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公司组织参观孙文龙纪念馆有感(实用20篇)

科技馆是让我们体验最新科技的场馆,在科技馆里有很多我们没见过的科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公司组织参观孙文龙纪念馆有感,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浏览

4380

作文

1000

篇1:纪检机关孙文龙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3月28日,泽州公司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参观了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孙文龙纪念馆,全体人员先后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孙文龙同志纪录片、参观展览厅、敬仰千米碑林。

参观过程中,大家逐渐了解了孙文龙同志的一生,真抓实干、为政清廉是其干事创业的真实写照。孙文龙同志生前连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书记。他真抓实干,走一处、干一处、变一处、兴一处,先后在三县蚕桑、水利、林业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曾受到周总理的赞扬。他始终以清正、廉洁、清明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他的亲戚和子女没有谁能从他那里得到所谓的“便宜”,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崇高形象。他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鞠躬尽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位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

通过实地参观,大家在思想上、心灵上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警示教育,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像孙文龙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深厚的为民情怀、牢固树立勤奋有为的务实精神、牢固树立崇高的廉洁形象,坚持理想信念高线,严守党纪党规底线,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风清气正的工作作风完成各项工作,推进泽州公司转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外桐坞村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循着习爷爷的足迹,我们和马假日小队来到了外桐坞村。

外桐坞村有着青山绿水,享有“画外桐坞”的美誉。这个小村落被如同一大块翡翠般的茶山环抱,走进村子仿佛还能闻到茶香。一条小小的溪流“哗哗”地唱着欢快的歌儿,穿村而过。一座座房屋簇拥着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小山坳里,四周还有挺拔苍翠的树木环绕,如同人在画中游。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道长廊,长廊的墙上挂着许多人的照片,有共产党员,有村委干部,有年过古稀的老寿星,还有光荣的军人。他们的照片组成了一面荣誉墙,成了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接着,我们又进到了一个房间,这里有六位伟人的塑像,其中有孔子,有孟子,有诸葛亮,也有苏东坡。我们双手伸直,举案齐眉,对孔圣人行了三拜之礼,还体验了一下做古代书生的感觉。

最后,我们去了朱德纪念室,这是当年朱德总司令来外桐坞时住的地方。木头的房子,石刻的瓦,草编的椅子,木雕的家具,还有门口那个石砌的深不见底的井,都展示出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生活是多么的贫苦,也更衬托了我们今天生活的美好。

走出屋外,崭新的房屋简洁美观,高科技物品随处可见,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天空中一架架飞机映入眼帘。再回想起屋内的设施,我不禁感叹到:在一代代主席的领导下,在无数共产党员、无数平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十年内,我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升,这可真是一个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吉成酱油馆小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好浓的酱油味啊!”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酱香,我不禁说道。

一到门口,“吉成酱油厂”这几个大字印入眼帘,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迫不及待地跟着队伍走了进去。一个叔叔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他带我们走了进去。酱油味愈发浓郁起来了。

穿过一条柏油马路,他引我们进了仓库,我望着眼前壮观的景象,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头看去,边上同行的同学也一脸惊讶。眼前大约有上千个大小不一的酱油桶有序地排列堆积着,酱油味直往鼻子里钻。

走出仓库,往前直行,我们走进了酿造科普馆。据导游叔叔介绍,这儿的酱油采用的木桶酿造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酱油厂已经没有这样的工艺。主要原料有黄豆黑豆和小麦,酿造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十分惊讶,心想:这样普通的酱油到底要经历多少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啊!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走进了酿造酱油的车间。我又一次被怔住了,一个个“巨人”耸立在我眼前,酿造酱油的木桶有两个多的我那么高,要六个人张开双臂才能将它抱住。惊叹之余,我不禁对制造木桶的人充满了敬意!

