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法治教育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9篇】

浏览

1384

作文

1000

团员一学一做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这次专题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作为一名团员,针对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对照宋检的讲话精神,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开展自查、自纠,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认真履行职责。今后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

一是增强自身进取意识。在工作中,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门心思干工作,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检察事业上。在自己的岗位上释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业绩。

二是强化自身学习意识。强化意识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要让自己明白,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进性,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先进性。

三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素质,必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必须增强检察业务能力,要具有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争创一流业绩的本领。

四是要树立正确人生观。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先进的模范也不是天生的,他们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特别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在工作中,学习我们自己身边的先进模范,学习他们工作上兢兢业业的作风、学习他们一心为民、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干事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是要掌握工作的本领。在工作中,肯定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没有牢固的知识,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努力学习法律法规、检察业务,多向领导同事们学习好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才能增强服务的本领,真正做好工作;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六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职责。活动最重要成绩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体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上。实践中要把摸实情、重实干、求实效作为根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努力将该做的每一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检察室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日积月累,不断深化,就能实现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成功必须付出代价,只要找准突破,抓住重点,抛弃陈旧的工作模式,检察室的工作肯定会有大的提升与发展。

总之,力争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觉性,永远保持追求先进的渴望,为我院确保全市优秀检察院位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轨道党员学习两学一做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14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继续和深化,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转变工作的有力举措;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孙扎齐牛录镇依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好党员学习教育。

一是丰富载体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凝聚党群干群力量。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孙扎齐牛录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努力推动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学起来、做起来,把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的有效平台,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在活动中的中坚骨干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4月24日开始,4月30日结束,以党组织为单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之一—同甘共苦促生产主题实践活动;各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帮助贫困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开展党员干部业务技能大比武主题实践活动;学党章党规系列活动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的积极性,组织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凝聚支部人气,切实发挥支部主阵地作用。

二是创新方式抓实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扎实推进党员“实训”,要求各基层党支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实训”活动;扎实做好党员理论学习培训,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从根本上深刻理解各项内容的内涵、核心要义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突出镇党委书记主讲、包村干部主抓、村社党组织书记主导,镇党委书记及各村党支部书记都要围绕党章、党规党纪、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三严三实”、《准则》《条例》等内容,结合各自实际确定一个专题,精心准备讲稿,按照要求在各村开展专题党课。

三是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全面彰显党员队伍本色。严格落实“党日活动”制度,每周五下午,各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民主议事、服务奉献和党性锤炼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力等问题。要重点围绕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七步议事法”等制度,积极鼓励党员建言献策,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要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诉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治安维稳、便民利民、扶贫帮困、环境治理、政策咨询等各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树立先锋模范形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党支部把落实“三会一课”作为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经常性措施,推动“三会一课”常态化,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和政治觉悟。

四是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全面突出党建活动成效。各党支部要牵头抓总,把党员学习教育、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基层党建系列活动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党建责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组织发动群众能力的一次重大实践,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各党支部要对“两学一做”活动做出详细安排,具体到每一天、每项内容、每个人,统一上报党建办汇总。镇纪委、办公室成立专门的督查工作组,深入村组,采取入户走访了解的形式,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对于不按要求开展活动或者活动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的,镇党委将严肃问责,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生关于国家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自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树立系统辩证、统筹兼顾的国家安全理念。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辩证、统筹兼顾的国家安全理念,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统揽国家安全的全局,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尤其要注意克服只重视个人或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安全,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等短视行为,不断深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觉,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

健全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就是要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资源,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下好国家安全战略“一盘棋”,努力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

提高综合治理、有效应对的国家安全能力。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最终要落实到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上。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经济实力是最基础的实力,必须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科技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强有力支撑,必须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家武装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人民群众是国家安全的智慧和力量来源,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形成全体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生动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全国抗疫表彰大会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将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国难当头,明知前方山有虎,但总有一群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迎难而上!小年夜里,唯一的一列赶往武汉的高铁上,是上海驰援武汉的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申请书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諾,也是这个庚子年除夕夜最响亮的誓言!

别人回家,他们出发,从新年到前线,只隔一列动车。所谓伟大,就是平凡人在本可以保持沉默的时候,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为世界发出微光。

“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疫情爆发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这位传染病专家、浙大教授如是说。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着,为了节省紧缺的防护服,他们尽力避免上厕所,因此一整天不敢喝水。当战斗终于告一段落,脱下战袍时,谁都不知道,湿透他们的到底是汗水还是泪水。

在防疫工作的前线,党员,干部用最实际,最具体的表现,捍卫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在疫情面前,"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再度展现震惊世界!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同时间赛跑,与病魔竞速。哪有什么“基建狂魔”所谓的奇迹,不过是建筑工人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再苦再难,心无怨言,全因为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疫情面前,高高飘扬的中国旗帜就是‘强心剂’。旗帜无声,却能产生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的强大效应。如果说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除夕夜,团圆日,在和乐满堂之外,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总有人默默坚守,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在凛然严冬中,在危机四伏的疫区,如钟南山一般的逆行者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以血肉之躯为你我撑起生命的屏障。一份不留名的物资、一个无声的背影,他们用最坚韧美好的人性,凝聚起神一般璀璨的光芒。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相信,大地回春,隔离结束,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受教育亮承诺见行动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开展一次党性教育

分期分批组织本县区、开发区以及本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赴我市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通过听讲解、听报告、重温入党誓词、访谈先模人物等,回顾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坚定理想信念,从党的光荣历史和先模人物事迹中汲取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

(二)进行一次党性分析。

每名党员干部重点围绕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等内容,进行一次深刻的党性分析,着重剖析查摆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下步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以"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党性、体现党性"等为题,为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干部上一堂党课。

(三)组织一次集中研讨。

研讨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研讨内容主要包括: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改进什么",如何"强党性、树党风、守党纪",如何"更好地贯彻人民立场、落实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如何"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中心任务和重点难点工作,增强创新力、执行力、落实力"等。通过研讨交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准确理解把握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作出一次公开承诺

组织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作出一次公开承诺。各县区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以及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日常业务进展、重点难点工作突破等作出承诺,特别是要就“三促一引”、“脱贫攻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商贸物流、生态环保、信访稳定、基层党建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及上级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等作出承诺,承诺事项要采取适当方式在本地本部门内进行公示,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其他党员干部要结合分管或从事的工作,结合年度计划完成情况,作出岗位承诺,履职尽责承诺、目标任务承诺等,并与所在党委(党组)、党工委书记签订承诺书,承诺事项可采取会议通报、张贴公告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五)实施一次集中攻坚。

坚持问题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始终把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县区委、开发区党工委、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要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考量,紧密联系当前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在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中存在的“短板”和“瓶颈”,围绕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落实等,认真梳理整理当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列出本年度必须抓好的几件实事,同时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完善具体措施,落实责任分工,集中加以解决,并及时公布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效。各县区(开发区)原则上不少于5件,市直部门单位原则上不少于3件。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也要主动认领本级本部门本单位查摆梳理的问题不足,列出本年度必须做好的几件实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习党员常青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7月20日清晨6时,成海蛟来到府河大堤东西湖段7至9公里处巡堤查险,一脚烂泥,一脚水窝,汗水、雨水湿透了衣背……“老党员都在干,作为一个80后,没有理由落后。”成海蛟认真地说。

