也会怀念在乡下住小平房放学后挨家挨户串门的场景。甚至在超市里买菜为了斤两数而斤斤计较时更会记起邻里间将收割的蔬菜粮食互相分送的亲密。村子里的生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日复一日,谁也没有想要去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闪闪的红星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闪闪的红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潘冬子和胡汉三剧中的话成了街头巷尾人们挂在嘴边的话。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我是党的孩子,要听党的话,成了人们的话题,剧中的潘冬子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成为一名红军战士,这部片子我看过几次留过几次泪,从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片里的插曲至今还会唱。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在看完《闪闪的红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还经常会哼起这首好听的歌曲。

原来,我一直以为以前的人也跟我们现在一样,吃得饱,穿得暖,过着幸福的生活。自从看了《闪闪的红星》之后,我才知道,旧社会在中国的土地上有很多很多像“胡汉三”那样的地主恶霸,他们欺负穷人,剥削穷人。还有许许多多像“潘冬子”和“春伢子”这样的穷人为了过上好日子和他们作斗争。

让我惊讶的是潘冬子和我差不多的年级,可他和胡汉三的斗争中表现的却是那样的坚强勇敢,还很机智。真佩服他!妈妈告诉我,潘冬子还是我们江西老俵呢!作为他的小老乡,真为他感到骄傲!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闪闪的红星鼓舞着潘冬子他们用坚持不懈的斗争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读后感模板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自有红楼以来,论者多多,大都对宝黛爱情称颂有加,对宝钗小姐也偶有赞词,独对王熙凤女士视若“最毒妇人心”的典型带表,小子专喜打抱不平,且言上两句。这王熙凤实在是优点多多.

第一:孝敬长辈

象贾府这样的人家是不愁吃不愁穿的,老人也不需要儿孙端茶送水的,所以,孝敬主要的表现就是尽量让老人活得开心一点。老太太在一群儿孙中最喜欢的就是宝玉了,可宝二爷从来就没让她老人家舒心过,正经书是从来不好好念的,三天两头的要摔玉,偶而还“害人”跳跳井,您说,摊上这么个活宝,老太太能开心吗?别的姐妹,也没看见谁有空把老太太逗乐了。倒是凤姐,最能明白老太太的心意,有事没事就能把她逗笑了,凤姐是“财迷”,陪老太太玩牌时总是故意输钱,目的无非是让她开心而已。凤姐有一回过生日,她那个混帐男人居然要拿出剑来追着她砍,您说,她心里多窝火呀!可是,在老太太出面调解后,她也就不吵不闹了。所以,至少比起宝玉以及他的那几个姐妹,凤姐算很孝敬长辈的了。

第二:恪守妇道,嫉恶如仇

凤姐的老公贾琏有个族弟,名叫贾瑞,这人更加混帐。按说贾瑞的爷爷还是教书先生,他本人也读了不少书,可他居然打起了他嫂子---凤姐的主意.这要换了一般的人,说声“no”也就完了,可凤姐是谁呀?她眼里可容不下沙子,对这种狼心狗肺的东东不给点颜色瞧瞧,说不过去呀!报告上级?不行,怎么能让老人操心呢?自己来吧。于是,贾瑞上套,就在大冬天冻了一夜,活该!按说这事就完了吧,可贾瑞大概是冻糊涂了,色心不死,接着来。凤姐可不是好惹的,你还不死心啊?苦头没吃够!于是这回,贾蓉贾蔷一人收了他五十两银子。从此,贾瑞再也不敢往荣国府跑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凤姐对于婚姻是忠诚的,而且她不象一般的女人那样,她能够用自已的力量去惩罚恶人,比只会哭哭啼啼找妇联的人强得多了。

有一次,凤姐的公公---老流氓贾赦看上了老太太的丫环鸳鸯,可他自己又不敢说,于是托她的婆婆邢夫人找到凤姐,希望她去找老太太说。前文说过,凤姐很孝顺啊,自然不能指着贾赦的鼻子大骂:“你这个臭流氓!”可是,她又那么的嫉恶如仇,自然也不能帮他的忙啊!于是,凤姐就展开她的聪明才智,三十六计,躲为上计。最后邢夫人在老太太那碰了一鼻子灰。百善孝为先,老流氓的行为又确实让人不齿,凤姐该怎么做?能有比躲开更好的办法吗?不失孝道,不为非作歹,凤姐,难能可贵呀!