导游叔叔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解说道:“在吉成刚成立时,公司不停地招人做木桶,可他们看到这样高要求的图纸,都知难而退了,最后一位有着几十年工龄的七旬老人完成了它。”听着叔叔的介绍,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老爷爷打造木桶的场景:他有着饱经风霜的脸,一身素衣,却掩盖不了他硬朗的身体,健而有力的手臂,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钉子,一钉一个准,他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制作木桶,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份工作中。累了便坐下来休息一下,喝上几口水,满头大汗来不及擦拭,日夜兼程地制作着木桶。

诱人的酱油味把我带回了现实,我不停地闻着似乎有魔力的酱香,香醇入味。只见一大片豆酱浮在水面上,呈现深棕色,下面掩盖着黑的发亮的酱油,香味四溢,我不禁想知道,成品酱油是如何做到如此浓郁的鲜香。导游叔叔介绍道,制作酱油首先要处理原料,然后要制曲,紧接着发酵,最后要压榨,说起来简单的四道工序,做起来要一年的时间,这时我才明白酱油醇香的来源,是要经过时间的积累。

时光悄悄地溜走,回想着参观的一点一滴。我不禁感叹道,这样小小的酱油,也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发酵、细致的工序才能酿成醇美入味的酱油。我忽地觉得,人不是也要不断地磨练自己、沉淀自己、“酿造”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完美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鲁迅纪念馆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鲁迅的故乡——绍兴,参观鲁迅纪念馆

旅游车在鲁迅纪念馆对面停下了,我们一家也随其他游人的涌流,挤进了纪念馆的陈列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翠柏环绕的一座高大的鲁迅塑像,神态端庄,令人肃然起敬。陈列厅展出了许多有关鲁迅生平事迹的各种照片、珍贵的手迹和实物、书刊及鲁迅的著作等。

正当我看得入神时,爸爸妈妈拉了我一把,原来,导游和其他游人们都去参观三味书屋了,我也连忙高兴地跟了上去。

书屋正中悬挂着题有“三味书屋”四个大字的匾额和松鹿图。书房中间的方桌、木椅,塾师授业和客人歇坐之处。窗前壁下有一张学生自备的桌椅。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上面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是鲁迅当年因为多做了点家务,上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后刻下的,以此来勉励自己勤奋学习。

看着这个“早”字,我眼前浮现出鲁迅少年时代学习的情景:每天清晨,人们还未起床,三味书屋就亮出了灯光。鲁迅在屋里便开始捧书本自学了。

走近一个橱窗,只见里面摆着五颜六色的贝壳和漂亮的羽毛。好像是鲁迅少年时的农村朋友送给他的。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少年润土”,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图画:在无边无际碧绿的西瓜地上,有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头戴一顶小毡帽,脖子上带着银项圈。他手拿一把钢叉,正向一只猹刺去……

这次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立志救国的报复、勤奋好学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有感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白色的墙柱,灰色的檐脊,正门上镶嵌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庄严而肃穆。站在位于河北省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前,一种对伟人的敬仰与哀思油然而生。

李大钊纪念馆是李大钊同志的生平事迹展览馆,也是研究李大钊的中心。现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

沿着纪念馆的中轴线由南及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8根气势宏伟的功绩柱,展现了李大钊生平中的八大丰功伟绩。从馆前进入馆内要登上38级台阶,寓意了李大钊一生走过的38年红色人生历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纪念馆中悬挂着的著名对联,是对李大钊一生道德文章的写照。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勇往直前,矢志不渝,李大钊用自己毕生的言行,乃至鲜血和生命,擎起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红旗。

回望历史的岁月,从领导五四运动,到创建中国共产党;从领导北方工农运动,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李大钊的一生始终都在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而奋斗。即便后来被捕入狱,受尽折磨,李大钊始终“态度极其从容,毫不惊慌”。他的女儿李星华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沉着。他的内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在展馆中,一组大型浮雕引人驻足。当时,白色恐怖阴云密布,李大钊在受尽种种可怕的折磨之后,仍然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直至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与其他19位革命者慷慨赴难,用鲜血捍卫了革命的信仰。漫步雕塑前,如穿行在历史洪流中,令人震撼。

95年过去了,先驱手中革命的火种依然闪亮。一名在纪念馆参观的党员说,“先驱大钊前仆,千万党员后继。革命的精神,有后来者传承。”这样的理想信念正如当年李大钊所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参观污水处理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小记者俱乐部为我们组织的活动是,参观我市污水处理厂,去看看厂里的工人们是怎样把污水变成干净水的。我听了,充满了好奇心,心想:既然是处理污水,那地方应该很脏吧?工人们是怎样把污水变成干净水的呢?我真想尽快找到答案。

开始出发了,同学们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一进污水厂的门,只见一些叔叔们正热情的迎接我们。我四处张望,院内可真美呀!粉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红得似火的杜鹃,都张开了笑脸。一点儿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脏!污水厂的董事长——周叔叔一开始就知道我们累了,把我们带到一个漂亮舒适的房间里休息。真热情呀!