成海蛟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基层党支部书记。自从2015年,他的公司迁到常青花园,就被身边一个个佩戴党徽的老共产党员的言行激励着。

邻居薛景萍,就是其中他十分敬佩的一位。

今年67岁的薛景萍,是常青花园四社区11小区党支部书记,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社区事务上。

有一次,为解决邻近工地深夜施工噪音扰民问题,薛景萍和支部成员先后15次上门做工作,最终协调解决了这一难题。

常青花园是武汉市大型居住区之一,在2.7平方公里的楼群里,住着12万居民。社区有5个社区党委、22个网格党支部和5个业委会党支部、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51个小组,直管党员896名,其中离退休人员有530余人,占到60%。

这530余名离退休老党员成为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

在三社区,20位老党员组成“爱苗党员护学队”,在上学、放学时,到常青实验小学前的马路上执勤,呵护孩子们的安全。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在二社区,第二小区业委会主任袁希玲老人专攻物业难题,率先使用公共收入补充维修基金,大幅降低居民均摊的维修费用。

82岁王顺来,组建了法律咨询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

79岁陈静一,助学26年,圆了千余名困难儿童的上学梦。

受他们的影响和感召,成海蛟变身为一个社区公益达人。他打理3个微信群,每天发布当日天气、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遇到群里成员咨询关于入学、就医等,会在求证后及时回应。

在中联制药厂工作的沈娟,被选为常青花园四社区11小区第二党小组组长。她跟小区老党员一道,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活动。组织20人的巡逻队,每周抽出两三天时间,在晚上7时至9时义务进行夜间安全巡逻。

辖区单位广泛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常青实验小学成立了“万玉霞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常年为居民服务。

常青花园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王超说:“这些老党员做的都是细微小事,却在社区和谐发展中,起了定盘星的作用。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造就了社区‘党员常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消防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火灾?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和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火灾。

一、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当前,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轻视消防作用,是不珍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是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热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7、不能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三、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一旦楼房着火,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立即返回到屋顶平台,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法治教育片越界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国家都有法制,法制可以让我们在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不再发生争执,大家生活得快快乐乐,幸福美好!可是每当灾难的到来,经常是因为人们不遵守法制,所以让灾难有所来临。我相信上帝对每个人都有是公平的,只要人人都遵纪守法,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法制了,比如说老师教我们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妈妈教我不能偷东西,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走的噢……

走进小学的殿堂,我还听老师对我们讲关于学校的校规、校风一些学校的制度,小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遵纪守法,我真是一窍不通,后来我才明白只要人人遵纪守法,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以后我走进社会,只要法制永远在我心中,我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快乐!更加成功!

我要好好学习,遵纪守法,长大后,我要以法制第一,来报效伟大的祖国!为祖国更进一层楼!

只要人人遵纪守法,法制在我们心中,人们就会团结友爱,和谐友好,人们的灾难越来越少,生活过得幸福安康。

这将是多么和平、多么友好、多么美丽的世界,地球妈妈将更美丽!

让我们一起遵纪守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青春正步走法治教育片观后感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上一周,我们学校利用午时第一节课时间,给我们讲了一堂法制报告会。经过这次开会,我的感触很多。

能够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的人发生一些矛盾,也许都是一些小事。既然是一些小事,那我想我们应当能够和平能够处理,不需要动用武器,这样会毁了大家。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一天,一个小组在班里值日,最终只剩下两个人还没有值完。一个男生只是在外面刚刚涮完墩布回来,不细心把水溅到了另一个男生的身上。那个男生随口就说了一句:“喂,你没长眼睛啊,往哪甩呢!”拿着墩布的男生还比较有诚意地说:“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我必须注意。”可另一个男生却得理不让人,“你一声对不起就完了,这衣服怎样办。”那个男生见情势不对,有点怒火了,这下,两个人便吵了起来,还动用上了扫把。被水溅到衣服的男生用扫把的后面把另一个男生的眼睛给弄伤了。仅仅一滴水的事,就引发出这么大的事,太不值了。

接下来,又经过学生们演的一个“抢钱事件”又揭示了如今社会的黑暗。三个男生管一个男生要钱,不给钱就得挨揍,这简直是天理何在呀!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钱,他不是最穷的;但如果他连一点宽容都没有的话,那就是真的穷了。

说到尊重,也与宽容紧紧相连。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应当做到自我该做的事,就应当学会去宽容别人,善待自我。这样才有资格理解别人的尊重,才有资格提“人。”

如果你能够做到宽容一小步,那么社会就会少一份伤害,警察叔叔就会多一些功夫去做别的事。

从今日起,就让我们来靠近宽容,创立和谐社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银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保卫工作说起来容易,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干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过去自己对保卫工作的认识比较单一,认为不出问题,不出事件,安全保卫工作就做好了,通过观看一系列的安全防抢视频演练觉得我们的工作实践和安全保工作的内容很丰实,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

安全防卫工作思想上必须有高度的重视,执行力上必须坚决、果断。业务流程必须熟练掌握,风险防范必须牢记心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范案件风险之目的,才能把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三个规定”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看到案例中天水储蓄所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未随手关闭安全门,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才造就了这一惨案的发生。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不执行规章制度,才导致一不法分子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自身生命安全,企业资金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的权益能力。 目前我们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看还是很大的。从内部看,全局的风险防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点的监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不

得有丝毫马虎和松懈;从外部看,全国金融系统近期频频发案,转移库款、虚存实娶私自放贷、票据诈骗等等,案件形态多种多样。我们的安全保卫是至关重要的。 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项重要基矗同时,随着公民民-主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客户和员工的安全需求不断增长,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客户、不同交易方式提供相适应的安全服务,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将成为银行竞争力和客户选择的一个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责任大于天”一点也不过分。

通过此次安全教育视频的学习,我们识别和控制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规范了我们的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的能力。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对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有了近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时刻提醒自己多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因为只有安全了,才能使我们宝贵的生命不受到伤害,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只有成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氛围,我们的安全保卫工作才能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律教育月心得体会

全文共 5065 字

+ 加入清单

学院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在活动中我主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内容为主线,以“加强作风建设,保障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及参加省教育纪工委陈韩晓书记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纪律教育学习月专题报告会,并参观了区看守所,听取了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了监舍,了解了服刑犯人的生活,亲眼目睹感受了一些领导干部从人民的功臣蜕变成人民的罪人的过程。身临其境的教育、巨大的反差让我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短短一下午的活动,使自己真切体会到了监狱高墙与现实的反差,就像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的反差一样,令人触目惊心,极大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通过实地参观看守所和听取现行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这个过程对人的震撼力、对心灵的触及深度,是其它形式所难以达到的,其教育效果深入人心、经久不忘,深深体会到了加大反腐防腐力度是一项十分英明的正确决策,开展反腐防腐警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切实引以为戒,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思想,筑牢反腐防腐防线。看守所中现身说法的服刑人员,只因一时私心起,想借职务之便打点“擦边球”,捞点好处,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赔了钱财,获了重刑,害了家庭,确确实实发人深省。无论在任何时候,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给自己“开口子”,必须态度鲜明,拒腐蚀永不沾。

