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国培计划学习心得体会的作文汇集20篇

打造一支思想新、能力强、作风正的干部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是开学吧小编整理的2024“两提一创”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686

作文

1000

学习赵德光论实际心得体会优秀

全文共 11783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是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习的方法论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23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中国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形成了自己的新理论体系、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新思维方式、推动实践的新思想武器。这些科学理论、思维和方法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把它高度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把它高度概括为解放思想,江泽民同志把它高度概括为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把它高度概括为求真务实,习近平同志把它高度概括为“三严三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三严三实”,这既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也是共产党人的方法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武器。掌握了它,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背离了它,我们就要遭受挫折,乃至失败。

坚持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使我们的主观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着力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求真务实,最重要的就是从科学全面真实的实际出发,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坚持“三严三实”,最重要的是把客观的“实”和主观的“严”紧密地结合起来。总之,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谈得上我们的主观与实际相符合,才能谈得上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与实际相符合,才能谈得上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是因为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与实际相符合;工作中受到挫折,是因为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与实际不相符合;工作难以推动,是因为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不够科学,不够严密,不切实际。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实际掌握的好坏和深浅。掌握好,工作好;掌握差,工作差;了解深,工作好;了解浅,工作差。因此,了解实际,掌握实际,应用实际,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修好的第一课,也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工作之所以取得成绩,源于对实际的科学掌握;工作遭受了挫折失误,源于对实际掌握不准、不实。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类教训不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农村为中心和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争论,深刻反映了是从本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的根本问题。这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据说毛泽东生动地批评过王明,说王明是“三不懂”:不懂人肚子饿了要吃饭、走路要用脚、子弹可以把人打死。毛泽东的批评,指的是王明不懂常识,不了解实际,进而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毛泽东的成功和王明的失败,根本原因不在于书读得多少,而在于对实际掌握的深浅和好坏。王明读的马列著作并不比毛泽东少,甚至还多。许多回忆录上讲,王明对马列原著中的许多经典著作倒背如流,但王明失败了。王明的失败在于本本主义,毛泽东的成功在于从实际出发。这并不是说读书不重要,理论不重要,科学不重要。而是说,读书要学以致用,同实际相结合,理论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能推动发展。

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不是轻而易举的。既需要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又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同时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它们融会贯通,自觉地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分析和处理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共产党人都是为人民办事的,都应该是唯物论者。但在掌握实际中,有的对实际情况掌握得很好,有的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个中原因,除了我们主观努力不够之外,关键还在于“实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发展的概念、变化的概念、纵横的概念、时空的概念。也就是说,要掌握科学真实的实际情况,形成科学真实的实际概念,除了从静止的角度分析以外,还要从运动的角度分析;除了从现实的角度研究以外,还要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研究;除了纵向的角度比较之外,还要从横向的角度比较;除了从空间的角度综合以外,还要从时间的角度进行综合。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些问题仅从静止的角度分析就不清楚,从运动的角度一分析就清楚;从现实的角度研究就不清楚,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一研究就清楚;从纵向的角度比较就不清楚,从横向的角度一比较就清楚了;从空间的角度综合就不清楚,从时间的角度一综合就清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吃一堑,长一智”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高度概括。诚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否认静止的重要意义,否则,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诡辩论。我们之所以强调从运动变化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综合问题,就是要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形成科学的实际概念,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一朝一夕实现不了,轻而易举不能做到。那种把问题简单化的做法,最终也会贻误人民的伟大事业。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我们做任何事情,既不能脱离实际的超前,把将来要做的事,搬来现在做;也不能甘于落后,现在应该做的事,因为有种种困难而不为。脱离实际的超前,尤其是耽于享受的超前是错误的;自甘落后,尤其是因为怕承担责任而造成落后也是错误的。为享受而超前,是要犯众怒的;怕承担责任而落后,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把市情分析透、把握准,这是我们制定战略、确立思路、明确重点的前提,是我们制定政策、措施、方法的前提,是我们改革、开放、创新的前提。

我们以“昆明呈贡新城建设的实际”和“保山跨越发展的实际”两个案例为典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昆明呈贡新城建设的实际来看,从空间上讲是离昆明近,区位优势好;从呈贡的特点讲,是有菜、有花、有果,特色鲜明。改革开放以来,呈贡区委、区政府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挥全区人民的聪明才智,立足实际,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抓成了菜、花、果三大支柱产业,富裕了农民。这是呈贡广大干部群众的成绩,也是呈贡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凡事有利有弊,呈贡在农业上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第二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不够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新昆明战略的实施,给呈贡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为呈贡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提供了可能。昆明呈贡新城建设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突破口和先行区,农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转变势在必行。因此,高度概括和总结呈贡的实际,就是民富县穷、农强工弱、农向工转、村向城转。

农民相对富裕,财政却是穷的,源于农业相对强,工业相对弱的实际。这是过去一段时间形成的实际。农向工转、村向城转,这是当前呈贡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源于现代新昆明战略的实施。民富县穷、农强工弱是相对稳定的实际,农向工转、村向城转是在变化着的实际。看不到民富县穷、农强工弱,就叫不懂呈贡的过去;不知道农向工转、村向城转,就叫不懂呈贡的现在和将来。

民富县穷、农强工弱、农向工转、村向城转四个特点,在呈贡突出表现为两对矛盾:一是人地高度紧张的矛盾,即人多地少;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即相对于农村的快速发展来说,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这些特点和矛盾都集中表现在昆明呈贡新城建设上。解决当前呈贡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能否把握、运用、发展好已经到来的昆明呈贡新城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新城建设的快慢、好坏,直接影响这些特点的演变和矛盾的解决。

深入地、充分地、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好上述呈贡区的“四个特点”“三个转变”“两对矛盾”“一大机遇”,是把握呈贡区情、科学掌握实际的需要。

