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353

作文

27

篇1:鹦鹉救火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暂时在这里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为鹦鹉采来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浆果,让它吃了个饱。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

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两下分手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这场火烧得可厉害了,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

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烧死!”

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鹦鹉的这一行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抱薪救火成语故事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禾。 后来比喻用错误的办法去消灭灾祸,结果只会使灾祸越来越大。

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薪:柴禾。

战国时期,七雄鼎立。魏国地处中原,背靠秦国,成了各国诸侯霸主要想统一和兼并别国的必争之地。后来,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自秦昭王起就采用魏国人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攻打邻国。公元前275年秦国军队一直打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城下,魏王被迫献出一些土地请求讲和。

公元前273年,秦国再次向魏国进兵。魏国将军段干子被打怕了,不敢抵抗,就建议魏王再把南阳(今河南济源至获嘉一带)割让给秦国求和。这时候,正好合纵抗秦的倡导者苏秦的弟弟苏代在魏国,他向魏王进谏说,段干子割地求和的建议,是一个亡国的坏主意。如果魏国老是把土地割出去,秦国的胃口会越吃越大,这样一来,魏国离灭亡的日子就会不远了。接着苏代又打了个比喻:“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思说,割地给秦国求和,就好象抱了柴草去救火,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魏王没听苏代的劝告,还是决定将南阳地区割让给秦国求和,结束了这场战事。但是秦国得了南阳,也并没有因此真的罢手,在其后的近四十年间,仍不断地强占魏国的土地。到公元前225年,魏国终于为秦所灭。

后来人们就以“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来比喻用错误的办法去消灭灾祸,结果只会使灾祸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救火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小白兔住在一座小小的蘑菇房里。一天,小白兔做饭时,不小心着火了。大火熊熊燃烧着,小白兔很害怕,他一边往外跑,一边哭着求教:“救命啊,救命啊!我家着火了,大家快来帮帮我吧!”

听小白兔这么一喊,森林里的小狗、小鸟、小松鼠、小猴提着水桶,从四面八方赶来救火了。这时,火更大了,把屋顶都烧着了,红色的火苗不断地从窗户里往外冒,小兔坐在旁边哇哇大哭,哭声惊天动地。它已经完全忘记要去救火了,小动物们赶紧去提水,往火苗上浇。但是火太大了,他们这点水几乎不起作用。就在他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头大象赶了过来,自豪地说:“我来帮你们,大家别着急,看我的——”大象走到对面的小河里,吸了满满一鼻子水,然后向小兔家走去。只见他扬起鼻子,深吸一口气,对准小白兔家的屋顶,用力一喷,哗啦!大水柱把火扑灭了。

大家欢呼雀跃,小鸟欢快地唱起歌来,小猴乐得在大象背上翻跟头,小兔也破涕为笑。他激动地说:“谢谢大家赶来救火,不然我的家就没了。”小动物们说:“我们是同一森林的,就像一家人一样,要互帮互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鹦鹉救火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暂时在这里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为鹦鹉采来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浆果,让它吃了个饱。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

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两下分手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这场火烧得可厉害了,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

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烧死!”

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鹦鹉的这一行为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重感情、讲信义、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朋友、亲人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抱薪救火成语故事的文章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 -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以下是整理的《成语故事:抱薪救火》,希望大家喜欢!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关于抱薪救火成语故事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抱薪救火的故事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汉字书写】抱薪救火

【汉语注音】bào xīn jiù huǒ

【成语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薪,柴草。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连动式

【成语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宾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扩大了灾祸。常用来比喻人惹了祸事,自讨苦吃。含贬义。

【近 义 词】火上浇油、饮鸩止渴、引足救经、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负薪救火

【反 义 词】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合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抱薪救火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抱薪救火”出自《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国军民也伤亡惨重。

有一回,秦国又派兵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还是被打败。大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

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阻,还是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最后真的就像苏代说的一样,秦国根本不满足,仍然继续攻打魏国,掠夺了魏国更多城池,最后弱小的魏国就被秦国消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那次救火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谁是最可敬的人?有人说是传授知识的老师,也有人说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可我说他们是英勇无畏的消防战士。他们虽然默默无闻,但在我心中却是最伟大的人!

