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校园欺凌讲座的观后感【经典20篇】

在校园的一角,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它的主干十分粗壮,两个人根本抱不过来。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校园欺凌讲座的观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775

作文

384

于丹感恩讲座观后感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抉择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饿,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因此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于丹教授的讲座

看完这个讲座后,我的感触很深。这个讲座总共分四讲:一是树立目标;二是不听话,爱发脾气的正确引导;三是学会感恩;四是抵抗挫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讲与第四讲。

第三讲讲了家长如何教导孩子学会感恩,于丹教授讲了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是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每一个人,没一个事物。有的人想感恩却不会感恩。我来说说,当别人帮你时,及时说“谢谢”。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对父母也是感恩。

第四讲讲了抵抗挫折的重要性。一次,于丹教授女儿的花篮破了,便嚎啕大哭。于丹教授把花篮用彩纸包起来,比原来的还好看。她女儿破涕而笑。我从中明白了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很可怕。要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可以换来飞翔、自由,挫折又何尝不是呢?

我以后要克服于丹教授对现代青少年的主要病症,做一个积极奋进的快乐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赓续。

当前,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开始强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两种文化的冲突正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们。文化的寻根之旅不只存在于漂泊在外的华侨华裔后代,也广泛存在于国内校园的在校学生中。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年青一代应具有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具有千百年来积淀而成、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融合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艺术精华,可以很好展现中华美学风范。通过戏曲传艺、传神、传德,讲述中国道德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引人向真、向善、向美,可以很好地传承中国精神。因而,戏曲进校园将为学生们架起文化上联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孩子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向善向上。可以说,戏曲进校园为校园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戏曲剧种以平均一年一个的速度在消失,观众老化分流,“戏迷”“戏粉”锐减,戏曲衰落,前景堪忧。中国戏曲孤独的守护者们一直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坚守定力,苦练内功,遏制流失,用心传承。当然,在西方文化剧烈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在思考戏曲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时,也有一种现象,即习惯于在继承与创新这对关系的讨论中本能地维护传承的价值。强调对戏曲本体的坚守,这是不错的,多年来正是这样的价值倾向保证了戏曲的存续。但是,对于一直在寻求更好发展的戏曲来说,另一对关系也同样重要,那就是戏曲传承与传播的关系。传承保证戏曲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不走样,保持其内在的规定性,保证这个文化种子的基因不变异,保持其特殊的审美质量和精神。传播则是传承得以存在的阳光雨露。在戏曲行业走向复兴的初始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关注传播的价值,捕捉传播的机遇,选准传播的途径,瞄准传播的优先群体。

最近两年来,全国范围的系列利好政策正助推戏曲繁荣,戏曲界应顺应变化,努力将多年传承积累的成果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资源,主动将传播作为阶段重点,在中小学普及戏曲常识,讲述戏曲所承载的中国故事,科学引导孩子们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爱戏,培育更多年轻观众,涵养更多的戏曲人口,从根本上解决戏曲事业发展后继乏人这个瓶颈性问题。可以说,戏曲进校园政策为戏曲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教育专家讲座小学老师观后感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的学理基础中发展论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新教育专家讲座观后感。张志勇厅长在报告中指出"怎样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是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政府"绑架"局长,局长"绑架"校长,校长"绑架"老师,老师"绑架"学生。老师一天天在训练学生怎样拿高分,学生的训练负担越来越重,致使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的视野被残酷的禁锢起来,等学生走出学校。

才发现自己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其他的什么都不会。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带领学生打破这个禁锢,让学生快乐地读书,幸福地学习,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的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秉持朱永新教授"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核心理念,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生幸福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尝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总之,一定要教给孩子们一生有用的东西!优秀教师都是负重前行!认清形势是我们做工作的第一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中国戏曲走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

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通过课程的学习其中黄梅戏让我影响最深。我要好好学习这门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校园平安观后感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是我们的家,是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同学们在一起读书、学习,一起玩耍、打闹。但这美好的家,却被四个大坏蛋占领了。