我们再以“保山跨越发展的实际”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全市规模农业发展上,要坚持搞十个土地流转上万亩的企业;在中心城市建设上,要坚持搞“三个万亩工程”,这就是从保山最大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保山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小、散、弱,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发展链条,农民得不到土地流转的钱、在农业庄园打工的钱,更得不到规模农业的效益分成的钱。我们现在搞十个土地流转上万亩的规模农业,就是要解决农民“一份土地、三份收入”的问题:即土地流转的钱,到公司打工的钱,效益分成的钱。以施甸县万家欢公司为例,每亩土地的租金是400—600元钱,农民到公司打工的钱为每天60到100元,效益分成会在4到6万元之间。龙陵县的褚橙基地也是如此,每亩租地的钱为600元,农民到公司打工的钱为每天60到100元,效益分成也是在5到6万元之间。北京庆安集团在昌宁鸡飞和卡斯种植柑桔也是如此,公司计划自建柑桔园区3万亩、在隆阳区杨柳等地自建示范基地2万亩,带动怒江流域100万亩种植,加工成汁以后,出口到俄罗斯和东欧,从种植到加工、到市场一体化。

分析研究“保山跨越发展的实际”概念的形成,既是基于对保山当前实际的清醒把握,也是基于对保山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保山地区志》的概述中,有几段精辟的话论述了保山的实际:“当人们还在为悠久的历史和值得骄傲的辉煌欣慰的时候,新一代保山人早已看到了在悠久和辉煌光环下的历史困惑。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区位优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期望中的奉献。一面是三分之二人口已经摆脱贫困迈向富裕,另一面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贫困中寻求温饱;一面是丰富的资源沉睡大地,另一面却是有赖于资源开发的骨干企业寥若晨星;一面是大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渴望与科技‘联姻’,另一面却是科学技术待嫁闺中,千呼万唤不出来;一面是面向南亚前沿阵地的区位优势,另一面却是对外贸易的跌宕起伏;一面是开发开放需要大量招商引资,另一面却因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滞后,外商投资举步维艰;一面是市场需求日新月异,另一面却是企业产品的传统依旧;一面是各种人才的奇缺,另一面却是基础教育的落后;一面宁让妻子儿女熬苦受穷,另一面却不愿冲出家门闯荡天地;一面常守空枝发慨叹,另一面却惧树头落凤凰;一面常常临渊羡鱼,另一面却不思退而结网……总之,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滋生着许多的不协调。然而,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和滞后并存,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保山人从历史的反光镜里看透了自己,开始和着时代的脚步,从全方位开放的高度,紧紧抓住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两张王牌。”“永昌绵延了几世纪的吉祥名字,将凭借历史给予的机遇,永承昌运,再创辉煌”。这些话,把保山的实际说得何等准确生动形象深刻,与今天我们所讲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作风优势和交通、产业、教育、体制、观念短板是一致的。该志为建国50周年而作,即断代断时于1999年,至今已十七年。弹指一挥间,十七年前分析研究保山实际得出的结论,至今都是正确全面科学的,至今都有教育启发指导意义。真正体现了“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民之有魂”。这些话,为我们今天认识市情、研究市情、推动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教材。从保山历史发展的镜鉴和对现实的研判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优势明显、短板突出;跨越发展、开放先行;高速发展、金融为要”的实际概念和基本市情。优势明显分析了保山的优势和长处、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可能;短板突出则分析了面临的种种问题、困难、矛盾,也指明了我们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跨越发展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未来的召唤;开放先行则回应历史上保山辉煌的动因,也指明当今保山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高速发展和金融为要则说明全球化的时代,支撑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金融和科技,而不仅仅是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我们只有深入地、充分地、正确地分析了和认识了六个方面的市情,我们的工作思路、目标、措施,才能紧紧围绕这一实际来确定、来制定。

由此可见,要形成一个科学的实际概念,涉及到“上”“下”联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

以呈贡形成“昆明呈贡新城建设”这个机遇来说,就是“下”具备这个条件,“上”作了这个决定;“内”有这个条件,“外”有比较优势;“远”必须如此,“近”别无选择。也就是说,呈贡具有作为昆明新城的条件,因而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现代新昆明建设中,把呈贡作为先行区。从比较优势看,开发成本比较低;从近期看,选择呈贡作为先行区是正确、可行的;长期看也是如此。

再来看“保山跨越发展的实际”,就“上”来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为云南发展指明的方向,是省委、省政府对保山工作的新要求;就“下”来说,这是保山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去年全省上半年经济工作汇报会暨园区建设会议在保山召开,就是对保山跨越发展的肯定,对保山跨越发展的鼓励和鞭策。“昆明呈贡新城建设”“保山跨越发展的实际”这两个实际概念的形成,就是一个“上”“下”联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典型案例。

我们在掌握实际概念中,常常犯的错误是注重“下”,忽视了“上”;注重“内”,忽视了“外”;注重“近”,忽视了“远”。或者只强调下面的具体情况,而不管上面的具体情况;只强调内部的具体情况,而不强调外部的具体情况;只强调眼前的具体问题,不强调长远的具体问题。在“上”“下”联系中找不到联系点,在“内”“外”结合中找不到结合点,在“远”“近”兼顾中找不到兼顾点。我们讲实际出发,往往形成了从“下”的实际出发,从“内”的实际出发,从“近”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上”“下”联系的实际、“内”“外”结合的实际、“远”“近”兼顾的实际出发。是从静止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运动的实际出发;是从固定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一句话,是从“死”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活”的实际出发。从一个不全面、不科学、不真实的实际出发,就会导致工作要么半途而废,要么事倍功半,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好事做不好。因为这个“好”建立在不全面的实际上,不科学的实际上,不真实的实际上,也就是说,是建立在不可能的实际上。因此,要把好事做好,我们必须从“活”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死”的实际出发,就要在“上”“下”联系中找到联系点,在“内”“外”结合中找到结合点,在“远”“近”兼顾中找到兼顾点。联系点、结合点、兼顾点就是全面、科学、真实的实际。这既有一分为二的辨证法,也有合二为一的辨证法。从一分为二中实现了合二为一,在合二为一中包含了一分为二。

