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功成名遂 释义精选19篇

功成名遂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功成名遂 释义,欢迎阅读。

浏览

1073

作文

62

篇1:[释义]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1. [ripe;mature;opportune]

2. 果实或谷物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一片成熟的稻子

3. 比喻事物达到一个完全成长的阶段,达到接近完善的程度成熟经验

【词意】成熟泛指达到完成生物某系统的代表性阶段的状态。例如个体的性成熟,生殖细胞 的成熟,种子的成熟等。植物的果实或水果成长到可收获的程度。《鹖冠子·道端》:“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比喻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论功行赏成语故事及释义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

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

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

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

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

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

收集有关论功行赏成语故事释义: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

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

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

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

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成语拼音:lùngōngxíngshǎng

成语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奖赏。

成语出处:《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成语示例:时~,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三国志吴书顾潭传》)

近义词:赏罚分明、计功行赏

反义词:赏罚不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机灵释义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1.生动活泼,不呆板。

明·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三百篇赋物陈情,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所以意广象圆,机灵而感捷也。”

2.机警伶俐。

茅盾 《子夜》十五:“ 玛金 的机灵柔和的眼光落在苏伦的脸上了。”

杨朔 《百花山》一:“一眼就看出这是个精明人,手脚麻俐,走路又轻又快,机灵得像只猫儿。”

3.调皮活泼。

形容儿童的天性。

4.方言。因受刺激而猛然抖动。

如:他吓得一机灵,便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功成名遂成语接龙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遂心如意 意合情投 投鞭断流 流光瞬息 息息相通

通无共有 有朝一日 日增月盛 盛气临人 人心丧尽

尽入彀中 中馈乏人 人财两失 失张失志 志得气盈

盈盈一水 水剩山残 残冬腊月 月盈则食 食饥息劳

劳筋苦骨 骨瘦如柴 柴米油盐 盐梅之寄 寄颜无所

所见所闻 闻一知十 十冬腊月 月白风清 清心少欲

欲益反损 损人益己 己饥己溺 溺心灭质 质伛影曲

曲尽其妙 妙手空空 空谷白驹 驹窗电逝 逝将去汝

汝南晨鸡 鸡栖凤巢 巢毁卵破 破家县令 令人发指

指麾可定 定于一尊 尊师贵道 道听耳食 食子徇君

君子固穷 穷鸟投人 人涉卬否 否去泰来 来者不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反复无常成语释义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反复无常

【拼音】: fǎn fù wú cháng

【解释】: 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词性】:贬义词

【出处】: 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举例造句】: 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近义词】: 出尔反尔、翻云覆雨

【反义词】: 始终如一、始终不渝

【歇后语】: 正月十五的走马灯

【灯谜】: 今日三,明日四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经常变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释义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tiān dào chóu qín

英文: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Efforts would be paid off

释义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的付出给以勤奋的人们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付出的努力就算现在没有看到直接的收益,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天”指“上天”,“道”指“规律”,“天道”即“天意”,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记住,老天喜爱勤奋的人。

例句:

1、汉书杜钦传: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2、史记(亦见《汉书司马迁传》):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臧,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3、汉书冀奉传: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有常也。注:亡即无字。

4、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

5、春秋左传鲁昭公六年孔颖达疏云:仁心所以养物,故奉之以仁也。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勤,则居官食禄,制为禄位,以劝其从顺教令。

6、《书.盤庚中》孔颖达疏云:劳尔先,谓爱之也。劳者,勤也。闵其勤劳而慰劳之。劳亦爱之义,故论语云:爱之能勿劳乎。 7、《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原文如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为“勤劳”。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关联词: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近义词: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熟能生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心人天不负,自助者天必助之,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无所事事,不甚了了

[成语故事:天都酬勤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词语释义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人不能在此处分 唐 宋 ,而徒在浑含刻露处分 唐 宋 ,则不知《三百篇》中浑含固多,刻露者亦复不少。此作伪 唐 诗者之所以陷入平庸也。”何其芳《梦中道路》:“我曾在一日夜间以百余行写出一个流利的平庸的故事。”

清周亮工《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平庸之子,无英华可以自见,无名誉可以震俗。”

