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传统的作文(19篇)

浏览

6047

作文

116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腐败他的策略不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攻击排挤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红尘,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很重视端午节,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粽子分两种形状:一种是牛头粽,一种是尖尾粽.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叶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泡,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花生分别洗完后伴在一起.等芦苇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粒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间再夹几片枣肉,包好后再将草绳捆绑好大功告成了.妈妈包的粽子又大又结实,像一个个包袱,又像一个个秤砣.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香味扑鼻,让我直流口水,有时一口气竟能吃上好几个然后腆着大肚子那憨态惹人笑.

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 ,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题记

这几天我们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有人在卖一些五颜六色的香包,一个个香气扑鼻迎面而来,非常漂亮!回到家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我说:“再有一个星期就是端午节了!在端午节那天,人们要和雄黄酒,要吃粽子、小孩要戴香包、还有龙舟比赛、可热闹了!”

1、端午节的由来

有一个趣的传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抱着大石投进了汩罗江,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知道后马上划船捞救,船只行到洞庭湖上,也没打捞到屈原的尸体。那时,正好是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都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人们在江面上打捞了好多天,每年的五月五日的龙舟竞赛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为了不让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米包成团,投江祭奠,来纪念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2、龙舟赛

在端午节里,最热闹的就是赛龙舟了!今天上午八点,我和爸爸妈妈坐车来到石漫滩水库旁,观看舞钢市第十一届端午节龙舟赛。我们来到水库旁时,那里已是人山人海了,人的喧哗声、吵闹声和议论声的声音汇成了一团,真是热闹非凡!还可以喝到免费的绿豆汤呢!

我迫不及待的等待着龙舟赛快些开始,干脆和两个同班同学往起点跑去,准备就近一睹风采。只听“嘭”的一声响,随着船头打鼓的助威声,七条龙舟像一条条猛龙、箭一样冲出了起点线,飞快地“游”了起来,它们很快就拉开了距离,我们也在岸上跟着龙舟跑了起来,不一会就气喘吁吁了,可是我们还没追上。“龙”有好几条“腿”,我们才两条腿,比“龙”慢多了!只见最后面的几条龙舟虽然落后了,听到岸上的加油声船员们还是拼尽全力的划着,我们也早已满头大汗了,最后终于到了终点……赛龙舟真是一个有趣的项目啊!要是有少儿龙舟赛的话我一定会参加的!

端午节这天妈妈还做了很多好吃的,香喷喷的粽子,有糯米加红枣馅的、有鸡肉馅的,还煮了鸡蛋和大蒜,我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味道好极了!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熟悉的童谣,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端午节的热闹。似乎已经闻到了艾叶的清香。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人们要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者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我来到外婆家,看见他面前摆着三个盆,一个盆里放着白色的糯米,晶莹剔透,好像珍珠一样。另一个盆里放着一叠叠绿色的苇叶和一些绳子。还有一个大盆里放了些花生、红枣、蛋黄和猪肉。下午外婆开始包粽子了。她拿了一个苇叶,卷了一个三角形的小筒,里面放了一些糯米,中间放了一些花生,红枣。接着又放了些糯米压实它,然后把韦叶包起来。一层一层的裹在粽子外面,然后用绳子一层一层的把它扎紧。外婆说:“扎得越紧越好吃。”我好奇地说:“我也要包一个。”外婆答应了,我拿了一个苇叶,学着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我一边包,糯米一边漏,我连续用了好多苇叶,都没有成功。外婆说:“不要急,慢慢来”在外婆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成功了。可是我包的粽子像一个大肚子将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了,外婆把粽子放在锅里蒸,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大家一个个开心地吃起来。

这就是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新传统节日端午节满分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holiday. There is such a discordant nursery rhyme in Putian.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beginning, every family has been busy. Although there are not many supplies preparing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most eye -catching naturally belongs to the food i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当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我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可是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可是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可是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之后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终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I saw it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yesterday -Beidou Qixing.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统文化端午节三年级350字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大夫屈原,一直热爱国家,可他这颗爱国之心遭到了子兰、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对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怀爱国忧愤,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里自杀了,楚国老百姓万分悲伤,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在汨罗江里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只好把竹筒里的米饭撒下去,希望水里的鱼儿不要啃屈辱原的尸体。打那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百姓都划船把竹筒里的米饭撒到江里,再后来,人们把竹筒里的米改为粽子。

每年端午节,人们都包粽子,买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粽子用绿色的粽叶包住糯米和枣,还有人包了肉……颜色和样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独一无二,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爱吃。

