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作文(经典20篇)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开学吧小编整理了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月有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7552

作文

166

篇1:读《南京大屠杀》有感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大屠杀——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

南京大屠杀——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

南京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

南京大屠杀——使南京变成人间地狱的真正元凶;

南京大屠杀——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

南京大屠杀——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

南京大屠杀——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

1937年12月13日,一个可怕的身影--南京大屠杀充满了南京的每个角落。日军-- 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杀。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魔鬼的天堂,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更可恨的是日本现在将当时残杀我国军民的铁证事实美化了,戏称那是为日本增光,光宗耀祖的事!

现在,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我们这一代是中国的希望,中国未来的支柱!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这一台"大型起重机"将中国托向辉煌的明天!

中国当初为什么那么弱?为什么任一条疯狗在她身上留下无法治愈的伤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洗去那千古奇耻。

无论是什么记忆,什么事件,都会过去,都会忘记。但是,过去不等与被抹杀,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流失。

那历史的一幕幕,时时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南京大屠杀电影《南京梦靥》观后感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前天看的《南京梦魇》,直到今天心里还僵着,很不好受。

南京大屠杀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然而却总是极理性地从教科书上了解一些日军的残忍和伤亡数字,再不然,顶多就是几张黑白的模糊照片,下面写着一行不痛不痒的小字告诉你这是惨死的中国同胞。——通常,都是仅此而已。

看这部电影是真真实实地完整地了解了一些南京大屠杀,以前顶多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纪实频道讲过一些。我并不喜欢纪录片,但是一听说这部电影,我马上就去下载了——我甚至有一些急切,虽然我认为这种纪录片应该呆在电影院里和与自己同民族的人们一起看,那样才了解何谓民族荣誉感,但是我等不及想看看那段被小日本一再否认的历史究竟有多么丑陋。

看到了,的确丑陋。国际上对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一般认为是35万左右,而实际上远远不止。好吧,即使只是35万,但是我不知道35万的人是怎么样的一个可怕数字...我只知道即使是一张张百元大钞叠起来的35万也有相当的体积,并且,很重。35万的人?...太残忍了...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尚有宗教的理由作为借口,且不论虚实,但至少有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而日本人呢?连文字都是中国人施舍的这样一个民族和国度,究竟能为了什么而这样残杀中国人?仅仅因为对那该死的裕仁天皇的崇拜吗?怎样的一颗魔鬼般丑陋的心灵才能把杀人作为乐趣?大和民族整个都是畸形的。

片子的导演是个美国人。其实,我一直不喜欢那些自以为是的美国人来拍我们的历史,因为他们总是把自己当成救世主或者像爱因斯坦那样聪明的人。——而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是。这种骄傲的痕迹在这部片子里也可以看到——影片的最后以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形成的蘑菇云结尾,仿佛在对中国人说:

“看,我帮你们惩罚了他。”

我想,虽然每个中国人都为投在广岛、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而感到大快人心,但没有人真的需要这种帮助,也不会因为这种帮助而欣喜。我们要的,是日本人对他们的罪孽深深忏悔,和亲手毁灭他们。

我曾经说过,大和民族是一个能够忍辱负重的民族,堪比日耳曼。——我想,我是很客观的。但是,小日本始终还是小日本,无法和坚强、大气的日耳曼相比。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年汉堡和上海作为兄弟城市交流,有一个汉堡的歌舞团(名字不记得了)在上海演出,在他们每一场演出之前,他们都安静地默哀3分钟,并且全都以《黄河大合唱》开场。原因仅仅是因为中国是在二战中被法西斯侵略过的国家之一。而事实上,德国人恐怕没有杀过一个中国人!相反,在《南京梦魇》中,我了解到,当时在南京,真正能够保护南京人的安全区恰恰是一个德国纳粹卫军的家!希特勒一生都在鼓吹日耳曼至上,事实上,日耳曼的确是个可敬的民族。

Rhawn Joseph是个好导演,虽然我不喜欢他的结尾,但是他对南京大屠杀的观点让我有种醒悟。他说中国人太不会利用国际传媒这个平台,特别是美国的媒体了。为什么全世界人人皆知日耳曼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因为犹太人不断地致力于宣传这种曾经的残暴,鼎鼎大名的Steven Spielberg就是其中之一,著名的《Schindlers List》虽然不是纪录片,但也是改编自二战时的真实故事。就是类似这样的数量庞大的电影和各种宣传控诉着日耳曼人的罪行,使得他们的子孙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仍要为此而在全世界面前忏悔。反观中国,只是一味的在中日之间进行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拉锯战,殊不知这个民族的教育系统无药可救,那些日本人,从小就是被灌输侵华战争是解放全亚洲的正义的战争。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国际舆论的力量。

