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手抄报资料及图片:点彩灯来历(实用20篇)

导语:元宵节前夕,我、表哥、表姐、弟弟和妈妈去猜灯谜,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也让我们学到了一些猜谜的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猜灯谜日记,请大家认真阅读!

浏览

2820

作文

1000

以元宵节快乐话题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春节,有吃月饼赏月亮的中秋节,还有登高吃花糕的重阳节……可我最喜欢的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吃汤圆的元宵节。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there are the Spring Festival of the New Years Eve, there are Mid -Autumn Festival to eat moon cakes to enjoy the moon, and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for climbing flower cakes ...… But my favorite is the family reunion, eating dumplings for the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家乡每年都有很多习俗,有闹花灯、猜灯谜……可我是一只小馋猫,总是爱吃香喷喷的,甜糯糯的汤圆。在正月十五,吃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们家照例全家总动员,一起包汤圆。到了商场,我和妈妈一起去买面粉、南瓜、糯米粉……回到家,我们开始忙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去洗手,准备包汤圆。妈妈来切南瓜,把南瓜和糯米粉合在一起,我也帮妈妈一起揉糯米粉。揉的时候,我一下子把糯米粉弹到了脸上,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你都变成小花猫了。

”我高兴地说:“我不是小花猫,是小馋猫,我要吃汤圆。”揉好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包汤圆。弟弟他拿一点糯米粉,然后,他又拿了一勺南瓜,包起来。因为弟弟放的南瓜太多了,胀得像一个小汽球,大家都笑了起来,我笑得直不起腰,连平时严肃的爸爸也笑得肚子都疼了。我也照着弟弟那样做,可我的南瓜放少了一点,没有胀起来,爸爸妈妈都夸我做的汤圆很漂亮。我高兴得眼睛都笑弯了。

妈妈把汤圆煮熟,我和弟弟用最快的速度去洗手,然后我和弟弟大口地吃了起来,汤圆太好吃了,我吃了两三碗汤圆。我吃得满嘴都是南瓜。

汤圆真好吃,我喜欢吃汤圆。过元宵节真有趣,我喜欢过元宵节。更喜欢全家人团圆在一起,吃汤圆的那种温馨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小学生详细描写日记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班组织了猜灯谜活动。同学们十分开心。

下午两点半,活动正式开始,我们有序的进入了会议室。啊!同学们人还没进去,就被会议室里的灯笼惊呆了。只见原来排满桌椅的会议室,这个时候已被腾空。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笼挂满了会议室。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条金色的长龙,长龙两边是两个可爱的大头娃娃。再往里看,有用卡纸做的几只可爱的猫头鹰;有用气球做的小丑娃娃;还有用毛线做的小羊。还有同学们自己动手画的梅,兰,竹,菊。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还有很多用废品做出来的漂亮灯笼。比如:用辣椒,卫生纸,塑料套组合成的三羊开泰;用柚子皮做的八爪鱼;用西瓜做的喜洋洋灯笼等等。同学们看的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欣赏完美丽的灯笼,接下来开始猜灯谜了。李老师的开始声还没落下,同学们就象小鸟一样飞到各个灯笼下,去找灯谜猜。我拿起一个谜语:河不浅。打一人名。我想:河不浅,那就是指河很深啊。河深,何坤。我迫不急待的找到组长说出了我想的答案。组长说正确。我开心极了。这可是今年我猜出的第一个谜语啊。这可是开门红啊。太开心了。接下来我就又找到一个谜语:有盼头。打一字。这个可不好猜,我想了好一会也不知道是什么。我环顾四周,想找个帮手。突然,马一鸣出现在我的视线内。她拿着一个谜语,头侧在一边,好象在认真思考。过了一会,她摇了摇头,把谜语放开了。她转过头,正好看到我在看她。问我:“猜出来了吗?”我摇了摇头说:“没有,你帮我看看。”她看了一会说:“百姓是不是人民的意思啊?盼头取前面的部首,这样加在一起不就是一个眠字吗?”我俩不太确定的去问了组长,答案是正确的。太棒了。我们又猜出来一个。

今年的灯谜会与往年不同的是,李老师给我们出了好几个自创谜语。同学们围在李老师身边,一个个抓耳挠腮,愁眉紧锁,苦思冥想。一个接一个的攻破了李老师的难题。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

