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传统端午节演讲稿热门20篇

《美丽中国》是一部有关中国主题的6集自然纪录片,由英国广播公司自然历史部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控股的中视传媒合作拍摄完成,整部影片采用高清制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国传统端午节演讲稿,欢迎阅读。

浏览

4007

作文

866

中国传统文化年级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诗、词、曲、赋;有京剧、曲艺、书法、国画;还有对联、灯谜、歇后语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就要数中国的茶文化了!

听妈妈说经常喝茶能提神,让人脑子清醒,还能补充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于是我也想试着泡茶、品茶。

说干就干,星期天的下午,我帮妈妈准备好茶具和茶叶后,就挨着妈妈在茶几前坐了下来,接下来妈妈就对我说:“首先要烧开水,然后将茶叶放在杯子里,用清水清洗一下,然后将开水倒入杯中,泡两分钟后再盖上杯盖。”

我按妈妈说的过程做了一遍。我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用清水洗一遍。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开水倒入杯中,一开始我见茶叶就像小鱼一样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又像一些小青蛙,在水底活蹦乱跳的。过了一会儿,茶叶平静了,茶叶一半沉入水底,一半漂浮在水面上。就像有一张高低床在水里,茶叶则像一个个小娃娃,一些在上面睡觉,一些在下面睡觉。渐渐地,茶叶都沉入水底像一丛水草,还像一片一片的珊瑚。我盖上杯盖,过了几分钟,我打开盖子,发现透明的水变成淡淡的绿色。我觉得有一点奇怪,我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茶叶泡出来的水是红色的,而这种茶叶泡出来是绿色呢?”妈妈说:“茶的种类不同,不同茶类的茶,泡出的颜色是不同的:如普洱、红茶泡出来茶水是红色的,铁观音、绿茶泡出来茶水是绿色的。”听了妈妈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同的茶叶泡出的茶水颜色也是不同的。接着妈妈叫我品尝一下自己泡的茶,我端起杯子,轻轻地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顿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那浓郁的茶香沁入心脾,苦涩中带着淡淡的甜味,真叫人回味无穷!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我学会了泡茶,同时也品味了茶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与中国传统文化初中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不朽历史的文明古国。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的风霜,饱尝了硝烟与炮火的洗礼,走出了一段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但同时,也运载着不少形形色色广为流传的中国文化,在这段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来都是我们中华儿女所歌颂所赞美,并引以为傲的瑰宝。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这些古老典雅的文化逐渐消逝了,我不能不为之感叹,难道那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那寓意万千的传统节日,那无可替之的东方艺术,那别出心裁的各种工艺,还有那……就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吗?不!我不希望会出现这种结果。但我却也不敢保证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许,不用我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当今社会,追求时尚,追求洋气,追求上流的年轻人数不胜数,他们追求洋装,过着圣诞节,却忽视了祖国的传统节日。如果按这种趋势走下去,我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明天,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候,还有变化多端的京剧吗?还有新颖亮丽的民族服装吗?还有端午节的龙舟大赛吗?还有各种各样的戏曲、皮影吗?

1949年10月1日,这个多少中华儿女为之赞叹,多少人刻骨铭心的日子,从那时起至今天,算一算,已过了61个年头,这个顽强的国家,正在一步步向前迈进,迎接她的是繁荣,是兴旺!在这些历史长河中,硝烟与炮火曾抹杀了无数年轻的生命,祖国的土地曾洒下了无数殷红的鲜血……爱我中华,勿忘国耻使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职责!与此同时,祖先们留下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毫不犹豫的传承下去,并引以为荣!

将来,我不知道这个社会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我会尽我所能,学好中国文化!我没有能力要求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传扬中国文化,我只有用我手中的笔来书写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用我的行动来学好并传承那古老典雅的传统文化!愿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也从现在开始,认真关注并学习中国文化!

