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运气不好的作文1000字【热门八篇】

虽然说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守则,但是生活中也许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运气不好的作文1000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1800

作文

145

篇1:碎片化?不好吗?作文900字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碎片化”,是近年来经常被人们所提起的一个热门词汇。而从它出现的时间和关联来看,似乎和网络、手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碎片化”是什么?就信息碎片化的角度,通俗来讲,就是变得更加多元,却又更加短小了。曾几何时,地铁上虽说没太多看书看报的人,但只有聊天、瞌睡和打电话者谁能否认。而如今,谁能否认一双双盯着手机的眼睛和各式各样的耳机线呢?而大多数人的主要“杀时间”途径,就是微信、微博,从一片片短至几十字,长不过几千字的文章中汲取信息。事实上,这个画面正展示了“碎片化”的主要原因:科技的发展和渠道的多样化。往远了看,电灯的出现,方便了夜晚时间的使用;同样,无线通讯的出现,方便了旅途时间的使用。科学的进步,使我们能更充分的利用每一寸时间。而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微博推特脸书乃至近两年的自媒体,各式各样的信息渠道纷纷涌现,传统电视报刊的流量必定会被瓜分。再加之,这些新渠道提供的是个体之间的信息直接传递,更能让人获得自己喜好的满足和归属感。所以,无论是媒体、社交还是阅读,这种“碎片化”是时代发展方向上的必然产物。

“碎片化”的缺点和负面影响一直备受诟病。没错,它带来的内容短小而粗糙,结构并不完整,确实对于理性分析或是知识获取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许多声音便群起而攻之,指责这些碎片化的内容带来的,尤其给年轻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或是最终怪罪于这个生活节奏加速的时代,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碎片化”如“过街老鼠”抬不起头。

然而“碎片化”可以大声地说:“这个锅,我不背。”从总体上看,这种趋势甚至是利大于弊的。碎片化的内容不适合知识获取,但谁会真的把等车时的五分钟短文当做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呢?那些短小的内容,本身往往就是情感的直接体现,“直抒胸臆”般即时而出的,想要“加工”不如说是苛求。至于是否“碎片化”的生活更容易传播谣言之类,这是传播者、媒体人、监管者的责任,有何过于方式呢?而那些抨击快节奏生活的,很不巧,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技术都在迅速变化、发展中,加快速度、更充分的利用时间才是最高效的。想要人人踱着步子,在公园长椅上坐下,看半天书本的生活,恐怕要等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吧。

“碎片化”的生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影响着人的认知,却实际也是人本身所致。它本身不坏,甚至有益,人们如何运用、监管才是真正的“治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竞争中没有运气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在竞技场上如何取胜?小保罗父子看法不一。作为一名正在考场上竞争的学生,我同意小保罗的看法——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竞争不能靠运气

《龟兔赛跑》这个古老的寓言,从古至今就一直赞扬了乌龟的坚持不懈、踏踏实实的精神,批评了兔子的骄傲。但是,换一个角度看看,如果兔子不睡觉呢?那乌龟就算再怎么坚持,再怎么踏实,也绝对没有赢的把握。它的实力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它也只是赢在了兔子的骄傲和自己的运气上。