注重“下”,不能忽视“上”,否则好多事就做不成,工作推动不了。以呈贡为例,这几年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有的机关和部门工作、生活条件依然很简陋,特别是教师队伍住房比较紧张。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解决好这些问题责无旁贷,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和全区的改革、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这就是注重“下”的问题。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必须从全区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循序渐进,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严格依照法律、政策办事,这又涉及到了“上”的问题。以我们保山解决干部公务员待遇为例,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干部和公务员的待遇在全省16个州市中是较低的。要逐步解决待遇提高问题,不仅我们自己下面要有钱,还要上面政策允许,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加快发展,解决自己有钱的问题,还要找到上面的政策依据。否则,下面有钱也无用。在具备了“下”的条件之后,此时“上”的情况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是“下”决定“上”,“上”决定“下”也是由“下”的情况决定的,但“上”制约“下”、“上”限制“下”、“上”禁止“下”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从实际出发,不仅仅是从“下”的实际出发,也包含了从“上”的实际出发。就是既要从“下”的实际出发,也要从“上”的实际出发,更要从“上”“下”联系的实际出发。“上”和“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注重“上”而忽视“下”,干部职工有想法,不利于工作的推动;只注重“下”而忽视“上”,就会犯自由主义,导致好事不能办好,上面领导批评,下面群众埋怨,就像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深刻教训的。“上”“下”结合点找准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好事就能办好,良好的愿望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通常情况下,“下”处于主要矛盾方面。《荀子·劝学篇》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三国时代魏人王肃注在《孔子家语·困誓》中说:“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也就是说,不亲眼观看高高的悬崖,怎么能知道颠倾坠落的危险呢?不亲身游近深水旁,怎么能知道沉溺淹没的危险呢?不亲自看看浩瀚的大海,怎么能知道狂风恶浪的祸患呢?这充分说明深入第一线掌握“下”对形成科学实际概念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上级要求我们做的,做不好没有道理;我们做好了的,上级没有道理不承认,也反映了“上”“下”联系形成实际的科学观点。“上”不可能制约、限制、禁止所有的“下”,“下”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在同样的政策下,同样的要求下,有的地方做得好,有的地方做不好,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善于以“下”促“上”,以“下”求“上”,以“下”感“上”,即促进、请求、感动,才能做好工作。

注重“内”,不能忽视“外”,否则好多事做不了,工作也推动不了。比如说产品推销,在最便宜的地方生产,在最昂贵的地方销售。什么地方是生产最便宜的地方,什么地方是产品最昂贵的地方,两者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生产地是“内”,销售地是“外”,从实际出发,这个“外”的重要性不亚于“内”,这个“内”要更多地兼顾“外”。以呈贡的招商引资来说,由于现代新昆明建设,呈贡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昆明市委、市政府将给予更为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有着明显的优势,对有的项目可能还有选择权。但不能因为有优势、有选择权,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抬高门坎,坐等招商。而是要从服务、政策、机制创新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就是“内”的问题。拿保山的招商引资来说,要注重研究国家、省、市的政策动态,如土地政策的调整,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投资者的实力、优势、心理等,这又是“外”的问题。在推进跨越发展的实践中,保山工贸园区招商还是比较有成效的,以山东恒丰纺织集团为例,“外”的因素是电价和劳动力成本吸引他们,“内”的因素是我们的服务感动他们,“51+49”的股份合作制,又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这就显示了内外结合才有的实际效果。“内”和“外”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外”,“内”就不成立,“内”就不成其为“内”。只有既重视“内”,又不忽视“外”,招商引资才能取得实效。从实际工作来看,对“内”不重视,搞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对“外”一无所知,不了解别人的情况,还抱着“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老观念,势必犹如盲人骑马,夜半临池,非栽跟头不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少见多怪,不见全怪的现象,存在以老经验、老眼光看新事物的现象,就深刻地反映出我们掌握的“外”不多,掌握的“外”不全,掌握的“外”不准的问题,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两个极端现象:要么盲干,要么不干。诸葛亮在《便宜十策》中指出:“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意思是说,将微弱的声音当成大声,以小见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从音乐的规律也生动地说明了内外结合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结论的道理。因此,眼睛既要向“内”,也要向“外”;头脑要向“内”,也要向“外”,不仅要把内部的事情看清楚、问清楚、想清楚,也要把外部的事情看清楚、问清楚、想清楚。如果在农业文明时代因地域的封闭而可以在一个小小区域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实际概念,那么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空间的扩大,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封闭的实际概念,信息文明时代就更不用说了。对外部的市场不了解,对外部的先进技术不了解,一句话,对外部的一切不了解,怎么可能形成一个科学的实际概念呢?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认识自然现象的工具不断更替,因此,要掌握科学的实际概念,我们还要掌握科学实际概念的工具,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实际。农业文明时代的工具是铁器和铜器,工业文明时代的工具是大机器,信息文明时代的工具是电脑。善于利用这些工具,既有利于掌握“内”,也有利于掌握“外”,进而形成科学的实际概念。例如,中国掌握美国市场,应用现代化的工具,掌握的情况会既快又准,既多又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去做,就是过去任何时代的工具无法比拟的,充分说明新工具对掌握实际的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工具就是新思想、新观点的物化形式。

注重“近”,不能忽视“远”,否则,不仅得不到未来的西瓜,还会丢了到手的芝麻。以昆明呈贡新城建设和保山跨越发展为例,发展城市就要占土地,土地占了就必然出现失地农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使他们自愿地离开土地,顺利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对推进新城建设至关重要。高度重视失地农民问题,从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社会保障等方面确保失地农民的利益,这就是“近”。但是根据当前的土地政策,征地费偏低,直接兑到农民手里的安置费用不多,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还需要通过发展城市经济来逐步实现,这就是“远”。再如征地费一次性兑付给农民,工作是好做了,但也留下了“后遗症”,由于失地农民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懂经营、善管理,可以以财生财;但有的则不然,几年后征地补偿费用完了,这部分人还会来找政府解决新的问题,这就是只重视“近”,忽视了“远”,没有考虑到用好用活这笔款项,通过壮大集体经济等方式,使失地农民的利益有一个长期的保障造成的。“远”和“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近”是“远”的现实反映,“远”是“近”的发展结果。在处理“近”和“远”的关系上,要找准兼顾点。只有既重视“近”,又不忽视“远”,新城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失地农民利益才能得到长期保障。我们常常犯的错误是急功近利,顾了眼前丢了长远,做了今天不想明天,不仅不利于长远发展,眼前的工作也做不好。在远近兼顾中,涉及到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总是相互关联而又互为条件,现在既是过去发展变化的结果,又是向未来发展的起点。过去不好的东西会反映到现在,过去好的东西也会影响到现在;现在不好的东西会反映到未来,现在好的东西也会影响未来。处理好现在,既是对过去很好的总结,又是对未来很好的开辟。一味地埋怨过去,并不能很好地从实际出发;一味地幻想未来怎么做,那一定是脱离实际的。

因此,要形成一个科学的实际概念,在注重“下”时,不能忽视“上”;在注重“内”时,不能忽视“外”;在注重“近”时,不能忽视“远”。同时,要牢记“下”、“内”、“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上”“下”要有机地联系,“内”“外”要紧密地结合,“远”“近”要有效地兼顾。只注重“下”、“内”、“近”,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狭隘主义的错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都是对这种错误现象生动形象的概括。只注重“上”、“外”、“远”,容易犯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夸夸其谈,粗枝大叶;口若悬河,不着边际;心中无数,无所适从等等都是对这种错误生动形象的概括。在解决下面的具体问题时,要懂得上面的政策;了解内部的情况时,要懂得外面的世界;在做好眼前近期工作时,要兼顾长远的工作,这样才算基本了解了实际、弄清了实际、掌握了实际。

如何才能做到“上”“下”联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呢?