我是中华儿女的后代,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荣,我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傲!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热爱我国的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行动起来吧,愿中国传统文化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关于除夕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怪物叫夕,每一年的岁末它就会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声响和红光。于是到了那天,大家就点燃鞭炮,门上贴上了春联,把夕给吓跑了。就这样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大年三十定为除夕日。

现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开开心心地过除夕。

这一天,我家也一样。全家人可忙了:爸爸和爷爷忙着布置房间,妈妈和奶奶忙着准备晚餐,我和姐姐忙着放鞭炮。

到了晚上,全家围着圆桌开开心心地吃起了团圆饭。看,大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味佳肴:有红红的大龙虾,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色泽鲜艳的蔬菜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中间的热腾腾的饺子,看得我口水直流。我们把菜吃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爸爸,他的肚子已经圆溜溜了,他还要吃。吃完饭,我们还拿到了大人们分给的压岁钱。

吃完饭,大家就一起放烟花。看,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飞到了夜空中,这些颜色可美了!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姿态也很吸引人,有的如金花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似孔雀开屏真是姿态万千呀!望着五彩缤纷的烟花,我们都笑开了怀。

多么美好的除夕之夜啊!多么令人憧憬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中国传统节日——龙抬头,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据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理发店理发了,虽然前来理发的人很多,但为了能“龙抬头”,我还是耐心地排队等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漫长地等待后,终于轮到我理发了。

听说今天下午将在金钟山文昌宫戏台举行民俗文化活动,有歌舞、武术表演等。从理发店出来,我就跟着妈妈迫不及待地向金钟山飞奔而去。

妈妈告诉我:“二月二,在我们会泽是很隆重的节日,这也是一年一度的耍山节,这一天非常热闹,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赶来金钟山拜祭文昌帝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会泽特有的耍山节。”

来到山脚下,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通往山顶的石阶拥挤不堪,我们只好选择走小路爬上去。在路上,妈妈给我讲了金钟山的神话故事,传说从前有九条蛟龙祸害会泽人民,它们无恶不作,使得会泽人民民不聊生,后来文昌帝君听说了这件事,就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文昌爷爷用煮稀豆粉的大锅扣住了九条在会泽金钟坝子作恶多端的蛟龙,后来这口大锅就变成了现在的金钟山。蛟龙被文昌帝君铲除以后,为了感谢他为民伏龙除害之善举,在清雍正末年或乾隆初期,会泽人民捐银献款,在山顶上建盖了文昌宫。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成了会泽人民游山的传统佳节。每年的这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涌上金钟山,祭拜文昌帝君,祈求他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正当我听得入迷时,金钟山顶到了,“文昌参天地、民俗贯古今”文艺活动已经开始了,数千名当地群众及游客正在古戏台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文艺节目,今天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群星荟萃,包括祭拜文昌和敲响二月二的钟声及优秀传统文化展演等,其中我最喜欢我们东风小学同学带来的舞蹈《最美铜乡》和金钟山武术班带来的武当功夫《武魂》以及我们的老师们带来的《精忠报国岳氏家风》等节目。

和风弄韵歌声起,妙曲融诗笑语频。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我度过了愉快的金钟山“耍山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小学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今天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以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剪纸,把中国传统艺术传承下去

全文共 1715 字

+ 加入清单

剪纸——我国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剪纸艺人们在那红色的镂空里倾注了的自己的爱,我被那红色深深地吸引

我学习剪纸是个偶然的机会,记得有一次,奶奶领我买东西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用一把剪刀飞快地剪一些红色的纸,转眼功夫一张活灵活现的唐僧师徒就出现在眼前。我睁大眼睛傻傻的问:“奶奶,那就是剪纸吗?”“是呀!那就是剪纸。”天呀!原来剪纸这么神奇,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变出这么美丽的图画来,就像魔术师的手,那么神奇!我尽然不愿离开这个红色的世界了。

奶奶看我这么喜欢,就决定让我和那位剪纸的奶奶学习剪纸,我一听高兴得够呛,抱住奶奶使劲的亲了又亲。

原以为剪纸很简单,其实并不是我想得那样,刚开始,老奶奶只是教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选纸、折纸、用剪刀等等。并一再告诉我剪纸是个细致活儿,心急的人是做不来的,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剪出好看的作品来。因为我有美术基础,学起剪纸来就如鱼得水了。不长时间我就能剪出一些简单的花草和小动物了,看着从自己手中剪出来的作品,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我深深地爱上剪纸。而且从中我体会到了剪纸的奥妙,只有用心去做,才能使作品美不胜收。