二、要知足常乐,甘于平淡,乐于奉献,切实加强学习和自我改造,提高自身拒腐能力,塑造自身“不坏”之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决不可贪图财富,决不可贪图享受,不能向“钱”看,不能搞“攀比”,要甘于清贫,甘于平淡,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权力时,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看守所中现身说法的两位服刑人员,都是放松了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逐渐丧失了反腐警惕性,最终走向了腐败犯罪的深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要用来为人民群众服务和谋利益的,如果滥用职权,甚至利用权力谋取私利, ‘铁窗’就是必然的最终归宿。

三、治理腐败是历史的必须趋势。 纵观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像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具有历史的成因和自然规律的同期性,中国发展至今,无论哪个党执政都不可避免会产生腐败,而关键的是如何治理腐败,以及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治理腐败的严重性,提出了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一历史性口号。当然反腐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但从建国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成绩证明治理腐败这一历史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终完成,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强内外部的监督和约束。在参观了看守所后,发现那些背叛人民群众的历史罪人,他们心中都装有一个自私、自利的“美好梦幻”,正是由于时刻被自己或他人设置了一个无形的美丽的梦,于是过不了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和人情关,在权权交易中越陷越深,最终堕落到罪恶的深渊。事物的发展变化决定于两个因素: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腐败的滋生根源很复杂,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诸多方面,但当权者是贪还是廉,只决定于他的本质,也就是他的内因。所谓“物必自腐而后生虫”,“祸不入慎家之门”,“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一个领导干部能否清正廉洁,完全在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程度。因此,反观自己,党龄不长,工作时间特别是任现职时间也不长,对理想、信念的磨练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为以学生为本,服务师生员工的宗旨观念。

五、吸取教训,警钟长鸣。 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七情六欲”的诱惑和考验,而多少位高权重的人因为背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上败下阵来,栽了根斗。他们不能意识到美丽的梦与可怕的陷阱的区别,而归宿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墙之内和地狱之门。所以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此为鉴,认真吸取教训,在“八个不能”上警钟长鸣:政治上理想信念不能丢;思想上宗旨观念不能忘;经济上不义之财不能捞;组织人事上任人唯亲不能搞;纪律上法纪观念不能淡;管理上监督教育不能松;生活上权色交易不能做;人际关系上捧上宠下不能行。

纪律教育月学习,到看守所学习参观等活动,对我本人和其他党员都有深刻的警示作用,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时刻以党员的身份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把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自己健康稳步成长,为保障学院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3】纪律教育月心得体会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的重要职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各级党委(党组)要始终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打好“持久战”,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含糊、不打折、不懈怠、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增强贯彻自觉,在思想认识上不含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落实主体责任,必须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始终把主体责任刻在脑中、记在心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一是增强思想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关键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不渝地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的职责要求,及时纠正只重业务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指标不抓惩治腐败的错误思想,切实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二是增强政治自觉。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责任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对错误思想、不正之风进行批评与斗争,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该提醒的提醒、该纠正的纠正、该亮剑的亮剑,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三是增强行动自觉。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实际行动履行好主体责任,对主体责任做到逢会必讲、汇报必听、调研必问;既充分发挥领导、教育、管理、考核、示范的作用,又督促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好分管部门和职责范围内的主体责任,着力构建“一把手”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抓分管部门、分管部门抓下属的责任落实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突出履职重点,在推进落实上不打折

落实主体责任,贵在行动,重在坚持。只有做坚定的执行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责任落实,才能种好“责任田”,守好土、尽到责,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重点履行好四个方面责任:一是履行好组织领导责任。强化主体责任,尤其是要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切实肩负起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二是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须自身硬”。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子抓得怎么样,队伍带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利益。抓班子,重点是要抓好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打造“团结、务实、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带队伍,就是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格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严把动议关、推荐关、考察关、决策关、管理关,确保选人用人过程风清气正,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三是履行好执纪责任。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核心,全力支持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保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执纪监督作用。完善派驻工作机制,强化抽查和暗访,立足抓早、抓小,始终保持查办案件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腐败易发多发势头。四是履行好权力约束责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是防范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落实主体责任的最终目的。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机制,筑牢制度防线,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和廉政风险防范,有效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制定对市、县(特区、区)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加强监督的规定,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强化责任担当,在服务发展上不懈怠

当前,贫穷和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主要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就是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不懈怠、不折腾,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是敢于担当发展之责。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面对新常态,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时刻怀着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贯彻主基调、主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始终站在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作出决策,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二是敢于担当转型之责。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不仅需要经济发展转型,也需要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纪律作风、社会治理方式等全方位的转型。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担当起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统筹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把转型建立在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干部清廉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科学的转型、可持续的转型、廉洁自律的转型。三是敢于担当为民之责。习近平曾经指出,“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坚持把为民发展、为民谋利作为履行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办好为民造福的实事,从制度上、政策上、作风上及具体工作中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益。

四、健全制度机制,在抓常抓长上不动摇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落实主体责任,不光要有深刻的思想认识,更要有持之以恒、真抓实干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的要求,始终坚持把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抓出成效。一是经常抓、见常态。既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时刻摆上位置、融入日常工作,看准一条抓一条,不做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又要常抓制度建设,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不断修正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通过经常抓、抓日常,使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抓党风廉政建设成为常态,坚决防止只刮一阵风、只搞一阵子的现象,坚决打消部分人“熬过这阵子”的念头。二是深入抓、见实效。坚持从“细”处着手,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及选人用人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抓起,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从“实”处着眼,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地抓、一锤一锤地敲、一项一项地落实,坚决防止雷声大、雨点小,坚决防止虎头蛇尾,坚决防止当甩手掌柜,确保抓一件成功一件、改一项见效一项。三是持久抓、见长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只有持久抓才是真正抓,只有见长效才是真见效。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规定,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始终保持反对腐败的高压态势。要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不想腐的教育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努力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要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持久抓,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抓出成效、取得长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少年法治教育片马仔观后感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我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因此,为了增强我们青少年的学法、普法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长纪荣利老师。 In real life, many people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so they choose the wrong way to regret ourselves, especially our teenagers.Therefore, in order to enhance our adolescents awareness of the law and law of law and prevent crimes of minors, our school held a "Special Report on Legal Education".What reports to us is Mr. Ji Rongli, the vice president of our schools legal education.