第三:友爱弟妹

有一次,宝玉和那一群姐妹们要开什么诗社,没银子,找管家婆---凤姐拿银子,按理说,荣国府的日子早就过得紧巴巴的了,凤姐不给,也说得过去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们”的道理凤姐还是懂得的,二话不说,银子摆上。还有一次,贾环和丫头赌钱输了赖帐,凤姐见到了,把他骂了一顿,出钱替他了帐。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凤姐对弟弟妹妹也是很好的,这样的嫂嫂,没话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记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是由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危险。进行实地的采访。那里面记录的都是红军真实的情景,那里面反映出了红军的条件,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所作所为,向全世界报导了红军的所有情景。

红军是我们所有人都明白的,它就是中国共产党,它是我们所拥戴的一个党。可是对于红军的真实情景,我们大家都是鲜为人知的,在埃德加·斯诺的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红军的情景是多么的艰苦和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艰难的情景下,红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这种造成这种的原因就是红军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是为人民而着想的,它为人民做出的所作所为才换得了人民的信任。

一个人只要去为他人着想,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红军之所以发展的壮大,就是凭借着人民对它的信任。

红军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可是依然不会忘记人民,他们会尽力的接济于人民,哪怕自我是再苦再难都不会忘记他们。红军虽然自我几天几夜没有吃的,可是他们对人民的态度依然是十分好的,他们在人民的心中是十分伟大的,是十分能够值得信赖的。

红军在人民的心中份量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是他们换来了抗战的胜利,是他们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习红军的这种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抗战到底的精神。

我们是新中国的小主人,我们都不能忘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时刻的记住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自我的性命换来的。我们应当为祖国增添更多的荣耀,为祖国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让中国这个大家庭永驻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冥冥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着我们在向一个方向靠近,又仿佛所有积累下的困惑、忧虑、不解在刹那间得以理解和融通,当我们在现今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拼搏人生时,当我们时时惊诧于人世社会中种种有悖常理之现象时,一丝隐约的不安抑或是顾虑涌上心头,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人们到底缺失了什么?到底是趋于一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课程——《弟子规》,顿悟间,忽然怅然若释,一切的不解和疑惑都好像有了方向和答案,“人生难得顿悟之时啊!”,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体会、分享,我深入并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凝结的精华,感受到了先师孔子总结的《弟子规》中其包罗万象的为人之道、处事哲学、行为准则之魅力,恍然明白:这才是做人之根本啊!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多么经典、深刻而又质朴的内涵啊,纵观世界,哪个国家有我们这个民族积累了五千年的文明史,为后世留下了诸如《弟子规》这样的传统文化精髓瑰宝呢!但非常现实的客观问题是,一方面,我们有着宝贵的传统文化精神遗产,另一方面,国人却多数无从得知甚至是排斥误解,舍本逐末地在世俗名利场上竭泽而渔,一代又一代丢失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做人处事之根本,以致于社会上才有了如此之多的冷漠、无情、虚伪、失责甚至是道德沦丧,君不见,从“我爸是李刚”到“官员醉驾公车撞人事件”,从“复旦学子冷视黄山救命牺牲警察”到“云南中学宿舍再现学生自殴致亡事件”,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网络或新闻上看到一幕又一幕的令人惊叹之举,太多太多无法理喻、违背常规的事件一次次肆无忌惮的冲击着国人的道德神经,痛定思痛,从深层次剖析,这难道不正是一种道德行为准则和人生价值观的缺失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幸得以有机会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弟子规》,探求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才不枉对于生命旅程的价值,一份厚重的历史责任使命感顿时激情澎湃于心头,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身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继承的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从自我做起,身体力行的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同时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体去逐步了解、学习、接受和行动起来。

“传承文明、继承祖训”,让我们慷慨立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优秀道德品行,共同开启一份“责任、使命、行动”的规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其中,《掩耳盗铃》这篇小短文,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想偷一口钟。这人想把钟背上就逃跑,可是钟太重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砸碎,刚一砸就有很大的声音,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捂住。这样只会骗了自己,而不会骗了别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能让我们心静下来;会给我们一生照上诗意的光芒,是我们的一生都有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相伴;能让我们的体悟到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__的重要资料。__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__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敢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共匪”、“赤匪”。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__曾被当做“赤匪”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__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__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为了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应更多的阅读类似的书刊。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着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斯诺同__、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最棒的中国名读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少年儿童的营养品。

