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史诗巨片《大国重器》观后感(17篇)

浏览

2356

作文

17

篇1:长征悲壮史诗《淬火成钢》观后感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淬火成钢》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以准确透彻的历史视角和有质感的艺术细节再现了长征浴血奋斗的峥嵘岁月,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是一部有筋骨、有情怀、有思想的史诗性作品。

作为红色题材的主旋律创作,《淬火成钢》最大的突破在于精准还原长征历史,艺术呈现长征精神。创作团队在对历史环境和事件整体深入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加工,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呈现给观众一个有中国精神、中国情怀、中国力量的故事,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淬火成钢》以长征的重要节点布局叙事结构,完整、合理、准确地再现了纷繁复杂的长征历史时空。全剧从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密谈合作开始,直至山城堡大捷结束,对会师三方一、二、四方面军都做出了新的呈现,打破了以往长征题材影视剧中,更多偏重第一方面军的倾向,对第二、四方面军的贡献和牺牲,也做出了极具冲击力的刻画,完整地展示整个长征历程。同时,本剧以三方大会师为历史焦点,全面展现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国际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功绩,呈现了全民北上抗日的核心主题,在剧情建构上体现出了史诗巨作应有的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民族复兴的史诗《筑梦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586 字

+ 加入清单

建党95周年之际,央视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的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以党95年以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为基本线索,以党矢志不渝实现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贡献为基本单元,用珍贵的文献资料、经典的事例细节、感人的画面景象、精粹的画外解说、缜密的整体构思,形象客观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复兴先锋队的筑梦之路,生动且深刻地呈现了95年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画卷,令人信服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独立和富强、人民解放和幸福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全片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开篇,点出了本片的主题。自鸦片战争失败后,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先进分子、人民群众,求索救国之道,维新变法革命。思想界各种“主义”涌入,社会上数百政党蜂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推进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旗帜的崭新时期。该片脉络清晰地显示出,从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到浴血抗战、解放全中国,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党,团结带领群众,从弱小到强大、失败到胜利、苦难到辉煌,终于赢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民族复兴构筑了制度基础和道路保证,中华民族走上了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该片聚焦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叙事、历史与现实的对照、高层与基层的互证、国内与国际的视角,用电视语言、影像艺术,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代继往开来,一段段筑梦不止,一步步接近目标,谱写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篇章。全片有力证明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担当使命、不懈奋斗的创造结果,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证明书。《筑梦路上》运用大量历史事实,从各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先锋队的伟大实践和崇高精神。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毛泽东的《祭黄帝陵》如任弼时所说,是“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在与国民党“谁主沉浮”的较量中,我们党坚定实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翻身解放,而蒋介石却直言不讳:“如果我们从地主手里拿走土地,赶走共产党岂不多此一举”,两大政党的阶级立场鲜明对立。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面前,党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策,“两弹一星”让中国有了和平的盾牌,邓小平总结道:“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勇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农村改革起步到创建经济特区,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引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长风破浪会有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复兴进入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机遇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民族复兴新的征程,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方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总要求,开拓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统筹大国治理与大国外交,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完善,治党治国治军成效显著。该片对此作出了充分深入的叙述描写,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广大观众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必胜信心,不愧为一部走向民族复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间谍同盟》打造史诗级旷世之恋观后感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半夜写的影评因为自己的蠢不小心全部不见了,心情和丢钱包那天没差多少,反复地又看了好几遍预告片试图回味在观影过程中的感受,可能有些感觉表达出来就不会有第二遍了,虽然知道没法复制,还是想努力拼凑出我昨天有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

微博电影领了优惠券又不想白白浪费,选来选去决定一个人去看这部电影,预告片看的也没太认真,只是一下子被男女主的状态吸引,只把它当做一部打打杀杀枪战啥啥的电影,整场只有六个人看,开场前几分钟进来的小情侣在身后不停地嬉笑时不时踹到我的椅子,让我觉得这注定是一场不消停的电影,然而在开场后片头还在放制片公司的时候,全场又默契地鸦雀无声,现在想想那是种是和整部影片的氛围相呼应的安静,并没有激烈的打打杀杀,感情线也远比我想象的顺利。

我不懂电影要的什么技巧,只觉得好电影让人融入其中,我想这对我来说就是一部好电影吧。

但我还是想说这个电影名起的(或者说翻译的)太烂了。

还有就是,也许在我这种极度想爱的人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是溢着爱意的吧,真希望有人能跟我一起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战史诗巨作《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首映,太爽了要二刷,可惜大陆砍了30秒(砍了 绰号好莱坞 的一段,还有最后日军守将切腹的一段),还是心甘情愿吃下美帝的这颗爱国主义安利,嗷;

虽然是战争片,但里面爱情戏的单纯与曼妙让人心悸,比你的名字深刻太多;

攻防战刻画的实在明晰,非常有身临其境感,大多观众从头到尾弦子都在紧绷;

看之前有人在知乎live有人问Andrew:你的形象非常tender,为什么会接受这个角色?Andrew竟无言以对,然后一边笑一边回答,“大概我比较需要一些强势的角色吧”。事实证明,虽然并不“强势”,但表演精彩纷呈;

