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马云捐款给美国的作文素材经典8篇

导语: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190

作文

8

篇1:作文素材:一支香烟重创美国核航母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一支香烟重创美国航母

美国海军2008年7月30日公布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火灾原因让美国媒体一片哗然。尽管美国军方已经下令将航母指挥官撤职查办,但仍然暴露出美国海军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

据美国《海军时报》网站报道,2008年5月22日,“华盛顿”号航母从智利驶往圣迭戈途中发生火灾。水兵奋力搏斗12个小时才把大火扑灭。船上的核反应堆没有被波及,可谓不幸中的万幸。这次火灾波及80个舱室,大量电缆与数据线被烧毁,造成至少7000万美元的损失。这次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火灾的原因是船员擅自在禁烟区吸烟,点燃了附近储存不当的易燃物。而没有按照规定存放、随意放置在周围的90加仑制冷缩机油更是“火上浇油”。

这已不是美国海军战舰管理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

【分析感悟】一个不起眼的烟头,却导致一场严重的火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告诉我们:严格地管理,认真地执行,注重每个细节,对于一个人和一个集体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适用话题】管理、细节、自觉意识、制度与执行力、祸患常积于忽微

[作文素材:一支香烟重创美国核航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热点高考素材:请大家别再捐款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捐款是一种爱心行动,如果接受到的捐款已经超过自己的预计时,在合适的时候让大家不要再捐了也是一种爱心行为。

3月4日晚11时05分,一篇《你的春天,我的生命》的微信在广东肇庆市民的朋友圈中转发。肇庆中学学生李思欣因患血癌发出了求救信号,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不到一天就筹集到了123万元。5日下午,李思欣再次发出微信,对大家的帮助表示感谢,呼吁大家不要再捐款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都不缺现实的佐证,广东肇庆女孩李思欣便是典型的一例。其因患血癌在网上发起众筹,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筹集到了123万元,已超过了所需医疗费。爱心的簇拥,慈善的伟力,不仅洗涤了女孩心中的阴霾,而且给她带来了无以言表的幸福和感动。同时,也激发出了其善良、质朴的情怀,呼吁大家不要再捐款了。

血癌女孩请大家不要再捐款了,首先表现出了一种良好的姿态,不贪占公众的爱心,不奢享慈善资源。就是这种姿态,一名高中女生做到了,但我们的一些市民却做不到,甚至一些官员也做不到。正因为有一些市民为贪图蝇头小利,而失去道德和良知,才会众筹善款后去奢侈消费;也正因为有一些官员为侵占公共资源,去铤而走险,才会沦为贪官污吏。从这一点来看,血癌女孩表现出来这种姿态,值得许多人效仿。

同时,血癌女孩请大家不要再捐款了,也是对爱心和慈善的一种良性互动。其一,期待由自己发起的这起网络募捐活动,始于慈善,终于爱心,能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其二,在接受爱心援助的同时,向爱心人士表达感恩之情。其三,对过剩的爱心,懂得及时喊停。其四,希望人们不要把关注和爱心聚集于她一人身上,社会上还有比她更不幸、更需要帮助的人。如今既然筹到的善款已超过了所需医疗费,那么,血癌女孩不妨在将来适当的时候,将剩余善款捐献出去,去救助那些比她更不幸、更需要帮助的人。或许,只有这样,一场网络募捐活动,才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作文素材:美国大朋友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教我们班的老外是一个名叫Peter的美国青年,他才17岁,早语言村里最年轻的一个,高高的个子,黄黄的头发,蓝蓝的眼睛,是绝对纯正的美国血统。

Peter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爱穿拖鞋。上课穿,下课穿,甚至去余姚河姆渡和镇海招宝山游玩也穿。更好笑的是那天举行足球赛,他竟穿着拖鞋上阵了。后来他大概觉得拖鞋碍事,就干脆把拖鞋甩在一边,光着两只大脚板,满场子乱跑,惹得我们这些小球迷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小学生网)

