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308

作文

12

篇1:驴子的复仇《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没敢有啥期待,因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注定不会有黑帮、动作、枪战、悬疑等等诸多商业元素,而且这还是一部关于知情的电影,难道是回忆?抑或是反思?总之,这部电影一开始并没有让我有太高的期望值,特别是导演和主演基本都属于新晋的电影人,导演李大为还是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大部分几乎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这样的电影你能期待得起来吗?

电影开场了,开头的段落还算是中规中矩,开篇的第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我的经历却又是最荒诞的”,如果你忽略了这个点题的一句话,很容易在后边被导演给忽悠了,因为你想不到他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去,《走着瞧》这部电影居然玩儿起了大杂烩式的风格,恐怖悬疑外加黑色幽默,总归是有点那么个意思,让这部电影整体风格开始变得夸张。怎么会这么拍知青电影?这真的是谁也想不到,男主人公马杰因为杀了一头名为“黑六”的种驴而遭遇生死大劫,他被“黑六”的弟弟“黑七”个盯上了,黑七好像是通人性似得,处处要致马杰与死地,这帮防不胜防的暗算让马杰苦不堪言,甚至一度要和黑七拼个你死我活,这期间种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数不胜数。看了电影你才知道,原来导演只是借知青的外壳,拍了一部“人驴大战”,说起来,这部影片还是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而且还是宣扬人们要爱护动物,还在表达动物或许比人类的思想。呵呵,看过了就是笑笑,要是想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什么知青的辛酸往事,那是没戏了,这根本是一部戏谑之作,胡闹有余,严肃全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陕西方言电影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又是小成本影片的巨大成功

这本该不是一部喜剧片,却时时刻刻拥有喜剧的气氛;这电影本该有一个轻松的结尾,却给我们留下沉重的思虑。

影片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大公社时代,知青马杰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欲火燃裆地的投入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中。那是一个时代的迷失啊,像马杰那样的青年有火红、炙热的革命热忱,却有屁没处放[憋着]。信马由缰的马杰渴望像保尔燃烧自己的生命,到最后差点被黑七给烧死。

影片的最后,成年后的马杰说的一样,“黑六和黑七让他懂得了对生灵的敬畏”下乡的马杰马上发觉自己没有劳动的天赋,他的气质是适合娱乐的[谁不想适合]。于是他用手段骗来了养黑六[种驴]的职位------那个职位确实吃香,我父亲一代在公社里就分配了养猪的任务,结果那些给猪吃的地瓜全被他们给吃了(当然知道自己要吃,也没敢往锅里放太脏的东西),几年下来那些小猪吃的好可就是固执的不长肉,59年很多人饿死了,他们愣是好好地——————可这个马杰却跑去嫉妒人家黑六皇帝般的生活[经常和母驴干促进宇宙繁荣的事],把它弄成了“太监”。

于是就有了黑六的反抗、马杰杀黑六、黑七为哥报仇。。。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两头驴对它们生命尊严的捍卫,而那本应是那个时代的人所应做的。马杰一直在村书记大莲的控制下逆来顺受,而他只能把不甘向驴发泄。在马杰与黑七的对抗中,他笑到了最后,但也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他活着,可尊严丢了。“我自己心爱的姑娘却成为别人的老婆”。

最后马杰觉悟了,他做不了保尔。他把《钢铁是。。。》仍到河流,而那火红炽热的的青春也早已随那时代的潮流滚滚而去。

影片在最后得到了升华,那敬畏生灵的心,还在我们心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喜剧影片《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近年看到的国产喜剧片、动物题材与知青题材的电影中,改编自王松小说《双驴记》的电影《走着瞧》大概是最好看、高妙的一部。高妙之处首先不在于它的“魔幻”或者“黑色幽默”,而在于它设置的双重视界:人反抗体制,驴反抗人。前者冷酷现实,后者荒诞魔幻;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更为微观,并为对前者的仿拟。

对作为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几个主角(双驴除外),观众能很好地理解、接受并轻易地将之链接到他们所熟悉的知青时代中去,比如女生产队队长大莲是体制的象征,马杰是青春、冲动的个人。双驴也是人格化的,但它们的形象与寓指就有点面目模糊,能为各式理解提供足够的空间。

应该说,在“体制——人”与“人——驴”的双重结构中,人(马杰)是尴尬的。他受控制、压迫、规训,同时控制、压迫、规训他手中的动物,那么此时他是什么?看似自主其实并非如此,仿佛悠然周游在他的时代实则只是悬浮在沧海中的一粟。他本质上是被掏空的,是“体制——人——驴”游戏中的棋子,他怎么做、成为什么不是由他定,而是由与他相连接的另外两端决定。

