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家公祭日演讲稿合集20篇

浏览

6115

作文

61

篇1:国家公祭日有感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在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我们30万同胞惨遭杀戮。

2014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看完公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为我们全民族共同实现强国梦尽自己一份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12·13国家公祭日国旗下演讲稿作文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立志成才》!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77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用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刺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

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但我们还痛心的发现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能够看到少数麻木不仁的同学,整天没有奋斗目标,没有上进心,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不懂得孝敬父母,甚至整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我要问这些同学,你们这样混迹下去,对得起含辛茹苦,翘首盼望你成人成才的父母和老师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对得起中国少年这四个字吗?你们能撑起中国的脊梁吗?

“中国梦,我的梦”,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实现自我梦想,共筑中国梦。作为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就要从做好学生这个根本出发,“明志笃学”珍惜每一天,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坚持奋斗。我们要自觉遵守“八礼四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以优异的成绩向30万死难者保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作为中国当代青年学生,我行,我们行!

愿死难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茁壮成长!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家公祭日作文--南京大屠杀成国殇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演讲时引用了一句名言: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而在灵魂上生病的人,几乎无药可救,只有死路一条。《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疾在骨髓就如同灵魂上生病。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要警示世人:千万别在灵魂上生病!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全世界人民也不会忘记,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南京大屠杀中的惨绝人寰,爱好和平的人们记忆犹新、永生难忘。

历史记载: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残忍地进行杀人比赛——两人从无锡的横林镇,杀到常州的火车站、镇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个杀了106人,另一个杀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于是两人以杀150人为新的比赛目标……

听到这样的故事,回忆惨痛的历史,每个人都会强烈谴责侵略者对人权野蛮的践踏。

国家档案局公布的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中,有几位普通人面对大屠杀的表现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

南京一家照相馆的小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拷贝日军军官送来冲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庙当中,辗转同学吴旋之手,终于保存到抗战胜利,成为南京军事法庭审判的一号证据;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为难民撑起千疮百孔的“保护伞”,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含泪记录侵略者暴行,挣扎写下心路历程,成为中国版“安妮日记”……

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

关于国家公祭日的资料

12·13国家公祭日国旗下讲话——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作文

国家公祭日的感受作文

这些珍贵资料片,记录了中华民族心灵上永远的创伤,更让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无可辩驳。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然而,确有人得了健忘症,确有人的灵魂已经生病: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在遇难者“30万”这一数字上大做文章,以此为突破口否认南京大屠杀;又如,日本篡改教科书,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

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绝不容许否认历史和任意篡改!

《人民日报》今天(12月12日)刊发的《重温历史记忆,不忘砥砺前行》一文指出:

国家公祭,意味着公祭活动将从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到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世界记忆。把家殇、城殇变为国殇,就是为了表明中国人民牢记侵略战争曾经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忘却苦难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确实如此,国家公祭日警示世人别在灵魂上生病,已经生病的必须赶紧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一条黑路走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1213国家公祭日

全文共 1681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开始了持续40余天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人遭到杀害。这一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南京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

自1996年起,每年12月13日,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都会组织南京全市试鸣防空警报,以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增强南京市民的国防观念以及防空意识。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办公祭及纪念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乃至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遭到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所有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战争罪行。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3日上午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将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984年深秋,53岁的齐康来到位于南京江东门地区的工地,此时的他,已经接到任务: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图①)构思设计方案。秋风秋雨中,眼望着奠基碑旁挖出的堆堆白骨,悲怆之情油然而生,“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那场惨绝人寰的劫难!”

“1937年,我6岁,留守金陵大学管理校产的父亲在大屠杀中险遭杀害,我则跟随姨妈到浙江天台避难,亲历了日军的轰炸。年龄虽幼,但国亡家破、颠沛流离之痛,从此深深记在了心头……”在低沉的叙述中,白发苍苍的齐康先生回头凝望书架正中一个镜框中的老人,那是先生的姨妈,清癯的面容、凝重的眼神。

“生与死”,是齐康在设计纪念馆方案时要表现的主题,集中体现在墓地广场“场”的营造:满眼鹅卵石,几株枯树、寸草不生,充满一种毫无生命气息的苍凉之感,象征着“死亡”;鹅卵石边,绿草如茵、生机盎然,象征着“生命”。“建筑是直观的,但建筑可以用环境、氛围来隐喻和比兴,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齐康说。

在墓地广场乱石中,有一尊悲伤的母亲塑像,母亲头发散乱,四顾张望。“我设计这座母亲像,是要表现劫后的母亲在寻找亲人,可亲人已经不在了。这是发生在那个时期活生生的事实、悲惨的现实,后人永远也不能遗忘!”

