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汤圆作文作文(20篇)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个习俗,吃汤圆前肯定得先煮汤圆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做汤圆作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130

作文

607

篇1:汤圆的味道作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元宵节,恰逢时节人倍少。

正月十五闹元宵,送上汤圆寄愁思。

——题记

每当元宵节这天,乡村的集市上,总会挂满了大红灯笼,上面的图案为这一年的生肖守护神。今年,便是金鸡报晓,五福临门。接着而来的是场面壮观的锣鼓队,秧歌舞。正月里来闹元宵,秧歌舞蹈送进了家门,恭喜全家福到来。

在这个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里,汤圆成了最最受喜爱的食物了。汤圆一词,既表明了它的使用方法,又予以团圆美满之意。这是一种无肉类产品,主要以白糯米粉、水、速冻食品专用油、食用葡萄糖、白砂糖、淀粉、小麦粉等各种配料制作而成。有各式系列的,例如:地道大汤圆、真果仁大汤圆、宁波风味汤圆、小小汤圆等。

初次品尝宁波风味的黑芝麻汤圆,香糯滑的外皮里,有一些甜甜的味道。能和家人坐在一起吃几个软糯的汤圆,那该多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孩子长大了,有事业要忙,有身体要顾,有责任要担,有没完没了的事要立刻去处理。就算是想家,有时也无可奈何。在他们的眼里,心里,香醇的汤圆,承载的,是满满的乡思。

圆圆的汤圆,甜甜的笑脸,带来的,不止浓浓的愁思,还有想家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包汤圆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晚上,我们家要包汤圆。我很高兴,就让妈妈教我包汤圆,妈妈同意了。我看着妈妈把汤圆粉用温水和好,然后将一团和好的汤圆粉压成扁扁的圆形,将一些黑芝麻馅放在中间,最后将它包住,放在手心里滚来滚去,一个圆圆的汤圆就包好了,妈妈把它轻轻地放在撒满汤圆粉的一个大盘子里。

我看完后满不在乎,说:“这么简单呀,我一看就会!”我照着妈妈的办法,先将汤圆皮捏成薄薄的一个片,将芝麻馅放在汤圆皮上,包的时候我用力一捏,馅全出来了。我一看泄了气,决定不干了。妈妈:“一个没包好,再包一个,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妈妈让我不要放太多的馅,手不要捏的太紧。于是,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又包了起来,一个又一个,馅已经很少往外跑了。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在捏皮时总是有些地方有点干,我加快了速度,尽量让它多保留一些水分。经过精心地学习,我终于包出了合格的汤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汤圆,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甜美的汤圆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汤圆小学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美味的汤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吃汤圆。汤圆圆溜溜的,像一个个小雪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料:有芝麻的、花生的、还有巧克力的······汤圆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汤圆还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汉武帝时,宫女元宵十分思念家人。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为了帮助她,散布谣言,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来烧长安,汉武帝知道了大吃一惊,东方朔就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让元宵做汤圆敬奉火神君。再让人们挂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瞒过玉帝。”皇帝答应了。正月十五日,元宵出宫挂灯,终于和家人团聚了。从此,每到正月十五日,人们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烟火,并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元宵节。

元宵节吃汤圆是我们重要的民间习俗。汤圆甜滋滋的,象征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汤圆圆溜溜的,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我爱美味的汤圆,更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在学校煮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星期五,老师准备组织我们去包汤圆

首先,老师给我们去做汤圆之前去了解一下关于吃汤圆、包汤圆和冬至节的一些资料。老师还专门给我们上了一节班会——冬至节,让我们了解了冬至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关于冬至的来历,是有关唐、宋时期的。在唐、宋时期时,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这天要到郊外举行一个祭天大典,百姓就在这天向父母尊长祭拜。关于这些,现在还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呢!

