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依法治国论文(实用20篇)

乐观是一种态度。乐观者把失败看作是可以改变的事情,这样他们就能转败为胜,获得成功。生活需要乐观。所以我们要保持乐观。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有关依法治国论文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7791

作文

601

科技小论文300字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有一种奇特的魅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无处不在,他常常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

一天,妈妈要用一个饮料瓶并让我洗一洗,我用温水把瓶子洗净后把水倒掉了并且拧紧了盖。过了一会儿我忽然发现瓶子竟然瘪了!我十分惊奇,便去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笑着对我“说你自己寻找答案吧”。于是我就去书中找、去上网查,终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是热水加热了瓶子里的空气,空气产生了膨胀又导致了瓶子产生了膨胀,而当瓶子里的空气在温度下降以后又产生了收缩,这时候形成了瓶子里面的气压比瓶子外的气压更低,所以瓶子外的气压把瓶子压瘪了。哈哈,我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啊。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多多留意就会发现科学的足迹,让科学为我们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医学论文的署名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医学论文署名要用真名(学术论文)而不用笔名,并写明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和供读者咨询。本刊编排顺序为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而后是作者。集体创作应在文末署上执笔人或整理者的姓名,以明责任,便于查考。

署名不可过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参加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参加本文章撰写,对文章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辨的人。署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起主要作用的人列在前面。根据目前各省晋升掌握的情况看,署名太多也无意义,一般3-5人即可。指导者、协作者或列在姓名中,或在文末致谢中写出。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临床报道出现十余作者的情况。

署名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科学性很强的事,但由于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也同样冲击着科学技术界,作者的署名也无例外的出现了一些问题:①署名过多;②署名过乱;③带名;④挂名。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对全文负责,不能无原则的乱署名,尤其不能将与本文章无关的人员署上。决不能以署名做为替人晋升创造条件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写毕业论文谢辞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我首先要感谢张玉清老师,是他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近二年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张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爸妈和女朋友小熊,在生活上给予无限的关爱,特别是小熊,和她恋爱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她的爱,失去她的时候追悔莫及,或许余生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在快要毕业的时候,向你深深遗憾地说:“你的爱让我长大成熟,从此知道该如何去爱,而我却让你伤痕累累,而你已远走,如果还有任何机会,如果还有来生来世,我一定放你在掌心细心呵护”。

感谢在防范中心一起学习工作生活的同事们,张德华博士,毛剑博士,刘向宁博士,赵鸿浩,贾素平,李海宝,孙鹏鹏,杨晓彦,倪阳,黄丹丹,王若欣,余俊松,由于你们,生活过得精彩而又充实。

感谢在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阶段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同学们,蒋柏梁,石淼磊,张军,程亮,王晶,吴晶晶,胡浩,贾炜,刘孜文,刘敬轩,邓艺,王祥根,韦勇,任荣,并一起度过在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的岁月。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技巧二、技论文的选题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论文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在2006年召开的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汪恕诚部长针对今后的水利科研工作,强调要重视研究十大问题:一是河流健康标准;二是大坝与生态;三是河道演变的人工干预;四是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五是河流水量分配导则,即初始水权的分配;六是节水型社会的体制建设;七是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影响;八是生态调度问题;九是灾害保险与社会管理;十是水库征地移民。这些都是作论文很好的选题。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等都有许多很好的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中考语文说明文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论文

全文共 2635 字

+ 加入清单

【考点透视】

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近年来,这方面的题目已经在说明文阅读的试题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重视从文本的领会感悟和探究创新的能力等角度来考查。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那种纯粹说明某一知识的,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或者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的说明文入选的概率是很低的,命题者通常会依据这么两条标准选择材料:1.内容方面,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在介绍说明某一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的同时,体现出一种科学精神,或者蕴涵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2.表达方面,以说明为主,穿插记叙、描写和议论、抒情,灵活生动,可读性强。试题的编制,由传统的说明文阅读四大块题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顺序及文章结构、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逐渐转向把通用的阅读能力与文本特点结合起来设计考题,强调能领会科技作品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例精析】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⑴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同时,火星风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⑶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⑷“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器。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⑹“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查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⑺“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⑻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⑼“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⒈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⒉文中对“勇气”号的结构、装备及其功能进行说明的是第 段到第 段。

⒊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

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⒋形象、生动是这篇科普短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以第⑸段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的一个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⒌“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中选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人们为什么把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解析与点拨】:

第1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答案是:“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器。(意思对即可)

第2题考查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感知。答案是:第⑷段到第⑺段。

第4题考查语言的分析品味能力。对第⑸段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的分析,应该着重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所表现出的趣味性、形象性来分析品味。参考答案:(甲)句:“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寻找目标时视野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饶有兴趣。(意思对即可)(乙)句:用“敲敲打打”、“搜集”、“前进”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工作时像地质学家一样科学严谨、有条不紊,语言生动有趣。(意思对即可)

第5题第一问是拓展题,考查语文综合能力。答案要点是:①孩子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②孩子具有丰富的想像力;③为了激发孩子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④为了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第二问体现了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考查。答案是:因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需要勇气,需要有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说明文阅读重视考查考生能否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例2中的第4题,例3中的第3、5题都涉及到这个方面的能力。这些题目将会更多地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出现。解答这类问题,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善于发现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宽思路,深入探究,广泛联想,大胆创新。但又要注意有的放矢,合理恰当,不违背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这十年为主题论文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这十年:奋斗不息 跨越不止

今年高考的全国乙卷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从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引入主题,引发广大高考考生的深刻思考。跨越二字,既蕴含了战胜挑战和困难的坚韧不拔,也蕴含了“更上一层楼”的高远之志。“中国这十年”,从“脱贫”到“科技”再到“生态”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实现了中国的“跨越,再跨越”。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攻坚实际中拧成“一股绳”,在政策举措上下好“一盘棋”。数百万扶贫干部无我无私、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脱贫一线,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在没有硝烟的扶贫战场上挥汗如雨、不懈奋斗,一步步让“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变为现实,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载人航天梦,是探索。“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对接天宫二号,从神舟十三号开启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一次次堪称完美的表现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冲锋,以脚踏实地去触碰梦想,以马不停蹄去追逐梦想,数十年的“航天实干”筑牢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创造了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

打造绿水青山图,是守护。“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经过近10年的久久为功,河北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地变绿洲、青山变金山的人间奇迹,吉林查干湖渔场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陕西安康的茶农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打造新时代的“绿水青山图”,让“生态绿”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上最靓丽的底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不息”,才能实现“跨越”“再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科技小论文

全文共 1298 字

+ 加入清单

前言:科学技术,简称科技,科学与技术的通称,通常人们先于掌握科学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该原理的技术。它的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这将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科学与技术是集辩、证一体,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

论文主题:放大镜的改良

谈到放大镜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视角。视角愈大,像也愈大,越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正立虚像。放大镜起放大视角的作用。