相比之下,反而是两头毛驴更加像知青时代中的极端个体,黑六被“阉割”、被杀死直接源于它的高傲,黒七反抗、自焚则直接源于它为黑六复仇的心理。它们处在“体制——人——驴”链条的末端,却是真正的行动者。这很有意思。两头毛驴在影片中的表演恰到好处,让观众忍俊不禁。但黑六被杀时的主观镜头,似乎能使观众深入它的内心,却显得格局有些小,难使观众与影片中的角色保持冷眼旁观的距离。黑六、黒七得意嘶鸣时的一些仰拍镜头,则有些把电影的格调降低为纯喜剧片的感觉……。当然,这种处理很喜闻乐见,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也无可厚非。

单独地说女生产队队长大莲、马杰或者黑六黒七是主角都不尽如人意,因为他(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成为主角,缺一方不可。“双驴记”或“走着瞧”,不过是个声东击西的小说/电影名,它的重心即不在于驴,也不在于轻浮的逗笑,而在于一种严肃、高贵的“不合作”精神。看惯了那些千篇一律的知青小说/电影,有点另类的《走着瞧》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它没有按照常规套路来拍知青题材或动物题材,戏谑、轻松却也严肃、带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走着瞧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王松的《双驴记》是个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说。70年代,北高村的知青马杰当了村饲养员,遇到了两匹“地主驴”的后代:黑六和黑七。作为种驴,黑六不耕地不拉车,吃香喝辣妻妾成群,这让伙食比驴还差的光棍马杰极为不满。不仅如此,黑六这头驴还狡猾得厉害,知道在大队书记大莲面前耍奸扮苦相,间接告马杰的状,让他挨批评。马杰也不是个好惹的主,耍得一手好鞭子的他背着人常用鞭子教训黑六,但没想到一次失了手,打坏了黑六的命根子。养尊处优惯了的黑六一下子失去了配种能力,没法接受从驴大爷到农民工的变化,倒霉得连命也赔上。本分老实的黑七将一切瞧在眼里,从此跟马杰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人跟驴,都被逼到死角,千钧一发。

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两层明显的含义。一是体制对个体的压迫。知青马杰的愤懑主要来自于大莲队长的的训诫:驴比人值钱;个人价值比较集体财产,反而一文不值。二是个体对体制的反抗:马杰反抗集体主义,黑七反抗马杰虐待。其中驴对人的反抗是故事的主体,幽默奇特,又带有一丝神秘色彩,暗中呼应人对体制的隐形反抗。除了这两层含义,我觉得还有一层意思值得琢磨,就是人的降格。马杰作为体制的牺牲品,被迫下乡插队,他不满个人意志在集体生活中被磨灭,但又无力与体制对抗,便把一腔愤懑发泄到与他本无冤无仇的驴身上,强迫种驴黑六拉车,折磨暗中使坏的黑七。在这样的行动中,人从被侮辱被损害的个体降格为侮辱者与损害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来正面的属于人的反抗精神却只能通过驴来表现,何其可悲。

将这样一个具有多重层次的寓言故事改编成电影,尤其要表现近乎神话的驴与人的斗争,增加画面效果的神秘色彩必不可少;否则以写实的角度出发,观众难免质疑驴种种行为的可能,削弱故事原本的说服力,更偏离主旨。

在述平编剧李大为导演的小说改编电影《走着瞧》中,唯一表现出神秘色彩的只有两个细节:一是北高村那颗孤零零的参天大树;二是马杰(文章饰)的梦境。其余的情节几乎完全照搬小说,但没下任何功夫的搁置在了一个极其写实的中国北方农村场景中。影片中几次表现驴的笑容,并没采取小说中“眼边鱼尾纹”的细节刻画法,而是仰角拍摄驴张嘴的镜头,并配以模仿笑声的嘶鸣。

相对于小说的丰满神秘,《走着瞧》则是一部极为干燥的电影作品,没能因为电影这样集视听于一体的综合媒体艺术而对原著有任何的提升,只是干巴巴的把情节翻译到了屏幕上;而相对于原著的短篇小说,电影本来是一种多能发挥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啊!就说“驴笑”这一个细节,稍微运用一下CGI技术,就可以创造出一个诡异而令人战栗的驴脸的细节;如果还能在某些段落略微偏离直板的平铺叙事,采用一定的蒙太奇影像重叠剪接,则又可把“驴笑”的诡异氛围与马杰个性受限情绪翻涌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其实《潘神的迷宫》早已为类似的寓言童话故事提供了一个极优良的范本,导演采取类似手法,把体制的冰冷与人心的躁动用色彩对比和影像交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不是多困难的创新。但可惜的是,除了马杰梦境那唯一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细节令人惊喜外,《走着瞧》整体严重缺乏想象力,照本宣科,仅仅达到了电视剧的简单视觉化叙事水准,何其遗憾。

不仅如此,故弄玄虚的电影结尾比较小说的倒叙结构则更突兀,文艺有余,关联不足,与“反抗”的中心更是十万八千,硬生生搞出来一个动物保护的公益分枝!如此缺乏铺垫的生硬过度进一步削弱了故事荒诞外衣下的本该丰盈精进的反抗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喜剧影片《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2406 字