喜欢二战期间的美国女人的装扮,哎呀真是喜欢;

最后的旋风踢手雷动作戏简直走错片场,感觉是导演任性的一枚彩蛋;

幽默,幽默,真幽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革命史诗电影《太阳河》观后感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河》讲述四名红军将士克服艰难的押解一位国民党军官到红军驻地的曲折故事。塑造了红军总部卫生队队长廖崇光、红军剧社宣传员小不点、巴中猛虎团通讯连战士苏九斤、沉默寡言的老排长、国民党德赫骑兵团团长韩枫等几位鲜活银幕形象。

青年新锐女演员黄薇,从一名优秀的军区战士到出演中戏的压轴大戏《桃花扇》再到年度大戏《黄河在咆哮》,淋漓尽致的展示出自身的温婉大气和优秀演员的独特魅力。她在《太阳河》中如何诠释那个又刚毅又温柔的红军总部卫生队队长廖崇光,十分令人期待。

实力派男演员田小洁饰演国民党德赫骑兵团团长韩枫。他曾凭借《激情燃烧的岁月》《走向共和》等热门大戏而走入观众视野,因谍战剧《黎明之前》抗战剧《穿越烽火线》而走红。一直以正面形象示人的田小洁在戏中饰演国民党军官,他携带重要军事情报,被俘后押送到红军驻地,看着一路上红军战士为了信仰而牺牲,他的内心也产生了变化,他所塑造的角色内心戏丰满精彩,极有挑战性。

凭借《新鹿鼎记》、《五月槐花香》、《康熙微服私访》等一系列影视作品被关注所熟知的资深演员华子,被业内称为“反派专业户”。而他此次在《太阳河》中大胆尝试转型,出演沉默寡言的红军老排长,演活了一位久经沙场的革命老兵。他在片中的一段台词也令人印象深刻,“你是军人,你有信仰!我们也是军人,我们也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就是要达到最后的目的,就是死,也要死在这个目的上!”这段经典台词可谓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内地知名演员、魅力型男张明健也加盟了《太阳河》的表演阵容。他曾因《风流少年唐伯虎》和《至尊红颜》中风流倜傥的古装形象而大受欢迎。近年来,张明健不断突破转型,出演了抗战剧《大营救》,央视大戏《洪湖赤卫队》、谍战剧《博弈》等多部革命题材影视作品,刚毅勇猛的硬汉形象也受到观众的肯定。出演红军长征题材电影《太阳河》对他来说也是一起全新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电视剧《老农民》观后感——不可磨灭的史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老农民》将视角对准了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庄,用波澜壮阔的大手笔书写了一场土地改革所引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农村变迁史,这可谓是由泪水与苦难所铸就的史诗,这也是一部为农民代言同时又高度还原中国农村的作品,它做到了真正的接地气,只因它所刻画的人物对我们这片生活过的土地爱得深沉。

关于《老农民》最让人体会到的一点力量莫过于他们的坚守,对于一部跨越了时代的剧作来讲,它讲的是大刀阔斧开创性的故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在社会变革中所经历的阵痛以及苦难,无疑贯穿了剧中的始终,但这些显然不是本剧所要表达的重点,它所最难得的是透过苦难,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对于土地的坚守,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永不向命运低头的刚毅。

剧中刻画了多个鲜明的形象,而这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呈现,而是以颇为立体化的方式,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不同于当下荧屏农民多以被曲解或是被调侃的面貌出现,《老农民》显然用了一种饱含深情的方式来呈现这群可亲可敬甚至偶尔也有些“可憎”的群体,在这个大的群像里,我们既可以看到牛大胆这种勤恳忠厚的农民形象,也可以看到精于算计,见风使舵的乔月,也可以看到心有不甘但又认命的马仁礼,甚至我们可以看到灯儿颇具童话气息的一生守护……总之,《老农民》为观众最真实的呈现出了中国世世代代农民的整体面貌。

剧中聚焦了颇多具有年代意义的节点,无论是土地改革,还是三年自然灾害,乃至到后来的新农村建设,剧中都有着清晰的脉络呈现,同时导演将这些大时代的变革集中反映到了个体中去,从大变迁深入到农民的基础生活中,也让观众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中国农民心理的成长与转变,可以说,在一个个的故事高潮中,农民也随着时代一同成长,农民不再是昔日那种愚昧的面貌,而是富有了独立思想的一代人。

在荧屏上,中国的8亿农民(9.4亿农业人口)这个庞大的群体一直是被社会所忽略一个群体,《老农民》做到了为他们发声,可以说,本剧在某种层面也是8亿农民树碑立传。它很大程度展现出了农村勃勃生机的一面以及农民可爱的一面,对于当下观众来讲,这是一次重新审视农民的机会,而关于世世代代农民的奋斗故事,同样对于当下年轻一代的观众有着激励作用。