这次灯谜会也是我们小学时期的最后一次猜灯谜了。同学们做的灯笼比往年的都漂亮,猜的谜语也比往年的都难,奖品也是空前的丰盛。这一切,都将是我们小学生活的一个最美好的回忆。一定让我们十分珍惜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灯笼艺术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2月6日星期三阴转多云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中华恐龙园看了常州灯会。我们在车上就远远地注意到了五彩斑斓的迪诺水镇,等进了恐龙园灯会的大门,哇!我们仿佛到了仙境一样。

灯会上,我们顺着大道走,依次看到了伟大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和恽代英,他们是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优秀代表;看到了焦溪古镇上的三元桥,预示着常州人民出类拔萃,人才辈出;还看到了天宁禅寺、奔牛古镇等等……以上都是左侧半边的。

接下来,我们快步走到右侧通道,这里还有什么呢?

灯会的右边通道都是常州的手工民俗和美食特色。比如,打头的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凤凰,接着是民间的喜庆方式:打鼓呀,舞龙呀,芙蓉荡湖船呀,太平龙灯呀,小热昏卖梨膏糖呀……太有趣了!

我们兴致勃勃地往前走,居然还发现了介绍“四大发明”的灯呢!

以上这些灯中,我最喜欢的是那只凤凰。那只凤凰昂首挺胸,像一只正注视着常州高速发展的雄鹰一般,傲立在灯会最显眼的位置,翅膀微微张开,尾巴五彩缤纷。它太美丽了,我越来越喜欢它!

局小二(9)班路子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

全文共 296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那天,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区的人都会齐欢乐,庆元宵。那么这天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习俗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少数民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习俗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看完了以上的介绍,你是不是对元宵节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了呢?如果觉得文章很受用,不妨也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熊猫听说动物学校有体育比赛,有爬树.跑步.跨栏。熊猫跑到运动会报名处,大象伯伯说:

“你要报什么啊?”熊猫说:“我要报爬树.跑步.跨栏。”大象伯伯说:“好啊!现在还有十天就比赛了,大家一定要好好练习!”报完名的小动物们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信心百倍的都在抓紧练习。可小熊猫依旧睡着懒觉,吃着香香的竹叶,晒着太阳,过着悠闲的生活一天都没有去练习。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转眼比赛的时间到了。第一个是跑步比赛,小白兔砰砰的几下就冲到了终点。第二个是跨栏比赛,小鹿蹭蹭蹭箭一般似的跨了过去,冲到了终点。熊猫在跨栏时摔了个大马趴!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最后一个是爬树,小猴一下就窜了上去,熊猫在树根处望着小猴双手报着树干吃力的向上爬着,累得满头大汗!比赛结束了,小猴.小白兔.小鹿都得了奖,只有熊猫两手空空,熊猫望着大家,哭了起来。

大象伯伯走了过来拉着熊猫关心的说:“孩子要记住,只要平时刻苦努力,才会有好成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一语文元宵节的作文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按中国传统来讲,在今天是一定要吃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

奶奶昨天晚上就打电话给母亲了,让母亲今天一定要给我和爸爸下汤圆吃,可是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喜欢吃汤圆的,母亲很是苦恼,愁眉苦脸了一阵后突然有了好主意,这个主意源于今天早上的炸薯条,你们猜猜那是什么主意,好吧我告诉你们吧,是油炸汤圆!

一般煮汤圆都是把汤圆下进烧开的水里,然后等它熟透了,浮在水面上就可以了。油炸汤圆呢是这样做的,在平底锅里多放点油,等油烧至五成热的时候,把汤圆一个一个放在锅里,再等油烧至89成热的时候开始翻炒汤圆,而且要不停地翻炒。大概一到两分钟后就听到“啪”的一声,母亲和我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汤圆的表面受热裂开了,后面又不断听到“啪”“啪”的声音。“是不是快熟了?”母亲问我,我看看锅里的汤圆,又看了看母亲,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Idontknow。”(我不知道)这时锅里的汤圆已变成金黄色了,突然又听到“呲”的一声,咦,汤圆里有什么东西漏出来了,在油锅里开了花,“母亲,那是什么呀?”“哎呀,不好不好,汤圆里的芝麻陷都漏出来了,快关电源,快关电源!”一阵手忙脚乱后,汤圆出锅了,嗯,闻着还挺香的,可就是模样有点怪异,母亲笑称它为“斑点狗”汤圆。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元宵节里,我们品尝了另类的汤圆,不管怎么样,最后还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幸福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节观灯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个元宵夜,我们一家漫步在街上璀璨的华灯下,如数颗星星挂在枝头,又似乎缀满了闪闪发光的宝石,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金色,树干上,如缀满了金子,又是无数颗星星,齐聚一堂,树枝上,黄、红、蓝、白四色,把整棵树都点亮了。道路两旁的树枝上,横挂着一束灯,红色的“中国结”闪烁着华丽的色彩,中国结两旁,是形似丝绸的金黄色的半圈中亮着曲形线条的灯,红黄两配,使这两个属于最亮色的色彩格外抢眼。