听吧,剪刀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是美妙的音乐;看吧,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优美的故事“发生了”……

篇二:

每当我看见剪纸艺术家在一张纸上飞快地挥舞着剪刀创作栩栩如生的作品时,我不禁赞叹不已。但是,艺术家们得心应手的剪纸技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工序繁杂,技术难度大的事情。

今天我无意中看见一幅深入人心的剪纸。那是一个姑娘在跳舞,别看是一幅简简单单图画,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剪纸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穿着五彩六色的花草。面对这幅剪纸,我呆呆的思索着,情不自禁的摆动着衣襟,飞向了梦想的王国;

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叫达拉,是蒙古那里最漂亮、最善良、最正直的小姑娘。她非常有同情心,很关心大家。达拉有6个姐姐都很善良、美丽。

有一年她们村里的人都得了一种病——是“忧虑症”。这个病是住在山里的快活鬼撒下病种,只要有一个人嫁给这快活鬼,就给治病的药单。达拉和她的姐姐决定了挺生而出。第二天,她们走了上山让快活鬼娶她们,快活鬼看了看,选中了达拉。达拉并没有难过,而是觉得很高兴,因为可以帮村里人解难了。快活鬼对达拉说::“我给你三个碗,里面有三粒神种,给你种,第三天中午你要回来,如果你不回来你就会变成石像。”

达拉接过碗,跑到村子的土地里拨下了三粒种子,她用心养育着它们,一天、两天、第三天的早上三粒种子开了花,结了果,村里面的人病全好了。达拉在向日葵地前顶着这三个碗跳起了“顶碗舞”。她的裙子随风儿飘动起来,她的身躯扭动着,飞舞的裙子和她的头发在空中飘动着;

时间很快过去了,烈日照耀着大地,达拉像被风吹干了一样,站里在那里,变成了石像。达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这个石像是她永远的标志!

篇三: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这些色彩缤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美不胜收的剪纸深受人们的喜爱!每一个生动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就情不自禁地挥动想象,飞向了故事的王国。

我呆呆的想象着新疆那边有一个小山村,那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村长有一个美丽的、善良的的女儿。她看到花、草、树、木不但枯萎了,而且村民们的 农作物也种不生,枯萎了。于是维尔娜就去找大地之神,她来到大地之神那,对大地之神说:“大地之神呀!我们村子的地什么东西也种不了,种什么,什么东西也枯萎了。只要你把村子恢复原样,你要我干什么都愿意。”善良的大地之神想试一下她是不是真心的就说:“ 小姑娘,我老了,头发也白了。皮肤也有皱纹了。如果你愿意把你的头发和皮肤给我呢,我就把村子恢复原样。”维尔娜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大地之神叫维尔娜闭上眼睛,当她睁开眼睛后发现自己变成了老太婆。大地之神说:“你们的村子已经恢复原样了,你快回去吧。”维尔娜走到花场时听到有人跟她说话,原来是大地之神是说:“善良的 孩子,你喝下你前面的三碗神水,就能恢复你原来的样子了。”维尔娜把三碗神水喝了,恢复了原样,也看到那美丽的村子回来了,就顶的三个碗在头上欢快的跳着优美的舞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传统节日之国庆节作文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六十四年前的今天,下午三点整,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话音刚落,广场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便顿时沸腾了起来,他们当中有学生,有老师,有工人,也有农民……他们欢呼着,雀跃着,这个伟大的时刻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这一个是辉煌的,也是值得我们痛思的。因为欢庆这时刻的同时,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今天的实现,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不会忘记当江姐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的时候,始终坚贞不屈,正义凛然。不会忘记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的追捕,宁死不屈而毅然决然的跳下山崖的事迹。不会忘记邱少云虽烈火着身,却为了不使队伍暴露而活活被烧死的悲壮画面。不会忘记……这些英雄,这群最可爱的人,就是以这种超人的意志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如今的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东方巨龙已然腾飞,我们的祖国已然前所未有的强大和富有,我们的人民已然是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智慧。“东亚病夫”早已变得如雄狮般强壮,今天的中国一场场奥运会,亚运会让国民应接不暇。

