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过年主题作文(合集20篇)

每次过年,内心就像是吃了蜜一样甜。下面就由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过年主题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683

作文

36

篇1:过年的主题作文650字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千里冰峰哈尔滨过年

一下飞机,我就感觉好像一只只风仙女围着我绕圈子,冷得我直打哆嗦,呼出来的气马上变成一团白雾,原来外面的温度是零下25度,和我们居住的广州比起来差远了。于是,我们赶紧穿上厚厚的羽绒衣、冲锋裤和雪靴,戴上帽子、口罩和耳罩。

这天晚上,我们就来到冰雪大世界。冰雪大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冰雕,分别有小兔子、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睡美人城堡等等许多冰雕。这些冰雕很特别,里面亮着五彩缤纷的灯,有趣极了!我们坐马车绕了一圈,就去玩冰雕做的滑梯。滑梯很滑,上去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滑梯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爸爸拉着妈妈,妈妈扶着我,我们走上滑梯顶。我最勇敢,一下子就滑下去了。爸爸跟在我后面。到妈妈了,妈妈不敢滑,最后我给妈妈加油,妈妈也滑了下去。滑梯真刺激!我玩了一次又一次。直到玩累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们从哈尔滨市坐车来到亚布力镇的Club Med度假酒店,那里有一片白茫茫的雪山,有亲善的使者——G。O,还有暖和的房间。我们要在这里滑雪。

重要的活动开始了,我们准备了头盔、手套、厚厚的滑雪服、口罩、耳罩。穿戴好后,我们去租雪仗、雪靴、雪板。教练把我们带到一个斜坡教我们滑雪。开始,我们都不敢滑,教练告诉我们:“姿势要正确,雪板要前面窄,后面宽,叫做刹停,两只脚放直就是直滑下去,半蹲身体双手放在膝盖上会减慢速度。”听了教练的话,我按照教练的方法大胆地练习。慢慢地,我掌握了一点滑雪的方法,我尝试慢慢地滑下去,我觉得自己在雪上飞。教练夸我真棒!这是我第一次滑雪,滑雪的感觉真奇妙!

后来我们回到哈尔滨,还游览了雪雕、虎园、索菲亚大教堂。

哈尔滨的旅游留给我一个美好的记忆,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过年为主题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盼望新年快点来到,内心莫名的高兴、无比雀跃。可以暂时将所有的功课全部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还可以拿红包、看五花八门的特别节目、吃满汉全席、赏花灯……等等,有好多好多的节目在向我招手。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舞狮来报到……!歌声缭绕在空气里,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到处都充满着欢乐的气氛,人人见面互相道贺拜年,可爱的小朋友撒娇着要红包,耳边不时传来啪啦!啪啦!放鞭炮和放烟火的声音。

大年初一要早起,初二回娘家,初三老鼠娶新娘……。不管大人怎么说,怎么做,对我们这些猴死囝仔而言,总之就是马不停蹄的一直玩、一直吃、一直看啦!沖天炮、水鸳鸯、蝴蝶炮、仙女棒……等等。还有那色彩缤纷、灿烂如繁星的烟火,真是叫人雀跃三尺。

[以过年主题的作文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优秀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放寒假,我最期待的就是春节的到来。

春节也叫过年,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每年除夕就会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后来,人们用贴红对联,放爆竹的方式,驱赶了“年”兽,从此就有了“过年”的习俗。

除夕这一天,全家人都会早早地起床,大家分工协作,为晚上的团年饭做准备。妈妈和外婆一大早就会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各种美味的饭菜;爸爸会把家里家外再次打扫和整理一番;最忙碌的就是我了,吃完早饭后,我先急不可耐地去拆开妈妈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糖果糕点,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上的果盘里,我往往是边摆边吃,把自己塞得饱饱的,连中饭都不想吃了。然后,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年画,贴对联,给家里装饰上美丽的鲜花和红彤彤的中国结。

这个时候,我们会热火朝天地讨论起装饰物的摆放位置和角度,爸爸妈妈总是会听取我的意见,这让我觉得很开心。一番忙碌之后,家里已经是窗明几净,温暖如春了。爸爸准备了一些供品和纸钱出门祭祖去了,而我则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每年除夕,我们必看的是央视的春节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看着节目里祖国各地、天南地北的人们用不同的习俗来迎接新的一年,闻着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真感觉空气中都是满满的年味!