早于几千多年前,人们已把透明的水晶或透明的宝石磨成“透镜”,这些透镜可放大影像。也成为凸透镜。

放大镜主要是由固态镜柄和可视性透镜构造而成的,玻璃——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且不可回收。此次的论文就是围绕玻璃进行的。

众所周知,放大镜所用的可视性透镜一般是由玻璃做成的。玻璃不仅造价高,而且废弃的玻璃作为世界各国环保部门共同的难题之一,废玻璃本身就是固体垃圾,也是对人类的一项威胁。制造放大镜难免会有废弃的玻璃,而那些废弃的玻璃也不可回收,我觉得这是一笔极大的浪费。何不换一种方向思考:把玻璃调换成另一种材质——平滑的高透明度薄塑胶。

塑料——可回收再利用,且造价低,价格实惠。

有人会说:把玻璃调换成塑料会妨碍放大镜的使用,达到反效果。这样虽然节省了材料,却改变大大地改变了放大镜本身的用途。

但是,我还没说完:虽然把玻璃调换成平滑的塑料会改变放大镜的用途,但是我也想出了对策——往两片镜片间的隔层里注满水,水可以起到放大物的作用,于是——我便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源自我的生活中偶然的一个小发现。

记得那是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有很多同学爱买那种进口矿泉水,我也不例外。瓶身的形状不同于康师傅矿泉水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它是完完全全的和医用吊瓶一样的平平整整,透过水瓶可以看见上面的营养成分表,而且字体又大又清晰,手捏在水瓶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指纹。而把水倒出来后,看到的事物便与平常无异,这是为什么呢?我做了个简单的小实验:A组:把同一个矿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然后滴一滴清水进去,往下面垫一张报纸,看看报纸的字体有没有变化,是否清晰。B组:同样的把同一个矿泉水瓶剪下一部分,直接放在报纸上,看字体有没有变化。而得到的结果却是:A组的字体确实放大了,但是却因为水是液体而摇曳不定,看的不是十分清楚。B组的字体没有变化。我想:如果水没有摇曳不定的话,那么是否可以将报纸的字体看得更加清晰?说做就做,我拿出了一个0。5厘米高的正方形的固体封口透明模具,注满水,把盖子盖上。果然,水没有摇曳了,把模具放到报纸上,报纸的字体不仅被放大了,而且十分清晰。

综上所述,说明了用塑胶代替玻璃成为放大镜的可视性透镜这个想法是可行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想法可以实现。

此次的论文话题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毕业论文感谢致辞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从初入校门到即将离开,两年好像什么也没变,但是已非从前。太多的感悟太多的人与人之间交流心灵的碰撞促进了我的成长。人的成长的过程绝非自己放任而成,这一路上包含了太多太多无私的帮助,热情的鼓励,坚定的支持。而在毕业之际,我还是要向他们一一的表达感激,尽管或许他们并不图报什么。

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你们赋予我生命和健康的体格,使我有机会经历这美好而精彩的人生;谢谢你们的无私的爱和奉献,在我的一步步成长中你们日益苍老,永远不变的却是那关注的眼神和无论何时都在身后的坚定的支持和鼓励;谢谢你们的尊重,使我更好的选择自己人生要走的道路。感谢我的哥哥嫂嫂弟弟们,谢谢你们对于我的爱护和照顾,让我感到人世间最温情的感动,以及成长最大的动力。

感谢我的老师们,你们的谆谆教诲,是我这两年获得的最宝贵的知识。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张老师,张老师为谦和的为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一生都要学习的榜样。这篇论文从选题到结构大纲再到初稿修改最后定稿,张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谢谢我的室友们,你们是我最珍贵的朋友。生病时不离不弃细致入微的照顾,在武汉这个异常寒冷的异乡的冬季,我却感受到异常的温暖和安心。因为有你们,我们学习上相互鼓励,生活上相互照顾,无话不谈的亲密无所顾忌的开怀,我的硕士生活才充满了一种叫做幸福的色彩。毕业在即,无论我们以后身在何处,我的心永远与你们在一起,留在这珞珈山下的某个地方。

还要感谢我的可爱的同学朋友们,有你们的参与,我的人生才如此的多彩。谢谢你们!

人生并不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总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总会有崎岖和荆棘丛生的荒野。然而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活是一种态度,只要我们永怀一颗感恩的心,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永远对生命充满希望,那么不论什么境况,慢慢体味细细品尝,总能感悟出其中的美意;只要我们用一颗豁达且认真的态度对待,那么就永远有一缕曙光在我们的前方,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即将开始新的历程,对我的后来者们予以祝福,且行且歌且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毕业论文提纲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英语毕业论文提纲。毕业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纲要可以使作者一目了然地看出他的论文是否前后一致。主题是纲要的关键,因为它简明地陈述了作者的目的。正式纲要(哈佛纲要)中,各级纲目的格式依次为:I,A,1,a,(1),(a)。任何纲要如不严加遵守则毫无用处。在确定了英语毕业论文选题,撰写了英语毕业论文提纲后,学生应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有一定的了解。英语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1)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相当;

2)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

3)观点正确、逻辑性强、无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观点;

4)叙述清楚、层次清晰而丰富;

5 )语言表达正确,无拼写错误、语言错误控制在20-25%00(万分之二十到二十五);

6)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无明显失误,修辞错误率控制在2%。

英语毕业论文内容要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有新颖性。毕业论文可以对某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可以是实践问题的解决。毕业论文不仅要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要反映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较为正确的论述,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晰、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写翻译的英语毕业论文,除实例分析外,还要提供原文的译文,以便弄清译论的依据。如果英语毕业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一定的解决途径、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毕业论文要求科学性

全文共 483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我讲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是指的它的特殊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毕业论文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说这个论文是由科学研究的任务来决定的,必须要讲究科学性。平时,我对这个作家有看法,对社会上的问题有些想法,你的想法是不是科学?如果随便写点文章,只是锻炼锻炼是可以的。但是你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你脑子里必须清醒地明白:我是在写毕业论文,必须从科学的角度来要求自己,讲究科学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的真理。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规律,必须根据科学研究这个总的任务,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探讨,揭示规律。有很多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文学类表现的不是特别突出,但在社会科学,教育学方面,论文的科学性认识还是很明显的。例如今年刚毕业的一个学生,他的论文题目是:《多方突击,夹缝前进-北京晚报发展前景探析》。我主要解释一下科学性,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科学研究这样一个概念,不是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不是有什么观点就写什么观点。必须要有科学研究这个总任务来约束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从选题开始就要对社会负责,至少你对你的学科有一定启发,是科学的,经得起推敲的。独到见解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不是我方便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有这个观念。

《多方突击,夹缝前进》这个标题对北京晚报还很形象的。另一个毕业生写《保密工作,依法行政问题初探》,我们面临加入WTO ,我们的保密工作如何做。原先形成的一些保密工作观念怎样去改变。这个论文写完以后,因为他有一个很严谨的科学做指导,它的价值体现在科学性上。它揭示了一些以往的毛病,展望了一下将来的前景。现在新教材很多,新教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论文从这个角度切入,怎样改善这些新教材,有些什么样的规律,进行科学探讨,这些是符合科学研究总任务的要求的。有了科学性的观念,如何去落实这个观念,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科学这个观念在里面。