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这首儿歌让我想起了春节。

我们春节有很多习俗,我最喜欢的节目是看春晚,春晚里面有很多好看的节目,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然后吃着瓜子,可悠闲了!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吃了年夜饭,年夜饭又香又丰盛,比平时的饭菜丰盛多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吃完了饺子,就开车来到了“南海观音寺”我一进大门就看到观音泉旁边的水池上刻着“学业”财运”“事业”“送子”这几个词。我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妈妈告诉我摸摸“学业”这个词就可以学业有进步!我肯定要摸一摸呀!然后我们进去寺庙里面,看到了很多像神仙的佛像,我们把点燃的香插在香炉里,然后我们一家人都拜了各位神仙,希望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的心愿能如我所愿!

一回到家,妈妈让我和妹妹换上花衣服跟邻居家拜年,我们说“叔叔阿姨新年快乐!”阿姨立马就从口袋里拿出了两个大红包给了我们。我和妹妹说“谢谢阿姨”!

春节过年是多么好玩呀!我们小朋友是多么盼望过春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文化贴春联作文_600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新的一年开始时,人们都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呢?这里还有一个奇妙的神话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作“年”的怪兽,它居住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这个怪兽生性凶猛,样子可怕。他很聪明,他知道大年三十人最多,各种野兽也多,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会跑到村子里,见人吃人,见兽吃兽。百姓们都很讨厌他,但又害怕他,人们都束手无策。所以每到大年三十他们只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不进不出。

但年这个怪兽还是可以进来的。又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人们早早的就把门窗关紧了。这时一个从外地来的人来到村子里,看见家家户户都关着紧紧的,觉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为什么一个人都没有?他连忙走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一位老人问道:“是谁呀?”“我是一个外地人,想借宿一晚。”这个外地人说。

老人便把外地人请进屋里,并告诉这个外地人年兽的事情,外地人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兽怕什么,我有办法来整治它。”老人听了,高兴地说:“你知道呀!那太好了,我把村民都叫来,你跟他们说说。”说着,村里的村民都来了。外地人说:“年兽怕三样东西:红色、火光、响声。”有的人说:“我赶紧回家找几张红纸贴在门口上。”有的人说:“我赶紧回家烧火去。”到了晚上,年兽又来了,它看见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纸,院子里又烧着大火,吓得狼狈而逃,又因为有一户家人用竹子在烧火发出噼啪声,年兽被吓坏了,他逃回了山谷。年兽因为没有吃到东西,活活地被饿死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现在为止,放鞭炮、贴春联、敲锣打鼓这些习俗都流传下来,成了我国春节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中国传统节日4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每年的端午节。

今天我要和家人们一起包粽子了!奶奶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并知道我做了一个,一开始我觉得十分简单,可是,一离开奶奶的指导,我自己包时,手却怎么也不听使唤,总也包不好,里面糯米好似不听我话,一下子“跑”了出来,真是个不听话的小孩,后来我又认真学了一遍,首先把竹片浸泡在水里,再捞出来,然后把它折成一个三角,接着把糯米倒进去,最后把绳子扎紧,绕几个圈,最后打个活结就完成了。我做了三个,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是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是觉得很开心,过了一会儿,一桌的菜都上了,粽子还没来,我焦急的等待着,终于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粽子端上来了,我和弟弟争先恐后的抢着吃,真美味!果然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感觉就是不一样,我们开心的吃着端午节的团圆饭,一家人有说有笑,热热闹闹!