准备开始吃年夜饭啦。听妈妈说,以前吃年夜饭之前要放爆竹,可惜现在为了环保不能燃放了,我觉得这虽然少了一份热闹,但收获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件好事。我们家的年夜饭很丰盛,有很多菜品都是平时没有吃过的,这是因为妈妈会在过年时特意学习菜谱,研究一些美食的做法。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互相敬酒,互相祝贺,大家边吃饭边聊着天,真是其乐融融!

吃完年夜饭,收拾好碗筷后,我们开始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了。我非常喜欢春晚,因为它里面有很多好看的歌舞表演,更加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整个晚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领压岁钱了,大人们把压岁钱放在我的枕头底下,在传说里这是为了驱赶一个叫“岁”的怪兽,而现在则蕴含了“岁岁平安”的美好寓意。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很多人会坚持熬夜“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而爸爸妈妈总是叫我早点睡觉,第二天好早些起床去拜年。

最近几年,我们会利用春节假期出去旅行,增长见识,在外地过年虽然没有在家里那么有年味,但是春节给我带来的快乐心情是不变的。我爱这欢乐祥和的中国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过年学习强国征文主题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带来了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我们大饱口福?是谁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春晚”让我们手舞足蹈?又是谁带来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让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是你,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是从腊八粥的香味中开始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诱人的香气勾住了脚步,咦?什么味道这么香?哦!今天是腊八节,奶奶在煮腊八粥呀!走进厨房,就看见了腊八粥正冒着热气,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红红的腊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在锅中翻滚着,呻吟着……难道它们在开农业展览会吗?腊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们偏偏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让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挡住它们的诱惑呢?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腊八粥可真是人间美味呀!我一边吃,一边念叨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啊。”

除夕真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个个鞭炮像一只只小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跳着舞儿,唱着歌儿,在地上撒着欢儿,跳着舞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在弹奏一曲新年的交响曲啊,这鞭炮声把欢声送进了我们的耳朵,更把欢乐送进我的心里呀!在鞭炮声中大家忙得是不可开交,时而贴着对联,时而挂着灯笼,时而烧着年菜,时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一条条短信像一只只小精灵飞进人们的手机里,更飞进人们的心里。读着一条条祝福的短信,年的温馨拥抱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短信真是开心果呀!”我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送上五星级的好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晚”,“春晚”上那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舞蹈,妙趣横生的小品,真是美轮美奂,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应和鞭炮声,汇成新年的脚步声。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地上全是红红的鞭炮纸。“闺女爱花,小子要炮。”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着一只“双响炮”,用打火机一点,飞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声音传得很远,我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回荡在大街上。人们穿上新衣,带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到亲戚家去拜年,一进门就与锡格子茶撞了个满怀,各色的糕点闪亮登场,红红的红包递过来,个个是胸口挂钥匙——开心,人人乐得合不拢嘴,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过年真好呀!

过年像一只天使,让我当了一回土豪,收获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真想时间凝聚在这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那点事的主题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火

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火。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火,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火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的主题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对联也叫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对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对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对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对联、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年压岁钱的主题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作文过年压岁钱一: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离开了大伯伯大妈妈家,我又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优秀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深蓝的夜空,因为有了繁星的点缀,显得格外灿烂;金黄色的沙滩,因为有了贝壳的装点,显得格外美丽;而我的回忆,有了新春佳节,显得格外珍惜。