纪念馆所在地北高南低,齐康顺应地势设计,在向西南的土地上进行构思,“生”与“死”即在此表现。纪念广场不远,是日军大屠杀中“万人坑”遗址,被辟为遇难者遗骨陈列室。整个纪念馆一期,以残损的墙壁围合:入口处的墙上,用中、英、日三种文字雕刻着“遇难者300000”字样;通向遗骨陈列室路上,有一段长数十米的遇难者浮雕墙,表现遇难者被侵略者虐杀的情景。

上世纪90年代,齐康先生继续设计了纪念馆二期方案,重点包括“古城的灾难”大型雕塑、残破的城门、十字形标志碑、遇难者名单墙等。在二期设计中,齐康力图用最简洁的建筑语言和雕塑体现造型意义,为此他选用了体块错位的手法:一颗怒目圆睁的死难者头颅、一只被活埋者挣扎的手、一截侵略者屠杀时砍断的军刀,一段弹痕累累的残破城墙……“历史事实是最珍贵的,建筑的语言再丰富,也无法表述得尽。”齐康表示。

矗立在纪念馆南端的巨型十字形标志碑,当年曾几易其稿,最终设计方案是一个有着南京大屠杀历史元素的大十字架,上端刻着一排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即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六周时间。标志碑向北,是一尊巨大的和平大钟,钟架的设计一气呵成,名为“倒下的300000人”:三根黑色的三棱柱代表“3”,上部用五个褐红色的圆圈代表5个“0”,中间悬挂大钟的梁设计成一个倒下的“人”字形,寓意南京大屠杀“倒下的300000人敲响的和平大钟”。

“为大屠杀遇难者进行国家公祭,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牢记这段沉痛的历史,更好建设我们的国家。”齐康先生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国家公祭日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地点,就是南京_纪念馆,一个有着特别纪念意义的地方。78年前的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_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

这场震惊中外的_,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正经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_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_,甚至称南京_是“伪造的谎言”。

南京_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开放,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然而,据称今天的日本教科书,很少有把日本的这段真实历史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令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喻。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_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_”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_;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_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祥和、美满、幸福,愿我们能永远远离灾难与不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祭是对于逝者表达致敬哀悼的仪式。国家公祭就是国家设祭,向逝者郑重表达致敬致哀的庄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标志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三十多万同胞,从此获得国家给予的最高规格的公祭,预示着这段锥心痛史将成为中华民族绵久的心灵刻度。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先是为了铭记暴日侵华的罪恶历史。日本乃中国近邻,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先承中国文化启蒙,完成封建化;进入近代,脱亚入欧,学习西方,早于中国完成工业化,获得优于中国的综合国力,但是国家却步入军国主义道路()。受其邪恶本质的驱使,不仅没有利用先发优势造福人类,反而危害世界,蹂躏亚洲,侵略中国。铁蹄所到,兽性毕露,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南京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人神共愤,尽管如此,也不过是其无边罪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民族的历史必须被民族记忆。南京大屠杀更不应该随着历史时空的变迁而淡出历史。往事已矣,必须铭记,铭记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前事不忘乃为后事之师。忘却历史,意味背叛,轻淡罪恶,易蹈覆辙,企图掩盖历史罪恶,决不是对历史价值的无知,而是巨奸大恶心怀叵测文章国家公祭日有感--铭记痛史,复兴中华。南京大屠杀的制造国,现在处心积虑地淡化乃至否定这桩人类历史中的滔天大罪,其别有用心恰恰警示我们一定要勿忘痛史。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也是为了更好地认清中日关系的政治现实。历史与现实本来就有天然联系。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我中华民族特有的厚德仁爱精神,着眼中日长远友好大局,体恤日本人民,厚待日本战俘,主动放弃国家赔偿,减轻日本战后负担,助益日本战后恢复与发展。只因冷战之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责并未得到彻底清算