市委大院内,是另一番风景,他们只有少许树木被挂着星星点点的彩灯,多数的树枝上,全都缠绕着即为夺目的亮光。这些树的树枝都一致地向上弯,从远处看,就像开屏的孔雀,傲然地立在地上。走近时,又像将要绽放在天空的烟花。我还看到一排树,树枝也是一致地向上,闪烁着蓝色的光芒,单看时,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站在远处时,散发的蓝色光芒交汇,连成了一堵墙。树上,几点红灯笼闪在树枝间,像刚结的小果实掩映在晶莹的光芒中。“墙”前,一棵树显得格外突兀,它的枝间,是一片粉红,似有一片桃花绽放,使人赏心悦目。

再往里走,又是一片新的景象,比刚刚平添了一丝繁荣。树上,不再是静止不动,黄、蓝、红流光溢彩闪烁着,似很短的流星,在夜间发出吉祥的气息,满树缤纷的流星,这流动间,或有一两棵,满身粉红,点缀在其间。

回家时,路过街心公园,不远处,又有几只“孔雀”开屏在其间,它们的“翅膀”上,是一片彩亮。那儿也有金黄的树,只不过,他们的树枝上是火一般的红……不一样的是,灌木丛上,也有着带有彩色光芒的“萤火虫”,藏身在绿叶中。

路上,天边炸开了流光溢彩的礼花炮,就像几朵花儿轮番开在天际,短暂而又美丽。街边的灯光,映照着道路,也变得彩色,显现出繁华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日记200字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去夫子庙看花灯。

荷花灯、狮子灯、兔子灯、虾子灯、_灯,飞机灯、喜羊羊灯、哆啦A梦灯,虎年当然少不了虎灯,六朝古都南京当然也少不了辟邪灯。扎纸的,光电的,传统与现代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美丽的花灯吸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宝宝们骑在爸爸的脖子上,“高人一头”;年轻人手拉着手,从这个灯铺逛到那个灯铺,不时地拍照留念;老年人则专注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花灯。一位中年人一口气买了好几盏花灯,拎在手上,快乐地“招摇过市”。四个“老外”左瞧瞧右摸摸,对每一盏花灯都爱不释手。

节日的夫子庙,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元宵节猜灯谜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大街上张灯结彩迎龙灯,晚上还要吃滑溜溜的汤圆。猜出来了吗?对,这节日就是元宵节

每当元宵节到来那天,民间都会举行一项趣味活动——猜灯谜。人们会在街上挂满一盏盏大红的灯笼,灯笼上是一则则谜语。只要猜得出谜底,你就可以拿走这展灯笼。你可千万不要小看灯谜!这些谜面千奇百怪,有时可会让你猜上半天消耗好几个脑细胞哦!

今年这个元宵节我们学校也要举行灯谜会。一大早老师们便忙碌开了。一根根细长的铁丝把整个操场围起,铁丝上挂着的是一张张红色方形的灯谜,乍一看去就像一条长龙在蜿蜒盘旋。看到这样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呐早已从教室飞到操场上去了。

“我们猜灯谜去,祝大家成功!”班主任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风驰电挚般跑到灯谜前,同学们一下子就把猜谜语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一个个仔细地浏览着灯谜,生怕漏下一张谜面,同时也担心身边的同学抢先知道谜底而捷足先登。

我焦急地看着一张又一张谜面,这些谜面让我感到束手无策,真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瞬间变得智慧。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张简单的灯谜——“石头旁边有块皮。”“嘻嘻,”破“!这不是小菜一碟吗?我心中顿时乐开了花。瞧我身边的同学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看来他们页猜出了很多谜语吧。