听说,直到今天,南京每年12月13日上午10点还是会拉响空袭警报。——就在这天,日军入侵了南京城。我觉得这是一种折磨,总是提醒着所有的南京市民不要忘记曾经的痛苦和耻辱,恐怕全国在没有哪个城市的仇日情绪比南京更甚,这种仇恨强烈到800多万人的大城市只有不到100个日本人生活在那里。因为耻辱,他们每年都要回忆一遍这种耻辱,所以仇恨越积越厚。

父亲说,不仅仅是12月13日,也不仅仅是南京,整个中国都应该时常拉警报,提醒这个容易倦怠的民族在整个近代史中曾经遭受的那些耻辱,不仅是来自日本的。7月7日(卢沟桥事变)要拉;8月22日(火烧圆明园)要拉;8月29日(《南京条约》)要拉;10月24日(《北京条约》)要拉;9月17日(甲午海战)要拉……历数中国的近代史真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我觉得父亲说的是对的,我们浑浑噩噩、纸醉金迷地活着,快乐和平淡时常麻木我们那根叫做“骨气”的神经,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这根神经,只是耻辱没有被提醒。我想,我们是需要耻辱的,所以我们要记住那些日子,要记住靖国神社里供奉的那些混蛋,还要记住小日本认为侵华理所当然地嘴脸……我们需要这些耻辱,只有这些,才能给我们鞭策,让我们把仇恨刻进骨血里。

——是的,我们本来就是需要仇恨的,也应该仇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进入(1)号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草地上的块块大石头上刻着日本鬼子

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

我们先到了最高的一层,是露天的,上面铺满鹅卵石,石碑上告诉我们,大片大片的鹅卵石象征着白骨累累,鹅卵石上有位老人的雕像,她张开手臂,前面有三棵枯树,场面十分凄凉。

顺着台阶走下去,,我和涛涛哥哥看后,心中一阵猛痛。下面还有现在还在世的南京大屠杀的证人的脚印。

随后,我们又来到“万人坑”,一进去,我就一颤抖,捂住眼睛,因为被厚玻璃隔着的是死去的同胞的尸骨!遗骸相互叠压,姿态扭曲变形,这些可恨的日本鬼子,杀了人还不够,还要把钉子钉入儿童的身体!看着这些尸骨,我仿佛看到了日本鬼子的武器刺入南京同胞的身体,他们含恨死去的情景。这时候,我眼里湿润了,胸口像被堵住了一样,心跳骤然加快……

出了馆,我的心跳才正常,眼里的泪水也干了,同时望着飘着小雨的天空,苍天仿佛也在为死去的同胞落泪。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长大后,我们不能忘记从前中国所受的屈辱,要更加奋发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兴旺发达。一只高30米的和平大钟,钟后有一堵墙,墙上刻着一个大大的“300000”,告诉我们这一次南京大屠杀一共死了30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中国南京江东门街418号。该馆的所在地,是侵华日军南侵华日军南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为悼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遗骨陈列有外形为棺椁状的遗骨陈列室,这里陈列着该馆1985年建馆时,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难者遗骨。1998年4月以后,又从该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内新发掘出208具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该馆现在已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里埋藏了无数中华儿女那爱国的忠魂。现在我就给你讲解一下我拍摄的几张比较有意义和震撼人心的照片吧!

拍摄地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

我们一下车,就看见了南京大屠杀馆像一把巨大的利剑直至日本,外面有一个人痛苦死去的图像,在馆外的墙壁上写着:遇难者300000的金色大字。因为纪念馆是免收门票的,所以外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但是流动进入比较慢,我足足等了五分钟才进去。

拍摄地点:万人坑

走进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万人坑”了,当年日军侵入南京,便是在这个坑中杀了上万名中国人。累累白骨怒斥日军的滔滔罪行,诉说着日军惨绝人寰的杀人行径。看的我不禁想哭,因为出于对死者的尊敬,我们并没有在那里拍照,而是图片。