,终致孽种暗藏,祸根深植,以滴水穿石之韧功,由点及面,由微至著,由暗到明。

反映在日本现实国家政治活动中,多有政府要员,罔顾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公开拜神祭鬼,为战争罪犯招魂;修改教材,美化侵略历史,直至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试图掩恶匿罪以欺世,重温军国残梦,伺机东山再起;近年来,日本右翼政权竟借“购岛”之名,搅乱东海,播云布雨,兴风作浪,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突破战后体制,美其名曰“做正常国家”,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南京大屠杀罪孽深重,事实清楚,史册铭刻,国际公认,岂容随意作践,任意否定!现在,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提高公祭规格,使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缅怀罹难同胞,铭记惨痛历史,弘扬正义,坚守底线,捍卫和平,警示当下,启迪未来,彰显国家意志,展现民族决心,其意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更是激励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想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辉煌,历经五千年而绵延不绝;道德厚重,怀仁行义,远者慕名而近者信服;疆域辽阔,物产饶丰,国家富强而人民殷实;地灵人杰,英才辈出,国治邦安而自立世界民族之林。惜近代伊始,国势衰败,列强屡犯,横遭暴掠,直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寇悍然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空前危急。面对锦绣河山支离破碎,生灵涂炭哀鸿遍地,硝烟密布日月无辉,民族之耻刻骨铭心,国家之恨如箭穿胸,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以空前的民族牺牲决死抵抗,精英先进前赴后继,慷慨悲壮义薄云天,壮烈志士实难尽书,艰苦卓绝世所罕见,终于获得民族独立,国家新生。

及至今日,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即将成真,国家现代化仅欠临门一脚;当此之时,国家公祭,缅怀遇难同胞,我们要深刻汲取忘战必危,落后挨打、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将国家之耻民族之恨化为强国动力,以临渊履薄之心,怀卧薪尝胆之志,万众团结,众志成城,脚踏实地,竭力奋斗,既以复兴中华民族为职志,更以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果惠及世界,贡献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哀哉,死难同胞!

壮哉,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国家公祭日作文--国家公祭日,是铭记更是警醒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设立公祭日,祭奠死难者、敦促民众不忘历史,是国际上的惯常做法。比如联合国2005年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等,这些纪念日不仅是对逝者的安慰,也是对生者的警醒,更有着让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后人反思历史、铭记历史、尊重生命、珍视和平的深刻寓意。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淡忘了这段惨痛的民族历史,在国内,曾经的惨痛历史越来越被各种轻松的演绎所替代;而在国外,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各种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清华战争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些现象都在警示着我们保护历史铁证、还原历史真相、教育本国国民、铭记历史苦难的重要和紧迫。

虽然现在每年南京市民都会自发举行悼念活动,但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南京人民的惨痛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应当永远铭记的国家历史,是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浓重一笔。设立公祭日,就是要通过全民纪念的形式,让全体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保持对历史苦难的痛感,从而时时警醒,倍加珍视当前得来不易的和平。

公祭日活动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吸引着众多海外华人的关注和参与。相信随着全国各地的公祭活动和海外华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必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对同胞死难者的缅怀,对民族历史的铭记,对和平发展的珍视,对民族富强的期盼。

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不仅为了告慰死者,更是为了激励生者;不仅为了铭记战争、更是为了珍视和平;不仅为了牢记历史,更是为了警醒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作文——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

全文共 16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年初以专门决定形式设立的,从而为国家公祭日提供了国家法律 的确认和保障。此次设立国家公祭日,来自民间的长期呼吁、政协的连续提案、中日关系的曲折反复以及国家重建历史与政治认同的明确意向。

今年的12月13日作为国家首个公祭日,其系列祭奠活动更是凸显出国家重建历史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政治意识与政治意志。此次关于公祭的国家实践,将南京大屠杀祭奠活动从民间与地方政府层次提升至国家层次,对于塑造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具有积极意义。