还有关于冬至的传说,是在江南水乡,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用以驱避疫鬼。

既然说要做汤圆,就知道为什么要吃汤圆。其实在这一天,中国的北方是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老师还专门给我们看了怎么做汤圆的视频。先用糯米粉、面粉等材料做汤圆皮,然后用芝麻等材料做馅心,最后用开水煮,煮熟即可。

做汤圆的日子是星期五,我们都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来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是多么令人高兴啊!一想到这些,恐怕我今晚都睡不着觉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吃汤圆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雪白雪白的,像一个个小球。熟了的汤圆,颜色变了样,个儿也比原来大多了。晶莹透明,带点褐色,包在里面的黑芝麻、桂花、玫瑰、豆沙隐约可见。现在可以吃了。不过,我先说一下,吃的时候只要轻轻一咬,里面的豆沙就会流出来。你要使劲一咬的话,豆沙就会溅得你满嘴和衣服上都是,你的舌头也会被烫得发麻。

吃汤圆的风俗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叫上元月,这天晚上称汤圆。自唐朝开始,民间就有汤圆之夜观灯的风俗。据载,汉文帝刘恒将农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现在,元宵节有很多民俗活动,例如舞龙舞狮、放灯观灯、吃汤圆等。

正月十五前后几天,街头巷尾,家家张灯结彩,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比赛,所以,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我想,元宵节又观花灯,又看焰火,又热闹,又有汤圆吃,所以,元宵节一直流传到今天。人们大概都爱过这个节日吧?至少,我很喜欢过元宵节,也非常喜欢吃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我很喜欢吃汤圆,说到汤圆儿,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我不但会吃汤圆,还会包汤圆,现在我就把包汤圆的方法介绍个你们,说不定看了它你也会包了呢!

首先把糯米粉加一定的水量,用筷子搅到粘手的程度,让它醒一会儿,然后去准备包汤圆的豆沙。等糯米粉醒半小时后,就可以包了。用手拿出一小团糯米球,轻轻的沿着边把它做成一个薄薄的小饼,在它中间放上豆沙,再把豆沙包起来,搓搓圆。一个汤圆就包好了。记得第一次包汤圆的时候,弄得一脸的糯米粉,爸爸妈妈被逗得捧腹大笑,以后一直拿这事取笑我。但是在一次次努力后,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各位同学,如果有兴趣大家也来跟我包一下,其乐无穷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做汤圆作文200字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十分得快乐。我们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汤圆。妈妈做的汤圆特别好。汤圆又白又圆,看起来使人垂涎欲滴。汤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原来它长得圆圆的,又有汤,所以叫汤圆。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吃汤圆了,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汤圆,吃起来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极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几个。汤圆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团团圆圆的。这一天有意思吧!吃完饭,我们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见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提着一只只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游街,小灯笼的灯光将大地照的亮极了,将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路过汤圆店,一阵阵香气钻进我的鼻子,透过玻璃窗,只见顾客夹起一个个洁白的汤圆往嘴里送,我也吵着要吃汤圆。

回到家里,我要妈妈教我做汤圆。妈妈说做汤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她让我先要把米粉放在盆子里,再把面粉揉成团,别小看这面团,这可是做汤圆需要的主要材料。十分钟过去了,我的额头渗出黄豆般大的汗珠,两只手臂都发酸了。我心想:还是到外面去买吧!这时,妈妈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搬了张小凳子,让我休息一下,帮我擦汗水,然后笑着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听了这句话,我又开始揉面团。又过一会儿,一个光滑的面团终于揉好了。这时,妈妈烧了一锅开水,我立刻把面团搓成一个个小汤圆,汤圆浮起来了,我还忙盛了一碗,又加了点糖。我用半信半疑的目光看着我亲手做的汤圆,这能比餐馆的汤圆味美吗?我夹起一个汤圆往嘴里噻,啊!真是香甜不腻,自己做的汤圆味道真好。

