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于元宵的作文(汇总20篇)

浏览

2907

作文

1000

做元宵学生作文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阴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素来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那一天,我们家每一个成员都忙着做元宵,忙的不亦乐乎!

瞧,我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了。我先把柔滑的糯米粉倒进碗里,再双手捧着小瓷盆,将里面的温水粥加入糯米粉中……“够了够了!再倒要烂了!”我猛然回过神来,把小瓷盆放回桌上。搅拌好后,面团就成形了。外婆接过面团,撕下一小块,捏成小碗的形状,有加入了事先准备好的黑芝麻馅儿。桌子上还摆着豆沙馅和鲜肉馅子。最后,外婆捏好缝口,轻轻修真一下,把元宵放进了盘中。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真令人好生羡慕!

厨房里,外公已经烧沸了水,我便小心翼翼的把一盘子肥肥胖胖的元宵端进了厨房。外公慢慢地将元宵一只一只放进锅里,然后盖上了锅盖。过了一小会儿,外公掀起了锅盖。哇!白色的元宵上下起伏,真是顽皮,看的我直流口水。两次加过冷水后,元宵便上桌了。

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只元宵放进嘴里,没想到被烫的舌头发麻。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先吹一吹,又轻轻咬了一小口。鲜美的肉汁伴着润滑的糯米皮,真是好吃!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大家你一勺,我一勺,都往自己的碗里添……

就这样,一大碗元宵在笑声中被我们扫荡一空。接着,我们又举行了“元宵节家庭灯谜活动”,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做元宵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大闹花灯元宵乐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仇旭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四(4)班的同学正在制作元宵节的花灯呢,快来看看吧!

每位同学都准备了制作花灯的材料: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木棒数根、猴年年画纸四张、红色的丝线、双面胶及剪刀。万事俱备,开始制作喽!大家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先拿出木棒,准备搭建灯笼的“骨架”。可是一开始由于我的粗心大意,连续几次的组装都以失败告终。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老师提醒说:“要注意木棒上的小缺口哦!”我茅塞顿开,正方体的花灯架子终于大功告成。

我欣喜若狂,本以为这样就不会再遇到什么麻烦了。没想到接下来,更可笑的事情发生了。我先给花灯框架顶部的两组对角系上红丝线,绑上提拎用的小木棍。接着再用胶带将蜡烛粘在花灯框架的底部,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上面的蜡烛一直晃动,活像调皮的小娃娃。是没粘牢吗?可它们抖一抖又掉不下来,又如倔强的小牛。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做个花灯可真不简单。

最后,将四张可爱的猴子年画糊纸粘贴在框架的四周就算完工了。你瞧,花灯的四周是四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虽然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但却代表同一意思:猴年大吉!

放学回到家,我激动地点亮亲手制作的花灯,微黄的烛火照亮了我的房间,每一个人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时此刻,大家的心都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这微黄的烛光下憧憬着幸福美满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元宵佳节看烟花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传统元宵佳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看烟花

呵!看烟花的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的汽笛,打破了刚才的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了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了美丽的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了闪烁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最出众的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的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了下来,拖去了小尾巴,瞧!尾巴们成了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的思绪飞到了“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的锦缎,绣上了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的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了大家,做出了流光异彩的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的“烟花”精神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正月十五闹元宵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節到了,家家户户挂灯笼、燃烟花、放鞭炮这是为什么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到书本中去找答案。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答案。原来,有一位猎人无意中打死了一只神鸟,天上的玉帝听到了这件事情,大发雷廷,打算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烧掉凡间所有的畜生。天上有一位善良的仙女,她听到了玉帝的话,马上来到凡间,把这件事告诉了人类,人类听了非常着急。这时,一位老人说:“我们在这三天家家户户挂满了灯笼,燃放烟花,手拿火把。”到了这几天玉帝看见人间火光冲天,就以为大火正在熊熊燃烧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元宵節挂灯笼、放烟花的缘由啊!祖国的每一个传统文化里都藏着一个神奇的传说啊!我深深地又一次陶醉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