曹操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他热爱幻想,喜欢冒险,鬼马精快,开朗幽默,正义善良,他有许多好朋友有:诸葛亮,貂蝉,小乔和死党张飞 。

内容我慢慢讲个你听:在这个无聊的暑假里我(曹操)就决定离家出走,我把地皮掀起十层发现了5点61分夏令营,夏令营有全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捞,孙权老想成为他的主人,这样他就可以卖水果捞来攒钱,但总是被我和张飞,诸葛亮给打败。为了寻找影子,我要再去一次5点61分夏令营,就像梦中的小乔一样勇敢。如果你遭遇过奇异雹,制服过变形的水龙头,那么你一定喜欢我和火焰姐准备的“鱼子酱”宴会,让我惊奇的是连红鲤鱼都想来尝一尝。为了寻找影子,我参加了很多活动,其中包括帮助土豆星的孩子保护自己的星球。软石头带我找到了影子营地,我出了一个使暴躁的兔子公爵想得拔光所有毛的问题。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这个小孩机智灵活,不像三国曹操心狠手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星闪闪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完了《红星闪闪》这本书,知道了父子情深。

《红星闪闪》里面是红军打国军,发生在一九三五年,地点在钱庄。主人公有两位,一个是龙岩,另一个是龙岩的儿子龙尽。一天,龙岩和龙尽在地里面干农活,突然修竹哥来叫龙岩和龙尽这一对父子扮装成乞丐的样子去找老连长。在找老连长一路上,这一对父子吃了不少苦头呢!最后他们找到了老连长。老连长正被反动派抓到了,严加审问。这对父子的行踪被狙击手发现了,于是朝龙尽的头上打枪。但是被龙尽父亲发现了,于是挡了那颗子弹,正好打到心脏。于是,龙尽生气了,要为他父亲报仇,并且把老连长给救出来了。

龙尽和龙岩父子情深似海,让人为之动容。我的爸爸对我也一样好。

我上一次考试没考九十五分以上,情绪低落。爸爸看我伤心的时候,爸爸疑惑的问我:“你怎么回事,有事我和你一起分享。”我和爸爸说:“我考试成绩不理想,平均分才八十八分啊!”爸爸拍拍我肩膀说:“没事我们一起看电视吧!”我说:“好的,谢谢爸爸原谅我。”爸爸又说:“有一句古话叫作:父子情深,我说的没错吧。”后来,还给我买了一架手控无人机和摄像头。

我想爸爸说的是对的。如果爸爸需要帮助,我也会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翻开这本书,看不到惊险的情节,看不到激动人心的场面,更没有华丽的词章,书上的字字句句如涓涓细流般流入人心,让人感受其中的父爱,以及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如和风细雨般款款相慰,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鲜花与掌声簇拥时,在信中劝导他谦虚,在成功的路上不惧孤独,走自己的路。读傅雷的第一篇家书,都感觉他心中的欣喜与激情都从他的笔下倾泻出来,无论是面对挫折还是面对成功,傅雷始终在教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他平易近人,朴实自然的话语,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是对儿子人生道路的引导,是给儿子的哲理启示。

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不含杂念,保持对音乐的追求,保持心灵的纯洁,无惧孤独,才是坚强的最高境界。

初读傅雷家书时,我对书中涉及有关艺术的东西有点不懂,并感到无聊,但慢慢读下去,傅雷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对诗词韵律的深厚造诣,让我慢慢沉浸到了书里,傅雷从未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他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引导,也造就了傅聪艺术上的成功,和傅敏教育上的成功。

书中还有浓浓的爱国之情贯穿了整本书,傅雷告诉儿子,要以国家的支持,亲朋好友的厚望为动力,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并拥有对音乐不断钻研的决心。

傅雷式的中国传统式教育,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是最成功的教育,他与儿子成为朋友,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父爱深沉如水,信中的字字句句,如黑白画面奥鹏浮现在脑海中,令我为之震动。

傅雷家书,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良药,也是孩子理解父母的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我会用英勇,顽强,勤劳这三个词来形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的内容。

英勇的意思是英勇:勇敢出众;勇敢出众的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每个人物都英勇善战。比如在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英勇、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这就是他们英勇的一个方面)。

顽强的意思是顽强:强硬;坚强。勇敢出众,强硬不屈。比如在第五篇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长征这么的不易,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还活得很好,说明了中国解放军的顽强。