春节期间的热闹与喜庆,我仍然记忆犹新……

除夕一大早,阳光明媚,门外的鞭炮声就陆续响起,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大人都忙着贴对联、贴年画。下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跑出门外嘻戏着、打闹着,更多的时候是拿着不同的鞭炮燃放着。临进黄昏,夕阳像一个醉汉踉踉跄跄的跌倒了山那边,溅起一片片橘红色的晚霞。而此时,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年夜饭了,饺子的香味弥漫着整个胡同。夜幕降临,天空被涂鸦成了黑色,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共同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晚辈则要向长辈说些健康长寿、寿比南山的祝福词。

月亮悠悠地升了起来,倾泻下一片清辉,给窗户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欢快、喜庆的歌声中开始了,妙趣横生的小品、婀娜多姿的舞蹈、寓教于乐的相声、扣人心弦的杂技、神秘莫测的魔术……丰富多彩的节目,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门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增添着节日浓浓的味道。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全世界好像都沸腾了起来,鞭炮齐鸣、礼花齐放,看!天空中绽放着“笑脸”和各种各样的“鲜花”,精彩异常,美轮美奂。

大年初一一大早,鞭炮声陆续开始响起,街坊邻居也都开始相互串门拜年,彼此说几句祝福的话,小孩子则是最快乐的,他们不仅能收到鞭炮,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收到长辈们分发的红包。初二以后,各家各户开始了串亲戚,给忙碌了一年的亲人们创造了见面的机会。到了初五(俗称破五),鞭炮声没有大年初一的那么热烈,很多人都在返厂的路上,预示着人们节后即将开始工作了。

春节过完了,我也开始重新调理状态,检查一下哪些作业没有写完,开学还需要准备什么。新的一学期,我将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过年学习强国征文主题作文10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喝过腊八粥,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新年的脚步更近了,蒸年糕,磨豆腐,炸圆子,做炒米糖,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炒米糖可是每家必备,条件好点的人家,还能做上花生糖、芝麻糖、花生酥,甚至是奢侈的浇切片。

入冬不久,精选粳米或者糯米,煮上满满一大锅饭,先在家里晾上一两天,然后用竹匾晒干,再细细搓碎,俗称“晒阴米”,进进出出足足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腊月过半,糖坊师傅就忙碌起来。隔壁邻居是一方姓兄弟,祖传米糖手艺,张家请,李家邀,很是吃香。

做炒米糖程序繁杂。铁锅里放些细砂炒米,并用竹筛子筛净。接着把糖稀倒进锅里加热,还加点香油,然后把砂糖倒进锅里,边加热边用铲子在大锅里使劲搅拌。方师傅不时用铲子铲起来看看糖稀的色泽、“老嫩”程度,等到糖稀熬到铲起来成线时,糖稀也就熬好了。

接下就把炒好的炒米,快速倒进热锅里,跟糖稀搅拌均匀,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原料铲到正方形木头模子里,用“滚子”在模子里使劲来回滚平,边边角角都要压实压平,快速拆下模板,“啪”的一声,案板上赫然呈现一大块方形米糖。

方师傅把整块米糖快速用刀切成条状,随手一划,米糖整齐划一,均匀有序。接着麻利地切成片状。有时我们也来帮忙切米糖,真是“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刀切炒米糖,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刀要快且不用说,要看准火候,用力均匀。切早了,炒米糖容易粉碎,溅得满地都是;切迟了,炒米糖硬了,就切不动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小屁孩早就等不及了,抢过两块碎片塞进嘴里,热乎乎的,炒米糖有点粘牙。过一会再吃,脆脆的,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响。

汪曾祺先生曾在《炒米和焦屑》中写道:“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如今,炒米糖越做越精致,花样也越来越多,大街上、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找不到儿时过年吃的炒米糖了。

浓浓甘甜,甜不过当年炒米糖的味道。淡淡清香,香不过儿时过大年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征文家国情怀主题作文900字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品味别样春节里的浓浓“年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风俗。但2021年的春节注定不一般,因为抗“疫”需要,许多人“停下脚步”,放弃这难得的长假和与亲人团聚的宝贵时光,选择在异乡坚守,就地过年,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华美乐章,凝聚着这寒冬中的浓浓“年味”。