拍摄地点:南京大屠杀资料陈列室

进入馆内,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清冷的古老气息,在馆内大大小小的陈列室中,有着日军数不清的滔天罪行,诉说着沉重的事实,那些在大屠杀中得以幸存的人,也无一不留下了满身的伤痕。

拍摄地点:中央厅

在这的墙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死去人的信息,大家都可以随意的查看,在这旁边,有祭奠死者的电子设备,大家都可以写上…心中最想说的,送上鲜花。

拍摄地点:礼厅

进入这个礼厅,仿佛走进了地下世界,又黑又暗,只有许许多多的等飘在水上,是纪念死者的,大家都沉默不语,只听见脚步声,过了大约二十分钟我们便出来了。

每每看到这些图片,我都会想起在馆中的所见所感以及那段屈辱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有感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在南京,我们选择了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去纪念馆的途中,我问女儿,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你是否都知道?她说,知道,但不是很详细。

其实,我在去纪念馆的途中也在想:现在的学生是否都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他们对这段历史是否也如我们乃至上一辈人那样的刻骨铭心?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于1937年的12月13日在古都南京上演,历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日本军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

到达纪念馆是下午两点多钟,只见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进口处一批一批地放参观者进去,后面又一拨一拨地排起长龙。在纪念馆展览厅的入口处,工作人员根据规定,参观者不得携带挎包、拎包等,但对参观者的相机并没有要求寄存。因此,在参观时,我拍了几张照片。这时,有保安和工作人员立即过来对我说:“同志,这里不能拍照,希望您配合我们的工作,请把刚才拍的照片删掉”。我很配合地当场删掉了照片。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被纪念馆展出的历史真迹和实物所震憾,此刻,我丝毫也没有“地道战嘿地道战……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的感受,我觉得那样的打鬼子太不解心头恨哪!一路的参观,心里不免沉重。那一份哀伤!那一份沉痛!那一份深思!我不知该如何表达。我对身边的女儿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一段历史,中国人永远不能忘。

从我记事起,在村里看的露天电影,多数是打“打鬼子”的,我孩提时代的游戏也是在“打鬼子”的游戏中度过的。记得小时候,如果伙伴们硬要让我演鬼子,我会感到非常的委屈,并下定决心要在下一次的游戏中争取到演八路,在痛打日本鬼子的情节中感受那一份自豪。

在南京大屠杀历史资料馆,我看见一位年青的妈妈正在逐字逐句地给身边只有约四、五岁的女儿读着历史资料,她那认真的态度让我感动,她身边聆听着的女儿更让我感动。南京大屠杀不能只因需要才去纪念。我们常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唤醒痛苦的记忆,不是要渲染一种仇恨,而是要更加科学和正确地去面对历史、展望未来。

7.百团大战观后感1500字左右

可以说,四、五岁的孩子,他们现在并不知道这一段历史,但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日本鬼子丧尽天良的兽行、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奸淫掳掠和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世界各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积极的努力。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南京大屠杀事件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伤害,要求全世界人民呼吁对人类和平的珍惜和热爱。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一幅再现当年日军入侵南京时的电子画面,我忍不住拍了几张,工作人员还是及时走过来对我说,“同志,请不要拍,这毕竟是我们的国耻,请您立即删除”。我很理解工作人员的心情,但我更知道前来参观人员的心情,以及中国人民的心情。当我们在沉重的历史面前,谁都不会回避自己的责任,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具备应有的历史道德。

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时期,我纵然不能够再有“小兵张嘎”那样的理想,但是,我却可以唱歌: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六朝古都,我已经来过无数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却是我始终未曾去过的地方,因为担心它会触及心灵深处的伤痛,然而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逃避的。作为中国(江苏)第11期援圭亚那医疗预备队的一次集体活动,上周末我和我的队友们一起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简短的活动过程让我想了很多、懂得了很多。

走进纪念馆,一种沉重、肃穆的气氛笼罩了我,那用十二国文字书写的“300,000”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双眼。纪念馆中陈列着的各种文物和史料,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惨痛、令人发指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忘记那一段历史,不是因为仇恨,而是为了和平、幸福的未来生活。战争是残酷的,贫穷落后就会挨打,我们要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要牢记历史的教训。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努力奋斗。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在南京大屠杀当中无私的保护、帮助中国人民的国际友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人格和国际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缅怀。