坐了一会儿,周叔叔带我们去参观了,我一蹦三尺高。我们见到的第一个机器叫隔离栅,它像一把巨大的梳子,把一些大的垃圾捞上来,放入垃圾筒里,就这样,脏水中的垃圾渐渐没了。接下来,脏水流入了初沉池。听说这个池子能把脏水里的泥、沙土类的东西都沉淀到底下。工人们还用一些能去掉臭气的药物,洒在水中,臭味也缓缓没有了。这些脏水还要经过二沉池的沉淀、超强的紫外线消毒杀菌,才会变成清亮干净的水流入涟水河。

为了处理污水,工人叔叔们一定花费了不少心思!我们的城市有一座这样的工厂真好,脏水再也不会污染我们亲爱的母亲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参观雷锋纪念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春暖花开的三月,中华大地掀起学雷锋热潮。学校领导带领各班中队委员去长沙参观雷锋纪念馆。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雷锋的优秀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天,雷锋坐上了出差的火车。在火车上,他看见坐车的人很多,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奶奶。他看见列车员忙不过来就帮着扫地擦玻璃、倒开水。出站口时,他看见一个背着小女孩的妇女,愁眉苦脸,原来是把车票弄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帮妇女买了车票,妇女感动得连声说“谢谢!”

1959年11月14日,突然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7200多袋水泥放在屋外,雷锋连忙拿起自己的衣服往外跑,为了保护集体的公物,不受损坏,他把一件件衣服都盖在水泥上。

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他的助手开车外出回来,在帮助助手倒车时,被汽车撞到的方林杆子,砸中头部,不幸牺牲。

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发扬雷锋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科技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样美丽的天气,衬托着我们兴奋的心情,因为我们要去参观精雕,一路上校车载歌载舞,车内充满欢声笑语。

到达了目的地,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展品,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几件展品是:九龙盘,象棋,足球密码锁。九龙盘是盘中刻着九条龙,大体呈金色,十分的豪华,象棋利用高光激光将边缘磨得光亮,十分雅致,足球上雕刻了世界地图,是一件创意新颖的装扮摆设,密码锁则小巧、美丽。

后来我们去机床,那儿的机器有许多的部件让我们无从下手,工作人员操作起来却得心应手,这可不能怪我们笨,只能怪工作人员太专业。

我们还体验了活字印刷,一开始我不小心将作品弄湿,又做了一次,谁知比上一个做的更好,这次我明白了,工作人员除了专业,还有经验。

中国四大发明向“中国落后”开了一炮,核弹、原子弹又对“中华挨打”打了一枪,杂交水稻对“中华不振”捅了一刀,使中华崛起!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孕育了我们,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了祖国强盛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参观科技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8月8号这天,我和小华来到了慈溪市科技馆,开启了科技馆神秘探索。

到了科技馆,我兴奋得不得了,一下东看看,一下西瞧瞧。

“看!妈妈,好神奇”!

“看!爸爸,为什么球飞上去了?”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基础科学馆,它也是整个科技馆里最好玩的一个展馆。里面有有趣的斜屋,奇怪的勾股定理转一转,神奇的自制龙卷风,好玩的自制云……我猜同学们一进斜屋就想笑,因为里面一切的东西全是斜的!你一走进去,全身就会向左倾斜,而且你的头会很晕,好像进了山洞。有一次,我试图想一下冲到出口,结果还在半路久撞到了墙,差一点就出不来了!

我们还造出了龙卷风。按下按钮,直见下面不断喷出雾气,上面的风扇在飞快地旋转,雾气被强大的风力吸了上去。不对,是盘旋而上,马上形成了奇特的龙卷风。我终于明白了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强大的风把地上的热气吸起来,使它盘旋而上,就形成了龙卷风。

科技馆里面竟然还有打气球!我和小华左手用力握住枪,右手拉住气球,三,二,一,放!砰砰两声,气球一下子被打破了两个,太有趣了,太神奇了!原来,气枪的原理是为了把空气飞快地放出去,这些气足以把气球,这样就有了打破气球的气枪。

科技太好玩了,简直是科学知识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动物园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我们一家人去动物园玩,那里的有很多动物。

动物园里的动物,都非常可爱,但我最喜欢的是猴子。一走进猴子馆就看见很多猴子,有的坐在假山上吃苹果,有的倒挂在枝头,好像在表演杂技,还有的在跟其它猴子玩耍,非常快乐。它们的毛是金色的,非常漂亮!长长的手和长长的尾巴,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它们的屁股,红彤彤的,就像一个大桃子。我从袋子里拿出一根香蕉,手刚伸进笼子内,这时,一只猴子突然从树上荡了过来,把香蕉给拿走了。我惊呆了,猴子真厉害啊!

