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概括(实用20篇)

小时候妈妈给我们讲过很多故事,下面是开学吧为大家整理的听妈妈讲故事的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644

作文

499

华盛顿的历史功绩的经典故事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年,是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它位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其实,在年以前美国并没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美国人民为纪念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而专门建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是多么崇高。

年月日,乔治·华盛顿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他自幼丧父,只继承了少量的田产和个黑奴。岁的时候,就去西部作土地测量员,后来又在俄亥俄河流域领做过土地买卖,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华盛顿成为当地有名的大种植园主。

当时,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英国为战胜法国,竭力争取北美大种植园主的支持,年,弗吉尼亚总督答应把万英亩土地给参加反法战争的富人,华盛顿积极参加了英国方面对法作战,指挥弗吉尼亚地方武装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协助英军把法军赶出北美。但战争结束后,英国却立刻翻脸,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私产,不准垦殖。这一禁令使华盛顿一下子丧失了万多英亩土地,从此,他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坚决反对者。

年月日,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北美各州人民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

年月,北美个英属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这时,波士顿义军正和那里的英军激战,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月日抵达波士顿,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英军以严重打击。

在战争初期,美军打得非常艰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招集来的农民,衣服破烂不堪,没有武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根本不像一支军队,另一方面,美军的后勤供应也极度的困难,士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一连五六天吃不到面包,只好吃马料,在寒冷的冬季,有许多士兵不得不赤脚行军。

相反,他们的对手英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所以,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塞相继失守,到年月,连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有些意志不坚的将领竟率兵向英军投降。

在极端严峻的形势下,华盛顿始终忠于北美人民的独立事业,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以非凡的才干,把原来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和统一指挥的美军组织起来,在战斗中锻炼成长,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他鼓励美军士兵,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战,指出:美利坚人是自由的,还是奴隶;我们的田产应当归自己,还是被劫夺、被毁坏;两条路,一条是勇敢地反抗,一条是驯服,正摆在独立军将士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马背上的小红军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陈赓,在黄埔时代他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人物,人们只知他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英雄,却不知道他还有“三怕”。第一怕是廖仲恺先生,第二怕是彭德怀老总,第三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那就是,怕小孩子。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陈赓感到十分疲惫,掉了队,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

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里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从他的脑海里涌出来。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子,向原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左手触到一件硬物。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然而这时,小鬼已经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这就是陈赓同志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启事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胜利80周年。为了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传承孙子兵法思想和兵学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刊特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

征文以“传承兵学文化,弘扬长征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为基本思想,可以从剖析历史、警示未来、应对挑战、推进发展等多侧面、多角度阐发观点、抒发感想,力求有新意,有思想深度,有时代意义。文章应未曾发表过。征文以学术论文为主,杂文、随笔等文体也可。论文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最长不超过8000字。

本次征文从即日起启动,将陆续刊登,截稿日期为2016年10月31日。

本次征文只收电子文本(word编辑),电子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来稿尽可能按照统一格式编排(见附件),并请在文尾注明作者简要情况(如:年龄、性别、单位、职务、职称、学位或其他身份方面的资讯及联系方式等)。未经采用的文稿恕不退稿。

联系人:公露露 周淑萍

电 话:0531-82660052

13515413943

13589045947

孙子研究》编辑部

2015年12月16日

附件: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文稿编排统一格式

一、文头文尾

文头文尾须附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

摘要:附在文头,以200字内为宜。摘录文章要点或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关键词:附在文头,抽取能反映文章特定内容的单一概念词语,3-5个,多个关键词间用空一格隔开

作者简介:附在文尾,注明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也可标明简要成果。

二、注释体例

(一)凡引用《孙子兵法》原文,可采用文中夹注。夹注使用小括号括起来,放在引文后,并使用比正文小一号字体。

示例

《孙子兵法》认为:“兵贵胜,不贵久”“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作战篇》)。

毛泽东运用“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孙子·计篇》)思想,认真分析抗日战争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日两国的国情。

(二)其他语义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采取尾注形式,需注释处,在文中标明序号,例①②……,尾注格式为:作者/题名/卷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责任方式与题名之间一律用冒号;责任方式为“著”时可酌情省略“著”字,有出版者无出版地亦可。

示例

①许毅等著:《清代外债史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第95页。

三、字体字号

标题请用小二号宋体;

作者用四号楷体;

“摘要”二字用小四号黑体,“摘要”的正文用小四号楷体;

“关键词”用小四号黑体,“关键词”的正文用小四号楷体;

正文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楷体,正文内容用四号宋体;

文中夹注用五号楷体,文尾注释采取五号楷体。

四、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按国家2011年发布的最新标准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开学第一课长征的故事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外国学者斯诺写了一本书,叫《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成为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媒介。80年后,“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湖南站活动中,中国日报美籍记者Tyler跟着采访团重走长征路,记录新长征故事,见证中国沧桑巨变。

中国日报美籍记者Tyler在北京工作5年,他选修中国历史,但对长征了解并不多。“长征很艰苦,长征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低潮期,毛泽东在长征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就是Tyler对长征的印象。

这次采访活动地点主要在湖南湘西、怀化、张家界等地。“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知道要期待什么,我从没有来过中国这些贫困的地方。”正如Tyler在他的稿子里面写到,不了解长征的他,第一次来到中国贫困区。