作为金牌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的收尾大作,《老农民》做到了剧本质量的精益求精,同样好马配好鞍,剧中一众演员的出色表现同样值得称道:多以知识分子出现的陈宝国,扮演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丝毫没有违和感,而他的那股天然的接地气更是让人折服,而牛莉、蒋欣这两个女星,也塑造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荧屏形象,她俩一静一动,在这部剧中也无时不刻不注入着新鲜的活力。

《老农民》用一出出农民的悲欢离合让观众看到了几代人沉默与坚守的力量,同时用苦难与挫折铸造了这不可磨灭的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长征悲壮史诗《淬火成钢》观后感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红色题材的主旋律创作,《淬火成钢》最大的突破在于精准还原长征历史,艺术呈现长征精神。创作团队在对历史环境和事件整体深入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加工,对历史人物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呈现给观众一个有中国精神、中国情怀、中国力量的故事,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冲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淬火成钢》以长征的重要节点布局叙事结构,完整、合理、准确地再现了纷繁复杂的长征历史时空。全剧从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密谈合作开始,直至山城堡大捷结束,对会师三方一、二、四方面军都做出了新的呈现,打破了以往长征题材影视剧中,更多偏重第一方面军的倾向,对第二、四方面军的贡献和牺牲,也做出了极具冲击力的刻画,完整地展示整个长征历程。同时,本剧以三方大会师为历史焦点,全面展现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国际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功绩,呈现了全民北上抗日的核心主题,在剧情建构上体现出了史诗巨作应有的格局。

史诗作品的时代感最终需要丰满、鲜活的人物性格来承担。本剧在人物刻画方面也显现出编导独到的艺术功力,在全景式、多线索的叙事推进中注重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塑造,避免脸谱化、概念化处理,既精准刻画了当时中国社会大背景下国共两党间的大对决,同时还客观地描写了长征时期党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在还原三军大会师前后特殊的历史情境中,通过多重人物线索极大地增强了戏剧张力和吸引力。其中对革命领袖人物的塑造,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大胆起用新演员演绎,注重性格刻画,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新鲜感。对众多争议人物的塑造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遵照史实给予还原,在历史维度上体现出长征路上多层次、复杂的“人”的因素。同时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本剧中多组虚构人物的形象塑造也相得益彰,通过铁家父子、王家及程家兄妹和三界庄何月娥一家在大会师前后的坎坷、历练和成长,以“人民的群戏”辅助反映了当时红军到达陕甘地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普通老百姓为完成三军会师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真实领袖事迹和普通虚构人物的交织,使得剧作结构趋于平衡,更为全面生动地诠释了全民长征精神。

《淬火成钢》在制作层面延续了八一厂一贯厚重、精良的创作风格,特别是很多有质感的场景、细节和对话,都是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打磨才得以呈现,这也体现出创作团队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挖掘中国故事。特别是本剧对战争戏的拍摄,借助后期特效技术打造出过去电视剧中难以完成的战争场景,达到接近电影大场面的水准,真实且具感染力,满足了现代主流观众的视听需求。

当下的主旋律影视剧,与市场和观众的有效对接是重点,也是难点,其突破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创作思想、创作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也在于贴近时代、贴近观众并且合理地运用新的策略和手段。在探索主流电视剧如何与大众审美接轨上,《淬火成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目前影视观众普遍年轻化的前提下,他们对战争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和视听都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一方面,坚持在史实、史材、史德的基础上真实还原历史、艺术呈现历史;另一方面,注重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共鸣,实现与大众更直接、有效的情感对话。主旋律的红色题材电视剧要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必须让观众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观看,需要从业者用更多的智慧,从创作、发行到播映,多管齐下,实现对主流价值观更好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爱丽丝英雄史诗《生化危机终章》观后感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完结篇,好的地方和差的地方在哪里,慢慢来研究。

玩画面

首先,安德森是一个很会玩画面的导演,这种画面感又不像扎克施耐德那样极致的突出,又不像迈克尔贝那样狂轰滥炸,毕竟都是拍广告出身,他属于注重视觉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那一类。比如《黑洞表面》,在飞船破裂那一刻,一个氧气筒从内到外高速飞向观众的长镜头,展示了爆炸后飞船内部气流外泄的场面,极具视觉张力;又如《兵人》和《三个火枪手》,画面拥有相当的震撼力。

因此《生化6》的场面不是盖的,通篇昏黄的色调,废土风格,如潮的丧尸,这种宏观场面渲染花不了多少钱,就跟贴PPT一样,有多少用多少,而且作为末日风格电影这种良好的场面戏依托,本片的视觉效果不是问题,那场燃油戏场面很大,效果惊人。

但问题来了,本片不要看3D、不要看3D、不要看3D,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本片拍摄风格是前两集不同,是导演回归B级片质感的那种调调,晃动的画面和色调,根本不适合3D载体。另外他的优点就是工业质感很强,这个人很迷恋金属,电影中很喜欢追求那种铁迹斑斑的感觉,恨不得所有电影都发生在废弃的工厂和车间里,片中那辆装甲车几乎是从《死亡飞车》里穿越过来的。

