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弱点观后感中文(11篇)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或弱点,重要是我们要勇于去客服它,下面为大家分享弱点观后感中文,欢迎阅读

浏览

5142

作文

11

篇1:《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看影片前是冲着它的奖项、提名来看的,我们说获得奖项或提名的影片总会有它的发光点,无论它是不是你的菜,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我们都有弱点,因为我们是血肉之躯。

《弱点》是部真人改编的传记温情剧,把它归为温情剧是理所当然,但此剧却没有大喜大悲如涓涓流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如果说以往的美剧都有着浓烈的重口味,那么这部可谓是清淡如茶。

起初我是抱着必哭无疑的的心理准备来看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就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温暖充斥着整部影片:如此艰难环境下的成长主人公仍然不惹尘埃,有着自己的思想并没有长成歪脖树、如此光鲜与上流社会来往的家庭仍能想人所不能想,做人所不能做,抛去名利、金钱、舆论等一切,单纯的怀抱着他们认为应该去爱的人,人性的美好完全体现,为这浮华世界渲染了一抹亮色。

剧中养母的角色被桑达拉布洛克诠释的很好,有个性,有特点,独立,自主,充满爱心,是一个善良而光辉的女性。他关心着主人公,即使后来产生误解,也无法影响心和心的融合。

种族不是三八线,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

影片所要表述的中心不同,因此在《弱点》中我们看到的是轻松的,一句话了事的解决了人种问题,没有极端冲突,“我不在乎”所以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是这个家庭的观念,也许也是观众所乐见的,也更加深化了我们心中的“温暖”。

我可以很穷,但我并不颓废。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关键在于开发。主人公生长在水深火热中,但他并不黑暗,不会自怜自弃,用独有的方式只记得他要记得的,不多看,不多想,固然不幸却不绝望,他有着自己的小快乐即使在别人看来他很奇怪。我们感谢,他尚且年轻;我们感谢,他遇到了这样阳光的一家;我们更感谢,它是真实的故事。

我们不是导演,意图这个词很晦涩。

有人说,关于主人公的背景他看不懂,那么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看做它并不是影片的主线;有人说,主人公模糊的记忆是表达着他对童年不幸遭遇的一种排斥,这样更能扣人心弦;还有人说事实的事谁会清楚,隐私是种权利,即使不幸也是最深的回忆。无论如何我是喜欢这样的表现手法的,留给人们无限遐想总比什么都不想要来的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2513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黑人孩子的故事。他从一个吃穿没着落的孩子发展到一个优秀的大学橄榄球运动员。这其间,安妮一家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妮以她博大的胸怀和爱心接纳了迈克尔,以她的开朗热情感染了迈克尔,以她无私的爱融化并温暖了迈克尔那颗饱受创伤的心。

影片中,安妮一家都极富同情心和爱心,我要说,这一切也许都缘于安妮这位心胸开阔、充满爱意的女主人。安妮的女儿柯林斯,虽然看上去有些高傲,但她对于同学们不解和嘲笑的目光根本不在乎,并且在自习教室时,主动走到迈克尔旁边坐下,陪迈克尔一起做作业。这一举动无疑给那些看不起黑人孩子、歧视迈克尔的同学一次大大的惊异与警告,也显示出了柯林斯没有种族歧视的爱心。安妮的儿子小肖更是一个热情开朗、调皮有加的快乐小男生。他以他独有的方式关爱着迈克尔,并以有了迈克尔这样一个大哥而骄傲。安妮的丈夫也是一个极开明的男士,他尊重安妮的选择,支持安妮的一切爱心活动,成了安妮不可多得的给力者。迈克尔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阳光的家庭中,真算是他人生的最大幸事。

当安妮的老公郑重地问迈克尔是否愿意成为他们家的一员时,迈克尔的目光环顾着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看到每个人都对他投来充满笑意的目光并点头示意时,迈克尔轻声地说:"我以为已经是了。"这就是迈克尔肯定的回答,是一种幸福的融入。