随着采访行程的推进,他看到许多贫困山区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洋房,一个个家庭脱离了贫困,Tyler说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在十八洞村,龙德成老太太拉着tlyer的手,跟他讲脱贫故事,Tyler觉得特别感动。

“老太太住在这样封闭的大山里,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人生,在这种条件下还很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Tyler觉得自己对长征精神有了新的理解,长征精神就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做到,经历地震等灾难都能挺过去。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但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坚韧达到了极致。”Tyler说,长征的先烈们,为了理想,为了生存,那么艰苦的条件也没放弃,最后完成目标。

Tyler很期待中国的扶贫政策,比如发放小额贷款给村民,教村民养殖技术。“跟长征一样,脱贫也是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费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他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把脱贫比喻成新长征。

“多传递一些正能量。”Tyler希望自己有机会深入群众去了解在这场脱贫新长征路上的发生故事,并把他铭记在心,像斯诺那样写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故事:江苏唯一健在的长征女兵——王文珍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王文珍老人。由于患脑萎缩等疾病,老人开口说话已非常困难,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但只言片语中,流露的都是对党无限的忠诚。

王文珍三岁丧母,五岁丧父,跟着奶奶讨过饭,给人做过童养媳,给地主做过长工,受尽苦难。13岁逃出山寨,投靠红军,结束了噩梦般的生活。她参加的是红军宣传队,队里近200人,全是十四五岁的孩子。王文珍每天排练节目,快乐得像一只回林的百灵鸟。“多亏加入了红军,否则早就饿死了。”

不久她参加红军妇女独立团,成为团里有名的“小神枪手”。1934年5月上旬,50多公里外开来国民党杂牌军的2个营约800人。经过大半夜急行军,已提升为排长的王文珍一马当先冲上阵地,独立团旗开得胜,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王文珍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副连长。战斗后不久,敌人纠集了近六千装备精良的部队报复,战斗异常激烈。王文珍所在的一连负责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激战中她额头中弹,鲜血如注,就是没下火线。

1934年10月,15岁的王文珍伤还没痊愈,就随着独立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因为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她跟着过了两次草地。提到翻越夹金山时,王文珍唏嘘不已,“那么多人牺牲了,心里痛”!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一上一下要走70里路,高山缺氧,风雪漫卷,红军饥寒交迫,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王文珍喘着粗气爬上雪山后,累得再也走不动了,一头倒在一个大雪块旁,发现雪块里露出一截军装。她拨开积雪一看,是两个冻僵了的红军战士,背靠背坐着。看着战友的遗体,大家都泪水直流。

过草地更艰险,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着腐臭味的黑色淤泥潭。天气也怪,一会儿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会儿漫天飞雪,冰雹骤降。先头部队把能吃的野菜基本吃光,走在后面的独立团只能靠挖草根、喝水维持生命。一次宿营后,王文珍去挖野菜,不远处的一个小水塘一片葱绿,连忙奔过去。没想到是个绿色的陷阱,淤泥很快就没过了大腿。她急忙向外爬,越爬陷得越深。情急之中她摘下八角帽一边挥动一边呼喊,战友们赶来了,几根绑腿连接起来扔给王文珍,把她救了上来。

长征胜利后,王文珍换了好几次工作。每一次调动,她都愉快接受。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身为副营职干部的她被调动到偏僻的滨海农场当指导员,有人以为她犯了什么错误,有人劝她找组织重新分配。她没去,“跟组织不能谈价还价”,把名利看得非常淡。由于在战争年代被打断过两根腰骨,身上旧伤经常发作,她怕花单位钱,不肯到省里大医院做检查。家里人硬架着到路边等车去医院,路过的领导要把轿车让给她,王文珍说什么也不肯。1982年从企业离休后,人还没闲。单位有谁病了,她一定会去看望,小两口吵架她会去劝说,邻居闹矛盾她会去调解。职工的孩子上学路不好走,她拄着拐杖到有关部门去找,被大伙称为“名誉居委会主任”。

王老寄语:现在的年轻人,要把地位、职务、待遇什么的,看淡一些。这样,才不浮,烦恼也会少,老人呢,不能躺在功劳本上睡大觉,有一分热要发一分光。这样,才对得起过去牺牲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简报

全文共 58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红军长征80周年的活动简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简报一:

靖远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党的秘密组织较早的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挥师征战过的地方,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渡河西征的出发地。

1936年9月至10月,彭德怀率领西方野战军进驻靖远境内,筹集粮款,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在靖远境内强渡黄河,与国民党河防部队和驻守县城的部队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战斗,并组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从此踏上了孤军浴血奋战的悲壮历程。

在红军长征的征程中,靖远大地上洒下了许多革命先烈的鲜血,留下了无数革命英雄的足迹,使靖远成为一块有着光辉革命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

重温激情岁月,再迈奋进征程。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靖远县充分发挥红军长征胜利经过地的阵地优势,积极开展一系列主题显明、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大力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后代,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忆功臣红色精神代代传