明年元宵節,我一定要亲自挂上灯笼,燃放烟花,让我们家团团圆圆,红红火火过上一年又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元宵猜灯谜作文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开开心心的春节刚过,就迎来了热闹的元宵节。今天是星期五,我们学校开展了开开心心庆元宵的活动。

早晨,我还是像平常一样背着书包来到了学校,教学楼门口,就看见上面挂着一个很大很红的灯笼。哦!他提醒我们—今天学校要开展庆元宵的活动,我们就开始布置教室了,挂着几只很大的灯笼,教室后面还贴着老虎的贴纸,门上贴着小辣椒和彩带,张灯结彩,终于等到了活动开始的时候,这次活动有两个内容。我们开始等一个活动,那就是个各小队说说有关元宵节的资料,听到各个小队的介绍,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又很有趣,我们小队上场了,我虽然没有上去,但是我也在心里为他们加油,我们小队讲完了,开始评比,虽然我们的投票率排在第三,我也为我们小队感到光荣。

下一个活动内容是猜灯谜,同学们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打在投影屏幕上打出的灯谜,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答,答对了还有奖品呢!可是我总是落在人家,我刚想出来,就被其他同学抢猜了。

开开心心庆元宵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热闹的元宵情景作文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晚上,老师说让我们休息三天,还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作文。那天晚上,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一起吃团圆饭。元宵节都要吃饺子,所以许多人都要吃香喷喷的饺子。吃完了饭,我和我的哥哥弟弟一起看烟火。我们看到的烟火形态万千。有圆形的,有正方形的等等等等,看完了烟火,又去看元宵节的灯展,灯展的形状有的是老虎,有的像狮子,都是耀武扬威的。

第二天早上,妈妈说广场上有活动。到了广场,这里热闹一片。有猜谜语的,有投飞镖的,有双人绑腿跑的,如果赢啦还可以得一张小奖券,小奖券可以用来兑换毛巾、洗衣粉等,我们兄弟三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兑换了很多奖品。

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

我喜欢美丽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吃元宵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而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而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而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起床啦!”“好困……才六点”“今天是元宵节,妈妈做了你最爱吃的元宵哦!”

好吧,看在元宵的份上,我离开了诱人的床,出去吃早饭。“今天的早饭为什么是元宵啊?”我一头雾水。“今天是元宵节,吃元宵代表团团圆圆。元宵是甜的,表示甜甜蜜蜜,所以,吃元宵是在祝福我们大家哦!知道了吗?”“嗯!”

下午我和妈妈去看灯展,我好高兴啊!瞧,这个灯笼圆圆的,好似一个熟透的苹果,那个灯笼弯弯的,好像弯弯的月亮;这个灯笼像花儿,那个灯笼像云彩……五彩缤纷。

灯笼亮亮的,照亮了阴沉、黑暗的天空,使整个天空跟白天没什么两样,除此之外,我还猜了灯谜,回家以后,我和妈妈挂了灯笼,把灯笼打开以后,我就睡,它就那么亮着。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元宵。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二学生抒写的元宵佳节优秀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和家人一起吃元宵了吗?

天才蒙蒙亮,窗外就响起了一阵阵鞭炮声。震耳欲聋。还沉浸在梦想中的我,也听到了那外面欢度的声响。蓝天白云,春天,鸟语花香。虽然元宵节过完,年就等于过完了,可人们对新年的.热情却还是一样如火如潮!

外面的鞭炮一声声,人们的热情一阵阵!早晨一起来,妈妈就端着一碗汤圆递给我,看着那一个个白里透着光,咬下一口芝麻馅儿的小汤圆,黑如墨的流动馅儿一瞬间全都爆浆出来。咬在嘴里,那香甜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那弹弹的感觉,让我吃了一口还像再去“亲吻”一次汤圆宝宝。汤圆包着的馅儿都是幸福的馅儿,你说,能不好吃吗?