语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六单元《新来的王老师》:“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下笔成章成语故事及释义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称他是个“奇才”。”

曹操对自己儿子的才气也非常赏识,但又觉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文章是请入代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

曹植赶忙给父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文,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人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就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人都写出一篇辞赋来,试一试他们的文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几工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太祖尝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释义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客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释义]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1. [embellish;ornament;adorn;decorate]:衬托;装饰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use sth. merely for show]:应景儿;凑数儿

3. [embelishment]:指衬托、装饰的东西

【词意】点缀,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原有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语出《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 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也意: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蔚蓝的天空~着朵朵白云ㄧ青松翠柏把烈士陵园~得格外肃穆。②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释义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1.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突如其来,是可以这样出现又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例如: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一个老同学。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问个家信。”

【相关词】

偶然性: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但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必然性(与“必然性”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引证释义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1.风格志趣。

南朝 梁 沈约《与约法师书悼周舍》:" 周中书 风趣高奇,志托夷远。"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吴江 计甫草 东 ,读书讲学,风趣异人。"

2.情趣;风味。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戴逵》:"情韵连绵,风趣巧拔。"

清 张大受 《风中柳》词:"翦去生绡,剩写江乡风趣,空孤负,年时鸥鹭。"

朱自清 《看花》:"但那种一盆一干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

3.犹风韵。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容貌到也齐整,怎及得玉堂春风趣?"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揵踢》:"揵子儿,打扮得多风趣。"

4.幽默诙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二章:" 道静 噗哧笑了。她觉得 江华 说话比过去风趣了。"

词语起源

"风趣"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其内涵多指风尚志趣,也可指风味情趣,它作为美学范畴确立在宋代,宋以后文论家对"风趣"展开了理论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引证释义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普通,无特异。汉 王充 《论衡·正说》:"失平常之事,有怪异之说。"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然 韩 柳 犹用奇重字, 欧 苏 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明 李贽 《复耿侗老书》:"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於平常也。"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 生宝 的相貌,实在是很平常的。"

平时;往常。《东观汉记·光武纪》:" 更始 害 齐武王 ,帝饮食笑语如平常。"南朝 宋 谢灵运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退寻平常事,安知巢穴难。"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大凡人平常厚貌深衷,未易轻信。"沙汀 《兽道》:" 魏老婆子 平常总是勾着头走过去的,不敢沾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词语释义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夏”,在商、周以前有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裳的礼仪之邦”。

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古中国直辖地区为汉地,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促成汉文化圈,南北朝建“四夷馆”。明朝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等等。自清朝统治中国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渐渐被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幸福释义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愉悦与幸福心理状态的主观情绪。大部分人在谈论“幸福”时,都是指这种“幸福”――个人愉悦的感觉,积极的情绪,它是短暂的,易逝的,获得也相对简单,有许多的捷径,比如性、巧克力、药物。幸福划分为三个维度——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了社会心理体系的高度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主观世界要用数量化的工具来加以测量和说明,无疑是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局限性提出一个重大挑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英文的表达:H=S+C+V。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城府释义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城府出自《宋史 傅尧俞传》, 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城府原意是指一个城市或一家府院(过去地主和资本家的私家住宅占地面积都很大,比如 红楼梦中的贾府),说一个人有城府是形容人的胸怀很宽广,很有包容性,很能理解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2、城府: 城市及官署。“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

——《后汉书·庞公传》

比喻 待人处事的心机,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晋书·愍帝纪论》

后称人胸怀坦白为“ 胸无城府”,相反则称“极具城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其他释义下的同义词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expeditious alert mushroom fleeting sharp swift nimble agile express flying instant bright punctual gifted fast hasty summary keen lively speedy smart rapid prompt facile attentive through fleet brisk acute momentary