2016年大年初八,“戎马倥偬、血火军魂——开国将领张震宇生平专题展”在靖远县城鹿鸣园隆重开展。

偌大的展厅中陈列着张震宇同志的回忆录、手稿,穿过的军装,使用过的皮箱、公文包及部分书法作品、荣誉证书等78件。件件展品都见证了张震宇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同时展示了一代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翻身解放、为伟大祖国独立复兴、为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前仆后继、浴血拼搏、英勇奋斗的光辉形象。

张震宇,1916年3月出生于靖远,1936年开始从事党的地下革命活动,1938年8月奔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8年9月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戎马一生,历任连、营、团、师、军各级领导,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红军渡河先锋连指导员周纯麟之子女周善明等5人及西路军后人韩晓东、张战平等9人来靖远重温西路军历史,寻找先辈足迹,缅怀红色情怀。

西路军后代先后来到虎豹口渡河战役遗址、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西征公园参观,了解靖远厚重的红色历史,追忆当年先辈们投身革命、舍小家为大家、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的英勇事迹。大家都感叹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国家的强盛需要更多后来人将西路军精神代代相传。

祭英魂携手共铸中国梦

靖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职工在西征公园开展了“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市县两级统战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及靖远县部分乡镇、部门、学校、驻靖企业,组织全体党员在虎豹口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

今年以来,在靖远虎豹口、西征公园、鱼龙山、革命纪念馆等纪念场所,广大党员干部、驻靖官兵、群众学生及社会团体、英烈后人,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缅怀先烈,敬献花篮,表达哀思;面对鲜红的党旗,紧握拳头,庄严宣誓,重温党词;倾听红色故事,真切感受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伟大红色革命精神。

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瞻仰、缅怀、传承、筑梦……通过一次次“祭英魂”主题活动,广大党员们再一次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立场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们为榜样,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继承和发扬他们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他们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紧密团结,严守纪律的西路军精神,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抓教育请进走出育火种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就是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为期3天的靖远县“青少年进红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正式开始;靖远县“红色精神、伴我成长”红色故事讲演比赛如期举行;靖红馆走进乌兰小学开展“六一节日颂经典、红星闪闪传万代”主题讲解活动……

今年以来,靖远县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开展走进红馆参观学习、红色故事讲演比赛、红色经典主题讲解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接受革命传统主义教育,让他们了解发生在家乡可歌可泣、令人感动的革命故事,红军战士们英勇奋战、赤胆忠心的革命精神;通过真实的历史事实,教育引导他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争做有为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争做贡献。

拍画卷英雄壮举永留存

1936年,为确保红军三大主力顺利会师,彭德怀率领中央红军进驻打拉池,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开赴靖远强渡黄河,红军在靖远活动近50天,留下了许多红色故事而备受关注。

继2014年中央电视台重大题材栏目摄制组专程来靖远取景拍摄《西路军》纪录片后,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剧组又来到靖远采访拍摄。

据了解,这次拍摄是为了回顾长征憾人心扉的历史画卷,感悟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长征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摄制组先后拍摄了红军强渡黄河旧址虎豹口的纪念雕塑,乌兰山上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西征公园纪念碑等红军在靖远战斗的遗址,采访了部分知情人和当地党史专家。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详细了解了红军在靖远建立农会、发动群众、筹集粮草、强渡渡河等细节。通过几天的采访拍摄,摄制组成员不仅为当年红军在靖远强渡黄河的英勇奋战而震撼,更对当年靖远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和鼎力援助表示敬佩。

目前,电影《大会师》已顺利完成各项拍摄任务,进入后期剪辑环节,届时将与全国观众见面。

传精神我们重走长征路

为了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大力倡导健康生活,彰显当代青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面貌。今年7月8日上午,靖远县人民广场上彩旗飘扬、人头攒动。靖远县“在水一方杯”重走长征路、圆梦助学行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公益徒步活动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

此次公益徒步活动路程从人民广场出发,经北大街至西大街沿罗家湾社区一路到虎豹口,再原路返回人民广场,全程23公里。

炎炎烈日下,数万名干部、群众、学生踏上红军当年走过的路,感受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艰辛。天气越来越热,人人汗流浃背,但丝毫没有减弱大家一定要走完全程的信心。在虎豹口,大家聆听了发生在虎豹口的战斗故事后,纷纷在虎豹口纪念雕塑前拍照留影。

我们相信,这一刻的记忆,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将伴随他们一路前行。

颂党恩共建大美新靖远

今年5月22日,由省文化厅与省博物馆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西路军西征80周年”大型爱国主义专题巡展活动在靖远县人民广场启动,随后进行了纪念演出。

演出在大合唱《遵义会议放光辉》中拉开序幕,恢宏的气势感染了在场观众。在演出现场,该县通过摆放展板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市民和广大学生讲述红军长征及靖远起义、强渡虎豹口等战斗故事。

6月30日,又一场红色艺术盛宴在人民广场再次上演。为展现光辉历程,颂歌丰功伟绩,靖远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放歌靖远颂党恩》隆重举行。

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之后,庆祝演出在舞蹈《鼓舞中国》,欢快喜庆的音乐中拉开了的帷幕,演员们用他们倾情的表演、优美的舞姿向党的95岁生日祝福。整场演出分光辉历史、共同梦想、大美靖远三个篇章,节目主题鲜明、气势恢宏,通过情景表演、现代舞蹈、歌曲联唱、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歌颂了党的丰功伟绩,展现了靖远广大干部群众在党旗指引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靖远全面振兴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建设家园的“新长征”中,靖远人秉承着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发扬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精神,穿越一切险滩急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续写着新的恢宏篇章。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简报二:

从本月开始至10月21日,将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以铭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时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淑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系列纪念活动包括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展相应的文艺演出,举行烈士公祭活动,对健在的老红军进行走访慰问发放一次性补贴。刘淑慧指出,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壮丽英雄史诗,要突出思想内涵,深入挖掘红军长征胜利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部队官兵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群众参与,积极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平台,精心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要加强统筹协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统筹安排好重要时间节点的工作与日常性工作、宣传工作、重点活动,确保纪念活动圆满成功。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简报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指示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6年6月8日下午,由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和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联合主办,上海茸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回首长征路,放飞青春梦”主题教育活动在工商外国语学校光华楼大礼堂隆重举行。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的20多位老将军在戚泉木团长的带领下莅临我校参加主题活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和传承文化基地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参加主题活动的嘉宾还有本市十几所中职学校校长和共建单位的代表。主题活动前,校长高国兴、党委书记李红兵等校领导在光华楼901会议室亲自接见了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全体老将军,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殷殷百老情,精神是财富

百老德育讲师团戚泉木团长作了“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的演讲。戚团长虽已八十高龄,但讲话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戚团长提到,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既是为了缅怀红军的光辉业绩,也是为了记取长征的历史经验,发扬长征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奋发图强,开拓前进。“要使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青少年”、“老树根深更护花,夕阳依旧映红霞”,戚团长指出,育人根本,立德树人,要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增强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也是百老德育讲师团老同志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他殷切希望工商外国语学校全体学生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教育鲜明旗帜,为党旗添彩,为祖国争光。现场掌声此起彼伏,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让师生们感受到了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党委书记李红兵致欢迎词,他代表全校师生,向出席主题教育活动的讲师团成员,各位领导、嘉宾、兄弟学校的同仁以及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李书记指出,这次活动,既是对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次非常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更是在我们迎接建党95周年之际,重温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次十分有效的实践。李书记强调,我们纪念长征先辈,是因为长征将永远是我们世世代代传颂的精神和力量,信念和希望!我们纪念长征精神,是因为长征,走出了一个新中国!走出了一个民族精神!走出了军魂与国魂!走出了震惊世界的英雄史诗!相信在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将会得到一个有力促进和提升,我们的各项工作也一定会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校长高国兴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高校长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年学生一定要学习长征精神、继承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春风化雨彰显教育真谛,高校长强调,这次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来我校宣讲,并与我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是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肯定,更将会激励广大学生在百老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树立更为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发奋进取,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同时,也衷心希望百老德育讲师团的老将军、老领导们在工作之余,多来工商外学校走走看看,为学校的加快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重温“长征史”,共筑“青春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高亢激越的歌声中,主题活动拉开了帷幕。整个主题活动共分《伟大壮举》、《英雄史诗》和《薪火相承》三个篇章。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表演了配乐诗朗诵《长征路上的丰碑》,讲述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长征小故事《七根火柴》,宣读了向全市青少年发出的《我与祖国共奋进》倡议书,全体学生还一起庄严宣誓:“缅怀长征先烈,牢记革命历程;弘扬长征精神,肩负时代重任;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以我壮志豪情,创造崭新未来。

”市经信委人事教育处汪羽处长和百老德育讲师团戚泉木团长共同为“百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百老讲师团代表还向学校赠送了老将军们的书法作品。学生代表从海军上海基地原副司令员苏荣老将军手中接过火炬,象征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昭示着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全体学生挥动着手中的小国旗,会场顿时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气势恢宏,震撼人心,从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整个主题活动在雄壮的《国际歌》乐曲声中圆满落幕。

传承爱国情,德育创特色

主题活动结束后,工商外国语学校学生们心情激动,一致感觉到能参加这样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活动,机会难得,终身难忘。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既怀爱国情,又树报国志,让“青春梦”与“中国梦”将相辉映。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经受了一次系统化、普及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洗礼,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走进中职学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启爱国主义教育的里程碑,让德育充满力量,共创以德治校、以德树人之宏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的战略决策,我认为很及时、很有必要,它对于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必将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因为,说一句不留情面的话——我们离文化沙漠已为期不远了。

最近翻阅六年前的一份快报,一则《女护士打伞长征遭骂》的报道引起了我的不安,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觉得有必要旧事重提,谈谈个人的浅见。

这则报道的基本内容如下:

23岁的郑州女护士祖曼,跟随央视《我的长征》节目组全体队员,历时250天,行程6100公里,经过9个省,完成了重走长征路。她是26名队员中最年轻的女孩,为保护皮肤,她打起了伞,结果引来一片非议,但她依然故我。

长征队伍刚刚出发,祖曼把自己的脸包着,还打着遮阳伞,生怕晒黑了。当祖曼把自己打伞的照片发在博客里时,立即招来网友谩骂。祖曼回应说,“这对皮肤健康有好处,为什么不可以?”“长征路上,这是我个人的标志。”祖曼说。

该报道中女护士的做法实在不足取,长征精神实在是要切身去体验的。

1934年10月开始的中央主力红军的长征举世闻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许多事迹可歌可泣。后人追寻他们的足迹为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切身体验革命前辈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如何体验革命精神呢?当然是要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地重走长征路(当然,徒步爬雪山、过草地就不必要了)。如果只是沿着长征路线溜一趟,那也太简单了,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乘飞机可轻松“飞”完长征路,只有吃得了那种苦,才能真正体味前辈的艰辛。

报道中的女护士重走长征路,竟然怕晒黑,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是为了炒作自己吗?若如此,我们要敦促她趁早卷铺盖回家。重走长征路不是游戏,而是一次神圣的朝圣!