别样春节里,那浓浓的“年味”是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年味愈来愈浓,防控越来越严。如何在挥之不去的回家过年情结与秣马厉兵的疫情防控举措之间加以取舍,的的确确让原本打算返乡团圆的人们颇费思量。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全国多地先后发出倡议,倡导务工人员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非必要不返乡”,留在当地过年。一时间“就地过年”成为当前很多民众的共同决然的选择。这种看似不易甚至“被动”的选择,虽然意味着无法堂前尽孝、共享天伦,但其背后展现的是国人对疫情防控的支持,它体现的是一种付出,一种奉献,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以牺牲个人利益争取疫情防控的好形势,这就是在为国分忧,是一种实实在在爱国行为。就地过年,人潮不再涌动,心潮却在澎湃;就地过年,留下的是脚步,涌动的是爱国情怀。

别样春节里,那浓浓的“年味”是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个团圆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为了让“就地过年”的人们感受到异乡那如家一般的温暖,我们看到不少城市做出了榜样,为外地人送上春节大礼包,通过提供食物礼包、购物折扣券、安排活动等方式,鼓励人们就地过年。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流动人口大省,除了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外,还对驻留职工申请积分落户、积分入学给予加分奖励。这样一系列的务实举措,每一项都贴着人心,都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有力度也有温度,让就地过年者暖心,让在家过年者顺心,让人们在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中切实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国家对人民的呵护,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的生动诠释。

别样春节里,那浓浓的“年味”是我将无我的奉献情怀。“我是党员我先上”,去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抗疫一线听到最多、叫得最响的名字是就是“共产党员”。“我是党员我先做”,今年面对“就地过年”的号召,党员干部也立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就地过年的践行者,让就地过年不只是喊口号。于是,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带头在本地过年,带头不随意外出,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同时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到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义务巡逻、排查宣传……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践初心、担使命,在急难险阻中亮出党员身份,勇于奉献,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前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疫情防控前线熠熠生辉,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牢筑起了疫情防控一线无私奉献的“红色堡垒”。

别样春节里,就地过年不是排斥亲情与团圆,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是一种特殊的付出和奉献,留下的是在外游子回归故里的急切脚步,涌动的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我将无我的奉献情怀。相信在伟大祖国的精心呵护下,在别样春节里的浓浓“年味”中,我们定能驱除疫魔,迎来春暖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年征文家国情怀主题作文900字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就地过年”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亲?何以解忧,唯有留守”……在距离除夕不足一个月之际,一条条俏皮生动的“留人”标语火爆了社交媒体,提前预热了牛年春节。当前,全国20多个省份倡议“就地过年”,发布“非必要不返乡”的公开信,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之际,“就地过年”俨然成为这次春节的新风潮。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因为疫情,感受到“淡”了的年味重新回来了。

疫情让人民明白,最大的幸福是家人平安。我们攻克了肆虐在武汉的病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次胜利让我们明白,幸福往往并不需要富贵加身,更多的时候,仅仅只需要家人平安。“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家团聚,一时难以接受是人之常情,但“山河无恙,人间安好”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每个人的真心付出。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流动聚集,势必会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压力。一旦出现传播事件,不仅需要开展大规模的排查,还可能导致社会生产生活停止,这是难以估量的经济、人力、物力甚至生命的损失。“就地过年”,“算小账”是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算大账”是为国家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似不能回家过年,又何尝不是全国人民在同一轮明月下团圆,共同过年。

“留人”更要“留心”,政府须处处“贴心”。疫情面前,各地在捍卫人民健康的同时,也要顾念人们的正常情绪。对于留在外地过年的群众,政府部门应提前做好预案部署与宣传,大到过年期间的市场供应、交通出行、商业娱乐、物流运输,小到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健康安全,提供更多人性化、可操作的过节方案,才能保证“留下来”的群众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于留守老家的特殊群体,政府部门也应发动工作人员到群众身边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更要以实际行动照顾他们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暖心贴心的春节慰问,帮助特殊人群与在外过年的亲人视讯联系等方式,填补他们不能阖家欢乐的遗憾,也给身在异乡的亲人吃一颗“定心丸”。除了“留人红包”“错峰返乡”“春节消费券”等一系列在物质上切实可行的人性化举措,各地还应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需求,合理开展安全有趣的春节活动,把“年味”造出来,让留下来的人们也能充分享受过年的快乐。