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明白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我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我的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这最完美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我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青少年犯罪,不仅仅毁了自我,而且会“连累”到自我的家人。家人把期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所以,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首先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守法。我们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提高自我的辨别潜力,增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我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第三,在交友方面,更要增强决定力,谨慎交友,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心灵教诲,为我们青少年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牢记其中的道理,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让自我的生命之船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866 字

+ 加入清单

法治中国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公平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等中国梦的核心要素相辅相成,共同编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集中而言,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它包括一个统领概念、一组理论纲要和一套思想体系。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法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为主要参照,可以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四项基本要务,以及推进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法治化等八个工作重点。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法学界多年的愿望和亿万人民的期盼终将成为现实。越是临近这一时刻,越是感到许多重大的理论前沿、制度前沿和实践前沿问题需要认真梳理和研究。对法治前沿问题的梳理与研究,需要站在法治中国建设的制高点,采取新的思维、新的参照、新的方法,以形成新的概念、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建议。这正是中国法学面临并应承接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本文把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沿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二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三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

一、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

法治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集中而言,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本文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包括:一个统领概念、一组理论纲要、一套思想体系。

(一)统领概念:“法治中国”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开创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命题、论断和论述。笔者认为,其中统领性概念当属“法治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认了“法治中国”这一概念,并将法治建设的纲领确定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

“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法治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创新,也是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法治中国”是对我们党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法治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科学定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和强大的导向定位功能,构成我国法治建设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主题。“法治中国”,以其无可比拟的包容性、凝聚力、感召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和法治理论体系的统领性概念,亦可视其为基石性范畴。

(二)法治中国理论纲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法治的专题讲话,其中包括: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2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几篇专题讲话连同总书记相关的重要批示和谈话,构成了法治中国理论纲要。其要点如下:

1. 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梦与中国梦一脉相承,法治中国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公平中国、平安中国等核心要素相辅相成,共同编织成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注重借鉴丰富多彩的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不照抄照搬、不削足适履。

3.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就是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就是治理制度体系的执行力、运行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

4.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不断开辟依法治国新局面,谱写政治文明的新篇章。

5. 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6. 宪法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确保宪法法律的实施至关重要。必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7.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依据法治原则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8.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人员公正办案,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

9. 全面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进监督制约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依法授权、依法管权、依法用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0. 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1.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与自律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

12. 改革要于法有据。许多改革举措涉及现行法律制度。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有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要按法律程序进行。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1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构建民主法治、公正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中国将大力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与各国共同维护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在世界和地区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热点问题的解决,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将继续通过平等协商处理矛盾和分歧,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问题。

(三)法治中国思想体系

梳理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谈话、论述和批示,我们发现:有关法治中国建设的思想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其标志首先在于,有关法律和法治的理论要素几乎都已涉及,例如,法治的本质、法治的价值、法治文化、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律的权威、法治与国家治理、法治与社会治理、权力监督制约、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军、依法办事、依法反恐。其次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对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的理论表达,有针对性地全面系统而又科学回答了有关法治中国建设的一系列关键的实践问题,诸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道路,推进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弘扬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民主、实行法治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与确保国家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关系,认真对待人权和公民权利,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管理与服务、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专政、政策与法律、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改革决策)与法治(立法决策)、活力与秩序、监督与制约、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等等。

二、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建设,首要的是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当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如何确定呢?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有原则性表述,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根据这一思想原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可以采取“三重参照、三重定位”。

(一)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以“两个一百年”为参照,可从法治国家和法治中国两个层面考虑“两个一百年”的法治建设战略目标:

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建成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层面的法治,即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基本确立,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以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到20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建成法治中国,即全面建成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不仅建成法治国家,而且建成法治社会;全面实现执政党依法执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全体人民自觉守法,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法治的核心价值充分实现。

(二)以法治现代化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法治现代化的目标是加快推进我国法治的转型升级。法治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包括:从法治国家转型升级为法治中国,从法律之治转型升级为良法善治,从法律大国转型升级为法治强国。

第一,从法治国家转型升级为法治中国。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转型升级。“法治中国”既是中外法治文明的现代版,又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建设法治国家的着力点是在政治层面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特别是把国家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监督权力等)纳入法治范围,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法治中国”“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3]。“法治中国”的内涵比“法治国家”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具中国特色:建设法治中国,不仅要建设法治国家,还要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政党;不仅要推进依法治国,还要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自治;不仅要搞好国家法治,还要搞好地方法治(区域法治)、行业法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不仅注重有形的法律制度硬实力建设,还要加强无形的法治文化软实力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不仅致力于国内法治建设,还要面向世界,推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民主化、法治化,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法治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二,从法律之治转型升级为良法善治。“法治现代化”这一概念,既指从传统人治社会到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又指法治(法制)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历史性转换。世界范围内的法治现代化有各种各样的目标定位和发展道路,例如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理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等。就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而言,我们走的是一条与改革开放同步的、与“五大建设”相适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的法治现代化道路,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法治现代化。

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工具主义法治,是君主专制独裁的严刑峻法;西方近代的法治基本上是形式主义(形式合法性或形式正义)的法治。它们既可以服务于“善”,也可能服务于“恶”。反思中国古代工具主义的法治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和西方近代形式主义法治文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利弊得失,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法治,也就是说,中国法治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元素是什么,中国法治的目标模式(法治的中国模式)应该是什么。回答只有一个:中国法治作为现代法治,不仅应当是形式上的法律之治、规则之治,而更应当是良法之治。这种形态的法治同现代社会的制度文明和政治文明密不可分,它意味着对国家权力(尤其是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对权力滥用的制约与制衡措施、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平等保护等;意味着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其他国家活动必须服从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原则、正义原则、公平合理且迅捷的程序保障原则,等等;意味着法治要求国家维护和保障法律秩序,但国家必须首先服从法律的约束;意味着法治要求人民服从法律,但同时要求人民服从的法律必须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之上。这种形态的法治就是内涵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文明、秩序、正义、效率与合法性等诸社会价值的良法善治。

第三,从法律大国转型升级为法治强国。“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2部、行政法规721部、地方性法规9200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个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4]由宪法统领,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构成的法律体系已经相当丰富和庞大。中国人民用30余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立法行程。通过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我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权保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要求和需要的法律制度。就成文法而言,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法律大国”,而且很可能是第一法律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法治强国”。基于这种判断,法学界、法律界人士提出要加快从“法律大国”转型为“法治强国”。法治强国是强国之梦的组成部分。为实现强国之梦,我们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强国战略”,诸如,四个现代化、工业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海洋强国、网络强国……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十分明确地提出“建设法治强国”,实施法治强国战略。只有实现了法治强国,中国才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正如胡建淼教授所言:“法治立国、法治稳国、法治救国、法治强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总结”[5-1]“法治是中国的强国途径,法治强国是中国的战略目标。”[5-2]

法治强国有多层含义:其一,法治是实现强国的手段,实行法治是强国之路,故,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以推进和保障国家强盛目标的实现。其二,法治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正所谓“明法者强,慢法者弱”(《韩非子·饰邪》)、“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认定国家强盛,法治是重要一项。在强国中,法治成为国家与社会的核心价值,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根本方式,成为支撑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力量;全社会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宪法具有极大权威,法律具有普遍的实效,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其三,法治作为国家强盛的软实力。奉行法治,才能使我国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中拥有与我国的历史文明、人口总量、经济实力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相当的话语权、决策权和规则制定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正是朝着实现“法治强国”的方向迈进。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参照,定位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

以此为参照,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也可分别确定为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