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武器。这个武器就是毛泽东的实事求是、邓小平的解放思想、江泽民的与时俱进、胡锦涛的求真务实、习近平的“三严三实”。它们是战胜经验主义的武器,对付教条主义的克星。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三严三实”的思想路线,就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会从开放的角度看问题,就会从创新的角度看问题。思想就会解放而不会守旧,观念就会创新而不会落后,思维就会开放而不会封闭。我们就会有一种创造的动力、创新的欲望。一个科学的战略的确定、思路的明确、重点的确立,无不体现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例如,呈贡在抓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培育、特色农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中,不抓菜、果、花特色农业,农民过不上好日子;不发展工业,县域经济实力强不了。这都是对发展中的实际、变化中的实际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从呈贡这几年的抓特色农业富民,到现在的抓新型工业强区,抓新城建设富民强区,既是对实际认识的过程,也反映了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保山在跨越发展中,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进军,再向信息大市迈进,都是对实际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也是我们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过程。

其次,要不断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才能丰富知识,学习才能提高能力,学习才能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地区、这个人停止了进步。进入知识经济年代,学习型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学习型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学习型的地区才是有希望的地区,学习型的人才是有希望的人。对实际的掌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变化的实际,必须用学习的态度、探索的态度、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切忌对变化的实际熟视无睹,对变化的实际自以为是,对变化的实际无动于衷。不怕对实际不掌握,就怕不去掌握;不怕对问题不了解,就怕不去了解;不怕对矛盾不认识,就怕不去认识;不怕存在困难与问题,就怕不去解决困难与问题。

第三,要努力实践。实践之树常绿,实践之树常青。无论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它一切创新,并不是人们在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只能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如此。当现有的理论不能解决某一自然现象,这对自然科学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意味着经过人们的探索和创新,将产生新的理论。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也应当如此。当某些社会问题用原有的理论不能解决的时候,不应当消极悲观失望,而应当抱着积极的态度,在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回到实际中去,积极实践,探索方法,创新理论,寻找更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马克思有一句精辟的话:当问题产生的时候,也就同时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与方法是一对矛盾,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同时消失。有了问题而不能解决,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为我们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不掌握,或者是没有掌握问题的实质。虽然掌握了很多材料,但都是表面的、不真实的材料,不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和方法的材料,因而找不到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市委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提出“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办法、什么人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人”的干部导向,也是根据这个科学原理而来的,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论根据的,只不过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要找到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要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设现代新昆明率先启动呈贡新城建设的战略决策,就是在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产生的,是多年来昆明城市发展的经验积累,是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大举措。我们正在进行的昆明呈贡新城建设就是这一战略决策的具体行动。省委、省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时的讲话精神,作出“云南要走出一条跨越发展的道路、把云南建设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民族团结和谐的示范区”,既是云南省发展的理论创新、更是云南发展实践的结果。这是我们党领导云南人民发展的历史结晶,这是云南人民创造创新精神的体现,这是云南人民共同的心愿。没有跨越发展就不会有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发展是靠不住的。没有物质基础的发展最终会被人民唾弃。就保山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要有危机感!要有被唾弃感!要有被抛弃感!离开了实践,我们的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思想在实践中产生,战略在实践中产生。我们的责任,就是善于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善于用从实践中产生的思想指导实践,不断地实践又实践。

对实际的掌握,从而得出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探索的过程,不断思考的过程,不断实践的过程,非下苦功不可。懒汉是入不了门的,凭聪明的脑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愿意学习、探索、思考、实践,就永远只会游离在全面、真实、科学的实际大门之外,永远入不了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共青团中央在全体共青团员中集中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是党中央着眼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而批准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全面推进改革攻坚、从严治团各项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扎实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青团员呢?

1、讲理想,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一个人无欲无求,安于现状的人,是永远也不会进步的。然而,当我们有了理想,有了追求,我们便有了前进的方向。那也只是有了方向而已。脱离现实,理想也只成为空想。结合现实,向上看,伸起手,跳一跳,要可以够得到目标。这才是我们所要的理想。所以说,人若有高远的目标,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既要让人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人毫不费力地摘到果子。

2、立潮头,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在21世纪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代,身为团员的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因此,我们要勇于挑起自身的责任,有担当。树立一种“责任即吾命,拒绝推卸”的意识。华夏之大,非你我之辈,现在能够指点的。江山人才辈出,我们还在吸取着养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逃避责任。立潮头,要求我们关键时刻,稚嫩的肩上也能挑起重担。不畏困难,舍我其谁,勇于担当。

3、不保守,做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人

时代在发展,我们也要不断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保守,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保持共青团的先进性,保持共青团员的先进性。不保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搞标新立异,我们要有自己的个性,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还要保持一名团员应有的行为,应有的精神。严守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保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要用创新精神来洗涤心灵。在做事,思考问题上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

4、肯付出,做一个甘于奉献的人

世界中没有不付出,就可以收获的人。要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就必须学会付出,无数革命先辈们在为了祖国的解放与发展建设中付出了不知多少。流过汗,流过血,献出生命。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作为他们的继承人,便要将这种肯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要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归纳出来主要就是有理想,敢担当,不保守、肯付出这四点。前方的路不再遥远,让我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优秀的共青团员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心得体会

全文共 2433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对照自身实际开展反思,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立场,以及建设党的登高眼界、广阔胸襟、丰富内涵、高超智慧、为民的情怀、平实的风格,每篇讲话都很精彩,每次学习都受教育。通过学习,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感信服、深为信任、深怀信念,对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充满了向往。