当然,当年红军也打过油纸伞,但那是为了躲避敌人的侦察,这与女护士打伞的目的截然不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重走长征路是庄严的,是神圣的。若只流于作秀,且不说徒浩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也会唾骂不已,还有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如果他们九泉有知,会多么寒心哪!

长征路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它是一条洒遍烈士鲜血、见证烈士英魂的路,它更是一条光荣的、神圣的路。如果有谁为了作秀,为了商业炒作而亵渎了它的神圣,我们绝不答应!

长征路还是一面筛子,一路走来,它筛掉了不少“秕谷”。队伍中的公子小姐们的娇气,出发前那壮志凌云的豪语,以及途中断断续续地退出,都令我们大开眼界。

我们实在不愿意今后再看到类似报道中的行为,相信这只是组织失误。

愿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伟大的英雄红军

全文共 1948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实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80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经典故事:燕昭王求贤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燕昭王求贤这个历史典故是比较有名的,大家了解故事的内容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湣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齐湣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湣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长征故事激励我前行书信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让我们来听听驻马店泌阳县宋书仁老人讲述他爷爷和红军的故事

“民国二十三年冬天,那次过红军住俺这儿,开始人们有点儿提心吊胆,可是见他们个个都喊大爷长大娘短的,很家常,就放心了。他们做饭用户家(本家)的锅,吃饭先给户家盛。第二天早晨老早就起床了,把睡时铺的稻草收拾干净,整理好,放回原处。又把屋内院外打扫一遍,还把户家的水缸打满,他们用过早饭临走时,还挨家挨户问问丢失啥东西没有。”

宋书仁说,“村上老百姓从没见过这样有规矩有礼貌的兵。部队走后,人们都说,这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真好,在咱这住一搁和(一晚上),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又说,这红军去北方打日本鬼子的,听着真开心,真来劲。其中有位教师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古训,是真理。俺这儿乔蛤蟆的儿子就是这次参加红军,跟部队走了。”

在宋书仁的家中,记者见到了曾经红军住过的地方,茅草屋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带有大院子的砖瓦房。

作为一个生活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享受着革命先人的奋斗成果,是幸福的一代。我所理解的长征精神是一种乐于牺牲,不畏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新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长征,仍然需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征文500字: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8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7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征文500字: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竖毅执着的脚步、顽强拼搏的精神。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他们,征服了千难万险,他们,创造了人间神话。

今天,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在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的喜悦之中,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长征?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现在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机枪的威胁,匪徒的追赶,我们没有必要走长征、学长征。

是的,现在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可曾看过,在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站立不到一节课就支持不住;在教室里,有的同学的家长正弯腰在帮自己的孩子扫地;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我们,缺乏的不正是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吗?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动力,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现代社会不需要娇滴滴的小姐,更不需要不能自理、自立的庸才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在求实、创新的新长征途中,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理想,历史的重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军长征纪念馆的观后感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6月28日,为纪念建党92周年,弘扬“长征精神”,会宁所全体党员参观了位于宁夏固原市境内六盘山主峰之上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此次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当会宁所党员到达宽阔的纪念馆广场上时,眼前赫然竖立着由红一、二、四方面军的军旗组成的影壁墙,在阳光下,“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八个题字显得更为闪亮。拾级而上进入的是长征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分别名为“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四部分内容。这些内容通过红军长征中的遗物、图文资料,以及行军路线图……一一展示出来,带给每一位党员的不仅仅是长征途中生命谱写胜利的震撼,也让党员们身临其境的进行了一场身与心的洗礼。

今天的我们只能从图片、文字和讲解中了解那段艰苦而又雄壮的历史,观者自可以云淡风轻、“置身事外”,走到群楼街道中又是一种为现实的生活,但是半个世纪前祖辈所经历的战争与磨难是应当一遍遍去重温,那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接力。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那些熠熠生辉、充满力量的字眼——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严守党的纪律、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在今天的时代里同样值得我们坚持和发扬。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一种我们值得怀念于颂扬的精神,更是一面洗涤和净化心灵的“镜子”,教会每一个党员如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正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警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红军不怕远

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长征故事激励我前行书信

全文共 1514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传奇将军,88岁的王定烈老人至今仍喜欢在家里穿草鞋。他难以忘怀六七十年前的那些往事。1936年7月,王定烈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5军第二次穿越草地。这一次,18岁的他准备了一条拐棍。

“在草地上行走,随时都可能陷入泥潭。”王定烈回忆说,“每走一步,都先用拐棍这儿戳一下,那儿捅一棍,找到一块能够落脚的地方后再迈出下一步。”进入草地后,王定烈患上了重感冒。两天后,师长兼团长郭锡山见他的病情没有好转,借故把他丢弃在荒野之上。