当今世界,处处存在着竞争,并且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就像在不停地赛跑一样。在学习上赛,在就业时赛,在科技研究上赛,在市场上更要赛。竞争时,先天条件非常重要。你总不能让手指短的偏去弹钢琴,腿短的偏去跳高,五音不全的偏去当歌星吧!有人会说“勤能补拙”,不错,勤是能补拙,可是再勤也不能让手指变长,身子长高呀!竞争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比方一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他在填志愿时把目标定得很高很高,凭他的实力是达不到的。可他却想:万一,我这次考试超常发挥;万一,别的好学生发挥失常,我不就能考上了吗?可这只是“万一”呀,他并没有把握呀!幸运之神是不会光顾每个人的。他这样自不量力,无疑是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同样,在就业时,只有小学水平的人无法和研究生竞争;科技研究无法让一个文盲去进行;市场经济,让非洲难民和比尔?盖茨竞争看看,简直是天方夜谭嘛!大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力去竞争,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当然,我不否定乌龟的坚持不懈和踏踏实实,但是,只有拥有实力,才会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的把握更大。所以,我要说:侥幸心理不可有,拥有实力才能赢!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必须达到下列三个要求:一是认真理解原文,把握要领;二是抓住重点,说自己最深的感受;三是联系实际,努力开掘。本文符合上述条件,是一篇很好的短论。文章开篇就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意小保罗的看法;既而提出论点:竞争不能靠运气。作者一开始就抓住了要领。《龟兔赛跑》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人们常常褒龟贬兔。可作者却另辟蹊径,提出有别于传统习惯说法的见解。竞争要靠自己的实力,而不能靠运气。这也是作者最深的感受,颇具新意,且有强烈的时代感,文章联系学习、就业、科技、市场等方面的实际,努力开掘,发人深思。文章结尾,以退为进,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既照应了开头,又有利于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得出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对照职能职责看作用发挥好不好发言稿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我市开展的对照职责找差距活动,我认为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进行学习,第一时间动手实施,传达好精神,制定好措施。按科室制定了目标责任明细表,对各科室的职责、任务、标准、时限进行了明确要求,按个人制作了岗位监督公示牌,使来我单位的办事人员对目标人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便于对工作的监督。

通过活动的逐步实施,单位的每个人从思想上渐渐引起了重视,强化了自身的责任意识,规范了各种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短期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此项活动起到长期的促进效果,我想应该从以下四点入手,更加细化的开展对照职责找差距活动。

目标责任更加细化。对照职责找差距,我们应边开展工作边完善制度,把工作中的每一个方面逐步细化到个人头上,在摸索中我们我职责更加细化,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考核,尝试进行工厂化的管理,让每一个工作足迹都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工作中的常规任务、临时任务、突发任务都纳入常态化的管理,把每个人身上的责任细化到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争取不留死角。

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工作日志不仅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缩影,它更是一个有计划的安排,有目的的一个总结,让自身对于工作中的疏漏及时察觉,让自己对工作每天有一个简短的思考,同时便于对工作的考核。我们应探索如何让工作日志发挥出更多的作用,从工作日志中探索工作的更加科学化分工,把忙的人解脱出来,把相对闲的人利用起来,实现单位的高效运转。

交流制度提上日程。工作日志最大化发挥作用我们就需要及时的交流,针对我们这样的小单位,每周进行一个面对面的总结交流,把自己本周的工作重点讲出来,让同事们互相有个大概的了解,对彼此的工作也是一个肯定。同时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听取大家的意见,把工作更加的晚上。有效的交流可以促进我们工作的更好开展,增加同事间的融洽,创新出工作中的方式。

科学考核势在必行。考核是对工作有效的激励,科学化的考核不仅是检验工作好坏的一个标尺,更是对工作态度的正确引导。将目标责任细化、建立工作日志、进行定期交流的最终需要就是科学严谨的考核。我们应全方位对学习、劳动、业务、出勤、卫生、平日表现、特色贡献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考核,从而调动每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单位形成你争先、我创优的良好局面。