他们分别是不爱干净的臭臭,爱搞恶作剧的皮皮,整天骂人打架的凶凶,和总爱浪费的淘淘。他们的出现是因为同学们也有这些坏习惯。现在,他们的行动要开始了,同学们也做好了保卫战的准备。

第一天,臭臭提前来到学校。他一边吃香蕉,一边大摇大摆地走着。他吃完香蕉,把香蕉皮随手一扔,就进了校门。这时,正准备进学校的小红,一不小心一脚踩在香蕉皮上,重重地摔了一跤。小红把香蕉皮又扔到学校另一个角落,然后含着眼泪走进了校园。之后,有好一大群人滑到。

第二天,皮皮带着水枪来到了学校。他到处用水枪喷人,把地面弄得湿嗒嗒的,让值日生难以收拾。

第三天,下课的时候,凶凶躲在角落堵住低年级的小朋友,逼他们给钱,不给就得被打。孩子们告诉了家长,许多家长都来投诉。

第四天,清校时间到了,淘淘故意最后一个离开,他把教室里的灯全打开了,害得班级扣了分,浪费了电。

最后,大家决定赶走他们,可怎么也赶不走,怎么办呢?哦,只有把自己的坏习惯,他们才会消失。

从此以后,大家都尽力改掉坏习惯,四个大坏蛋再也没有出现过。

校园的平安是大家的,安全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的习惯做起,这样,自己才能更完美,学校才能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反对校园欺凌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

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

其次,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欺凌现象。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把校园欺凌化作校园和谐相处,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做一个合格的盘中人!

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之人,共建我们友善和谐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拒绝校园暴力观后感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校园欺凌案频发。据统计,仅20--年,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发生在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居多。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是国家决策层部署治理校园欺凌的积极应对之策,顺应形势需要,符合社会期待。

但是,要从源头上防范校园欺凌,仅靠一纸公文发力永远不够,而要采取法治的方式根除校园欺凌的顽疾。特别是教育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决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精心设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法治教材;采取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生动浅显的方式向学生开展普法宣传;在校园中大力建设法治文化,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遵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超出政策治理范围的校园欺凌案件,一定要依法处置、依法追责。调解、教育、感化、挽救等特色手段对化解未成年人之间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已经触及刑法的未成年人案件一律都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会损害法律的严肃性、震慑性,还有违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因此,所有涉及犯罪的校园欺凌案件,都必须严格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体现宽严相济,又绝不突破法律底线,从司法上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近年来不时见诸报端的“校园欺凌”现象,《规划》提出,构建预防惩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

在创建平安校园方面,《规划》明确,完善学校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及联网应用工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确保学校食品、人身、设施和活动安全。

同时,要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援助制度,完善事故处理和涉校涉生矛盾纠纷仲裁、调解机制,依法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校园欺凌事件案例观后感

全文共 3118 字

+ 加入清单

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应该从更长远着手,推行规则教育。多年来,与知识教育相比,我们的规则教育严重缺失。虽然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内容相对简单,宣示性的内容较多,且缺乏对各种情形后果模式的设定。除此之外,在学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轻易批评学生,“不敢”指出学生在行为规则上的错误。而规则意识正是在不断矫正错误的过程中被强化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对一些家长来说,也需要改变对学习成绩的过分强调,提高对子女规则教育的重视,不能把这一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总之,应该通过建立一套行为规则及其教育体系,激励家庭、学校和社会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

未成年人的心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部门需要制定一个内容详尽而具体,且含有相应后果模式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养成底线意识,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同学、老师、学校和社会不能接受的,以及这些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经验,比如有的国家对幼儿园至5年级学生,以及5年级至12年级的学生,分别设定了60类和62类禁止性的行为,其规定极其详尽,包括推碰他人、投掷物品、向他人吐唾沫,等等。同时,每条规范都设定了学校的多种指导干预措施,以及可以适用的处分,比如学校教学员工予以告诫、逐出课堂、勒令停止、开除,等等。