基辛格在《论中国》里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中国人民因为爱自己的家人,所以选择不回家。但正是因为“不回家”,天南地北共聚一堂,思念与欢庆交织,年味或许会更加强烈。2021牛年春节,不会因为分离而痛苦,因为期待平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过年为主题作文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春节到了!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节日。过年之前,人们都喜欢将自己的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门上贴起“福”字,再挂上一幅对联,准备好美味佳肴,以慰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每个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到处是红灯笼,中国节,真是一片热闹的、喜气洋洋的景象。

从年初一开始,中国人就会看望长辈,拜访亲朋好友,并送出精美的礼物和美好的祝福,表示自己的一片心意。除了拜访亲朋好友,看望长辈,送礼物和祝福以外,中国人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长辈要给比自己小一辈的人的儿子或女儿给压岁钱,这个习俗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只是面值变化了一下而已,像现在有的是100元的,有的是500元的,有的是600元的,有的是1000元的……

一般到了大年初一爸爸妈妈就去长辈家拜年;过了初一这个日子还可以去亲朋好友家拜年,也可以出去旅游或呆在家里。当然除了拜年和拿压岁钱以外,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新年项目”就是放鞭炮、放烟花了。每到过年,爸爸就给我买很多鞭炮和烟花,放在两个大箱子里,准备在年三十和年初一(年三十的十二点正)放。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鞭炮没变,但是烟花却变得形状各异,放出来的烟花也一年比一年更美丽。每当我想起那段放烟花的过程,我就觉得我的胆子大了。我每次都是点燃了火心,就马上跑得老远老远,因为我怕被烟花给炸伤了。当然我从来都没有被炸到过。特别是年三十的十二点整,是最壮观的时候了,那个场景真可以用火树银花来形容,各种各样的烟花争奇斗艳,在空中飞得高高的,而且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响。在午夜的十二点,显得极为壮观,每到了此时,我就会异常兴奋,异常开心,整个人都沉浸在夜色中,毫无睡意。

可到了春节后,中国又恢复了平静。

我想趁新年还没过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那点事的主题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再过不久就要到了,我是既烦恼又高兴。

有人或许就有疑问啦!过年买新衣服,和家人回家过年,,好吃好玩的,多么高兴的事啊!烦恼什么?

烦恼什么呢?还不是过年的这点事!

第一烦:买新衣服。买衣服对别人或许是种幸福,但对于我来说却是种煎熬。每次进入服装店,我还没看衣服,售货员就热情的飞到我的跟前,向我介绍各类衣服,我看的是眼花缭乱。看来看去,试了好几件,却没有一件我喜欢的。我只能尴尬的拉着老妈走处店门口,人家那么热情招待,结果我却一件未买,实在不好意思。每去一家,我就要不好意思一次,这对我来说是绝对的煎熬。

第二烦:和家人回家。回家又有什么烦的呢?不为别的,只因为——晕车。我是个怕坐车的人,每次回家过年,我的内心都要经过一场激烈的争战。到底是要不要回去?回去,我晕车,那感觉真不是人应该受的。不回去,又想老家的亲朋好友,不会去拜拜年,不厚道。好烦啊!

第三烦:去玩。去哪里玩?和谁去玩?真的让我很头疼。故乡变化很大,许多路都改变了,对于一个路痴的我,能去哪呢?朋友很多,但都很少联系,找谁呢?

烦!烦!烦!过年真的好烦啊!

但是过年有真的好好!对于我这只馋猫来说,过年的美食大餐又怎么能错过呢。没事的诱惑对我来说是无法抗拒的,所以过年当然要好好吃几顿啦!

