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半命题作文拟题【通用五篇】

浏览

6950

作文

5

篇1: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与误区

全文共 2658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就是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它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都能够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因而近年来逐渐受到中考命题老师的垂青。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半命题作文拟题技巧误区,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从半命题的类型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常见的命题形式:

1、前空式:如《 是一把双刃剑》、《____越来越近(或越来越远)》《 也美丽》;

2、后空式:如《这也是一种 》(2009年福建中考作文题);

3、中空式:如《生活因 而精彩》、《站在 门口》(2009年湖北中考作文题);

4、前后空:如《 一样的 》。

拟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如何拟题,拟什么样的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拟题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思路了。所以,半命题作文拟题的非常重要!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应当解决的四个问题:

一、把握已知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貌似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拟题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已知的一半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因此,拟题时要善于抓住题中所给出的关键字词,认真分析并充分把握已知命题另一半所隐含的信息,沿着已知信息的思路,完成拟题这一关。

例如《 一样的 》: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又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很有创新。文题中的已知信息“一样的”是关键,很显然这是一个常用来表示比喻的词语,这说明“一样的”前后应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那么,“一样的”前面应该是喻体,后面应该是本体。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拟定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

但是,拟题时形成的比喻一定要恰当,不能拟写出前后比喻构成不恰当的标题;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拟题的感情色彩,不能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率性罔为拟出如《地狱一样的初中生活》《幽灵一样的班主任》等不当标题,可想而知内容一定缺少正能量。

二、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老师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例如《这也是一种 》:它是200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质朴,但细加思量我们又发现,其实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着“玄机”。“玄机”就在这个“也”字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出现在包含两个简单句的复合句中,起连接和关联两分句的作用;“也”字句有时可独立存在,其前分句可不出现在语言上而隐含着。这也就意味着,“也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应该有一个“参照”存在,落实在具体的行文中这个“参照”可明可暗,可显可隐。这两者之间可以是对等、并列、强调的关系,也可以是转折、让步、假设的关系,学生在写作中只要能体现“也”字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就算是审明题意了。

如“这也是一种美丽”。说到美丽,大家一般都会认为什么是美,但是有一些美的东西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甚至是一般人所认为不美的,那么,在过渡和层层铺垫的基础上,考生就要传达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美。此外,像“这也是一种爱”“这也是一种幸福”等等,都切合题意。

三、切中题旨文意

既是半命式文题,必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将其捕捉到手,接着透视,切中底蕴,而进入深层构思。

例如《站在 门口》:这是2009年湖北省中考作文题。拟题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原题的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从中获得拟题的暗示。这道题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站”,一个是“门口”。“站”这一个字,它既可指过程,也可指结果(一种状态)。这样就暗示我们行文必须挖掘,要体现的是“站”的主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这样一来,“站”不是梦游式漫无目的的“乏味”的“傻站”了,而是有意思更有意味的“站”了。“在……门口”或许预示着几多彷徨,几多挣扎,几多思考,预示着心灵的波澜,精神的向往,人生的愿景。

另外一定注意的是,“门口”不等同于“路口”,“门口”一般与“家”相联系,有家的温馨,家的归属感;同时,“门”也有具体与抽象之分,写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门”很有讲究,比如《站在李白门口》就远不如《站在十八岁门口》那么意蕴深远。

四、力求新颖

拟题,在确保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力求新颖。这主要讲究拟题的深加工,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生活阅历进行必要的甄别、筛选,最终确定自己最拿手、最新颖、也最值得去写的“那一个”,切忌单向思维、“从一而终”。

例如《我的心因 而高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拟写的标题不是“我的心因善良而高贵”,就是“我的心因理想而高贵”,面对类似的标题,我们不能说它们不符合题意,但是也确实落入了俗套,显得不够新颖,极易“撞车”。

从半命题本身来看,“我的心因 而高贵”既可以是顺向立意,也可以有逆向立意。如果是顺向立意,那么就要考虑与“高贵”密切相关的一些要素,即什么可以使心变得高贵,这其中就包含了善良、理想、仁爱、尊严等等。因此,要想使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如采用逆向思维,采取铺垫、转折等手段,使一些原本与“高贵”毫不相干的条件最终与“高贵”挂上钩,这样前后就可以造成一种“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达到新巧的目的。如“我的心因冷酷而高贵”,就可以写“我”面对亲人或朋友违法乱纪时的“冷酷”甚至六亲不认,而使心趋于高贵。

半命题作文拟题时的误区: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的机率也相当高。如写《面对 》,有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写《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成功》等等,似乎要面对的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不是挫折就是逆境,从而导致类似的作文“批量生产”。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以《感悟 》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感悟生活》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另起炉灶,脱离文题。