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在法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宏观样态可以描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宪法法律得到有效实施;依法执政水平明显提高;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大幅提升;法治文化繁荣发展、法治社会建设卓有成效;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国际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这一目标设计中,“法治体系”是个关键词。法治体系是法学研究的新概念,也是法治建设的新思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中国法治建设的中心任务应当升级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必然提出的新任务。

法治体系由多个层面叠加构成。第一个层面是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指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体系存在和运行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法律运行体系,通常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环节。在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我们感受深刻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依然突出,法治运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所以,法治体系建设要注重法律运行各个环节的有序性、有效性以及每一环节彼此衔接、相互促进。第三个层面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政党及其有机统一;国家法治、地方法治(区域法治)、行业法治协调发展;国内法治、国际法治、全球法治有效衔接。

法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的法治走向成熟强大的重要标志。从这种意义上说,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三、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

基于对法治中国建设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研究与定位,可将今后一个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概括为四项基本要务、八个工作重点。

四项基本要务,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十八大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核心内容。

科学立法。之所以强调科学立法,是为了突出提高立法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提高立法质量,关键在于:一要尊重和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客观规律,使法律准确适应改革发展稳定需要,积极回应人民期待,更好协调利益关系;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协调性,发挥立法凝聚共识、统一意志、引领公众、推动发展的作用;三要注重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使法律法规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四要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全方位推进立法工作;五要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提高立法效率。

严格执法。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都特别强调严格执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3]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同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松有很大关系。有的政法干警执法随意性大,粗放执法、变通执法、越权执法比较突出,要么有案不立、有罪不究,要么违规立案、越权管辖;有的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等。对违法行为必须严格尺度、依法处理、不能迁就。否则,就会产生“破窗效应”。

公正司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司法从执法中分离出来,将公正司法单独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务,体现出全党对司法的性质和重要性的认识的深化。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司法必须公正。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司法是定分止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司法必须发挥法律本来应该具有的定分止争的功能和终结矛盾纠纷的作用。要做到定分止争,司法必须公正,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不仅难以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甚至可能激化和聚集矛盾。司法还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发挥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作用,司法必须公正、公开、公平,司法机关必须有足够的尊严和权威、有极高的公信力。为此,应当深化司法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廉洁,切实有效地提高司法公信力。

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全民守法,就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原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国家机关、政党(包括执政党),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当前形势下,要引导全体人民通过法律程序来表达诉求、维护权利、解决纷争,决不能让“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蔓延;要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遵循这四项基本要务,应当着力于八个工作重点。

(一)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拥有对国家政权机关和整个社会的领导权。所以,建设法治中国,实现法治中国梦,关键在于党,在于党科学而又有效地依法执政。因此,依法执政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党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确保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行使执政权和领导权;确保党既严格守法又能科学有效地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和司法;提高各级党委及其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尤其应强调的是,通过长期不懈的依法执政实践,把党建设成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党,坚持宪法至上、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执政党,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的执政党,领导、支持和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执政党,实现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活动法治化;在全社会全世界树立法治政党的伟大形象。

(二)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完备有效的法律体系是法治中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制度前提。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应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推行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都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继续完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时制定新的法律,另一方面要及时修改和完善法律。

要加快有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效推进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要积极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新和立法体制创新,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让每一部法律都成为精品之作;坚决克服立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化倾向,防止地方和部门越权立法,避免重复立法、粗糙立法、腐败立法;促进法律体系的部门划分更为合理,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协调性、统一性进一步增强。

(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证宪法法律统一有效实施

确保宪法法律实施,是法治中国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宪法实施保障问题尤为突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所以,要坚持宪法至上,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应加快健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和完善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中心的立法监督制度,维护法制统一。

要运用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标准的引领、保证作用。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应涵盖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律监督等各个领域。

(四)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时间紧迫,法治政府建设必须提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职权法定、行为规范、程序正当、公平公开、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必须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严格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保障法律法规统一正确实施。为切实保证严格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必须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程序规范、权责统一、公正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综合执法;完善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以裁量权为基准,以程序规范为关键,以制约和监督为保障的行政裁量权运行机制。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权利救济、定分止争、制约公权等司法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从司法改革的目标来看,新一轮司法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聚焦三个突出问题:确保司法公正;增强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公信。从上述目标和问题出发,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包括:

第一,推进司法权力运行制度机制创新,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特别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独立。对司法权独立行使造成严重干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司法地方化,二是司法行政化。所以,为了确保司法独立,就须推进以去地方化和行政化为重心的司法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是去地方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去地方化作为司法改革的首要任务,设计通过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案件管辖制度来破解司法地方化。具体举措包括“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1]“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1]等。

其次是去行政化。目前,法院的行政化倾向日趋严重。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按照行政机关“官本位”层级模式定级,法官群体因被划分为不同等级而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院长对副院长、副院长对庭长、庭长对法官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就为法院各级领导影响和干预法官办案留下了制度空间,致使审判庭庭长、分管副院长、甚至院长直接插手合议庭和法官审理案件、干预合议庭和法官裁决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些法院甚至常规化,人情案、关系案由此产生。由于法院领导行政式地干预办案,法官审判的责任心有所下降,审判质量不高。司法行政化不仅表现在一个法院内部,也表现在法院系统内部。上级法院过多地干预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事前干预、审理过程干预、审判之后继续干预,也有扩大的趋势。超越法律规定的各种名堂的“内审”,不仅拖延了审判期限,而且滋生司法腐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行政化绩效考核中的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等指标,也迫使下级法院(法官)不得不经常“请示”上级法院(法官),以避免改判或发回重审。针对司法行政化的弊端和危害,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采取了多项司法去行政化措施。其中包括:“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1]司法去行政化,是为了确保法官独立办案、独立负责地作出裁判,更好地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此外,中央还明确规定建立健全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的登记备案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机制,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凡是涉及法律的信访都应回归司法程序,避免行政化方式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在重视发挥审判委员会、合议庭作为司法民主组织形式积极作用的同时,推进法院内部去行政化改革。在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同时,确保主审法官、合议庭在案件审判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依法独立办案责任制。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真正让主审法官、合议庭在法定程序内行使职权,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第二,推进司法职权配置科学化。自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任务以来,有关司法改革的方案都涉及该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新角度再次关注司法职权配置优化问题。《决定》指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1]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要求形成在党的领导下,在宪法法律的制度框架内,司法机关(含具有部分司法职能的机关,如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之间既互相制约监督又有效协同配合的法治局面。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当以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为要义。在全部司法案件中,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民行诉讼案件约占90% ;在刑事诉讼案件中,人民法院担负着最终定罪量刑、惩恶扬善的职责。所以,从司法权运行规律出发,必须确立以审判权为中心的科学理念,必须树立审判权应有的权威。司法改革不能以牺牲或弱化审判权为代价,不能不适当地压缩审判权的运行空间。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强调“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1],强调“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强调“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1]