猜谜活动过了15分钟,我已猜出了两张谜面,看着手上的奖品我心里美滋滋地。突然,”牛头马面两边靠,打一俗语。“一张谜面出现在眼前,”唉?牛头为什么不和马面在一起?牛头不对……马嘴!对牛头不对马嘴!“我急忙跑到兑奖的老师面前:”老师233号是牛头不对马嘴。“老师仔细地看了看说:”对了,去领奖吧!“我立马一蹦三尺高,心里高兴得无法形容。

猜谜活动结束了,我们回到了教室。”你猜对了几个?“”我猜对了四个,呵呵!“

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节日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来历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能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关于元宵节猜灯谜的故事:

在古代,每逢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清人制猜灯谜的情景。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皎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

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这个州官在元宵节时,贴出告示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日胡作非为,人们便针对他的布告,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难忘的元宵节日记200字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元宵节时小朋友最高兴的一天,可是让小朋友最高兴的还是元宵夜。

每到元宵夜那天小朋友都出去玩耍。去看烟花。吃汤圆,当让我也不例外。元宵节晚,我脚穿滑轮吃过晚饭后,我来到了西四路,西四路小区的烟花早已高高飞起,有各种各样的烟花交织在一起

,漂亮极了烟花颜色各异:白色。绿色等。烟花形状万千。有的像鲜花在空中绽放;有的似鱼在水中遨游;还有的如同红色的东龙在天街上飘荡……

“佟”只见身后一声炮响,西四路东头的烟花开始了。首先是两颗炮弹飞上了天空,“佟。佟”出现了两个很大很大的红画图。接着是瀑布。最后是流星雨。

元宵节地烟花然人们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三对元宵节生动形象的描写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看元宵晚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气氛是热闹而欢乐的。看,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无比开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换盏,喝的兴致正浓;小妹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和老婶也忘记了做饭的疲劳,沉浸在了欢乐之中;我也望着一家人那兴奋、欢乐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吃完饭,纷纷都出来看花灯、放烟花、炮竹、一起赏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满是花灯,各种各样的灯聚在一起五彩缤纷的。在看灯是,又有许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纪念,把一盏盏花灯耳朵特点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满是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有五颜六色合在一起的,还有紫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多种多样的烟花,有些人出来再远处看烟花是非常漂亮、美丽的,如果在近处看烟花又会有你不一样的景象,是非常壮观的,非常完美的。还有一些在放烟花的,“轰隆”一声一个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天空,“扑通”一下开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开,又迅速地凋谢一般。在大街上,还有许多商贩在卖东西,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糖葫芦、烧烤的;还有卖各种款式灯笼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人们都聚在一起,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看完灯之后,人们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会,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会,一家人子啊一起讨论着哪个节目好,哪个节目不好,还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说出来,其乐融融。

元宵节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乐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地都快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传统节日元宵节三年级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is the traditional holiday of the Chinese nation.

今天吃完饺子,妈妈带我下楼去看灯展。走到楼下,只看见街道上人山人海,电动车和摩托车川流不息。街道两旁挂上了五彩缤纷的彩灯,光明照满了整个县城。

随着人流,我和妈妈慢慢的向前走去,当我们走到靖宇广场时看到了一场十分有趣的灯展—四龙游球,四龙游球显现的是四条龙在围绕在地球旋转这四条龙做得惟妙惟俏,十分逼真。龙是中华民族的根!我和妈妈又往前走了走,当走到一家店门前时,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一群人围在店门前,我是前一看,什么都没有。

可当我抬头一看,在看见上面挂满了灯笼,这家的灯笼别具一格,只看见灯笼扁扁的身上写着几行字,灯谜:铁嘴巴,铁牙齿,不咬别的只咬纸。我看了一会儿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妈妈说:“傻丫头,你动一动脑筋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怪答案。”最后,我说是:“订书机!”妈妈笑着说:“我的好女儿,你真聪明。”

随着月光渐渐的下沉,我和妈妈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节,与往年的与众不同,就像春晚歌曲里唱的一样,难忘今宵。

愿以后的元宵灯展越办越好,元宵节愈来愈好。民族昌盛,国富民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5490 字

