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国平散文:困惑与坦然推荐三篇

浏览

3104

作文

3

篇1:困惑的梦境散文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到主人公因为睡觉老做梦,而且是特别累的梦,因此而痛苦不堪。记得那个人好像叫Roy。他说,他老是梦见自己做特别累的梦,然后早上起来后特别累,精神不振。其中一个是梦见自己在花园里栽树,一个晚上都在挖坑,浇水,植树,累的满头大汗,却一直栽不好,累得筋疲力尽。还有一次,梦见自己是个船员,在大海上遇到风暴,船舱里进了水,他就和其他船员一起往出舀水,整整弄了一个晚上。起来后感觉自己真忙了一个晚上似的。后来他去看医生,医生给他的建议是:睡觉前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结果,那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在学校的乐队里,为了练习一支曲子,练习了一个晚上,情况没有好转,反倒比原来更严重了。当时,我还替这个人难过,悲哀。他怎么这么可怜啊!

我没想到,自己已经有好久跟他差不多了。我基本能睡着,可是就是质量不高,容易被惊醒,容易做梦,而且是那种很辛苦的梦。

我的梦,有那种跟家人团聚,却有很多是非,纠葛,或者委屈,哭泣不止的;有那种被追逐,没地方躲的,惊慌失措的;也有那种劳动了一个晚上,很辛苦的……就在昨天晚上,刚眯瞪了一会儿,就梦见自己下楼梯一脚踏空了,然后就惊醒了。再次睡着的时候,我梦到自己带了一些钱准备存吧,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在教室里,当着学生的面数,然后很多学生指责我是不是收了他们的钱。我极力辩解,而且很生气。接着,我跟我一个好朋友坐公交,却被一个女孩子跟踪。我找公交卡找不到,找零钱找不到,为了躲她,我们下了车,想找银行把钱存了又到处找不到;又被一群人追踪,包括刚才那个女孩子;到后来很绝望的时候,还是我家人拿的什么木棍还是什么,才把那些人赶跑……起来后觉得好累。

对于这样的梦,我已经习惯了。因为基本上天天都这样,我自己没觉得什么,我家人就帮我分析:为什么我老做这样无助的梦,在梦里老是很弱势的,很可怜的,好象被谁压制,欺负似的。我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也许生活中的我就是这样:胆小,懦弱,怕事,循规蹈矩,患得患失,缺少那种强势的东西。

我记得多年前考教育学,心理学的时候,提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准:与人能正确的交往能力;不自卑;自信……那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以前没有关注过,那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很多年里,可能就属于那种心理不健康的人,只是没有人关注过。在那个我成长的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连肚子吃饱都是奢侈,谁还会关注你是否心理健康?后来工作了,成家了,很多的事情,让自己一直很压抑,包括工作的压力,放弃铁饭碗,出来打工面临的很多压力,缺少锻炼……所有这些,恐怕都是导致自己睡眠不好的原因。

无论如何,好好调整自己,好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道德模范会上表扬的一个人,自己都是重度残疾,连俩腿都没有了,却无私的照顾着一百多孤儿院里的孩子,还38年里不要国家一点工资,跟她比起来,自己这一点点问题根本不足挂齿。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什么过不了的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麻烦,算不了什么。有人开玩笑说:人年龄慢慢大了的时候,都是“爱钱,怕死,没瞌睡。”

现在还好,还有瞌睡,说明我还不是很老。只是质量不高罢了;一旦有朝一日,也许连做梦的幸福都体验不到了呢!我会自己买一些安神补脑的药,调整自己的心情,锻炼身体,相信会好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周国平散文《家》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是什么呢?

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二 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

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 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三 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 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困惑与坦然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我承认我感到困惑,不明白这世界今天是怎么回事,明天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个修车的老头花二十分钟就赚走了我半日薪水,一个月收入等于我一年工资,难怪他唠叨着:"涨价有什么不好?没涨价我吃贴饼子棒面粥,涨了价我吃大鱼大肉。别说西瓜一元五一斤,三元一斤我也照吃!"我骑着车想,这不算什么,当年莫吉里扬尼不也是用他那无价的画稿去向摆小摊的老婆子乞换一块面包,才得免于饿死?

崔健的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位画家朋友对我说:"如今不是凡·高的时代了,生前出不了名的,死后也出不了名,世人早已把你忘记。"现代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复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创造。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已被新的时髦箴言取代:"时间就是金钱!"除了赚钱,人们不知拿时间做什么用。难道现代人有真正赏心悦目的娱乐吗?我常常叹息:旅游业不知败坏了多少风景,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在西方,"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已是一个典型形象。人的肉体曾经与土地血肉相连,技术文明把它们隔离了开来。人的灵魂曾经有神话或宗教作为家园,科学理性把它从中放逐了出来。汽车、电视、旅游和性成为现代西方人的主要消费对象,但这一切并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所以愈是现代性的思想家,其实愈浸透着一股"发思古之幽情"的感伤。他们或向往古希腊的审美国度,或怀念中世纪的牧歌生涯,或羡慕东方式的宗法情趣。透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听到同样的呼声--对性灵生活的呼唤。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理直气壮,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鉴于前者,仁人志士戮力于改革、开放和振兴之举;面对后者,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文明与野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积弊时弊并存,近忧远虑交集。此时此刻,治国者固然身临千钧一发的险关,运思者何尝不是肩负莫衷一是的难题?

也许,为了文明征服野蛮,性灵只好承受技术的压抑。为了金钱战胜权力,精神只好经历市场的沉沦。怕只怕文明与野蛮握手言欢,金钱与权力狼狈为奸,那才真正是民族的灾难。物质上的贫富悬殊已经有目共睹,精神上何尝不也发生着两极分化?好在一个人只要耐得贫困,自甘寂寞,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块家园,不致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认清贫困和寂寞乃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倒也生出了一些坦然

1988?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