通过学做汤圆,我懂得了做事要有自信,同时也体会到了亲自动手的快乐。

[关于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吃汤圆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妈妈说今天必须要吃汤圆,一家人就可以团团圆圆。我们晚上吃了好吃的汤圆。

天黑了以后,外面特别的的吵,很多人都在放炮,再加看电视都听不见声音。我们站在阳台上看到五彩缤纷的烟花,特别的漂亮。那些烟花升到空中,变成美丽的图案,我感觉上面的烟花是水果糖,每个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味道。还有一些烟花升到空中,绽放成美丽的花朵,有各种漂亮的颜色,看的我眼睛都花了。爷爷给我们还买了几盒水晶饼,有甜有好吃,我真喜欢元宵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包汤圆活动〔400字〕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这星期五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个热烈的活动,那就是包汤圆、做三明治。陈老师早就安排好了小组,一共有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队名、口号,我们叫团圆队,我们的口号是团团圆圆,越团越圆,我们组有蔡帆、卢钻洲、周诗晴、邓熠、罗荣洲、和我。现在活动马上就开始了。

我们到了厨房看到,哇,好大的空间,材料已经准备好了,厨房正前方墙上挂了一条红色的横幅写着:六(3)班包汤圆DIY活动:情暖冬至,洋溢青春。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家长阿姨当队长,我们的队长刚好是我妈妈,真是高兴!

我们等队长示范完,就开始包汤圆,我拿起一小快面团,捏开、放陷、包好、搓圆,撒上面粉,就在那转转——,我搓的时候可急了,总是转不圆,后来我慢慢的转,终于做好了一个汤圆。其他同学都包得很好,我赶紧包第二个、第三个……过半个多小时的工夫,各小组都把汤圆做好,做完了汤圆,送进厨房煮去,我们又开始做三明治,我学着妈妈教的方法,把每一片面包皮涂上花生酱,放上火腿和鸡蛋,OK合成了一个三明治,哇好香呀我便狼吞虎咽的大口吃起来了。

最高兴的还有我们班的同学谈力康复回来参加我们班活动,谈力一来,大家可乐了,全部围着谈力,关心地问候谈力,和谈力一起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可真开心啊!希望下次再继续举行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吃汤圆叙事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它可以从我们生活中每一个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可以体会到母亲对我们深深的爱。

那是过了元宵后的不久,那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想起了元宵那天,妈妈煮的那香甜可口的汤圆,真是令我垂延三尺啊!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真想吃一下您做的汤圆啊!”妈妈点了点头,没回答。

写完作业后,我就去洗澡了。出来以后,只见妈妈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正站在我面前,妈妈和蔼的说:“琦琦,过来尝尝妈妈的手艺!”顿时,我觉得鼻子一阵发酸,妈妈平常工作那么忙,那么累,可她还抽出时间来尽量满足我的愿望,这可是一碗乘满爱的汤圆啊!

这使我想起了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这样的话:带着爱去做的东西,比任何的山珍海味都好吃。是的,正因为妈妈是带着这种对子女的爱去做的这碗汤圆,所以我觉得这碗汤圆比任何时候都要好吃!

正当我津津有味的吃着妈妈做的汤圆时,我突然想起了妈妈煮了那么多个汤圆,而自己却一个也没吃,看着碗里的最后一个汤圆,我决定把它给妈妈吃。可如果直接说的话,妈妈肯定不吃,看来得想一个妙计才行。我对妈妈说:“妈妈,这汤圆太甜了,一点也不好吃!”妈妈说:“不可能,我只放了一点儿糖呀?”“不信,你试试看。”我说。于是妈妈尝了一口,说:“没有啊,很好吃呀!”这时,她抬头看见我那特别的笑容,突然明白了,也会心地笑了,可她的眼睛却分明含着泪水。此时,我情不自禁吟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人间处处充满爱,尤其是母爱,一种伟大而无私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难忘的第一次做汤圆作文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到了,每家每户都团聚在一起吃汤圆,多么欢乐的节日!