第一,在立论上要实事求是。

如何去保证它的科学性,从三个方面来把关。第一,在立论上,作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和偏见,更不能主观臆造。现在出现两种情况,与学生在写论文过程中的不成熟有关。一种毛病是抄袭别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会抄不会抄”。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文章不能抄别人的,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独到见解,不要做片面的理解,独到见解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偏见,不能主观臆造。

举例来理解,现在学的文学史对有些作家做了一些公平的评价,我当学生时学的文学史上的作家,像沈从文,钱钟书这些文学家在文学史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现在,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他们也有自己很好的创作领域,也有很好的成果,他们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们的地位。这是文学史上的一种现象,主要是太“左”的原因。把有些优秀的作家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了。针对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些人就写文章。他的立论是这样的:某某某所编著的文学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文学史必须从新撰写。我们来看这句话:某某某所编著的文学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句话是带有很大的主观片面性的。确实在这个文学史里没有沈从文,没有钱钟书等应该进入文学史的文学家和学者,但是绝大部分的文学家、小说家、散文家等,包括各个时代的文学思潮都还是有很多站的住脚、经的起历史推敲的评价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部文学史未收录我们现在很多很崇拜的作家,就说它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样的话,立论就带有片面性。台湾的有些文学史里当然没有鲁迅,甚至有些文学史在总论里把鲁迅骂的不堪入耳。象这样的就不仅是一个偏见的问题,而是带有个人的好恶了。明显的有阶级立场在里面。我们在讲《基础写作》的时候讲主题的主观性,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应该有正确的立论,你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正确的、科学的、公允的去研究你的研究对象。尽量不要带主观色彩。我只能说尽量,因为你们是本科生,受年龄的限制可能会有一些偏见,或者在观察上出现问题。老师要在这些问题上为学生把好关。但是有一条要记得,一旦你确定了你论文的研究对象,力求站在一个比较公允的立场上,科学地去评判它。所以说,立论一定要站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刚才我谈了那个人说某文学史不符合历史事实,必须重新撰写,这个立论不科学,带有很大偏见。

也有些人这样写:某某文学史未能将一些优秀的作家放到文学史上进行科学的评判。他认为应该给这些作家一席地位。比如说讲到沈从文,一个学生的文章是《论沈从文湘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兼论沈从文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他是从作家的作品入手,通过对作家的作品的审美特征的剖析,横向比较同时代的作家中在湘西文学中确实还没有人能够超过沈从文的。所以通过分析他的湘西文学引出一个科学的结论来: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的一席地位。那么应该是一席什么地位呢?湘西文学上填补了文学史空白,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没有能够与他相媲美的。这样就比较实事求是。他认为沈从文的湘西文学是现代文学园圃中的一朵奇葩,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他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位置是当之无愧的。那么我们听了这么一种立论,认为说的不过分。因为在湘西文学中,沈从文确实是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在整个文学史这样一个大花园里他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不仅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他看来是当之无愧的。这样的评论就比较客观的。象钱钟书,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学者。人们在以前的文学史上也没有他的位置,有些论者他的对于钱钟书的观点也是比较客观的。比如他们切入点是他的《管锥篇》这样一个大论文集。所以他们不是单单研究这个人了,而是所谓的“钱学”,就象《红楼梦》的研究形成“红学”。钱钟书不喜欢人家称什么“钱学”。但就研究者来说,要研究钱钟书,就某一两个方面来写文章是不困难的。但要对钱钟书的“钱学”精神进行评价就是一个很谨慎的问题。那很明显就是一个研究课题了。那么,这个评论者在评论“钱学”上他有这么几个观点:第一,“钱学”的基本特点是四个字-博大精深。他提出这样的一个立论,这个立论出来以后就要加以分析。

博大精深是一个立论,如果我们对钱钟书的创作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说他这个立论是科学的、公允的,我指的是立论。

上面我讲的《多方突击,夹缝前进-北京晚报发展前景探析》,从这个题目的就可以看出,新闻界、报社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那么北京晚报是怎么发展、怎么在夹缝中前进的呢?为了在夹缝中生存,它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突击。这个就是作者对北京晚报的观察,观察跟北京晚报竞争很激烈的同行们以后,他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个立论是站在事实基础上的。只有立论能站得住脚,你的论文才有个落脚点。所以将来你们选题的时候,一定注意,你喜欢谁就选谁,但一定要注意力求不带个人的主观色彩。文学跟自然科学不同,跟社会学不同,它是人学。正因为它是人学,所以会带一定的人情味在里面。

你一点都不带人情味在里面是不可能的。有些人的文笔很好,但人品不太好,就我个人来讲,我就不愿意认同他。这在我们同学中间也有。但是真要研究的时候就不能带有这样个人的色彩。除非你不要研究他。你认为你从感情上不能接受,那你干脆不要写。否则往往就会有失公允。明明这个人人品不好,但是他在文学上还是有一定的建树,那么你呢应该肯定他文学上的建树,不要跟他的生活作风啊都挂在一起。因为有生活作风而把他的文学成就给抹杀了。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不要有倾向性的感情色彩在里面。不带自己的主观感情在里面,你才能对你的研究对象有个科学的评价。这是从立论上说保持科学性。

第二,在论据上保持科学性。

要保持科学性第二是在论据上保持科学性。在论据上作者必须经过周密的观察、实验或者阅读、思考。尽可能多的占有材料,以最充分的、确凿的典型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我来补充说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字数在8000到10000 字之间,那么你没有相当丰富充足的材料就写不出来,无法论证你的观点。就象我刚才说的,一个人要研究钱钟书的“钱学”。他的题目是《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很有挑战性。前面他概括出钱学的基本特点是博大精深。立论是立出来了,但你怎么能让读者或者圈内的人认可你的观点呢?你就要旁征博引,充分地来论证博、大、精、深。你没有充分的材料,光口头上喊或凭自己的感觉是不行的。你必须以理服人,必须摆事实,讲道理。让人看到你的充分的论据,让人感到确实是这样,不得不承认钱钟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者。我们为什么给学生那么多时间去写论文呢?