即将到来的援助圭亚那医疗队的任务是艰巨的、意义是重大的,我想如果我们有了坚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信念,有了强大祖国的后盾,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我们就能顺利圆满的完成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勿忘国耻,纪念南京大屠杀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决定草案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进纪念馆,就感到一丝寂静和悲伤,每个人都显得十分庄重、严肃,因为这是在纪念南京大屠杀,纪念那死去的300000南京同胞。

走进一号门,满墙贴的照片都是日本人血腥的屠杀和国人的惨状,真是惨不忍睹!还有一些文字记载,上面写的有日本人的罪过,记录那一场南京大屠杀: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失踪了一名士兵为理由,要求进城寻找,中方拒绝了这个无理的理由,因此中日双方激战,发生了那起卢沟桥事变,从此日本开始侵略中华。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分两路,不久就攻下了南京,之后,从12月13日开始的约六周时间内,他们在南京无恶不作: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都是他们的“杰作”!他们还举行杀人比赛,甚至还为小孩设计攻入南京的游戏棋,把南京人当做禽兽,大肆屠杀,从老人到中年到小孩,从士兵到平民再到僧人,只要是中国人,一律杀,杀,杀!而且不仅枪杀刀杀,还活埋焚烧,甚至把人头割了放路障上,以此玩乐……

当时我们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还有约5万万同胞,却被一个小小的日本侵略,这是为什么?还是因为国力不够强盛,科技不够发达,我们只有用自己的力量使国力变得强盛,科技高速发达发展,才能不被重蹈覆辙。我们也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战争电影《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大家应该看看这个片子要表达什么

个人觉得,本片表达了,在危机时刻 作为自然人本题的 不勇气权,与投降权,拒绝牺牲权,和本能得恐惧权。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就像我们也没有亲身经历的去年的地震,而我们接受的教育与舆论又主流得要求我们去牺牲 去付出。

作为自然人,要我去履行责任,那么我必须得有履行责任的能力。

而我们是不是忽视了自然人是不是当时具有履行责任的能力呢?

觉得日本的侵略行为是有罪的,但是普通士兵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处于什么的状态呢?

日本军部也有宣传机构,士兵也被洗脑的。 在我们的宣传电影中,我们的抗日武装都是英勇得不怕死的。

只要拿刺刀冲锋,日本人就纷纷被杀得狼狈。

其实,很多日本士兵比我们更不怕死。而且在抗战期间近身搏斗中,除了当时的“大刀队”,我们 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两国都有宣传机构,基层的士兵,未必是有罪的。或者说主要责任不在士兵。

那么这个士兵就有他的基本的权利(同情,恐惧,)

我觉得这个片子基本上还是突破以往对抗战题材电影的主流的

至少,陆川导演敢说出一些真实的东西,也顶着很多传统道德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将记住南京大屠杀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记录了中国从兴盛到衰败,再从崛起到现在。但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使中国人民永远无法从脑海中抹去。

南京大屠杀是在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实施长达6个星期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历史留下最黑暗的一页,这段记忆也无法从我们记忆中抹去。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对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谋杀,是日本军在十分清醒和理智的状态下的屠杀。,这样的有目标的、有计划的屠杀是最要命的和最恐怖的。

我当时看过一段纪录片,写的是当时日军在向南京进行扫荡的时候是日军对杀害无辜百姓最多一段时间,纪录片中提日军扫荡都是突然袭击,而百姓又没有防备没有东躲西藏,没有感到危险意识,所以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对于他们都是束手无策的。人们对于这段历史事件都是用惨无人道,灭绝天性这些成语来形容,据纪录片中回忆,日本军队进入村庄就开始见人就杀或用火烧房子,活活把人烧死,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死者长达30多万人。

而更让人气愤的是日本人还把日本人还把历史教科书给篡改了,当时还在中国引起了很大轰动。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上把“侵略中国”改成了“进出大陆,”在中小学生历史教科书上把“三光政策”改成了“迫使日本军队保证治安。”将“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尚无定论,”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说成是“被迫应战。”大多教科书上关于南京大屠杀只描述了:12月占领南京,由于日军行动民众死伤多数,称为南京事件,并企图掩饰入侵后的屠城和慰安妇的问题,直叫人心寒与愤怒。我们中国这么一段令人心寒与国耻的事而在他们教科书里只有简单一段就给概括了。