+ 加入清单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四、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6�1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6�1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6�1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因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端午节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240-约299)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922-982)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6�1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约803-863)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1147)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日记200字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我和爸爸到超市去买汤圆有芝麻味的、酸奶味的、黑加黑味的、、、、、、我简直要馋死了,最后选了三种。

正月十五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煮汤圆。首先,我把各种汤圆逐个放入锅里5分钟后汤圆煮好了,然后,我学着服务员的样子端着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汤圆出来了,并且挨个放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的餐桌前说了一声:“各位请慢用,尝尝我的手艺”看着大家吃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特别的高兴、开心。

饭后,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继续劳动这就是吃汤圆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元宵节日记模板怎么写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傍晚,我跟妈妈去参观了白鹭洲公园的花灯展。

刚走上第一座拱桥,我就有一种喜洋洋的感觉:大桥两边的扶手上每隔十厘米就立起一块火红红的牌子,上面写着一个字“福”!只看一个觉得很普通,放眼望去,“一朵朵红花”就在我面前竞相开放,一丝暖意缓缓地流进我的心头。正当我沉浸在这“花海”中的时候,几十只兔子了我的思想。那些兔子一个个都大肚子,还有像人一样的手指和脚趾,关键是肚子上还有一个袋子。“这是袋鼠还是兔子啊,简直等于一个四不像!”我一边对着那些兔子指手划脚一边与妈妈交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继续往前走。几只兔子花灯在我心中重新塑造了美好印象,其中两组更是漂亮。第一组,名字叫“龟兔赛跑”。在“赛道”上,乌龟和兔子都在奋力地拼搏,它俩的脚都在不知疲倦地动着,兔子耳朵旁边还有几滴汗水,乌龟因为“用力过度”,脸上的表情变得有点狰狞,还有围观的几只小动物在给它们加油鼓劲儿。这些花灯被做得栩栩如生,做者十分仔细,连汗珠及表情也做得十分多样。

第二组,那是一条红红的大鲤鱼,在“波涛”中激烈奋斗,扇子一般大小的巨型尾巴“拍打着海面”,豆大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目的地”。在鱼身上那可爱的小兔子,似乎十分高兴,两颗“兔牙”露了出来,脸上都起了红晕,两只耳朵笔直的竖立了起来。波涛下方刻着十四个字:鱼跃龙门登盛世,改革开放颂和谐。制作人同样十分仔细,脸上的红晕颜色适当,还用了“鲤鱼跃龙门”这个民间故事形象地祝愿大众和谐、团结,这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白鹭洲,这“张灯结彩的小城市”,真是既喜庆又漂亮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图片大全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这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历史起源

最初地球日选择在春分节气,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阳光可以同时照耀在南极点和北极点上,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同,和谐共存。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早期联合国也在每年的春分举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动。

活动起源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尼尔森。年轻的海斯谈了自己的设想,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举办“地球日”的主意就这样形成了。

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包汤圆小学作文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一,是元宵节,但是我留在了学校度过这一年的元宵节。可是我没有想到这次还要自己来包汤圆自己吃。

我们这桌有8个人,过了一会儿我们这桌有四个人“失踪”了,这是为什么呢?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有一群人围在一个桌子旁边,我走过去看了一下,原来在和面!,我们这桌的四名“失踪”的人也在这里和面。只见她们一会把面团拿起来,一会又用手把面团按下去,她们一直反复的做这几个动作。不一会儿她们就把面团拿过来了。随后,我们就开始包汤圆了。

食堂阿姨没有给我们陷所以我们这桌把他刚才没有吃完的花生“奉献”出来了,只见他们拿起一个小小的面团,然后把花生塞了进去。我叫他们不要塞花生进去,可是他们不听。可我想到:这些汤圆包起来是我们自己吃的。等一下自己吃到了自己包的“花生汤圆”这就是自作自受了。可是如果别人吃到了,这真是害人害己呀!

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我们这桌的汤圆有盗版的“花生汤圆”,还有各种形状各异的汤圆,比如:三角形的汤圆,大小不一的汤圆,正方形的汤圆……我又看了看我们后面那一桌的的汤圆哪像我们这一桌的汤圆呀!他们的汤圆排列整齐,汤圆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汤圆的大小出在微乎其微呀!而我们这一桌的汤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还有盗版的“花生汤圆”。真的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呀!