国家公祭日是二战后各国反思和转化战争遗产的普遍国家实践,已构成国际惯例。公祭形式上,各国政要及民众开展大规模的集体敬献花圈、公开演讲等活动,在 共同仪式中强化“想象共同体”(民族)的命运意象和实在性。我国关于二战的历史纪念活动,以南京大屠杀为例,长期处于民间和地方层次,比如南京市的纪念活 动从1994年开始坚持了二十年,但由于缺乏国家公祭的法律安排,在规模与影响力上颇有不足。与之对照的是,作为侵略国与战败国的日本,每年在国内以原子 弹事件展开战争祭奠。

现代的国家认同已发展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民族文化层面,以历史命运共同体和民族主义精神为内核;二是政治法律层 面,以宪法与公民权利为内核。各国基于民族国家利益与历史理性,均交叠运用这两种层次不断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团结。如此,则今年12月的首个 宪法日和国家公祭日,当可共同作为国家认同建构现代化的新思维与新进路。

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具体活动形式,各国具有大致相近的实践与安 排,比如国家领导人敬献花圈并发表演讲,群众自发集会开展纪念活动。南京市将继续以往的“集体默哀一分钟”的安排,但国家层面的祭奠活动显然会因为公祭日 的国家化而升格,形成公祭日新的祭奠传统。同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沟通交往特征,网络公祭亦成为国家公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同主题的国家公祭只是国家的一种特别倡议行为,对历史的纪念与承受仍应寄托于民间层次和日常实践。近年来围绕抗战史的民间纪念活动有所进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国家战争公祭的素材、土壤和民意基础,较为突出的是四川“建川博物馆”中的抗战史主题馆。

实际上,以抗战为主题的国家纪念活动历来受到中日关系变迁的影响。在此次公祭日之前,国家与民间对抗战史与抗战影视生产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一直颇为强劲。 中日关系在友好主题与历史反思主题之间存在较大张力,近年来更是因为钓鱼岛事件和日本政治右翼化引发两国关系紧张,从而在背景与动力上助推了国内抗战叙事 的强化以及公祭活动的国家化。日本的战争公祭,除了原子弹主题外,靖国神社参拜亦是年度化重镇。此次国家公祭,当可视为对日本历史态度及战争公祭行为的回 击。

不过,此次公祭的意义除了既有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历史认同之外,还应该有超出事件本身的宏阔意义。战争公祭在国际关系意义上表 现为一种民族主义对抗,这作为外交斗争和政治博弈的对等手段是必要的,而在内政意义上亦可起到强化爱国主义的政治认同效果。这些正面精神有其效度,亦有其 限度,不可漠视,亦不可失当。

在中国和平崛起与依宪治国的当代,国际层面仍奉行和平与发展主题,内政层面则应坚持依法治国和有序民主的 基调,赋予整体国家精神以一种必要的结构均衡感、宽和威严气质和现代价值取向。同时,着眼东亚和平建构大局,中日和解仍然是两国乃至于东亚和世界和平发展 的规范愿景,是中国承担负责任大国角色和真正崛起的地缘政治基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负责的最好方式就是对当下国家与人民的自 由和幸福负责。国家公祭被编织进历史与现实、外交与内政、民族与个体、国家与社会、区域与世界的复杂关系和张力之中,其意义纷繁,价值流变,激情与悲情互 生。然个中不变者,乃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苦难奋斗精神,亦有矢志和平与追求历史正义的正当意志,更有内修文德法度、外协近邻万邦的复兴之志。如此,则亡 灵可慰,外敌可遏,和平可期,大国气象可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国家公祭日的作文:迟到的“公祭日”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回。77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烈的悲剧之一。

77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民族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77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公祭日,让我们学会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正视、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77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公祭日,也让每个普通中国人找到带着历史感的活法。它让史书上的文字变得意象丰沛,让每个人的生活获得了历史的重量,也让一个民族的几代人之间,有了心传和默契。正是在这个低头默哀的瞬间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异,仅仅成为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个。