过去的中国首都是那么令人向往,但战争令它变了模样,南京大屠杀将永远被我们记住,历史也将记住这一刻,勿忘国耻,国人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看电影《南京大屠杀》。看完后,我内心十分激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电影《南京大屠杀》讲述了一九三七年发生在中国南京震撼人心的故事。在数月的空袭和炮火之下,日军攻克了当时作为中华文明的首都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恐怖大屠杀,屠杀了我们中国同胞34万人。片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影片中出现的在地上边爬边哭的婴儿、妇女绝望的目光、遍地被砍死炸死或枪杀的尸体、被炸弹炸出来的血淋淋的伤口、刚被砍下头颅还喷着热血的人体、扔下炸弹后呼啸而过的飞机、站在俘虏前持刀比赛杀人的日军……

我的第一感受是日本人太坏了。占领全世界是日本天皇最大的梦想,他们先占领中国,然后占领印度、欧洲,菲律宾也遭到了同样残忍的枪杀。在南京城里,他们见一个人杀一个,杀人不眨眼,非常残暴,使南京城血流成河。本来一个繁华的城市被日本人打的破破烂烂,我感到十分气愤。

电影还讲述了一些外国人的英雄壮举。我想说这些第三方人虽然不是我们中国人,但却竭力帮助我们,还建立了安全区,他们保护了近20万南京市民免遭日军杀害,他们都成为这段历史的目击者。要不是他们,我们的人会死得更多,损失更严重。他们是正义和善良的化身,我们会永远感谢他们的。

电影里描述的情节只是南京事件的一小部分,千千万万的生命被日本人残忍的夺去的场面都没有全部记录下来。我们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那些日本人想掩盖事实,不肯承认错误,他们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自己才是受害者。

看完电影后我不禁感叹要是国家不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就会任人宰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

我觉得,这种电影很值得看,作为一个中国人,绝对不能忘记这段残忍的历史,绝对不能忘记一个民族的耻辱!每个小学生都要铭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我国首都南京,并在此进行扫荡。片中就反映了日军禽兽不如的行为,如: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和平居民;集体屠杀,尚能呻吟挣扎者,都被刺刀杀戮,最后将全部尸体焚化;杀百人比赛;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头在南京城外的铁丝网上,还在水里塞一根烟头取乐……其中,那惨无人道的日军,对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三十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大屠杀,在攻陷南京的短短六周里整个南京城里的家庭无一幸免,三分之一的房子被烧毁,不完全统计被那些禽兽强暴的两万多人以上,(包括幼,老孕妇),它们称小女孩为“嫰鸡”-----被屠杀的平民,战俘多达30多万以上,其中包括了一大半人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战斗人员的老幼病残弱者,方式方法无不花样百出------杀人比赛,砍人头,挑开孕妇大肚拿出肚里婴幼儿,将小孩放入锅中活煮,将战俘平民埋入土中漏出头让狼狗去撕咬,活埋,汽油烧,让父强暴其女,让和尚去……所有变态的手法让我已无法相信他们是人生父母养的人。进攻南京的第十六师团所为的中将;中岛今朝语为一试他的正宗军刀之效亲手砍下七个中国人的头颅。杀人比赛里的冠军保持者野田君,他的记录是一口气连砍300人头的记录,当是它便成为了日本本国的英雄与榜样,一个日本记者为赶拍一张砍人照片却因当时所抓的中国人刚刚被砍完便进城即抓既砍。所有鬼子进城得到的命令是;兵员疲劳需要慰劳的家家都是慰安所,女人都是慰安妇,所见所有男女老少战俘全部杀,杀杀杀,一个不留。日本人语录;16师团松井大将,“中国人已一代不如一代了,日本已是一年强过一年了”中岛今兆语“中国人的弱点,不团结,软弱,极易渗透,好利用收买”,谷寿夫旅团长“我们此也乃无奈之举,实乃为解放中国人而杀中国人”,佐佐木旅团长“战争快点结束也是中国人的幸福”。一些日本普通兵的交谈;“为什么中国人成批成批的被杀为何他们都不反抗?”