每当我吃到粽子的时候,就会想起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传统的“端午节”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楚王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问》,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打捞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也做同样的事。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因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可真伟大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的“端午节”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屈原十分爱国。但因为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间,他认为自己不能报效国家,不能为国家出力,不能改变楚国现在的状况。而跳入汨罗河,为国捐躯。屈原死后,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捞他的尸身,可大家却失望而归。于是,百姓们为了不让河中的鱼类和虾蟹蚕食屈原的尸身,就用粽叶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传说,河中有只凶残的恶龙,可他却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兴风作浪,为祸百姓。于是,人们便下定决心要活捉这条恶龙。经过千幸万苦的努力下,人们终于抓住了这条恶龙,将他的筋抽出来。因为这条筋太长太长了,所以人们把筋剪成一条一条的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此,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划龙舟,包粽子,绑彩绳的传说了。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一项极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以前,粽子只有一个味,是用糯米和红枣做成的。现在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已达几十种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欢吃咸的,就可以做成咸肉棕;有的人喜欢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粽子;还有些人喜欢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粽子……总之,粽子的品种是特别多的。粽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绿衣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粽子一般是四只脚的,不过,也有三只脚的只是市场上不常见罢了。粽子通常是煮熟后凉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极了。

戴彩绳,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们会用不同的彩绳,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心灵手巧的老人还会在上面系上铃铛,手一动就会发出极为清脆的铛铛声,好听极了!再来看看香包,种类不同。有小动物的,有花朵的,还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画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香包可香了,还可以驱逐蚊虫呢!

除了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还有赛龙舟呢!到了那一天,河两畔的人们将河围得水泄不通,纷纷观看赛龙舟,那场面壮观极了!

这就是端午节,你们听后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最新传统节日端午节初中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Speaking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words cant be closed.Because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last year, I tried the joy of wrapped the dumplings in myself.Dont worry, you listen to me slowly!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呀!

外婆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_范例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欢乐详和的春节、大闹花灯的元宵节、赛龙舟的端午节、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在这许许多多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每到这一天,妈妈就会给我戴上提前准备好的香包,胳膊上系上五彩绳,据说这样就不会招惹蚊虫的叮咬。然后妈妈会端上来飘着棕叶清香的棕子,一年人吃着香香甜甜的棕子,其乐融融……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深受楚怀王重用。一些奸臣看到了,非常嫉妒屈原。于是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听信了馋言,渐渐地就疏远了屈原。屈原悲愤不已,就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来,秦国攻占了楚国一些领土,要求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一个阴谋,于是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向楚怀王进谏,楚怀王非但不听,还将屈原逐出都城。楚怀王客死秦国。秦王又一次攻占了楚国,并占领了楚国国都。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又不愿做亡国奴,便仰天长叹一声,抱着石头投入滚滚的汩罗江。当地百姓悲痛不已,他们纷纷划着船来到江面上打捞屈原的尸体。他们往江里投棕子、鸡蛋,希望鱼儿不要吃屈原的尸体;他们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此驱赶水怪。

从此,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孩子们系香包,戴花线……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新传统节日端午节九年级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午后静寂,温和的阳光照满小院,一股清香幽幽地飘来。 The silent in the afternoon is silent, the gentle sunlight is full of courtyard, and a fragrance floats quietly.

哦,是墙角的艾草。艾草一入门,端午也跟着到了!

那把艾叶无妖娆姿态,无绚丽色彩,无独特之处,唯有香气迷人,令人喜爱。闻着这般的艾香,我托着腮帮子,注视着门口。哦,是姥姥来了!

眼前的姥姥是多么消瘦,手拎着浸水后更显碧绿的粽叶。她从一旁熟练地搬来板凳,将粽叶放进一个洗净透亮的铁盆里,铁盆的周围放满了圆滚滚的糯米,还有香甜的蜜枣。

姥姥捞起一根粽叶,包成一个圆锥形,放入糯米、蜜枣,再用棉绳围起扎好。哦,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娴熟,水到渠成一般,令我眼花缭乱。在她包好成堆的粽子之后,便开始下锅煮了。

很快,一股浓烈的粽香向我袭来,我循着味儿,信步走进厨房。可是,当我揭开锅盖,里面却空空如也。我如梦方醒,方才的一幕幕,只是我的幻想罢了。

爱依旧有的,我坚信!

这不,昨天姥姥在电话里充满歉意地说,她今年端午不来了,但会托人捎一些粽子给我。我的心中有着一丝怅然。很快,这份怅然又被收到的粽子驱散。

哦!让我去“偷幽香一缕”,但也不要忘“闻粽香一片”。

我将姥姥寄来的清一色碧绿的粽子放进锅里,加水、点火、开煮,等待真正的那一片粽香。很快,锅内的水沸腾了,粽香溢满整个小院。

待粽子煮好后,我将粽子装到碗里,开始品尝。我将粽叶撕开,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满嘴的糯米,粘粘的,香香的。立即,我最爱的丰硕的蜜枣便露了出来,甜味袅袅地钻到心底,那是最熟悉的味道。

我走在小院的小径上,只有那艾香万里。爱直扑我心,我心甜蜜。

端午,我“艾”你。

我想粽子与艾叶之间,还蕴藏着,我与姥姥浓浓的祖孙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说是那天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爱国诗人听说家乡战败了的消息,决定抱石投江。

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都要划船到江里把米饭给鱼儿吃,免得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可是担心米饭太小了鱼儿看不见,人们就用叶子把米饭包成了粽子,人们把粽子扔进江里,鱼儿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现在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船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最喜欢吃粽子了,粽子有绿豆味、红豆味、豆沙味等口味的,但是我最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桂花粽子,吃一口真是好吃啊!