Peter特尔别爱打篮球。别看他是个大男孩,打球却非常勇猛。常常左冲右突,前躲后闪,不一会儿,便能冲出重围,稳稳地站在篮球架下。只需轻轻一掷,球便人网了。

狂欢会上,Peter特别受欢迎。在罗马大厅的露天舞池里,高大的Peter身后跟了一大圈小不点儿。他们一个个用手搭住前面同学的肩,一边唱一边跳。长长的队伍在偌大一个舞池里绕来绕去,非常壮观。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半个月的英语语言村就要结束了,我们也要跟这位美国大朋友说“bye-bye”了。临走时,Peter最后一个上车,当他隔着车窗与我们挥手作别时,我发现他的眼圈红了。“啊,Peter,亲爱的朋友,别难过,我们还会再见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着。

[小学生作文素材:美国大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一支香烟重创美国核航母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海军XX年7月30日公布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火灾原因让美国媒体一片哗然。尽管美国军方已经下令将航母指挥官撤职查办,但仍然暴露出美国海军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

据美国《海军时报》网站报道,XX年5月22日,“华盛顿”号航母从智利驶往圣迭戈途中发生火灾。水兵奋力搏斗12个小时才把大火扑灭。船上的核反应堆没有被波及,可谓不幸中的万幸。这次火灾波及80个舱室,大量电缆与数据线被烧毁,造成至少7000万美元的损失。这次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火灾的原因是船员擅自在禁烟区吸烟,点燃了附近储存不当的易燃物。而没有按照规定存放、随意放置在周围的90加仑制冷缩机油更是“火上浇油”。

这已不是美国海军战舰管理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

【分析感悟】一个不起眼的烟头,却导致一场严重的火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告诉我们:严格地管理,认真地执行,注重每个细节,对于一个人和一个集体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适用话题】管理、细节、自觉意识、制度与执行力、祸患常积于忽微

[关于一支香烟重创美国核航母的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高考写作人物素材: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励志人物素材:马云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马云是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

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

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18.740.32%]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那么,网友为什么会逼马云捐款?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当然,有一点也应该看到,马云遭逼捐背后还有人们的道德焦虑,慈善焦虑。一个社会难免有贫富差距,一个社会也难免存在风险。如何去缓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去一同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慈善无疑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当群体矛盾加大时,慈善会让人感觉到共同体的存在;当风险突如其来时,慈善会让社会形成共同担当的凝聚力。所以,当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后,人们期待慈善事业可以启动,可以赈灾,这都没有问题,这是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信心的来源之一,保障的来源之一。问题是,慈善行为似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蓬勃而出,至少人们想看到的富人带头的慈善生态并没有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变得焦虑,开始不惜以舆论压力逼捐。这无疑是一种道德焦虑和慈善焦虑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素材事略及运用示例2:美国乐坛天后惠特尼

全文共 4568 字

+ 加入清单

人物简介

惠特尼•休斯顿,1963年8月9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华克,美国著名歌手、演员、电影制作人,早年曾任模特,2012年2月11日辞世。其以强而有力的嗓音、一字多转音的感染力与宽广的音域为世人所熟知,并成为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顿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欧美巨星,是格莱美获奖最多纪录的保持者。这位流行巨星曾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的感动和欢乐,她的音乐不仅是经典,对后世更有很深的启蒙作用。对于广大中国乐迷来说,她更是人们对欧美音乐认知的启蒙者和最初的引路人之一。她的才华和勇气是多方位的,还跨界出演电影,曾以电影《保镖》获得奥斯卡奖红遍全球。但在嫁给男歌手鲍比•布朗后,惠特尼染上了毒瘾,演艺事业每况愈下并隐退。46岁复出,但反响平平,清亮高亢的嗓音却已不再,无法再攀事业巅峰。但无论如何,音乐和电影的相得益彰,使得惠特尼不仅成为美国的天后,也成为了全球性的天后。我们的怀念与缅怀,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已经成为永恒的天籁。