过年前的除夕夜是最美的,因为那夜空中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的花朵是令人沉醉的。

好!好!好!过年真的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了的主题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有亲自从远方来,我们大家全都聚集在姥姥家,高高兴兴过大年。中午又像往年一样要吃饺子。

姥姥在厨房张罗大鼓:做饺子皮、剁肉馅、包饺……忙得不亦乐乎。我担心姥姥累坏了,便主动请求帮忙,姥姥心疼我,但经不住我的请求,答应了。

我吃过饺子,看过别人包饺子,却没有亲手动过,这回我可得大显身手了。我随手拿了一张饺子皮,用勺子舀了满满一勺肉馅放在饺子皮上。我心里十分得意:嘿嘿,没学就会,天才啊!正在我得意非凡的时候,那肉馅就像个不听话的孩子,让我束手无策:当我把左边的皮捏好,肉馅从右边钻了出来;等我捏好右边的皮,肉馅又从左边逃了出来。这可让我为难了,怎么办才好呢?我左思右想,伤透了脑筋,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姐姐看到了我这般模样,无奈的说:“我的小堂妹啊,用脑子想想,少放点馅儿,不就不会多出来了吗?”说得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找姐姐说的,放回一半肉馅,包起了人生的第一个饺子。大功完成,但是不太对劲,因为我根本不会捏饺子的先后顺序,包的就是个“四不像”。姥姥在一旁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么都学不会,凡是不能强求,这是没有办法的,我包的“四不像”只好自个儿吃了。

我虽然包得是四不像,但这是我第一次包的饺子,它凝聚了我的心血。嚼着它,这碗“四不像饺子”别提有多好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过年学习强国征文主题作文1000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我最盼望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春节不仅可以收许多压岁钱,还可以吃好吃的呢!不过今年我盼望春节并不是为了收压岁钱,吃美食,而是为了到姥姥家看姥姥。

姥姥家住在徐州的郊外,每年春节才能到姥姥家。姥姥对我可好啦!每次到姥姥家,姥姥都会给我做我喜欢吃的,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特别是每年冬天姥姥都会在我睡觉前在我的被窝了放上一个热水袋。

前几天,我打扫卫生时在角落看到了姥姥和我的一张照片,上面有许多灰尘,我拿抹布擦去灰尘,看着姥姥那饱经沧桑的脸,我不由地想起了姥姥和我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去姥姥家玩。那天中午,我生病了。得知我生病后,姥姥着急坏了,可家里除了我和姥姥其他人都不在,姥姥二话没说就背我到村子了的一家小诊所去。到了诊所,姥姥累得直不起腰来,但还是急忙把医生喊来,医生说必须打针,我忙说:“我不打,我最怕疼了!”姥姥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怕,我们山山最勇敢了。”我只好点点了头。因为我从小都对打针有副作用,所以一打完我就脸色苍白,倒在了椅子上。姥姥见了,着急得不得了,连忙端来了一杯水,把我慢慢扶起来,给我喝水。一杯水下肚,我好多了,就和姥姥回家了,而姥姥怕我又不行了,就执意要背我回去,我没办法只好让姥姥背。姥姥年纪大了,山路又不好走,所以在中途有好几次都险些摔倒,我很担心姥姥,就说:“姥姥,我好多了,我自己可以走。”姥姥气喘吁吁地说:“你病还没好呢!姥姥身体好得很,别担心。”就这样,姥姥背我走了一段路,眼看就要到家了。突然,姥姥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膀子被身旁的一块瓦片划了一下。我心疼地说:“姥姥,你没事吧?”姥姥笑笑,说:“没事,不就划了一下吗!”回家后,姥姥让我在床上躺会儿,自己去干活了。躺了一会儿,我想上厕所,出了房间后,我看见姥姥撩起袖子在洗衣服,刚想去和姥姥打个招呼,忽然看到姥姥的膀子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还流了血。猛地,我心中好酸……