由于校园欺凌事件涉及较多学生,在案件的处理上,学校应该占主导,同时应该赋予学校一定的惩戒学生的权力。在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框架下,对一般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必要找到一些合适的、有效的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让学生更有规则意识、校园更安全。

根治校园欺凌,适度法律介入不可少

与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相比,我国当前对这个问题的治理还显得十分滞后。不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还是 《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侮辱行为却都没有涉及。我国对暴力侵害、妨害自由等行为的法律惩戒标准过高,比如只有造成人体轻伤、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才分别构成刑法上的故意伤害罪和非法拘禁犯罪,对于侮辱、诽谤则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罪并且该罪必须要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自行去法院起诉。校园欺凌上升到 《刑法》 的少之又少,而 《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最高处罚标准是行政拘留十五天,且该法同时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应当说,基于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心智上的不成熟,法律在对他们进行处罚时进行额外的保护,有其正当和可取之处。但问题在于,受到校园欺凌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同样需要保护。保护未成年人不应该片面化,更不应该异化为对不端行为的宽纵,免受同龄人的暴力欺凌和伤害同样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主题。

立法问题之外,更为普遍也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学校不希望法律的过多介入。出了校园欺凌事件,不到万不得已,学校很少会选择报警求助。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久而久之,校园似乎成了法外之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反而成为滋生校园欺凌的温床。

除了惩戒威慑,我国法律在预防校园欺凌、构建校园安全保护网方面也鲜有作为。中小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匮乏、身心发育不健全,遭遇暴力欺凌时往往缺乏应对、处理此类问题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能提供帮助,不能消除被欺凌者的心理恐惧,那么校园欺凌的阴影就无法彻底扫除。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校方和有关单位的救护责任标准化、法律化,让管理不善、监护不周者承担轻则民事、重则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建立“联合部队”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学校发挥主体作用,这是必须的,学校是担当学校安宁、和谐秩序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等等。但是,治理校园欺凌不能只靠学校单打独斗,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建立“联合部队”。

这支联合部队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家长部队,孩子在学校欺负人,家长是责任担当人,对于暴力孩子的家长,我们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让孩子走出暴力阴影,家长部队很重要,直接关系暴力孩子的转化。二是社会司法部队,就是我们必须在校园建立校园警察,一方面,对校园欺凌现象形成震慑; 一方面,及时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制止。同时,我们要建立司法教育强化培训班,对暴力孩子进行强制教育。三是铲除社会暴力文化部队。校园欺凌诞生的土壤来源于社会暴力文化,如暴力影视暴力文化,游戏暴力文化,暴力文学,等等,我们应该建立一支铲除社会暴力文化的部队,对于有暴力文化的影视、游戏、视频、文字进行清除,铲除校园欺凌诞生的土壤。

校园欺凌现象诞生于家庭和社会,危害于学校,治理这种现象,必须从学校开始顺藤摸根,铲除根源。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完善立法

很明显,一些治理得较好的国家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而不是主要通过训导与宣讲。并且,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会对相关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与跟踪,以免日后影响其心理。这两方面无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传统社会,子女更多被视为家族与家庭的产物,而不是首先将其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带有一定权利的个体。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四种保护中,家庭保护就排在第一位,但是家庭保护不可企及校园,这正是校园暴力与欺凌发生的条件。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学校要么压下去以免家丑外扬,要么在家长之间协调解决,赔偿了事。法律保护几乎总是为这些处理方式让位,而且对于涉事的未成年人也通常处罚较轻,这使得他们内心并没有一种硬约束告诉自己不能欺凌同伴。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庭在解决校园欺凌的过程中不重要,相反它是异常重要的。我国从国家层面的治理,只能是完善制度与相关法规,更多肯定是一种事后惩罚来建立起约束。但是,欺凌通常含有情感在里面,比如侮辱与受辱,侮辱他人的人,其家庭教育水平与质量是可想而知的;而受辱的人,尤其是任由别人欺凌的孩子,其中一些也带有懦弱的特征,并不敢反抗或是大声说出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缺失,可能因为小的时候并未重视给孩子诉说的权利,又或是家长对孩子的日常关心不够,须知,一些校园欺凌是反复性的。