“幸好政委万汉江赶来,与郭大吵一架,几乎动了枪,才又把我找了回来。”王定烈回忆说,郭锡山在后来西路红军血战河西走廊的战斗中当了叛徒。1936年10月,王定烈随部队开始西征。这支由2万余名红军将士组成的西路军,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兵败在一个名叫石窝山的地方。

1937年3月,敌人包围了石窝山的西路军余部。王定烈和战友们凭借有利地形进行阻击。上午10时,敌人突然占领王定烈所在团的右翼前沿阵地,七八个敌骑兵挥着马刀冲了上来。“一个敌人拨马冲过来,举起马刀朝着我的头顶斜劈下来。好在一个战友调转枪口,将敌人击落马下。”王定烈回忆说。但,王定烈还是被子弹击中。一颗7.9毫米的步枪子弹从他的左后腰穿进去,打穿左肾,之后向上,卡在脊骨间。他当场晕了过去。

苏醒时,已是下半夜了。王定烈在尸体堆里,又找到两名负伤的战友。第二天,他们找到一个独屋,里面有二三十名红军伤员挤躺在一起。于是,他们走进去,也挤在一起,晕晕乎乎地睡着了。“突然,一挺机枪从窗户里伸进来嘎嘎怪叫,满屋的人立即被扫倒一片。紧接着闯进来的马家军手举马刀一阵疯狂乱砍。”王定烈比划着手势,“我的头被猛击一下,一下子又昏过去了。”

记者注意到了老人的伤疤:耳根上部的一条刀痕深及半个脑门,左右手各有一道伤深及骨的刀疤。当时,王定烈戴的棉帽上,有一个铁片做的“耳朵眼”,恰好挡了一下马刀,才使他的半个脑袋没有被削去。他手上的刀疤,则是在遭到刀击的一瞬间,本能地护住头部而被砍伤的。

等到王定烈再次苏醒时,天色已近黄昏,屋子里的其他人都牺牲了。他挣扎着站起来,摇摇晃晃沿着小路走了。两天后,他还是被马家军俘虏了。王定烈和被抓来的其他西路红军,被关押在甘肃省甘州(今张掖市)。天气渐渐变暖,几乎每天都有死亡的战友被抬出去埋掉。他身上的刀枪伤口,四处化脓,腐烂发臭,生了许多白花花的蛆虫。

“一天,来了一位身材修长的女护士,她仔细地为我擦洗伤口。当擦到腰上时,她‘啊呀’尖叫一声,捂着嘴转身跑了。原来,伤口处生的蛆已经结成了团,扑拉拉地直往下掉。过了一会儿,女护士又转回来,流着泪用纱布将一团团的白蛆从伤口处拨下来,把腐臭的烂脓一点一点地用盐水洗干净,整整用去了一大堆纱布。”王定烈回忆说。

后来才知道,这个女护士是地下党派来专门照顾重伤病员的。在她的照料下,王定烈的伤也渐渐好转。这时,叛徒郭锡山企图劝降他。

“我在团部当书记的时候,和郭锡山打过几个月的交道,知道他的德行。这个家伙打仗不行,平时讲吃讲喝,干部战士对他都很反感。”王定烈回忆说。然而,横在腰脊上的那颗子弹,卡得他始终直不起腰,在叛徒面前只能弓着背。这让王定烈十分恼火。“在叛徒面前挺不直腰杆子算啥玩意儿!”王定烈回忆说,他牙一咬,心一横,硬是一挺,那颗横着的步枪弹头顺了过来,和脊骨平行,如同动了一次手术。

王定烈的腰直起来了!后来,在党中央的交涉下,王定烈被释放了。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最高职务曾任空军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而那颗子弹却一直在王定烈的腰里停留了16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取出来。至今,这颗子弹,仍被他保存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典故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1:甘拜下风的典故

原句为“敢在下风”。《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秦穆公将晋公子夷吾送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以前曾答应过秦穆公,要把黄河环曲南面的五座城池送给秦国。

但晋惠公执政后却没有遵守诺言。晋国发生饥荒时,秦穆公曾送粮食给晋国,可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时,晋惠公却关闭了两国的粮食贸易市场。

秦穆公决定攻打晋国,面对强大的秦军,刚愎自用的晋惠公反而主动下战书。开战之时,本就对这场自取灭亡之战极度不满的晋国大臣们不但袖手旁观,而后又处处解救秦穆公于危难之时,直到秦军俘虏了晋惠公。获胜的秦穆公表示不杀晋侯。

晋国大臣们纷纷叩头下拜说:“贤君脚踏后土,头顶皇天,皇天后土都听到你的话,我们也敢于在下风头证实听到你在上风头的讲话呀。”“敢在下风”日后便演变为“甘拜下风”。

历史典故故事2:覆水难收的典故

《拾遗记》中记载,姜太公隐居时,家境窘困。妻子马氏不愿与他共同生活,任凭姜太公如何挽留却兀自离去。

后来,姜太后在周文王的重用下,联合各路诸侯攻灭商朝,建起了西周王朝,马氏见其登临高位执掌重权,请求重新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令人将壶中水全部倒在地下,而后让马氏收起,马氏急忙趴地取水却只能收到星点泥浆,姜太公此时冷冷说道:“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复合,好比这倒在地上的水再难收回。”《汉书·朱买臣传》也记载了朱买臣与其妻的类似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3:赴汤蹈火的典故