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人民解放军都非常的勤劳、能干。这也是人民解放军对战国民党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所以我认为用英勇、顽强、勤劳来概括红星照耀这本书是非常完整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彭德怀很多,怀他小时候的经历并不是很好,但是他却没有对这个世界没有信心。他17岁带领饥民去攻打粮仓。说明了他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

我从红星照耀中国的一段中,“在表演途中我突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是我才看到他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边的一个小号手身上。”说明了他很喜欢小孩子,也没有官架子。

我从“长征途中自己的马让部下们骑。”说明了他是一个很有兄弟情的人,也体现了他没有官架子,身为一个长官却把自己的马给部下骑。也说明了人民解放军与人民之间没有距离。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所以我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最喜欢的人物是彭德怀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一页页发黄的纸,一个个灵动的文字,记录了大宋王朝时期宋江一伙的故事!

在一百单八个好汉当中,我喜欢李逵的耿直、入云龙公孙胜的神通广大、宋江的仁义、小李广华荣的神箭,还有义勇的大刀关胜、飞檐走壁时迁、托塔天王晁……但我最爱他们的精神--忠义。

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冰释前嫌、不顾一切地冲在前线。在征服河北田虎的战争中,李逵、鲁智深众人被乔道清抓获后。乔道清试图将他们劝降,但他们誓死不从!这就是一条热血好汉对国家的“忠”。兄弟有难时,不惜一切解救兄弟。朱仝义释宋公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就是情如股肱的兄弟之间的“义”。梁山好汉用行动证明,他们顶得起“忠义”二字!

梁山好汉还有另一种品质:打抱不平。虽然他们经历了炮弹,箭矢,也被奸官、污吏的暗算过,但怎么也打消不了那一颗赤子之心。鲁智深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李逵听说宋江夺了刘太公的女儿,一气之下回到山寨砍断杏黄旗...因为他们对处于水深火热的普通百姓有一种亲近、怜悯的心情,他们为全天下的百姓打抱不平!

水浒传》中的好汉们虽然到后来结果不同,但他们的心相同,都有一种情怀,一种忠义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乡土中国》一书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老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期间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讲稿整理编写而来。这本书虽然历经七十余年,但栖它的研究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书里自对我国的很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层次剖析。

我对该著作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我认为这部社会学巨著不应在当今社会受到冷落。反复读了《乡土中国》后我有三点感想:

一是中国人的安土重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属于农业文明,中国是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整个中原文化都建立在对土地深厚的依赖之上,所以我们和许有外国、游牧民族、水上民族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们不随意更换自己的住房。如果遇到拆迁这样的事情,我们门会较抗拒,中国人对房子有自己的情结,这也是我们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社会除原因。

二是“熟人社会”,由于乡土社会传统,从而着成了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

乡土社会发源子村落。在一个村子里,周围的人都是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大家都依靠着同一块土地生活,彼地相互信任、依赖。也由比形成了一个由私关系引由面出的“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

就像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荡出涟漪一样越靠水波中心的地方关系越紧密;越远的地行关系就越疏远,因此而形成的熟人社会。关系近的风事好商量,工作开绿灯;不属于自已人的,便什么事都很难有真正意义展开和作为。

三是婚烟关系。中国的家好做似事业组织,弱的大以做事业大小决定。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妻关系只是配抽。而这恰恰与西方夫妻关系是主轴,夫妻感情主要凝聚力不同。因此在中国社会。夫妻间的感情淡泊是常见的现象。因为乡土社会要求的是稳定,男女之间激烈的情感容易破坏这种稳定,所以中国人不喜欢离婚。因为大多数人对婚烟的就是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即使没有爱情也不影响彼此方间的合作。

以上是我对《乡上中国》主要的感受,。

《乡土中国》这本书除了增切我们看问题的深度,也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我在正视它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地用正确的态度去解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儒商是中国梦的推动者读后感

全文共 3390 字

+ 加入清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引领世界,中国人的道德文明状态却出现了大面积滑坡。传统儒家思想丢失,新的和世界同步的文明价值观却未建立。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市场经济三十年的探索,到今天,我们已经形成了共识,就是市场经济必须以诚信为基石。市场经济如果不能以诚信为基石,它的前景并不美妙,反而非常可怕。这种共识的取得,是每一个消费者在付出了很大代价之后才形成的。这种付出代价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知道了皮鞋可以用纸来做;第二个阶段,我们知道我们买过用硫磺薰的蘑菇和馒头,以及“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从穿到吃,危害越来越大;第三个阶段,就是药品质量出现问题,以“齐二药事件”和“欣弗事件”、“毒胶囊”为代表,当药品质量也不能让人放心的时候,生活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你会感到无处可逃。