外面的天气依然很冷,风一吹,让人忍不住瑟瑟发抖,可是街上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冷?怎么说的过去。

到了晚上,星星织上了漆黑的夜空。人们都因为冷,都躲在家里和亲人一起吃饭,可就算这样,夜晚的天空也还是格外的热闹!

“bong!”安静的天空忽然想起了一声烟花的声音,紧接着,天空中绽放出了一朵绚丽多彩的“花朵”,刚想那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一刻,“花朵”却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就好像昙花一现。刚刚那声就好像是大战前的排头兵。这声过后,紧接着出现了第二声,第三声,当这一次的烟花全都放完后,过了几秒,在前方不远处的地方,又出现了美丽的烟花!那一刹那好像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来专门欣赏这昙花一现的烟花......

过一会儿,放烟花的声音都把电视里正播着元宵晚会的声音给淹没了,好似看烟花的人们都在关注晚会把它给忘了,就立马和晚会争宠......

元宵节闹元宵,今天,你吃了汤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夜观灯作文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观灯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傍晚,太阳收回了她最后的光芒,幕降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街上、广场上,人越来越多了,游城的队伍马上就要出发了。现在大街上人都挤得水泄不通,广场上更是人挤人了。

四周的人们都点亮了手中的灯,烟花也开始放了,路灯、花灯、玩具灯亮成一片,天空映衬着烟花。黑色的夜空中,烟花更显眼了。天底下,成了一片灯海,无数人手中拿的光芒微小的灯,连在一起把广场照得如白昼一样,在夜空下显得那么明亮。

终于,在一阵有力的锣鼓声中,游城队伍出发了。锣伴着鼓,鼓伴着锣,整支游城队伍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谈论着它,关注着它,“咚咚”的锣鼓声传过了天空,传过了街道,传到了人们的耳朵里。

随着锣鼓声的远去,舞龙队到了,在龙头的带领下不停地舞动着使劲地舞动着,大起大落地舞动着。

人们有的挥舞手中点亮的灯,有的拿出手机拍下或录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还有许多人,狂呼着跟上游城队伍。

顿时,烟花四起,声音响彻了天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烟花“嗖”地一声飞上天空,接着响起"轰"、“噼里啪啦”的响声。多么壮观的场面!

等游城大队走后,人们有的尾随而至,有的便闹轰轰的离去。广场上的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散了。广场上顿时暗了、静了。

[元宵夜观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作文300字小学生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下文为大家整理了元宵作文300字小学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元宵作文300字小学生篇一:

元宵节那天,我们一家三口人去了奶奶家,一大家其乐融融的。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拿着鞭炮和礼花出去放。

只听“砰”的一声,一束礼花炸开了万朵小花,像点燃了无数盏明亮的灯一样,五颜六色的,有时炸开的是不规则图形,有时炸开的是四散的火花。

这时,爷爷拿几根短绳从屋里出来,当时我还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后来,我看到爷爷是把一挂大地红和三个二踢脚绑在一起,然后,他又快速地把绳子系到栏杆上,爸爸上去敏捷地点燃鞭炮,只听“噼哩啪啦”地响,我用尽全身的力气捂住了我的耳朵,但是响声还是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作响。

当我们准备放花时,有一个男孩走了过来,他戴着一个帽子,穿着棉袄,手里拿着一大堆人家放过的鞭的纸盒,这会儿,又来捡我们的。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脚踢了踢纸盒,当确定里面没有火星了,才捡起来。听妈妈说,他是想把这些鞭炮盒子卖给废品收购站。

我心想:多可怜哪,我们高高兴兴地出去放鞭炮,而他却冻得“哆哆嗦嗦”地出去捡纸盒,这不正是相同的节日,不同的过法吗?