第三,推进人权司法保障法治化,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推进司法人权保障法治化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和法治理念出发,把“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重大任务,这在我国司法改革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司法领域,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的侵害,以及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侵害两个方面。《决定》有的放矢地宣告“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1],强调“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存在随意违法违规处置犯罪嫌疑人的财产、赃款赃物并且不随案移送的情形,因此当被告人被宣告无罪时,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却渺无踪影。在一些民事案件中,也有超标的查封和扣押当事人财产,严重影响当事人正常经营和生活的情况。对此,《决定》要求“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1]因此,必须强化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程序正义的司法理念,强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和监督,建立健全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的约束机制。完善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制度。针对这些年严重侵害人权的冤假错案接连发生,中央政法委发布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就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加强防止和纠正错案机制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健全防止错案机制,严格遵守证据裁判原则,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准确把握刑事案件证明标准。二是健全发现错案机制,着力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申诉、控告权,充分发挥律师的辩护作用。三是健全纠正错案机制,明确错案的认定标准和纠错启动主体,完善错案纠正程序。四是建立错案责任追究机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尊重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等诉讼权利,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程序公正原则、审判公开原则和证据裁判原则。2013年,全国法院恪守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原则,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依法宣告825名被告人无罪[6],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同时,应完善以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诉讼费用担保制度、法律援助制度为基础的司法救济体系。优化刑事辩护权的配置,充分保障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诉讼全过程的法律援助。充分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健全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还应加快完善诉讼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诉讼权利。继续推进刑事诉讼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加快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创新行政诉讼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诉权,确保人民群众高效便捷地通过司法途径、在法律范围内实现权利救济、正义伸张、矛盾化解,引导和保障人民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愿。完善科学文明高效便民的诉讼机制。以一审明断是非定分止争、二审案结事了、再审依法纠错为龙头,完善司法为民的诉讼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电话、邮件、信函,公民预约、社区巡回、上门服务特殊人群等受案、立案、申诉多渠道便民利民方式,规范司法救助,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建立健全繁简分流和速裁机制、轻微违法犯罪案件快速处理机制,保障当事人的便利诉讼和权利救济。加快建立宽平台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诉讼引导机制,引导群众形成内心信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习惯。

第四,推进司法职业化,增强司法人员的能力。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司法职业化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提高司法职业化水平,加强司法职业保障,《决定》要求:“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1]同时,“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为此,应完善司法人员职业准入、职业培训、考核晋升、交流轮岗、福利待遇、终身职业保障等制度体系。建立与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法律职务等级挂钩的薪金福利保障、与公务员法衔接的单独的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专业考评管理委员会、惩戒委员会等评价体系,承担司法人员职务晋升、职业禁止、违法惩戒等事务。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探索建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法律学者等法律职业良性流动机制。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围绕破解制约司法能力难题,加快推进司法职业化,建立以法官、检察官为主体,以司法助理官、书记官、司法警察、专业技术人员为辅助,以综合管理服务事务官为保障的三个序列适度分离的现代司法组织体系。

第五,推进司法保障体制机制常态化。最近几年,司法的物质保障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法院在受理案件剧增、办案支出扩大而同时诉讼费用锐减的情况下办案经费紧张,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法院,问题更为突出。为此,建议尽快研究建立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将人民法院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办案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与诉讼费收入彻底脱钩;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保障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和落后地区的城区法院正常运转和法庭建设、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建设。

(六)推进依法治理、依法自治、全民守法,建设法治社会

从宏观样态上说,法治社会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层面:第一,党和政府依法治理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据法定的职权、程序和规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公民依法自由结社,社会主体依法自治。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社会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自主处理本组织、本行业、本单位的内部事务。第三,人人自觉守法。公民、社会团体、政党等依据法律的规定自主行使法定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推进和保障社会自治。一个平等、自由和协商的社会领域是法治国家的根基所在。社会自治为公民及社会组织通过自我协商、平等对话参与社会治理、依法解决社会问题留出了广阔空间。社会依法自治和国家依法治理相结合,构成了法治社会的多元共治体系。

(七)依法规范权力,实现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法治化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依法规范权力、加强权力监督,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应建立健全边界清晰、运转高效、相互协调、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模式,确保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建立严格的权力清单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着力构建党的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覆盖全面、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依法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八)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两个大局,加强国际法治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法治环境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我国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必须确立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两个大局的观念,正确处理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关系。首先,应积极参加国际公共事务的商讨,参与全球治理对话,善于运用法治的话语表达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将中国对国际公共事务的关切明确表达出来,并鲜明地建立和维护国际法治的立场,促进在各个方面和领域形成国际法治的格局。其次,认真研讨并总结中国过去半个多世纪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与实施提出总体性规则,并在恰当的时机使其进入宪法修正案。第三,依据国际社会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和法治原则不断推动中国法治的发展,使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树立法治中国的良好形象,并在促进国际法治的参与过程中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春正步走法治教育片观后感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今晚,经过学长、法官的主题演讲以及互动交流,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鼓励连城一中学子学法爱法的拳拳之心。“法以砥焉,化愚为智。”以良法治理天下,就可化愚为智,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我想,这应当就是他们的举办这次讲坛的初心吧。

罗培新学长“法律让生活更完美”的演讲十分精彩,让我明白在这个依法治国的时代应当怎样培养自我的法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不时会碰到两难的情境,为此我们感到十分困扰:究竟我们是应当守本分,还是尽情分呢?罗培新学长的演讲告诉我答案:我们要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做好法律规定的义务,但我们同样不能抛弃我们的良知,抛弃我们生而为人的道德。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所以,当我们执着于眼前的法律时,我们仍要记得抬头去仰望璀璨的星空。

之后是李万林学长的演讲,他叙述了当初设置“福莲天凯”法律奖学金的初衷。他们期望以教育助学的方式回报母校、回报自我的故乡连城。他们立志要为家乡人们谋福祉,期望连城一中的学子们能拥有更好的条件成长成才,让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有人说,法官是捍卫正义的最终的一道防线,他们守护着公平,维护着正义。而赵琛琛法官和俞硒法官以她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身为一个法官,她们平常表现出来的情态其实与我们心目中的高大上形象略有不一样。他们都有知识上的训练,有价值上的坚守,不会因外界的阻挠而丧失自我的本心。她们这种坚守本心、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尽管他们与我们的交集仅有这短短几个小时,但我相信他们带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永久的。我想,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够做到的便是对法律“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正如伯尔曼所说的,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法律无处不在,法学精深细微,我们唯有树立法治的思想,坚定内心的信仰,我们才不会失去自我,失去自由。

威尔逊曾说:“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如今,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法律无所不在,我们的任务便是将自我培养成一个遵从法律的好公民。

与法律同行,我们能更好地领略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品尝这个世界的千滋百味,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守护明天第四季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录制的《守护明天》第四季首映式在最高检举行。最高检党组书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并致辞。

《守护明天》第四季以“安全”为主线,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司法等方面,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介绍党和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接续举措,节目的立意、内容和水准又有明显提升。相信这期节目播出后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产生更大的影响,进一步擦亮《守护明天》一流未成年人法治节目的品牌。

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和司法保护一个也不能少。

家庭保护是基础,家长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家长真正负起监护教育责任,就可能避免孩子在家里受到伤害或者在外违法犯罪。学校保护很关键,担负着塑造祖国未来的巨大责任,如果学校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既注重培智,又强化育德,就可能预防那些校园性侵、校园欺凌案件。社会保护是支撑,如果社会各方面都树立强烈的未成年人保护理念,严格执行、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就可能不会发生那些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甚至有毒有害食品,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有害信息等违法犯罪案件。