我们认为,解决校园欺凌,需要多管齐下,首先通过专项治理收集各种常见问题,尽快推进完善立法与严格执法。同时,家庭教育缺失的应该尽快弥补,比如进城务工家庭身后的留守孩子。存在暴力教育的家庭教育则需要更新理念,从小应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公民教育,友爱、平等与尊重教育应该得到重视。另外,校园也应该在尊重教育方面发力,首先做到老师尊重每一个孩子,以身作则,同时不仅是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包括情感与内心世界。校园欺凌只是一个现象,它的成因有很多,从这些原因入手解决问题效果会事半功倍。

事实上,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制定反校园暴力法,不能因为是未成年人就不用负法律责任,任何人只要触犯刑律并造成严重后果,都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在的趋势是,校园暴力越来越具有炫耀性,通过欺凌或殴打别人并制作和传播视频进行炫耀,目前法律的缺失只会鼓励一些人在校园施暴,甚至越来越残忍。而人们也往往引用美国的法律进行对比,一些中国法律留学生在美国欺凌同学,受到了严重的处罚,需要付出数年乃至十数年的牢狱之灾。

光靠家庭或校园教育难以遏制这股校园霸凌的歪风,专项治理也只能起到暂时的约束,减少校园暴力应该降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下限,让那些施暴者付出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校园艺术节观后感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我校历时二十多天的第二十届以“纪念华诞六十周年”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已圆满结束。

本届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器乐、舞蹈、声乐、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书法、手工、绘画等十多个项目,参加学生人数之多,每班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参与。它不仅为学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展示艺术才华提供了一个平台,更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各项比赛使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艺术才华和组织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艺术之星”。

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热情高涨,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展示了我校校园文化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艺术节的主人。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就拿我班宋莹同学来说,本届艺术节中,她参加了器乐和红歌会两个项目的比赛。从准备到结束,宋莹同学忙前忙后,不亦乐乎。在学校要和同学配合二重唱,回家还要练钢琴。两项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过后的学习中她也更加积极和主动,就连走路都是抬头挺胸。

我从参加活动的每位表演者脸上飞扬的神采和观众席上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中,还深刻感受到艺术节作为我们学习生活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让我们更深一层的认识到艺术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反对校园欺凌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同学们,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反对暴力,远离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总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少去情况复杂的场所,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要及时报警。

恰同学少年,我们应该满腔热血!在这花样的年华里,我们怎能荒废了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让我们远离暴力,共建和谐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防校园欺凌暴力高一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年,被各大媒体不断爆出的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因此,我们学生服务中心听世界,青春益起来团队,特意进行开展了有关校园欺凌的问卷调查。

做问卷调查看似很简单只要薄薄的一张纸,实则从划分小组,问卷设计到问卷发放再到问卷分析,还有最后的报告总结,每一步都很复杂,都需要仔细推敲思考。一张小小的问卷,一本薄薄的报告,不知蕴涵了我们多少的汗水。

5号的湖州,没有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但迎来难忍的高温天。我们仍坚持将一份份问卷交到同学手里,和他们简单地讨论他们对于校园欺凌的看法。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基本上所有的同学对校园欺凌都是反对的。校园欺凌不但会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对那些弱小而单纯的学生来说,校园欺凌是一个可怕的梦魇。他们受过的创伤会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会对其性格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很多同学所说,在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及时向老师、警察报案,大声喊叫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

此次问卷调查,让我更加了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同时也得出了很多应对欺凌的方法。反对校园欺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庭教育大讲坛系列讲座第10期观后感

全文共 1658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培训学习,体会颇深。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太成熟的体会:

一、思想上,注重培养品德

1、待人诚实,处事踏实。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家里我经常告诉他,你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人有礼貌、团结同学、做一名好学生。