半命题作文首要的任务是要将命题补充完整,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其实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但有同学在补充命题时忽视了已知一半的信息,没有认真思考分析,结果导致所补充的内容与已知的信息不相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半命题作文是作文考题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其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此外,有的话题作文其“话题”本身就包含了太多的“半命题元素”,实际上可称为“准半命题作文”,如以“感悟”、“渴望”、“珍惜”、“关爱”等为话题的作文,考生只需在“话题”前后补上一个巧妙新颖的词或短语即可动笔成文。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有不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拟题雷同现象!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以《感悟》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要“感悟”的惟“大自然”、“青春”是大。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且不说内容的创新,连“标题”这一被称为作文的“第一张示人的面孔”也未能画好,实在可惜。

再次是考生对原题“补词”的随意性。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题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前面提到的在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当我面对》后补上“一天”、“假期生活”和“成功”、“失败”这类词,不难看出“补词”的随意性。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

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拟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拟题法:

一、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上面提到的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他*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则可以《感悟初三生活》为题,抒写对紧张、忙碌的“冲刺阶段”的学习生活的种种体验;可以《感悟春天》为题,豪情满怀地谱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的乐章。此外,像《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解》、《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方法

全文共 2430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就是限定题目一部分的内容,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都能够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因而近年来逐渐受到中考命题人的青睐。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中考半命题作文拟题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从半命题的类型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前空式:如《         是一把双刃剑》、《         也美丽》;②后空式:如《这也是一种         》(2009年福建中考作文题);③中空式:如《生活因      而精彩》、《站在      门口》(2009年湖北中考作文题);④前后空:如《          一样的         》。

拟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如何拟题,拟什么样的题,是半命题作文审题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拟题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思路了。所以,如果用“拟题不当,满盘皆输”来形容半命题作文拟题的重要性,那是十分贴切的。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构思时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把握已知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貌似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拟题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已知的一半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因此,拟题时要善于抓住题中所给出的关键字词,认真分析并充分把握已知命题另一半所隐含的信息,沿着已知信息的思路,完成拟题这一关。

例如《       一样的       》:本题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又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很有创新。文题中的已知信息“一样的”是关键,很显然这是一个常用来表示比喻的词语,这说明“一样的”前后应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那么,“一样的”前面应该是喻体,后面应该是本体。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拟定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拟题时形成的比喻一定要恰当,不能拟写出前后比喻构成不恰当的标题;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拟题的感情色彩,不能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拟写出如《地狱一样的初中生活》《幽灵一样的班主任》等不当标题。

二、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写不殆。

例如《这也是一种      》:这是200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质朴,但细加思量我们又发现,其实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着“玄机”。“玄机”就在这个“也”字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出现在包含两个简单句的复合句中,起连接和关联两分句的作用;“也”字句有时可独立存在,其前分句可不出现在语言上而隐含着。这也就意味着,“也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应该有一个“参照”存在,落实在具体的行文中这个“参照”可明可暗,可显可隐。这两者之间可以是对等、并列、强调的关系,也可以是转折、让步、假设的关系,学生在写作中只要能体现“也”字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就算是审明题意了。

如“这也是一种美丽”。说到美丽,大家一般都会认为什么是美,但是有一些美的东西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甚至是一般人所认为不美的,那么,在过渡和层层铺垫的基础上,考生就要传达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美。此外,像“这也是一种爱”“这也是一种幸福”等等,都切合题意。

三、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描,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拟题,深层构思。

例如《站在      门口》:这是2009年湖北省中考作文题。拟题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原题的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从中获得拟题的暗示。这道题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站”,一个是“门口”。“站”这一个字,它既可指过程,也可指结果(一种状态)。这样就暗示我们行文必须挖掘,要体现的是“站”的主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这样一来,“站”不是梦游式漫无目的的“乏味”的“傻站”了,而是有意思更有意味的“站”了。“在……门口”或许预示着几多彷徨,几多挣扎,几多思考,预示着心灵的波澜,精神的向往,人生的愿景。

另外一定注意的是,“门口”不等同于“路口”,“门口”一般与“家”相联系,有家的温馨,家的归属感;同时,“门”也有具体与抽象之分,写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门”很有讲究,比如《站在李白门口》就远不如《站在十八岁门口》那么意蕴深远。

四、力求创意新颖

拟题运思,在确保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力求创意新颖。这主要讲究拟题的深加工,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拟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生活阅历进行必要的甄别、筛选,最终确定自己最拿手、最新颖、也最值得去写的“那一个”,切忌单向思维、“从一而终”。

例如《我的心因        而高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拟写的标题不是“我的心因善良而高贵”,就是“我的心因理想而高贵”,面对类似的标题,我们不能说它们不符合题意,但是也确实落入了俗套,显得不够新颖,极易“撞车”。