那汤圆是怎么做的呢?正月十五那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蹦蹦跳跳地来到真人图书馆学做汤圆。来到现场,只见有很多家长和小朋友已经在课室里期盼着,看来,他们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吧。于是,我和妈妈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只见桌面上已放有糯米粉、芝麻馅、和一大一心两个盆,这些都是做汤圆必备的原材料。过了会,有一位披着绿色大挂,戴着一顶厨师帽的阿姨走出来教我们做汤圆,她看起来有四十来岁,一看就知道是个经验丰富的厨师,由她来教我们做汤圆一定会做得很美味。她跟我们示范了怎么做汤圆后就让我们自己作手做了。

我先把半袋糯米粉倒入盆中,一边加水,一边揉米粉,一定要注意水温要在35度左右才行,因为如果太冷的话就很粘,太热的话皮就会很烂,就这样,一直揉到成团状才算把米粉胎做成功。这时的米粉既有弹性又有粘性,这样做出来的汤圆才会香嫩可口。然后,我们把米粉团做成一个个小小的圆球,这只是半成品,汤圆没有馅怎么行呢?于是,我用大拇指在圆球中间压出一个窝,然后把芝麻馅填在这个窝里,填完后必需把馅压进去,否则煮汤圆时可能会“漏馅”。再轻轻的把这个窝包起来,轻轻地揉圆,但不要太大力,否则会把它压碎。这时,一个个圆溜溜、光亮亮的汤圆就大功告成了!

我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汤圆回家了。晚上,我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味汤圆,感觉比超市买的还要香甜可口、鲜嫩无比!我经不住赞叹道:“啊,自己做的汤圆真好吃!做汤圆的过程也很好玩!”这节汤圆课令我终身难忘,受益匪浅,我期待着每年的元宵节都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我学会了做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传统新文化是做汤圆。有一天,奶奶说:“做汤圆了,做汤圆了。”我一听到,就飞快地下楼了。

我一下楼就看见他们在做汤圆。我说:“我也要做汤圆。”妈妈说:“好啊。”我就很快地做了起来。我看他们怎么作汤圆,我就学着怎么做。

我先把白色的面粉放到桌上,然后把他揉起来,又把他敲扁。我发现自己做错了,做成了扁扁的汤圆了。他们看见了,就哈哈大笑。我伤心极了,决定重心做。我又照着他们做。之后,终于做出来了。

后来,我又多做了几个,就这样我学会了做汤圆了。做汤圆的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细心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搓汤圆,过小年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来临了。

冬至俗称“冬节”,被人们称为“小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民间有“吃了汤圆长一岁”之说。

晚上,妈妈早早揉好面团,准备搓汤圆。妈妈把精心揉好的糯米粉团放在一个大筛子中间,我们全家围坐在大筛子旁边,开始搓汤圆。妈妈捻了一点粉团,搓成长条,再掰成一小段一小段。我们每人拿一段放在手心里,来回搓着。妈妈搓得像个玻璃球;弟弟怎么搓都有裂痕;我呢,搓得像个鹌鹑蛋。这时,妈妈手把手地教我们包馅儿。先用大拇指往汤圆的中间一压,其他四指拖住粉团,不断旋转,形成一个“小碗”。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用勺子舀了一点芋泥放进“碗”中,然后左手托着粉团,右手捏边,把“口”封住,再一次把汤圆放在手心搓。不一会儿,一个小乒乓球似的汤圆在我手上诞生了!妈妈立刻对我赞不绝口:“我家的锴逸可真是心灵手巧啊!”我听了,心里比吃了汤圆还甜。“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我情不自禁唱起了小曲。接着,爸爸给我捏了一条龙,真是惟妙惟肖。弟弟看了,连忙说:“我也会,我也会„„”他很快也捏了一只,可是我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什么都不像。最后,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四不像”。

不知不觉,我们全家已经搓了一百多个汤圆。最后,妈妈把一个特制的大汤圆放在中间,我和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Yeah!大团圆!”