关键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研究。说实在话,真正写一篇论文,有的同学的体会是通过写论文真正梳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使它条理化。也许各门课都学得不错,但毕竟是零敲碎打,一门课一门课的考试,一门课一门课的结束。论文要把我们三年来的东西,课堂学的,课外自己学的,都统统运用到你的论文当中去,都在你的论文中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多时间,最重要的还是要求你去查阅大量的资料,从大量资料中再去选择最需要的典型的材料。我们有些人是采取应付的态度,北师大的老师还是很严格的,早早的就把关,希望学生去查资料。但有些外校考研的学生来答辩,问他毕业论文还没写。离毕业还剩一个月,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是什么样的论文,我表示怀疑。换句话说,有些学校能保持名校的地位,有些学校就不行?这跟学风有关系。学生的质量从哪里看?从毕业论文上看。经不起教育部的审查检查。

博士论文拿出来不像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不像硕士论文,本科生不像本科生的论文,你怎么认为这个学校教学质量好。所以,学生的毕业论文要写得好,就要下功夫。

在论据上必须是充分的、确凿的、典型的,这是很重要的。有一些科技论文还要注意观察,还要进行精心的实验。SARS的研究到现在,有些人很着急,想尽快把疫苗制造出来。愿望是愿望,科学实验是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中间也来不得半点投机。科学的东西必须要严谨,所以在形成一篇论文的时候,论据从哪里来?从观察、调查、实验、阅读、思考当中来。你们听完我的课以后,就可以开始着手了,收集材料。先在收集材料当中去调整自己到底喜欢谁,看得多了,就对对象有些看法。这是论据,也就是说,撰写论文的基础就是占有与论据直接有关、间接有关的材料,立论产生建立在材料的基础上。立论一旦确立,围绕立论,我们精选论据,是这么一种过程。这在《基础写作》当中我讲过这个问题。选材,主题从哪儿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是从实践来;论文从哪儿来?论文的论点,立论是从材料中来,从社会的观察中来,从科学的实验中来。当你有了这个理论,实践当中确立了一个立论以后,回过头来,这个理论就相当于我《基础写作》当中讲过的主题。这个主题一旦确立以后,你就要进一步的精选材料;立论一旦确立了以后,你也要进一步的去精选,而不是材料一大堆。

第三,在论证上,做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

第三,在论证上,作者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做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这是一般的议论文要做到的。在论证的问题上,也是考察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方面,好多学生有了很多材料以后,就有一点头脑不清楚了,那么多材料怎么办?哪一些材料我用?材料怎么用?用到什么份上?哪一些材料用在前面?哪一些材料用在后面?因此第一稿就能写得特别像样的特别少见,在博士生中都不是太多。本科生阅历浅,导师各方面要把关,选题是不是选好啦?选题选好以后,他的论据是否对啊?是否是围绕这个论题去选的啊?围绕这个论题去选的这个材料是不是摆好啦?框架结构是不是严谨啦?等等。所以,科学性上,作为本人来说,观念上要清楚。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有偏差,这个问题不大。当你们发生偏差的时候,老师就要发挥作用,要精心的进行辅导,经过指导,能够进一步的去梳理和提高。这是科学性的三个方面,第一是立论上,第二是论据上,第三是论证过程中。在这三方面,每个方面都把握好,那么科学性就自然确立起来了。这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是创见性,下面接着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绽放抗疫青春决胜全面小康论文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劳动节,又逢五四青年节,“双节合庆”皆大欢喜!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青年祝贺节日快乐,并鼓励青年善始善终为国为民,作出更大贡献。青春是最美的风景,人人欣赏;青春是最好的诗歌,人人赞美。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激情与活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热爱劳动的青春之花有信仰、有本领、有担当,才会绽放更多绚丽光彩。

劳动的青春最美丽,青年要有信仰,用辛勤劳动酝酿理想的芬芳。青年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人生才不会迷失方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知青时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利用休息时间读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下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为治国理政打下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年轻时有理想信念,就像有了桥梁和船舶,过河就有了“硬核条件”。在百年不遇的疫情防控过程中,青年党员以“两个维护”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以初心为恒心,以生命换使命,自觉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成为国为民的具体行动,与“病毒”斗争,也为实现人生梦想积累了宝贵财富。读书学习,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渠道。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学习,尤其是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原原本本抓实抓好。信仰之花,需要“时不我待”的耕耘,才能酝酿出理想的芬芳。

劳动的青春最美丽,青年要有勇气,用辛勤的劳动酝酿本领的芬芳。年轻人要有清醒的认识,才不会浮躁不安,才能“宁静致远”。“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前途,是民族的希望。青年党员要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就要学会珍惜锻炼机会,不挑不拣,敢挑重担,把初心记在心里,把使命担在肩上,要有钉钉子精神,立足岗位做示范当先锋。北京大学的青年党员在抗疫一线,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敢于担当,敢于胜利,“交出了合格答卷”。面对斗争,需要志气;面对困难,需要勇气。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是最迫切的任务,两个目标要实现“双胜”,就不能有“等一等,歇一歇”的思想,而要有“成功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坦荡胸怀。青年人应该学会坚强,“做事先立人,做人先立德”。坚强之花,需要“笃定前行”的执着,才能酝酿出本领的芬芳。

劳动的青春最美丽,青年要有责任,用辛勤劳动酝酿担当的芬芳。年轻人要学会尊重事实,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能够专注以恒。“事业起于积微,功名需要寸累。”为人踏实厚重,是最踏实的放心。为人当如山,年轻就要懂得敬畏,不想着走“终南捷径”,思虑就会深远,行动就会谨慎。安于低调,拒绝奢华,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厚实质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强大。笃定厚道,是人最了不起的品质。有人喜欢追求“一鸣惊人”,一时兴起就开始,一遇失败就结束。共产党员干事创业,笃定厚道,朝乾夕惕,“不破楼兰终不还”。在防疫、复工、脱贫等工作中,青年党员是最活跃的因素,既要冲锋陷阵,吃苦在前,让党旗在岗位高高飘扬,又要有“微小处见精神,细节处定乾坤”的责任意识,把手头工作看成是“最后一道工序”。“我先上,因为我是党员”“我先干,跟我上”“年轻气盛讲奉献,青春朝气只向前”……哪有什么英雄气概?那是平凡青春里最普通的情怀。“疫情防控我在前,脱贫攻坚我领先”,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事事都抓紧,件件有回音。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向“扶贫之花”黄文秀学习,“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依靠群众脱贫,帮助群众致富。责任之花,需要“用汗水浇灌”的努力,才能酝酿出担当的芬芳。

在党的领导下,各级团委要重视发挥青年人才的优势和能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辛勤劳动酝酿最美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科技小论文400字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走出房间,一眼就看见了放在柜子上的玩具直升飞机,便玩了起来。

我拿起遥控器,向直升飞机下达命令,直升飞机开始起飞,当飞到两米高时,我开始让直升飞机前后左右地飞行,也不知是我水平好,还是飞机轻便,飞行时十分灵活,不管前面有什么东西,直升飞机都能灵巧地飞过,从来都不会碰到东西。我心生好奇,把飞机拿过来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这时,我突然发现,当直升飞机前后左右飞行时,飞机的尾翼便会飞快地转起来,飞机左右移动时,尾翼还会改变旋转方向,难道飞机的前后左右移动跟这个小小的尾翼有关?