在整个影片中,最令我敬佩与感动的人物便是安妮那份伟大与智慧的母爱。

有一次,迈克尔开车带着小肖因处于兴奋状态中而出了车祸时,安妮的表现让我由衷的佩服,看着她当时的表现,我想,即使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能做到这样也应当说是少之又少,她首先确认了迈克尔没事,然后再去看小肖,当她确认小肖也没什么大碍,但被警察告知这只是一次偶尔的幸运时,并没有因自己的宝贝受到伤害而对迈克尔恼怒,而是平静地走到迈克尔身边,蹲下身来关切地抚摸着迈克尔的肩膀,告诉他小肖没事,并关心着迈克尔因救小肖阻止那个气囊时受伤的手臂。这些举动足以安慰一个缺少关爱而受伤的心灵。这不只是做秀,而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可以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言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伟大母亲的爱,而是把这份爱洒向了整个人类,在我的意识中,这才是真正的博爱,真正伟大而无私的爱。

迈克尔在橄榄球训练场上,一直不得要领,教练试图以严厉的语言来让迈克尔开窍,但却总也不得要领。而安妮却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让迈克尔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给这个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责任课。最令人佩服的是安妮说出的一番话:"大声吼没用的,他不相信别人,在他以往的经历里,那些人都装做关心他,但后来都消失了。"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差错的家长。我们在看到孩子犯错时,试图以狮吼来警醒我们的孩子,可效果往往相反,不但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让孩子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不要说配合我们的教育,而是完全朝另一个方向走了下去。

另外,这句话也在告诫我们这些家长,当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所改变时,不要企图孩子也会顺从地随之改变,因为孩子在我们以往不当的教育方式下,已经不再信任我们了,孩子心目中那个温暖的母亲已经离他们远去了,所以,我们只有付出比以往更多地精力和爱,逐渐地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这才是我们最先要做的。我们要给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在这样爱的付出与等待中,才能看到我们期盼中的孩子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并朝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当教练发现迈克尔的惊人的变化时,来到安妮身边请教她对迈克尔说了什么让他有这么大的变化,安妮的一番话再次让我感动与受教:"你应该了解你的队员,他的保护意识排在前2%。"这句话足以可见安妮的智慧所在,她看到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并使之发挥到极致,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也正给我们家长提了个醒,不要把目光只关注在孩子的缺点上,而使之遮盖了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当你把孩子自身的闪光点找到,并使之不断地扩大,以至于用它的光环去照耀着其他方面时,你会发现孩子的缺点在一点点地缩小,而优点却在一圈圈地扩大着。

最后,因为调查人员的一番话,差点造成了对迈克尔更大的伤害。她告诉迈克尔,安妮一家对他好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让他为他们的母校服务。因此,迈克尔感觉受到别人的摆布与愚弄,从而恼怒的离开安妮家。安妮陷入深深地自责与痛苦之中,她不仅提出了对自己的质疑:"客观地说,我是一个好人吗?"看到这儿,我不仅想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在为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时,都是抱着对孩子好的心态而去尽心尽力的做的,都像安妮那样真心地为了孩子好才那么做的,可是,当孩子不领情时,当孩子对我们的爱发出质疑时,我们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我们也像安妮一样对自己提出了质疑:"我真的是爱我的孩子吗?我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在自己的质疑声中,我们会像安妮一样,不难发现自己的偏差之处、自私之点:这其中,我们给孩子的爱里已经掺杂了我们的需要和渴望;已经融入了我们的面子问题;已经在这满满的爱里续写了太多的虚荣与自我。就像安妮的老公肖恩说的:"在这里面,你获得了一种变态的满足感。"真的,做为家长的我们,显然是真的在爱我们的孩子,但也同时有了些许的面子问题、虚荣心问题,从而体验这其中得到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在又一次找回迈克尔时,安妮与迈克尔有了一个特别智慧的对话。安妮:"你想打橄榄球吗?"迈克尔:"我玩的还不错。"其实这也代表了迈克尔已经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迈克尔问:"你想让我去田纳西?"安妮:"我想让你自己选择,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迈克尔接着问:"如果我不想打球呢?"安妮强调说:"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做主。"在我看来,这是最明智、最智慧的母亲,她懂得尊重孩子,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她明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这让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会有一种轻松的愉悦感,所以,迈克尔才在以后的调查谈话中用了这样一个词"选择",他明确地告诉调查官,是我选择了这所大学,因为我的家人都在这个学校读书。