网络保护是重点,网络是包括孩子们都离不开,而一些违法、不健康内容又容易侵害、腐蚀未成年人的重要领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网络管理法规必须落地,网络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惩处,网络有害内容危害未成年人成长的问题综合整治要进一步加强。

司法保护是保障,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同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和司法保护共同发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孩子。检察机关一直注重加强与各方力量的沟通配合,在强化司法办案的同时,努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建设。《守护明天》里谈到的“一号检察建议”、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依法剥夺监护权制度、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事实孤儿救助、亲职教育等工作,就是近年来检察机关会同相关方面共同作出的探索和努力。

新时代以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刚刚结束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这两部法律的修改,为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设、法治落实将提供重要支撑。希望各方切实负起责任来,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定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共同守护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明天。

慎海雄说,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离不开检察机关的关心呵护。正是检察机关长期以来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心关爱和不懈努力,才让青少年儿童有了更加安全、更加幸福的成长环境。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离不开主流媒体的舆论支持。这样一档形式喜闻乐见、观点掷地有声、效果深入人心的节目,一定能能够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总台将继续加强与最高检的联系合作,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法治节目,努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进步。

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童建明出席首映式。最高检第九检察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负责人,节目主创人员、专家学者代表,来自北京市第二中学和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的师生、家长150人,共200余人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领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就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重在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在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做”,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坚定信仰信念、强化政治意识、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更加主动地立足岗位作贡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开展“两学一做”,必须准确把握“两学一做”新导向 一、“两学一做”要以强化理想信念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现越规出界的问题。因此,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学党章、学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要通过“两学一做”活动,把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制度化、常态化,根据不同对象灵活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要求转化实际行动,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示学习效果。 二、“两学一做”要以讲纪律守规矩为导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和党规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任何人,不管官多大、资格多老,都要讲纪律守规矩。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员干部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更谈不上纯洁性和先进性。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明确“红线”、知道不可逾越“底线”,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规,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关头,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纪底线、把好私德关口,树好自已形象,为党员干部队伍增光添彩。 三、“两学一做”要以发挥党员作用为导向。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能笼统要求,要选好主题,选准选好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扎实开展服务活动,使每一个党员都能依托活动载体发挥自身作用,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教育引导每一个党员干部,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自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立足岗位奉献,勇于担当作为,引领群众万众一心扶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智慧、出实力、展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省委把“坚定执着追理想”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专题,是非常切题、非常有针对性的。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文件、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听取专家讲解,使自己再一次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坚定执着追理想”,说来容易做来难,难就难在“坚定”和“执着”四个字。所谓“坚定”,即意志坚强,决不动摇;所谓“执着”,即始终如一,不改初衷。无数革命先辈、先烈正是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想起在八一起义纪念馆看到的一个细节:贺龙同志的入党登记表。就是这张普普通通的表格,记载了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追求理想的艰难历程。早在大革命时期,贺龙同志就渴望加入党组织,但一直未能如愿。八一起义前夕被任命为总指挥时,他仍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对周恩来同志表示:“我下定了决心跟共产党走,党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直到八一起义胜利后部队到达瑞金时,他才实现了多年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同志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时曾回忆说:“人家说我要求入党几百次,那是假的,但十几次总是有的。因为我是军阀,所以入党特别难,党要考验我,始终没有批准我的要求。”即使如此,他依然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可见其追求理想是何等的“坚定”和“执着”!

相比之下,我们该作何感想呢?每一个生活和工作在当今时代的党员干部,都有过写入党申请书、填写入党表格和面对党旗举拳宣誓的庄严时刻。但我们是否做到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顺境逆境,都始终坚守着理想信仰、始终践行着对党作出的庄重承诺?显然,有些人做到了,成为合格党员、优秀公仆;有些人没有做到,忘却了初衷,丢失了本色,甚至成为党的败类。这就警示我们,在我们党长期执政、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自觉做到“坚定”和“执着”,才能让理想之树常青,才能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应有本色。

历史往往在现实中产生回响,先辈先烈的故事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不过这种感动,不应只是感情上、生理上的一时感动,而应固化为思想上、精神上的永久感动。伟大的八一起义时代、井冈山时代和延安时代,我们已经回不去了,但这些伟大时代所铸造的伟大时代精神,却是我们永远不可遗忘、不可疏远的精神家园。套用“常回家看看”那句歌词来说,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常回自己的精神“老家”去看看,去重温那一幕幕悲壮场面、一个个英雄故事,去补回流失的理想之“钙”、追回消散的精神之“魂”,从而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坚定理想信念 努力做到“六个自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警示教育月活动心得体会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院组织干警分别观看了《插翅难逃》、《欲之祸》两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全院检察干警理解了一次生动、深刻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看到这些反面案例,自我在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腐败变质,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最根本的还是内因,就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偏离了正确方向,导致私欲膨胀,背弃了党的宗旨,这使我认识到加强政治领悟、提高素养的重要性。

加强政治领悟,提高素养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途径,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务必防微杜渐,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忧心对待自我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自我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姿态对待自我的一职一责,不给腐败以可乘之机。我觉得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

一是要谋大局,讲政治。检察干警作为党的干部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持续清醒的头脑,带头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跟党走、听党的话,对中央、省委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署要坚决执行,使检察工作始终与党同步、同心、同向。

二是要塑公正,讲奉献。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办案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是检察工作的主要资料和表现形式,是最好的监督载体,是检察机关的立检之本。要忠实履职,提倡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创业精神,提倡永不满足、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检察工作新一轮发展中不甘落后,争先创优。要秉公执法,提倡“爱民、亲民、安民”,坚持严格、公正、执法,将“理性、平和、礼貌、规范”的执法理念、为民执法的宗旨,贯穿到办案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中。

三是要强修养,讲纪律。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人员的立身之本。要做到有德不失德,就务必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清清白白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争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道德高尚、业务娴熟”的检察官。以崇高的追求、高尚的品德、高深的修养,来约束自我、锤炼自我,带动、影响身边的人,进而提高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5172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党委的安排,近期,我在参加省“两会”期间,再一次认真学习了秦光荣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可以说,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外延,但都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成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十七大以来,为了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党以更加鲜明的群众观点,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扎实开展群众工作,从群众中获得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但是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中,面对着执政兴国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发生偏差,脱离、疏远群众,甚至和群众对立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胡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秦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其基础和根本在于做好“四群”工作,意义深远,也至关重要。

我认为,要做好“四群”工作必须注意:

一是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个阶段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必然在社会中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大都是属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从社会内部化解缓解。要解开人民群众心中的结,这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为什么做群众工作要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呢?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信仰、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这种观点和立场,才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自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无私奉献;就会经受住各种环境和风险的考验,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此外,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将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自己坚定了信念,就能够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让群众能够正确对待个体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激发引导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斗志,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