我盼望着春节的来临,更盼望和姥姥一起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过年的主题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放了寒假,春节便随即而来。街边的枯树上挂满了霓虹灯,夜晚,它们就像是一株株五彩缤纷的满天星一般,路牌上,赤红色的中国结彩灯红艳艳的闪烁着,如同一团火焰。处处都透着中国的韵味,处处都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与活动也五花八门,多姿多彩。在这一天,人们不光要挂灯笼,贴春联,长辈还要给晚辈发压岁钱,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年等等。

在这一天,灯火辉煌,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桌子上一盘盘晶莹圆润的饺子宛如一个个银子一般,象征着来年富贵满堂。

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上许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而且,在一大桌年夜饭中,每道菜只吃一点便饱了。吃过饭后,父亲便会拿着许多烟花爆竹去院子里,那时,我会欢欢喜喜的穿着母亲为我买的新衣服去窗前驻足观望,当看到一些特别漂亮,花色特别鲜艳的烟花时,我便会高兴的尖叫雀跃,仿佛捡到了珍贵的宝藏。

如果是听到了特别响的爆竹时,我会惊呼一声,吓得捂住耳朵,一般遇到这样的爆竹时,我便会叫它震天雷。小时候惧怕这样响的爆竹,但直到如今我仍然惧怕它,只因它那惊天的响声,在每一个除夕夜,我不知会被它吓到多少次,父亲他们燃这种爆竹时,我总会躲得远远的。

每年过年的前几天,家里最忙的人就要数母亲了。

过年前几天,母亲会把家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什么擦玻璃、洗衣服、洗床单这些活儿都是母亲一个人来做。等这些事都做完后,家里在顷刻间变得焕然一新,窗明几净,好像新家一样。母亲干完活儿后,接着就是置办年货,鸡鸭鱼肉,猪羊牛头,通通都一股脑儿的塞入了冰箱,每年这个时候,我家的冰箱便被塞的满满的,一点空余的地方都不留。

现如今,我们都是去奶奶家过年,奶奶如今搬到了新村,交通也不像以前走山路那么不方便了。

现在,我也不怎么盼望过年了,因为,每过一个年,我就长大一岁,长大一岁也就意味着要多承担一份责任,我美好的青春年华也会随着这些责任一点点的逝去,那时的我,就再也没有任性撒娇的机会了。

但即便如此,又怎样呢?重要的是,每年过年,我都能和我最爱的家人相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顿年夜饭,这便足够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珍贵的呢?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它却充满浓浓的亲情和年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过年为主题的作文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啦!过年啦!大家都在开开心心地忙着过过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吉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早上,我和妈妈也来到了街上购置年货。只见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景象。我们买完年货后就来到了一家小商店,别看这个商店小,但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有春联、吉祥兔、灯笼和各式各样的窗花等。我在里面看中了一对吉祥兔,样子非常可爱,于是,我就买了下来。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把这对吉祥兔贴在了大门上。

傍晚,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我和爸爸妈妈端着盛满饮料的酒杯向爷爷奶奶敬酒,表达美好的祝愿,爷爷奶奶也祝我学习进步,天天快乐。我们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吃完团年饭,我们期待已久的春节晚会终于开始了。那动听的歌声、逗人的小品和令人惊叹的魔术把我们深深的吸引了。

“当当当……”过年的钟声敲响了!四面八方都传来了“啪啪”的礼炮声。这是人们在辞旧迎新。我和爸爸赶紧来到了院子里,把那美丽的礼花点燃。只见五彩缤纷的礼花把整个天空照亮了:有的像彩色的蘑菇,有的像圆圆的绣球,还有的像一道金色的瀑布……它们把宜昌的天空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此时,只听见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就像春雷撼动了整个大地。啊,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真是一个快乐幸福的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啦!过年啦!”窗外孩子们一阵阵欢快的叫声告诉我,年,这个期盼已久的节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