2、要善良,富于同情心。教育孩子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他的长相、他的家庭、他的学习成绩等有多么的不好,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伸出你温暖的手来帮助他,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经常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中孩子就领会到其中的真谛,当遇到现实情况时他不自觉地会去这样做。

3、学会尊重别人。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尊老爱幼。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必须要尊重别人。对于辛辛苦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何止要尊敬,更应该是敬佩。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4、诚实豁达。为人诚实,不弄虚作假。拿出高姿态,以一种开朗豁达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与事,绝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独生孩子的共性就是霸道,凡事总要占上风,这样走向学校甚至走向社会会很不适应,毕竟走出家庭没有人会刻意去让你或迁就你。让孩子明确这一点,自然会有所收敛。

5、规范孩子的行为。让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孩子在与家长、亲戚朋友、同学、伙伴的交流中也能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去告诉孩子一些为人之道。孩子很能摸透家长的心理,有时候会揣测着你的意图,试探性地看你的脸色行事,觉得家长默认,可能就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以后可能还会继续这样做。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把握好度,适时地提醒孩子,让孩子能明辨是非,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学习上,培养兴趣,善于引导

1、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制定计划过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一边实施一边完善。

2、培养学习兴趣。在给他提要求的同时,也不想给他思想上施加过大的压力,我告诉他“不求第一、只求尽力”。在家里要和孩子做好朋友,听听他的心里话,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的思想,你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

3、树立自信心。在学习生活当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教育孩子在我们以后的人生当中会遇到更多的挫折,树立自信心。只有以压不倒、打不垮的精神正确面对,努力想办法克服,我们才会生活地快乐幸福。

4、为孩子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知道该干什么,回到家里还要做作业。如果家长看电视或是在玩游戏孩子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我写作业你在玩?家长约束孩子也不会理直气壮。当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看电视或玩,你干点家务活也可以,起码孩子能找找平衡,再者不影响孩子。一块学习那不过了。

5、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要想让孩子爱读书,首先你也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多读有益的书就能长见识,明事理。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要赶上时代潮流多读书有百利而无一害。家长端着书读,孩子也会效仿,习惯也就成了自然。

三、生活上,培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教育孩子按时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定时起床、饮食、休息、学习、运动,合理营养,不乱吃零食,保证身体健康等。

2、自己事情自己完成。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自己收拾书包、整理书桌,自己穿衣、吃饭、洗漱等,并带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在学校内不追逐、打闹,发现坏人坏事及时以适当方式报告老师、家长或其他可信任的成人。

四、树立老师的威信

孩子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是我们家长所无法比拟的。孩子处事的原则,做人的道理,知识的获得当然绝大部分是通过学校、老师来获得。我们家长只有密切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防震减灾讲座观后感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将近7万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1万8千人失踪。这是多么巨大的灾难啊!举国悲痛,世界震惊。为了警醒世人,经国务院批准,自20--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我们的身边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害侵犯的隐患,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雷电、交通事故等等,我们要提升自救互救技能,主动防灾、科学避灾,有效救灾。上周,5月12日,我们开展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就是为了训练我们避灾自救技能。那么,我们在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镇静,任何突发应急事件不要慌乱。

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同学们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远离窗户,以防玻璃碎片伤人。在走廊或楼梯上同学,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好头部,远离墙上悬挂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果在操场等户外,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广告牌下、篮球架下等危险地方停留,尽量向空旷的地方集中。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

当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灾难的几率是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1、上下楼梯安全。严格遵守学校上下楼梯制度,禁止在集体上下楼梯时逆向行走,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事故的发生。

2、交通安全。严守交通法规,过马路时要先观察车辆情况,主动避让机动车辆。按时上学和回家,不在外逗留。

3、夏季防溺水、防雷电、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安全。

4、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友好地处理,自己若不能处理好的话,应该请老师帮忙解决。决不能感情用事,采用打架等暴力违法方式解决纠纷。