在这次学习中我正确认识了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和论述,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正确认识、深刻领会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所体现的包容性、人民性、人文性、时代性和具有的强大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正确认识了关于底线思维的思想和论述,辩证想事、冷静遇事、妥善做事,注重从难处准备,向好处努力,进一步提高迎接挑战、化解风险、牢牢把握主动权的能力;正确认识了关于发展质量与速度的思想和论述,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正确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论述,进一步加强宣传理论工作;正确认识了反对 “四风”、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底线的思想和论述,进一步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正确认识了关于加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论述,进一步提高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正确认识了关于强国梦、强军梦的思想和论述。尤其是关于“我的梦,中国梦”的进一步思考。

习总书记多次就“实现伟大中国梦”进行了系统、全面论述。目前,举国上下,从报纸荧屏到街头田间,各行各业、身份迥异的人们用自己的内心独白和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中国梦的追求,全国人民人人怀梦,个个书梦,为实行伟大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通过对习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各级领导讲话的学习,我感触很大,体会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全面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反映了当前全面十四亿人民的心声,具有广泛的时代性、前瞻性和全面性,唱响了中国社会时下的最强音。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让教学的成效得到充分的体现,领导所有教师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脱离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彻底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国家提出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的政策与隆阳区教育局倡导的“生态课堂”有机的结合,用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认真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宗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让自身教育不但具有创新性,还具有实效性。把实现“永昌教育振兴梦”作为本人的梦想和分内职责。今天的教育已经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代替墨守成规的教育,单一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解放思想,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学”中解脱出来而转变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从“授人以鱼”的人师转变为“授人以渔”的导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解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是我们不断认识与把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是由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新时期新阶段,解放思想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伟大“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如果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学的指导思想才能明确发展的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成就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瓶颈制约,才能实现教育成果的“高效”。更新观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提速,没有超前意识就不可能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事业必须要与现实的需求相衔接,经济的发展已经由计划到市场。国家对教育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的本分,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要认清历史使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实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学就有可能偏离方向,教育工作就不可能有新突破。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才能肩负起新形势下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教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大力普及“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常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彻底改变直接传授理论知识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赢得时间,最终实现教师不但是“人师”同时更是“导师”的教育目的。同时在学生中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的主题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习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法院人,更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抵制西方“宪政民主”“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影响,确保党中央、最高法院、省委的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用思想理论上的清醒保障政治上的坚定,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要求更为迫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更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陈敏尔书记在党代会报告中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生动描绘了我省未来五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宏伟蓝图,并强调要“推进法治贵州建设。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大数据应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法院的一名干警、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倍受鼓舞。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就靠一个字“干”!一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抓好司法办案第一要务,审判好刑事、民商事、行政诉讼案件,切实解决执行难,以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诚实信用软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司法公正中有更多获得感,让司法权威在审判执行中进一步树立,让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更有力的司法保障。二要扎实推进司法改革,努力让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加快建立动态的法官员额制、科学的司法责任制、有力的保障制,推进法院系统人财物省以下统管,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推动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要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在审判执行中的运用。探索建立审判智能辅助系统;推进案件证据的数据化、模块化建设;加快审判卷宗电子化及深度运用;强化大数据对审判工作的研判和业绩评定;参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大数据平台等,使科技创新与司法改革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审判质效的提高,强化自我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四要切实加强法院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思想、指导工作。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履行好两个责任,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司法业务水平。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法院队伍,为认真履职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好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

一是党性原则要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敢于担当的前提。要有正确原则立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只要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就会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也就拥有了敢于担当的基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就会形成“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勇气。

二是能力水平要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敢于担当必须要有真本事、真本领,没有真刀真枪的能力和智慧,敢于担当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要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取向、准备把握市情发展,把上级精神吃透用活,,必须学会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尤其是对突发之事、棘手之事,站稳群众立场,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道难题一道难题地破解。正确对待不同己见的声音,对立面的反对声音,舆论层面的批评声音,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三是工作作风要硬。勇于担当,离不开优良的作风。我们都必须对自身的作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要带头做好,凡是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当表率。要把各项工作的落实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所有工作都要精心设想、缜密谋划,定下的事雷厉风行,看准的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经常深入基层,不妄想空谈,不做表面文章,把计划、目标、任务从会议上、嘴巴上、文件上落实到具体、实际的行动中,变成有形的、有数的、有内容的项目。要做到廉洁自律,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若干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无私才能无畏,清白作人、干净干事,就会形成敢于担当的资格和底气。

我觉得敢于担当,不是一句承诺、一声口号,而是在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发生重大事件时,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亲自上阵,带头冲锋,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难中找办法,确保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习县委书记廖俊波心得体会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二十年如一日根扎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深深地爱着武夷山区和那里的人民群众,坚持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作为人生价值的最大追求,坚定的信念支撑和驱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一个又一个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忠诚、干净、担当”、怎样才是心中“四有”,为广大党员干部立起了一面明亮的镜子。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浓厚的为民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

“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去办事。” 廖俊波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对群众感情淡漠,群众有事找上门来,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我们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加紧密,我们党的根基才更加牢固。

廖俊波同志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像他这样,经得住诱惑,耐得起考验,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

近年来,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作风飘浮、华而不实。有的存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的现象。有的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热衷于搞“高大上”的政绩工程;有的遇到困难绕道走,不敢较真碰硬。要解决干部的作风问题,就要像廖俊波同志那样,始终保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发展、推动工作。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财富,我们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使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我们要以廖俊波为标杆,找出差距,拿出措施,从每一件日常工作做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造福,做一名被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习《忏悔与剖析》心得体会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不论是侥幸、或是贪欲、或是不平衡的心态,说到底是思想的一步步蜕变让官员走向不归路。从落马的贪腐官员来看,基本都是从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开始,从请客送礼、接受礼品馈赠到权钱交易、收受巨额贿赂,数量上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心理上由小心不安到心安理得,最终导致思想滑坡。可见,党员干部只有常除“思想灰尘”,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火墙”,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远离消极腐败的危险。