通过上网查资料,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飞机飞行时,通过机翼的旋转产生巨大的向下的气流,将飞机升起的原理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像风扇一样,向前吹风,前方物体受到向前的推力,而风扇本身则受到向后的推力,只是力量的大小不一样,这个原理其实跟舰船的螺旋桨将水向后推的原理也一样,通过反作用力使自己前进。

原来这小小的机翼也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论文1500字

全文共 307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的塑造和国家的强盛。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

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身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此时,如果不能很快学会自理和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自卑、困惑、茫然无措、无助等心理障碍。此外,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远离家乡来到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往往会由于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恐慌、惧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环境来说,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家齐聚一堂,交际圈子变广、变复杂,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心理会容易受到挫伤,感到孤立无援,而且这张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伴随时间最长,解除的难度也最大。

(二)个性缺陷

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视,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和个性上的多样化。大学阶段,群体生活和交际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之一。个性的多样化往往会造成交际和集体生活中的摩擦。有个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计较、胸怀狭窄、贪恋虚荣等个性缺陷的人在大学生活中比那些个性开朗、内心阳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自我逃避

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学生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使得他们由于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现在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懈怠和逃避,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学习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对学习和人生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四)求职就业问题

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对自我、对人生产生怀疑,变得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心理发展阶段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等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长久郁积在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二)社会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利益格局等发生重要转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要的变化。大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毕竟并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觉醒的民主、科学、公平等一时在面对社会现实尤其是负面现实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变得激进或者与世同浊。此外,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日益负责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进而滋生负面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三)学校心理教育缺失

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成为单纯成绩、升学率等数字符号的机构,导致了对学生社会认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观”教育的缺失。这使得一些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三观’’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从大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塑造来看,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应对多样化的大学生文化群体的准备,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通过一个普遍共识的文化平台来加以交流和疏导,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谐、幸福等对学生的心理塑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现状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贫困导致学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谐导致学生没有安全感、感情脆弱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

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大学生教育要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实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倾听学生心理诉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夯实牢固的心理基础。

(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构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预防和援助机制

当前大学应当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常设机构,训练一支由专业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倾听学生心理诉求,帮助其分析和解决和心理问题。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普及心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积极、及时的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苗头、新趋势、新内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长期工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六步:得出结论,并完成论文

全文共 1787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的撰写要结构合理、文字表达清楚确定,容易让人理解。形式上要尽量采取可视化的效果,例如多用图表来表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具体论文的撰写要考虑包含如下内容:摘要、研究介绍(包括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样本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的发现、结论(简要结论、建议、启示意义)、附录、参考文献。

针对社会科学和商务领域的问题研究,我们传统上所遵循的研究思维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承认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遵循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用这一思维模式来指导研究的过程,容易使我们混淆研究者与决策者的地位,找不准研究者的定位。首先,这一研究思路和模式将问题的解决和问题的研究混在一起了。其次,没有突出,或者说掩盖了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和遵循。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它忽略了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是一项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前提。问题的识别过程可以保证所研究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防止出现只做表面文章的情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研究结果有说服力。当然,在此,我们并不是说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传统模式是错误的,也不否认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然而,我们觉得,这一传统研究思维模式太笼统,太注重结果导向,不足以说明科学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研究步骤。

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运用这一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容易出现两个不良的倾向。一是使我们过于重视论文本身的写作过程,而忽略了论文写作背后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就是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在此情况下,论文的写作多半是进行资料的拼凑和整合。当然我们并不能低估资料的拼凑和整合的价值。可是,如果一味将论文的写作定位在这样的过程,显然有就事论事的嫌疑,无助于问题的澄清和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知识创造的初衷。特别是,既没有识别问题的过程,也没有形成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甚至没有用任何可以遵循的研究分析方法,就泛泛对一个问题进行一般描述,进而提出感觉上的解决方案。这种研究结果是很难被接受的。第二个不良的倾向是上述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使我们辨别不清我们是在做研究,还是在做决策。研究通常是在限定的一个范围内,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证明或推理,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我们希望这个结论对决策者能产生影响。然而,决策者毕竟与研究者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考虑的问题与研究者或许一致,或许会很不一致。有价值的研究是要给处在不同地位的决策者(或者实践者)给予启示,并促其做出多赢的选择。因此,传统的研究思维模式缺乏研究的质量判定标准,缺乏系统性和可控性,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容易让研究者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片面的终极的解决方案。

在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的实践中,我们曾试图改变以往的传统思维模式,尝试让我们的研究生将论文的写作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注重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并且要求在论文的写作中反映这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例如,2002届研究生万莲莲所写的《电子采购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因素-摩托罗拉公司电子采购系统实施案例研究》硕士论文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最初探索。此论文的结构就分为综述、指导理论、方法论、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和启示等五个主要部分,运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定性和定量的各种具体方法。其研究结论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因为研究者并不限于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而是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框架,运用问卷定量调查等手段,遵循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相同的研究方法,我们又应用在其他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例如2002届龚托所写的《对影响保险企业信息技术实施的主要因素的研究》、2003届王惟所写的《对中国铜套期保值现状的研究》,以及2003届马鸣锦所写的《中国银行业知识管理程度与网络银行发展程度的关系研究》等。通过论文写作,这些研究生的确掌握了一般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步骤。以上的研究结论对教学和实践直接有借鉴的意义。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其方法和结论都得到了肯定。据多方反馈,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了毕业论文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1977年秋,王毅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成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据王毅当年北京二外的师友介绍,当时77届日语系共有三个班,每班有16人,王毅是二班,他一直担任该班班长。

王毅这一批77届大学生,是被“文革”耽误了的一代,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十七八岁,年龄大的,有二十五六岁。1978年3月正式入学时,王毅已有25岁,在同学中是年龄较大的。而当时外语学院招生,对考生年龄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过25岁。

日语系三个班级40几个学生的来源,很複杂,工农兵各种身份都有,但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种是普通中学应届毕业生,一种是外语学校毕业的,另一种则是像王毅他们,靠自学考进来。日语系的这三个班,正是根据这三种类型划分:一班是中学毕业学生班,二班是由自学考来的学生组成的班,三班是专业班。专业班在 1981年毕业,一班与二班的学生则在1982年毕业。

北京二外日语系现任主任秦明吾教授当年曾是王毅的日语教师,在他看来,王毅这一届大学生,整体素质都非常高。秦明吾说:““文革”后第一次高考,考生有应届的,也有老三届的,除应届的外,其他人参加考试,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很难考中的,他们肯定要在正常的工作、劳动之外,额外地多承担一些东西。他们平时就注意学习。在当时,他们也不知道要恢复高考了,能够考中,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这40几位日语专业毕业生,大多进入外事机构或涉外部门工作,有的进了外交部、外贸部,有的进了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有的则进入全国妇联、中国旅行社、高等院校。进入外交部工作的,一个是王毅,另一个是张姓女生。2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大都已是所在岗位的领头人。而王毅,是其中出类拔萃者。

邱华盛现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在考入二外前,在一家工厂上班五年。他与王毅同住一个宿舍,是上下铺。邱华盛介绍,在他们二班,王毅和他都是一般家庭出身,而其他同学,则多是高干子弟,有几位来自于外交官家庭。