对照职责找差距我们正在认真的实施过程中,我相信通过此项活动的良好开展我单位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我把我的真实想法在此说出与大家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对照职能职责看作用发挥好不好五分钟发言稿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坚持以解决“四风”问题为导向,动真格整治庸、懒、散、慢、浮等不良作风,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变“习惯了”为“看不惯”、变“过得去”为“过得硬”、变“还可以”为“争一流”,切实做到“三严三实”,脚踏实地干工作、雷厉风行抓落实,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责任,对亲人的关怀是一种责任,对朋友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等等。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你所处的地位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常说:“权力是人民给的,应该为人民办事。”老百姓拥护他,就是因为他把自己对人民的那份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作为人,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朋友负责,归结起来要对社会负责。而只知为自己负责不知为社会负责,是郁闷的根源。年轻人对社会不理解,但这并不是放弃社会责任的理由。许多有为的青年人,他们也不乏骄人的业绩,这也是他们的社会价值所在,但他们看不惯社会的陈规陋习,因此产生抱怨,甚至愤慨的心理,他们由此还会产生出一种避世的心理。可是,一个人想避世就能避世吗?不可能的!只有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在更大的时空体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人为什么要有一份社会责任担当的社会心理基础。

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就得对生活报有一种严肃的态度。有责任担当的人,应当自觉地克服那种甚嚣尘上的浮躁心理。正如梁晓声所说,时代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文化的浮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反思精神,保持警惕,不能让文化领域变成浮躁的全民娱乐场,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不能做“娱乐场”的看客。我以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岗位出发,秉持良好的职业精神,拥有洒满阳光的心态,不抱怨,不逃避,不郁闷,让自己的责任不仅体现在自己的身上,也融入亲人、朋友的热切期望,更汇入社会发展进步的洪流。

做事高效,在乎一个“勤”字,同时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勤”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手勤”、“脚勤”、“脑勤”。“手勤”,就是要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确保上级政策传达、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脚勤”,就是要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脑勤”,就是要结合工作勤于思考,从领导的角度思考应该提供什么信息、作出什么部署;从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缺少什么服务、目前有什么要求;从下属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生的路,好与不好都得自己走作文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路都得自己走,累不累,脚知道。每个人的泪都得自己擦,苦不苦,心知道。不是所有的伤痛都能说明,忍久了也就习惯了。不是所有的委屈都能倾诉,想通了也就释然了。不言不语,不是不说,只是不想说;无声无息,不是无心,只是没人懂。有些情强求会伤,有些爱挽留会痛,没必要在乎那么多,因为不值得。人生的路,悲喜都是自己的;生活的苦,累与不累都得自己受。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心中的伤,没人替你擦去泪光。习惯了假装下的坚强,若不坚强,懦弱给谁看;若不伪装,心痛谁人同。经历了流年聚散,体会了人情冷暖;经历了物是人非,学会了自我疗伤。有苦,自我释放;有乐,欣然品尝。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

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感受,一场历练,一次懂得。是人,都有感情,动心动情难免伤心伤情;是情,都有倾尽,牵心牵肺难免刻骨铭心。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能倾心,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倾情,相逢总是那样牵情,相离总是那样无情。没有结果的感情,总要消逝;无法拥有的走近,总会远离。心若近,天涯海角都是相依;心若远,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缘分是天意,靠的是真诚;感情需沟通,要的是坦诚。被人误解时,常常会选择沉默,不想解释也无需解释,因为不懂你的人不配你去解释。被人委屈时,往往会难过,不必辩解,辩解也没有结果,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理清,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有些选择是无可奈何,有些失去是注定的。与其无法言说,不如一笑而过;与其无法释怀,不如安然自若。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梦,没必要拿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征途我的人生我做主!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人生旅途,总有些期待不能如愿,总有些渴望不能实现。多少在乎,与自己无缘。多少现实,又是无奈心间。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终归无法再继续;有些情,失去就是失去了,其实原本就不属于自己。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今天陌生的,是昨天熟悉的;现在记住的,是以后淡忘的。

不是人生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人生。人生是一场跋涉,走久了,才知心酸,才知艰难,才有坚韧,才有渴望。前方的路,尽管遥远,尽管颠簸,但脚步依然,追求依然,方向依然。人生几何,总有些坎坷需要跨越,总有些责任需要担当,不断的跌倒,才有不变的顽强与收获;不变的风雨,才有不断的历练与懂得。生命的路,不能选择的是放弃的路,不能拒绝的是成长的路。做生命的强者,且行且歌。

