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员责任区工作方案(经典2篇)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农村是关键,也是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党员责任区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1455

作文

2

篇1:党员历史的责任与担当心得体会

全文共 3204 字

+ 加入清单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围绕强军兴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作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标志性成果,已经成为引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有力指引和推动了新时期军队建设。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又向全军发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的伟大号召。这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必须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勇敢承担起实现强军目标的历史责任。

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化实现强军目标的使命担当

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坚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目标下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多次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国耻与当时中国军队羸弱无能联系起来,指出“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他说,“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情景就痛彻肺腑!”“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这段血泪史、羞辱史。”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世代夙愿,寄托着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共同愿望。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习主席在军队重要会议和视察部队时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习主席的这些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强军梦”与“强国梦”的内在联系,“强国梦”蕴含着“强军梦”,“强军梦”支撑着“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蒙受百年的外族入侵,当今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深深地警示我们,强国必须强军,军力不强只能受制于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一些西方国家从骨子里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崛起,加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力度,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千方百计对我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特别是日本安倍政府频频挑衅中国,扰乱战后国际秩序。我国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更加凸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我们一定要从“三个高度警惕”出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强军的各项工作,把军队搞得更加强大,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有效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的重大责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着眼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要求强化实现强军目标的政治自觉

习主席关于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重要思想,科学阐明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和为什么要强军、强军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事关我军建设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史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全局,锐意改革,强力反腐,正风肃纪,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创造性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领导应对现实军事斗争,狠抓战斗力建设,部署国防和军队改革,以上率下从严治军,开创建军治军时代新风,受到党内外、军内外,甚至国内外的一致“点赞”。实践充分证明,习主席作为党的领袖、军队的统帅,在治党治国治军伟大实践中展现出来的强国安邦的战略运筹、统驭全局的非凡能力、锐意强军的使命担当,务实为民的领袖情怀,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爱戴和信赖。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体现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上,体现在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实现强军目标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上。

一是要把实现强军目标重要论述作为科学真理来信仰。充分认识强军目标是习主席领导和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核心思想,是开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自觉带着深厚感情、坚持全面系统学习,加深对强军目标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树立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其成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行动指南。

二是要把实现强军目标作为党和人民的期望来坚守。牢记苏东剧变教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记军队的根本职能,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必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牢记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必须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三是要把实现强军目标作为政治品格来追求。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价值追求融入强军伟业,积极投身强军实践,做到在政治考验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战场考验面前,勇于牺牲、敢打必胜;在利益考验面前,相信组织、服从组织、依靠组织,努力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努力履行当代革命军人历史重任中强化实现强军目标的实际成效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讲话中鲜明指出,“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当代军人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实现强军目标伟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勇敢地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

首先,要自觉把实现强军目标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梦、强军梦是人民的梦、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强军目标只有变成广大官兵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才能形成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一心一意想强军、谋强军,从我做起,从具体工作干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为实现强军目标做贡献。

其次,要牢牢把握实现强军目标的实践要求。在铸牢强军之魂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在聚力强军之要方面,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深化和拓展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实战化训练,坚决摒弃和克服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消极保安全等和平积习,以及形形色色的弄虚作假、训风不正等问题,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夯实强军之基方面,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军,严纠“四风”、严肃军纪、严惩腐败、严治顽症、严于律己,塑造好“军队的样子”,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方面,坚决拥护和支持改革,冲破思想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自觉投身改革,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第三,要增强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实际能力。坚持真抓实干,破除空喊口号,说一套做一套,自觉把实现强军目标与本职工作和单位建设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高标准严要求,用一个个具体工作的优异成绩促进强军目标的实现;坚持问题导向,破除不求进取固步自封,对制约战斗力建设的习惯性做法,对作风建设上的痼疾顽症,对影响改革的利益羁绊,要以猛药治疴、壮士断腕的勇气加以解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解放思想,破除墨守成规,继承我军优良传统,虚心学习外军先进经验,用改革的思想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用务求必成的决心开展工作,用战斗力标准检验各项建设,确保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取得扎实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员历史的责任与担当心得体会