+ 加入清单

走着瞧》改编自王松的小说《双驴记》。讲述一位知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耍计得到饲养员这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岗位,在杀了驴子“黑六”之后,遭到黑六弟弟“黑七”报复的故事。电影在革命生产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带我们回到那个曾经的年代。两位知青的对话引出了电影的主线:一位知青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一名知青在背诵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这名知青就是文章扮演的马杰,革命的理想主义在逃避劳动后的闲聊中铺衍开来。

马杰是被苏式革命浪漫主义熏染的知青,在电影唯一的一段感情戏中,与马杰爱情故事并行的线索是他梦想自己和心爱的姑娘在《喀秋莎》的伴奏下欢快的起舞。梦中和他们一同起舞的女村长和村民们把他们拉回到现实的空间中,他的浪漫主义随着他私人生活被带入公共空间而被破灭。这种破灭在电影中是“黑七”为哥哥报仇的第三步,第一步黑七咬断捆绑自己的桩子拉倒畜棚企图将马杰压死。第二步是马杰套黑七拉粪,过桥时被摔入河中,黑七想法把粪水浇在马杰身上。浇了粪水马杰入院,对绿色产生反感。见绿色就想呕吐的病症被同屋的病人坚持认为是“精神病”,当时穿军装是至上的追求,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见军装呕吐会被认为是精神病,理想和现实的交锋在此达到了一个顶峰。马杰出院后,她相好的姑娘接他坐上黑七的驴车回村,途中两人来到河边在驴车上偷吃禁果后昏昏睡去。醒来时发生了本段开始的那一幕,聪明的驴把他们拉回了村落里。梦中和他们共舞的人群成了一旁的围观者,相好的姑娘被远嫁。后来马杰在驴圈中揭穿黑七的“阴谋”,欲挥刀砍向黑七,被女村长制止,并发配他去路旁的崖边刷标语。马杰回村将黑七偷走卖给肉铺,黑七逃跑出现在马杰的工地上。黑七企图咬断将马杰悬挂在半空刷漆的绳索,被闻声赶来的村民们阻止。马杰的梦想在漆黑的夜里,在走回村落的路上,在被黑七甩入水中的桥边彻底被打碎,他在背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的同时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丢进了水中,梦想就此破碎。而这段朗诵曾经是他在相好家门口追求爱情的一种手段……他回村找黑七报仇,黑七蹬倒身后的汽油点着火冲向马杰,故事在黑七被烧成一具焦尸依然呈站立的状态中走向尾声。

马杰杀黑六是因为黑六“不听话”,黑六从事配种的工作,不用干活,每天可以吃两个鸡蛋。马杰有意无意的和黑六斗,最终因为毁了黑六的生育能力,而黑六又不能很好的干活而一步一步把黑六拉向死亡。黑六不能配种,村落里的一位大爷的梦想得到了实现的机会,这位大爷年轻时迷恋一位地主的六姨太,这位六姨太曾经骑驴去过一趟县城。这样情结使得这位大爷在黑六不能配种后有机会从马杰手中借到黑六骑驴进城。很遗憾黑六在半路将这位大爷摔在半路上,黑六回来受到马杰的痛打,女村长出面表达对动物的“爱心”,不巧黑六很顺服的等女村长表演完之后,一撩蹄子从后面将女村长踢翻在地。这一踢导致了黑六的死亡,“当地农民不杀牲畜,怕报应”,是女村长让马杰出手的理由。很遗憾马杰杀黑六的时候黑七在一旁看的很清楚,于是黑七有了报复的理由。最具讽刺的是黑六被杀之后,被摔伤的大爷一瘸一拐的过来要抢着吃第一口驴肉。女村长和这位大爷是这段故事的另外两个主角,女村长在黑六能配种的时候呵护有加,因为周围村落带来猪仔等东西进行交换,集体的生产资料使用得当是能带来利润的。村内关于马杰和驴的所有决定每次都是全票通过,每次都是先投反对票,后投赞成票,这样的民主机制是当时时代背景的微缩表达,很清楚村长说了算。黑六不能配种之后,它的地位随之下降,直到“踢了队长一脚”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村长的权利可见一斑。这位大爷毕生的梦想就是骑驴进城,在火红的年代中,大爷年轻时候爱情的影子在黑六身上并没有实现。他很有面子的出村,周围是一群有点嫉妒的围观者。这些围观者在杀黑六后迫不及待分肉的时候在场,马杰和他的相好赤身露体被黑七拉回村落的时候在场,目送大爷骑着黑七出村的时候在场,他们只是冷冷的围观。