[人生的路,好与不好都得自己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英文写作不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中国考生来说,英文写作一直是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那么考生为什么会畏惧英文表达呢?为什么有些考生背了一两万个单词却仍然写不出好的文章呢?找到了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就真正抓住了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英文写作困境可以归纳为三类:

困境1:面对一个题目,根本无话可说,即便用中文,也写不出内容。

困境2: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但英文表达支离破碎,完全不能用英文阐释清楚自己的观点。

困境3:有话说,也能用英文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但写出来的语言“满篇尽带Chinglish(中式英语)”。

那么该如何走出困境,真正并有针对性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素材!

面对一个话题,考生之所以无法写出连贯的文字,是因为缺少写作素材。那么素材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言之有物”中的“物”。无论是四、六级写作,还是考研写作,或是雅思、托福、GRE、GMAT、SAT写作,考生之所以无法取得高分,根本原因在于其日常积累的英文论证素材以及论据素材过于贫乏,根本无法将零星散落于大脑各个角落不成体系的素材组合起来,形成一篇逻辑严密、语言优美地道的文章。因此,英文素材的积累和素材库的建立可以真正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和广大英语考生提高写作能力,走出英文表达困境。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英语写作素材包含两类:一类是论证素材,即对于论点进行理论分析的素材。例如:论证竞争机制的重要性、论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论证艺术的价值等。一类是论据素材,即可支持论点的相关事例。例如:“钻石教父”雷维夫与DeBeers公司的竞争促进了整个钻石行业的发展这一事例,可用来支持“竞争机制的重要性”的论证;引用美国政府参与环境保护的例子可佐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贝多芬、巴赫、凡高的例子可说明伟大的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并用以例证“艺术的价值”。

其实,只要多掌握适用于写作测试的英文写作素材(论证素材+论据素材),就已经为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写作的前提。因为,任何语言学习,或者说任何学习过程,都遵循“输入—输出”模式。如果没有输入,则永远不可能有输出;若没有好的输入,则永远不可能有好的输出。因此,语言学习有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听永远不会说,不读永远不会写。这里的“听”和“读”就是输入环节,“说”和“写”就是输出环节;只有输入了好的英文素材,才能在需要的地方进行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记性不好的妈妈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帅气的爸爸,有一个慈祥的奶奶,有一个朴实的爷爷,他们在我以前的习作中都时有出现,今天我要展现的是我的妈妈——一个记性不好的妈妈。

我的妈妈长得很美:个儿不太高,身材匀称,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厚厚的双眼皮,高鼻梁,红红的、小小的嘴唇,弯弯的、粗粗的眉毛像两弯新月,一头卷发,白白的皮肤,爱穿红色的衣服,戴一副近视眼镜。

我的妈妈这两年容貌没什么变化,可记性真的变得不好了,我随便挑两件事给你们讲讲吧!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早早地吃完晚饭,准备出去散散步、逛逛街。临出门时,妈妈对爸爸说:“你别带钥匙了,我提着包带钥匙方便些。”我们尽情地边散步边逛街,到了快十点钟的时候,我们一人提着一袋“战利品”回家了。到了家门口,妈妈突然把手一拍,把脚一跺,大声说:“不好了,我忘记带钥匙了!”爸爸温和地说:“你说你把钥匙放包里啊!”妈妈沮丧地说:“可是我出门换鞋子时,把手里拿着的钥匙顺手放在鞋柜子上了,你瞧我这记性!”紧接着,妈妈只好从包里拿出手机,给奶奶打电话,要奶奶准备好房子的钥匙。车钥匙也锁在了家里,爸爸只好跟一个朋友借了车,开一个小时的车去奶奶家拿回了“备用”钥匙。我当时就想:妈妈以前记性那么好,我的玩具、学习用品找不到了,妈妈却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它们的位置,能在第一时间内帮我找到。可是现在,妈妈的记性怎么不好了呢?一定是妈妈年纪变大了,再加上上班时要管五十几个学生,还要辅导我的学习,要关心我的生活……唉,妈妈一天真累呀,看来我以后得更加认真学习呀,少让妈妈操心。