语出《东汉·晁错传》。刘启继位称作汉景帝后,经常听从“智囊”晁错的意见。晁错主张中央集权,巩固边防,重农粟的政策,并在一篇奏章中具体提出鼓励将士保卫边疆,能打胜仗或坚守不退的就升级,攻破敌人城池或阵地的就奖赏,这样才能使将士们“冒着敌人的利箭和石炮,甘愿奔向滚汤烈火,奋不顾身去拼命”。原句中的“赴汤火”日后渐扩充、演化为“赴汤蹈火”。

历史典故故事4:扶摇直上的典故

《庄子·逍遥游》中引用《齐谐》的记述:“鹏迁往南海时,水花被激起三千里高,它的翅膀拍打着飓风上升到九万里高,它的背如同泰山般大,两翅如同悬挂在天边的云彩,背负青天乘着六月大风飞向南海。”庄子通过这般描述,主要表现无往而不利的精神境界。

历史典故故事5:奉公守法的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国大将赵奢原本是个收税小官,某次他来到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依照法令杀掉了他。

赵胜闻后怒气冲天,定要其以命偿命,赵奢找上门诚恳地说道:“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倚仗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若是您能奉公守法,百姓定会以此为榜样,那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后惭愧万分,当场拜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个中国成语故事的典故英文版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叶公好龙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lived in Chu a person named Chu

Zhuliang, who addressed himself as "Lord Ye".

Its said that this Lord Ye was very fond of dragons. The walls had dragons

painted on them. The beams, pillars, doors and the windows were all carved with

them. As a result, his love for dragons was spread out. When the real dragon in

heaven heard of this Lord Ye, he was deeply moved. He decided to visit Lord Ye

to thank him.

You might think Lord Ye was very happy to see a real dragon. But, actually,

at very the sight of the creature, he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and ran away as

fast as he could.

From then on, people knew that Lord Ye only loved pictures or carvings

which look like dragons, not the real t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个中国成语故事的典故英文版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望梅止渴

Among the outstanding figures of Chinese history, famous either for their

intelligence or treachery(背叛,变节), Cao Cao is one of the foremost.

One hot day, he marched out his troops under a burning sun in a mountainous

area. Bewilderingly(令人困惑地) he lost the way. The journey was long and the sun was

scorching. After their fruitless and tiresome march, all voiced their great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leadership of Cao Cao. They bitterly complained of

their great thirst. The antagonism(对抗) of the soldiers was growing fast and they

were on the verge of staging a mutiny(兵变). The subordinate officers were

helpless to cope with the situation.

Cao Cao, however, in the nick of time cleverly and treacherously gave

orders to his troops to march to the nearby plum trees for a rest and announced

that soldiers would be allowed to eat the juicy sour(酸的) fruit as much as they

desired.

At the thought of the sour fruit the soldiers complaint of great thirst as

well as the antagonistic feeling were quickly forgotten.

Based on the story the later generation formed the proverb "to quench ones

thirst by looking up at plums", to illustrate a case where one takes comfort in

believing that they have already attained that which was expected or

desire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巧渡金沙出神兵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652 字

+ 加入清单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决定到川西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蒋介石急忙派出重兵,从四面八方堵截红军,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长江边上。

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指挥,根据情况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四渡赤水,把敌人甩开后,红军各路大军连日向云南行进,使国民党滇军的主力不敢离开昆明,更没有兵力半路阻截。而后面的追军被远远甩在身后,无法及时赶到。

因此,金沙江沿线防守空虚,敌人暂时无力阻止红军北渡金沙江。中央军委抓住这次时机,当机立断地决定让红军大部队向金沙江前进,准备抢渡金沙江。

1935年4月下旬,中央红军派出一支机动灵活的小部队,装作要进攻昆明,给敌人以错觉,好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大部队同时急速向金沙江边推进。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道天险,它穿行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深山和峡谷之间。江面宽阔,水流湍(tuān)急,难以架桥,更难以涉(shè)水而过。如果红军不能渡过金沙江,就会被敌人围堵在江边的深山峡谷之中,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渡江任务十分紧急。

随着大军向金沙江边靠近,国民党反动派心中的疑云也终于散去。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终于恍(huǎnɡ)然大悟,明白红军主力的动向是要北渡金沙江,于是立刻下达命令,占领了长江上所有主要的渡口,搜光了所有船只,并严令封锁江面。

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所有的船只都已运到江北,国民党派飞机每天侦查轰炸,企图吓阻红军。

经过侦察,红军决定在一个叫皎(jiǎo)平渡的地方过江。这个渡口位于四川会理县与云南元谋县交界的地方。

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这个任务。

干部团的团长是陈赓,政委是宋任穷。周恩来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干部团进行部署,而且由善于指挥战斗的刘伯承担任先遣司令。经过商量,一致决定由第三营担任先遣营。

1935年5月3日,接到任务后的先遣营同志们二话没说,按照刘伯承司令的指挥,都化装成敌人的样子,翻山越岭,不眠不休,足足走了一百八十多里,当晚就赶到了金沙江边。

在离皎平渡口五六十里的地方,红军抓到了一个敌军的奸细。这家伙肥头大耳,胖墩(dūn)墩的,一看到红军战士还以为是自己人,立刻上前搭话。

红军战士用枪指着他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大胖子有点害怕,哆哆嗦嗦的回答:“自己兄弟,别动刀动枪的。我、我们团总让我到江边传达命令。”

红军战士瞪了瞪眼,把大胖子吓得直往后退。

“说!让你传达什么命令?”