只能说它们如果是用枪来集体射杀就算是对中国人的一种仁慈一中解脱了,没错中国人自己也有错,错在任人宰杀,错在天真的以为它们还是人,错在中国的军队何在何为。短短的人间地狱的六周,我想当时的惨烈程度远不是这一点点残缺的记录片所能描述和慨括的。

如今日本人不但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而且教育他们的后代这是他们的光荣。这天大的耻辱啊!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挽回祖国的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可他们错了。中华民族的血能白流吗?不能!它点燃了中国人永不泯灭的民族之火,华夏大地掀起了抗战的狂澜!在艰苦的八年中,中华民族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刚强的躯体,谱写出叱咤风云的诗篇,拯救着这古老而伟大的民族。

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已被英勇的中国人民赶出了神州大地,共和国正发生着一场伟大的变革,创造着亘古未有的奇迹。她正紧跟时代脉搏,以空前的速度前进、发展。可是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却永远铭刻在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心上,那是一笔血债啊!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只能而且从国力上超过日本,领先于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惨遭屠戮的30万英灵。但令人痛心的是,现在,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相比,我们仍多有不足。

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中国的新一代们,不要再抱怨祖国的贫穷,不要再嫌弃貌丑的母亲,为了她,为了脚下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了这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你难道不应该贡献自己的身心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祖先无愧于他们的时代,而今面对尖端科技的竞争,人才、知识的较量,我们还能站在祖先的业绩上一味赞叹、陶醉吗?还能面对那段记满了累累血债的陈年往事无奈哭泣吗?不!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中。

朋友,到那时,你可以从容地把史册交给后来者,让他们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这不是为了让他们与你一起悲痛,一起愤怒,而是为了深刻的反省,为了悲痛后的深思和振作,为了不让那悲剧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星期六在电视上观看了【南京大屠杀】,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我国的历史名城南京,把这里变成了人间地狱。禽兽不如日本兵把老百姓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和平居民,那惨无人道的日军,对放下武器的士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30万人。

看完电视,我的心情十分沉重,30万人,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这是多么耻辱啊!老师对我们讲,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悲惨事件。在整个事件中,中国人民竟没有反抗能力,逃跑呼救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血的教训。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南京大屠杀公祭观后感

全文共 3224 字

+ 加入清单

国恨家仇,风雨晦,长路漠漠。痛当年,京华陨落,血流成河。雨花台前狼烟起,栖霞山下风暴恶。不堪望,铁蹄践神州,山河破。

国势衰,积贫弱,民安在?填沟壑。泣如画江山,村村寥落。雄狮昂首向天吼,震彻寰宇撼心魄。和平钟,撞响民族魂,朝天歌。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感

第一篇:小学生南京大屠杀公祭观后感

今天是2014年12月13日,昔日里从不让我看电视的妈妈,今天一向反常地允许我看电视。当我来到客厅,一看到电视屏幕上显示的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屠杀的图片,我的心不由得沉重起来。

因为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是时隔77年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举行,体现出国家公祭最高规格。在电视上屏幕上看到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十字架上面用非常醒目的数字写着:1937.12.13----1938.1,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就是在这个时间,短短的六周时间,我们的同胞有三十多万,被侵华日军以各种惨绝人寰的手段给杀害了。所以我们要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

在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现场,一个大大的石碑上写着:遇难者300000。我一看到“300000”这个庞大的数字,心里不禁一惊。但是惊恐的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惊恐很快就被愤怒代替了,我恨日本人欺软怕硬;我恨日本人放火抢劫;我恨日本人乱杀无辜。在南京大屠杀的石像眼里,涂满了悲伤,在给死去的人们献上的花环,多像受难者人们的眼睛,正在看着中国,看着中国愈来愈繁荣昌盛,愈来愈强大,他们的心怎能不放下?他们的灵魂怎能不得到安息?

习主席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三十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十三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仪式上,77名高中学生高声朗读了《和平宣言》,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罹难77周年。《和平宣言》的内容,层层递进,从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寄托哀思、牢记历史,到展现不屈的民族精神,歌颂祖国和改革开放,呼唤和平、展望未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共有17处,在每处碑文上都记载着遇难同胞尸骨,同时让我们不要忘记惨痛的历史,要立志振兴中华。

伤痛虽已过去,但勿忘国耻。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有感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一句话就是很感动,很感慨!习主席的讲话更是入情入理。

正是:

国家公祭告慰亡灵屈辱岁月再不复返,

铭记苦难警告侵略之徒正义利剑高悬。

这个公祭日早就该设立,不知前几届领导人在想啥??是失误?失责?还是没水平???

公祭日向世界宣告:

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中国是不会忘记过去的苦难的!

现在的中国有能力捍卫人民的安危!

国家用今天的强大告慰死难的同袍,你们被欺辱的岁月不会再来!