全文共 598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从什么是责任担当、为什么要责任担当、怎么做到责任担当等方面,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对推进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担当精神,提升能力素质,始终做到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更好地完成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深刻认识责任担当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深刻阐述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自觉地把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发展进步之中,鲜明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们要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传承民族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强化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重大意义。

责任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觉地担当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回顾我们党93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还是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怀崇高革命理想,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念,同全体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力奋斗,为诠释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奉献了全部智慧、心血乃至生命。据统计,仅从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可以查到姓名的党员烈士就有370多万。新中国成立后,像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杨根思等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像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冲破阻力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像雷锋、王进喜、焦裕禄、时传祥等先进模范人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都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孔繁森、牛玉儒、杨善洲、沈浩等党员领导干部,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新时期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杰出楷模。

责任担当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等等,古人先贤的嘉言懿行,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责任担当的内在禀赋。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定传承者,不断赋予责任担当以新的内涵,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都生动地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展了责任担当的精神疆域。

责任担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现在到2020年还剩6年时间,任务艰巨而紧迫。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呈现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等特点。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直面困难的勇气、履职尽责的意识、敢于担当的精神,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

责任担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民族圆梦,人人有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每个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在这个新的历史进军中,坚定信念,担当责任,彰显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责任担当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应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强化矢志不渝的政治担当。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持高度政治定力,是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第一要求,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多元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激烈。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强化攻坚克难的改革担当。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种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立足改革发展全局,认清责任、主动作为,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力量。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有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敢于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探盲区、辨误区、闯难区;必须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期和当前的关系,不断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必须敢负责、勇担当,动真格、用实功,以深入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推进改革,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使改革稳中求进、蹄疾步稳、取得实效。

强化无私奉献的为民担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责任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今年初他在俄罗斯索契接受媒体专访时再次强调,自己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的理念,以天下为公,为人民担责,时刻心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努力为党和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坚持以人为本,多做顺民意、谋民利、惠民生实事,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的生命线,把党纪国法作为带电的高压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做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当前,我们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为民担当的意识和能力。要切实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好,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为民担当的实绩。

强化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党员领导干部身处重要工作岗位,职务就是职责,担当义不容辞。“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担任何种职务、无论职务大小,都必须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奋发有为,切实做到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敢于挺身而出,靠前指挥,有胆有识,果断决策,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面对庸懒散奢现象、违法乱纪行为、各种歪风邪气,必须坚持原则,保持本色,敢抓善管,动真碰硬,真正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当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不讲是非、只讲世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批评、只讲和气。这样的党员干部就是没有责任担当的不称职干部,必须加强教育管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有敢为敢当的精神,有善做善成的本领,始终保持一股艰苦奋斗的劲头和锐意进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切实提高责任担当的能力素质

责重山岳,能者当之。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修养,强化实践锻炼,砥砺思想品质,提升能力素质,切实做到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夯实责任担当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方向上明确、行动上自觉。重视抓好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学习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增强责任担当的能力支撑。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注重广集众智、广纳群言,切实做到正确有效决策和科学有序施策。提高抓落实能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以钉钉子的精神干事业,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全面了解真实情况,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剖析矛盾症结,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着力增强判断谋划、处事待物、用时用人、管理协调等方面的本领,学会弹钢琴,注重抓关键,善于把握大局大势,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突出问题。

培养责任担当的无私襟怀。“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切实增强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是公私二字。古人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要磨亮公私分明、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公仆本色,坚守为党为民的政治品格。要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做决策、办事情,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得失,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营造责任担当的良好氛围。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弘扬责任担当精神,既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也需要营造良好氛围。只有旗帜鲜明地鼓励担当者、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为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说公道话,才能更好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的责任担当意识,最大限度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公道正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标准,真正把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做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履职和问责结合起来,把责任心和责任制统一起来,褒奖那些敢担当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得过且过的干部。广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人物及事迹,大力倡导讲责任、讲担当的良好风气,积极营造崇尚担当、敬重担当的生动局面,真正使敢于担当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使勇担当、敢作为在干部队伍中形成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