元宵作文300字小学生篇二: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

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吃饺子、吃元宵。傍晚,天刚暗下来,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炮竹声,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院子里放烟花,我小心翼翼地点燃烟花,只见一道亮光升到了天空,“啪”的一声,美丽的烟花绽放在空中。

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喇叭花,有的像梅花······它们绽放的多姿多彩,照得夜空五彩缤纷,像白天一样。

伴随着烟花的绽放时一声声清脆的响声,有的像哨子,有的像鸟儿叫,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那烟花燃后的碎片就像流星一样洒落人间。

大家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我更是欢天喜地,唱啊、跳啊······这是多么难忘的一天啊!我祝愿大家像这美丽的烟花一样绽放出多姿多彩的人生,也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元宵作文300字小学生篇三:

又看看日历,映入眼帘的3月4日,那天让我心欢喜,元宵节——爸爸生日,多奇妙?那天,将是我最难忘的日子。

刚背起书包,径直跑回家,元宵节——不做作业,想想就兴奋。元宵节,爸爸生日,吃汤圆!

“爸爸,汤圆买了吗?”我兴奋的大叫。

“还没还没,”爸爸笑了,“今天我心情好,给你50元,自己去买汤圆。”

笑嘻嘻接过钱,买完汤圆回家吃。哈!一桌丰盛的菜!今晚元宵,要吃汤圆,一连吃了好几碗,满足满足。可以吃饼干并玩电脑,开心开心。过了一会儿,我又出去逛了一圈,灯笼照,买些喜糖分给大家。到了9:30才睡,心满意足!

晚上,爸爸睡在我身旁,我笑着拍拍他的背:“生日快乐!”爸爸没回答,他在甜甜的梦里。

那真是个难忘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元宵由来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猜灯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XX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于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学形式,生动活泼。灯谜的基础是谜语,而谜语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谜语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一些“政客”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说动各国君主,往往在发言中采用民间故事传说的隐喻方法,巧妙影射。当时把这种方法叫“隐语”或“瘦词”。

到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谜语。这时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

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

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此后,谜语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促进了灯谜的发展。于是,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观灯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父亲、母亲带着哥哥、大姐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灯。

“哇!好漂亮啊!”大姐姐情不自禁的惊叹了一句。我们首先看到了和谐门,那悠扬舒缓的音乐让大姐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

我喜欢“十二生肖”那组灯,瞧,龙在“嚓!嚓!嚓!”的打小钹,蛮有节奏的!猪用尽全身的力气“咚!咚!咚!”的抡着槌子敲大鼓……锣鼓喧天,笙箫齐鸣,十二生肖音乐会给元宵节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我和大姐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和大姐姐异口同声地叫了一声。原来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见塔内缓慢的旋转着人民币的画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们发财吧。实在是太随人愿了!

我们又赶到了父亲、母亲那里,这时他们正兴致勃勃地看着“空城计”呢!只见诸葛亮稳坐城头,不慌不忙地弹着琴,真是一种处变不惊、沉着镇静的大将风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缤纷的花灯连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汇成海,欢歌笑语形成潮啊!我们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节的欢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正月十五闹元宵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正值新春佳节,在这辞旧迎新的元宵佳节中,我走出门去,去享那欢乐的愉快的气氛。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看见街上人人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门上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山塘街照的如同白天一样。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加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在空中绽放,仿佛把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听,一阵阵锣鼓声不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来转一转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简单的元宵灯谜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灯谜元宵节一定要玩的节目,不少家庭都会自制一些灯谜来活跃气氛,让过年的气氛更加热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元宵灯谜,欢迎来参考!