参观完了猴子馆,我们又去看可爱的小企鹅。企鹅们大摇大摆地走着,有一些企鹅站在原地,摇摇摆摆的,像在跳舞似的,它们“跳着舞蹈”迎接大家。企鹅在陆地上虽然大摇大摆,但是它们可是游泳健将呢!一些企鹅站在水池旁边,先伸展了一下翅膀,像是在做着准备运动呢!它们伸展好了翅膀,就“扑通”一跳,跳进了水面。它们游泳可快了,一转眼的功夫,它们就消失在水底。企鹅真是一群可爱的动物。

动物园里的“美女”就是孔雀。它有着五颜六色的羽毛,两条细长的腿,很美丽!一走进孔雀馆,就看见了最精彩的一幕,孔雀开屏。孔雀的尾巴慢慢地张开,最后像一把大扇子一样。孔雀抬着屁股,好像在说:“快看,我多美啊!”有些人恨不得变成孔雀,一直那么美啊!孔雀馆不一会儿就挤满了人,人山人海。

动物园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啊!我以后要经常来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兵马俑作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参观了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那雄伟壮观的气势和它众多惟妙惟肖的兵马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首先来到了文物陈列馆,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令我惊叹不已。在玻璃罩中的大型彩绘铜车吸引了许多游人驻足观赏。铜马高70厘米左右,宽1.2米。主体为青铜铸造,上面闪闪发光的饰品都为金银制成。驭手驾驭着战车目视前方,战车上的车轮,华盖,轴轮。车辙,缰绳……每一个部件都保存得十分完整。据说这在古代,叫高车。我想这就是出征时,将军做的车吧。

走进一号展厅,它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它在三个俑中是最大的一个。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级军吏俑,他高约1.8米,身披铠甲,巍然直立,凝神沉思。后面跟着一排排武士俑,大都发髻向右,有的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有的紧握双拳,好像随时准备上战场。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看得我眼花缭乱。

接着我们参观了二号、三号俑坑,我发现这儿的兵马俑明显比一号大厅的少许多,正在我疑惑时,导游阿姨对我说:“由于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够先进,兵马俑在出土前是彩色的,一出土遇到空气氧化、剥落,就变成了灰黑色。所以现在为了保护兵马俑,就不挖掘了。”原来这一片黄土下,还有一个神奇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参观牛奶厂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姚睿宁

星期五下午,我们伴着一车的欢声笑语,把课堂搬到了红梅乳业的牛奶加工厂,来一饱“牛奶福”。

车刚进厂区,就已闻到阵阵奶香弥漫在空气中。我们先进入订奶大厅,镶在墙上的一块块荣誉匾映入眼帘,红梅乳业不愧是我们南通的骄傲!左转进入会议大厅,我们依次落座,边品着酸奶边看纪录片。看着看着,我仿佛已置身于那养牛场中,饲料的气息伴着奶香沁人心脾。好不容易从遐想中挣脱,终于可以真切地去感受厂内的情景了!

拐了好几个弯后,我们进入了一间平房,只见前面有一条长长的“隧道”。没走多久,就出现了一号拦路虎:一扇刷卡门。还好有厂长为我们当开路先锋才未将此虎放为大碍。好景不长,二号拦路虎:一块挡鼠板又腾空降临。我见它足有50厘米,便慢慢跨了过去,心想:原来这车间的卫生要求竟这么高啊!