有象征意义的是,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抗战纪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周年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参加了纪念活动。此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仪式。领导人参与国家公祭,是国际惯例,也是规格和意义的象征,更与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互相呼应,表达了整个社会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12月13日,为同胞默哀,为中华祈福,在灾难的创伤中培育人道态度与和平精神,在屈辱的历史中学会自立自强。今天,我们这样缅怀历史,正是要历练出迎接美好未来的气度与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中考作文素材:设立国家公祭日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中国的国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从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我国将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这次国家公祭的对象,除了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还有在日本近代形成帝国主义后,所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期间遭到杀戮的死难者,包括1874年日本武力侵台造成的死难者、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旅顺大屠杀中的死难者、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镇压和杀害许多义和团员、1904年日俄战争中的中国死难者、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的中国死难者以及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后的中国死难者。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7年来,已经多次对这段历史进行固化,而这次设立公祭日是第三次固化。”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第一次固化始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判决。第二次固化是“建馆立碑编史”,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中山码头等一批集体屠杀或丛葬地遗址建立了遇难同胞纪念碑,编辑并公开出版了一批史料书籍等。今年起,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是第三次固化,有力反击了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和加害史实的言行。

因为多年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昨天获得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特别贡献奖”。经盛鸿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隔了20年,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已过去69年,虽然有局部冲突和战争,但世界整体处于和平状态。说明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战胜国,制定的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符合人类发展规律。日本作为战败国,制定了和平宪法。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甘心军国主义失败,逆历史潮流而动,先是修改教科书,后是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否认“慰安妇”历史,完全是颠倒黑白。

经盛鸿说,30多年研究中,有些事让他印象深刻。一次应日本民间友好人士邀请,他去东京作报告,报告厅里聚集着爱好和平的日本人士,外面是日本警察维持秩序,再外面就是日本右翼分子,开着卡车、架着高音喇叭,气焰十分嚣张。还有一次是调查南京保卫战,中日武器装备悬殊令人震惊,日本兵每月训练子弹200发,因此枪打得准。而中国军队士兵只有10发子弹,有的人没有枪,只有大刀。日本当时能造航空母舰、造飞机,侵华日军飞机有2000多架,中国只有200多架,还都是从西方买来的,打一架少一架,“在抗日战争中,每打死一个日本兵,中国军人要付出6—8个人死亡的代价,我们是拿生命去拼。举行国家公祭日,核心就是要维护这段真实的历史,教育广大青少年不忘国耻,建设强大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作素材: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值此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安倍政权的仇华倾向日益显著之际,由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当其时。

自安倍政权上台后,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的中日争执不断升级,从而导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安倍政权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发表了一系列“中国威胁论”,在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展开攻势,大幅度增加防务费用,并且发表一系列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言论,说什么“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今年2月3日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演讲中声称,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一时间,各种各样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甚嚣尘上。

每当从日本传来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时,我国外交部都会及时予以回应,但对方往往不予理会;近几年的12月13日,南京各界都会集中在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前举行公祭,但因为是地方性纪念行为,其影响尚不能跨越国界。现在,全国人大将12月13日这天法定为国家公祭日,到时,国家领导人将与全国各地民众一道公祭死难者,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死难同胞,同时正告日本当局,企图借否认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伎俩注定落空,其影响必将波及国内外。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堪比世界各地设立的二战纪念日和公祭日,包括联合国2005年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这些纪念日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后人不忘历史,敬畏生命,珍视和平。

我们早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了,这不仅是为了回击日本当局的需要,也是为了教育本国公民的需要。由于某种原因,自1949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名词极少被各方面提起,说起南京和大屠杀,只知道雨花台,不知有南京大屠杀。及至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书的刺激下,中国学者才想到“要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然后,才有1985年建成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馆馆长朱成山曾感慨:“没有日本否定历史,还没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人常以“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名言告诫自己,要正视历史,但如果我们自身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斥责别人健忘或有意抹杀历史呢?

现在,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其设立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永远记得30多万死难同胞,也表明我们冲破了观念的束缚,具有了还原抗战历史真相的勇气和胸怀,彰显了前所未有的开明、大度和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家公祭日——不能忘却的纪念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个决定令全体中国人为之动容,更令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将南京大屠杀这起人类历史上最灭绝人性、最惨无人道的侵略者的暴行的发生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事实上早已是中国人的心中所盼,更是在这场人类浩劫中幸存者的和遇难者的后代的夙愿。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时至如今首次被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期间竟长达77年,这份异常漫长的等待换来的并不是当初侵略者后代的任何忏悔、认罪和世界范围的普遍同情、理解。