玩剪辑

其次,他另一个优点就是很会把控剪辑,凡是拍广告出身的导演,视觉和剪辑这两项内容觉得不会差,还记得《兵人》开场卡特罗素从新兵入伍到老兵那段近三分钟的蒙太奇手法,一气呵成,随后《死亡飞车》又将剪辑玩的炫酷,到了《生化6》中,这种连场的打斗是炫耀剪辑的好场所,但他把能量全用在了主角PK的渲染上,片中大段的格斗戏张弛有度,快慢镜头切换把握的很是得当。这么多年了,他用这两点优势,从画面到剪辑,将老婆拍得无所不能,极具美感。

关于安德森的最大弱点,其实他电影节奏掌握不好,有的电影节奏飞快,如《魔宫帝国》、《死亡飞车》,有的则相当拖沓,在《兵人》《庞贝末日》《生化危机5》中尤为甚。而《生化6》呢,又轮到节奏快的时候,所谓一快遮百丑,倒是没让这部电影观感并没有突兀,虽然也有尿点,这其中并不是文武戏脱节,而是本身导演就这一个弱点。

打通关

“电玩导演”最擅长的就是打通关式剧情。这里并不是说他不是讲故事,他之前几部口碑比较好的作品都是这样,小情节出彩,从头到尾一路打怪。

或许这样的剧本换了谁都够喝一壶的,但遇到会讲故事的导演,后者会将该故事调配得当,让整体看上去并不突兀,但保罗安德森没有这种功能。但他讲故事有一个优点,也是发挥了其广告导演最大的长项——擅长调动观众情绪,这一点跟迈克尔·贝很像。

以主角们从路上到进入保护伞公司内部的戏为例,真是跟玩游戏一样,一个关卡接一个关卡,装甲车、换坐骑接着飙车,大楼保卫战,再到公司风扇、通风管道、直到遇见大BOSS,通过快节奏和剪辑烘托出的强大的气氛,这一点电玩导演还是很擅长的。

但不爽的地方在于,电影最后没有出现大怪兽,可能受限于资金,真的是资源最少的一部。前几部最起码还有舔食者或者追迹者,本片除了那个飞行怪之外,虫嘴马基尼也就露脸几秒钟,不过瘾(或者删了不少内容)。话说电影版拍到第六部,好像暴君还没有在电影中亮过相???

结语

所以来说,自己追了保罗安德森这么多年,从当年的粉丝,到粉转路人,再到本片再度能看到其昔日的特色,这货什么调性自然心知肚明,感觉他这几年有点像迈克尔贝,并不是风格,而是路线,后者扎进《变形金刚》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当年《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的锋芒再也不见了,而期间一部《健男抢钱团》《危机13小时》能看到放开手脚后当年的风采,保罗安德森也是一样。《生化危机》这个项目终于完结了,媳妇任务完成,算是个积极的信号,以前的那套东西还没丢,等到之后,再来点猛料猛片,毕竟俺多年以来培养起来的小情绪还是有的,给点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战史诗巨作《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全文共 1703 字

+ 加入清单

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中,最匪夷所思的“不可能”是故事的主角戴斯蒙德·道斯,这位二战时的美军医务兵因为自己虔诚的宗教信仰,拒绝触碰任何兵器。报名参军却不想开枪杀人,这精分程度,堪比不会游泳的路飞立志要做海贼王。不过海贼王只是动画,道斯二等兵的故事可是历史事实。一开始,上司对这位一副认真脸的逗逼也是啼笑皆非,软硬兼施逼迫他退伍回家。没想到道斯虽然对待生命菩萨心肠,对于报国这事儿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怎么劝都没用。而且道斯显然把杀人上的技能点都完美分配到其他方面,不管是专业水平还是身体素质都可圈可点,上司最后觉得 ,就让道斯当一个纯辅助性英雄似乎也还马马虎虎。就把他派到了到战况惨烈的冲绳前线。

等到了战场他的战友才发现,道斯上战场虽然没带枪,可似乎是带了各种超强外挂。在地狱难度的战场,道斯用自己天神下凡般的表现在枪林弹雨中挽救了75位受伤战友的生命,治疗闪躲隐蔽各种技能都是6的不行,抗日神剧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吓得判官我立刻查资料求证,发现真实历史中道斯大神还更加开挂,据他的长官回忆他起码救了百来号人,但道神谦称只救了50人。真是太实诚了,只听说过给战功注水,没见过抽水的。最后两边取了个平均值,75人。远离枪械,珍爱生命的道神把自己的一切成就都归于上帝,不仅圣经不离身,战前必祷告,就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也不忘祈祷上帝“再多救一个”。

可以说,道神的故事融合了残酷的战争历史和虔诚到近乎偏执的宗教信仰,这完全是正对导演梅尔吉布森的下怀。从《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到《启示》,吉布森导演的每部电影,主角都是环抱无比坚定信仰挑战一切不可能,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殉教徒。但是在2006年,吉布森因为一次酒后失态,几乎被好莱坞宣判了死刑,当时他因为酒驾被警察拦下后,竟对警察口出恶言,发表了一系列反犹太人的种族言论,仿佛希特勒附体。犹太人群体在美国电影界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吉布森如此口无遮拦胆大犯上,还触及“种族歧视”这条美国社会的底线,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一夜之间从身兼导演演员的一线大牌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尽管这十年间有不少业内好友挺身而出替吉布森求情,甚至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借自己走出毒品阴影的故事,恳求大家再给一个机会。吉布森自己也不得不下身段,导演是不用想了,英雄主角也没份儿,这几年他有限的几次银屏亮相几乎全是大反派。

十年过去了,曾经的性感偶像吉布森如今已是一脸大胡子,扮演马克思到挺合适。而他也终于等到了一个重新做人,不对,重新做导演的机会。这回他能触底反弹,上演反杀吗?