这就是理由,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理由,更是一份在爱的力量支持下的自由的选择。如果做为父母的我们,都有这样一份从容,都有这样一份信任与尊重,那么我们的孩子都将是快乐而幸福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迈克尔·奥赫出生在贫困,复杂的环境,直至三岁,他不得不过起流浪汉的生活。生活选择了他,但是他已经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只是停留在三岁前妈妈的保护。

那是一个高大壮硕、皮肤黝黑的孩子,面无表情的脸上,掩不住些许苦愁的滋味。明明天气阴冷,他却穿着单薄的T恤和短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管他看起来高大得多么让人戒备,他只是个16岁的孩子。已为人母的莉安把一切看在眼里,她不但给这个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还给他了属于每个人的尊重。莉安温馨的关怀和教育终于让这个“可怜”,憨厚的男孩成长起来。

我们每个人必须都有些缺憾,这也是生活和现实中难以避免的,我们不避为此惭愧而逃避,打开自己的心扉,对自己宽容点,让自己的心灵找个栖息的地方。

弱点,无需隐藏,或者说它是一个人真实的象征。与其扭扭捏捏的被别人嘲笑,不如坦然的面对,放弃那些不必要的佯装。

同时,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价值观而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最有意义,然后给自己一个信念,让意志左右生活,并为此运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奋斗,为了你想要的而活。

生活难以抉择,最好的选择就是你选择自我,自我实现。

这是我们的完美宿命。

而莉安,男孩,他们即是我们生活的启迪因素,当这些因素与我们的神经细胞冲撞时,我们必须作出抉择,或者,当我们感到疲惫,让这些故事和某些品质当作自己意志的鞭策,直到某一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电影"的主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找不到什么好看的电影,要么太暴力,要么婆婆妈妈的不知道讲什么。但是今天看到了一部电影《弱点》,开始还以为是专门讲什么心理学的东西(和恐怖惊悚电影一类的)。但是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一开始看了就引人入胜,时常伴随着淡淡的感动,触动你的神经,让你时不时的眼泪充满眼眶。导演的尺寸把握的恰如其分,当你眼泪要流出来的时候,却又出现了轻松诙谐的内容。

看了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很有阿甘的形象,但是让你感觉或许比阿甘更真实。

我不知道,是否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很有美国的主旋律,就像前段时间获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拆弹部队》一样被人说成很有美国的主旋律。但是,这确实反映了美国的某些事情,如黑人和白人没有种族分歧了亲如一家人、社会地位低的人的美国梦、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有钱人的慈善之举。

这部片子其实反映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关于宗教、党派、个性、亲情、教育、反腐败等。

另外,这部电影给宝马、田纳西大学、肯德基做了个非常好的广告。

在结尾部分,看到儿女成长、进步,陡然间觉得养育子女成人是一件非常自豪、有成就感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讲述了1个大块头黑人——迈克尔·奥赫的高中转变,在自身努力和众多好心人帮助下成长长成一名学习优秀的橄榄球明星的故事。他的成功,离不开的收养他的妈妈安妮的帮助。