今天,当“扶不扶”成为一个问题,“救不救”要先找证据,人与人之间不但没有了热情互助,见义勇为反而可能惹祸上身,“人人自危”不幸成为现实。礼仪之邦的中华大地,对道德文明的重构已经从文化的呼唤变成了现实的亟需。面对现实的挫折和困惑,我们不得不重新将目光投向传统,寻找中华文明原始的智慧之光,从中汲取力量,重拾自信。

“三大制度、文化、精神文明”

在技术上,中国有“四大发明”。在文化思想上,中国有“三大制度、文化、精神文明”,已经并继续影响全球。

第一,秦朝开设郡县制,是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鼻祖。自秦朝开始,废除周王朝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从而确立了“皇帝-宰相”的管理制度,类似于“董事长-职业经理人”的现代管理制度。皇家相当于股东会,皇帝相当于董事长,宰相相当于总裁,其他大臣是管理团队。这套中央集权的体制,演变成今天包括欧美跨国公司在内都采用的董事会体制,产权与管理权分开。

第二,从汉朝的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经大儒董仲舒总结,确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三纲五常的确立,让整个社会步入有秩序、有规则的时代。儒家对各个阶层都进行了系统化的规范,不仅规定了普通人怎么做人,更规定了皇帝怎么做皇帝。

第三,隋朝开始,建立了科举制度。为全球的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建立了人才选拔机制,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等选拔制度都得益于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皇室成员推荐,民间很难进入体制内,也就没有上升渠道。通过科举选拨,基层的人可以进入“董事会管理团队”,宰相可以由民间人士来做。这就导致自隋朝之后,形成“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氛围,社会出现大量私塾,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

这三个方面,包含了制度、思想和文化,形成了文明、秩序和价值观支撑的中国软文化。在这套软文化之下,造就了以士绅阶层为主的中产阶级,既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子,也有“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儒商。这套文化体系,一直在向全世界输出,对世界的影响不亚于“四大发明”。

今天全球商业规则仍然源自儒家思想,讲诚信,讲规则,讲底线。西方人同样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商业讲诚信、讲规则、讲仁义、做慈善,都没有逃出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思想,具有普世性。

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签署的《走向全球伦理普世宣言》,在历数当今世界各种人为的苦难之后指出,没有一种全球伦理,便没有更好的全球秩序。《宣言》从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全人类都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并以耶稣的名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和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支持。我们是孔子的故国,现在倒是没有执行好。现代文明是对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和细致化。这些年,西方人在不断学习儒家思想,并不断自我演变。

新商业文明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认为全天下都是大清朝的,全世界唯我大清最伟大、最富裕、最强大。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忽然发现外国的洋枪、洋炮远远强于我们的大刀、长矛,倍感落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后,在五四运动、破四旧等各种运动中,中国人不断否定自己,学习西方,抛弃自己,脏水、孩子一起泼出去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精髓逐渐被抛弃。过去有儒家思想,有佛教,人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近30年,没有信仰支撑,思想高度真空,导致不断出现突破底线的事情。君子爱财,取之无道。

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去年11月考察孔府,提出要发挥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今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提到儒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要带头,一要遵守法制,行为符合企业游戏规则,例如WTO的规定;同时,要继承“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价值观。我们的核心,就是重建儒商,重建新时代的商业文明价值观。爱财与唯利,是商人的本色,但不能唯利是图,不能越道,要有底线。当然,在取之有道之后,还有见利思义。

对儒商来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真正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层次。

日本现代发达的商业文明,就是把儒家文化和现代的法治结合起来了。日本的企业之父涩泽荣一,著有《论语与算盘》,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精神基础。现在大家推崇的稻盛和夫,也是一位儒商,他的管理思想大多来自儒家。除了日本,韩国,还有我们的台湾,都是儒家和法治结合得很好的地方,出现了一批现代儒商。

重建文明,重建儒商,重建新时代的商业文明价值观,是中国的商业精英下一步要推动的事情。对于重建,我充满信心,因为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大乱之后一定会有大治。