今天的中国人甚或是全世界的朋友可能都无法想象,77年前的二战史中居然还隐藏着如此一段令人极端痛苦不堪回忆的巨大伤痛,这是将以对外侵略扩张为国家、民族生存之道和根本战略的日本给中华民族身上留下的一道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如若不是如今国家日益强大、民族复兴日益临近、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非凡胆略,恐怕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将在日本政客的狡辩和西方政治势力的偏袒、纵容和包庇中被刻意隐瞒、美化甚至销毁。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不能忘却纪念,纪念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无辜群众和手无寸铁、已然放弃抵抗的军人,以国家名义祭奠,让逝者安息;纪念是为了警示国人勿忘这段中华民族最悲惨岁月最耻辱遭遇的历史,没有国家强盛,就不可有民族、个人的安定可言,家国命运时刻紧密相连;纪念是为了时刻警醒国人,警钟长鸣,如此灭顶之灾般的惨痛教训怎能再经历一次?要以兹为训教育全体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须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发奋图强。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因为这份纪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大深重的悲痛,铭刻着中华民族最刻骨铭心的耻辱。以国家名义公祭不但是让逝者安息,让全体中国人铭记耻辱,也是在向全世界呐喊,请不要刻意忽视这段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史真相须得到还原、尊重、保护,任何歪曲、美化南京大屠杀罪行的言行都是泯灭有类良知的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了解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振兴国家》!

2014年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历史记忆,避免忘却与麻木,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都无法忘记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一天就是南京大屠杀那一天!在那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谁也无法精确地估计。

七十多年过去了,国耻就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然而,时至今日,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说声对不起。也在我们这些少年人心灵里灌注了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中国,我们古老的中国,生我养我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却遭到欺凌宰割,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挣断身上的屈辱锁链,铁骨铮铮地站起来啊!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有人会说,它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干吗还要“勿忘”呢?这是因为,忘记“耻辱”虽然可以减少伤感,但是记住“耻辱”就是记住祖国的历史创伤,能激起更强烈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记住中华民族的祖先为祖国所做出的牺牲,更能增强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感。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最后,让我们大家都参与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中来,勿忘国耻,振兴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将以各种形式缅怀84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一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下,早已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无论哪个年代、不论是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侵华日军一手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我们不能忘记,在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我们更不能忘记,在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英勇牺牲。今天我们铭记历史,就是要让这些民族共同记忆代代相传,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当然,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除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外,今天“世界和平法会”、“烛光祭”等活动同步开展。自从11月下旬开始,南京陆续开展了“紫金草”和平行动、“和平许愿墙”签名活动、“和平颂”音乐诗会和“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等活动。和平的主题更加凸显,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历史启示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战争阴霾挥之不去,零和博弈让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铭记历史,也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近代中国走过了一段苦难辉煌的历史,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从大的历史脉络和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把握当下发展取得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斗志和英雄气概一脉相承。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告别了落后挨打的历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对和平的企望。钟声更催人奋进,鼓舞着中华儿女圆梦复兴的雄心壮志。以此为契机,吹响冲锋号角,不断前行,我们定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以更优异的发展成绩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第二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特主办“让记忆照亮未来”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现面向海内外公开征稿启事如下: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南京艺术学院

二、大赛主题

让记忆照亮未来

三、征稿范围

1、围绕“记忆”主题,以对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江苏其它地区暴行发生地(丛葬地、慰安所等)相关事件的追忆,对幸存者、慰安妇、抗战老兵等的追访,对参观纪念场馆、抗战历史遗迹、遗址等经历故事为蓝本创作的作品;

2、围绕“和平”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历史的、现实的角度,身边的场景、平凡人的故事等切入点)反映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激励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奋斗的作品;

3、围绕“梦想”主题,结合身边事、身边人,在回望历史、穿越家国风云的同时,更好地展望未来、振奋前行,诠释“我的中国梦”的作品;

4、围绕“青春”主题,展现年轻人勿忘国耻、奋发有为、圆梦中华,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的作品。

四、征集时间

2015年10月14日-11月24日。

五、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分为纪录片(10分钟以内)、剧情片(10分钟以内)、宣传片(3分钟以内)三种,每件作品均需提交MP4、MOV、AVI或VOB、MPEG等常用视频格式(不压缩,像素比例为高清1920×1080)和FLV格式(FLV格式视频大小不要超过200兆)两种,同时配以中文字幕,包括片头、片尾、字幕。