今年的冬至,我们全家一起搓汤圆,其乐融融,真是无比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做汤圆的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快来临了,许多人忙碌起来了,我们一家也不例外。元宵节那天可离不开汤团,以前我们都是去超市购买,今年可不同,我和外婆要准备热火朝天地大干一场——做汤圆

外婆从柜子里拿出糯米粉和芝麻馅,先将一部分糯米粉加上适当 的热开水均匀搅拌,渐渐地它会越来越来粘稠,再用手使劲地将面团揉搓。不一会儿,本是细细的糯米粉,来了个华丽大转身,变成了软软粘粘的面团。外婆又用DAO把面团来个“五马分尸”,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握在手里捏一捏,接着用手把它揉成一个大面团,下一部可重要了,将它用手指抠成一个洞,这可不能太深,这样皮太薄,馅就会露出来的,要恰到好处,而且边缘不能太厚了,这做汤圆的讲究真是太多了。皮做好了,再将里面填上诱人的芝麻。我小心翼翼地将它合上,用手轻轻地搓一搓就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汤圆就因为没注意,皮太薄了,结果破掉了,馅都露出来了。后来在外婆的细心指导下,我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比外婆包得还好,外婆不住地夸我能干,我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不甜,这种感觉真好!

小巧玲珑的汤圆摆在眼前,看了你恨不得伸手去捏一捏,马上去咬一口。通过做汤圆,我体会到了只有付出汗水才能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包汤圆600字作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到小桔灯写作文。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是情境课,你想知道今天的情境课是什么吗?给你们一个谜语猜:“白白胖胖,溜溜圆圆。甜甜五脏,装在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

没错,就是汤圆。这次,我们不是做普通汤圆,而是南瓜汤圆。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南瓜、糯米粉、白砂糖、便当盒、小勺子、一次性手套。一切准备就绪。第一步,先把南瓜切成片,放入锅里蒸。那煮熟的南瓜片极像点缀在蛋糕上的黄桃。第二步,把蒸熟南瓜片压成泥状。我想这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但是我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压好。第三步是分次加上糯米粉,边加边搅,最后,揉成团(以不粘手为宜)。这次,我和邵安捷两个人好不容易才完成。老师说:“你们的糯米粉加的太少了。”于是,我们又加了一点糯米粉,这次才不粘手。第四步,将芝麻粉、白糖混合在一起,再放入芝麻油搅拌做成芝麻馅。这一步,我们拌的到处都是,再看看其它小组,也和我们的样子一样,教室里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到了最关键的第五步,我们要从面团上揪下一小团,搓圆后按扁,把馅放进面皮里,再窝气,捏紧搓圆。我一步步地做,老师也手把手地教。就这样,我的第一个杰作完成了。老师看了看,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最后把汤圆放入蒸锅蒸好。这些汤圆在锅里漂浮,好像小精灵在追逐嬉戏。

终于尝到美味可口的汤圆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都是我的劳动成果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煮汤圆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看着妈妈每天早上为我做三种不同口味的小汤圆时,手就痒痒了,真想自己也来做一碗。所以每逢周六周日,我就像一只跟屁虫一样赖在妈妈身后,让妈妈教我。终于,妈妈忍受不了我这只跟屁虫的困扰了,打算教我怎么烧。

首先,妈妈让我拿出一包小汤圆,把它打开。只见一个个颜色不同的小汤圆都冻在一起,就像一个个小朋友手拉手。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全部的汤圆都分开了。然后,我又在锅里放了三分之一的水,并打开了煤气灶。炽热的火焰舔着锅底,不一会儿,水面上浮起了一个个透明的小气泡,妈妈叫我赶紧放进去。这时,我才如梦初醒,开始手忙脚乱地放汤圆。放完之后,我又连忙把锅盖盖好。当我把剩余的小汤圆放回冰箱时,一不小心把上面的门也打开了,一个鸡蛋从天而降,正好砸到了我的头上。顿时,蛋清蛋黄都流了出来。妈妈看见了,哭笑不得。

最后,我把小汤圆捞了起来,那一个个颜色不同的汤圆,像一个蛋黄晶莹剔透,我尝了一口,可真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冬至吃汤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动起手来做汤圆。我们也不例外,这次,我亲自做起了汤圆!