王毅的师友介绍,在二外期间,王毅善于思考,兴趣广泛,对国内国际大事都很关心。他擅长写作,“笔头尤好”。

北京律师王小平是王毅当年的同班同学,他说:“王毅在“文革”期间被耽误的时间比较长,在兵团时学习条件不好,年龄又大,从学外语方面讲,他的条件并不好。王毅文笔很好,经受过社会磨练,阅历丰富,如果搞写作,具备很好的条件。”

王小平介绍,当时王毅已经非常成熟,相貌端庄,举止稳重,与众不同,明显超过其他同学。令王小平印象深刻的是,班上举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会,王毅的见解尤为成熟。

在王小平的印象里,王毅的毕业论文写了两篇,一篇是把中国历史与日本历史相比较,一篇则是写日本语言和中国朦胧诗的比较。王小平说:“他的视野不仅仅在日语专业上。据说当时老师都没办法对他的这两篇文章进行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500字

全文共 2688 字

+ 加入清单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欢迎阅读,希望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优秀论文:作文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

全文共 225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我认为作文应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

一、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初中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初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

二、积累素材

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述思想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初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同时要把作文训练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随课堂积累优美词句。因为,要使文章精彩,首先是文章有优美的语言和词语。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优美词句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

学习《故乡》等课文后,就要训练学生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

总之,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扩充素材

初中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文章来,就难免“入不敷出”。因此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初中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蜻蜓点水式的读法,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读得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得扣人心弦、如痴如醉;写人的文章,可读出欢蹦乱跳、活灵活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并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用好素材

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学生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论文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一、深入观察生活,叙写民俗,充分体验民族情结

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我们把民间文化引入课堂,用我国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喜欢作文,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春节前夕,我们以“年文化”为主要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春节期间观察风俗民情,亲身体验感受,自由作文。中国人过年,有“团圆”、“求福”、“避邪”之意,而“团圆”从深广的意义上讲就是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很大原因就是团圆的意识强烈。本次作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写出了许多清新自然,情真意切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俗的情怀。

再如,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组织学生包粽子,介绍粽子的来历,摘选屈原诗歌诵读,举行屈原纪念活动,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作文。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汲取到可贵的民族精神营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其他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先烈,让学生表达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重阳节到敬老院拜望老人,写出一份孝敬之心,一份和谐亲情……

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让学生深切体会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根植于学生灵魂深处。

二、组建文学社团,开展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选取全校三十二个班级的六十四位作文成绩优秀的同学,组建“新芽文学社”,开展文学活动。我们以“社团”为阵地,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校报、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辉煌璀璨,介绍祖国山川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本土文化,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我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唐宋诗词朗诵会、泗州戏表演、“归仁与孔子”演讲比赛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记述活动过程,抒写感受。又如迎新年活动,我们一改过去文艺表演为写对联迎新年,学生自带笔墨纸张,为学校或班级、家庭写一副联语,学生热情高涨,气氛活跃。集作对书法为一体,把作文教学创新实验自然地融入到传统节日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软笔书法的能力。

三、开展专项活动,身体力行,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每学期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专项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以实际行动传播传统文化,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对初一新生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第一、二周,以“感谢老师教育我”为话题,引导新生写师生故事,给老师写祝福语,使学生学会感恩,尊敬老师,加深师生感情。

等三、四周,以“感谢父母教育我” 为话题,在母亲节、父亲节送父母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第五、六周,以“感谢同学帮助我”为话题,要求为同学或班级做一件好事,并用笔把它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增进了同学友谊。

第七、八周,以“感谢社会关心我”为话题,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体验社会对自己的关心、负责,抒发内心感受,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九、十周以“感谢文化熏陶我”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书画比赛,引导学生记述比赛过程,抒写获奖感言。通过书画作品、优秀作文展评,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从而走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要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弘扬传统文化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通过作文教学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上文只是笔者近两年来为此在作文教学上作的一些探索实践,我们将为深入探索多种习作民族化方向及其创新的教学途径和策略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职业生涯规划书1000字论文

全文共 3066 字

+ 加入清单

一、自我分析

1、个人特质

性格中的优势:

外向,有交际能力,和善,不易与人发生争吵,有较强的与人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做事比较严谨,有自己的主见,在工作中较为积极,敢于挑战有难度的事情,不会被小事吓退。

自然有优势也有劣势,性格中的劣势:

不是十分紧急的事往往喜欢最后去做,过于完美主义,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完美的小细节而走过多弯路,固执,不是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情会坚守自己的观点,显得有些倔强,只有当有事实证明我的观点错误时我才会去改变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我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作,而不是局限于部分工作,我相信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各类不同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在我的职业规划中也不会给予过多条条框框来限制自己。

2、解决或改变性格中的劣势

想要成功,发挥性格优势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应当扬长避短,起码不能让性格中的劣势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要注意回避自己的劣势和不足。

我认为:应当做事紧凑点,不要将事情拖到后面在做,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也好应对后面几天有其他事的突发情况。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应多多注意他人的表现,仔细参考他人意见,过于坚守意见也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同时遇到过大压力时应有好的宣泄方法,不能憋在心底。应当继续保持自己的竞争心和对成功的追求,没有竞争与追求就没有动力。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督促自己不断向目标前进,有阶段性的提升。

3、职业价值观

我的职业价值观测试报告中显示,我最重视成就感、管理、人际关系。我认为还是比较准确的,在我的性格中,我希望别人给予我肯定,与对我的认同,我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是有重要地位的,而我也比较喜欢认识不同的人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我相信“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朋友多堵墙”这句话 。

其中显示我较忽略美感、舒适、新意。对于美感、舒适的环境我没有过多的要求,可能我的艺术细胞比较不活跃吧,我不认为环境会影响我的工作效率与安排。

4、自我分析小结

在写这份规划书时,我做了很多准备,测试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等等,心里感觉很放松,很喜欢这种静静做事的感觉,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性格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很多对未来的感想,希望我能向着我所追求的那样走下去,起码将来的我不会后悔当初没有追求,不管这个追求是否正确,但我相信,青春无悔。

二、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父母在天津做生意,所以我小的时候几乎是在天津长大的,在初二读完后才回到自己的故乡温州读初三。所以可以说我是南北合壁,既有南方人的精打细算和经商头脑,又有北方汉子的豪爽不拘小节。

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管教比较宽松,而母亲则比较严厉。现在回想起来,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因为过于溺爱会导致孩子任性而且内心脆弱,而过于严厉则会导致孩子心理阴暗孤僻不驯,如果父母同样严厉或者同样溺爱都不会有现在这么积极乐观的我。所以我对我的童年很满意。

在初三之后,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不能陪我回来读书,所以初二之后很多事情我都要学会自立,在后面的这几年生活中我改变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以前的我内向,但是生活让我学会了外向与交际,对于父母的依赖也渐渐降低,从一个依赖父母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拥有自理能力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之后很多选择都是我自己决定,也培养了我的主见,在高中同学让父母选择大学的时候,我就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来决定未来的第一步。