2、制作要求:15秒黑场(含标版),标版和光盘标签请注明:制作单位(制作人)、参赛类别、节目名称、时长,报送作品应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画面清晰,音效清楚。

3、大赛分设业余组(各大高校、社会人士参加)和专业组(省市专业电视台参加),同一作者可以提交不同类别的作品,报送时需标注作品类别。

六、参赛方式

1、邮寄报送

参赛者请登陆大赛官方网站(http://gjgj2015.longhoo.net),下载申报表(复印有效),申报表需由主创人员亲笔签名确认;剪辑完成的作品光盘或U盘1份,封面请注明作品名称;将以上资料邮寄大赛组委会,封面注明“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字样。

邮寄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视觉传媒中心8楼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组委会 邮编:210092

2、网络报送

(1)登录大赛官方网页(http://gjgj2015.longhoo.net),下载并填写大赛报名表,填写完毕后,和参赛作品一起打包发送至电子邮箱:vijs_xhby@163.com。

3、直接送达

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369号(地铁2号线、10号线元通站2号出口向南400米)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一号楼8楼视觉传媒中心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组委会,联系电话:025-58680860 58680861。

七、奖项设置

对专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设置如下奖项:

评委会大奖1名,奖金5万元(个税自理);

一等奖若干,每名奖金2万元(个税自理);

二等奖若干,每名奖金1万元(个税自理);

三等奖若干,每名奖金5000元(个税自理);

最佳社会反响奖1名,奖金5000元(个税自理);

优秀奖、最佳组织奖和最佳传播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八、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请自留备份。

2、所有参赛作品均需原创,且原创人拥有本片的版权,大赛指导单位和主办单位享有播放权和改编权。

3、大赛揭晓后,主办方将以电话方式通知获奖作者,如因参赛者提供错误信息导致无法联系的情况,视为作者自动放弃奖项。

4、凡提交作品的参赛者,均视为接受上述各项条款,大赛组委会保留对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观后感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84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用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刺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

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但我们还痛心的发现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能够看到少数麻木不仁的同学,整天没有奋斗目标,没有上进心,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不懂得孝敬父母,甚至整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我要问这些同学,你们这样混迹下去,对得起含辛茹苦,翘首盼望你成人成才的父母和老师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对得起中国少年这四个字吗?你们能撑起中国的脊梁吗?

“中国梦,我的梦”,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实现自我梦想,共筑中国梦。作为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就要从做好学生这个根本出发,“明志笃学”珍惜每一天,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坚持奋斗。我们要自觉遵守“八礼四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以优异的成绩向30万死难者保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作为中国当代青年学生,我行,我们行!

愿死难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中国家公祭日后给全校同学的一封信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同学

16年前,我曾亲历过这样难忘的一课——

那是1998年的12月13日,当时我正参加江苏教育学院的中文本科函授学习,上午10时,南京城内防空警报、火车、轮船汽笛同时响起。当我们这些从未经历此情此境的“非南京人”讶异之际,正在讲解唐代散文的年近七旬的丰家骅教授停止授课,神色凝重地对我们说:“听见没?这是当年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罹难的30万亡灵的哀号!记住这阵阵汽笛声!记住中华民族遭灾受难的过去!记住你们所肩负的使命!”

16年过去了,每年12月13日,我总会想起那汽笛声,记起丰先生那凝重的表情,忆起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哽咽的语调。

如今,每年的12月13日已成为法定的“国家公祭日”。在这一天,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在南京大屠杀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国家公祭日”!

这一天,钟山凝眉,扬子含泪。

这一天,华夏共祭,举国同悲。

这一天,阵阵汽笛告诫全世界的中华儿女“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尸横遍野的屈辱和生灵涂炭的国殇,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然而,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了吗?

九年前,我曾带领一批学生去英国游学。某日,在曼彻斯特某餐厅偶遇一批与我所带学生同龄的日本学生,他们用餐时安安静静,用餐毕餐桌上干干净净;而我所带的学生呢,用餐时旁若无人地吵嚷,用餐毕桌上狼籍一片。在曼彻斯特大教堂,那些日本学生无一不凝神屏气地听着导游的讲解,而我所带的学生呢,虽然导游一再提醒教堂里不能高声说话,但还不时地有他们的尖叫喧哗。有位随队老师叹道:我们的学生哪是来游学啊!简直是玩遍英国,吃遍英国,吵遍英国!丢脸啊!