是什么迫使她允许1个黑人进入自己精心布置的家;是什么使她具有勇气孤身进入贫民区;是什么促使她跨越历史早已规定界限,为了1个无名黑人而与密友翻脸。

我想这就是母爱。每个妈妈的心底深处,都隐藏着深深的母爱,这是作为妈妈的1种本性。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的儿子过着棉衣坐在温暖的车中,而奥赫却穿着单衣在狂风冷雨中走向未知的目的地;在温馨的感恩节中,自己的儿女赖在爸爸身边看着都喜爱的橄榄球比赛,而奥赫却只能孤独的吃着给予的食物;在优秀的学校中,自己的儿女名列前茅,前途光明,而奥赫只能迷茫的望着象牙塔……

这些都极大地触动了这位妈妈的母性,天生的母性激发了她心底里最原始的激情与冲动,这激情与冲动迫使她勇敢的面对并征服来自家人,朋友,历史的眼光和言语。

奥赫在被收留了之后,他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家庭的关怀,渐渐地他的心中充满了光明,他懂得了如何去笑,懂得了如何与别人去相处,他的成绩也有了提高。安妮让他把球队当做他的家后,他在赛季上一举成名了。

母爱,有1种特别的力量,能让人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努力去改变。其实,母爱不是妈妈特有的品质,这品质是无论男女老少都具备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只要我们像安妮女士那样用真心去关怀奥赫。这社会就会因母性而充满爱,就像一首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这世界,多一些关爱,就多一些快乐;多了一些快乐,也就多了一些美好的人生。每个人的心中都需要爱的关怀,无论是多么坚强心,总会有脆弱的一面。这脆弱的一面,正是要用爱去让其坚强。

如果我们都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弱点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看的电影弱点》,曾在《读者》上看过其报道。当时已为其所叙文字而感动,看了电影后确有所感。

乍一看,迈克尔体型健壮,活像一只勇猛的大黑熊。可惜他的智商是与他体积成反比的,而且他母亲是个瘾君子,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与他接触,这造成了他性格孤僻的特点。但也正因为此,他的保护意识才显得如此强烈,成为了他踏上橄榄球之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片中主要有三个场景:家、学校、橄榄球场。说到家,那并不是奥赫真的家,我认为奥赫真正成为他们的一员,是在拍摄圣诞全家福时,并送出印有照片的贺卡后,大家都知道了“肖恩家又多了一员!”说起美国的教育,是许多中国学生所神往的。说实话,看了电影后我也有种立马想去美国上学的冲动,但冲动毕竟是短暂而虚幻的。那么,美国教育的优势,我们能从电影中看出什么呢?首先是录取。奥赫上的是私立教会学校,他的入学是在众教师的一片反对声中,被校训“录取”的。由此可见,教育的信念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多么重要而不可违。其次是学习。奥赫的智商不高,只有80,和6岁的孩子差不多,但他最终却被密西西比大学——他的家人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录取了。这说明了什么?他刚入学的第一场考试,交的是白卷,许多老师对他很反感,原因是他不听他们的课——实际是他听不懂。这时,只有他的班主任是耐心地指导他,用颇具人文主义的教育,使奥赫逐渐由一个交白卷的学生,慢慢地得了“D”、“C+”、“B”……可以说,奥赫的进步,如果没有他的班主任的关怀,是很难取得的。奥赫虽然选择了橄榄球,可他却对橄榄球知识一无所知,但他有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他的弟弟SJ为他设计的体能锻炼,在帮他增强体格的同时,也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他的妈妈给他做的指导,要求他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他的队友……他都做到了,这可由他在赛场出色的表现看出。

奥赫是个很努力的家伙,他的感情很细腻,只是不善表达。但他却很幸运,肖恩家接受了他,并培养他,关心他。使他身上的弱点,逐一消去或发展为他的强项。这是美国式教育和家庭观的优秀成果,在看到奥赫成功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我国与美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并应如何改善。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关怀,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坎坷,只是有的人比较幸运,因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更多的转角之处,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也就随之而改变……