谜面:一月一日不猜明,若能猜出勇气嘉。 (打一字)

谜底:胆

解析:一个“月”和“一日”可组成“胆”字,“胆”暗示“勇气嘉”。

谜面:听听会飞,细看不是,用心难过,见人来回。 (打一字)

谜底:非

解析:“非”与“飞”读音相同,“非”的字义为“不是”,“非”添上“心”即“悲”字,遇上“人”即“俳”(徘徊)。

谜面:上边两个加,下边一个加,绿叶开紫花,像瓜不叫瓜。 (打一字)

谜底:茄

解析:“茄”字的上边由两个“加号”组成,下边由一个“加”组成。

谜面:草帽头上戴,身上六只嘴,太阳已下山。 (打一字)

谜底:曹

解析:“曹”字的头部可视为“艹”,中间由六只口(嘴)组合而成,太阳与“日”相扣。

谜面:九字巧改造,不知多少。 (打一字)

谜底:几

解析:“九”字可改造成“几”字,“多少”提示“几”的字义。

谜面:加一横在天上,加二横在脸上。 (打一字)

谜底:口

解析:“口”字加上“一”,就是“日”字,“日”在天上;加上“二”就是“目”字,“目”指眼睛。

谜面:一个字,尾巴弯,虽有用,扔一边。 (打一字)

谜底:甩

解析:“用”字尾巴弯弯,甩到一边。

谜面:老大老二和老三,兄弟三人逗着玩,老大踩着老二头,剩下小的在下边。 (打一字)

谜底:奈

解析:老三是最“小”的。

谜面:正数人七十,倒数十七人,不管怎么数,都是中国人。 (打一字)

谜底:华

解析:“华”字正数顺序为“人七十”,倒数顺序为“十七人”。

谜面:国有家没有,哥有弟没有,唱有跳也有,说有读没有。 (打一字)

谜底:口

解析:“国、哥、唱、说”四字都有“口”。

谜面:小时叮人,长时咬人,大时吃人。 (打一字)

谜底:虫

解析:“小虫”是蚊子,“长虫”是蛇,“大虫”是老虎。

谜面:得手怀里抱,给脚想溜掉,有火就炸响,遇水就冒泡。 (打一字)

谜底:包

解析:“包”字得“手”是“抱”,给“脚”是“跑”,有“火”是“炮”,遇“水”便冒出“泡”。

谜面:上边水中居民,下边远高云层,上边有骨有肉,下边有光无暗。 (打一字)

谜底:鲁

解析:“鲁”字上面是“鱼”,下面是“日”。

谜面: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 (打一字)

谜底:口

解析:“唐虞、商周、古文”均有“口”字。

谜面:两个合一起,猜竹不可以,要问为什么,我来告诉你。 (打一字)

谜底:答

解析:“个个合”在一起便组成“答”字。

谜面:好婆婆,好媳妇,好姐妹,好姑嫂,好妯娌,处处有。 (打一字)

谜底:女

解析:“好婆婆、好媳妇、好姐妹、好姑嫂、好妯娌”都有“女”字。

谜面:一边通红,一边绿油,红的爱风,绿的喜雨,两者联合在一起,处处丰收笑嘻嘻。 (打一字)

谜底:秋

解析:“秋”字一边是“禾”,一边是“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再续元宵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要再续元宵,吃自己创作的汤圆。

这时阿姨拿出糯米粉和热水,在捏汤圆时搓、捏、揉都是不可少的。

过了一会儿,老师给我们一人一个糯米团。我们围在一起做汤圆还真有过元宵节的气氛啊!我拿着糯米团,左搓右捏,糯米团像小宝宝一样缠着我的手,我不得不在手上抹面粉。抹上面粉后,我又抓了一块糯米块,捏了又捏,不知到该捏什么好。这时请来了老师,老师仿佛未卜先知,捏了一朵我想要的茉莉花。我兴奋地要老师把这朵茉莉花送给我吃。

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一只只歪歪扭扭的小创作诞生了!有:同学头上的蝴蝶结、水饺、可爱的小鸭子、美丽的玫瑰花……都等着下锅呢!时间一到,那些小玩意便纷纷跳下锅去“游泳”。我去厨房看看,他们正在翩翩起舞,有的在花样游泳,有的在跳华尔兹还有的在做操……。很多种形式,目不暇接,看都看不过来。

汤圆煮熟后,我看了看碗里的热气腾腾的汤圆,看得我都流口水了,但我还是舍不得。当然我还是受不了它的诱惑。我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别人的汤圆,嗯——味道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谜底是元宵的灯谜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谜底是元宵的灯谜,一起来看看吧!

