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蒙台梭利发现孩子的ppt课件汇总4篇

浏览

1402

作文

4

篇1:以发现的目光去欣赏孩子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纲要》中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入园前,每个孩子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老师要用耐心、细心和用心观察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对其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使孩子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更应 “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前班上有个叫欣欣的小朋友,每次上绘画课上她总是最后一个完成,每次都比其他需要更长的时间,开始我们总以为是她画得慢,可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在作画时,她精神总是不集中喜欢东看西瞧,等别人都完成了,她这才开始作画。后来,在每次的绘画课上我们都为她准备少受干扰的位置,并留意她的表现,经常督促,经常鼓励。一学期下来,她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而且画画得越来越好了,而且还去参加比赛呢。当时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对她加予批评,也许我的一句话,就会抹杀了她对绘画的兴趣。幼儿正在发展中,我们要帮助她成长。尝试以宽容的胸怀去欣赏孩子吧!

孩子们就如同一幅画,颜色鲜艳,丰富多彩,而我们每位教师就必须用心去欣赏。难道欣赏一幅漂亮的画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学会用心欣赏孩子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发现孩子读后感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阅读了《发现孩子》这本书后,对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书是蒙特梭利著作之一,此书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精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蒙特梭利在书中提到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绝对必须先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环境做起。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只有孩子生活领域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生命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其实孩子一点也不任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的影响。

蒙特梭利主张:“大人绝不应把孩子塑造成小大人”大人在帮助孩子做手脚运动时,明显是将大人的动作方式套用在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普遍的错误,应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预让孩子依照自己的禀性去工作、活动。教育者的首要素任应是去观察孩子的人格,并对之予以尊重,当因为怕孩子吵闹而不让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不尊重。在成人的世界里,让大人觉得欢心舒适的事对孩子的也照着做准不会错。

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体成长的方案。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自由还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自由的原则并非是放任的,而是引导我们从幻想进入现实,指导我们积极有效地照顾儿童的原则。

如果教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教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教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

孩子越专心就越能从工作中得到平衡,也越能发自内心地遵守纪律。要达到专心的地步,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步骤:准备期,有具体目标的工作和能让孩子的内在发展得到满足,使疑惑得到了解。一个精神不平衡的孩子是没办法专心思考的,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蒙特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方针,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唤醒孩子的安全感。教育宗旨志在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非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学之道的老师,才更懂得用比强迫压制更有效的办法来引导孩子走入正轨毫无疑问,这有赖于随时的观察以及持续的付出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不明原因伤痕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12月18日上午8点多,王梅和其他亲属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济南,和学校一名负责的吕老师见了面。家属提出想去医院看孩子,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吕老师没有把他们送到省立医院看孩子,而是把他们送到了一家快捷酒店。“我问为什么不直接让我们到医院看孩子,他说先给我们找个住的地方。”

在酒店等待期间,王梅偷偷地问了另一名学校老师,想知道孩子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老师说,我跟你说一下,你的小孩坠楼死了,还是裸体坠楼。”听到这里,王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当场瘫倒在地。

王梅说,她提出想见孩子,但负责老师不让他们见,只称已经报警了,警方正在处理,如果想知道情况就去派出所问。在派出所,办案民警告诉王梅,他们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后,孩子已经坠楼没气了,然后就送往医院,没有抢救过来。

在民警向家属念娜娜室友的口供时,王梅发现了很多疑点,特别是事发第三天到太平间见到了女儿遗体时,她更加认为女儿的死可能另有隐情。王梅说,在警方的询问笔录中,娜娜的一名室友提到她们确实存在排斥娜娜的行为,而娜娜的遗体也显示,除了她落地的那一侧有伤痕外,其他部位也有不明原因的伤痕,她认为这些伤可能之前就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女童奶奶发现孩子“发胖”以为是在长身体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也有责任,要是多陪着孩子,就不会发生这些事。”大山除了自责没有好好陪伴孩子外,还称要是能早点发现早点到医院,孩子也不至于现在遭这个罪。“大约去年10月份,我看孩子胖了曾问过孩子。”大山说,当时问孩子有没有被其他人欺负,或者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要说的,孩子说并没有人欺负她。由于要忙于生计,大山在家呆了几天之后就急急忙忙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发胖,他以为是在长身体。丫丫的奶奶称,那段时间她发现孩子的饭量大增,身体发胖,也以为她在长身体。

知道实情后,大山回忆起以前的情况称,那个时候孩子肯定是被恐吓了。在事后的了解过程中,丫丫陆陆续续告诉大山,她平时在家里没有什么玩具,放学后喜欢去同村的阿公秦瘦家玩,因为在这个阿公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她就自己学着骑自行车。丫丫说,这个阿公从2016年5月份就开始欺负她,每次欺负之后都会恐吓她不准告诉家里人,要是听话就会给点钱买零食,要是敢说出去就会挨打。后来她非常害怕见到这个阿公,也不敢不听这个阿公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