Michael是一个上帝的宠儿,也许在十八岁之前,他是不幸的,痛苦的,无助的,甚至是可怜的,然而在这之后,命运终于向他展开了笑脸,也许生命中的很多change都是自己无法预料的,原本已经失望至极的自己,突然,只是因为某人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举动,变得不再失落,不再颓废,不再迷茫……突然想起了GQR之前给我发的一条短信:In every change you experience in life ,there will be times when you will wonder if you can endure ,but you will learn that facing each difficulty one by one isn’t so hard . 记得当时我因为有一些事,心情很糟,感觉特别的压抑,有一天,我一个人去爬山,一座不高的小山。站在山顶,俯瞰着寂静的山庄,心里也就宁静了许多……天空是沁人心脾的蓝色,可是在我眼里,却蓝的有点忧郁,沉默的大地就如我沉寂的心,毫无生气。冷冷的风吹动着山顶枯黄的草叶,涩涩的,发出细微的声音。我喜欢用这种寂静的方式来平和自己凌乱的心情。苍茫的大地,空阔的蓝天会给我想要的宁静,在他们面前,我的渺小显露无疑,也就无所谓烦恼,无所谓伤心……天空中那几片寂寞的白云静静的移动着,很轻很轻,犹如我浅浅的呼吸和淡淡的心绪。当我看到那一条短信,突然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迎着微风,我泪眼模糊的望着很远的天边,站了很久很久,我知道是因为感动,也因为心底压抑了很久的落寞和伤感……

有人说,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保护她的天使,也许他就是我身边的那个天使吧!每次在我最无助,最落魄的时候都会给我安慰,给我帮助,给我鼓励,给我信心和重新开始的勇气。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对不起他,他的真心,他的情感,他的坚持,他的关心。可是我对他的感觉却始终没有改变,也许是那么久的友情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很难再改变,更无法勉强。有的时候我也希望我能试着去接受他的感情,可是,一想到这些,心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弱点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找不到什么好看的电影,要么太暴力,要么婆婆妈妈的不知道讲什么。但是今天看到了一部电影《弱点》,开始还以为是专门讲什么心理学的东西(和恐怖惊悚电影一类的)。但是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一开始看了就引人入胜,时常伴随着淡淡的感动,触动你的神经,让你时不时的眼泪充满眼眶。导演的尺寸把握的恰如其分,当你眼泪要流出来的时候,却又出现了轻松诙谐的内容。

看了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很有阿甘的形象,但是让你感觉或许比阿甘更真实。

我不知道,是否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很有美国的主旋律,就像前段时间获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拆弹部队》一样被人说成很有美国的主旋律。但是,这确实反映了美国的某些事情,如黑人和白人没有种族分歧了亲如一家人、社会地位低的人的美国梦、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有钱人的慈善之举。

这部片子其实反映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关于宗教、党派、个性、亲情、教育、反腐败等。

另外,这部电影给宝马、田纳西大学、肯德基做了个非常好的广告。

在结尾部分,看到儿女成长、进步,陡然间觉得养育子女成人是一件非常自豪、有成就感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弱点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迈克尔,一个出生在贫穷人家的孩子,他的家就在毒瘾圈子不远的地方,他的周围到处是堕落而又无助的人,每当他的妈妈做“坏事”的时候,就会让迈克尔闭上眼睛,做完坏事后,数1,2,3让迈克尔睁开眼睛,并告诉迈克尔明天依旧美好。在肮脏而又嘈杂的环境里,充满了黑暗与暴力,一个大个子男孩像货物一样从一家运到另一家,他停驻的居所里的人都在假装对他好,最终都放弃了他。

一个这样背景的孩子,如果他变坏,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他依旧不愿意成为那个坏人,他慢慢地自闭,沉默。电影中你会看到一个偌大的身材经常出现在冰冷的夜里,只为能够免费洗自己的仅有的1-2件衣裳或者寻找可以吃的食物和睡觉的地方。他不断地被学校以各种理由开除,你会想这big man完蛋了。他的人生已经被判了死刑。