“失意者联盟”出击

因为吉布森在美国电影圈里无人问津的尴尬地位,这部描写美军士兵的电影居然绝大多数的演员都来自国外,而且每人都在演艺生涯的低谷徘徊:成长于英国的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最近真是流年不利,原本担任新一代《超凡蜘蛛侠》,还和女主角艾玛斯通戏里戏外打的火热,正是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忽然索尼漫威宣布蜘蛛侠换人重启,加菲尔德秒速下岗。而另一边随着石头姐事业风风火火,两人间聚少离多,最终黯然分手。事业感情通通受挫,加菲尔德这颗影坛新星似乎还没怎么发光就过气了。

而他身边战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扮演连长的萨姆·沃辛顿可是历史票房冠军《阿凡达》的主演,可惜,阿凡达火了3D,火了IMAX,却偏偏捧不红主演。这几年沃辛顿出演电影的票房加到一起还不到阿凡达的零头。对比同样出演卡神大片并走上巨星之路的小李子,施瓦辛格等,沃辛顿如今就和个路人甲差不多。

身为电影里唯一美国演员的文斯·沃恩曾经是位喜剧大咖,但是这位身高两米的搞笑能手心里却有一个演技派的梦,但几次出演正剧甚至悲剧不仅效果不咋的,还破坏了之前喜剧天王的口碑,年近五旬的他,现在却在演员之路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

这些饱受挫折的演员们,和一个蹉跎十年的导演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他们组成的这个“失意者联盟”。可以说剧组的每个成员都憋了一股劲儿要证明自己,就像影片主角道斯挑战传统对于战争,对于士兵的定义一样,他们也似乎拼劲全力,挑战这些年来的种种失意与不顺,只为让世界看到那个最优秀的自己,只为和道斯一起向观众证明,坚强的信念才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强武器!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丽丝英雄史诗《生化危机终章》观后感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

该完的终究会完,《生化危机》系列电影迎来了第六部作品,虽然该片的结尾留下了一个“还能继续拍”的尾巴,但应该是不会折腾了,如果再拍的话,肯定不是这帮人了(如下再分析)。

这篇文章是俺第一次为这个系列写文章,索性多说点。

对于《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个人有着比较复杂的情绪。小弟当年还是个卡婊《生化危机》的大粉丝,对于电影印象一般。这么说吧:

★第一集不咸不淡,一个舔食者就成了大boss,感觉不过瘾;

★第二集惊艳,个人非常喜欢,神似的吉尔,追迹者一出场都燃了,迄今也认为这部电影是最好游戏改编电影之作。

★然而第三集,把《生化危机》直接变成神棍片了,出于游戏粉丝的感受,个人对这片很不友好,最不喜欢的一作。

★到了4、5集,放到一起说吧,由于当时已经从游戏坑里出来了,游戏第五作是我玩过的最后生化游戏,渐渐地对于电影也没那么严苛了,就当B级科幻动作片看得了。然而不喜欢的地方还是在于第四部集大量慢镜和摆POSE场景拖慢了节奏,第五部那脑洞故事,也不是俺喜欢的地方。

★直到这部,《生化危机:终章》,这部一拍两年,片场还出现几场事故的电影,作为完结篇,有着不足之处,但电影在各方面资源都有限的情况,最起码让俺还算满意。

为什么说本片“各方面资源”有限?咱们慢慢来说。

世界头号“媳妇迷”

《生化危机》电影系列的最大贡献,除了诞生了游戏改编电影最长寿的系列片之外,还贡献了一个全球最著名的“媳妇迷”——保罗·W·安德森。(以下为了省事,简称安德森)

作为一个脱离高级趣味的人,俺当年真的算是安德森的粉丝,因为他早期拍的《魔宫帝国》《黑洞表面》《兵人》都是俺小时候非常喜欢的电影,但其塑造的科幻风格在B级片粉丝中的口碑还是很强的,而且根据《兵人》改编的游戏在当时的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也奠定了其“电玩导演”的称号。

随后《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死亡飞车》等片,同样是那些浓浓的“电玩”风,对于他拍《生化危机》系列,从电影的角度,其实第一集拍得不错,但作为游戏迷,就凭他往里加入一个毫不相干的原创角色爱丽丝就让很多粉丝不会买账。