谜面:老赵一走开,完全就变样 (打一食品)

谜底:元宵

解析:“老赵”别指赵字的繁体,即“?w”;“?w”字的“走”离开后,剩下“肖”。“肖”与全变了样的“完”组合,可成为“元宵”。

谜面:元宵前后共团圆 (打一字)

谜底:期

解析:“元宵”二字前后部分分别为“二月”,“二月”与“共”团圆即为“期”字。

谜面:年初一晚上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元宵”别解为第一个晚上。

谜面: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语)

谜底:众望所归

解析: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也叫“望日”。

谜面: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语)

谜底:节外生枝

解析:元宵“节”之后“生”了新“枝”叶。

谜面: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语)

谜底:大喜过望

解析:“望”别解为“望日”,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谜面:元宵、中元、中秋节。 (打一消费名词)

谜底:3.15(消费者权益日)

解析:“三”个节日都是月“十五”。

谜面: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谜面:元宵出门赏灯 (打一常言俗语)

谜底:外行看热闹

解析:“出门”即“外出”,元宵灯会自是热闹非凡。

谜面:煤球和元宵一样 (打一成语)

谜底:黑白不分

解析:煤球是黑的,元宵是白的。

谜面:元宵十五日 (打一字)

谜底:月

解析:“元宵”即“一月十五日”,谜面两个“十五日”互相抵消,剩下一个“月”。

谜面:十分一个元宵 (打一体育用语)

谜底:角球

解析:“十分”即一“角”钱。

谜面:元宵 (打一成语)

谜底:朝夕相处

解析:“元”别解为元“朝”,“宵”义扣“夕”。

谜面:第一夜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元”字义为第一。

谜面:头一个晚上,最好悠着点 (打四字常用语)

谜底:元宵佳节

解析:“元”字义为第一,“宵”字义为夜,“元宵”别解为“第一个晚上”;“佳”的字义与“最好”之意相扣,“悠着点”提示“节制”之意。

谜面:园外隐约闻猿叫,小桥星月听萧声 (打一节日)

谜底:元宵

解析:“园”字的外围隐藏去,余下“元”;“猿叫”提示“元”的读音。“星”的象形为一“丶”,“桥”的象形为“冖”,“丶冖”与“月小”组合成为“宵”字;“听萧声”暗示“宵”之读音。

谜面:清明前夜 (打一食品)

谜底:元宵

解析:清朝明朝之前是“元”朝,“夜”即“宵”。

谜面:一群滚圆小胖胖,细皮白肉真健康,白沙滩上打个滚,清水池中走一趟。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谜面:白糖梅子真希奇,也没核儿也没皮,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谜面:腹内香甜如蜜,心中花红柳绿,白沙滩上打滚,清水河中沐浴。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喜乐会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有一个活动一猜灯谜。

活动还没开始前,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心想:我一定要赢,一定要拿到奖品!过了一会儿,老师把我们做的花灯(花灯上写的谜语)挂在了墙上。时间过的可真慢呀,终于,活动开始了!我在写了谜语花灯上找到了我知道的答案。我飞奔向盖印章的地方,一边飞奔,一边在心里头默念:四五班8号鸵鸟,四五班19号大象,四五班20号麋鹿,四五班26号狼。但是,一刹那我绝望了,人好多呀!我只能慢慢地排队了,突然,后面的人都望前挤,本来我在中间的,一下子到了前面,到我了,我对大姐姐说:“五班五8号鸵鸟”。大姐姐翻了翻手里的本子,给我印了个章,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蹈起来,把猜灯谜这个事给忘了,还好,我闺蜜邹春雨提醒了我,我便继续排队,突然邹春雨说:“李文宣,要不我们插队吧!你看那么多人插队呢”!“这样不好吧”。我话还没说完,她拉着我去插队了,太巧了,我们的动作被一个老师看见了,我以为我们这两个“罪犯”带到“监狱”但出呼意外的是,老师只是让我们重新排队,突然,哨声响了,活动结束了,可我只得了一枚印章,我很生气,彻底失望了,但是王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不要气馁,重再参与。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元宵观灯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啊!终于,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2011 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给盼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日子了,又可以去看花灯了。”我兴奋的说。呃,没错,我并不是乱说的,正月十五,这个充满五颜六色的节日, 是我一直盼望的时刻,因为,这天不仅可以逛大街,看花灯,还有热腾腾的,圆溜溜的,白嫩嫩的,鼓鼓的,滑滑的大元宵可以吃呢!这可是我的爱好呢!