亲友朋友“围猎”是官员走向腐败的诱因。比如,在广东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吴周春看来,“眼看那些认识的老板住高级别墅、上高级酒楼、坐高级名车,我心里想,他们所赚的大笔财富有不少是我一个电话、一个招呼、一个表态得来的”。可见,无论是周边环境中对官员的“围猎”,还是家庭因素,都成为其落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权力失控是官员走向腐败的根源。“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方面是说,权力过大、过于集中会导致腐败;另一方面是说,只要失去监督,不管权力大小,都必然导致腐败。由此可见,只有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对权力进行制约,把用权的各个环节、掌权的各个群体都监管到位,贪腐行为必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落马官员们的经历,对他们自己而言是无可挽回的惨痛教训,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则是触目惊心的鲜活案例,是长鸣于耳畔、震撼在心头的警钟。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三严三实”的要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个人干净。奉劝那些心存侥幸者,常思“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的古训,常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戒惧,尽早收敛收手,正确对待权力,多一分立行立改,才能少一分事后追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

全文共 3349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内教育的好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成功实践。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继续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个鲜明特色。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不仅要管全党、治全党,而且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中,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在加强党的建设中,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4年多来,我们党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从去年开始又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部署。

过去的一年,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强化问题导向,注重以上率下,扎实有序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了思想理论武装,坚定了理想信念。这次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十分明确,就是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着力抓好“学”这个基础,采取以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活动、党委中心组专题研讨、党支部党小组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系统学习,思想上补了课,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筑牢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堤坝,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强化了党性教育,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次学习教育强调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是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坚持把“做合格党员”落脚到提高觉悟、解决问题、岗位奉献上,突出了“做”这个根本,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脱贫攻坚等工作中身先士卒、苦干实干。三是强化了组织建设,健全了基层党组织。这次学习教育抓住了健全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扎实推进基层党建7项重点任务,及时调整健全基层党组织,及时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改选,使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持续提高,确保无死角、全覆盖。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成了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本制度严起、把管党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的鲜明导向,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铺上一层亮丽的底色,铸就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党风民风社风明显好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的正能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思想政治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载体。要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动,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党性锻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要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坚持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示范,推动“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确保党组织充分履行职责、发挥核心作用,确保全体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先要在“学”字上拓展,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根本行为规范。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要联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深入推进党章党规学习,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文件,引导党员牢记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和廉洁自律等各项规定要求,使之成为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的硬约束。要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思想引领、理论先行,关键是把全党的思想武装好、统一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要充分认识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必修课”,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学思践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关键要在“做”上深化拓展,更好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政治合格,重点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执行纪律合格,重点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纪律和规矩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组织纪律性,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品德合格,重点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践行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发挥作用合格,重点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积极作为、建功立业。要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整改。要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系列讲话、对照先进典型,重点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重大问题上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进一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念的力量。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党组织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要结合实际作出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要在健全基本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上下功夫,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充分调动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两学一做”学得深入、做得到位。要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既正本清源、回归党内政治生活的传统,又与时俱进、创新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途径办法,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带头参加学习教育,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严格和规范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同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结合起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强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1.“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心得体会

2.关于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心得体会

3.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心得体会

4.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

5.浅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党委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我局组织党员干部三十多人参观了市纪委、检察院共同创建的位于湖州市监狱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教育基地中以正反两方面教材的形式展示给我们活生生的领导干部形象,看到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违纪违规,结果令人痛心;对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坚持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全新服务、不谋私利的高大形象令人钦佩。对此我感受颇深,启发很大。我觉得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我认为,要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要坚持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钻研,时刻接受党的教育,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

二、要廉洁自律,慎重使用权力,严格遵章办事

两袖清风,廉洁从政,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以身作则,党员领导干部才有示范作用,才有教育和管好身边的人,才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如果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则是一种犯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到警钟常敲,时刻不忘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牢记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抓好反腐倡廉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廉政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了地位和权力,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怕苦怕累,将物质享受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尺来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这种思想和做法既损害了党的形象,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档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做一个对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本学期政治课的学习,我收获很多。对于一个国家干部,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基础,因为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不仅让我我了解到政治学习在生活工作中方面的应用,更让我认识到了研究生加强政治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

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学习成果的运用。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与不学习没有什么“两样”。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生要学以致用,要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我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气质、谈吐、学识和风貌,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研究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

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大学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

二、研究生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我认为,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们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研究生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三、对政治课的建议

1课堂上需要加强师生互动,在上课的时候只是老师一人在讲台上讲,我们只是被动的在下面听,如果能和老师共同探讨问题效果会更好。这样不仅会培养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增加课堂学习氛围。

2理论联系实际。从小学到大学期间我们没有间断政治课的学习,政治理论学了很多,但是,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运用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的时候上政治课是一种无奈,是为了应付政治课考试。其实政治课并不是枯燥无谓的,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会很大。尤其是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女排拿下里约奥运会决赛中的制胜一分,所有队员在场上欢呼咆哮,奔跑落泪,而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所有观众早已血脉泵张,热泪盈眶。1984年的洛杉矶,2004年的雅典,2016年的里约,中国女排的三次奥运冠军跨越32年,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再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人们百折不挠,攻坚克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排精神”却始终如一,今天我们再提“女排精神”为的是在奋斗之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胡锦涛文选心得体会

全文共 2693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对包括胡锦涛同志在内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探索的集中概括,也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所作承诺的再次昭告。

进入近代以后,落后挨打的中国人民就把实现国家现代化作为梦寐以求的夙愿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已失败告终。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才第一次以主人翁的姿态,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提出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6月毛泽东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即已指出:“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继而到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1979年10月,他第一次提出要修改原先确定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同年12月,他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此后,他又提出“小康社会”,并把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但是在当时,他对小康水平的理解还比较简单,就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到1000美元。1991年3月,国务院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时,对小康社会的内涵作了新的描述,明确提出:“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这一下子就使小康社会的内涵丰富起来了,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目标,而是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在内的全面的社会发展目标。

以这样的目标为方向,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了两番,2002年党的十六大庄严宣告:“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当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自此,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相比于“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突显的是“全面”,一是覆盖的人群要全面,二是涉及的领域要全面。只有全国十几亿人口“一个都不少”地共同享有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总体小康”才算是跃进到了“全面小康”,

2007年,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着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代表着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反映了未来八年内必须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的倒逼机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图景?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口气说出了十个“更”字,形象地描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人民上得起学、就得了业、养得起老、看得起病、住得起房,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见,全面小康充满着人文关怀,绝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问题。