从半命题本身来看,“我的心因        而高贵”既可以是顺向立意,也可以有逆向立意。如果是顺向立意,那么就要考虑与“高贵”密切相关的一些要素,即什么可以使心变得高贵,这其中就包含了善良、理想、仁爱、尊严等等,但易入窠臼。因此,要想使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如采用逆向思维,采取铺垫、转折等手段,使一些原本与“高贵”毫不相干的条件最终与“高贵”挂上钩,这样前后就可以造成一种“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达到新颖的目的。如“我的心因冷酷而高贵”,就可以写“我”面对亲人或朋友违法乱纪时的“冷酷”甚至六亲不认,而使心趋于高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半命题作文的拟题,应当解决的四个问题

全文共 1860 字

+ 加入清单

一、把握已知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貌似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拟题必要的信息,特别是已知的一半命题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因此,拟题时要善于抓住题中所给出的关键字词,认真分析并充分把握已知命题另一半所隐含的信息,沿着已知信息的思路,完成拟题这一关。

例如《 一样的 》: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又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很有创新。文题中的已知信息“一样的”是关键,很显然这是一个常用来表示比喻的词语,这说明“一样的”前后应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比喻,那么,“一样的”前面应该是喻体,后面应该是本体。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拟定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

但是,拟题时形成的比喻一定要恰当,不能拟写出前后比喻构成不恰当的标题;同时也要十分注意拟题的感情色彩,不能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率性罔为拟出如《地狱一样的初中生活》《幽灵一样的班主任》等不当标题,可想而知内容一定缺少正能量。

二、揣摩命题意图

命题老师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特定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

例如《这也是一种 》:它是2009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质朴,但细加思量我们又发现,其实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着“玄机”。“玄机”就在这个“也”字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出现在包含两个简单句的复合句中,起连接和关联两分句的作用;“也”字句有时可独立存在,其前分句可不出现在语言上而隐含着。这也就意味着,“也是”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应该有一个“参照”存在,落实在具体的行文中这个“参照”可明可暗,可显可隐。这两者之间可以是对等、并列、强调的关系,也可以是转折、让步、假设的关系,学生在写作中只要能体现“也”字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就算是审明题意了。

如“这也是一种美丽”。说到美丽,大家一般都会认为什么是美,但是有一些美的东西很容易被人所忽视,甚至是一般人所认为不美的,那么,在过渡和层层铺垫的基础上,考生就要传达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美。此外,像“这也是一种爱”“这也是一种幸福”等等,都切合题意。

三、切中题旨文意

既是半命式文题,必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将其捕捉到手,接着透视,切中底蕴,而进入深层构思。

例如《站在 门口》:这是2009年湖北省中考作文题。拟题时,我们要认真研究原题的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从中获得拟题的暗示。这道题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站”,一个是“门口”。“站”这一个字,它既可指过程,也可指结果(一种状态)。这样就暗示我们行文必须挖掘,要体现的是“站”的主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这样一来,“站”不是梦游式漫无目的的“乏味”的“傻站”了,而是有意思更有意味的“站”了。“在……门口”或许预示着几多彷徨,几多挣扎,几多思考,预示着心灵的波澜,精神的向往,人生的愿景。

另外一定注意的是,“门口”不等同于“路口”,“门口”一般与“家”相联系,有家的温馨,家的归属感;同时,“门”也有具体与抽象之分,写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门”很有讲究,比如《站在李白门口》就远不如《站在十八岁门口》那么意蕴深远。

四、力求新颖

拟题,在确保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力求新颖。这主要讲究拟题的深加工,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生活阅历进行必要的甄别、筛选,最终确定自己最拿手、最新颖、也最值得去写的“那一个”,切忌单向思维、“从一而终”。

例如《我的心因 而高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拟写的标题不是“我的心因善良而高贵”,就是“我的心因理想而高贵”,面对类似的标题,我们不能说它们不符合题意,但是也确实落入了俗套,显得不够新颖,极易“撞车”。

从半命题本身来看,“我的心因 而高贵”既可以是顺向立意,也可以有逆向立意。如果是顺向立意,那么就要考虑与“高贵”密切相关的一些要素,即什么可以使心变得高贵,这其中就包含了善良、理想、仁爱、尊严等等。因此,要想使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如采用逆向思维,采取铺垫、转折等手段,使一些原本与“高贵”毫不相干的条件最终与“高贵”挂上钩,这样前后就可以造成一种“落差”,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达到新巧的目的。如“我的心因冷酷而高贵”,就可以写“我”面对亲人或朋友违法乱纪时的“冷酷”甚至六亲不认,而使心趋于高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半命题作文拟题时的误区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1.拟题俗套,重复雷同。

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拟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的机率也相当高。如写《面对 》,有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写《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成功》等等,似乎要面对的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不是挫折就是逆境,从而导致类似的作文“批量生产”。

2.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以《感悟 》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感悟生活》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另起炉灶,脱离文题。

半命题作文首要的任务是要将命题补充完整,在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其实就相当于一篇命题作文了。但有同学在补充命题时忽视了已知一半的信息,没有认真思考分析,结果导致所补充的内容与已知的信息不相吻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