人物事迹

1、天后离世,哀荣备至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2月12日,美国洛杉机,第五十四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为刚刚离世的歌手惠特妮•休斯顿特设致敬环节;2月18日,她的葬礼在新泽西的一座教堂举行。她的灵柩在警方严密护送下驶入了葬礼现场。教堂附近的道路全部封锁,甚至还调遣了大批骑警和防暴警察。直升机在教堂上空盘旋监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乐迷们,有的只能在几个街区以外向教堂苦苦遥望,有的默默守候着,纷纷用特殊的方式向休斯顿献上最后的敬意。艺人创作了大幅黑白画像摆放在通向教堂的道路上,乐迷们纷纷在画上签名悼念,各种签名已经覆盖在整幅画上。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还下令新州为休斯顿降半旗,悼念这位家乡名人。各界名流一千多人出席了这场持续4小时的葬礼。与她在《电影》保镖中合作的好莱坞男星凯文科斯特动情地说,全世界的乐迷不仅仅是欣赏休斯顿,更重要的是“他们都爱她”。她的影响力,让人淡忘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堕落,铭记了自己在演艺生涯中绽放的生命辉煌。

观点 世人的淡忘与铭记,是对一度辉煌的生命的充分缅怀与欣赏。

适用话题 生命的辉煌 怀念经典 位置 音乐需要你 淡忘与铭记

2、天赋独特 走向辉煌

惠特尼11岁那年,除了担任教堂唱诗班领唱外,还经常陪妈妈去纽约的俱乐部“甜水夜总会”演出。因为妈妈的意外生病,惠特尼第一次独自走上了舞台,从而被当时的音乐界大腕克莱夫•戴维斯相中。克莱夫曾在《早安美国》的节目中回忆:“我第一次听到惠特尼唱歌时,她还是个小女孩,但她有为歌曲注入十足火力的天赋,歌声真的能刺到我的骨子里。”在她20岁的时候,著名的音乐制作人达维斯慧眼识珠,在纽约的一家夜总会中发现了她,与之签约,从此惠特尼休斯顿走上了辉煌之路。惠特尼的声音非常特别,“这是年度最令人振奋的新的声音”,当年媒体曾经评论她说。 果然,23岁的她获得告示牌专辑排行榜的冠军并持续了14周之久,创下史上首张专辑最佳销售记录,并获得全球性的好评。此后在各种颁奖典礼上获奖无数,共赢得过6项格莱美乐音大奖,10项灵魂音乐大奖,21项美国音乐大奖,5项世界音乐大奖等等。

观点 由天赋和个性构成的实力,构成了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是走向辉煌的资本。

适用话题 特色与实力 艺术化妆生命 财富 独秀

3、德艺双败 魅力殆毁

2004年的中国之行是惠特尼最后的高峰时期的末尾,在香港演唱会上,惠特尼坚持要和工作人员在化妆间开完生日派对才出场,让观众苦苦等候了半个小时。演唱时昔日动人的歌喉不再,她的声音明显沙哑,就连唱成名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时也不得不降调演唱。一个半小时的演唱会里,惠特尼光介绍台上的乐队及和音就用了25分钟,换了3套衣服,更让弟弟在台上唱足10分钟,惠特尼实际演唱不足1小时。 而惠特尼狂说粗话、超级浪费、敌视媒体等“罪行”,直接伤害了粉丝心中从前“黑珍珠”的美女优雅形象,让人忍无可忍,甚至主办方要求索赔。演艺财富的丢失,加上人品的丢失,这样的超级“大牌”是众人的眼里和心里所不能接受的。