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元宵节始于东汉。这个日子,有着很多的传说,有的说,是因为人们射杀了一只神鸟,天帝为此大怒,一位女神心地善良,便下 到凡间,告诉了人们这个消息,人们十分害怕,有人提议,到处点上灯笼,红红的,一定会让天帝错认为已经将人们烧死了,之后,人们果然成功了,这个日子,就 被流传了下来。而当天,会有花灯,吃元宵,面,粘糕,舞狮子等庆祝与活动。

这一天,我和家人,开着车,高高兴兴的出了家门,来到了南庄矿,哇,这里有很多车子,说不定里面会很精彩呢!我们兴冲冲的走了进去。咦?怎么没有想 象的好嘛,我们走进一家小区,啊!终于看到了灯了,不过,效果很差,“唉”我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后面的,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了。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化工 厂,这里的还不错嘛,有一个双狮戏珠,两只狮子踩着球,真有趣,还有一个哪吒闹海,他的神情十分威严,手拿乾坤圈,踩着风火轮,真棒!还有一个捣药的玉 兔,在一直捣药,那样子,好玩极了,哇!这个如来佛祖更大,旁边几个小娃娃,有一个拿着葫芦丝,为大家演奏呢!这边的大兔子,拿着一个大鞭炮,真害怕它假 如点燃了,威力会有多大。我们又来到了德胜街,一个三顾茅庐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关羽摸着长胡子,刘备在诸葛亮身旁,十分精致;对了,还有很多的迷你的楼 房,做工更是精致呢!

啊!天色已晚,我们恋恋不舍得回了家,但是,我可不想他们,我其实更想念我的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元宵作文500字左右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元宵节的一些由来吧。

一、三元说: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二、明帝点灯敬佛: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三、起源火把节:

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舞狮子闹元宵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恰逢孩子们大都还在假期,于是一大清早便将街心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尽管有警戒线截拦,人们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探头张望。

先是一阵喜庆的音乐,便是一龙首映入眼帘:龙须蜿舞,龙目睁圆,龙嘴大开,龙角尖锐。龙爪舞于空中,龙鳞在阳光折射下熠熠生辉,一条龙尾腾于半空。龙后一门。门后一鱼。鱼尾高翘,鱼身欲扑,正应了鲤鱼跳龙门之吉祥之意。

一阵翻滚,又一阵翻滚,十几只雄狮或翻腾而来,或踩着鼓点而来,或微晃狮首而来。一身狮子皮,在表演者眼中宛若一身锦绣时裳,忽而跃起,忽而跃下,轻松自如,狮皮上的装饰如树上的叶子一样哗啦啦的响动,哗哗作响。两人一狮,或进或退,或跃起或扑下,或转身或挪步,步调一致,宛如天合。那狮皮于舞狮者浑然一体,狮皮随人舞动,起落得当,有板有眼。装点如海波澜起伏,蔚为大观。继而,群狮皆人立而起,在地上转圈,忽而二狮相撞,跃起相斗。不一会,一张窄桌呈上,群狮轮流上前,刚好定下,稍不慎,必定摔下,让人悬心。甚至两狮滚一绣球,狮上一人,更有甚者,三狮滚一绣球,可谓天衣无缝。

表演正式完毕了,顿觉此是非为人谋,契在天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