去年暑假,一个炎热的夏日。我目睹了一场可怕的火灾。爸爸工作的工业园区,因为有人随手丢了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导致了一场大火。人们都惊慌失措的向外奔跑,哭喊声和吵闹声混成一片。那时正值上班时间,人十分多,还引起了一系列的踩踏事件,动作慢的都被困住了。借着风,火势越来越大,浓烟瞬间吞噬了整片厂房,它隔着围墙不断的向我们“探头示意”。人们拿着脸盆或者水桶,向火苗不断地浇去,可却是杯水车薪。现场被烧得一片狼藉。大家紧锁着眉头,坐如针毡。焦急的等待着消防车前来救援。

十五分钟过去了,“呜——呜——!”消防车终于来了!大家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消防员们一下车,便拿起水管,几股巨大的水柱喷向最旺的火焰。猩红的火舌与银色的水柱混杂在一起,不一会儿,外部的火焰便被熄灭了,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还没等火完全熄灭,消防员们便冲了进去,解救被困的人员。出来时,他们的脸被熏黑了,眼睛被熏红了,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累得满头大汗。尽管这样,年轻的消防员们一刻也不曾停歇,顾不上喝口水,一次次地跑进去救人。直到最后一个人安全救出,这才如释重负,瘫倒在地上。由于抢救及时,厂房还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这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刻,他们的形象在我心里特别高大!

此时,我想变成一只百灵鸟,给他们唱支动听的歌;我想变成一口水,滋润他们干渴的喉咙;我想变成一束花,献给他们这些英勇无比的前线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是“救火英雄”作文650字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记载着我的珍贵记忆,打开这本书,一幅幅熟悉的画面浮现在眼前,然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一次充当“救火英雄”。

记得那一次,我和哥哥早上出去放风筝,但是风太小,没有放起来。

我们垂头丧气,在枯草地上漫无目的地徘徊着。忽然,我头一偏,看着枯草地,脑子里突然“蹦”出一条“很妙”的计策。于是,我凑到哥哥耳边,激动地说:“哥哥,我们来点火吧!点着之后再扑灭它,充当一次救火英雄吧。”哥哥点头表示同意,我们找来打火机,哥哥按下按钮,火苗“嗖”一下冒了出来,枯草立刻着了,我和哥哥围着火苗跳着转圈儿,一边转一边高举双手,发出“啊————啊————”的怪声。我想:这火可真暖和呀!真不错!

火越来越大,越烧越旺,我们继续欢呼着,对即将“火烧眉毛”的危险毫不知情。突然,火苗冒出一团黑烟,熏得我们眼泪直流,头昏眼花。哥哥见势不妙,惊慌地喊道:“不好,快灭火!”我随手抓起一根木棍,对准火苗最旺的地方,用力打去,丝毫不起作用。我又百忙中把木棍平起一扫,火苗到处乱飞,吓得哥哥用脚使劲地踩,我也赶紧学着用双脚跺。不知过了多久,火终于灭了,草地大都变成黑的了,有的地方还散落着火星,直到火完全熄灭,我和哥哥才敢离开。我心想:这火也太难灭了,早知道……

我和哥哥的脸被熏得黑漆漆的,双手又黑又脏,衣服划破了几处,鞋底也烧焦了,关键是脸上一道道还留下了“金疤”。但一路上我们还是幸灾乐祸,高兴地大声说:“我们是‘救火英雄’。”

可想而知,我们的“救火英雄”回到家后等待我们的是怎样的“表扬”……

童年还有许多发现与惊心动魄,童年,带给了我无数欢乐,带给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与遐想。虽然时过境迁,但童年那数不清的记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次充当“救火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抱薪救火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典故见于《史记.魏世家》。魏国的安厘王就任后,并没有扭转秦国一直侵略魏国的局面。他上任的第一年,秦国就夺去了魏的两个城镇。隔了一年,又夺去了三个城镇,并把军队进攻到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的城下,韩国派兵来救,也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魏国只得割地求和,秦国才算了结。但此后几年,秦国侵城占地的胃口越来越大,魏国的军队即使联合诸侯国的军队也打不过秦国。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一位将领段干子建议魏王把南阳割让给秦国,请求罢兵求和,安厘王害怕秦继续进攻,以为割地求和就可太平无危,就照他的意见办了。苏代(苏秦的弟弟)听说这件事后,就对安厘王说:"像你这样光割让土地来满足秦国的欲望,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天烧不完,火是一天扑不灭的。"