马杰、黑六、黑七是孤独的,马杰和黑六斗的时候,黑七只是在旁边安静的看着,黑七和马杰斗的时候,更多的村民在安静的看着。黑七并不值钱,卖到肉铺只换来一张十元和一叠一毛的零钞。马杰也不值钱,当他和相好被赤身带回村中,相好的父亲很明白的告诉他“你不配”,而电影的开头一位说快板的曾经大肆表扬马杰,一切都是在矛盾中真实的存在。当理想主义遇到不顺服的驴,一切显得那么苍白。女村长很现实的在公共生活中主宰者一切,私人生活被分解的支离破碎,大爷毕生的愿望就是如梦中情人般骑驴进一回城。浪漫的理想主义在和对手的角斗中破灭。始终并不顺服的驴是那么的聪明和倔强,复仇是黑七的理想,复仇是最原始的动力,它不停的反抗,不停的挑战,不停的耻笑马杰,直到最后站着被烧死。马杰始终是在逃避和抵抗,从最初逃避劳动使诈当上牲口饲养员到不停应对黑七的挑战,直到最后面对黑七站着死去。复仇的主题有点残酷,但复仇确实是人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在大干快上的年代里,复仇或者翻身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正当说辞,正如老大爷在解放后翻身做主了依然希望圆梦骑驴进城一样,仇恨对人性的压抑也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什么是人性的高贵与尊严?什么是顺服和坚持?什么是理想和现实?什么是梦想和执着?影片中人性和兽性在水乳交融,人们在看驴,驴在看人。甚至有的时候根本就分不清人身上的驴性和驴身上的人性,但是一切都在那个年代真实的发生。

当然,电影的结局显得突兀而且极不协调。画面用小姑娘因为小白兔的死亡而哭泣、大猩猩瞬间记忆强于人类的新闻报道想给观众传达什么并不是很清楚。如果说是想点题显得很不搭调,或者只是想造成一种落差,把我们拉回现实,用马杰忧郁的表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同时回应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时髦主题吧。总之瑕不掩瑜,一部让人从不同视角都能回味无穷的电影始终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喜剧影片《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走着瞧》在北京放映的规模很小,但它充满寓意的故事自有其独特之处。它用的是人世间屡见不鲜的两大故事范式:“卸磨杀驴”和“物伤其类”的叠加。观众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纯粹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恩仇故事,当然,也不妨从不同的维度去解读镜头背后的隐喻。

故事并不复杂,在中国民间这类带有灵异色彩的动物复仇故事很多,我少年时在湘中乡下放牛时就听过若干。故事的场景可以放置在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以及广袤国土上任何一个乡村。只是这个故事发生在“极左”的知青下乡时代,在被过于强化的意识形态语境下,更凸显其荒诞色彩。知青马杰(文章饰演)被下放到秦岭北麓一个村庄,奉命照料一头种驴黑六。因为嫉妒,马杰虐待黑六,使其丧失生殖能力,最后百无一用而被宰杀。黑六的兄弟黑七又归马杰役使,黑七处心积虑为黑六报仇,企图伤害马杰,未果,黑七最后自焚欲与马杰同归于尽,马杰捡得一命。

这部电影里的“驴”,是有寓意的。在中国农耕文化中,驴被视为最吃苦耐劳、最不求回报的牲畜,甚于牛马。然而,就是这样两头最能忍耐的牲畜,最终挣脱不了忍受亦死反抗亦死的宿命。

看这部电影,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故事得以展开的由头:饲养员马杰对种驴黑六的嫉妒。如果黑六的饲养员,是一个寻常的陕西老农,在那种文化中长大的农民,多数有一种善待牲口特别是配种者的自觉。然而,被革命洪流裹胁最后又被其抛弃的马杰,他有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冷嘲、偷懒、生事是被流放的知青一种自然的生活选择。很不幸,黑六由于是头优秀种驴、得到生活上优待的现实,对自觉落魄的马杰来说,不啻于伤口上撒盐。他觉得,自己活得还不如一头驴。———仇恨便由此产生。

而真正操纵马杰和黑六、黑七命运的,是那位看起来通情达理泼辣能干的女生产队长大莲。确切地说,作为那个村庄权力的代表,大莲更像一位中性人。权力的表现往往是中性的,阴柔其表,刚硬其里;以慈父慈母的面目出现,但对治下饮血食肉毫无一点仁慈。黑六的被杀、黑七的复仇,始作俑者是队长大莲,然而,真正的仇恨制造者,在被奴役者相互伤害时,不但置身局外,而且还能以裁决者的身份出现,进行调解。

村里的老混混借废了的种驴,进集镇赶集,在车上他呈现的梦境是儿时目睹的大宅门地主娶妾情景重现。而马杰在和彩凤一番云雨后,呈现的梦境是苏联舞曲下,化成近卫军战士的他和身穿俄罗斯长裙的彩凤翩翩起舞。显然,前者是纯中国的,后者是非中国的。同样的场景下,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人所呈现的梦———即所企盼的未来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只能是审美的。而一个男人获得成功后的表现,无论是汉高祖还乡,还是华侨回国,时代在变,场景不同,但内在的价值观像坚硬的核桃,数千年不变。当然,这种叙事视觉都是以男性为主导的,让彩凤做梦,未必是城里长大的马杰那样,她永远梦不到莫斯科郊外,她只能梦到王宝钏寒窑苦守多年,薛平贵富贵回家,两人生儿育女。