但从《生化危机3》开始(这片也不是他导演的,只是编剧),这位就加快开始追捧老婆的步骤。

米拉·乔沃维奇真的嫁了一个好老公。

只要有米拉在的片子,就完全影响到了电影的协调性,如果说《生化危机》是米拉的独角戏,压缩了其他角色的出场时间这一点情有可原。但《三个火枪手》的问题就太突出了。原本这部根据大仲马小说改编的电影融入19实际幻想主义和蒸汽朋克的元素,艺术指导超赞,但正是因为媳妇迷的缘故破坏了电影的整体,大量米拉的慢镜头和pose占据了大量空间,让这部拥有华丽视觉的电影变得相当拖沓。

而这种问题到了《生化危机5》中达到了顶峰,看过的自然明白。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不是不好,只是保罗有点过于为自己的妻子营造个人秀,当年那个新锐、暴力、令人热血贲张的科幻导演如今早已看不见了。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好老公,上哪找去?

真正的完结之作

所以说,如果我是电影公司老板,是绝对不会让夫妻店在这么折腾下去了,这个系列商业价值上限已经顶天了,也就全球1-2亿的量,《生化危机6》赶紧收尾。捧媳妇15年,拍了6部系列片外加一部火枪手,也够意思了。现在都流行重启,我猜卡婊一定也想重启真人版《生化危机》真人版,赶紧把最后一部拍完得了。过几年重启,又是一套好圈钱电影。

而安德森同学近几年来在好莱坞混得也是一般,《死亡飞车》之后,再也没有作品让人能看到那个暴躁的电玩导演风貌,《生化4》6千万的成本为系列最高,全球票房2.4亿,让这位尝到了拍大片的甜头,结果《三个火枪手》和《庞贝末日》两部大制作电影票房惨败。让这位认识到了自己终究对于“大制作”这种东西还是玩不转。

所以《生化危机:终章》迎来了资源最少的一次。安德森可用资金仅有4000万,只比第一集3400万多,远不如该系列的任何一部,而且演员方面,也只有克莱尔回归。

但不要忘了,安德森可是一个B级片的好手,从《黑洞表面》《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死亡飞车》一路走来,用这点资金拍一部好看的B级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所以在这部电影电影里,我们看到了导演放弃了近几年心水的大片情结,放弃了“老婆个人秀”的慢动作,甚至放弃了故事。从头到尾给爱丽丝安排了一系列关卡,一次次的过关斩将,从头打到尾,而其中,无论是叙事和场面,都是标准的B级片路线和风格。跟前几集完全不一样,如果说类似的话,本片更像《魔宫帝国》和《死亡飞车》那样调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长征悲壮史诗《淬火成钢》观后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淬火成钢》在制作层面延续了八一厂一贯厚重、精良的创作风格,特别是很多有质感的场景、细节和对话,都是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不断打磨才得以呈现,这也体现出创作团队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挖掘中国故事。特别是本剧对战争戏的拍摄,借助后期特效技术打造出过去电视剧中难以完成的战争场景,达到接近电影大场面的水准,真实且具感染力,满足了现代主流观众的视听需求。

当下的主旋律影视剧,与市场和观众的有效对接是重点,也是难点,其突破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创作思想、创作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也在于贴近时代、贴近观众并且合理地运用新的策略和手段。在探索主流电视剧如何与大众审美接轨上,《淬火成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目前影视观众普遍年轻化的前提下,他们对战争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和视听都有着高标准和高要求。一方面,坚持在史实、史材、史德的基础上真实还原历史、艺术呈现历史;另一方面,注重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共鸣,实现与大众更直接、有效的情感对话。主旋律的红色题材电视剧要真正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必须让观众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观看,需要从业者用更多的智慧,从创作、发行到播映,多管齐下,实现对主流价值观更好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民族复兴的史诗《筑梦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可能很大、很遥远,也可能很小、很现实,但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目标。在追梦的路上肯定会有障碍,把前面的路挡住,你需要全力把它搬开,才会实现梦想,才会成功。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星,我一直在为我的梦想而努力。双休日,大家都在玩游戏的时候,我在学习唱歌。过年了,要回老家了,在车上要坐一两个小时,我也会珍惜这些时间,拿起平板电脑边听边练,非常入神。到家的时候,妈妈叫我了好几遍,我才听见。每次到KTV,点歌最多的总是我,我都会好好的演唱。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也会唱一唱歌。我喜欢唱歌,我想当一名歌星!