瞧!过端午节多好呀!不仅可以和家人们欢聚一堂,还有很多好吃的,尤其是美味的粽子,希望下一个端午节赶快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统节日的端午节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挂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高享,还有挂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和香袋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

最后,胡老师给我们包粽子。首先,她拿出做粽子的皮和用开水泡过的米,认真地包着,一粒粒米粒从做粽子的皮里漏了出来。她先把做粽子的皮包成一个圆锥形,把米粒放进圆锥形的粽子皮里,然后把“口”堵住,用线把它包住,粽子就做好了。胡老师的表情从高兴到皱眉头一切都很好玩。

今天可真有趣,我真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 cultural facilities文化设施

Beijing Opera京剧 cross talk相声

Chinese martial arts武术 Chinese painting国画

museum博物馆 art gallery画廊,美术馆

cultural/historical relics文物 antique古董

collection收藏品 sedan chair轿子

auction house拍卖行 to unearth/excavate出土

ancestor/forefather祖先 rituals/social customs社会习俗

folk tales民间传说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很多很多,如:中药、春节、古典乐、四大名著、神话故事、糖葫芦、毽子、古代名人、皇泽寺、明月峡……

在汉族节气中,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每到春节不管老老少少晚上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八点看春节晚会,零点左右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爆竹。这些来历是: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怪兽每这天就要出来伤害人。有一位神仙说“年怕放炮,怕红色的东西。”当年看到家家户户挂红,放炮就吓得不敢来了。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贴春联,放鞭炮。人们也把这天定为过年,于是这就成了风俗。

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走亲访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也不用做作业;只要玩的不过分大人们一般都由着我们,爽快的很!随便在长辈面前发挥一下,就能获得一个大红包。

我真喜欢过年,希望天天都过年,大人们会丢下一切陪着小孩四处玩耍,这真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而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艾蒿、包粽子……,说到包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_人所害,流放他乡。家破国亡后他悲痛不已,投河自尽。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都被屈原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

去年的端午佳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这天一大早,我拉着妈妈去菜场,我们分别买了粽叶、糯米和绳子……。回到家,我们把粽叶和糯米清洗干净,然后就开始包粽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手像有魔法,不一会儿一个长着四个尖角的胖家伙就变出来了,可我的手里还是一堆的糯米,我沮丧极了。这时妈妈看见了,在一旁说道:“很多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是只要自己注意观察、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寻找到方法。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哦!”听完妈妈的话,我认真观察起妈妈来。

首先,她把粽叶放到自己的手窝里;然后,在粽叶里放满米使劲压住;接着,边压边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绳子打上结。我按照妈妈的方法,一遍一遍的尝试,终于一个个长着角的“胖娃娃”也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极了。看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不禁垂涎欲滴。

美味的粽子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立马把锅里放入水,让这些“四角娃娃”在里面尽情的游泳,不一会屋里香气四溢。“爸爸、妈妈、妹妹,吃粽子啰!”我呼喊着。看着一家人围着桌子,欢声笑语的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

从此,那清甜的粽香便刻进了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传统文化贴春联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到,家家户户到处张灯结彩,到处放鞭炮,到处贴春联,到处欢声笑语,到处喜气洋洋。 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家里的大门上贴着一副大红春联,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倒“福”。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春节要鞭炮,还要贴春联呢?终于,我在资料上找到了答案。” 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大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民称为爆竿,大概是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半纸开,小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声音更大,便得火烧竹子,这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用卷纸裹着大药的燃烧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名“鞭炮”。

贴春联那就不一样了,起源于上古时期风俗,春节时门上悬挂或者张贴神怪之物以吓退妖魔鬼怪,于是,便挂挑木板,再刻上两句吉利话,到后来演变成红纸书写两句对称幸福语贴到门上,又加上横批,正好符合大门的形式。 怪不得过春节人们要放鞭炮,贴春联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传统文化——过年风俗_1200字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作文八篇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诗词你最美作文900字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看了《中国诗词大会》,那脍炙人口、博大精深的诗词深深地震撼着我!

中国的诗词真美,它天然去雕饰,自然纯粹;它香气馥郁,四季飘香,它悠长缱绻,绵延古今!

我轻轻翻开《唐诗宋词》,和诗人一起畅游在自然山水之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水绿山青,正是天然之色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像香。”这是四季飘香之气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鸟鸣猿啼风吼雨声,实乃天籁之音,绵延悠长,绕梁不绝。

古诗词不仅处处描绘着自然万物,也深深寄托着人们的感情。

诗词中有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慈母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挚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这浓浓的感情,无一不体现出中华儿女的真性情!