现一般用此典故来比喻人想消灾免祸,但由于所用方法不适当,反而促使灾祸更大、更危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抱薪救火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典故见于《史记.魏世家》。魏国的安厘王就任后,并没有扭转秦国一直侵略魏国的局面。他上任的第一年,秦国就夺去了魏的两个城镇。隔了一年,又夺去了三个城镇,并把军队进攻到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的城下,韩国派兵来救,也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魏国只得割地求和,秦国才算了结。但此后几年,秦国侵城占地的胃口越来越大,魏国的军队即使联合诸侯国的军队也打不过秦国。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一位将领段干子建议魏王把南阳割让给秦国,请求罢兵求和,安厘王害怕秦继续进攻,以为割地求和就可太平无危,就照他的意见办了。苏代(苏秦的弟弟)听说这件事后,就对安厘王说:"像你这样光割让土地来满足秦国的欲望,就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天烧不完,火是一天扑不灭的。"

现一般用此典故来比喻人想消灾免祸,但由于所用方法不适当,反而促使灾祸更大、更危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精选英文成语故事:抱薪救火

全文共 3071 字

+ 加入清单

Carrying Faggots to Put Out a Fire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tate of Qin attacked the State of Wei on a large scale repeatedly and occupied large areas of land, for the State of Wei was too weak to defend itself. In 273 B.B., the qin army launched another attack upon the State of Wei with a momentum more vigorous than ever.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Wei summoned his officials,and asked with a worried look if anyone could propose a way to defeat the Qin army. After years of chaos caused by the wars,the officials trembled when fighting was mentioned, and no one dared to speak ofresistance. At the critical moment when a large enemy force was bearing down upon the border, most of the offinials persuaded the king to sue for peace, at the cost of giving away to the State of Qin the large area of land north of the Huanghe River and south of the Taihang Mountain. However Su Dai, a counsellor, did not agree. He hurried up to the king and said:"Your Majesty, they dont think abou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at all.It is just because they are cowardly and afraid of death that they ask you to sue for peace by betraying the country. Of course you can temperarily satisfy the ambition of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Qin is insatiably greedy. It will never stop assaulting us until our land is totally given away."Once there was a man whose house was on fire. People told him to put out the fire with water, but he would not listen. Instead, he carried a faggot to put out the fire, only to make the fire fiercer. That was because he didnt know that,instead of putting out the fire, faggots could only make it burning more vigorously. Isnt it equivalent to carrying faggots to put out a fire if you agree to sue for peace at the cost of the land of the State of Wei?"Though Su Dais argument was very convincing, the king accepted the suggestion of those officials and gave away to the State of Qin a large area of the land of the State of Wei. For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Wei was cowardly and only cared for peace at the moment.As might be expected,the Qin army assaulted the State of Wei on a large scale in 225 B.C.,surrounding the capital city Daliang and flooding it by digging open the dykes of the Huanghe River.The State of Wei was finally destroyed by the State of Qin.This story appears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ma Qian.The set phrase"carrying faggots to put out a fire"is used to mean adopting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ing up by making it worse.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抱薪救火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释义】薪:柴草。原意指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消除祸患,反而会加快祸患的蔓延。

【成语来源】战国时,魏国常常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安釐王只好割地求和,但这也未能阻止秦国的侵略。

魏国军队的一位大将段干子为了苟安,便建议把南阳各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之弟。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想用领土、主权换取和平,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你还有国土,就无法满足侵略者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安釐王没有听从苏代的忠言,仍然一味屈膝求和。最后,魏国终于被秦国所灭。

【近义成语】火上浇油、饮鸩止渴

【反义成语】雪中送炭、釜底抽薪

【成语接龙】抱薪救火→火海刀山→山高水远→远走高飞→飞来横祸→祸国殃民→民不聊生→生不逢时→时来运转→转败为胜

【道理升华】做事首先要讲求方法,如果方法不当,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给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仁义礼智,忠孝廉耻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交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和标准。