儒商的中国梦

重树现代企业家文明,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本身的价值,就是创造力,但要遵守规则,遵循良知;二是尽社会责任,以慈善推进社会改良与和谐。慈善就是儒家所说的“仁”,是仁的外在表现。

《礼记·大学》里有一段名言:“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最后两句话,东汉大儒郑玄注解为:“仁人有了财富则务于施与他人,以此来立身立名;不仁之人则将身心投入到敛财中去,以追求财富的积累。”

中国商人有这样的传统。孔子的弟子子贡,被称作儒商的鼻祖,司马迁就认为儒学之所以成为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子贡推动的缘故。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时期,张謇就是卓越的代表,他获得财富全都用来引进新的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等。

“仁”是慈爱之心,“义”是正能量,是勇于担当;“礼”是遵守规则,“智”是思想火花,“信”是内心的坚守。

现代意义上的儒商,首先要秉持诚信,为社会创造价值。以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价值,就要从大众利益出发,满足人们需求,这是“仁”;要弘扬正能量,不能走歪门邪道,这是“义”;要遵守规则,做良好商业秩序的维护者,这是“礼”;要有创新思维,善于发现市场空白,把握机遇,这是“智”;要有做人做企业的底线,勇于捍卫内心的良知,坚守诚信,这是“信”。其次是勇于承担社会公益、慈善责任。社会再怎么发展发达,总是有弱势群体的存在,总有泪水和悲伤。面对这些,企业家不能背转身去。“达则兼济天下”,正是儒商的情怀。聚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馈天下之乏,就是现代儒商的担当。

今天,我们谈“中国梦”,中国梦不仅仅是物质和财富之梦,更是精神和文明之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种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和谐、阳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回到汉唐盛世,而是要在物质、精神和文化上,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其中,中华文化的重构又是重中之重。作为这个时代精英的一部分,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企业家要有责任、有使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成为言行合一的仁者、君子、儒商。只有这个群体推动并转变,才能重塑新文明。

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在政府官员之外,士绅阶层是儒家思想和社会文明的推动者。现在,企业家阶层可以扮演类似传统士绅阶层的角色。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全国私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近80%。大部分人在企业就业,如果企业家都能做到仁义礼智信,并施行于企业,进而成为仁者、儒商,那么就能对员工产生影响和示范作用。企业有秩序,社会有秩序,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会提升。

如此,儒商将成为中国梦的推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西北,苦寒之地,夐不见人,飞尘萧索。正值天朝国难,全球之刻。鲜有人知,于崇山峻岭间,村落市镇里,共产党之苏维埃政权已然步步壮大。其人民之军队曰“红军”,甚是骁勇善战,无可匹敌。美利坚记者斯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季夏至开冬登访天朝,深入陕北之革命根据地,期于__、周恩来等新中国之命脉领袖。往往彻夜畅谈,秉烛不倦,其尝调查大街小巷之风土民情,撰写采访数余篇。上自浴血奋战之铁血军人,下至衣衫褴褛之乡里百姓,莫不一心向党。斯诺于回程中思索再三,将党员干部之无私,建设革命之思想,决策阶层之果断,底层战士之勇猛等种种事迹精神整理编合,删繁就简,终得一著,名曰《红星照耀中国》,风靡久矣。

此书予瞻慕久也,今朝终得翻阅,一气读完,大呼快哉。斯诺笔下之红色中国名副其实,苏区,蓬勃发展之一点一滴,均记录在册。有俗语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以旁观者之身份,不计偏倚,描摹昔日之中国图景。无歌功颂德之成分,亦无忌讽贬低之偏激。彻底于人民之立场考虑,于人民之视野评判,真乃人民之肺腑之言尔!不愧于“长征第一手资料”之名。

再观书中之领袖风采:手指江山社稷,口令百万雄兵。以__最为典范,其自幼酷好读书,后因变故退学,自修甚勤,不懈努力,终得五车学富,后于连年征战中步步为营,皆凭于此;尝留学于德意志、法兰西之周恩来,在校成绩尤为优越,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心怀报国热血,砥砺前行;更有__、贺龙、彭德怀、刘伯承、左权等各领风骚。众人之坚毅、深邃、勇猛亦或幽默,均为个人魅力之表现,予钦佩不已。

斯诺之作品同是哲学。于兵粮寸断之最绝望时,共产党之军队迎难而上,竭全力予敌之围剿当头一棒,于敌重重阻击中不渝使命,犹星火置于朽木,敌之打击愈烈,火苗之势愈旺,眼看即可燃遍全中国鲜明之火光!