如果当时父母陪我回来读书照顾我的话,我可能很久也不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还会是那个依赖父母的孩子。虽然父母不在身边,有时让我觉得少了些关爱,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我也学不会自立,而且我也能感受到放我一个人回去读书父母的不舍。父母对我的各种爱好也是百分百的支持,从不拘束我只能这样或那样,他们愿意放心大胆的让我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在这里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关心以及培养。

2、学校环境分析

在天津读的中学比较普通,而转回老家温州瑞安后,我父母帮我进了当时瑞安最好的初中,安阳实验中学,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同学和朋友,老师对我也非常好,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很棒,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学校还有住校这种事,就是在那里,我开始了我的自立生活。后来考上了一所普高,遇到的老师对我也都不错。 我的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高职院校,由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管理,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现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

我所在的系―――电气电子工程系,我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自己是温职院电气系的一员,能加入这个大家庭是我正确的选择。现在我所在的部门是招就服务部,非常感谢部门中学长学姐们对我的帮助,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是我三年大学路上的第一盏明灯,帮助我照亮方向,让我一步步从迷茫走向清晰。不得不说,大学中,很多学长学姐给的经验是宝贵的,是他们经历艰辛和汗水总结出来的,他们的帮助并不比老师给你的少,亦师亦友是对学长学姐们最确切的形容。

2、社会环境分析

当前社会,是一个“快”时代,各种竞争比比皆是,慢下来是没有人会等你的。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竞争也显得比其他国家更加激烈,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学会“快”时代的激烈角逐。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也是越来越多,没有过硬的技术是很难崭露头角的。新时代有新产业,也就更需要人才,而汽车电子专业也是顺应社会需求和趋势所产生的,这几年汽电市场与人才需求也是逐年增高,在发达城市,新的汽车销售中心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3、职业环境分析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汽车年产销量均处于全球首位。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这些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凭借这些跨国企业提供的技术、硬件,以及产能上的保障,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国。 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其中,车载信息系统成了汽车电子市场增长的引擎,也是今后的热点。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安全性的关注日益提高,EPS、TPMS、雷达测距等一系列安全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飞速发展的前景下,技术人才也显得更加珍贵,温职院也顺应社会需求,着重培养技术性人才,也缓解了国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

三、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并没有被很多人重视,但是重视职业定位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积累资源息息相关。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一生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的。每个人都要进行合理的、到位的、准确的定位,如果定位错误是对人生最大的浪费。

我的专业是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可以从事以下几个职业,

1、汽车4S店的销售顾问以及经理等。

2、服务顾问,主要是负责维修接待。

3、技术人员,一线员工。

4、查勘定损。

我个人对于以上的几个都比较感兴趣,销售顾问和服务顾问可以锻炼口才,技术员等职位可是锻炼专业能力。我会在以后实习期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位,来看看我对哪方面会比较有所成就。

四、计划实施

待定

五、评估调整

1、评估内容

大方向以计划要求为准,小方向可自我调整,灵活变通,最终以达到标准为目的。严格要求自己实施以上所规划的内容,把握自我,向着成功道路一步步前行。

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不用怀疑自己,向着梦想前行吧!

2、评估时间

20__年~2032年(大学三年+毕业后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浅谈初中作文训练中语言的锤炼论文

全文共 5769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好的语言,而好的语言是要经过锤炼的。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词穷文乏的现状,介绍在作文开头、文段、结尾三方面进行的语言锤炼实践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关键词

语言 锤炼 成功

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种感觉,我们农村初中学生所写的作文醒目者寡,平庸者众;令人昏昏欲睡的多,让人拍案叫绝的少;大多数作文总是不能上档次。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学生词汇贫乏,语言平淡,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所致。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托尔斯泰也将“文学语言”比喻为一种“神奇的电波”。这都说明了语言在文章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任何思想和情景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一切文章也都要靠语言来支撑、充实和装饰。

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要有好的语言,然而好的语言是要经过锤炼的。那么,怎样才能锤炼好一篇作文的语言?一方面靠的是语言功底,这需要有丰富的语言积淀,即所谓“厚积薄发”;另一方面则要靠语言表达技巧,比如一篇文章如何开头才能更有吸引力,如何结尾才更能引人回味,一个人如何去描写才更形象逼真,一件事如何叙述才更生动感人,一段景物描写如何修饰才更精彩等等。当然这些一应具备很难,我们不妨采用变整为散,逐个击破的做法,分项进行序列化的训练,让学生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分别在文头、文中、文尾逐个突破。

一、锤炼开头,引人入胜

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倾心。高尔基曾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古今中外的那些名作家笔下的精彩开头不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吗?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很重视作品的开头,如《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他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感到满意。宋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原本开头写道:“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云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后来经过推敲,最后改成了“环滁皆山也”一句。可谓言简意赅!茅盾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朱自清《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出之感。

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一句话开头”,堪称“凤头”。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反复揣摩,然后动笔锤炼自己的作文开头,使之言简意赅,精辟点题。

比如写“眼睛”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五彩缤纷,只有黑暗。”

也可以这样开头:“岁月匆匆,带走了多少往事,淡漠了多少记忆,但这双眼睛却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再可以这样开头:“外在的眼睛看到的是秋风中秋叶的衰败与凄凉,而心灵的眼睛感受到的却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

再如写“父母的爱”这类作文,可以这样开头:“父母给予了我生命,也给予了我爱。”也可以这样开头:“很多时候,父母的爱就像那天空划过的飞鸟——时常到来而又不留痕迹。”

甚至还可以这样开头:“我与父爱同行。”

诸如以上这样的开头,都简洁明了,引人入胜:或直接式,或点题式,或交代式,或回忆式,或渲染式,或引用式,或写景烘托式,有仿写也有创作,总之应是怎么吸引读者就怎么开头。

二、锤炼文句,言约意丰

精彩生动的作文中间被喻为“猪肚”,其实名篇佳作,绝非通篇精美,它们之所以出“名”称“佳”,也只是一个或几个精彩的片断。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原来写了20多个事例,后几经筛选锤炼,最终只留下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因此,写好文章的技巧就是要精心筛选出几个最精彩且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或片断来。这种片断、事例或浓墨重彩、精雕细琢,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提示哲理,看似短,但“磁力”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读者的青睐。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片断写得精彩而生动呢?我以为,一般可以从字词、细节、修辞等多个方面着手。

1、锤炼字词,入目三分。王安石的代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该句中的“绿”字,诗人一改再改。最初用“到”,后改成“过”,又改成“入”,接着又改成“满”,先后改了十多次,最后才定为“绿”。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还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鲁迅先生写儿时记忆中百草园的自然景观,有形容词诸如“碧绿”“高大”“光滑”“肥胖”“轻捷”等,也有动词诸如“低唱”“弹琴”“缠络”“喷出”等,使“百草园”真正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乐园”。清人贺贻在《诗筏》中谈到:“炼字炼句,诗家小乘,然出于名手,皆臻化境,盖名手炼句炼字如执杖化龙,蜿蜒腾跃,一句之灵,能使全篇皆活,一字之警,能使全句皆奇。”可见,字炼到极好处,即能刻画细腻,入木三分。