进入“隧道”,一个全密封的生产车间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墙上写着“净化一区”四个字,里面有两只巨型的圆柱筒,是用来装牛奶的。一旁还有一个“圆盘怪”,它有12只圆柱形的“手臂”由链条驱动,连接着一个类似机关枪枪口的东西伸出,向我们挥动。别看这机器小,一天可以制造50吨牛奶呢!虽说有这么多机器,可地面却一尘不染。厂长告诉我们,这里可干净了,卫生指标可达到十万级呢!“隧道”尽头处,一个装满形状各不相同的瓶子的房子出现在眼前,难不成到了厨房?“不,这是质量部,每天我们为保证酸奶的质量,都会取十到二十多克的牛奶进行样本抽测。”厂长向我们娓娓道来,脸上写满自豪……

90分钟的参观很快结束了,可我们还沉浸在刚才的一幕幕中……原来,我们每天喝的每一滴奶,都蕴含着这么多道工序,饱含着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啊!从今天起,我对那看似平凡的牛奶当更加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哈尔滨。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游乐园,儿童公园……但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去烈士纪念馆。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馆一共有三层。我和爸爸妈妈先来到了第一层。一进屋,我就看到了八女投江的雕像,我仔细的端详着这座雕像。它全身都是金色的,八女投江的姿势被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了。正当我看得着迷时不知道是谁那银铃般的嗓音惊醒了我。我一看,原来是讲解员来了。“你们好,我是这里的讲解员,你们正在看的是八女投江的雕塑……

第一层参观完了,我们又来到了第二层。进到第二层,一个冰窟把我吸引了过去。冰窟里的雪上有一滩血迹,还有几块碎布。讲解员姐姐说,这个冰窟是根据历史仿制的。可恶的日寇将不向日本屈服的几个中国人给残忍的杀害了。“日本人真是太可恶了!”我气愤的说道。“是啊,可是那时我们的国家不发达,我们也没办法,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了,谁也不敢欺负我们了。”妈妈说。

这次参观烈士纪念馆,我的感触很深。我想,我们应该学习八女不拍牺牲的精神,也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更要珍惜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参观新能源汽车展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许多高端的科技产品都相继问世,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在材料的运用上更环保,更健康。这个周末,我和妈妈怀着对科学技术崇高的敬意,参观了新能源汽车展,见识了如今科技的发达之处。

我们驾车来到体育馆,一进门,便看到路的两旁摆满了广告的展架,介绍了各式各样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总结一点就是为了减少汽油资源的消耗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能够做到环保行车,不污染环境,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地球更绿!

在看完了这些简单的介绍后,我们进入了展厅中,准备欣赏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真面目。我们站在门口向里面的展台望去,所有的车子清一色是崭新的,油漆发出锃亮的光泽,银白色的车身和黑色的轮胎,使整个车子散发出闪耀的光芒。

这些车子的设计和制造简单而不失大方,朴素而不失高贵,相比于那些平常的车子,不仅在外形上做了一些改变,最主要采用了新能源——用电来发动汽车,摒弃了旧式的汽油燃烧,不仅利于我们方便行驶,更重要是减少污染排放,为绿色城市增添一份环保,相信在以后生活中这样的方法将更多地被采用,成为我们环保汽车的新方向。

在这些新能源汽车中,有许多是我们金华品牌,比如青年汽车厂的大巴,众泰的小轿车等,这些车子都是用电驱动的。电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而用电发动汽车真是即奇妙又大胆的想象。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和妈妈又继续参观了一些汽车配件,每个配件都有不同功能和优势,商品琳琅满目,不禁让人拍手称奇。

参观完后离开了体育馆,在回家路上我思绪万千:有一天,不仅仅汽车能使用新能源,新能源的使用将会更加广泛,到那时我们的城市不再有酸雨,不再有雾霾,整个大地变得鸟语花香,让湛蓝的天空笼罩着我们,我相信这一天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参观消防大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301班的同学们去参观消防大队

我们全体同学在校园里整整齐齐排好队等着客车的到来。客车终于来了,我们一个个像个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上了客车。一路上,我们哼着快乐的歌曲,歌声在车厢内悠扬地飘荡,也飘到了车厢外,引得过往的路人不住地回头张望,好像被我们的兴奋感染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消防大队所在的地方。消防队的叔叔带领我们到了一间房间,这里面墙上都贴着消防队叔叔英勇救火时的情景。有一幅画一位消防叔叔大无谓地往熊熊烈火里冲;有的消防叔叔正把受伤人员往外抬;还有一幅画内是一位消防叔叔站在高高地云梯上端着水枪往火里喷水。看到这些宣传画,我心里对消防叔叔勇敢、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消防叔叔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消防车。各式的消防车都停在车库:有水车,有登高车。来到登高车旁边,消防叔叔说:“这是登高消防车,有的能升到33米,最高的能升到55米”。我听后惊叹不已。