5、心理安全。同学们心理上要形成积极、健康、自信、自强的乐观品质,遇到心理问题要找好友、老师和家长帮忙疏导,不可产生自暴自弃、自残自虐的不良心理。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警钟长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校园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好的电影总会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震撼,给人非同一般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记,他会深入人心来回飘荡。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或者说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朴实而平淡的场景,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我找到了他们的影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一直觉得,老师应该是个有情怀的职业,他离不开道义也离不开爱的传递。从小到大都知道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莫大的作用。看完这部电影后,支月英老师的身影一直未能在我脑海中散去。她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默默地教书,一代接一代,也热爱自己的学生和事业,为此奉献一生到底。她真的是《一生只为一事来》。她在一个看不到光明到处都是问题学生的乡村小学支教,从一开始的她就选择用真心真诚面对孩子,对待他们的错误,她选择感化,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无疑,孩子们是幸运的,碰到这样慈母般的老师。

巩汉林老师演的董支书为人朴实、善良、乐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可是由于深山的条件实在太差、太苦,苦于现状却无力改变是他的真实写照,但是支月英老师的出现带给了他希望,他成为支月英老师教学理念的坚定支持者。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一个老套的问题,关于奉献于收获。有的人总是奉献多,不在乎个人收获。我们爸妈那辈人就是这样。即使他们没有高楼,没有豪华的珠宝,但他们却过得很满足。有的人在追求收获,现在的很多人都这样。这也许是一种进步吧?不好说。

电影情节感人至深,回首我们当年上学那些快乐的时光,也许我们是问题小孩,也许我们并不完美,也许我们成绩很烂,功课差劲,但是,只要我们愿意相信,坚持热爱,一直等待,就会有希望出现。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枕,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平凡的一生,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平凡,在如今喧嚣繁华、纸醉金迷的环境里,让我们更加懂得去珍惜。在我们还年轻的时间里,学会爱,爱生活,爱身边的人,不要在生活的最后一个画面里留下一片空白。

我选择一个特别的日子来看这部电影,因为今天是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你们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水火无情”,为提高我们对安全的重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和人身伤害,在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湖南卫视栏目,节目通过生动的视频和讲解,向我们展示火灾的无情,通过对火灾基本常识的讲解,使我们懂得灭火的基本常识,进而能掌握火灾中逃生的知识。在家中,如果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如果纸箱着火,就可及时用水扑灭。

但如果没抑制住火种,我们应该做到不慌张,先打火警电话,再用湿毛巾捂住嘴鼻逃生或躲在卫生间中把门关住,及时在门上浇水,使火不能进入卫生间,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地使用灭火器。每年的火灾原因统计资料显示,因电气、违章操作、吸烟、玩火、放火等人为造成的火灾事故占总数的九成多,少量的自然、雷电火灾也是因人的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缺乏,存在不安全行为,就存在火灾危险性。缺乏消防安全潜意识,一次疏忽,带来的是灭顶之灾。现代生产生活中,处处都有用电、用火、用危险化学物品,火灾危险性增大,更应该积极预防,人人都自觉做好身边的消防安全工作。

有资料反映,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早期经济大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火灾事故教训,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了一本《美国在燃烧》的书,反映的就是严重的火灾事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 业带来的影响。由于这些国家十分重视 火灾事故教训,十分重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十分重视消防法制建设,所以,抗御火灾整体能力全面提高,几十年来极少发生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为习惯要贯穿于工作生活每个环节,比如居家用火、用电、用气要十分注意消防安全。要提高对消防安全的警惕性,发现火灾事故,要快速反应作出正确处置或疏散逃生,珍惜自己生命,养成良好消防安全行为习惯,落实防火减灾措施,人人都应具有潜意识和自觉性。学会处置火灾事故、具备自防自救能力,通过观看这个节目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坦然的去面对那些无情的自然灾害,懂得了在灾害发生时要先自救,有能力的再去救其它的人这个道理。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该不慌张,要镇定,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如果烟雾很浓,则应该用毛巾或手帕沾湿,捂住嘴鼻,防止被滚滚浓烟呛着。如果火很大则应该猫着身子或匍匐前进,防止被大火烫伤。