基于这点,我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注重关键字词的斟酌运用。譬如,学生写王奶奶痛失儿子时“用手堵住了泪水”,其中的“堵住”就挺有份量的,这是学生在讨论时把“擦拭”“揩干”等词淘汰掉之后优选出来的。

2、锤炼细节,形象生动。细节,顾名思义,是指细小的环境或情节。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朱自清在《背影》中就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上,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细节描写抓住了“蹒跚”、“探”、“攀”、“缩”、“微倾”这些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买橘子的艰辛和对我深沉的爱。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摧残。

经过这样的点拨和回顾学习,学生已不难领会细节描写的“真谛”了,于是乎他们渐渐地也能写出精彩的细节来:

如“我抖擞地站在起跑线上,紧盯着狭窄跑道上属于我的那一条线,自己给自己鼓气,想着:我一定会第一个冲向终点的。”

如“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象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3、锤炼动词,凸显个性。前苏联作家托尔斯泰曾经指出:“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准确地反映出形象特征,给人一种浮雕感,能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如:《孔乙己》中“他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本来就很穷,只有“九文大钱”,却偏偏要一个一个地“排”在柜台上。正是这个“排”字,淋漓尽致地“排”出孔乙己穷酸、迂腐、好炫耀的性格特征。如《百草园》中以“扫开、露出、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写出了在冬天百草园里捕鸟的技巧和乐趣。

既然视野中有这么多典范的动作,我们不妨指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动作描写及其特殊的表达作用。这样,学生往往能在尝到甜头之后而跃跃欲试,只一个“堵”字,不仅写出了王奶奶的泪水之多,痛苦之深,还表现出了王奶奶的坚强,多传神的动作描写啊!

有学生写了活动课拿体育器材的情景:“活动课开始了,同学们奔向体育器材室,我也挤了进去,抢了一副乒乓球拍,冲向乒乓球台。”其中的“挤”、“抢”、“冲”形象地表现了“我”抢乒乓球台的着急心理。

也有学生这样写自己晚起床了而赶着上学的情景:“我翻身下床,拽过衣服,拖着鞋子,抽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捣鼓了几下,又迅速扯下毛巾,冲脸上涂了两把,然后飞快地拎起书包,夺门而出。”10个形象贴切的动作将自己怕迟到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4、锤炼语言,体现身份。著名作家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这说明了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钥匙。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秀才与县官、财主、流浪汉四人在庙里躲雪。秀才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诗兴大发,吟道:“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就摇头晃脑地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当时,流浪汉饥寒交迫,一听就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屁!”瞧这即兴“吟诵”的四句诗多自然,既有雅俗之分,符合身份,又真实地反映出了他们不相同的思想感情。

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时,他们都在捧腹大笑中了解到人物语言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并开始付诸行动。在评改作文时,学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作文中一些人物的语言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如:八岁的小孩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这显然不符合孩童的身份和心理,没有达到个性化的要求。

5、锤炼修辞,亮人眼目。孔子云:“情欲言,辞欲巧。”修辞是语言的“魔水”,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文学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文采斐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把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刻画得出神入化,老舍把在暴雨下拉完车回到家的骆驼祥子比作“风雨中的树叶”,鲁迅则把《故乡》里那个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喻为“细脚零丁的圆规”,又在《藤野先生》中对于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说“实在标志极了”。简直活灵活现!

受名家点睛之笔的感召,有学生用拟人笔法描绘出了落叶:“秋天的树叶在其生命终止时,最后去亲吻那曾经给了他生命的土地。”使得“落叶”不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而是生命历程中最能动人心弦的一幕。也有学生用排比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无情:“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着,带走了我的童年,带走了我的快乐,也带走了我的希望。”可见修辞在作文中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使作文富有文采,而且可以使全文富有美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6、锤炼句式,妙趣横生。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章要讲究语言美,没有韵味的语言,就难以传播,难以赢得读者的眼球。语言的韵味与句式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句式交错运用,读起来就会跌宕起伏,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通句式句法,舍繁就简,能使文中的语言精练、活泼起来。如“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一句,经调整而成:“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我在苦恼中失望。”只将后句做了换序并重复的技术处理,就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韵味。又如“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一学生顺手换一下语序,再略作修改,就变成“雨丝不断地飘落。雨丝长,秋思更长!”真是情景交融,韵味横生。

三、锤炼结尾,意味深长

简短而有力的结尾,人们称之为“豹尾”。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确,好的文章结尾能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鲁迅先生《论雷锋塔的倒掉》的结尾“活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茅盾的《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等等,都是“千锤百炼”的典范。

在训练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对比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结尾时,要么呼应开头(或题目),使首尾一贯;要么画龙点睛使主题升华;要么卒章显志,点明主题;要么留有余地,令人回味。做到简洁扣题,精采有力,让自己的感情、主张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强调,让人回味无穷。

在作文教学中,我采撷了这样一些还不错的结尾: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有着简单和不简单,问题是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朋友,你说呢?”作者巧妙地提出了“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的重大命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启示着人们作出正确的抉择,引人深思,催人警醒。(提问式结尾)

“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作者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我的承诺”,既紧扣文题,又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可谓卒章显志,曲终奏雅。(点题式结尾)

如一篇学生习作《门o钥匙》的结尾写到“我捏着钥匙,伸过手去开那扇紧锁的门,钥匙刚一触到门―—啊,门竟然没锁!原来我一直认为紧锁的门,根本就是开着的。”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魅力,使读者在意外之余多了一些理智的思考。(悬念式结尾)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精秒的结尾,会使全篇大放异彩,熠熠生辉。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鸟儿的嘤啼学会了唱歌”。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写作文,不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半命题作文,都可以通过分项逐一进行专题训练,达到锤炼语言的效果。无论在平时的写作中,还是在考场作文中,都能经常看到好文章,心里得到了些许的安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使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驾驭文字的高手,字字用得恰切,用得巧妙,就必须进行语言的锤炼。谁不知,在于谦的笔下,石灰历经千锤百炼,方显出它洁白有用的身躯;在刘禹锡笔下,沙粒经过千淘万漉,才成其为金。人生经历千难万险,方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在我们的笔下,文章的语言一旦经过千锤百炼,就能绽放出文采的鲜花来。

参考文献:

[1]陈晓洁《走出“文采”的误区——谈语言的锤炼》2006—03

[2]李培林《爱在语言破碎处》(《教师博览》2008—07)

[3]宋家运《作文语言训练方略》(《语文学刊》2005—06)

[4]焦先华《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新语文》2007—02)

[5]高强《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河北教育(教学版)》2006—5)

[6]李力《炼字艺术管窥》(《教学文摘》2006—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