“团、团座让把江边的渡船都烧掉,一条也别留给共匪。”

战士们听了,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必须尽快向上级反应。于是大胖子被送到了营部,由刘伯承司令亲自进行审问。刘伯承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会儿,问道:“你说你是来传达命令的?都传达给谁了?”

大胖子摸不清头脑,只知道这是个长官,马上敬了个军礼。

“报、报告长官,我刚刚坐船从对岸过来,还没来得及通知下去。团总说不能给共匪留下一条船。”

得知命令还在大胖子手里,船还没有都烧掉。刘伯承稍稍放下了心,然后严厉地说:“我们就是红军!渡船如果少了一只,拿你是问!”

大胖子一听是红军,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站在那里呆若木鸡。刘伯承让一个战士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

按照奸细的交代,又经过详细地侦察,红军进一步了解到:金沙江对岸驻守的敌军只有一个厘金局(税务局)和一个保安队。一共有几十条枪,并没有正规部队。而且在对岸的河边还停着两条木船,可以抢过来渡江。

刘伯承前思后想,决定好好利用这些情报。先派一个连的战士强行渡江,将对岸的敌人收拾了之后,其余的两个连和工兵连再迅速过江。这样就可以控制皎平渡两岸的渡口,有利于大部队安全、迅速地渡江。

半夜十二点,先遣连在渡口找到了送大胖子过来的船,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还以为是派出的探子回来了,没有盘问一句就放行了。

先遣连给敌人来了个突然袭击,放倒了几个哨兵,缴获了停在岸边的木船。随后用缴获的两只木船将两个排的红军运过了江,留下一个排警戒。

先过来的两个排立刻采取行动,分别去收拾厘金局和保安队的敌人。敌人都没有想到红军那么快就过了江,还没来得及盘问就当了俘虏,被红军战士们缴了枪,垂头丧气地缩成一团。

第一排的红军迅速攻到保安队,敌人的哨兵喝道:“谁?”

刚抓来的一个俘虏回答:“是自己人,保安队的!”

话音还没有落地,哨兵就被红军战士勒(lēi)住了脖子。十几个红军战士冲到屋里大喊:“缴枪不杀!”

哪里用得着红军缴他们的械?屋里的敌军没有一点战斗的意思,都躺在床上抽大烟呢!满屋里气味难闻,烟气腾腾,敌兵拿着大烟枪吓得目瞪口呆,乖乖投了降。有几个敌兵还把大烟枪递给红军战士,以为让上交呢!

第二排的红军战士打到了厘金局,屋里的敌人正围坐在一起打麻将。吆喝声、叫喊声、笑骂声、麻将的哗啦哗啦声……不绝于耳,十分混乱。红军战士装扮成交税人混了进去,趁敌人玩得忘我,将他们一网打荆不费一枪一弹发了一笔财——没收了牌桌上的5000元大洋。

就这样,红军战士们干净利索地占领了皎平渡口,无一伤亡。然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又找来四只小船,连缴获敌人的三只,一共七只船,拉到渡口。从五月三日到五月九日,日夜不停把红军大部队从容地运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这些船工因为帮助了红军付出了很大代价,红军走后,国民党兵重新占领了皎平渡地区。很多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都受到迫害,受了很多苦,但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曾帮助红军渡江。

与此同时,担负牵制敌人注意力任务的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一直在贵州西部绕圈子,与敌人捉迷藏。他们牢记中央军委的嘱托,时而东时而西,忽然向南又忽然向北,有时候在深山老林中停留几日,让敌人伤透了脑筋,牵制了敌人一部分兵力,为大部队过江赢得了时间。

五月六日,他们也来到金沙江边,并于五月九日在树节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他们渡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江边,但这时候渡江战役早已结束,红军早已毁船离去,无影无踪了。

渡金沙江的过程主要是两个字:“巧”和“神”。

先遣连碰巧抓住了敌人的探子,这才能凭借巧计顺利夺船强渡;而对被轻易俘虏的守江敌军来说,突然出现的红军战士就像天降神兵。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红军是怎样迅速过江的。但对红军战士而言,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任何难题都可以成功解决。

中央红军顺利地北渡金沙江,除了在江边与敌人缠斗的战士略有伤亡外,其他战士伤亡很少。这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中说“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场胜利的确可以说是革命形势解冻的先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要从红军长征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团结的力量、纪律的力量、人民的力量,铸牢军魂永不动摇,备战打仗永不懈怠,赓续传统永不变色,践行宗旨永不忘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坚定人民立场,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不断为真理而斗争,奋发有为干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谱写湖北改革发展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