可不曾想过,他愿意将看球台上的吃剩的垃圾袋拾起,他愿意将别人施舍过他的被子整理好之后离开……出生在这样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到?可迈克尔做到了,最终他为了保护领养家的弟弟而用手挡在了前面,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在赛场上打败了对手,他甚至为了家人而选择了密西西比大学。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我家人上学的地方”。一个从小没有得到爱的人,当他得到了爱,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这份爱。

在变好与变坏之间,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你选择了什么,就会成就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金刚狼中文观后感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Logan是我看过的除Iron Man第一部之外最好的Marvel电影,比那些硬要观众和演员一起站队的“内战”之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当然,像“内战”啦“奇异博士”啦这种看特效、看动作场面的所谓大片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抛开视效、放到2D屏幕上一看,咦,故事讲得蛮不是那么回事。Logan则可以说是什么都有了:白化病人和X教授住的地方颇有Mad Max的废土之感;Logan对自己女儿从排斥到最终接受的父女情;为小女孩设计的别出心裁的动作场面;新旧金刚对决;以及X战警电影一定少不了的1984般的变种人研发机构。讲真,都2017年了,还搞什么变种儿童养殖中心这类的旨在骗取观众同情的设定,会不会太老套?没了可信的反派,假如不是别的情节太有趣太紧凑,这片又要为Marvel凄惨的反派史添上一笔。另外,西班牙护士从一开始就挺招人烦的,幸好没多久就bye bye了。

小女孩的背包,在黑人一家被杀之后应该是和相片一起留在黑人家里了,但是为什么后来她还能背着背包上Eden,只有相片被生化手拿走?Coinkidink?

本片继续延续白人主旋律,西班牙人和黑人注定。所幸没有亚裔(不过亚裔在最近的影视作品中比较多的是被当成笑料,似乎很少被拉去垫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金刚狼中文观后感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由詹姆斯.曼高德执导,休.杰克曼、达芙妮.基恩、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和波伊德.霍布鲁克主演的《金刚》系列最终章《金刚狼3:殊死一战》将在3月3日在内地上映。

影片从剧照到,无不透露着一股悲情的气氛。在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钢筋铁骨的金刚狼已经变回有血有肉的老年人,他不再像以往刀枪不入,而是经常把伤痛挂在脸上,你能读出那种他不愿多言的无奈,这种负能量甚至掩盖了他昔日的戾气。所以片中连普通人类都带着武器欺负到他头上来,只能说一句“山中无老狼,庸人称霸王”。

从1974年以客串身份出现在《不可思议的绿巨人》漫画中,金刚狼始终是最为特别的漫画角色,他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与X战警若即若离的关系,赋予他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在诞生二十多年后,便成为了第一部《X战警》电影中的重点角色。

休.杰克曼自从接演《X战警》后就一直与金刚狼这位超级英雄紧密连接在一起,这趟旅程长达17年之久,一共9部电影将休叔从仅有55万美元片酬的小咖捧为好莱坞一线动作明星。

同样和金刚狼自愈能力退化一样,年近半百的休叔迫不及待甩掉一身的肌肉负担,而且皮肤癌症状反复发作,迫使他在《金刚狼3》之后不得不告别这个“专属”角色。作为休.杰克曼的“封爪”之作,《金刚狼3》还标志着该系列首次尝试R级制作。

影片和以往注重秀肌肉的动作戏相比,会有更多血腥暴力场面,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不说脏话、不“污力滔滔”版本的《死侍》。

为了将影片打造成R级,休叔更是主动降低了片酬,要知道他在前两部《金刚狼》电影里的片酬都是两千万级别。《金刚狼3》 “殊死一战”的命题,不仅打算刺激影迷的观感,还会以悲情氛围烘托走心的剧情。这些努力最终的意义就如同海报上的宣传语所写的一样,“让影迷共同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