“仁者,人也”。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已,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帮人一把,即为“义”。

就在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突发森林火灾。689人义无反顾地扑进火海。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他们便知道“此行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2019年3月31日下午,风向突变,林火燃爆。烟雾中还回响着他们痛苦的嚎叫,却再也不现英勇的身姿。多名消防官兵失联。

4月2日清晨。失联的30名消防官兵全部牺牲。其中,24个是90后,2个是00后,一个是80后,3个是70后。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直面死亡。30名消防官兵牺牲的消息一经爆出,朋友圈集体哀悼。可那30条性命,也确确实实没了。心痛之余,更有人感到不值,有人认为山火就应该让它烧着。不应该牺牲那么多人。但是,火灾发生地木里县,幅员面积13252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有13.99万人!森林覆盖率67.3%占全省十分之一,全国总量的1%,如果放任不管,后果就是整个县都会变成一片火海。并且,因为地势复杂,一旦火势蔓延,住在山上的村民连逃出的可能性都没有。他们背后,背的是家和国。我们无从想象,他们此前到底有多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是属于中国消防官兵的义无反顾。他们在火焰中被吞噬,却毫无躲闪之力,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显得那么弱小。救援,不是灾难片,没有剧情转折,没有伏笔,更没有起死回生。

春有满席花,可否慰英烈?中国的传统思想,奉献、责任、忠义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了。奉献不是为了索取,是为了家和国。

我们倡导这种无私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同时也警醒人们,救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象救火看图写话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小兔在家里烧饭,他去拿调料时不小心把火开太大了,结果把房子给烧着了,火苗蹿得老高,吐着火红的舌头。小兔一边跑一边抹着眼泪大声地呼喊:“救……救命啊,来人啊,快来救火啊!”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到了,纷纷赶来救火。小狗提着水桶,晃晃悠悠地跑过来;小猴找不到水桶,就近找了一片大荷叶,捧着荷叶水一路小跑过来,而小鸟,她虽然力量最小,不过,她也用嘴衔着一小桶的水飞来帮忙,大家都七手八脚地忙碌着。

但是小动物们的力量在熊熊大火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火势越来越大,张狂的火焰吐着信子,舔舐着蘑菇屋。眼看自己的房子快要被烧毁了,小兔子急得毛都竖起来了,眼圈红红的,难过极了。这时,小鸟想到了小象,她想:小象平时总是用他的长鼻子喷水,肯定能帮到忙。于是她赶紧飞到河边,喊来了小象帮忙。

小象非常乐意地甩着他长长的鼻子,朝河边走去,又用他的长鼻子吸了满满一鼻子水,来到小兔的蘑菇房前一喷,顿时就像是天空下了一场大雨,大火慢慢地熄灭了,蘑菇房得救了,小兔子开心地一蹦三尺高,大伙儿见了也都欢欣鼓舞。

小兔子对大家说:“谢谢你们的帮忙,如果不是你们,我的房子今天肯定会变成一堆灰烬的。”说着还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大家连忙摆摆手,说:“我们都是住在森林里的同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给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消防员叔叔:

你们好!在我小的时候对你们就不陌生了,因为我的爸爸就是名消防员,经常听他给我讲述你们的英雄实事迹。小时候,我们就住在爸爸消防队的旁边,经常听到消防车尖锐紧迫的鸣叫声。你们总是时刻准备着,只要警铃响起,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半夜凌晨,你们都会火速地奔跑到消防车上去参加抢险救援。

在我心目中,你们都是顶呱呱的大英雄。面对每次的抢险救援,你们都是那么的勇敢和沉着冷静,你们总是将自己的安危置于脑后,却为处于灾难危险中的人们带来希望。你们明明知道家人每时每刻都在为你们提心吊胆,可你们面对危险依旧勇往直前,令我对你们敬佩不已!