接着我又上了三楼,三楼都游乐的地方。有乒乓球、台球等等。

我们下了二楼,二楼都是消防叔叔的寝室。我们进了一间,发现他们放的东西真好看:被子折得方方正正,皮带摆得整整齐齐,房间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真是一尘不染。

这次参观消防大队让我感受到消防叔叔工作的繁忙和辛苦,我们应该学习消防队叔叔英勇无畏的精神,刻苦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参观美术馆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宁波美术馆。这是我第一次去美术馆。

一走进美术馆,哇——大门全部是木质的,而且一直高到屋顶。再一看,整个美术馆的外墙都是一块块木板做成的,带给人温暖的感觉。妈妈一看就很喜欢,还拉着我拍照。

进入美术馆,里面非常安静,鸦雀无声。我要讲话就得放低音量,说悄悄话。在这安静的地方,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画:有油画、水彩画等。有的画我们看的明白,比如人物画。有的画我们看不太懂,只能想象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幅画是《合作》:几个搬运工在陡峭的山路上搬运矿石,他们赤着上身,健壮的肌肉给人很有力量的感觉。

美术馆里不仅有画,还有一些装饰很奇特,比如一号展厅的灯:人走过去,电风扇受到感应就吹,白色的巨型灯罩就会鼓起来。爸爸称它为“迷失的章鱼”,我说它是“电风扇水母”,或者“漂浮的幽灵”。

妈妈发现了桌子上的书会动。爸爸说书也会呼吸,它们是有生命的。对啊,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参加了一个寻找名画的游戏,只要按照提示找到对应的画,就能获得小奖品。

美术馆让我长了很多见识,我以后还想去参观更多的美术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参观兵马俑作文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暑假,我去西安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早就听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可一定要亲眼看看让我们祖国引以为傲的东西。

我们首先跟导游来到展出兵马俑的展厅。解说员带我们到发现土兵马俑的一号坑前,我往下一看,只见一排泥捏的人,穿着盔甲,整齐地站在坑中,远看觉得这些秦俑好像差不多,可仔细一看,我才发现,它们有的拿着矛,有的没有武器,还有的单膝跪地。但个个昂首挺胸,十分威严。这时解说员告诉我们,兵马俑是千人千面,每一尊兵马俑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面容,就好像人的指纹一样没有重复,但大体是国字脸,粗眉毛,那时的科技还不发达,兵马俑是纯手工制作的,花了几十年之久才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听到这里我不禁发出了一声由衷的赞叹,感受到了伟大的古代工匠们的心灵手巧,他们为了修建这秦陵地宫,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呀。我看着庄严的秦俑们,深切地体验到了它们身上那悠久的文化。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二号坑。这个坑和一号坑基本相同,但里面不只有泥人,还多出了马和马车。它们的制作同样精致,马的马鞍与车的部件一样没少,让我感觉像面对着一支浩大的军队。解说员说,现在秦始皇的陵墓还没被完全开发出来,当今世上所有的国家都没能力开发,可能还要等几百年,才能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一睹它的庐山真面。我有些遗憾这辈子看不到秦陵地宫。希望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好早日开发秦陵。

在把一二三号坑观赏完了之后,我听见同行的哥哥说“我记得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秦始皇死前下了令,要所有参加了修建秦陵工程的人全为他陪葬”。姐姐也接着说:“还有他的后宫三千佳丽,大部分都被关入了秦陵的坟墓里缺氧死了”。我听后震憾不已,我想,这可太残忍了,秦始皇怎么能为了自已害死了那么多人。