小到一个班组,大到一级政府,如果不能统一思想认识,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就不能明确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在做一件事前,都要进行动员,由领导反复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就是为了引起工作人员的认可与支持,让你全心溶入工作中,获取工作的最佳效果。今天我们做“四群”工作同样如此。群众是通理的,也是讲理的,但任何人对事物的认知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群众来说,法律、发展、改革这些概念,不是画在纸上的饼,而是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要让群众从内心里面明了自己的权利义务,知晓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与我们同心,这就需要我们用合适的方法,正确的引导宣传。

这些年来,虽然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但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却越来越少。这种情形下,很多人获得信息靠道听途说,传来传去的多,不完整的多,甚至是某些个体为自身利益而谣传。谣言传的多了,就会越来越真。我常年在公安基层实战单位工作,公安机关是纪律部队,因此我们安排部署工作时,经常采用电视电话会议,最大限度地将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传达到每一位基层民警,尽量避免级级安排、层层转达,会议传达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实践证明,安排部署工作如果能做到面对面、点对点,其收效一定是比通过会议层层部署、领导级级安排好得多。为此,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拾起传统的一些工作方法,要能够离开位子、低下身子、拉开面子,多到基层,与群众在一起,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传达给他们真实的信息,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三是坚持用真心暖人心。

社会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不同阶层的人必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追求利益过程中,人的本心最容易被利欲熏蒙,有时仅仅只是一丝蝇头小利或是一点小事,都会使人利令智昏,或者诱发社会矛盾,所以佛教里面才会将“贪”称为“三毒之首”。一般情况,群众之间发生的纠纷大多数是因林地、土地及邻里、家庭之间的利益之争,在我们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是鸡毛蒜皮的事,但只要是群众找到了政府部门,找到单位、找到领导的话,其诉求已经不仅仅是利益,往往是需要争一份尊严,争一口气,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件大事,事关尊严的大事。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由于我们面对的群众素质不尽相同,无论群众在反映时显得多么琐碎,还是有理无理,我们都要保持善心,尊重他,用包容的心宽容一切事,像弥勒佛一样,大肚容难容之事,笑脸待天下百姓,把每个群众都当作亲人,耐心听,细致地予以解释,用心待之,用心与之沟通,唤起每个人心里天生具有的那份亲情,用感情换感情,用真心暖人心,世间就一定会少许多纷争,增添许多快乐和友谊。

四是坚决把实事办实、好事做好。

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不尽相同。在这些众多利益中,经济利益最是基本的,但决不是群众的唯一利益。群众不仅要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政治上、精神文化上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部门、单位的特殊利益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地方利益与大局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矛盾日益凸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好本位利益和大局利益,群众的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作风要实,立身要正。我们的群众是实在的,他们只相信眼见的事实,任何虚无飘渺、海市蜃楼式的空中楼阁,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用心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想法,弄懂群众的心思,尽心尽责地为民解忧释惑。特别是为群众办事情不能推,不能拖,更不能骗,即便是一件小事,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扎实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遇到一时办不了的事情,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以感情换感情,争取他们心的谅解,让他们从心中认可和追随你,从而赢得民心的支持,重塑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总之,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存亡,关系国家的兴衰。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就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篇二:四群教育心得体会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凡是社会大变动时期都是容易产生新问题,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比我还提高得更多,我就心里不舒服。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说有多少大的什么事,就是心理失衡,就导致行为失衡。这种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必然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引起新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都属人民内部的矛盾,它不是敌我矛盾,如果是敌我矛盾,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事,而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缓解解什么?解其心中的那个结。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心必须用心平等对待,真诚沟通,求取心的平衡,方能解结,方能让心回到平衡的家,获得安全感。如同一社区中不同的社会利益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且差异很大。这种社会需求,也会引起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和-谐现象,如果不加引导,任其自然发展,其结果也必然影响这个社会的和-谐。因而要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利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性,正确面对社会利益多样化现象,使属于各个阶层的人们相互沟通,找到他们的利益共同点,从而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缓解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现象,达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目的。

二、要在“四群教育”中提高为民服务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展“四群教育”和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大局意识,真正做到“听民呼、了民愿、关民苦、解民忧”,而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决定因素。学习则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法宝。毛主席曾说:“我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年轻干部更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成为学习的实践者,自觉主动的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参与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坚定。深入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桥头堡战略”,在一个新的对外开放和新的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面对更多的分化,更多的利益诱-惑,更高的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需求,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年轻干部一是要坚持学习。即学习党的一系列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经济、社会、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中干,干中积累、提升,从而把握实际,掌握规律,理清思绪,增强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本领。二是要拓宽知识面。从事基层工作,不仅要求我们是某方面的专家,还要是其他领域的杂家,只有广泛涉猎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在处理面对各种复杂事务时才会得心应手。三是要增强组织协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没有综合协调能力,有没有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能不能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等等,这些都关乎着基层的和-谐,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最终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三、要在“四群教育”中树立认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李源潮同志在山东沂蒙老区调研创先争优时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各级干部、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群众打交道,态度和作风决定工作效果。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标尺。更多的时候,基层群众的不满情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利益受损,更多的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正常的诉求渠道,言不畅,则气不顺。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正是我们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群众不满意的时候,就是我们应当反思、需要改进工作的时候。因此,要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的服务群众。

年轻党员干部,是党在城一是要以务实的作风面对群众。“实干兴业,实干成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年轻干部要低下头来,沉下心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做勤劳的耕耘者和实干家,把党对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完整的执行到群众中去,基层工作直接具体,来不得半点虚以委蛇,必须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形象。毛主席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究认真”,群众历来期盼和欢迎认真负责的干部,对组织安排和群众关注的工作,要高度负责的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干工作就是为了群众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义务为群众办事”的奉献精神。不空谈,不作秀、不做假,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要把发展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出实招,干实事,特别是在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时候,更是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要多做群众急需和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要以认真务实、立说立行的处事风格来塑造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三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廉洁是做人的操守和准则,更是党员干部的第二生命。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牢固守住廉洁自律的红线。工作生活中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之,广大年轻党员干部要多往基层跑、多向基层看、多替基层想,在“四群三深入”活动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注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深受群众信任的好干部,在助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区领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05 字

+ 加入清单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乃东县泽当镇郭沙社区第五批驻村工作队,认真按照区、地主要领导就西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批示,强调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扎实深入开展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看齐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修身律己、干事创业各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的生动实践,是巩固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成果的有效载体,是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证。驻村点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突出学习重点。

要认真学习党章,强化党章意识,维护党章权威,自觉把党章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线”,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自觉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驻村实践。

三要选好活动载体。

把握学习教育的特点,把中央的部署要求与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抓在平常、融入经常,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示范,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选准用好学习教育载体,努力体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西藏特点。

四要确保取得实效。

要牢牢抓住做合格党员这一着眼点和落脚点,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自觉践行者;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绝对忠诚,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地维护、拥戴、忠诚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维护祖国统一、开展反分裂斗争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时时用党性原则和纪律规矩来约束规范自己,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修身律己、干事创业各个方面,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廉洁从政、勤于修身、严于治家的表率;进一步勇于担当作为,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努力做到“三有四不怕”,坚守岗位、忘我奉献,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全体驻村党员和居委会“两委”班子一致表示将认真扎实开展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学习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组织开展好全社区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