最后一幕,进城多年的马杰回家时,他可爱的女儿在看电视里一条有关动物神奇的新闻。要问我从这一幕看到什么?我看到了悲悯,看到了忏悔,看到了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驴子的复仇《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很棒啊,走了这么多路,没想到居然被一个以叙事为主的大陆电影难住了。呵呵,开心的狠狠的其实是。 听说这个电影只在天子脚下的几家20环以外的电影院上映了。这就足以证明,中国的大陆的电影,还是死了算了,何必挣扎。 没有人会给你们机会。但是还是衷心的希望李大伟能继续挣扎,死而后已。

我现在想问一句,这个电影的结尾什么情况? 我直接回放了两遍,依然没看懂。很牛的结尾吗! 不管是不是故意的,用起来着实很牛。今年两个过于最牛开头是《罪与罚》,最牛结尾就是你了。

我压根没敢想太多,因为这个电影实在凶到能让观众想太多,再让我这种可以各种遐想的人来看。很危险。 你看啊,可以讲时代,讲历史,讲人际。 还可以讲人性,讲生态,讲政治形态。 如果你再把故事主角看成人,把故事主人公看成是驴,那就又是四个故事。你再变态点,讲的就是亲情,和畸形恋情。

关于这个电影,当然还是有不少参差的,但是没有必要追究了,人家除了那几家小电影院以外都没追究,观众又何必那!?

文章还是很凶的,很多人看了那个他与黑七之间的对话都说什么他是几年后的葛优啊,即将出来混的影帝啊。 呵呵,没必要,演得不算差,但是我感觉仿佛真的还少一些东西。

但是真正仿佛的是,我好像没什么资格在这叭叭叭的说。

最后说一句,看完这个我才知道,妈的原来文化革命的时候,乡下是那么的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荒诞喜剧《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1、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寓言?恐怖片?爱情片?……你有理由认定它是其中任何一个题材。当然如果你就是不喜欢这部电影,你也可以就此认定它不伦不类。从故事来说,就是一只复仇的驴的故事。让-雅克·阿诺有部非常棒的动物电影叫《虎兄虎弟》,这部《走着瞧》也完全可以叫“驴兄驴弟”。

2、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叙事方式,一开始都显得平静而舒缓。于是当这个土里土气的故事渐渐延展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你几乎没想过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3、“老百姓都不杀牲口,他们怕遭报应……让你杀是因为你是城里人。”放大到整部影片,在一个“人定胜天”的时代,这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4、供解读的东西很多,比如反复在关键时刻出现的“为人民服务”胸章,那本最后顺水飘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一头失去性功能的驴的悲惨遭遇。

5、笑料都很有水准,不是那种硬戳你腋窝的笑料。文章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两人第一次偷食禁果时的青涩莽撞以及长达五分钟的骂驴两场戏,尤其精彩。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出色,简单,精致,适当。

6、文革时期的农村气氛营造得很好,寥寥数笔已然呈现。你能嗅到空气中的那股朴素清新的,以及荒谬愚蠢着的味道。

7、几处关键段落的处理堪称惊艳,一处是杀黑六时,以驴的黑白视角,直视马杰拖着铡刀慢慢逼近;一处是马杰和女主角嘿咻后被黑七拉回村庄,整个过程被导演用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梦境来过渡,巧妙而流畅;还有一处是最后在深夜里马杰寻觅黑七决斗,通过肩扛摄影的跟拍晃动镜头,让凛冽可怖的终极杀气当即弥漫开来。

8、有一个小桥段我非常喜欢,七叔来借驴,说从小就一直幻想有一天能骑驴进趟城,马杰问为什么,七叔回忆起一个儿时的故事。画面徒然流逝,梦幻般清冷静谧的深宅大院里,一清丽温婉少女飘然起身,轻轻地跨上一只安静的驴子。悄然回望,一抹忧伤。

9、导演大概是担心观众看不明白,所以最后解释了一下。事实证明电影这门艺术真的不是用来解释的工具。结尾绝对是败笔。

10、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听长辈讲过很多传奇色彩浓郁的各类故事,所以我就像喜欢《闯关东》一样喜欢这部电影,你可以认为它节奏紊乱,你可以认为它力道不够,但在我的印象里,从那些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口中绵延出来的那个遥远而又贴近的神奇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它足以让我重拾儿时对那些神奇故事的迷惑与敬畏。《走着瞧》打分我愿意给90分;打星我愿意给5颗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驴子的复仇《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奇特的电影。故事发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分子们响应号召下乡务农。在一个小村子里,一个生产大队里,一个经常背诵保尔柯察金名言的、帅气的而又桀骜的知青,和两头名叫黑六和黑七驴子的奇特故事。

这是一部喜剧。如果把我想象成影片的主人公马文我觉得是恰当的。因为年纪相仿、而且也算凑合个知识分子,最后就是对于农村生活也一无所知。所以我猜导演也会想到观影的人们是怎么样的心理,于是他设计了很多的包袱,让整个影厅在影片的前一半都笑声不断。

考虑到可能大家看到这片的几率很低,所以也就很无耻的把笑点包袱抖出来……

比如:下乡之后马文对牲口圈里负责配种的毛驴黑六很感兴趣,于是就问老饲养员“为啥他配种不干活,别的驴就要干活。你别蒙我,我知道,这配种,是个公的不就能干么?”