消防员叔叔们,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我多么希望身边每个人都能多学些消防安全知识,少一些火灾,那样你们就可以少一份操劳和危险,就可以多点时间休息和陪陪你们的家人!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救火英雄小学作文450字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猴子和大象是好朋友,它们天天在水边玩耍,已经成了永不分离的好朋友。

一天,它们又在水边玩耍。大象用鼻子喷出许多水,小猴子在欣赏着大象的喷水表演。看完了表演,小猴觉得很无聊,便找大象聊天。小猴问:“大象,你打算以后干什么呢?”“我么,会经常去森林里走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象信心满满地说。

说着说着,突然,它们看见森林里冒出了黑烟,觉得很奇怪,便往森林里赶去。到了近前,它们才知道是小松鼠的家着火了。小猴又着急又伤心:“小松鼠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她家着火了,怎么办呢?”说话之间,它们身上的衣服瞬间变成了一套消防衣。大象急切地说:“我们赶紧去救火吧,你去救小松鼠,我去取水!”只见大象一个转身,鼻子已经伸到了水边,就像打开了消防栓,水源源不断地涌入它的鼻子。这时,小猴屏住呼吸,小心地推开门,在滚滚浓烟中努力寻找。最后,在厕所角落里找到了小松鼠,把它抱了出去。外面,大象正施展它的长鼻子功能,一股股水直冲向着火的地方。小猴说:“我也来帮忙!”说着,它手上也有了多功能消防水枪,一起加入了救火队伍。两人齐心协力,不大一会儿,火就被扑灭了。小松鼠也醒来了,知道是小猴和大象帮的忙,便向他们表示感谢。小猴和大象说:“不用谢,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

从此,小猴和大象成为了森林里的救火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救火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在森里深处,有一只叫溜溜的小白兔。它有一间蘑菇房,棕色的墙面,红白相间的屋顶,多好看啊!

有一天,小白兔溜溜忽然用双手捂着脸,大哭着从蘑菇房里跑出来。原来,它的蘑菇房着火了!熊熊的大火燃烧着,浓浓的白烟直往外冒。溜溜边哭边喊:“谁来帮我救火呀!”

小鸟听见了,马上把这消息告诉了大伙儿。小狗、小猴、松鼠都赶来救火,它们有的提着水桶,有的拿着荷叶,大家乱作一团,拼命把水泼在蘑菇房上。可是火太大了,怎么也扑不灭,大家急坏了。

就在这时,大象来了。它走到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对准蘑菇房顶,“哗!”顿时,房顶上像下起来倾盆大雨。就这样,大象来回了好多次,火势渐渐被控制了。当大象把最后一鼻子水喷向蘑菇房的时候,火终于灭了。

大家欢呼起来。小鸟在天上展翅飞舞,猴子竟然爬到了大象的背上,翻起了跟斗说:“大象哥哥,你真能干啊!”溜溜感激地对大家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丁霞:从nobodyc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res到万众瞩目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女排联赛的常规赛,丁霞第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作为辽宁主力二传的她,在和球队连追六个赛点战胜上海女排后的采访中,哭的梨花带雨、说的朴实真挚。

然而这感人的画面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叹就已经被人遗忘,因为那一年的辽宁仅仅是保八争六的队伍,那一年的丁霞还只是个nobody c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res的小角色。她的伟大与失败只能让自己热泪盈眶,他人只会调侃与遗忘。

2013年,丁霞第一次进入中国女排的国家队大名单,但暂不参加集训。郎平教练的潜台词大概是这样:“丫头,去年打得不错,有潜力,但是要代表国家队还差点,再练练。”好在丁霞修炼得不错,在当年的全运会上,她的灵活调动、她的鱼跃防守、她的暴力又一次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对于丁霞来讲,充满了悲喜交加,惊喜和伤感在她的身上随意切换。瑞士女排精英赛,她作为主力代表国家队出站,但技术上的不足与心态上的不稳定,使得她在比赛中发挥得并不理想,比赛结束后便被调整出国家队,与当年的世锦赛擦肩而过。

当她伤感地以为此生都与国家队不复相见的时候,又接到了“要代表中国队参加亚洲杯和亚运会”的通知。她的身份除了是主力二传,还是队长。亚洲杯完美摘金,亚运会顺利地走进入决赛。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队会霸气夺冠、最终的画面会定格在丁霞手拿奖杯笑靥如花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却狠狠的打了所有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中国队被韩国队三比零击败。颁奖典礼上,丁霞一脸迷茫,不知所措。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就算很努力,也未必会成功。

Life is like 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 box of chocol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tes. You never know wh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t youre gonn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 get. 这是《阿甘正传》里的经典台词。

换成中国的老话,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考验后,丁霞终于在2015年世界杯上大放异彩。作为替补,每次被派到场上都能发挥作用。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技术,让她在对阵俄罗斯、日本的几场硬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夺冠之后,丁霞又一次洒下激动的泪水。

她说“我太激动,我们获得冠军确实太不容易了”......