虽然火是很可怕的,但是遇到火灾我们要镇定自若,用所学到的东西来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校园画展观后感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闫老师带我们出去参观画展。画展真是太美了!一进展厅,众多的画出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目不暇接。老师争求了解说员小姐的意见,就让我们分散开自己自由欣赏。整齐的队伍一下子消失了,成了三三两两的人群,分散到了展厅的各个角落。“哈哈哈哈……”我不禁大声笑了出来,同学们都跑过来,有的问:“怎么了?”还有的问:“你笑什么呀?”我说:“你们看这幅画,多么有意思呀!画中画的那个小男孩儿在跳舞,和螳螂的在跳舞,和螳螂的动作十分相似,多么可笑呀。还有一幅画中的女子被画得很大很大的,身子也很庞大,就是两条腿又短又瘦,多么可笑呀!”同学们听了,也不禁笑了起来。

我们又去看诗,这儿的诗句太美了!诗画相配那更叫绝了!有的说:“真不亏是有名的文学家!”有的说:“就是嘛!能写出这样的诗,画出这样的画那肯定是有名的人物。”这儿的环境更是美。不信你就听听。我从展厅出来,一股花香扑鼻而来,我被这香味所吸引,随着香味走去,便来到了花坛,花坛里面鲜花竞艳,红的、黄的、白的……姹紫嫣红,香气浓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天上的仙女,也让我想起了展厅里的画。

这儿,画也美,诗也美,环境更美,希望你也来欣赏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在科技上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先进,因此高科技的电脑也走向了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家长们却忽略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如现在我要提出来的问题:多数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色情网站等。而忽略了读书。而且有些青年因沉迷网络而自暴自弃,大家不难看出,每年的犯罪案件中都与网络有关的已占绝大部份!也许这个问题早已被人们提来了,但是却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情况越来越坏!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也常常上网查资料,但是往往在我打开的网页之前总会跑出一些色情动画,有时还自动播放,有时不小就点击了,这样就更不能保证我们的目的了!

我希望各教育部门能够和有关部门联合起来清理一下网站,让我们能放心的在网上查询资料!同时也希望学校和家长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明白他们的需要和心理,对已往有过失的同学多关心,多感受一下他们的心理,让他们重新树立新的目标。还有很多同学他们也用暴力殴打弱者,显示他们的威风。在学校、大街上、娱乐场所等到处可见暴力倾向。

我作为六(4)班的一位代表,为了创建平安校园,使学生能在校园里快乐成长,快乐学习,希望学校加强教育、加强设备,加强安全,要让学生们感到“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亲人”说到这里,我提出几个小小的建议:作文

1、教育学生如何拒绝网络色情或色情书等。多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沟通!

2、教育学生不要有暴力倾向,不能持强凌弱,让其明白暴力的后果。作文

3、校园设施应加更完善(如操场体育设备、走廊文化宣传、楼梯安全设施等而且还要定期检查维护)

4、希望学校多邀请有关人事到校给同学及教师作其他方面的传教!

这以上是我个人认为,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些平常易见的问题!这样我相信平安之星将降临在所有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建立驻校社工制度防范校园欺凌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除了像心怡这样个体,一些有组织的团体也开始关注校园欺凌的现象。2008年开始,广州市海珠区建立了青年地带社工进驻学校项目,在海珠区的13所中小学试行。每所学校进驻两名社工,每天在学校“上班”, 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普及教育,对校园欺凌案件进行介入辅导。经过了8年时间,青年地带校园社工逐步探索并制定出了预防校园欺凌的“家-校-社”合作机制,在防范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上卓有成效。

陈丽东是青年地带的一名驻校社工,她2010年大学毕业就来到了青年地带从事校园社工工作。张娜(化名)是陈丽东所进驻学校的一名初一女生,由于身材比较胖,张娜被同学取了各种难听的绰号,甚至在上下课的走廊里还经常被同学恶意推撞。这时,张娜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跟家长、老师求助,而是找到了社会上的号称可以保护她的“组织”向他们寻求保护,她觉得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敢欺负她。