饲养员放下饭碗,就地取材,从桌子上拿起一根牙签和一根筷子……

这是一部复仇剧。如果你看过《复仇三部曲》你就会觉得,本片可以命名为《驴子要复仇》《老驴子》《亲切的驴子》都会恰当。目睹哥哥被杀,弟弟忍辱负重继续为凶手服务,潜伏在他周围,策划房屋倒塌、设计让凶手失足落水被大粪浇、又或者将凶手与别人偷情的事情曝光、最后引火自焚欲同归于尽……

每当我们以为,倔强的他已经屈服,他总会在下一秒目露凶光……

好吧,把他换成驴子,就是这片了。

这是一部爱情剧。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用背名言、丢石头、扔鸡蛋以及给小姑娘戴胸章等等手段泡妞之外,还有就是用血泪的教训告诉那些想野战的朋友在OOXX之后也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是一部动物剧。印象中关于驴子为主角的电影寥寥无几,除了怪物史莱克里面那只絮絮叨叨的驴子外,还真想不到别的了。至于中国电影将镜头瞄向动物的内心世界的,可能也不多。影片中两头驴子的演技一流,无论是仰天大笑又或是泪流满面,甚至全身着火长途飞奔都颇显专业精神。如果不考虑有电脑后期合成,其专业度堪比职业演员了。

这是一部科幻剧。中国是没多少科幻片的,什么霹雳贝贝啦,大气层漏了等等,而本片在结尾处隐约看到了点科幻的味道。动物值得被尊敬、动物的智商已经接近青少年人类……如果有一天,我们如果不继续尊重我们的朋友,假使有一天他们都如黑七一般反抗我们,又会如何?这种故事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被提到,而类似的植物与机器人反抗人类也在《灭顶之灾》《黑客帝国》等等影片中提及……

这是一部好看的剧。首先剧本好,查找资料发现根据获奖小说《双驴记》改编,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通过电影还是能进入作者为我们创造的神奇世界中的。而作为一部迟到2年的院线电影,该片有动作、有激情戏、有笑点、没植入广告、而且网上基本没啥负面新闻,算是很不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荒诞喜剧《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2009 字

+ 加入清单

2009年,有两部作品显得特别,一部是《走着瞧》,一部是《斗牛》,特别的原因是故事的主角,《走着瞧》是两头驴,《斗牛》是一只荷兰奶牛,而且两部电影的故事都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走着瞧》在文革的背景中展现荒谬社会扭曲出的人非人、驴非驴的状态,《斗牛》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思考人性以及民族性。类似这种于特殊历史背景中思考人、社会的影片可以看作是当今国人对历史的重新定位和思考。

文学史上有所谓的“知青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将其定义为在文革结束后出现的,以返城知青为主要创作者的,追叙知青经历的作品,比如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另有一本《知青文学史》将知青文学作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将此类创作划分为五个阶段。回到电影中,我们亦可以将主要表现知青生活、情感经历的影片称为“知青电影”,比如《美人草》、《高考1977》、《走着瞧》,张艺谋下一部《山楂树之恋》等等。

《走着瞧》的故事被赋予一种传奇性,以此表现文革那个人非人、物非物的状态。故事通过知青马杰与两头驴黑六、黑七展开。黑六与黑七是哥俩,但命运却不同,黑六养尊处优,做着被村民认为是最光荣伟大的工作——配种;而黑七却无有此雄风,仅仅是日日下田劳作。马杰很看不惯黑六的优越,一鞭子断了黑六的根,成为废物的黑六要被斩杀,队长决定要马杰执行。黑七目睹了整个过程,为报杀兄之仇,它几次三番与置马杰于死地,但均告失败,最后黑七竟点燃自己,企图与马杰同归于尽,结果被烧死,如雕塑般立在苍凉的大地上……

影片可以被阐释为:人如果不爱护动物,必将受到惩罚,并以此唤起人们要保护动物。但是,如果影片仅仅止于此地话,那么故事背景可以设置在任何年代,任何情况下,或者仅仅成为一个喜剧或是黑色幽默。但是既然是在文革中发生的传奇性的故事,那么必定会涉及对“文革”和人的思考。