妈妈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放在一起搅拌,然后不断地来回揉,揉成洁白的米粉团。我也参与其中,用力地揉着,手一下子变得粘粘的,全是粉白色的。揉好了糯米粉团,我取出一小块来,放在手心,双手来回搓着,不久,一颗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妈妈看了看我制作的成品,说:“汤圆搓得越圆越好,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更用心地把它搓得圆圆的。不一会儿,做出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汤圆。我望着这盘汤圆,情不自禁地笑了。妹妹和爸爸也加入了做汤圆的行列,大家在一起做着汤圆聊着天,一颗一颗汤圆落在盘子里,靠在一起,这样子多像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呆在一起啊。

妈妈还做了红色的汤圆,白色的汤圆里点缀着几颗红色的汤圆,非常漂亮。我想,白色的汤圆应该是纯洁的象征,红色的就是红红火火的象征吧!

我们开始煮汤圆了,妈妈一边煮,一边教我:先放适量的水,等水开了再下点白糖,然后就把汤圆放下去,要是看到汤圆浮在水面上,就是熟了。水沸腾着,汤圆的香味也弥漫着。不一会儿,汤圆熟了。我们先把它盛在碗里,祭拜祖先。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想赶紧吃到汤圆。这时,一碗汤圆放在我面前了,我看着它,口水直流,多想好好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一边吃着汤圆,一边想着:它的名字为什么叫汤圆呢?于是,我就上网查了一下,查到了一个故事:

在袁世凯在位时,汤圆叫做元宵。但“元”与“袁”同音,“宵”又与“消”同音,“元宵”的谐音叫“袁消”。袁世凯就把它改名为汤圆。

第一次做汤圆,我不仅懂得了怎么做汤圆,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增长了一些知识。今年的冬至,注定是一个欢乐团圆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难忘的第一次做汤圆作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家家户户都忙着吃汤圆,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家却和去年的元宵节完全不同,以前,我们吃的汤圆都是买来的,可今年我们吃的汤圆却是自己亲手做的。

早上,妈妈买来做汤圆的材料(面粉、擀面棍、花生酱和芝麻酱)。然后,我们便开始动手做汤圆。

首先,我先把面粉加上水,再用擀面棍把面粉搓成面团,搓好后,我全身都沾满面粉,连头发也沾上了。我们忙着把面粉分成一块块适量的面团,我怎么做也做不好,于是,我便把汤圆做成一个个可爱的小玩意儿,妈妈看了,说:“星星(我的小名),你这样不行的,煮起来时馅会全留出来的,来,我来教你。”我听了,马上拜妈妈为师,妈妈拿来一块面团,对我说:“面团都已经适量地分好了,其实,一粒汤圆只要二分之一的馅就已经够了,面团先用擀面棍搓扁,扁扁的薄面块如果放的馅少了不行多了更加不行,一定要适量,否则,馅多了会留出来,少了没有味道,包进了馅之后,要用手腕的力量,轻轻的搓成汤圆,就成了,看,像我这样。”妈妈做了一遍给我看,我开始时搓来搓去,不是馅留出来就是搓不圆,我做的“怪兽”被妈妈加工了变得非常可爱,妈妈的手真巧,想不到平时看汤圆简简单单的,做起来还挺有学问的。渐渐的,我的汤圆越做越漂亮,最后比妈妈做的还更漂亮呢!妈妈还赞我学东西快呢!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甜到入心!

我学会了做汤圆,还知道什么叫熟能生巧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