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节,这样我就能天天吃粽子,天天和小朋友玩了。

端午节真像一个快乐而美味的节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统的“端午节”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东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一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子,我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听到奶奶的话,我非常羞愧,脸红得像苹果。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又耐着性子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手拿住粽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用右手把它卷成一个漏斗形。”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了。接着,开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子,用细绳打成一个结,这样,一个不太像样的粽子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不已。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子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接二连三地包了好几个。

接着,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等到屋子里飘满了粽子的清香时,我知道我们包的粽子新鲜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奶奶给我做了记号),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有一种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的道理。真是一个让我快乐的端午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听到这些儿歌,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堂姐一起上山去采艾,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避灾。当我闻到它那清新而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所以,我们每年都会争着上山,采来大把大把的艾草,也采来了一份份快乐。奶奶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鸡蛋,说小孩子吃了不咳嗽。吃完了鸡蛋。奶奶又会用“五味草”煮鸡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会担心长痱子……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除了能吃上香喷喷的鸡蛋,最难忘的是粽子。

没想到端午节,奶奶总会买好多的粽叶,用水泡着,然后让我洗好,洗好后,放在一个干净装了水的盆子里。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后,奶奶忙着把它们拿出来,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锅转,等着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听说,粽子的来历是跟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汩罗江后,人们怕鱼来伤害他,所以用粽叶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有东西吃,鱼就不会伤害他了。

这是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端午节

为什么端午节会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过呢?那是因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投江死亡的这日定为“端午日”。

在我国,端午节这天有很多的民间习俗,包粽子是大家最喜欢的习俗,这天,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粽子熟了,大家又会坐在一起吃粽子,香喷美味的粽子香飘满了屋;赛龙舟也是我国端午节传统的节目,亲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看,一艘龙舟快速的驶过来了,激起了江边观赛人的热情,大家为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每家每户还会准备一些艾草,插在大门和窗户上,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在门上插草呢?”奶奶说“这是咱这的习俗,插上艾草,蚊虫蛇蚁就会远离咱家,让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家里有小孩的,还会给小孩的衣服上挂上做的“五毒葫芦”,祈求保佑孩子健康。这些虽然只是一些习俗,但却在我们家乡形成了一种文化。

端午节虽然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统文化端午节高三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这粽香飘香的季节,我们以随同那屈原的带领下,一起走进端午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清晨,人们纷纷踏出家门,到各自计划的目的地进发,这便是端午人们的一个习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远望去,一片沸腾的海洋。出行的人们,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折一些树枝,再买一个葫芦,挂在自己的家门上。这,变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走进端午节,踏青游玩,折下树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称假虎丘。”端午,赛龙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河溪两边人山人海,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湖水飞溅着,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飞溅,呐喊加油声络绎不绝,一浪赛过一浪。

走进端午节,龙舟越过,团结一心,齐心协力。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碧绿的粽叶将糯米包裹其中,略带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动起手来,开始包粽子,将对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仿佛屈原当时那英俊潇洒的面孔已浮现在我的眼前,随之咕咚一身,带着无限的悲愤,投入江中。百姓们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会吃掉他的身体。从此,每逢端午佳节,各家都会包粽子,空气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进端午节,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铭记先烈。

走进端午节,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内涵,感受传统节日迷人的魅力,萦绕心头的是缠缠的暖意,挥之不去的是绵绵的情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统的“端午节”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没错!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

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着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红牡丹。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

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传统佳节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为国忠诚。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过端午节时,人们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等许多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或纪念屈原的死。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五”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端午节传统节日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这天,我们出青青世界玩。青青世界里人山人海,时不时的就会被挤到一边儿出。

我们先去蝴蝶谷玩。一进蝴蝶谷的门,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向我们扑过来,蝴蝶一看到有游客在照相,就急忙飞过去,不想浪费每一次能表现自己的机会。有的蝴蝶停在了花丛中,它在干什么?哦,原来它在采蜜呀!

我们来到了热带雨林里。刚进去,就看到了一大堆猪笼草在人工制造的水雾里面,猪笼草对虫子们来说,是一个的、可怕的陷阱。我们来到了热带雨林里。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小花伞,要不然会被人工造雨给淋湿。“哗哗啦啦!噼里啪啦!”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和在水沟里面的流水声,凑成了一首《雨中交响曲》。热带雨林中还有一些恐龙雕像,这些恐龙雕像栩栩如生,它们好像对我们很惊奇:这些东西怎么一点也不像恐龙呀?不过我们没有看到彩虹,有些遗憾哦。

我和妈妈去走了惊恐吊桥,在走的之前,我还兴致勃勃,但是我刚踏上惊恐吊桥的第一步,我就担惊受怕,但我还是慢慢地、像蜗牛一样地走了过去。

我们还去看了青青世界的环保表演。那些打击乐器都是一些废铁桶做的,虽然看起来很久,但是打起来的声音一点也不小于普通鼓的声音。

青青世界的游玩就到这里,我们要回家吃粽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