实现这一目标,“两个翻番”固然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固然都要有新的发展,但发展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如果只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享有发展成果,而大多数人很少享有甚至不享有发展成果,或者享有的发展成果增长缓慢,长期处于停滞、绝对下降的状态,这显然不符合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的期待,也不符合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的理念。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全体人民辛勤创造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就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享有、少数人的获得。另一方面,只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了全体人民,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才能极大地焕发起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习条例准则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新思路、提高到新水平。这两部党内法规,前一部重道德自律,后一部重制度他律,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既树立崇高的道德追求,又划定明确的行为底线。

人的思想观念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行为。面对利益诱惑,道德修养高的人能够坚定地越过陷阱,道德低下甚至缺失的人很容易被这道门槛绊倒。中国传统的治理智慧就比较注重德法相依、德治礼序,把道德自律作为制度他律的重要补充。孔子讲为政以德、为国以礼,孟子讲以德服人,荀子讲“得道以持天下”,实际上,管党治党同样要激发精神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注重政党的道德建设,用信仰凝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强调运用道德激励人、引领人,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脉络。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两个务必”,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对党的理想信念的重申,更是对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实践的总结提炼,目的就是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道德期许,为领导干部树立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标准和自律规范。

也要看到,廉洁自律准则的正面引导作用虽然不可或缺,但如果只有道德约束,恐怕也会独木难支。这是因为,道德规范能否得以执行,完全取决于“己所独知而人所不知”的人性自觉。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人性可以向善,但不能过度依赖人性的自觉。制度永远比人性本身更值得信赖。正因此,在正面倡导之外,还需要制度的约束、纪律的规范。

党纪处分条例重心放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上,以“罚”贯穿全篇,意在严肃党的纪律、严格党的制度、纯洁党的组织。可以说,这是党的历史上最为严格、最为具体、最具操作性的纪律处分条例。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终还是要以制度法规为基础,以纪律处分为保障,只有在制度与纪律划定行为边界的地方,道德的种子才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因此,做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两手抓、两手硬,让道德自觉为纪律约束减少阻力,让执纪监督为道德涵养提供保障,才能让从严治党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纪律约束力,进而达到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效果。

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密切相关,党的建设成功才能引向国家建设的成功。既强调党的道德先进性,又强调党的制度先进性,建设一个道德崇高、纪律严明的先进组织,描绘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正确方向。当我们就要触摸到“两个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时,更需要不断锻造一个强有力、有生命力的领导力量,引导国家完成转型,争取新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增强四个意识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我们党正处于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须臾也离不开核心的引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而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最终要体现在看齐意识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把绝对忠诚铸入灵魂、融入血脉。

维护党中央权威既表现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重大决策、紧要关头、大是大非面前。长征途中,面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朱德的回应干脆果决:“我们要接受党中央的领导,不能同中央对立。”核心意识何等坚定!当前,我省正全力以赴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艰难的努力,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讲服从”是我们党从血与火的考验中总结出的信条,是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的铁律。今天,我们强调“核心意识”,就必须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的根本在于全党服从中央。

每当队伍不整齐时,就要喊看齐。正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更实了,党内政治生活更严了,党员干部自觉主动的看齐,凝聚起忧党、爱党、护党、为党的磅礴力量。但同时,小到过分看重个人私利,大到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种种“不想、不去、不会”看齐的问题也在警示我们,向党中央看齐,必须贯穿党内政治生活的全领域、全过程。

看齐见行动,整齐出效果。党员干部要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对上级党组织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落实、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和突发性重大问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要按规定及时请示报告。

纪律严明是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一些突出问题,强调反对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行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真正的共产党人,绝不会投机取巧、攀援汲引。黄克诚大将一生九起九落,但在党内、军内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著称。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襟怀坦荡,就要坚决反对搞小团伙、小圈子、乱接“天线”,坚决反对搞人身依附,坚决反对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坚决反对以单位划线、以地域划线,着力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党员干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党员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省委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求。”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无疑是向全体党员干部表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再次回应了公众对于反腐倡廉的期盼。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共产党员,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意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

学习宣传条例,重点是统一认识、内化于心。《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遵循党章要旨,坚持问题导向,立足长远,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问责。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逐渐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退化,思想认识腐化,甚至铤而走险触碰法律底线,这些现象都给了我们警示。条例就是以“明”的制度维护党的权威,以“严”的问责唤醒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所以作为党员干部要切实领会条例实质和要领,深刻认识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贯彻落实条例,重点是落地生根、外化于形。为了切实将条例贯彻落实,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必须联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敢于较真彭硬、层层传导压力,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必须言出纪随,以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认真劲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要将权利为民所用、造福于民,学会向一切歪风邪气说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中央出台条例,包括出台其他的党内法规,其实并不是为了一定要处分多少人,一定希望多少人出问题。中央的目的最好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干部都不出事,都不失职,都不失责,我想这样对党好,对国家好,对老百姓好,对领导干部个人也好。所以,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条例,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确保条例深入人心,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防腐防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抗疫心得学习体会范文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武汉人民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点支持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工作,采取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尽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大武汉有上千万人,通过封城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难度很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这次为整个抗疫斗争立下大功,必将再次被载入史册!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武汉人民用同心协力、英勇奋斗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展现出了不怕牺牲的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彰显了抗击疫情、决战决胜的中国精神。

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始终同湖北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党中央派指导组到武汉,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的指导,同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并肩作战,人民解放军、中央和国家部委、各省区市鼎力相助、火线驰援,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湖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全省医务工作者和援鄂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彰显了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还没有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保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彻底战胜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陕西省委发出“追赶超越”号召后,作为干部生力军、主心骨的组工干部,应该鼓士气、聚神气、走在先、作表率,主动扛起“追赶超越”的大旗,在“追赶超越”的大潮中勇往无前、大有作为。

强化党性,在思想上“追赶超越”。要以焦裕禄为“忠诚镜”、以李林森为“敬业镜”、以郭秀明为“奉献镜”,照出差距、反省不足、奋起直追,真正成为党员中品德最好、作风最正、最能奉献的群体。要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提升素质,在学习上“追赶超越”。要通过向政策学、向先进学、向实践学等多种途径,把组织工作的政策要求、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学深、弄懂、用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成为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和多面手。要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情况掌握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工作落实在基层,以优良的作风和可亲可敬的形象赢得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坚持“学用结合”,让学习融入工作、融入生活,勤于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做学用结合的表率。