南京的春节为了保护环境,禁放烟花爆竹,但这并没有影响春节的欢乐气氛。我们可以从很多的传统习俗中品出快乐的年味。

每年春节,家里也会像孩子一样穿上新装,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瞧!客厅里的西洋红杜鹃绚丽怒放,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家里;阳台上的红灯笼也不甘寂寞,展示着喜庆的笑脸;窗户上别具特色的窗花、形态各异的福字预示着美满幸福的来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每年春节,我可以暂时放下作业,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妈妈会给我买新衣服、发压岁钱,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到亲戚家相互拜年,和表哥表姐玩各种游戏。

每年春节,最令人期待的还有各种美食,不同家庭,不同口味,让我大饱口福,回味无穷。但是那么多美食,真正让我感觉最有意义,最能品出年味的,要算是“钱饺子”了。

过年时的饺子可跟平时的不一样,我们家很讲究,过年就要吃“钱饺子”,“钱饺子”虽然外貌与正常饺子没什么两样,但却有着独特的馅,不光光有着美味的肉和菜,还会有一个清洗干净的硬币。通常,一锅饺子中,会有三、五个“钱饺子”,看谁吃到的“钱饺子”多,谁的来年就会有好兆头。

去年春节吃“钱饺子”的情景让,我还记忆犹新。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我就咕噜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与姥姥姥爷一起包“钱饺子”,我还特意在饺子皮上用劲压了一下,以做记号,但是等饺子煮出来后,我却傻眼了,饺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几乎都一样,再也找不到我的“钱饺子”了。我只好顺其自然,看自己的运气了。一连下肚好几个,都没有一个“钱饺子”,我有点不甘心,心想得采取“战术”,我开始找颜色深、块头大、隐隐可见硬币形状的饺子下手,第一个不是,第二个呢?当我咬下饺子的那一刻,有硬东西咯了我的牙,心想有收获,一看果然是硬币,我高兴地大声喊出来“money!一元的!”全家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爸爸说,改革开放40多年了,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春节的衣食与平时已经相差无几了,记忆中那份浓浓的年味需要用心去细细品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回家和过年两个主题征文启事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原乡传媒开展“回家”和“过年”两个主题征文,欢迎您参加。

一、征文要求

1、“回家”与“过年”,是两个主题的征文,参加者可任选其一。

2、来稿请在邮件主题中标明“回家征文”或“过年征文”,否则将按正常来稿处理!

3、不欢迎没有新意的标题、枯燥无味地讲风俗说经过的文章。

4、特别欢迎新媒体式的标题和语言,提倡新鲜引人关注的标题,提倡时尚文风,语言生活活泼,有时代气息;笔文灵活,有很强的可读性。

▪文学作品类。可以是“回家”或“过年”中的种种故事、种种见闻、种种人物,要么温暖,要么催人泪下,要么幽默诙谐,要么涨姿势,切忌平淡。

▪励志鸡汤类。关于“过年”或“回家”的讨论,有新颖的观点,有最佳的角度,有悦读的感受。

▪热点观点类。对“过年”或“回家”相关热点事件的评论,持有的热辣观点,有轻松的行文。

5、字数一般控制在3000字以内,欢迎随附与文章相应的照片。

6、征文投稿截止时间为2017年1月31日。

7、征文稿件仅限于从未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过的,在征文期间一旦发现已在微信公众号发表过的,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8、投稿请独家授权原乡传媒在微信公众号原创首发。授权格式:XXX(文章标题)系XXX(作者名)原创,现独家授权原乡传媒在微信公众平台首发。

二、稿酬:

一周内打赏金额的六成作稿酬,10元内无稿酬。

二、评比方法

原乡传媒开辟专栏发布参赛作品,采取社会大众投票和特邀评委专评的方式,视情选出一定数量的篇目,参加“原乡文学奖”的年度评比。以得票多少入选前若干名。同一作者的,只能有一篇入选,无特殊情况,票数高的入选,其他名次顺延!确定有效投票的前若干名后,由评委再从中评出若干篇。如整体票数都过低,将直接按得票高低评选数篇入选作品!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票数过低的将不进入排名和终评!

三、投稿邮箱:

yuanxiangchuanmei@126.com

原乡传媒编辑部

2016年12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