今天早上,妈妈的眼镜又不见了,她就东奔西跑着在卧室、客厅、书房之间来来往往地找眼镜,她边找嘴里还边念叨着:“我明明记得是放在眼镜盒里的呀,怎么突然不见了呢?难道是我记错了?不会吧。”爸爸便命令我立刻帮妈妈找眼镜,并且表情严肃,有点着急地说:“你以前记性很好啊,家中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你总是快速地找到了;家里有了你,各类物品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了,要用时你就快速地找出来啦,现在你的记性怎么变得不好了呢?你不要太操心了,要注意保养了,多吃点健脑的东西。”这时,我已经找到了妈妈的眼镜,原来就在沙发靠背上和妈妈捉迷藏啊!妈妈肯定是昨晚看完电视后顺手把眼镜放在沙发靠背上了。

这就是我的妈妈,她时常因为记性不好闹笑话,我真希望妈妈能早日变成原来的好记性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碎片化的生活到底好不好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被微博带火的词语碎片化,已经迈入生活五年了,这个词被认为是最符合实际生活的词语,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购物,碎片化社交……

普通人碎片化的一天

6:30:睁开眼睛,翻身拿手机刷刷微信看看微博,哈,小张因为喝醉酒又被他女朋友狂骂了。

9:30:该上班了,坐地铁顺便玩儿手机。哎呀,今天要开会,不准时到又要扣工资了!

10:30:领导好啰嗦呀,我想睡觉!什么?让我讲讲下个季度的工作计划?我脑子有点乱。

11:30:都是这些同事一起吃饭,没有什么好聊的,我还是看一会儿INS吧!

……

23:30:不能再看手机了,我旁边的书都好久没翻了……可是~手机阅读也是一种阅读,尽管这是一篇狗血的四角恋故事……

24:00:关机,不能再看手机了,睡觉!

也许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一天,他的生活被碎片化打乱了。

在碎片化这个词还没有出现时,我们都知道浪费时间是可耻的,可是当碎片化出现后,碎片化却美曰其名为“抓紧时间”,事实上,刷手机和浪费时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碎片化阅读不等于阅读

当你在手机上阅读时,这可能是有很多好处,但手机通常都有一些提示的东西,使得你无法深入思考,脑子也不会动,但读书的话就会自己去感受,就能体会到深层意思。可是手机浏览一下就可以了,没过多久,对方发来了一句话,就离开了阅读界面,不知不觉又在浪费时间了。

碎片化购物不等于购物

许多人都用淘宝,京东买东西,可是人们都在没有淘宝列个账单去实体店购买。可自从有了淘宝,购物好想变成一项娱乐设施。东买买西买买,什么时候都要买,最后买了一堆一点用处的东西都没有,纯粹只是为了炫耀或者好玩。月底账单一出,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怎么不记得我有买这么多东西呢?清理时把这些东西丢掉,还美曰其名“断舍离”,你认为的省钱其实就是商家的商机。省钱,天方夜谭罢了。

碎片化社交不等于社交

许多人都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可当谁发生了一条信息就像条件反射似的,“没空”、“好的”、“呵呵”、“收到”……这些真情的社交都变成干巴巴的语句。再见,都是没有用的。有些人都会在几分钟后或者几小时后才会看一次微信。而这个时候已经不是那个时间了,对方也感受不了什么真情实感。从2015年年底抢红包大战就拉开了帷幕,虽然抢个红包只需要几秒钟,但很多人都盯着屏幕不放,因为红包通常几秒钟就没了,而事实也是如此。

碎片化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一件完整的事情”,碎片化只是一块块碎片,它们并不能拼出一块完整的拼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