过了一会儿,食堂阿姨就把汤圆拿走了,可是我们这一桌还有一大团面还没有做完呢!所以就被那些人拿去玩了。过了几分钟,我早就已经排在队伍里面了。里面的水是甜的,所以汤圆也是甜的,这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这次包汤圆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家族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其中我最喜欢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主要栖息地为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大熊猫是一种活泼可爱的动物,身体胖嘟嘟,有着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对大大的黑色眼圈的小眼睛,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大熊猫的身体长约1.2--1.5米,体重为80--120千克,它喜欢吃竹子、竹叶和竹笋。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多数人认为熊猫只吃竹子,其实它是杂食动物,也吃水果和肉类,饿的时候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可为什么大熊猫却弃荤食素呢?这跟它的生活环境变化有关,冰川袭击之后,留存在四川、甘肃一带的大熊猫寻找不到肉食,只得吃满山的竹子,代代相传,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界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大熊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一元宵节语文的作文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现在开始。”老师发出指令,同学们倾巢而出。走廊里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挂在铁丝上的花灯一个接一个。有的画有鲤鱼,有的贴着“福”字,有的写上了“恭贺新喜”的字样。五颜六色的花灯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开始猜灯谜了,同学们一个个蹲在走廊里,眼睛盯着谜语冥思苦想,一张张写着谜语的纸条像彩旗似的,飘忽不定,似乎是在耍我们。我一眼就看到了“半耕半读。(打一字)”的谜面,我思索起来,半耕:耕的左半部分,半读:“卖”,合起来,我“扑哧”笑了起来,这是什么字。再试试看,半耕:“井”,半读:言字旁,合起来,是“讲”,对,就是“讲”,我记下了答案。

再挤入人群时,原来的那些谜语纸,已经被撕走了一些了。我接着猜,忽然,“百无一是。(打一字)”映入了我的眼帘。百无一是,是九十九,可九十九是三个字,不是一个字啊,这可怎么办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白,对了,太棒了!赶紧记下,去老师那儿排队交答案,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两个都被别人撕掉了,我懊悔不已,哎,再去猜吧。

“扰。(打一成语)”刚刚是半耕半读—讲,现在,我也拆字。但是,半什么呢?半拉半好像没有这个成语,再想想,半推半—就,再看“就”的右边,是“尤”,我猜出来啦!我在心里叫道。这次,我直接去了老师那儿“报功”,对喽,这是我第一次撕下谜语纸,真兴奋。继续。

这时,好多谜语纸都已被撕去了,我们班的前面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一跑回教室前,就看见了“禾薪入门。(打一水浒人物)”一谜,这下可难住了我。还

元宵猜灯谜,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开动了脑筋,活跃了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节日记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姥姥早早的就来到灯会上了。“哇,这里是光的世界,灯的海洋,美丽极了!”姥姥没有注意我说话,因为她已经被那些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花灯给迷住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了“龙的九子”这组花灯。有“螭吻、虫八虫夏、赑屃、饕餮、狻猊、蒲牢、椒图、睚眦、囚牛。它们的样子稀奇古怪,我和姥姥都看不出是龙的孩子。

令我最投入的还是”巨龙出水“这一组灯,这组灯真是一绝呀!一条全身金黄金黄的巨龙跃出水面,橙色的龙鳞边;红色的龙鳍;金红的胡须;棕色的龙角。很威武的样子。嘴里吐着水,腾云驾雾,还真有点像巨龙出水呢!

还有那”深海夺宝“孙悟空去水晶宫夺金箍棒,三个海龙王在想办法,其中一个海龙王去跟孙悟空挑战。

我和姥姥觉得下面这组灯是最美丽的,”荷花灯“。它是,一朵的在最下面,上面的一朵比下面的小一点,就这样排列下去,一共四层。荷叶都往上斜,水里也有荷花、荷叶,美丽极了!

还有一些小鸟的灯,它们都藏在树叶中,你要仔细的找一找哦!它们非常好看,又非常小,色彩又非常鲜艳。好看极了!

还有一组花灯,在三股水,天下第一泉旁边,有两个龙头,一个是黄头,红胡须。一个是红头,黄胡须。而且它们的眉毛、眼睛、嘴巴,颜色都相反,有趣极了!

还有许多花灯没有介绍呢!真是说也说不尽。

这些花灯都做的栩栩如生,真是太壮观了。”光阴似箭,日语如梭。“我和姥姥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趵突泉,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