妈妈的梦想是陪我快快乐乐地长大,妈妈一直在为她的梦想而努力。我考试没有考好,我告诉了妈妈,他不会很凶地说:"你怎么回事,考成这样,你说说你,好好去反思。"而是说:"是不是粗心了,下次要细心看题,看完题了再做。"然后跟我一起分析错题。她想让我高兴、快乐的度过童年。10月1日开始放假,她基本每天都带我去一个地方玩,让我开心的度过童年。

我有一个同学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他也一直为她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学校上美术课,他每次都格外认真画画,每一次老师都会给很高的分数。因为这样,老师每次有特别的活动很多都会让他来参加。下课啦,很多人都在玩游戏,可他就在座位上画画,我去看看他画的动物,可真是栩栩如生。

假如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他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首先,他要勇敢,不能怕高,不能害怕野生动物,不然发现了新生物,就一走了之,这个宇航员没有什么用处。还要有坚持的毅力,因为成为一个宇航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才可以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要凭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实现梦想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战争史诗巨制惊沙观后感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没有硝烟和烽火,那么它怎么能叫战争?如果没有流血和牺牲,那么它怎么能够胜利?“惊沙扑面、呵气成冰、敌众我寡、后继无援”,在这样物质贫乏的绝境中,西路军却义无反顾的对抗着国民党马家军的五个团。当马蹄翻飞,重扫而过,扬起多少的尘土,一枪枪的炮声中,战争从未停歇。

守城三日来的殊死搏斗,我最难忘怀的就是那巾帼的英雄桂芳。她是英勇的,她不输于任何战士,已经怀孕的她却仍然选择留在了战地,或许她是对不起她的孩子,那个还未出生的一个生命。但是她一定对得起这里的将士们,对得起这个国家。她是幸运的,虽然她湮没在了枪声中,但是是湮没在秦基伟发出的枪声中,她没有成为俘虏,没有像文护士和其它女战士那样在马家军的凌辱中死去。

在惊沙中洒下了多少的血泪。是文护士被俘虏后衣不蔽体的死在凌辱中却不愿屈服的坚强,是韩士宏拿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义无反顾,是彭定山毅然决然的写下自己姓名,唱着歌,拉起手榴弹,扔向敌人的视死如归,是秦基伟领着西路军冲出马家军重围的英勇不屈,西路军的壮士不是孤独的灵魂,历史的惊沙也永远不会埋没血染的英雄墓冢。

中国近代这条路走得太长,太长了,有着太多我们不能忘记的东西,也许我们已经记不清血战了多少地方,更加记不清换过了多少的将领,但是那一份爱国的情怀,那一种坚定的信念却永远涤荡在无数人民的血泪中,更加撑起了共和的大厦,使丰碑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间谍同盟》打造史诗级旷世之恋观后感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电影届最大的看点当属携新片《间谍同盟》11月14日来华宣传的好莱坞巨星布拉德·皮特。除了明星的光环,这部由《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皮特与奥斯卡影后玛丽昂·歌迪亚联袂主演的爱情谍战巨制在首映礼后获得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据介绍,这部引得观影现场千余人一同泪崩的《间谍同盟》,将于11月30日在中国内地公映,它早早就被海外媒体和影迷认定为下届奥斯卡奖的大热门。

这部由奥斯卡金牌团队打造的爱情谍战大片的杀伤力超乎想象,大部分到场的影迷都被片中皮特和玛丽昂演绎的这段史诗级生死恋情感染到泪崩现场,而且为这段恋曲流泪的不仅是女性观众,很多男性影迷也都看到情难自禁。

首映结束后,有影迷评价说:“《间谍同盟》是谍战片的一股清流,在其他谍战片一味追求动作场面和特效的时候,《间谍同盟》让人感受到爱情。”

在专业领域,战台烽、铁任、崔汀等著名影评人都对《间谍同盟》给出了高分和好评,称赞《间谍同盟》是“激情版”《卡萨布兰卡》、“复古版《史密斯夫妇》”。

著名影评人丑鱼尼莫连用了三个“超级”五星点赞皮特和玛丽昂的演技,“《间谍同盟》超级好看、超级催泪、超级灼心。”

《间谍同盟》作为一部久违了的好莱坞式泪崩巨制,皮特和玛丽昂演绎的生死爱情是最大亮点之一。影片将皮特和玛丽昂柔情蜜意、强势互撩的激情戏码和深陷疑云、四面楚歌的悲壮情景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段迷人的旷世之恋。两人的爱情如同在硝烟中盛放的玫瑰,越危险越让人深陷其中,再配以凌厉的动作和宏大的爆破场面,越发让这曲乱世恋歌充满史诗气质。

除此之外,华丽精致且充满复古气息的服装道具也是《间谍同盟》的一大看点。据粗略统计,皮特和玛丽昂在片中的服装多达数十套,这些服装均出自好莱坞著名服装设计师乔安娜·约翰斯顿之手,不仅精致满分,还充满复古美感。仿佛一场以二战宏大背景为T台、令人眼花缭乱的复古时装秀在影片中拉开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战争史诗巨制惊沙观后感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惊沙》这部战争电影讲述的是红军西路军在1937年血战临泽真实历史,红军西路军由徐向前率领,从河西走廊突围与陕北红军会合,这一路浴血奋战长达数月,把持河西走廊的国民党将领马步芳的军队穷追不舍,《惊沙》的故事重点就是展现在临泽的一场突围战斗。这场战斗由当时年仅23岁的红军军官秦基伟指挥,在极端被动的条件下,秦基伟仍然能够率领官兵突出重重包围,展现了红军的顽强与不可战胜。