她说“不拼就会死”;她说“我给自己打70分,有收获也有不足”......

她说“争取能够参加奥运会”……

世界杯后,丁霞人气暴涨。有人赞美她的球技,有人心疼她的经历,但更多的大概是感同身受。人生在世本就不易,每个人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太多的 “很努力”最终变成了“白费力”,所以大多数人都习惯放弃。丁霞的成功让大家看到,只要肯努力、只要不放弃,我们也可以从 nobody c中国女排“救火二传”丁霞的故事res 变成万众瞩目

2015年年初,辽宁女排的元老教练岳金库在谈到里约奥运会国家队名单的时候表示“丁霞机会不大,辽宁队可能一个人都不会有”,很多人表示赞同。

然而一年之后的今天,丁霞不仅成功入围了奥运会名单,而且还成为了国家队的重点队员。可以说,她完成了一件 mission impossible。我们期待里约的赛场上,丁霞可以完成更多的 missions impossible,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小蚂蚁,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写给四川救火英雄的一封信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消防队员:

你们好!

还记得那天我去你们那儿参观吗?短暂的时光,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几天讲解员为我们解说的一词一句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那天下午,风和日丽,我们跟随着辅导员陈老师来到消防大队参观。一位年轻英俊的消防队员担当我们的解说员。

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开始参观消防设备。屋子里充满着紧张而严肃的氛围,消防设备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解说员和蔼可亲。首先,他为我们演示了整套“战斗服”的穿戴。一个笨重的大头盔最先亮相,这是用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的。转眼间,一件臃肿的“战斗服”穿在了解说员身上。再往下一看,呀!

一双笨重的黄色大鞋已经穿在了叔叔脚上,滑稽可爱,真像马戏团里小丑的鞋。看着“全副武装”的解说员,我仿佛看见了眼前的一片火海,你们的几位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海,抢救伤员。尽管火势在蔓延,尽管无情之火在燃烧,但你们毅然放弃了逃生,一次又一次向前冲。你们那“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精神曾感动多少人!你们是平凡的,默默无闻,无私贡献着。然而,你们又是伟大的,生死关头,你们总是挺身而出,毫无顾虑。多少生命因为有了你们,才得以延续;多少大火,因为有了你们,才得以停止自己的罪恶!

接着,我们走到内部继续参观。一把把利斧格外显眼,令人有些毛骨悚然。解说员介绍说这是用来紧急救人用的,可以破门而入,在第一时间救出被困人员。“时间就是生命”,在那样紧急的关头必须争分夺秒抢救人员,减少伤亡。说着,他又拿出另一样东西。这个外表像充电器,体型短小的东西到底用来干什么呢?原来,这就是呼救器。在紧急关头,如果救援人员被困,可打开前面的盖。刺眼的红光出现时,“呜呜”的警报声也会想起,增强被困人员发现的可能性。望着红艳艳的光芒,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组画面:在浓烟滚滚中,你们救人心切,结果自己不幸遭困。无奈中,你们打开了盖子。顿时,红光闪烁,急促的“警报声”带着你们的焦虑奔向远方。

我仿佛看见你们的战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英勇地在火场中倒下。你们用行动向人们证实:你们付出的太多太多,甚至连生命也可以舍弃。在你们的心目中,似乎只有一个目标:永远为人民服务!

消防队员,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最可敬的人?我想,答案非你们莫属了。你们用自己的躯体为千百万人民开辟了“求生之路”,时刻保卫着人民的安全。记得一次大年三十的夜晚,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吃笑笑。就在此时,窗外却想起了急促的“呜、呜、呜”的火警声,一声比一声急。你们又出发了,即使是这样的节日,你们也宁愿放下手中的碗筷,宁愿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赶去救援。可见,你们心中想的全是人民,心里头全在为人民着想啊!

消防队员,请允许我在最后说一句:“你们辛苦了!”祝你们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