观点 公众人物的形象胜过生命,你可以没有一流的演技,但是可以有超一流的涵养与艺德。

适用话题 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 优雅 形象 艺与德

4、为“名”所累 作茧自缚

“名利”让她活得太累,太苦。一位美国的媒体评论人反复观看了惠特尼仙逝前的视频。她说,从这些画面背后看到了惠特尼作为名人的苦楚:为了满足观众、粉丝和记者的要求,她不得不在红地毯上摆出各种姿态,面对频频闪烁的灯光露出笑靥,半真半假,笑容的背后流露出不安和无奈。面对外界的恶评,她试图摆脱声明的诅咒,“我的生活变成全世界的,我的隐私就是我的生意。谁跟我在一起?我嫁给了谁?都暴露在阳光下,成为大众的话题。这不公平。我只是想到公园闲逛,只是想跟丈夫牵着手漫步大街小巷,没有别人的目光,远离摄影机的环绕……是想成为一个正常人。”不堪盛名重负的惠特尼依赖毒品掩饰难堪的生活,甚至“不想再继续唱歌”。

观点 声名不是生命的“保镖”,如果不能坦然平静面对,它就是生命的“毒丸”。

适用话题 给精神减负 淡定 掌声 感悟人生

5、放纵自己 身心受残

惠特尼饱受毒品折磨,使其疾病缠身,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美国杂志就曾曝出她健康亮红灯面临死亡危险的新闻。从曝光的照片看,当时42岁的惠特尼体态臃肿、面容憔悴枯槁,眼神中几乎看不到神志,只有近乎疯狂的迷茫,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巨星风采。据称,此前惠特尼曾宣告自己的呼吸道感染病已痊愈,但其实不然,病情已转为严重肺病,甚至威胁生命。 惠特尼的家人透露,有时候她会在吸食毒品时小便失禁。更严重的是,她经常会在吸毒后出现各种幻觉,对着自己的身体又抓又掐,弄得全身伤痕累累,自己却全无知觉。 “最大的恶魔是我自己。我既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强大的敌人。”2002年的一次采访中,惠特尼曾经这么形容自己难以自我控制的性格。她还脆弱地说,吸毒是她每天都做的事情,她会做她的工作,但是在吸完之后。2003年,惠特尼的鼻子出血不止,被送往医院治疗。此后,她在2005年、2006年两进戒毒所。

观点 毒品毁灭了她的健康、事业甚至人生的全部。

适用话题 战胜自己 生命的反思 为自己负责 抗拒诱惑 珍爱健康

6、江郎才尽 悲惋收场

2010年的一次失败的巡演几乎让她的“艺德”口碑跌到谷底。这位曾经的高音女王在舞台上嗓音嘶哑、气喘吁吁,唱完两首歌就已经呼吸困难,甚至不断咳嗽。最后在演唱压轴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时,她甚至无法完成演出,靠不停地喝水去“磨洋工”。惠特尼推迟了随后的欧洲巡演仅休息了一周就重返舞台,到英国伯明翰开唱,可惜这又是一场气息不稳且频频走音的演唱会,中途还到后台休息了足足15分钟。面对外界的恶评,惠特尼却轻描淡写地把糟糕的表现归罪于寒冷的天气,这样的表演水准和态度让全世界不少歌迷都伤透了心。英国《太阳报》评价称:“这并不是乐迷们所期待看到的演出。”从那次失败的巡演开始直到辞世,惠特尼再无新作问世。

观点 对于观众来说,一个大牌明星的尊重、诚实和友善可能比才华更重要。

适用话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 责任 捧与挖 态度

7、母爱晴空 温暖陪伴

惠特尼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被不幸的婚姻困扰而无法自拔,最终是母亲西西(Cissy)介入了她的婚姻与健康惨剧,并试图拯救她的歌唱生涯。她带着武装的警察和一张向法院申请的禁令,出现在休斯顿家中向她发出最后通谍,勒令她改过自新重拾歌唱事业或者直接放弃所有的商业表演。惠特尼•休斯顿自从2月11日离世后,其母亲Cissy Houston3月31日首度开腔细谈女儿。现年78岁的Cissy接受电视访问时称:“我没有怪自己,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只是还不能令她不再沉沦毒品。”她视孩子是自己人生的全部,而惠特尼是她唯一的女儿,更是疼爱。她赞惠特尼很顾家,而且事业非凡,在短短的人生中惠特尼创下了无数的成就,她很自豪拥有一个这么出色的女儿。面对女儿突然离世,她仍然不能适应。落魄的时候没有人认识你,除了那个给了你生命的母亲。