从故事结构上看,电影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黑六的幸福时光”,后部分是“黑七的复仇记”,前部分主要作用是为后部分做铺垫,所以影片的重点当在后部分的黑七复仇记。黑七因亲眼目睹了哥哥被马杰所杀,它像一个披着驴皮的人发誓要报仇,其原因如同侠义小说。但是,仅仅以“兄弟之情”或者所谓的驴脾气来使复仇具备合理性,显然并不成功,这使文革的背景设置以及影片本身的内涵大打折扣。因为影片中报仇的合理性并没有在之前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和铺垫,在黑六被杀之前,我们只知道它们是兄弟,但是这种兄弟情是否到了使它与马杰以命相搏的程度。显然没有。黑六的幸福时光中,黑七完全被边缘化,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英雄般的黑六,而二驴的“情”没有作任何涉及。况且,真的要以复仇展现一个驴的“人性”,那么哥哥整日养尊处优、处处留情,而自己却日日劳作,它竟能心安?所以,在黑六的美好时光中,缺少了很重要的一环,即对二驴“情”的展示。

黑七复仇在表面上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即驴在道德上是占据优势的,是善的,它的复仇行为是符合道德的。但是,这种表面看来悲壮的兄弟情,实则是以暴制暴的延续。其实,这样设置对影片主题的深化起到了很大作用。以往,在类似复仇的电影作品中设置二元对立的模式,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复仇者一般要站在道义的至高点,手持道德之剑行使正义,而另一方或许是强大的,但是在道德上却是邪恶的。而在《走着瞧》中,二元对立的存在并非要建构一个善与恶的对立,而是将人、驴置于两端,摒弃道德判断,以此阐发对文革扭曲人性的思考,也就是说无论是驴的人化还是人的兽化,其指向都是癫狂的、无序的,而且很难在善恶之间做出界定。

与驴的人化相对应的是人被环境扭曲以及人的兽性。影片中女队长拿人和黑六比,一再强调黑六比人还金贵,比马杰这些知青还金贵,代表着一种权利身份的队长将牲畜讽刺性的置于高出人的地位,这当然会引起整日将奥斯特洛夫斯基挂在嘴际的马杰不满,生活艰苦、无人照料、没有爱情和性,人的不堪甚至使马杰产生了对黑六的妒忌,这种非正常的心理,源自人性因环境的扭曲,令人无奈。所以马杰会鞭打黑六,无心也罢有意也罢,反正黑六失去了它生存的资本。我曾想黑六被杀死,如果画外音中响起奥斯特洛夫斯基那些句名言,又该是怎样一种莫大的嘲讽。

黑六被杀的情节在对人性的思考上是浓重的一笔,卸磨杀驴的古话果然让人心生凉意,村长说农民不杀牲口,原因是什么,农民与牲口天然的情感?怕报应?还是因为禁忌?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要强迫他人去杀?这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他们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看杀头就像赏戏,末了在叫声:好!杀完驴后村民忙着分驴肉,与《药》中的人血馒头何异?

不知是那个时代过于现实,还是它本身就充满离奇性和浪漫性。电影中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像在知青小说或者是寻根小说中常会窥到的情景。这些作品多是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的反思。而且在这些作品中通常会让我们感到一种最原始性,它荒谬但又充满了传奇,它不是那种传统老旧的中国,而是一种扭曲的变异体,我们只能惊异于它的出现,以猎奇的目光和思维哀叹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陕西方言电影走着瞧观后感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中,关于“复仇”的话题不胜枚举。《走着瞧》这部电影,算是一部讲述“驴子复仇”的影片。有关动物复仇的影片很多,像《狂蟒之灾》、《别惹蚂蚁》、《熊的传说 》、《百变狸猫 》……告诫众人,动物也不是好惹的!

《走着瞧》是根据小说《双驴记》改编的电影,由李大维导演。该电影作为一部反映知青题材的影片,从“驴子的复仇”这一个小的角度切入,用一种荒诞魔幻的方式而非纯写实主义来叙事。《走着瞧》中,驴子是有感情、是有性格的,从观众的角度来看,驴子不再是驴子,是活生生的人。而人,却暴露出残酷、麻木的本性,似乎是导演有意对麻木人性的一种反讽对比~

《走着瞧》故事发生在荒唐的七十年代,知青下乡,城市知青马杰下乡来到某山区参加生产劳动,与当地农村少女彩凤相知相恋。但是真正的主角是公社的 “驴子兄弟”。知青马杰与驴子兄弟的恩恩怨怨是整个影片的主题,驴哥哥黑六高傲,驴弟弟黑七睿智,“兄弟情深”,而对知青马杰的塑造上,似乎更多的是黑色幽默~

两只驴和一个人的故事。

七十年代,一次偶然,在山上凿炮眼负伤的马杰被送到公社卫生所治疗。缝针时他见识了麻药的威力,临走顺手牵羊偷了一支麻药和针管,带回村里。

村里养着一头公驴黑六,它不用下田干活,每年只管配种,在村里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其他牲口艳羡的待遇。饲养员的工作相对轻松,马杰觊觎许久。

回到村里,马杰悄悄给黑六打了两针麻药,令它暂时瘫软。黑六的“怪病”惊动了生产队队长大莲和众村民,就连兽医也束手无策,马杰又利用麻药过劲儿的时机,佯装治好了黑六。马杰取得了队长的信任,也得到了饲养员的工作。