青年地带学校部主任 陈丽东:她不断地找人去收钱,交她的“保护费”。她一开始是被欺凌者,但是后来没有一个很好的介入和引导,自己成为了一个欺凌者。

从一个被欺凌者到欺凌者,张娜虽然没有了被人欺负的恐惧,但是同学们的疏远让她感到更加孤独和害怕。这时候,陈丽东联系上了她。

青年地带学校部主任 陈丽东:慢慢听她自己的心路历程,了解她现在的一些情况,包括她喜欢的一些内容。我也是尝试去融入以及带领她跟其他的同学建立关系。

慢慢地,在陈丽东的帮助下张娜发现,跟社会上那些人能够给她的所谓“保护”比起来,同学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才能真正让她融入校园生活。她开始主动脱离社会帮派,并向父母寻求帮助。

青年地带学校部主任 陈丽东:要有效解决欺凌行为和现象,“家-校-社”的合作很重要。后来她的妈妈也是能理解她这个事情,去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她的照顾和关心不够。

像陈丽东这样的驻校社工,青年地带一共有55名。青年地带作为广州市海珠区青少年事物社会工作的服务平台,由海珠区政府和广州市民政局共同出资,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为广州市海珠区辖内6到30岁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服务。青年地带学校服务以学校为基点,通过团体活动、小组服务以及个案辅导等手段,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生活和心理问题,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工进驻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表示了欢迎。

老师 万国军:能够给我们的学生一种安全感,因为学生毕竟有些是比较害怕老师,跟老师是有距离的,她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港湾的作用

学生 胡允轩:平时就会聊一下比如说我有兴趣,我有一件事情想跟同学分享,但同学没人听我说,我就找Miss说,很放松没有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校园招聘会观后感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在没有足够资本之前要尽量的放低身价。在呈四方形的现场,我们不难看到“厚此薄彼”的现象。在许多知名企业前很多时候是有人在排队的,但是相比其他就明显多几分冷清。穿梭在应聘人群中,我体会到最主要的问题是当讨论到工资问题时,往往不能到达共识。大学生中有一部分过高的估量自己,低层实践在他们眼中好比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而对于企业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正是那些能够放下架子从基层干起,合理定位自己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果大学生太过于看重自己所谓的高等学历,却不能理智的自我定位,在就业中必定要吃亏的,那么所谓的高学历就只是等于失业,这也许不是任何一个大学生期望看到的。

第四,人生的发展方向不止一个,原先有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本专业。进入大学,选取专业。在懵懂和迷茫中很多人都选取了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片面的对专业认识,导致

大学几年学习吃力而没有激情。而选取就业又是我们的一个转折点,应对选取,会有很多徘徊,但我们要敢于尝试,机会不是只有一次。只有在尝试中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五,学生干部经历是很多岗位的优先条件。以前很多适合不明白,作为学生干部到底学到了什么。甚至还有个抱怨,抱怨为什么别的同学能够休息,而我们要忙碌;为什么别的同学能够那么潇洒,而我们这么压抑。也许以前早已懂得学生干部的真正价值,但这次的感受却更为深刻。策划、组织、管理、思维、口才这都是担任学生干部而收获的果实。因为拥有而充满自信。

从目前就业形势来看,毕业生就业形势喜忧参半,虽就业压力依然比较大,但出现回暖趋势。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毕业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更加美观,在简历后面附上更多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在网上海投,或者拼命去挤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即使这样,四处的周旋仍然毫无结果,投出的简历也如泥牛入海……其实,找工作的过程首先就应是一个了解自己的过程,也只有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会更有期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针对这一点,大部分人采取了找到工作以后,在与工作的相互磨合中,渐渐了解自身的表现,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让许多人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我们要做好就业对2014年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戏曲进校园的观后感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心,戏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亲和感;第三,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可以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可以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我想着,新的戏曲将掀起一股热捧的浪潮;也想着,梅兰芳在新戏曲前也只不过是班门弄斧;想着,外国人都会哼上几声京腔??我会一直想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