秦基伟率领的其实是一支后勤部队,在前无增援,后有追兵的情况之下,还要照顾老弱病残孕,这样的情况几乎等于身陷绝境了。但秦基伟没有放弃对于突围的希望,即使在最悲剧的情况之下,仍然能够保持对最后胜利的信心,这或许也是共产党人能够坚持到全国解放的根本原因,不抛弃,也不放弃,即使战死疆场也不举手投降。《惊沙》是红军精神的一种体现,不光是这一场战斗,从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每一场战役都能够看到这种宁死不屈的奋战,国民党军队即使装备精良,给养丰富,但仍然无法打败共产党的军队,是精神这种强大的武器在支撑着他们前进。

战争是残酷的,残酷到一种无法想象的地步,生死在这个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胜利。怕死的人,往往会最先死去;而勇敢向前的人,往往也会争取到生存的权力。《惊沙》之中,展现了一幕幕战场上的殊死搏斗,影片的战争场面做的很好,爆破、近身肉搏、枪战、夜袭等等场面都十分逼真,这说明在技术上,国内的战争影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影片中虽然没有大牌明星,但是场面逼真,情节曲折,所以看点还是足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想象到战争的可怕,那种子弹四周飞舞,炸弹遍地开花,敌人蜂拥而至,这种地狱般的场景令人恐惧,但战场上是不容许人害怕的,害怕的人只能是瞬息间被毁灭掉,只用勇敢向前,才能搏杀出一条生路来。

《惊沙》中重点刻画的人物是秦基伟,他建国后曾任国防部长,在年轻时就展现了大将之才,23岁即指挥了这场成功的战斗,指挥更是在祁连山中打游击战多年,是共和国的开国功臣。片中的秦基伟英明果断,对敌情有敏锐的判断力,在关键时刻往往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影片中比较感人的一幕是秦基伟的妹妹第敌军抓走,但千钧一发的时刻,秦基伟不得不亲手送妹妹上路,因为妹妹被敌人带入军营的话,那更是生不如死,在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心软只能是害人害己。《惊沙》这部电影展现的虽然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但这段历史在革命战争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红军的坚韧和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革命史诗电影《太阳河》观后感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河》讲述了“5个人的长征”故事:4个红军将士接上级命令将1个国民党军官押解到驻地,当面临大自然的残酷挑战和生与死的选择时,红军将士展现了信仰坚定、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绽放出耀眼的人性光芒。拍摄中,主创人员多次深入甘南革命地区,寻找历史踪迹、寻访长征亲历者,在海拔2900至3500米的甘南草原拍摄,克服了高原缺氧等重重困难,“用长征精神拍摄长征,用红军精神演绎红军!”

影片得到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特别资助及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影协、北京市文联、中国评协特别支持。首映式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影协主办,导演陈逸恒等影片主创现场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胡振民,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左中一,以及张宏、沈强等中国影协、北京市文联负责人参加首映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二战史诗巨作《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平时很少看战争片的我今天陪室友看了刚上映的燃片《血战钢锯岭》,故事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戴斯蒙德·道斯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军医,体格瘦弱,性格内敛,坚决拒绝在战场上拿起武器。在冲绳战役中,戴斯蒙德不断冒险把伤员从战场上拖回进行治疗,最后拯救了75条人命。

影片中反复在强调倔强的道斯不肯碰枪不肯杀人却执意要进入战斗的前线救人,中途被误解、被殴打、被控告但非常执着于信仰的他,在老兵父亲的帮助下,终于跟随着队伍去了战争前线。

战争的残忍、血腥、还有尽可能还原战争现场氛围和恐惧紧张的心理活动程度让我好几次都抓住了室友的胳膊不敢看荧幕,但同时又一次一次的被战争年代里的精神与信仰所震撼。不禁想起一句话“生活本来就是不易的,当你觉得容易时,一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着那份不易”,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快捷,这是由多少战斗与牺牲换来的安逸,我简直无法想象,也开始渐渐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爷爷奶奶辈总是非常渴望在自己还能动的时候能再去天安门门前再看一眼毛主席,这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信仰,就好像在影片中钢锯岭最后一战前,所有的士兵都坚决等着道斯做完祷告后再上战场一样,那些士兵也和其他人一样,一开始都很不理解他的信仰,直到被他感动,被他在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还想着“我还可以再救一个人,再救一个”,然后冲到日军的扫荡圈里,不知不觉一个晚上赤手空拳救出七十多人所感动和鼓舞。

信仰似乎已经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脑海里,如今的拇指时代下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溺在媒介提供的浅层阅读,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而渐渐地减少了社会行动力的积极性。小编从不否认科学的力量,但是它仅仅只是改善我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让有着独立思考的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奇葩说》中有一集,针对人工智能和VR技术,黄执中就这样说过“真正的末日,并不是核弹炸完的一片荒芜。真正的末日是这样的,所有的人类都戴上机器,麻木的躺在椅子上,不肯醒来。”而《美丽新世界》中也告诉过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当然,历史是可以缅怀的,而更多的是为了吸取教训和珍惜当下。科技,让这个时代不断地进步,而信仰,让这个时代发生奇迹。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也不要忘了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