公道正派,在作风上“追赶超越”。要善用公道正派服众,活用公道正派选贤,严用公道正派防腐,做到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考察干部,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辨才识才,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选人用人,按规矩、按制度、按程序办事。面对大力整治“为官不为”、消化超职数配备等涉及范围广、利益牵扯多的工作,要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为想干事的进取型干部撑腰、为会干事的创新型干部壮胆、为干成事的实干型干部鼓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基层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廖俊波同志是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期间,基层党组织应该组织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廖俊波坚定的信念和对党的忠诚,把他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学习廖俊波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像他那样勤勉敬业,始终保持无私奉献、实干拼闯的工作激情,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学习廖俊波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情怀,像他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学习廖俊波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情操,像他那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学习廖俊波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作风,像他那样立足岗位、勇于担当,为发展做贡献,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把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把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精神资源,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典型,投身发展实践,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服务发展的精气神,同时立足岗位实际,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通过学习先进典型来鞭策自身,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把人民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优秀党员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09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准备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奋力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既是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人类全部活动,离不开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解答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指明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当前,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我们要准确把握这种“不变”和“变”的统一,既不刻舟求剑,又不拔苗助长,始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辩证唯物论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增强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的能力,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一些领导干部遇到问题和矛盾,总想躲着走、绕着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懂得事物的矛盾运动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以矛盾的客观普遍性为前提,认为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如今,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任务,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去的,为的就是不断因势利导,直面和化解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识矛盾、正视矛盾,而且要善于在众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在每一矛盾的两方面中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只有善于从“两点”中把握“重点”,抓重点带一般,既注重总体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毛泽东同志极为赞赏。我们要自觉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最重要的是把事物运动的全过程作为辩证发展着的系统来把握,学会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多,尤其需要“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照辩证法办事,要求我们看形势做工作要克服主观随意性,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就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注入反映论,建立了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理论必须同实际相联系,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推进各项工作,不能搞“本本主义”,要靠实践出真知。同时,又要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在不断发展中实现的。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并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学习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过去的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发,冲击着现存的世界经济格局。如今,世界多地充满了不安的情绪,或许正契合了那句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同在“地球村”,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在内外矛盾交织,发展任务繁重的背景下,面对“不确定性”,中国有自己的“慧眼”,给出了应对之道——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稳是主基调,是大局。

今天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向世界传递出“第一引擎”强劲澎湃、稳健有力的声音。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稳”首先来自于“顶层设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6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稳”也来自于取得的成绩。

心中有底,手上有招。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4.6%,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1.6%,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预期,达到1314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发展成果为更多国人分享……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稳”还来自于合理的目标。

行路致远,砥砺前行。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应该说,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当然从根本上看,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这是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

2017年,中国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国经济不会因为唱衰而衰,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中国本身,都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经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是硬道理”,即使在今天,依旧闪耀着真理的光泽。守得云开见月明,以“稳”字应对“不确定性”,坚持稳中求进,这就是大国的责任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习2024年两会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到“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这一番谈创新、论改革、谋发展的论述,既是为当下中国发展定基调,更是为未来中国作为提要求。这不禁让人想到年前一个关于“创新”的小趣闻:有一湖南青年,顺江划舟去杭州参观G20会议中心,也想了却自己千里行舟的夙愿。可是到了南京后却被水上治安民警以安全为由拦下,迫使这个青年只能弃舟上岸,搭车去杭州。网上哗然,有惋惜的,有鸣不平的。

冒险不易,创新更难。这实际上是创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位早年草创社队企业的企业家曾对笔者说过,如果没有当年试一试、闯一闯的精神,哪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上海为什么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先驱和发祥地,很大的原因是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使各种冒险因子、创新勇气积聚迸发。可以说,近现代上海的崛起与“冒险家乐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冒险是创新的基因,如果没有冒险精神和宽容的社会环境,创新发展无从谈起。

创新要有试错的精神勇气。创新是一种具有风险的探索。一个产品、一个产业技术创新,需要市场发现、小样试验、流程构建等环节,一个环节失误就会前功尽弃,这也是科技风险投资成功率不到10%的原因。同理,新的理论在试验验证之前谁也不能断定新的理论是正确的,只能通过试错来寻找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框架。历史经验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或无数失败者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是不断大胆试错的过程。当前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风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跨越改革深水区又要转变发展方式,既要稳增长控风险又要提高供给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在找到正确路径之前,所有方案的结果都是未知的。因此鼓励创新就要容许试错,进行多元尝试和不断探索,切实以实践检验为标准。

创新要有容错的城市文化。城市是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碰撞交流的储存平台。作为城市文化,在创新转型时代,应该体现和弘扬多样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质。但在现实生活中,“成王败寇”的传统保守观念十分盛行,社会语境在追崇亮丽耀眼的成功者之时,往往对创新探索遭遇的失败缺少宽容。文化保守和观念封闭,久而久之就窒息了个性,遏制了创新,使人不敢越雷池半步。鼓励创新需要一种标新立异、砥砺冒险、昂奋精神的城市文化。不仅要有城市领导决策者的观念更新,构建起顺应时代、鼓励创新的文化语境,还要有培植创新文化生成发酵的气候和土壤,演化为提升世俗社会的文化认知和群体意识。以更大的胸怀、更大的气度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形成创新光荣、失败无过的价值导向,消除横亘在守旧与创新之间的无形隔膜。

创新要有体制的大气包容。倘若体制设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可能关闭了试错容错的空间。因为担心失败,一些领导干部就会畏首畏尾,按部就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科研人员就会做只求平稳、只求保险的项目,搞一些“急功近利”的应景研究。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深改会议多次强调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错,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形成这样的制度设计,政府就要合理定位,淡化管制,减少繁琐,放开创新者的手脚,让更多的人参与创新、保护创新,形成创新光荣、创新无价的价值导向。在政府管理服务上,要让创新成功者得到持续支持,让失败者得到宽容保护。宽容失败不等于无原则的纵容。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导向、激励约束、宽松包容的政绩评价体系,真正让失败成本转化为成功资本。只有深化体制改革,才有社会创新。

展望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始终是发展的关键词。“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方能抢先机赢发展,真正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