真是:

《沁园春》

---公祭

金陵南京,

百万集会,

公祭亡人。

叹累累白骨,

日军残忍,

涂炭平民,仇恨海深。

豺狼成性,百般否认,

铁证如山别犯蠢?

想当年,

国贫民柔弱,遭此欺凌。

无数英烈献身,

悲壮奋斗一路到今。

缅怀英烈志,同仇敌忾,

发展壮大,热血争先。

人民安居,国运强大,

正义之剑喜迎春。

喜告慰,

亡灵安息好,中天国魂。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第三篇:《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学校让我们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37年“12月13日”,是一个让中国人永生难忘的日子,由于日本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南京——这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就变成了一座死城。

《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那一幕幕惨无人道的血腥场面让人毛骨悚然、令人发指。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禽兽不如的日本兵把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当作活靶子练习刺杀;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倒在了日本兵的枪口下;日本兵丧心病狂,竟然还举行杀人比赛,把杀人当成游戏。更有甚者,他们连儿童、孕妇也不放过,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被残酷的日本兵用冰冷的刺刀插进她的腹部,挑出一个还没有出生的婴儿,真是灭绝人性、惨无人道。屠杀、抢劫、强奸······仅仅六周,南京三十多万的同胞全部被日本兵杀害!

日本兵不仅夺走了三十万南京同胞的生命,还侵犯了我们中国人的尊严,我感到无比的心痛,无比的愤怒!看完电影后我思绪万千,中国人为什么会被屠杀?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太软弱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都没有了尊严,人民怎么会有尊严?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勿忘国耻,知耻而后勇,把振兴中华视为己任,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尊严,才不会被欺负!

8.抗战影片观后感汇总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侵略者再也不敢踏进中国半步!

第四篇: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一个无辜的声音在绝望中呼喊着,地上洒满了鲜红的热血,天空已没有之前那么碧蓝,花草也没有之前那么芳香。空气中弥漫着炮弹激战过的硝烟味,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味,一个悲惨的世界浮现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今天吧!这天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日军攻击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站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不忍睹的大规模屠杀,他们还将南京民众以铅丝捆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日军杀害活埋共30多万人。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心几乎走向崩溃的边缘,胸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心潮,似乎有千言万语,却一言难尽。我仿佛身在那个世界里,眼睁睁地看着南京青年被杀害,小孩被无情的日军用炸弹炸死,而我却无能为力。他们把孕妇腹中的孩子刺死,我替那个还没有见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就被死神召唤的婴儿感到哀伤,替那个快要做母亲的孕妇感到痛苦。被抢走的牲畜无奈的叫着。我恨日军,恨他们的冷酷无情,卑鄙,无耻,下流。每一次的枪声仿佛子弹射入我的心脏,每一刀的刺杀仿佛我的心脏感受到了刀的冰凉,当南京民众被日军用机枪扫射而倒下时,仿佛在我心上的伤口洒上一把盐。看到我军成为日军的俘虏,我的灵魂早已飘逝。南京大屠杀中受害者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悲愤,哀伤。可是,痛恨有用吗?我们能改变历史吗?难道我们要对日本用报复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悲愤吗?不,都不可能,日军以为一次屠杀就能让中国向日本屈服,他们妄想,中国式一个有骨气,有志气的国家,怎会向他们永远低头。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生活在和平阳光的普照下,我们很幸福,但是,我们却要深切记住沉痛的历史,不能忘国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以为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富强,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此,中国的胜利将是日本噩梦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制定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老师带着我们去完成课外实践活动。早上我们游览了阅江楼、静海寺,下午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走进了纪念馆,看到那一幕时,我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紧张,我们慢慢地走进冥思厅。只见冥思厅放着蜡烛模样的电灯。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万人坑”,一进去大家都被吓得半死。里面安放着许多当年被无故屠杀的同胞们的骨头。

一看到这些人的骨头,我仿佛看见了这些无辜的人们血流成河的情景,看见了日本人残忍杀害中国人的手段。不管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还是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小孩,他们都不分轻重的疯狂扫射,此时此刻我心想:如果没有当年那些英勇善战战士,那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呀!在回来的路上,我想了许多:我们要时刻不忘79年前的耻辱,不忘那些革命战士,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现有的一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国谋求富强。只要中国变的强大,别国就再也不敢来侵占我们的领土了。时刻谨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