观点 当一个人陷入人生的最低谷的时候,给以宽容与拯救只有伟大的母亲和无私的母爱。

适用话题 亲情无价 母爱的晴空 悲痛 拯救

众口评说

1、最大的恶魔是我自己。我既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强大的敌人。——美国乐坛天后惠特尼休斯顿

2、“她是一个真正的女神。”“在惠特尼最顶峰的时代,她就是当仁不让的美国第一嗓。”——美国《时代周刊》评论

3、每位女性都将从惠特尼的经历中学到更加积极地生活态度。——美国总统奥巴马

4、休斯顿拥有它们家族最具爆发力最有福音感染力的歌喉,但是她超越了她之前很多教堂歌声。她的教堂歌曲有着节律,与以往那质朴催人泪下的歌曲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纽约时报》评论

同类碰撞

1、艾米•怀恩豪斯被爱毁灭

艾米•怀恩豪斯是英国才华洋溢的创作歌手,作品在乐坛留下永远的印记,但是她的精彩人生毁于爱情和婚姻。从2007年开始,她就跟着前夫布雷克•菲尔德吸毒、酗酒,两人争执不断,还曾在伦敦街头大打出手,他们在一起只会不断激发彼此的黑暗面,艾米个性乖张,特立独行,但对丈夫一往情深。遭遇丈夫背叛而离婚之后,她仍然没有从自残、忧郁症中走出来,沉迷于毒品和酗酒中,被人称为“毒后”。如果没有“瘾君子”丈夫的影响,也没有艾米对丈夫的痴迷,那么艾米的人生就可能一直红下去,而不会被染黑,生命也就不会早早地走向终结。

2.、谢东反复吸毒,自毁前程

以一首《笑脸》出名的谢东在当今的音乐圈已然星光暗淡,因为吸毒不仅前程毁灭,而且生活潦倒。谢东第一次在住所内吸毒时,被警方拘捕,被释放后,他表示要痛改前非。时隔几个月,警方在谢东家中搜出吸食冰毒的工具,对谢东处以行政拘留10天,并被警方送往戒毒所强制戒毒。戒毒成功后仅三年时间,谢东在一宾馆内吸毒再次被抓获,再次被强制戒毒,并面临劳教两年的惩罚。吸毒,让他从星光灿烂到铁窗囚徒,人生经历过山车的浮沉。但是亲友和观众并不能谅解他,因为一个公众人物更加要自律检点,而不是自甘堕落,成为负面的教材。

3、走出阴影 重燃人生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再次离婚后的布兰妮成为了八卦媒体关注的焦点,剃光头、去戒毒所、爆肥、打官司、彻底崩溃等等新闻层出不穷。2007年做的首场复出状况连连,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但是一年之后,她一举获得了“年度最佳录影带”和“最佳流行录影带”在内的三项重要奖项。更值得欣喜的是,她的状况也终,于回复正常,已经与多年男友订婚,专辑也已经成功问鼎专辑榜冠军。她曾经被毁灭过,但是她终于没有被彻底击败,走出阴影之后重新书写辉煌的人生。

4、拒绝毒品,痴迷音乐

抗拒堕落,顽强挣扎,艺人在悲戚的黑暗之外,应该有一束穿透生命的艺术灵光。针对最近沸沸扬扬的“艺人涉毒”事件,高晓松在花田音乐节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非常反对吸毒,说一个不好听的、伤害别人的话,吸毒就是没文化的表现。”高晓松认为:“音乐其实能架构一个世界,除非你不那么爱音乐。对我来说,音乐就是鸦片,真的不需要毒品。”的确,吸毒不能带来灵感,也不能装点文化。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把音乐生命的不断超越交给健康的肉体与灵魂,才是最完美无瑕的艺术之道。

小尾

还有7天,加油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