二、同义词辨析

fast, quick, rapid, swift, hasty, prompt, speedy, instant

这几个形容词都有“快,迅速”之意。

fast: 常指人或物持续地高速运动,强调运动的方式。

quick: 特指瞬时动作,强调动作敏捷迅速;也指匆忙的行为,而不暗示速度很快。

swift: 正式用词,强调非常迅速,往往含动作轻快敏捷之意。

hasty: 多指匆忙、草率或仓促的行动,着重缺乏深思熟虑。

prompt: 主要指动作迅速,毫不拖延,含"快得令人愉悦"的意味。

speedy: 指人或物或其运动、活动时,着重极度的快捷,多含匆忙意味。

instant: 指某事很快发生或急待解决,含刻不容缓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引证释义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向下看。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俯视 大江 奔,茫茫与天平。”

巴金 《秋》二四:“他们从栏杆上俯视下面,也看不见辉煌的灯光。”

頫视:1.犹俯视。低头看。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中坐垂景,頫视流星。”

清 钮琇 《觚賸·孟谋绝句》:“﹝ 康孟谋 《题庄襄王墓》诗:﹞ 庄襄 冢并白云齐,頫视 长安 万井低。”

引申为超群出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以 韩文公 ( 韩愈 )之頫视一切,而必谆谆曰:‘凡为文辞,宜畧识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绿雪堂集》:“ 王笠舫 先生《绿雪堂集》,惊才绝艳,頫视一时。”

頫眡:犹俯视。

汉 张衡 《思玄赋》:“据 开阳 而頫眡兮,临旧乡之暗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功成名遂造句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1. 你认为做官的是功成名遂,我则认为出家的是延年益寿。

2. 睡醒之后,发觉自己功成名遂的人,其实一直没有睡过.

3.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

4.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

5.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苏轼

6. 事隔不久,由于领导有方,政绩突出,程浩繁功成名遂,很快就被任命为长水县县委书记,成了长水县的一县之尊。

7. 到此地位,功成名遂,大丈夫之能事毕矣。

8.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9. 最终功成名遂,回返天界成为与玉皇大帝齐名的功德威武皇天大帝君。

10. 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春天谚语的释义

全文共 1870 字

+ 加入清单

【提要】本篇《春天谚语的解析_》由小编为需要春天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1、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释义:表示六畜不安。

2、正月展春流。

释义: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4、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释义: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5、春分,日暝封分。

释义: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6、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释义: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7、春分有雨病人稀。

释义: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8、谷雨补老母。

释义:谷雨日要为母亲进补。

9、谷雨鸟儿做母。

释义:形容鸟儿此时大量交配、繁殖。

10、正月展春流。

释义: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11、春到三分暖。

释义:一到春天气温就开始回升转暖。

12、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释义:春夏的天气反复无常。

13、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释义: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4、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释义:春天人们要早起准备播种,过了播种季节就无法有好收成。

15、一年四季春为首。

释义:做什么事春天是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

16、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十有收。

释义:清明日若有南风吹,可卜有大丰收之年。

17、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释义: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18、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释义: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19、立春落雨至清明。

释义: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0、惊蛰闻雷米似泥。

释义: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1、立春赶春气。

释义: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22、早春晚播田。

释义: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23、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释义: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24、三月初,寒死少年家。

释义:少年爱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其来的寒冷冻坏。

25、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释义:意思是春雨很珍贵,对农业生产很有好处。

26、春雷响,万物长。

释义:春雷来到,春天就到了,万物复苏。

27、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释义: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28、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

释义: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29、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释义: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30、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释义: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31、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释义:从立春开始便会经常下雨,不是阴天就是雨天,直到清明时节。

32、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释义:雨水多,田里都会蓄水。耕的都是水田,比旱田好耕种,不用费太大力气。

33、立春晴,雨水均。

释义:立春是晴天的话,那么来年的雨水会比较均衡。

34、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释义:晴天耕田不费力。如果立春下雨,很容易断断续续下到清明节。

35、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释义: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36、反了春,冻断筋。

释义: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37、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释义:这主要是对农民而言的,民间有俗语春雨贵如油,春天如果下场雨小苗就会长的非常好,秋天就会多收不少庄稼,秋霜也是类似的意思,不过正好相反罢了。

38、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

释义: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39、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

释义: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40、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释义:这是讲雨水对农作物的作用:夏天的雨对稻子有如生命一样重要:春天的雨(下得多)容易使麦子致病(长不好,歉收)。

41、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

释义: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42、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

释义: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

[有关春天谚语的释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