1994年10月2日,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开幕式结束,六万人退场,会场上竟没有一张纸片。当时,美国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人!”20年后的今天,即使是在最讲文明讲清净的中国中小学校园,花丛树间,甚至大道球场,纸片不是依旧屡屡可见?

作为中国的教师,我绝无故意贬低中国学生之意,但是在许多的事实面前,我又不能不愧赧于中国学生的某些表现。我常常想,懂得某个道理,不是用嘴说说,而是要真真切切地付诸行动的。

几年前,曾读到的一篇文章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有《搞垮中国的十戒》,其中第三条这样说:“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包括现代品牌迷信)。”如果这材料是真的,那么,我们中少数人衷情于玄幻而不能自拔,沉迷于游乐而甘愿堕落,又是怎样的行为呢?

虽知“落后就要挨打”之理,而无不甘落后而奋发有为之行。个人也好,集体也罢,你只有挨打的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亲爱的同学,今天的你们或许还真只能算是“匹夫”,但即便如此,你们也肩负着“天下兴亡”之责。是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们,完全有理由哼着《小苹果》,唱着《我也呸》,但请你们别忘记那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她是这样唱的——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让我们牢记中华民族曾经受过的屈辱,牢记12月13日这一天响彻金陵城的阵阵汽笛。

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12月13日,同学们知道历史上的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事吗? 1937年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那是怎么样的景象?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

30万呵!3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科学这样告诉我: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大约为4800毫升。30万人的血液,应该约有1500吨!如果用10吨的车装运这些血,则需要150辆车。150辆车组成的车队,可谓浩浩荡荡,见首不见尾。

科学还这样告诉我: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所发出的声音为15000HZ。30万人若同时发出绝命的怒嚎,则产生的巨大震撼力超过八级地震,能将20层高的摩天大楼推倒„„

我们苦难的30万同胞,当年就是这样被一群野蛮的异国侵略者断头割喉、百般躏蹂甚至首体分离而亡„„这是多么悲惨而残暴的一幕!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这也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一场大悲剧!

日军在南京实施大屠杀到今天,已经整整77年。

77年后的2014年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一项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开始在南京大屠杀之日,确立为“国家公祭日”。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同时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唤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中考作文素材: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和影响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到场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以上,多则10多万人。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的影响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国家公祭日,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超越了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超越了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_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和平繁荣。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了,经济加速了空前未有的发展,生活也渐渐好了。可曾经日军对人们精神的践踏却永远遗留幸存者的内心。

_多年过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荣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世界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_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学习了温书林作者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当年这篇课文也有力的回击过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之史料,今天,我面对昔日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军,不,不是!面对的是日本鬼子是人兽。学习南京大屠杀,说实话,给了我对日本,日本全国有了一种更深的仇恨。解析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作者一个又一个铁证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对那一长串令人发指的数字说明,被人兽不如的践踏过的幸存者,特莉萨英格尔小姐的真实记载英文日记,有良知的日本二战战犯的自己的真实述说和日本随军记者的真实存在的报道与不可否认的照片,险逃恶魔屠杀的国民党战俘的真实回忆。面对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课铃响了,老师去了,教室又开始热闹了,而我却依旧在回忆回想那一段停流于岁月当中的历史,那种愤怒,那种感受,那种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别人所能感觉的,正如作者所说“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那一段短短的下课,我回顾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脑海之中对日本所了解的历史。回想到了最初,据说,秦朝时期,秦国2000多人乘船横渡来到生活生存。回想到,唐朝时期,唐朝当时世界超级帝国也并没有嫌弃当时日本这一小国,帮忙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帮忙他们改善国内生活水平。回想到,南京大屠杀,历史性转折,日本人既恩将仇报,养狗咬主人,看着中国渐渐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脱落水。回想到现在,日本依旧不正确面对历史,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钓鱼岛。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同时,中国人反对战争暴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百姓生命的非正义行为。中国人现在不是打不起战争,更不想去制造什么东京大屠杀。中国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做为21世纪的青少年们,就让我们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为和平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吧!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别在意自己力量之渺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