在回宾馆的车上,我回想起展厅里的兵马俑,它们现在肯定还在迎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它们无声无息地纪录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汗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人间奇迹”韶山灌渠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天上来,奇迹人间创”。这句话用来形容韶山灌渠这个伟大的工程再适合不过了。最近,我们小记者就参观了这个“人间奇迹”,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到灌区,陈列馆的馆长伯伯微笑着迎接我们。他先向我们介绍了陈列馆的概况:面积有多大,陈列了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建陈列馆等,接着还一一回答了我们的提问。然后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所向往的“银河飞渡”,并告诉我们怎样去参观这个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我的心里充满了疑问:是一座纯金镶钻的桥吗?既然是飞渡,应该是一座飞起来的桥吧?或者是像美国的“金门大桥”那样的钢铁巨龙吧?……可是,当我们真正踏上“银河飞渡”时,我的心一下子坠入了谷底!原来这飞渡竟然是用沙石和水泥建成的桥啊!而且,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有的地方沙石裸露出来,斑斑驳驳;有些地方长满了青苔,混泥土已经脱落。远远看去,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坚毅地挺立在广阔的田野上。我的心里一直嘀咕着:不就是一座破桥嘛,还是什么飞渡呢!随行的小记者都在笑话这座“破桥”,有的甚至心不在焉,一路嬉笑着离开了。

当我们再次返回陈列馆,仔仔细细地了解后我们才惊叹,韶山灌渠这个工程是多么的伟大。原来,韶山灌区建设于1965年,十万劳动大军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总干渠和北干渠。灌溉着湘乡、宁乡、韶山等七个县约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0万亩农田,是我们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陈列馆一组雕像,栩栩如生地记录着当年建设“银河飞渡”的场景:劳动者们咬着牙关,紧绷着脸,手里紧握着锄头、铁镐、铁锹,还有一辆辆来回奔走的手推车。当年,我们的祖辈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劳动工具开山劈石,用肩挑、用手挖、用手推车一车一车地运,十万人用这么简陋的工具,凭着顽强的意志劈开了100多座山、填平了近50条沟谷,运送了近亿方土石,建成了总长达900公路的韶山灌渠,创造了这个名副其实的“人间奇迹”。

韶山灌渠静静地流淌了50多年,浇灌着两岸的万亩田地,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人们。现在,辛勤的韶灌人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着灌渠,栽树、植草、清淤、修缮,让灌渠的水汩汩流淌,川流不息。

韶灌这一伟大工程,在科技发达、有大型挖掘、装载机械的今天,修筑这样的工程已不是难事。但是,当年祖辈们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记念和学习,而且必将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参观童博会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早上,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今天,妈妈要带我去童博会,吃过早饭,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童博会。

进了展厅,我参观了一圈,最后,目光停在了一家展台上,我走上前,向工作人员询问:“这支笔能干什么?”“你可以试一试”叔叔笑着回答。我坐下来,拿起笔,准备写一首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突然,笔尖缩了回去,这时,叔叔笑着说:“这是新出的正姿笔,笔上带有电子眼可以识别孩子的头是否太低,如果太低,笔尖就会自动缩回。”叔叔解释道。

看完这个展台,我又拉着妈妈到另一个沙画展台,刚走上前,工作人员笑着说:“扫码体验沙画。”妈妈看见,立即知道我想体验体验,便帮我扫了码。我跃跃欲试的走上前,老师告诉我,首先,用食指画了一个半圆,然后用大拇指把半圆里的沙子扫干净,再把五个手指合在一起,在半圆下画浪线,之后再用食指在半圆两旁画上树,再在半圆内画上鸟,一幅画画好了……

最后,我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月有感10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和爷爷奶奶去南京游玩。我最期待的是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一到那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几尊铜像,其中最大的一尊上面刻着“家破人亡”四个大字,一位妈妈抱着她儿子的尸体,仰望苍天,痛哭呐喊。还有几尊是遇难同胞的遇难时的惨景,我感到不寒而栗。

走进展馆,我看到的不是明晃晃的灯光,而是一盏盏微弱的烛光,感到阴森恐怖。走过一级级台阶,看到一个大屏幕,上面演的是南京大屠杀时的场景,下面是一座被大炮轰倒在地的房子,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

随着人流往里走,我看到了日本士兵用过的刀枪、机关枪、大炮等武器,还有水壶和衣服,我想:他们就是用这些先进武器打败我们的,如果我们能有这么好的武器就不会失去300000同胞的生命了!

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万人坑”遗址,里面陈列的是横七竖八的人骨,经过77年的腐化,有的保存完整,一看就是被活埋的,有的脑袋上还扎着钉子,还有的骨头长短不一,相互交错,可能是妈妈抱着孩子。我顿时产生了对日本士兵的憎恨,恨不得拿着我在中山陵买的宝剑把他们消灭干净!

走出纪念馆,我心情复杂,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我们还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这是300000中国人民的鲜血换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