马杰不满黑六只交配不干活的待遇,对侍候黑六忿忿不平。一天他违反规定擅自让黑六拉车,被大莲队长发现,队长严厉批评马杰,马杰越发怨恨黑六。当晚,马杰鞭打教训了黑六,未料一时失手竟铸成大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走着瞧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走着瞧》是一部青春片,毫无疑问地我要把它当做近来我看过的最感动我的青春片来珍藏,回味但不研究,只一遍就把他记住,记住这部漂亮的电影

电影开场,马杰躺在篱笆墙上的镜头,美得让我窒息,许久没有感受到镜头带给我的美感,烟雨蒙蒙的远山和背靠大山插队偷懒的两个人影,那个镜头让对这个电影一开始就有种期待。整部电影里这样美的镜头不多,但导演也没有吝啬,因为整部电影就很美,尤其是透过驴的眼睛看的那个没有色彩的世界,驴面前的那些自以为自己最有智慧的人的样子,驴眼中的马杰,那样的镜头都透着深邃,让人对电影的画面过目不忘。

当知青时候的马杰,是青春。捧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念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偷望这心爱的姑娘,和哥们儿偷懒,喊着口号说着表决心的话出着风头,那样的年代和那样真实而可爱的人,先进生产队里的生活都呈现得让我们现代的人嫉妒甚至是向往,向往那样的纯真年代,向往那样的无所顾忌,向往那样的说话方式和每一天都有贡献生活。

马杰的青春里是驴,黑六和黑七。黑六没有和马杰斗,黑六死的时候马杰是伤心的,他用砍刀是为了让黑六不用受更多的折磨地死去,作为一切的开始和马杰听到一声叫就认定是自己坐骑的驴,黑六却是杯具。

用马杰的话说,黑六“骄奢淫逸无所作为冒充皇帝一配种为生”,可队长说用二十个人都不能和黑六比,黑六能吃两鸡蛋马杰只能肯窝头,黑六多威风啊,那个铃铛就是黑六骄傲的象征,风光无限养尊处优,可在马杰嫉妒的那一鞭子下去之后,一切就开始急转直下,事情最后的发展会大大超出马杰的控制,最后还差点搭上马杰自己。

不能当皇帝的黑六成了太监的黑六,不能劳动,还因为黑六的行为让它自己断送了性命。这个时候的我多恨啊,恨马杰的那一鞭子,马杰自己也是有愧疚的,他的愧疚在黑六死了以后就没有提起,因为他忘记了远处看着他杀死黑六的黑七。所以黑六死后马杰又唱起了歌喝上了酒却差点葬身车棚。

说实话,我看到黑七啃木头的时候就开始血液上涌,因为我知道,黑七的报复开始了。从水井里上来后的马杰气不过,用滚烫来惩罚黑七,黑七就让马杰喝粪,马杰一个月都不敢看绿色。这个时候的马杰和看《卖花姑娘》时哭得稀里哗啦的马杰一样那么可爱,还是个纯真的马杰。可对彩凤的事,黑七就真的伤到马杰了,这个时候我惊讶得觉得黑七就是个神驴,简直不可思议。马杰看着心爱的姑娘远嫁他乡却只能坐在黑七的面前怒吼。

可这里,黑七仍然没有完成它的复仇,黑六的死,马杰要付出的代价不是从“愚公移山”的山壁上摔下来,也不是卖了黑七就能胜利的。最后胜利的一定是黑七,黑七用自己的生命来复仇。

如果黑六是杯具,那黑七就是壮烈。

这部电影里,驴比人伟大,人多渺小啊,还虚荣、幼稚、愚蠢、恶毒。

影片最后,马杰变成了马老师以后,他对动物的爱和付出其实我个人认为是电影没有写好的一段,本来是应该又个若干年后的,那这若干年后的点睛之笔却除了黄磊老师的让我兴奋不已的出场外没有给电影一个圆满的结尾。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东西远远比结尾要深刻得多。

还是要说说黄磊老师,文章真的长得超像,从《奋斗》我就一直这样觉得,而这次找来黄磊老师演“若干年后”的马老师也是一个亮点和惊喜。

电影里马杰的青春有很多的不理智不成熟,甚至有很多小邪恶,马杰对不起黑六,所以也对不起黑七,因为马杰是人,所以马杰最后肯定是有错的,就算黑六黑七都死了,驴还是赢过了人,赢过了马杰。所以这部电影不是斗争。这部电影是对青春的解读,有愧疚却没有后悔的青春,有教训却不愿离开的青春,让人嫉妒的青春,残缺得让人向往。看完以后我脑海里一直重复着马杰的脸,不是马老师,是马杰,稚气的脸,是青春的脸。和小四的脸,莲见的脸,卷毛、小悟的脸,还有许许多多青春的脸一样,将成为我们说起青春时想起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