诗词中有大义。岳飞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他率领的岳家军打出了我堂堂中国的威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舍命为国、坚守情操、誓死不屈的英雄气节,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什么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静夜中,晨日里,每当我一卷在手,读着读着,就会神游在古诗里。忘记陪伴我的只是简单的桌椅,也常常忘记我只不过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吟诵古诗,我仿佛来到智慧的源头。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在古诗里,我们中国人的美在古诗里,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也在古诗里。中国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谢,瑰丽的奇葩!

中国诗词你最美!一景一物,一花一草。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能遇见最美的它!

我喜爱中国诗词的唯美!但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身为中华的炎黄子孙,我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3159 字

+ 加入清单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对古近体诗词的欣赏和创作的热情,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出版集团、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人民网、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同举办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

自2012年“诗词中国”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原创投稿15万余首,通过移动互联网方式直接参与大赛的用户累计突破5000万,中国移动发布诗词中国短信覆盖人群为2.1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传统诗词大众普及、推广与传播平台。

第三届“诗词中国”将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开放海外诗词爱好者参与渠道,将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本届大赛将于6月18日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一号演播厅举行启动仪式。届时,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团队将有工作组莅临启动仪式,并现场开启挑战倒计时,见证第三届“诗词中国”的世界之旅。

2016年6月18日,第三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征稿活动也正式启动。

第三届征稿启事如下:

一、参赛对象

大赛主赛:不限年龄、不限国籍、不限性别,均可参赛。

青少年分赛:18岁以下青少年诗词爱好者。

二、投稿方式

1、网站投稿:

登陆诗词中国官网(http://www.shicizhongguo.cn/),注册后即可投稿。

注册方法:打开诗词中国官网(http://www.shicizhongguo.cn/),点击“注册”链接,使用手机号码注册,注册成功后,点击“参赛投稿”栏目,即可进入投稿页面,按照提示输入您的作品即可投稿。

2、诗词中国手机客户端(7月1日开通)

通过登录诗词中国官网(http://www.shicizhongguo.cn/)、中华书局官网(http://www.zhbc.com.cn/),或通过手机登陆中国移动MM客户端或MM网站mm.10086.cn,以及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豌豆荚,搜索“诗词中国”进行下载并安装,登录“参赛平台”。参赛者需以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上传诗词作品参与本次活动。

3、手机短信:(限中国移动用户)

大赛主赛:移动用户编辑短信“标题/内容”发送至1065810599。

例如,编辑短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发送至1065810599

青少分赛:移动用户编辑短信“QS标题/内容”发送至1065810599。

例如,编辑短信“QS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发送至1065810599

特别提醒,因为是网络系统接受作品,所以格式一定要按照上边所说的,千万不要在诗词后边落款写名字和时间。

4、微信上传

(1)“诗词中国”公众号上传:关注诗词中国官方微信“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shicizg),点击“我要参赛—我要投稿”,注册后根据组别类别即可投稿。

(2)“微公益365”公众号(7月1日开通):关注微公益365公众号(公众号:weigongyi365),手机号注册后,选择“诗词中国”菜单,根据组别类别即可投稿。

5、邮箱上传:

以邮件方式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shicizg@139.com上传原创作品。请在邮件标题注明:年龄组别(青少组或成人组),邮件正文标注:体裁+组别+题目+手机号码。

6、飞信上传(限中国移动用户)

通过飞信公众账号进行作品提交上传原创作品(添加飞信公众好友按照菜单选项提示步骤操作)。

7、海外作品上传

海外参赛者以邮件方式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shicizg@139.com,上传原创诗词作品。

请在邮件标题注明:所在国家+姓名+联系电话;邮件正文处注明:作品体裁+作品题目+作品内容。

以上信息全部使用中文。

三、参赛作品要求:

1、体裁:

要求参赛作品均为原创的传统诗词作品,具体体裁为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词、古风。

2、要求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的古近体诗词作品,剽窃必究,发送参赛作品的手机号将作为组委会联系作者的唯一联系方式。

四、赛程安排:

1、征集:

本赛于2016年6月18日12点开始接受参赛作品,至2016年11月30日24点结束征集。

2、评审:

初审:2016年6月至2016年11月,每月评出月度优秀作品。

复审: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月30日为专家评审阶段。

终审:2017年3月。

3、公示及投票:2017年2月1日至2月28日为作品公示及投票阶段。

4、颁奖:2017年4月公布获奖作品并举办颁奖典礼。

五、评审办法:

1、本次大赛将通过群众投票和专家评审两种方式相结合评选优秀诗词作品。

2、所有参赛作品将通过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的选拔,并于2017年2月1日至2月28日向全社会公示,接受大众监督和投票。

投票方式:1、编辑短信“TP+作品编号”发送至1065810599,每个手机号码每天对同一作品限投一票;2、登陆诗词客户端按照提示进行投票(需注册);3、通过“诗词中国”微信号、“微公益365”公众号进入诗词中国大赛专区投票(需注册)

3、大赛将按照绝句、律诗、词、古风四个组分别评选,最后将评选出

优秀作品300首,并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

4、评审的最终解释权在大赛组委会。

六、奖项设置:

1、优秀作品月度创作奖

大赛评委会根据每月作品的专家评分排名,每月评选出60篇优秀作品创作奖。每月16日至30日,大赛组委会将在诗词中国客户端、诗词中国官网等平台公布上个月获奖的月度优秀作品。

2、优秀作品年终创作奖

活动评审阶段,大赛评委会按照绝句、律诗、古风、词等四组共600件候选作品进行公示、投票。终审阶段,依据每组作品投票数(投票阶段,手机短信投票、手机直接转发投票、客户端投票的累计数)排名和专家评分排名综合评定,共选出300篇年终大奖作品。

3、月度转发奖

每期以客户当期转发量累计排名(当期转发量为客户当期起始至截止日期内发生的短信转发量、微公益365微信公众号、“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分享量合计,共五期)为依据评选出转发奖100名。

短信转发方式:(1)、短信发送FX+种子短信ID+接收方手机号至1065810599;(2)、客户端、微信点击分享进行转发

4、月度下载奖

每月设立月度下载奖100名,共五期。每月(各月下载次数不叠加)下载随机作品,下载1次及以上的客户有机会参与抽奖。

短信下载方式:短信发送D或D+作品编号到1065810599,通过短下载随机作品并可以转发。

5、月度订阅奖

短信订购奖:每月设立月度短信订阅奖50名,共五期。每月从已订购业务且不退订的客户中抽取(活动期间不重复参与抽奖)。

(订阅方式:编辑短信“T”发送至1065810599免费订阅活动作品包)

6、大赛客户端月度使用奖

每月设立客户端奖200名。每月(各月使用次数不叠加)登陆使用客户端2次及以上的客户有机会参与抽奖。

7、年度投票奖

设立年度投票奖200名,大赛投票期间,通过手机短信投票、手机直接转发投票、客户端投票等方式投1票及以上的客户有机会参与抽奖。

8、年终转发奖

大赛评委会将依据活动期间客户转发总量评选出年终转发奖150名。

转发方式:1、短信发送FX+种子短信ID+接收方手机号至1065810599;2、客户端、微信点击分享进行转发

9、大赛客户端年终使用奖

大赛全程期间,每月使用大赛客户端的次数超过15、10、8次及以上的客户分别参与年终使用奖一、二、三等奖抽奖(不重复获奖)。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10、青少年组创作奖

本奖项设立180名。大赛评委会根据作品的专家评分排名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优秀奖100名。

11、海外年度创作奖

本奖项设立45名。大赛评委会根据作品的专家评分排名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

以上各奖项具体奖品见诗词中国活动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学生演讲稿 我的梦,中国梦1000字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就是一个“中国梦”。“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习**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 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

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还有一些传统文化的节日,比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春节有很多美好的习俗,比如扫尘、洗浴、贴窗花、贴对联、贴年画、吃饺子、发压岁钱、还有放鞭炮……我最喜欢的就是发压岁钱了。发了压岁钱可以买新衣服,也可以买很多好玩的玩具、好看的书籍,还可以为自己上大学存学费,我就是存起来的。

春节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叫《“年“兽的传说》,就由我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对春联,放炮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这就是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