星星之火,不堪燎原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乡土中国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第一反应是——作为一个由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孕育的子女,费孝通先生写的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

文章开篇即提到“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说明中国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作为农民,自然而然的被视为“乡下人”,因为“乡下人”这个称呼,从褒义上来讲,它表示的是农民淳朴,忠厚,本心做人的性格:从贬义上讲,则带着几分蔑视,意味着农民的愚昧、木讷、迟钝、没见识、没文化、落后的常态。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是经济基础,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其实早就奠定了中国社会“乡土性”的文化基础。农民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是在土地的基础上。农民播种、耕田都要依靠土地。所有的农业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下人对于农业的无土栽培。同时也说明了土地对中国社会有重要意义。

在“文字下乡”一文中,作者说明并阐述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乡民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人们在生活上社会作业都是与一些熟人。这就意味着人与人是直接接触的。而作为文字,字是人与人之间间接接触的工具,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所以,在乡土社会这一熟人社会中,“文字”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人们喜于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所以文字下乡必定会受到一定阻碍。文字作为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传播媒介,要在乡土社会中得到广泛使用,就必须要使文字渗透到乡土社会中。也就是现只有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乡土中国》这本著作反映了中国的实际状况,又是具有很强的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目。

回顾宋朝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原出来的中国乡土社会特有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祥和、安定的社会。而今,在党的领导下,老百姓的日子期盼更富足、祥和的社会生活更让人期待。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成为新一代中国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其中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景公占梦”。齐景公有次得了重病,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个太阳打败了,这让他心神不安。然后齐景公就对晏子说了这件事情,晏子就派人去请来占梦者为齐景公占卜凶吉。晏子让占梦者对大王这样解释:大王的病属于阴性,而太阳是阳性的就预示大王的病快好了。占梦者就按照晏子对他说的做了。齐景公听了之后很高兴并解除了郁闷,没过多久病就痊愈了。之后赏赐了晏子和占梦者两人。

这则寓言中表示对梦境的不同解释就对个人的心理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齐景公就是如此,而晏子聪明的利用占梦者的默契配合,把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这就说明了任何事情只要向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就会取得良好的促进效果。

我看完这篇寓言故事后,觉得心理因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心理素质会带来成功,而坏的就相反了,因此在看待一件事情时,不要存在消极的态度和想法,要想着用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去对待它,这样才能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老师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多少英雄志士为了中国的解放,鞠躬尽瘁、壮烈牺牲。留下撼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如果想知道这些故事,那就请读这本流芳百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由于对红色中国的好奇,而去探寻、采访红色中国写下的一本著作,可以说是概述了未解放的中国历史。其中也介绍了各具特色的红军战士,这些英雄的形象,感染了我。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是他带领我们的中国走向光明。

不厌其烦的为一个外国人,也就是作者,一一解开他心中的谜团。这让我感受到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一丝不苟、乐于助人等精神品质,这让我对他更加敬佩、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乡土中国读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毕业论文将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描述,很有一种社会学中社会素描的感觉,所以这两天闲着的时候就再次翻了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熏陶一下。

这本书真是书如其名,写得十分接地气!甚至连作者自己的小情绪都刻画的十分到位:他被疏散在乡下的时候,同事有些孩子被送进了乡村的学校,这些孩子各方面表现得都比乡下的孩子好,因此老师也总夸奖这些教授的孩子们。他自己听到这种恭维时心中感到窃喜,心想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了,但好在他们还有别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当有一天他看到小学生们捉蚱蜢的场景时,之前的骄傲又一扫而光了,因为那些被老师夸奖的“聪明”孩子却屡屡失败,反倒是乡下的孩子们反应灵敏,一扑一个准。

这段话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到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教授的孩子每天到处都能看到书籍,因此拥有易于识字的环境;而乡下孩子每天都在跟泥土打交道,自然对捉蚱蜢这件事情很在行。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内心也是一阵窃喜的,因为像费孝通这种名家都会存在跟人比较的心态:会为自己被夸奖感到十足的优越感,也会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感到失落。真是个耿直boy,不掩饰、不做作、坦诚。我想他那句流传甚广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多多少少是基于上面的感悟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